结婚礼仪流程

结婚礼仪流程,第1张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3、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15、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瑞典

  瑞典人 瑞典人高高个儿,金发碧眼,冬天戴顶羊毛帽儿。他们生性腼腆、含蓄寡言,认真、勤奋,难得对自己一笑。瑞典人喜按习惯行事,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为的只是在出发上班前有足够时间阅读晨报。——因为上班总在八点后才开始,所以可推断瑞典人的阅读速度并不那么快。 除了自己,瑞典人通常关注的事物依次为:金钱、所从事的职业、家居、冰球,然后才是家庭。他们也喜爱动物,这里主要指的是狗。在自行车后面牵一条巨大的阿尔泰猛犬,花上几个小时穿过城镇街道,对他们来说是寻常事情。 瑞典人通常都很守时、诚实、可以信赖、干净整洁,拥有自己的牙齿,也很守法。说他们守法的依据尤其体现在人行十字路口。不论天气多么糟糕,他们宁愿站在雨中淋个湿透也决不横闯空无来车的红灯。同样,他们总不忘记系安全带,从不酒后开车,总及时交纳电视费、申报税单,遛狗时总带只塑料袋。等而往之,不一而足。 瑞典人十分警觉,除了打喷嚏,绝少冲动行事。对他们来说,所有的决定都是生死悠关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他们会先尝上至少十种不同的奶酪,才下定决心买仅仅二十克其中的某一种。正是这种警觉性,使得他们不会轻易将自己投入婚姻之舟。他们会先与一个女性同居,生一两个孩子,然后——如果没有发现问题的话——才向她求婚。 谈到婚姻,瑞典人与大多数欧洲人也是相当不一样。所有家庭主妇能做的事,从烹饪到缝一颗扣子,他们都能做得更好。事实上也是如此,除了母乳奶孩子,所有的家务事都是分担的。 瑞典人喜欢显得知识面广泛,可以花几小时去研究诸如核能、第三世界、环境污染、南非形势、大蜈蚣的性习惯之类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只好少注意那些次要的事情,如邻居的名字,或者某一种啤酒是否该受禁等等。 如果涉及到保健问题,多数瑞典人不免有些盲从。他们常有规律地在周末时间里去最近的林子里跑步,花数小时在地下室里蹬固定于地板上的自行车。由于牢记卫生问题在心里,许多瑞典人也已放弃了抽烟、食糖和晚间的咖啡,也不会在晚十点后才上床,不会与陌生人混在一起。 但瑞典人最具特征的是他们对平等的感觉,即人与人一样。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拥有同样的姓,如Svensson,Nilsson,或者Persson,挣差不多的税后工资,对家具的品味相同,穿的相像,想的一样,都驾驶Volvo车,都到Majorca去度暑假。 瑞典人是决不承认有任何偏见的。所有的外国人对他们来说都像瑞典人一样,尽管他们自己实际上并不会有南斯拉夫、希腊、土耳其、波兰、意大利、芬兰或者捷克斯洛伐克的朋友。除了姓名、生活习惯、在厨房里养殖蔬菜、挟带刀剑、抢劫银行、靠社会救济生活、挑拣职业、饲养兔子、打老婆、说瑞典语时好像在嘴里放了个粘胶块等等之外,他们可以肯定外国人跟他们自己实在没有多大区别。 还要说的话,可以简而言之:瑞典人热爱阳光,痛恨排长队,喜欢第一个登上公共汽车,讨厌冬天;享乐性爱,却不容忍吉普赛人,相信国家卫生和福利局所说的一切,却怀疑上帝,崇拜Ingemar Stenmark,只在饮酒时才会喝醉,是地道的爱国主义者——连内裤上也绘着瑞典国旗,每周去酒品专卖店访问两次,却只在圣诞期间探访父母,上英文班学习,等等等等。当然,瑞典人也难免会因一些事情而恼怒

  丹麦人

  丹麦人在社交场合举止优雅,从不大声说话,也从不显出焦急慌张。

  丹麦人办事比较缓慢,他们虽是斯堪的纳维亚人中最轻松的,但是,丹麦人在工作时间内仍然十分严肃,态度保守,认真。进出其办公室时,勿忘以握手礼。销售态度最好采取较温和的姿态。若被邀请到对方家中作客,一定要带上鲜花去,最好先人把鲜花送去,或带上一些非同一般的精美礼品,务必准时,这是基本原则。

  丹麦人心地好,朴素,不急躁,沉着而亲切。计划性强,凡事都是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所以,办起事来很缓慢,比如商务谈判的时候,就必须从头按照顺一说明,否则,就不理会。

  在丹麦,应邀到私人家中做客时,应于约定时间的1刻钟内到达。按惯例应给女主人送一束鲜花,或巧克力、酒等作为礼物。在餐桌上,丹麦人敬酒有许多规矩。客人不应先敬酒,要等主人敬酒后才能敬酒。另外,主人没说“请”之前,任何人不应碰酒杯。丹麦人与客人交谈时,总习惯双方离的稍远些,一般以12米左右较为适宜。

  服饰礼仪 丹麦人在正式社交场合很注意着装整齐,通常西装革履,衣冠楚楚。举行盛大晚宴时,人们还习惯穿夜礼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衣着较随便,穿各式流行服装的都有,不少人喜爱着运动服。在夏季,丹麦的一些海滨胜地,到处可见穿著游泳衣裤的游客。

  仪态礼仪 丹麦人举止大方,性格豪放,他们在一块交谈时喜欢离得稍远些,这只是一种民族习惯,并不是有意疏远对方,他们其实是很善于结交异国朋友的。丹麦人与南欧人不同,他们约束较少,行为较自由,但也有不少的规矩。譬如,你到当地人家中拜访,进门后如果主人请你脱大衣,则表明主人愿意久留你,否则就是主人不想久留你。

  相见礼仪 丹麦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有的丹麦姑娘还保留一种古老的习俗。她们在高雅的场合与有身份的男子见面时,常施屈膝礼,有的还将手伸出,手掌自然下垂,这是让对方施吻手礼的表示。丹麦人不喜欢甚至忌讳四人交叉握手,他们在招待朋友时还认为用一根火柴或用打火机打一次火给三个以上的人点烟是不吉利的。

  餐饮礼仪 丹麦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尤爱吃面包,副食爱吃牛肉,羊肉,蔬菜则常吃西红柿,洋白菜等。丹麦人喜欢喝酒,所以每次宴请客人时,总要指定一人为司机,他滴酒不沾,否则不论喝多少,都不准开车。他们平时常饮咖啡,酸牛奶和花茶。 喜丧礼仪 丹麦政府注重对国民普及性教育,全国各类学校都开设有性知识的课程。男女青年感情外露,交往非常自由,敢于大胆追求自己的意中人。丹麦发罗群岛的渔民有过捕豚节的习俗。当地人去世后,有土葬和火葬两种方式,信奉路德教的人按传统的宗教仪式举行葬礼。

  商务礼仪 前往丹麦进行商务活动最适宜的季节是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5月。6月至9月当地的商人多休假。另外,丹麦实行五天工作制,办公时期一般是从上午8时或9 时到下午4时。同丹麦商人谈判前,最好能制定一个完备的建议再提交给他们,他们不喜欢无休止地讨价还价。丹麦人善于推销。所以,在与丹麦商人打交道时应当注意计划性,只有靠优质商品总能顺利打开市场。 旅游礼仪 丹麦旅游业发达,它有服务周到的民航客机飞往世界名地,国内有旅游专用机,在丹麦,自行车是与汽车同等重要的交通工具,全国有300多万辆自行车,这是丹麦不同于其它欧洲国家的特色之一。坐出租车不必付小费。

  主要禁忌 丹麦人忌讳13和星期五。他们忌讳有人打扰他们,找他们谈公事。他们不喜欢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话题,也不喜欢别人打听有关他们的私事。

  荷兰人

  我们都知道,荷兰俗称“郁金香王国”和“风车王国”,美丽的郁金香和充满“激情”的唐吉诃德打下了荷兰的烙印。但不知你是否知道,英文中有这样一句俗语“Lets go Dutch!”翻成中文意即为“AA制”,好像是说荷兰人天性“抠门儿”,无论做什么都会同对方算得清清楚楚,且十分推崇“AA制”。于是,有幽默细胞的美国人就把“让我们去做荷兰人”引申成为“AA制”。 荷兰人曾经是欧洲最正统的民族,并且至今仍是讲究清洁卫生的典范。他们性格坦率,开诚布公,如果你去过荷兰,印象较深的事一定会包括当地人的窗户全都不挂窗帘这一点。“我们全家人干自己的事,为什么会怕被外人看见?”这是位荷兰老人的说法。所以,如果你喜欢看“西洋景”,最好的去处是荷兰。

  而对有些荷兰的新生代来讲,他们的行为和年岁大的人完全相反。他们故意不讲卫生甚至拒受洗礼,而事实上,这些行为只是为了表达他们对荷兰当局的一种不满情绪,他们的政治倾向似乎是反美的。如果你在日常工作中不得不与这些带反叛性格的年轻人一起周旋的话,最好的对策就是聆听他们的观点,然后毫不生气地表达你的观点。他们似乎欣赏诚实的不同意见,一旦看到你对他们的非难并没有过分的反应,他们也就不会就政治问题纠缠于你了。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

  荷兰人比较朴素,没有比利时人的贵族气息。荷兰商人也很注重商业 道德,这是因为荷兰是靠对外贸易起家的商业国,对贸易的认识特别深刻。 荷兰是个弱小的国家,荷兰人是欧洲共同体成员国中最赞成欧洲一体化的,他们讨厌欧洲其他国家人民过分地国家主义观念。荷兰人文化素养高,且很会做生意。正如本文开头中所说,对善于“斤斤计较”的人种来说,会做生意是他们天生的本钱。从传统上看,荷兰人善于赚钱而且善于理财,可是他们随便放弃了北海天然气的开采,使税收收入减少这件事至今让荷兰人耿耿于怀。所以,你不要拿这件事来讥笑荷兰人,它完全是荷兰人自己的家事,他们并不渴望接受你的友善的意见和批评。荷兰人愿意谈论政治和政府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党派,你不妨在这方面多费些口舌。

  欧洲最大的几家公司都与荷兰有密切的联系(例如,菲利浦、壳牌)。荷兰人善于建立国际商务关系,他们非常具有竞争性,这从他们的海上救助业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和德国人一样努力签订好合同,和你打交道时,他们会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获得额外的利益。人们曾批评荷兰的救助船船长,指责他们有时会一直等到遇难船的船主答应他的条件时,才动手进行救助。 他们喜欢花一些时间预先对商业协定和会谈做些计划,他们不喜欢你不通知就去拜访他们。这一点不像在中国,人们常常会在出访时说:“没有什么事,只是刚好路过,顺便来看看而已”。

  在商业习惯方面,荷兰人在商谈中会时时插入闲谈,还会端出咖啡边喝边谈。面谈以后,要记住写信给对手提起这次面谈,目的是确认所谈判的内容。其他国家的人一般不会讲荷兰语,而他们会讲很多种外国话。几乎你遇到的每个人都会讲英语和德语。因此,你不用担心和他们交往会有语言障碍,如果他们自己进行协商,就改用荷兰语,即使你在旁边,他们也不担心泄密。荷兰人有时候不太讲情面,但他们自认为可以很好地与外国人相处。

  所以,同荷兰人打交道还不算太难,只要你记住“LetsgoDutch!”这句话,不要随便不带钱包就同他们去吃饭 就行了

  芬兰人

  在很多的书籍上看过的芬兰人的典型特征就是安静、腼腆。他们不善表达,却相当地诚实,能给人很强的安全感。所以每当我用“smile"来形容芬兰人给我的感觉时,他们的脸上都是露出惊诧的神情。事实上我所见过的芬兰人中的确也有面无表情冷冰冰的人,但更多的还是会很友善地微笑,即使我们互相之间并不认识,彼此微笑着说句”hi"也从不觉得尴尬。有时候甚至习惯了以微笑来代替言语,当我们发现有些沟通困难的时候。小帅应该是属于很传统的一个芬兰人吧,沉静、内敛而又极其善良,相对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又是很特别的一个,他不喜欢酒吧的嘈杂,不喜欢轻率地对待感情,喜欢摄影这类安静的活动,热爱周围每一个微小的生命~~~走在路上,他会去闻每一种花香,会随手捡起别人仍在地上的树枝或者垃圾,甚至会扶起被风吹倒的单车~~~任何时候,他都是那么平静,都是那么认真地听你讲话,那么耐心地解答你的问题。这样一个人,真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芬兰人:食不可无鱼 就像俄国人不能没有伏特加,芬兰人则是———食不可无鱼。芬兰有着蜿蜒漫长的海岸线,又有着大大小小数千个湖泊,水产资源得天独厚。三文鱼(即马哈鱼)、波罗的海青鱼、鲑鱼、淡水鳕鱼各具风味,炮制方法也五花八门,有烟熏、明火烤、蒸等等。

  夏季是品尝三文鱼、白鱼和波罗的海青鱼的最好季节,芬兰人宴会上首选的是烟熏马哈鱼。他们用特殊的纸将鱼包起来烤。白鱼、鲷鱼和波罗的海青鱼也可以被熏制或烧烤,用桦木夹板把一排青鱼整齐地夹住烧烤,这样的烤鱼不仅肥嫩异常,还带着一丝隐隐的桦木清香。

  7月至9月是芬兰人品尝一种名叫“蜊蛄”的小龙虾的季节,他们常常举行“小龙虾聚会”。而冬季最馋人的莫过于刚刚从冰窟窿里打捞出的江鳕、白鱼和其他鳟、鲑类鱼。在冬季,这些鱼类的肉质变得异常纯嫩鲜美,最适合生吃和盐渍。

  挪威人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挪威人性格上就很有特别之处。国内有些朋友经常来信问我.在他们眼里挪威这个国家离我们中国太遥远了,因此挪威人就像“北极熊”一样神秘。还有的朋友让我给挪威入画一张素描,以便让我们国内的人“一目了然”地能够认识挪威人。其实挪威这个国家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都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挪威人也是“包罗万象”的。俗话说:十个指头还不一般齐,人与人之间自然有许多不同,挪威也是如此,有的档次高一些,有的档次低一些。总而言之,我给挪威入画的素描只能是粗线条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挪威人面色冷峻,表情严肃,且不善言谈,更不会主动地与人交往,初来挪威的外国人,对挪威人的第一印象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我来到挪威后对此也深有体会,这也可以算是我给挪威人画的第一张素描。在机场、车站、银行、邮局等公共场合和挪威人打了照面,热情些的朝你点点头,多数人往往“视而不见”一般与你擦肩而过;如果你乘飞机、火车去外地旅行,你旁边坐的是挪威人,你不要期待他会给你“磨嘴皮”,他们也许对你连眼皮子都懒得抬一下;我在挪威,周围的邻居有十几家我竟然一个也不认识,更不要说有交往了。你不去找他们,他们绝不会来找你。按照挪威的习惯,你无事登门造访,是非常不礼貌的,弄 不好只能吃“闭门羹”。因此,我在挪威差不多过着“老死不相往来”的日子。挪威是’一个富裕、祥和的国家,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可是我不时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因为在挪威人际之间的交往太少了,很多挪威人宁肯牵着狗抱着猫溜圈、散步、逛公园,也不愿意和人聊天。你要想在这里生活,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和单调的生活。没有这个“耐性”你就不要来挪威“受洋罪”。 不过,让人“望而生畏”的挪威人,却有点“表里不一”。有人形容说:挪威人的性格就像“热水瓶”,外边凉,里面热。这话说得恰到好处。“热水瓶”才是我给挪威人画的一张真正的素描。挪威人表面看来似乎一副“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样子,不过,表层之内却有—•副热心肠。当你和他们熟悉了,他们就会露出笑容热情相待;挪威人不主动与人交往,但是如果你主动走了第一步,他们就会走第二步,甚至第三步;挪威人一般来说接受新生事物比较慢,不过,他们—旦认准了,就会 “孤注一掷”地去接纳。比如,如果哪位华人在奥斯陆市区新开张了一家中餐馆,开始时肯定光顾者“寥寥无几”,可是如果他的饭菜“物美价廉”,他提供的服务 “热情周到”,挪威人就会慢慢接受他、认可他,进而“乐此不疲”地“频频光顾”他的饭馆。不少中餐馆老板告诉我,做挪威人的生意绝对不能干“一锤子买卖” 的事, 要讲信誉,做生意要有长远眼光,主要赚的是“回头客”的钱。我在挪威生活遇到的热心人还真不少。有一次,我们使馆去易卜生故居参观,中途迷了路,眼看夕阳西下天色已晚,再找不到地方,参观活动就要“泡汤”了。正当我们“心急如焚”之时,正巧一对老夫妻开车路过此地,我们赶忙上前询问,老夫妻二话没说,开车在前面领路,我们“急如星火”地开了十几公里,终于在关门前赶到了参观地点。我们了却了心愿,两位老人也乐呵呵地开车走了。 我想,挪威人“热水瓶”般的性格,主要来源于特有的文化 和生活背景。挪威位于北欧,地广人稀、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生活自给自足并且与外界较少联系。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挪威人,崇尚大自然,却不善与人交往;他们本性善良纯朴,却不善言语和表露。即使到了今天,挪威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他们“骨子”里的东西仍然没有被“金钱”“涤荡”一空。他们有钱,可是在许多挪威人看来,“灯红酒绿”的生活远远不如去高山滑雪、去郊外散步、去大海畅游、去沙滩享受日光浴来得过瘾。难怪有些挪威人都要在深山老林里盖——栋木头房子,远离喧闹的都市。他们要的是内心的感受和内心的舒畅,而不是外在的奢侈和华丽,挪威人的这种性格确实和暖水瓶不无类似之处。

  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住居欧洲葡萄牙, 国民性格多豁达;

  感情细腻喜开诚, 交往不愿心渗杂;

  话题乐于聊斗牛, 人人尊爱石竹花;

  忌讳“十三”和“周五”, 认定遇其灾萌发;

  盯视他人含歹意, 违犯必把祸惹下。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葡萄牙人性格豁达开朗,感情真挚细腻,待人热情诚恳、东于直言直语,不愿相互弯绕。他们处事认真、待客礼貌,不论身份高低,一般送客人都要亲自送到门口。他们“男尊女卑”现象较为严重,一般男人享有的权力妇女则没有,诸如选举权、选夫权,甚至在银行都不得独立帐户,未经丈夫许可也不能取得护照等等,她们有的只是繁重劳动的权力。他们逢节假日,人们普遍都喜爱野餐。古堡前、风车旁、路旁花丛等都是他们野餐的好地方。凡有过路人从近旁经过,都会受到他们盛情邀请的。他们喜欢在闲聊中畅叙本国的优点和个人的一些爱好,文明斗牛等活动,更是他们乐于谈论的话题。他们偏爱石竹花,视其为革命和胜利的象征,并常以石竹花来相互表示祝贺,还喻其为国花。他们喜欢薰衣草和雁来红,因为这些花草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作用,还会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葡萄牙人性格特点:与意西人大同小异

  西班牙人性格

  西班牙人的性格是典型的南欧人的性格,热情奔放,乐观向上,无拘无束,讲求实际,与英国人的矜持,德国人的古板,美国人的好动,日本人的认真有较大差别。

  西班牙人性格的最大一个特点是乐观向上。他们认为人活着不应成为生活的奴隶,而要成为生活的主人,要善于驾驭生活,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这才能其乐无穷。

  西班牙人性格的第二个特点是热情大方。凡同西班牙人接触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他们开朗坦诚,容易接近和交朋友。即使你初次结交一位西班牙人,他也会像老朋友那样无拘无束地同你侃侃而谈。

  西班牙人的性格第三个特点是自强自立。他们做什么事总喜欢自己亲自去做,不大愿意求人、依赖人。即使做不好,或力不从心,也决意要去尝试,哪怕失败了也不懊丧。他们认为投入了,努力了就是收获。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挑战和刺激的事,他们更有一种冒险和勇往直前的勇气。无论是家教,还是社教,都鼓励这种压倒一切困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西班牙人的性格还有一个特点,便是按章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们有名言说的话:“照规定办吧”。他们认为规定是大家定的,因而是不能破坏的,很愿意用规定来约束自己,管住自己。人人以遵守规定为荣,认为自觉遵守规定是现代文明人必须做到的,它体现了现代文明人必备的素质。

  西班牙人性格特点:热情,奔放,喜欢享乐,喜欢一切拥有美丽外表的东西

  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是典型的南欧人的性格他们热情好客,也很随便,但时间观念不强,常常失约或晚点。

  在意大利进餐时,意大利人的习惯是男女分开就座。进餐顺序一般来讲,是先上冷盘,接着是第一道,有面食、汤、米饭或其它主食;第二道有鱼、肉等,然后是甜食或水果、冰淇淋等,最后是咖啡。 用餐时要注意礼节,不要一次要的太多吃不下。在用餐过程中,不要把刀叉弄的叮铛作响,在吃面条时,用叉子将面条卷起来往嘴里送,不可用嘴吸,尤其是在用汤时,不要发出响声。每道菜用完后,要把刀叉并排放在盘里,表示这道菜已用完,即使有剩的,服务员也会撤走盘子。

  意大利人喜欢喝酒,而且很讲究。一般在吃饭前喝开胃酒,席间视菜定酒,吃鱼时喝白葡萄酒,吃肉时用红葡萄酒,席间还可以喝啤酒、水等。饭后饮少量烈性酒,可加冰块。意大利人很少酗酒,席间也没有劝酒的习惯,随意。

  应邀到朋友家作客时,特别是逢年过节,应给主人带点礼品或纪念品。礼品的包装要讲究。收到礼品后,主人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并说一些客套或感谢的话。另外,到意大利人家作客,不要早到,稍晚点为好

  意大利人性格

  意大利国土狭长,象一只长靴。北面与奥地利、瑞士、法国、克罗地亚相接壤,南面跨海遥望非洲大陆。在历史上,意大利北部曾被奥地利、瑞士、法国等多次占领,而意大利南部则深受西班牙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历史背景迥然不同。1861年意大利实现了全土统一。在此之前,各地分裂为大小不一的独立都市国家。

  短短的100多年无法改变各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不仅南北之间差异悬殊,各个地区都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习惯、传统、历史、饮食文化、语言、及风土人情。因此当地人的性格与气质也是五花八门。

  同处一国之内,地方风情如此千差万别,这样的国家是很罕见的。而意大利人又特别以自己家乡为荣。有一句话说∶“每一条街上的教会钟声都值得珍爱。”这句话里透出了对自己家乡的深情,也表现了与他乡之间展开的强烈的竞争意识。这从每次足球场上发出的喝倒彩,以及闹出人命的斗殴中也能看出来。

  “没有爱情,生活则不可想像”——开朗的南方人

  正像上面说的那样,初次与一个意大利人见面,了解他是哪里人,了解他的生活背景是相当重要的。不仅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说是这样,意大利人之间也认为知道对方是哪里人,是交往时至关重要的因素。

  首先从外表上来看,一般来讲,身材高大、皮肤略呈金色、棕色头发、蓝眼睛的人大多是意大利北方人。越往南去人们的个子就越发矮小,肌肤、头发、眼睛的颜色却越来越深。我们心目中的豪爽、典型的意大利人其实是意大利南方人。--论坛上哪位能考证一下 托蒂

  他们性格开朗、快乐乃至于喋喋不休;他们总是把工作放在其次,最热衷于喝酒、聚餐、歌舞与恋爱……质朴而热忱地欢度着人生。对这些南方人来说,如果没有爱情,生活简直就不可想像。

  这些男人能说会道,常常洋洋自得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过反过来说,他们内心浪漫、一往情深。正因为如此,一旦他们移情别恋,结局令人难以预料,这一点可要多加注意。他们重视传统风俗,如果你当了他的新娘,他们会在街心广场邀上两、三百人摆上两天两夜的婚宴。真是一个“教父”的国度。结婚竟然能成为盛大的节日。

  南方意大利人表面上嘻嘻哈哈、不拘小节、令人容易坠入情网,可事实上他们也有深沉和细腻的一面。他们重视与家族之间的感情,即使双方同是意大利人,也会因此感到困难重重。只谈恋爱还没有关系,如果想结良缘,没有家族之间的充分交流与默契,结婚是难于上青天的。

  与此相反,不少北方的意大利人追求上进、野心勃勃,工作勤奋而努力向上。他们不像南方人那样尽情玩乐、没有节制,待人也有分寸,比较城市化。北方的职业女性多数抱有男女平等的思想。

  米兰与上海一样,象一个大熔炉,容纳着为了工作而来自各地的意大利人。来自南方的移民到了第二代就变得“北方化”。在米兰常常还能遇到一些父母亲分别出生于南方和北方的“混血儿”。

  同是意大利人,却由于出生地区的不同而导致外表、气质大相径庭。这一点实在是既不可思议,又令人趣味盎然。

  意大利人性格特点:热情,奔放,不拘小节,做事随便,注重仪表,富有创造力

  英国人

  英国人注意服装,穿着要因时而异。他们往往以貌取人,仪容态度尤须注意。英国人讲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门,就得衣冠楚楚。虽然英国人已无昔日的雄风,可是自负心特别强。中、上层的人士由于过着舒适的生活,因此,养成了一种传统的"绅士"、"淑女"风度。但他们守旧,一般都热衷于墨守成规,矜持庄重。一般家庭喜爱以前几代传下来的旧家俱、旧摆设、旧钟表而炫耀于人。首都伦敦有许多"百年老店",而且越是著名的商店,越对原有的式样或布置保持得越完整。汽车发动机虽然换上新型号的了,但车型还要尽量保持过去的老样子。伦敦有两家邮局,一年365天昼夜营业,从不休息,据说这是遵循英国的古老传统而保留下来的。

  英国人性格孤僻,生活刻板,办事认真,对外界事情不感兴趣,往往寡言少语,对新鲜事物持谨慎态度,具有独特的冷静的幽默。他们保守、冷漠,感情轻意不外露,即便有很伤心的事,也常常不表现出来。他们很少发脾气,能忍耐,不愿意与别人作无谓的争论。英国人做事很有耐心,任何情况之下,他们绝不面露焦急之色。

  英国人性格特点:刻板,保守,做事认真,对人有礼

  字数要求有限,有些法国和德国没能在此呈现。请见谅。

  如果想了解更多,请发信息给我~ =)

传统的墨西哥吉卜赛婚礼,新人被喂以拌了盐的酒和面包。这意味着除非世界上再没有盐、酒和面包,否则,这对夫妇的爱是不会消失的。  

墨西哥索拉夫族人结婚,必须先相互猜出对方的生辰,假如猜错了,族长就会宣布婚约无效。这种猜婚看来不大容易成功,实际上有心人早已交换过情报。

墨西哥一方15岁以上18岁以下必须在父母的监护下才可以结婚,即在民政局法官面前必须有父母签字情况下婚姻才能生效,直到成年青年男女才有权决定离婚事宜。

扩展资料

墨西哥的风俗习惯:

一、常见礼仪

在墨西哥,熟人见面通常以拥抱和亲吻面颊相互问候。在隆重社交场合,男士们会温文尔雅地向女士们行吻手礼。外国人初次与墨西哥人见面交往,微笑和握手是最常见的问候,称呼则是在交往对象的姓氏之前加上“先生”、“**”或“夫人”等尊称。

二、服饰礼仪  

墨西哥人普遍重视在外的穿着打扮,其服装既有现代的,也有民族的。在传统节日里,随处可见头戴草帽、身着各式民族服装、留着胡髭的彬彬有礼的男士和身穿色泽艳丽、刺绣精美长裙、头戴鲜花的妩媚女士。在正式场合,墨西哥人着装庄重,穿套装或套裙。

婚礼当天接亲仪式流程表

接亲准备阶段新娘

午宴为例:5:30-6:00。事项:新娘起床。具体流程:上厕所、洗漱、护肤、吃早督、换晨抱。1如果迎亲要吃饺子等,早餐就别吃太饱。2洗险后不要再穿套头装,穿开衫装比如晨抱,以免稍后弄花妆面。

6:00化妆师到家开始化妆。如果帮婆婆也请了化妆师,记得提前预约到家时间。摄影摄像师到家。拍新娘化妆过程+婚戒等静物双机位可以同时拍新娘及新郎。

6:00­­-6:45所有伴娘到家。1配合化妆师辆助新娘化数2如需拍展抱照,可换晨袍。3伴娘简单化妆。如需请化妆师给件娘化收,也请提前与化收师说好或预约其他化妆师。6:45-7:00新娘方拍晨袍照父母换装。新娘伴娘一起拍晨袍照。

父母换好服装、简单化。可以买些道具用来拍照,提前为妈妈和婆整找好负责化妆的人可以请化妆师,也可以找亲戚或朋友。7:00-7:10新娘方集体换装。新娘换出门纱/中式礼服新娘换装后可以结父母伴娘换伴娘服一次first look,记得让摄影师拍下出门服完整造型。

接亲准备阶段新郎

午宴为例 :5:30-6:00。事项 :新郎起床。具体流程:上厕所、 洗漱、 简单做造型 、换装 。  注意事项:   ①如果请了摄影摄像去拍新郎了,那西装 可以等摄影摄像来了再穿。 ②新郎造型可以请给婆婆化妆的化妆师简单整理下, 或提前预约发型师来做。   

6:00摄影摄像师到家。拍新郎穿西装+整理着装过程机位可以同时拍新郎及新娘。 6:30-6:45所有伴郎到家。①辅助新郎整理造型②换上伴郎服。伴郎最好也简单整理下发型。

6:45-7:00新郎方装饰婚车做迎亲准备工作。①确保所有车到达,并装饰婚车。这些事情最好交给伴郎做新郎此时可以放松心情预演接亲过程 。②清点接亲用小红包并找人保管。③准备好接亲道具如折扇以及新郎应急物品找人保管。④手捧花拿出来洒点水放在明处。             

父母换装。父母换好服装简单化妆。提前为妈妈婆婆找好负责化妆的人可请化妆师, 也可以找亲戚朋友。  7:00- 7:10新郎方合影。①新郎与父母合影。②新郎与在场亲友合影。③新郎与伴郎出发前的合影。7:10新郎方准备出发。①告知婚车司机路线及紧急联系人。②打点婚车司机比如送糖、喜烟等。

迎亲接亲环节

新郎出发去接亲①婚车主管召集所有接亲亲属上车。②礼炮手放鞭炮、礼炮。③主伴郎通知新娘车队已出发。新娘与父母拍合影①新娘伴娘备好堵门道具并藏婚鞋。②提前准备好敬茶茶杯茶叶,烧水。③拿出新娘应急物品、婚包等随身携带物,并交给伴娘或专人保管。

伴郎告知伴娘,接亲车队即将到达新娘方提前为婚车找好停车地点。新娘床上坐好,伴娘帮整理裙摆。新郎下车,礼炮手放炮。新郎敲大门拜见新娘父母介绍亲属。新娘长辈招待同来接亲亲属。新娘伴娘团一起“整蛊”新郎伴郎,新郎伴郎按照新娘伴娘要求过关。

注意事项①婚车讲究不走空车,每辆车都有人。②一些地方讲究新郎姑姑不跟随接亲。③新郎上车时,伴郎应帮其开门。别忘了可以给父母单独拍张合影。有吃饺子甜汤习俗的现在可以煮了。这些事情最好都交给伴郎做,新郎此时可放松心情预演接亲过程。

穿龙凤褂等包身礼服可坐在床边。穿秀禾服等裙摆散开礼服可坐床上。简单拜见新娘父母即可。游戏时间不宜太长,20分钟为宜。伴娘团要有度,新郎要及时发红包。主伴郎主伴娘注意控制氛围。

迎亲接亲环节

式接亲

新郎单膝跪地向新娘求婚一此时伴郎伴娘及其他亲友可献上手捧一新娘接过捧花并在旁欢呼如果新娘哭了,伴同意一新郎为新娘穿鞋一新娘别忘及时递纸巾郎新娘拥抱亲吻。新郎改口敬岳父一岳父喝茶给红包一新郎改口敬岳母一岳母喝茶给红包一新娘敬父母敬茶。

改口红包父母分着给或一起给都可以,两家商量一致就可以。主伴娘此时负责给新人递茶杯。根据当地习俗来做。喝甜汤or吃饺子。新郎新娘互喂甜汤或饺子新郎新娘与新娘父母合影。新人与娘家合影。也可以与娘家所有亲友来个大合影。

人离开新娘家

新郎抱或挽新娘离开娘家。伴娘为新娘撑伞。新娘在婚车上与父母告别。礼炮手放鞭炮、礼炮。新人离开新娘家后,可根据时间选择回新郎家or去拍外景or直接去酒店,双方父母均不跟随接亲送亲,可稍后自行去酒店。

酒店主管去酒店婚庆主管去酒店宾客接待去酒店确定以及准备一切事物。婆家这时可招待同行亲属先行休息。新人到达新郎家礼炮手放鞭炮、礼炮。新人上楼介绍同行亲属。

敬茶新郎先敬父、母。新娘改口敬公公公公喝茶给红包。新娘改口敬婆婆一婆婆喝茶给红包同样改口红包怎么给两家一致即可。新人与婆家合影新郎新娘与新郎父母拍合影。也可以与婆家所有亲戚拍合感。

酒店准备环节

新人出发去酒店礼炮手放鞭炮,新人出发去拍外景的新人现在也要去酒店了。父母出发去酒店双方父母去酒店。新人到达酒店。礼炮手放鞭炮/礼炮2酒店主管开始播放暖场音乐。新娘换迎宾服or主仪式纱,补妆。

如果新娘直接换了主仪式纱可以先进行firstlook,之后再迎宾。如果新娘有迎宾服,可以先迎宾,待换主婚纱后再进行firstlook。双方父母不与新人一同乘婚车,而是单独坐车/开车去酒店,新人记得提前为父母安排好车辆及司机。

如果有迎宾服就换迎宾服,没有就换仪式纱。Dfirstlook人不要多,新郎新娘和摄影师足矣,洒店外安静场地最好。迎宾时可与亲友在拍照区拍照,负责宾客接待的亲友可帮忙拍照。

婚礼仪式阶段

伴郎伴娘入场。需伴郎伴娘先入场的可以花童也可以此时入场此时入场。候场前注意补妆、整理裙摆。这时要清场,暂时不让宾客入场走动。可新郎新娘以特别方式共同入场或新郎先入场,新娘与父亲再入场。

主证婚人祝福新人。司仪开场,新人互念誓言。新人互相为对方戴戒指。新郎为新娘掀头纱。新人拥抱、亲吻。切蛋糕、倒香槟。新人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并送礼物。父母表达对新人祝福及对来宾感谢。

友人或伴郎伴娘表达对新人祝福。新娘上台时务必小心别踩到裙摆。主证婚人也可在新人仪式后发言。伴娘要注意新娘若哭泣随时递上纸巾。害羞的父母可不勉强其上台。父母不用都讲,各自派一位代表即可。如果安排了友人致辞,可此时进行。

新人表达喜悦心情并感谢可两人都讲或一人讲都可来宾到场。抛捧花、送捧花新人向来宾抛捧花。室内婚礼最好别抛,有危险,可改为其他方式,比如直接送或抽捧花。

午宴敬酒环节

需伴郎伴娘先入场的可以此时入场。酒店负责人通知酒店开席。新人按照先主后次顺序轮桌敬酒。如果想带宾客玩互动游戏可在这时。户外婚礼退场时可请通道两侧嘉宾抛洒花瓣营造退场氛围。伴娘可陪在旁边帮忙倒酒及收红包,伴郎可在关键时刻挡酒。

送客宴会结束,新人及双方父母在门口迎送宾客。收尾工作。打包回收所有要带回物品及菜。检查有无宾客遗落物品并收好。对于长辈及醉酒宾客帮其叫车。有纪念意义和装饰性的婚品都可打包损耗费用一定要确保发生后再付款。与酒店、婚庆结账。与迎宾接待交接红包及签到册。新人与父母回家。

一、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二、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三、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四、德国人择偶方式

今天,德国的男女青年有各种机会进行接触,他们或经亲友、同学、同事介绍,或在舞会、旅行等文娱活动中相识,然后经过一番交往的恋爱过程,最终决定结为夫妇。他们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这一点同西方现代国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在择偶方面,德国有一些有趣的风俗。

1.橡树月老

在德国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有一棵远近闻名的老橡树,人们称它"橡树月老"。关于这棵老橡树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与敌人遭遇中遇险,被一位美丽的姑娘救起,王子与姑娘一见倾心,结成良缘。为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种下了这棵橡树。后人羡慕王子的奇遇,纷纷到此观赏,并希望巧识意中人。还真有一些男女通过橡树传递情波,并在树下举行了婚礼。久而久之,老橡树充当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的橡树"的情书被邮递员投进老橡树的树洞中。这些信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拆阅,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过阅读来信,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联系,约期相会。据说通过橡树月老已使五千多对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现在老橡树的故事越传越远,以致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为寻找配偶也把情书投寄给这位橡树月老,这种情书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2.棋艺定终身

在柏林西南有个小镇叫希乔贝克,这里的入几百年来都非常热衷于国际象棋活动,并且到了痴迷的程度,连值勤民警的帽徽都被设计成棋盘图案,教堂的塔尖上也安装了一个棋盘来表示风向。人们一早起来,就可以看到用棋盘夹着公文去上班的地方官员。这里的人从小学习下象棋,学校里设有"棋课",以辅导孩子们从小学习下棋。正是由于这一棋俗的缘故,姑娘们在选择配偶时,小伙子棋艺的高低成为一个主要条件,一个小伙子在向姑娘求婚之前必须先同姑娘的父亲对奔一盘。如果小伙子赢了,会受到姑娘全家的热情款待,至于婚事也就十拿九稳了;如果小伙子输了,那么对不起,婚事只有等到棋艺长进以后再说了。

3.白桦树寄深情

在德国波恩,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之情,是通过赠送白掸树这一富有诗意的形式来实现的。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小伙子要砍伐一株嫩叶满枝的小白桦树在4月30日或5月1日这天半夜放置在姑娘家的阳台或庭院中,借翠绿的小树来表达自己深深的爱意。每到这一季节,波恩的大街小巷、家家的庭院和阳台都可以看到绿油油的小白柳树。有些漂亮姑娘家的庭院中会同时放着好几棵白桦树。遇此情况,姑娘自会喜不自禁,而送白桦树的小伙子们则只能耐心等待姑娘的回音,不能操之过急。一旦得到姑娘首肯的回音,小伙子就可再赠送给姑娘一枚宝石戒指,姑娘以亲吻表示谢意并接受这枚求爱戒指。过一段时间,当双方深信彼此间情投意合时,便互赠银戒指,表示订婚。到结婚时再互赠金戒指,表示双方的爱情像金子般纯洁。

4.**择偶

在德国,婚姻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年轻人解决婚姻问题,其中有一种方法是以拍**广告的形式帮助一些"待字闺中"的姑娘解决婚姻大事。姑娘们可以在影片中充分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尤其是烹调、缝纫、清洁房间等家政方面的特长。一位十分平常的姑娘通过摄影师和导演技巧高超的处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一位非常可爱、非常完美的姑娘。这些影片被拿到由孤男寡女组成的"寂寞的心协会"去放映,单身男子可从影片中选择自己可心的配偶。美丽的**往往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许多人在与真人相见后,会觉得并不像**中的人物那么理想。

五、出生

德国人口的年出生率始终是世界最低的,战后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在这样一个低出生率的国家,一个家庭的添丁进口真可算是一件大喜事。 其实早在妇女怀孕之时,她便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保护,有许多风俗习惯都是为了保护孕妇的身体健康及胎儿的茁壮成长。在德国符滕堡地区的农村,孕妇是倍受敬重的贵客,她可以进入别人家的果园摘果品尝,可到邻家就席用餐。那里的人认为孕妇的光临象征着新生和丰收。此外,还有这样一些习俗:孕妇晚上不可出门,怕黑夜里的巫婆鬼怪伤及胎儿;孕妇不能看丑陋的东西,怕婴儿日后长得难看;孕妇不能走十字门、不能从晾衣绳下穿行,否则会造成难产、伤害胎儿。这些风俗虽不乏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从中也可看出人们对孕妇的关心。 在以基督教为主的德国,新生儿出生前,父母已为他找好了教父和教母;孩子一出生,家人便和教堂约定时间,由牧师或神甫为孩子施洗。

(一)教父和教母

在德国,新生儿的父母早在孩子出生前便会在亲友中为孩子物色教父教母。由于教父教母与孩子的一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婴儿的父母在选择时是很审慎的。孩子的父母在为孩子选择教父教母时不一定要选一对夫妇,但他们要由正直可靠、行为端正、受人尊敬的、名声较好的人担任。当然首先要取得他们本人的同意。一般被邀请做孩子教父教母的人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信任,是一种荣誉,而乐意承担这份责任。 认教父教母的原意是为了在宗教信仰方面帮助孩子。如今,教父教母的责任已不仅仅局限在宗教方面,他们可使孩子在一出生后就有多位长辈关心他的成长,在他有困难时给予照顾,万一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双双早逝,那么教父教母还要担负起抚养他成人的义务。

(二)新生儿洗礼

洗礼是基督教接受入教时举行的一个重要仪式。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须经过洗礼除去污垢,变得纯洁,方能被接受为基督教的人,日后才有资格进入天堂。受洗的人不一定是婴儿,耶酥本人就是在成年后接受"施洗者约翰"为他施洗的。但在基督教国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婴儿时由家长抱到教堂受洗的。 婴儿正式起名与洗礼同时进行,所以洗礼也叫"命名礼"。婴儿父母在教堂定好日期后,即发请帖邀请亲友参加,一般只请至亲近友,人数不会太多。 施洗礼时,婴儿由教母抱着站在教堂内圣坛前的"圣水盆"旁,孩子的父母等人围拢过来,由牧师或神甫宣读《圣经》中的有关章节,口诵规定的礼文,并接过孩子,用手蘸圣水滴在孩子头上,口称:"我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给你施洗。"然后,再说几句愿孩子长大后要博爱人类、侍奉上帝之类的话,洗礼遂告完毕。 洗礼之后自然是要庆祝一番,婴儿的父母要举行一次午宴或茶会,邀请施礼的牧师或神甫、孩子的教父教母及亲朋好友参加。被邀请者要给孩子带一些礼物,如玩具、衣服、儿童画册等等。教父教母的礼物照例要贵重些。在巴伐利亚地区,在洗礼日那天,教父不仅自己要胸佩迷迭香,还要把迷迭香放在婴儿的摇篮里。据这说这种香气浓郁的药草能祛病降妖,教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他还会在教子尿布或枕头下塞点儿钱,作为孩子日后操办婚事的本金。有的教父送孩子书和笔,希望孩子聪明勤奋。如今,时髦的礼物是送男孩一个小巧玲珑的银制啤酒杯,送女孩子一条项链或一只银制咖啡杯,上面刻着孩子的姓名和洗礼日期。 在巴伐利亚农村,孩子的洗礼聚餐有个习惯,那就是餐后餐桌上要有剩余的面包,饭后要给宾客包装点儿吃的东西带走。给男客带点儿香肠、烈酒,给女客带点儿糕点、糖果,对教父则更是要厚礼相赠,以此来表示生活富裕、绰绰有余。 在德国,洗礼用的蜡烛是要精心收藏的,它对孩子的一生具有特殊意义。据说点燃洗礼烛可逢凶化吉、祛除百病。在德国的一些农村,至今仍虔诚地遵循着这一古老的习俗。 在德国妇女生孩子可获得一年的休假,可本人休,也可以夫妻双方各休假六个月,共同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六、德国的交际礼仪

(一)初次相识

德国人之间初次见面,如果需要第三者的介绍,作为介绍人要注意:不能不论男女长幼、地位高低而随便把一人介绍给另一人,一般的习惯是从老者和女士开始。向老年人引见年轻人,向女士引见男士,向地位高的人引见地位低的人。双方握手时,要友好地注视对方,以表示尊重对方,如果这时把眼光移向别处,东张西望,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初相识的双方在自报姓名时,要注意听清和记住对方的姓名,以免发生忘记和叫错名字的尴尬局面。在许多人相互介绍时,要做到尽量简洁,避免拖泥带水。 由于德语语言自身的特点,在与德国人交往中还会遇到一个是用尊称还是用友称的问题。一般与陌生人、长者以及关系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称"您";而对私交较深、关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关系不错的同事,往往用友称"你"来称呼对方。交换称谓的主动权通常在女士和长者手中。称谓的变换,标志着两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对此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与德国人交往。

(二)遵约守时

西方人一般都讲究遵守时间,德语中有一句话"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德国人邀请客人,往往提前一周发邀请信或打电话通知被邀请者。如果是打电话,被邀请者可以马上口头作出答复;如果是书面邀请,也可通过电话口头答复。但不管接受与否,回复应尽可能早一点儿,以便主人作准备,迟迟不回复会使主人不知所措。如果不能赴约,应客气地说明理由。既不赴约,又不说明理由是很不礼貌的。在德国,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请信,注往还注明衣着要求,这并非多此一举,因为谁也不想在此穿戴庄重的场合,由于穿戴不符而出自己的洋相。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应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由于临时的原因,迟到10分钟以上,也应提前打电话通知一声,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合,等候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客人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院中的迟到,人们可以习以为常,但对于音乐会的迟到,则是令人讨厌的。这时迟到者最好等到一幕或一个乐章结束后再入座。如等不急,需慢慢走到座位上,千万别走错排数,并且要对站起来让路的人轻说"谢谢"。 赴约赴宴,如遇交通高峰期,一定要提早出门,以免迟到。迟到固不礼貌,但早到人家,也欠考虑。德国人如遇正式邀请,往往提前出门,如果到达时间早,便开车转一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时再进主人家。

(三)付小费

在西方国家,给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付小费已成为习惯,小费已成为服务员的重要收入来源。给小费不但是对其服务的一种酬劳,同时也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因此,它也属于礼貌范围之内的事。 那么,对哪些人应付小费呢饭店招待、门房、女服务员、房间清洁工、旅馆中的行李搬运员、火车站和机场上的行李搬运员、轮船招待、卧铺车厢乘务员、酒吧调酒师、理发师、出租汽车司机、加油站工人、厕所服务生、擦皮鞋者、导游、旅游车司机、摩托游艇司机、领座**和停车场看守等。经验证明,付适当的小费可提高你在度假场所、餐馆中的舒适程度。同时,通过小费也表达了你对服务员热情周到服务的感谢。 小费不等同于服务费,服务费是顾客所付的附加费,一般为消费的10%一15%,它列在帐单的末尾。一般如果帐单上已列出了15%的服务费,那就不用再付小费,如果服务费只收10%,顾客要另加5%的小费。当然,如果你对这里的服务十分满意,可以把钱凑个整数,或单独把硬币放在桌上或侍者的盘中。谁帮了我的忙,我就给他2-5马克的小费,这已成为一种规矩。提早把几马克的小费塞到宾馆房间清洁女工的手里,可保证你房间的整洁舒适。早一点儿把小费塞给出租太阳伞和躺椅的人,可保证你及时租到这两种东西。多付几马克的小费,可使你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其实这是很实惠的。千万不可小看小费,这也是你礼貌是否周全的标志。

(四)如何送礼

朋友之间交往、遇有婚丧喜庆、做客赴宴、送往迎来、逢年过节、慰问病人等等,自要送些礼品,这是人之常情。德国人不习惯送重礼,所送礼物多为价钱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此来表示慰问、致贺或感谢之情。去友人家赴宴,客人带上点儿小礼物,俗话说礼轻情意重,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糖果或一瓶酒足已。当然,去德国朋友家做客的中国人如能送给女主人一件富有民族风格的小纪念品,那定会受到主人由衷的赞赏。如果只是顺便看望,那就不必带什么礼物了,最多给小孩子带点儿小玩意儿。如果是业务的聚会,双方往来都是公事,只要按时应邀出席,不必另有表示。 在德国,如遇朋友乔迁或新婚,你可以事先同受礼者开诚布公地谈谈送些什么礼物好。有的德国新婚夫妇会把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列一份清单,送礼的朋友可在此单上划上自己送的东西,这样既可使新婚夫妇得到实惠,又令馈赠者高兴。 对送报员、清洁工、看门人或照顾病人的护士,德国人一般也会送些礼品,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不过对他们送钱更为实惠。你可把一张钞票装在信封里或直接塞到他们手中,同时对他们的劳动表示感谢。

七、德国生活小事忌讳多

在德国,忌讳“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人们会特别小心谨慎。此外,德国人祝贺生日的习惯也不同于中国人。在中国,友人生日临近,你方便时,送他生日礼物并祝他生日快乐,他一定会为你的关心及热情而感激不尽。但如果这事发生在德国,则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因为按德国的习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贺。

在原联邦德国,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面目甚至个人收入都是隐私,相识或共事多年而不知对方底细是司空见惯的事。另外,别人买到一样东西,即使喜欢,也不要问价格。遇到别人生病,除伤风感冒或外伤等常见的病外,不要问及病因及病情,否则会招来好窥视别人秘密之嫌。访友时,切不可搞“突然袭击式”的登门拜访,都要事先约定。

原民主德国居民楼的烟囱都比较大,因此,城市中有一种专门从事清扫烟囱的工人。人们相信,谁要是出门在半路遇见烟囱清扫工,谁一整天就会顺利;如果有人在和烟囱清扫工擦肩而过时在他身上摸一下,他这一天就会交好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过去德国人的房子都比较简陋,炉灶、烟道都比较简单,很容易引来火灾,有烟囱工人清扫就会避免这类灾难。这种习惯延续至今。

在德语中,人们往往用人称代词“您”或姓氏之后加“先生”或“女士”来表示尊敬。对未婚女性称呼“**”已不时兴。在亲戚、朋友和年轻人之间更多的是用“你”或直呼其名。小辈对长辈也直呼其名,这不是不尊敬,而是一种亲昵的表示。人们往往在相识后不久就改尊称“您”为“你”了,这种随便的称谓现在用得越来越广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7036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