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川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大非川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第1张

  战争概述:公元七世纪,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崛起,开始与唐帝国在西域和吐谷浑地区的争夺。公元670年,唐王朝派大将率兵十万征伐吐蕃,与吐蕃四十万大军在大非川展开激战,最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灭,成为唐帝国前期最惨烈的一次失利。吐谷浑全境被吐蕃所占。 >将帅星数:★★ 论钦陵 薛仁贵 >精彩星数:★★ >政治影响星数:★ >综合星数:45★☆ >战争类型:粮战——深入敌境,如何保证后勤补给,是最为重要的问题。薛仁贵没做好,所以无论他怎么英勇,失败都不可避免。 >战争深度解析: >薛礼的白袍,已经染红。 >柳银环当年一针一线缝制的白袍,二十多年来,从辽东到天山,从不离身。 >白袍成了大唐军的一种象征,有白袍的地方就有薛礼,有薛礼的地方就有胜利。 >如今,白袍已被大唐士卒的鲜血染红,成了碎片。 >大非川,一个让薛礼梦碎的地方。大唐帝国,也向吐蕃人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千百年来一直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早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土著居民生息繁衍。到魏晋时代,这里已经拥有了三个势力相当的 族地方割据势力:吐蕃、苏毗、羊同。公元七世纪时,吐蕃走向了强大。隋开皇三年(583年),将都城从匹播迁至了逻些(今 )。公元629年,在年轻的第三十三任赞普松赞干布的统领下, 一举吞并了苏毗、羊同两部,统一了青藏高原。之后,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吐蕃平定了东女等部落,又在武德九年征服了尼罗婆(今尼泊尔)。在唐太 宗贞观元年(627年)攻占了党项(今青海河曲一带),疆域横跨 、青海、四川。 >松赞干布除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军事政治制度外,还创立和统一了文字——藏文。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唐帝国,松赞干布保持着崇拜和敬畏之心。贞观八年(634年),他派出使者入长安朝贡。对西南来的陌生朋友的热情,派了使者 冯德瑕回访,松赞干布高规格接待,宴席间听闻了中原女子貌美,而突厥、吐谷浑等部都娶了大唐的公主,松赞干布也起了个娶大唐公主当老婆的念想。于是,再次 派使者带上大量的聘礼去长安求婚。 >松赞干布的求婚却被高傲的唐皇帝拒绝了。当时的唐帝国四夷皆平,觉得不必再用自己李姓王室的女人远嫁西南边陲部落以换取和平,因此李世民拒绝了松赞干布的求婚。 >松赞干布很没有面子,要发飙。吐蕃使者为了掩饰自己说亲的失败,对松赞干布说李世民本来都已经接受了松赞干布这个女婿,可后来吐谷浑人从中挑唆,李世民才拒绝了这门亲事。松赞干布于是将怒火都发到吐谷浑人身上,亲率二十万大军进攻吐谷浑人。吐谷浑人抵抗不住,逃往青海湖北部。吐蕃人又趁势攻破党项、白兰等部。松赞干布于 贞观十二年(638年)又一次兵临大唐边境松州(今四川松潘),再次派出使者到长安求亲,同时给手下的兄弟们放话了,李家不允许这门亲事,我们就杀到长安 抢亲。 >驰骋沙场几十年的李世民怎会被松赞干布这等毛头小伙子(松赞当时年仅二十一岁)吓倒?该年八月,李世民派大将侯君集、执失思力、牛进达、刘兰率军五万迎击吐蕃大军。 >双方在松州城下稍作交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取得了小胜。松赞虽年轻,但颇沉稳,交锋之下也见识了鼎盛时期唐军的战斗力,不愿与李唐结下过深梁子,于是率军回返。 >回去之后,松赞仍不甘心,先后三次遣使带上厚礼到长安,给李世民道歉认输并叫屈——俺就是想当李唐家的女婿。 >通过松州一战,李世民见识到了吐蕃人的实力,同时看松赞这小伙子也挺谦虚,这才答应松赞干布的求婚,把唐宗室成员文成公主嫁给松赞。 >松赞大喜,派丞相禄东赞携带黄金五千两、珍宝无数给李唐当聘礼,文成公主则带去了中原。大量的书籍、谷物、种子,为汉、藏之间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以及深远的文化交流。 >进入唐高宗时代,唐帝国外事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辽东朝鲜半岛,而吐蕃政权的实力却在一天天增强。松赞干布死后,年幼的孙子被扶立为赞普,丞相禄东赞主持吐蕃朝政,吐蕃政权开始采取积极的扩张政策。 >公元660年,当唐军第一次平定百济的时候,吐蕃开始进攻吐谷浑;公元663年,驱逐吐谷浑至凉州,全据吐谷浑部所占地盘。当时,西域的小股势力也慑于吐蕃人的强大,纷纷依附。 >吐蕃人动了唐王朝在西域和河西一带的“奶酪”,唐高宗当然很不高兴,但此时连连在辽东征战,唐王朝已无力在西线发动大规模战事,对吐蕃人也暂时无可奈何。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已开始恶化,公元663年,禄东赞再遣使到长安请求和亲时,唐高宗毅然予以拒绝。 >公元665年,吐蕃人入侵西域于阗。于阗是唐王朝的附属国,唐王朝当然不能坐视不顾。唐高宗派唐将西州都督崔知辩、左武卫将军曹继叔率兵援救,双方开始了小规模的摩擦。 >吐蕃与唐帝国,早晚会有大战,但唐王朝却需要喘息的时间,二十多年的辽东战事消耗了唐帝国太多的精力。 >精明的吐蕃人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不给唐高宗李治机会。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大举进攻西域唐属地,连续攻陷了唐在西域的十八州,攻占了龟兹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唐在西域的四镇——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被迫再次罢废。 >唐帝国已忍无可忍,只有派出最杰出的大将与最精锐的部队与吐蕃人一决高下。 >谁是当时唐帝国的第一名将?当然是薛仁贵。薛仁贵,又名薛礼,山西绛州龙门人。年轻时家境贫寒,父辈死了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只能随便找个坑埋了。薛仁贵身材魁梧,练就一身武艺,据说一顿能吃八 碗饭(江湖传闻)。在唐初盛世,身高力大的薛仁贵养家糊口也不是问题,但其妻柳氏非常贤淑,认为薛仁贵非常人,在妻子的激励下,三十岁的薛仁贵选择了当 兵。 >薛仁贵入伍后不久,远征高丽(645年),薛仁贵所在的张士贵部也赶赴辽东。薛仁贵作战非常勇敢,每战都是冲在最前面,他 出战必穿妻子为其缝制的白袍。唐军与高句丽大军在安市城东激战,唐太宗李世民登北山观战,只见一名白袍唐将在敌阵中来回冲锋,所向无敌,第一次知道了薛仁 贵的名字,并在战后亲自接见了这位战斗英雄,赐良马两匹、绢四十匹,提升其为游击将军。 >回国后,唐太宗并没有忘记这位白袍将,薛仁贵 再次被破格提拔为左军中郎将,并将他放置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统领宫廷禁卫军驻守玄武门。玄武门是唐太宗李世民起家的地方,对于李唐皇室有着极重要 的意义和作用,李世民将此重要位置交给毫无背景、士卒出身的薛仁贵,足见李世民对薛仁贵的器重。 >薛仁贵用他的忠诚回报了李唐王室。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五月初三夜,长安天降暴雨,山洪暴发,长安城几千人在这次水灾中丧生。当时水至玄武门,卫士大多各自逃命,唯有薛仁贵冒死到皇宫救唐高宗李治。他救了高宗一命,李治很感激他,之后更加重视薛仁贵。显庆三年(658年),四十四岁的薛仁贵成为独领大军的军事主帅,出现在唐王朝袭扰高句丽的阵容中,成为唐军最重要的军事将领。而他的成名之作还是在征 伐天山铁勒部中,连发三箭,射杀铁勒三名大将,率领唐军一举平定铁勒各部。当时民间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西征铁勒后,薛仁贵又参加了唐王朝平定高句丽的战争,胜利后被提拔为左威卫大将军兼检校安东都护。 >公元670年的大唐王朝,唐初的名将基本已经逝世,而薛仁贵则是唐二代将领中的****,出征吐蕃,非他莫属。 >薛仁贵的对手论钦陵也非等闲之辈。论钦陵是吐蕃丞相禄东赞之子,禄东赞于公元667年逝世,论钦陵继承父位,成为了当时吐蕃政权的实际统治者。征西域、平吐谷浑,均是论钦陵亲率大军。论钦陵堪称吐蕃政权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之一。 >公元670年,唐高宗李治以薛仁贵为主帅,任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阿史那道真、左卫大将军郭侍封为副大总管,率兵十万,征伐吐蕃。此役至关重要,唐高宗李治给薛仁贵配备的副将都是重量级人物。阿史那道真和郭侍封均出自大唐名将世家:阿史那道真的父亲是突厥处罗可汗之弟阿史那杜尔, 后来投靠大唐成为一代名将,为唐太宗平定了高昌、龟兹;而郭侍封则是出自瓦岗的开国将领郭孝恪的次子,郭孝恪是力擒窦建德的最大功臣,郭孝恪死于平定龟兹 之战,其长子郭侍诏亦战死沙场,郭侍封是郭孝恪的次子。 >让泥腿子出身的薛仁贵来统领二个世家出身而级别又与自己相等的公子哥名将,虽然他威名很盛,却也有点勉为其难。阿史那道真是胡人,肚子里没那么多花花肠子;郭侍封却不同,总想与大元帅抬杠,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公元670年八月,薛仁贵的十万大军抵达大非川(今青海兴海大河坝)。 >鉴于行军路径艰险,携带辎重粮草必将影响行军速度,薛仁贵决定将辎重粮草留在大非川上,由郭侍封率二万兵看守辎重,自己率大军寻找吐蕃主力决战。 >郭侍封却并不听从薛仁贵的节制,并没有将辎重放在大非川,而是携辎重粮草缓行。论钦陵怎么会错过唐军的这一破绽,纠集二十万吐蕃军袭击郭侍封部,郭部大败,辎重粮草尽失。 >薛仁贵在河口刚打了一场胜仗,后方却传来郭部战败的消息,没有后勤保障供给,薛仁贵只得退回大非川。在大非川,论钦陵早已为薛仁贵准备下了四十万大军。两军交锋,士气低落人数处劣势的唐军大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薛仁贵、郭侍封、阿史那道真等将率数骑突围。论钦陵是个有远见的政治家,见好就收,取得大胜后,却主动与唐军求和。很快,论钦陵与失去了大部分军队的薛仁贵签订了和约。唐帝国在失败面前不得不默认 吐蕃势力入主西域的事实。之后的两百多年,唐与吐蕃之间连年征战,互有胜负,但唐帝国一直无法征服屹立在高原的吐蕃人。 >吐蕃也成为了大唐王朝边邻中唯一一个可以不用向其臣服的少数民族政权。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薛仁贵: >大非川之战,是唐王朝开国来最大的一次失利,唐王朝的颜面尽失。薛仁贵作为主帅,当然会被追究。不过此时的大唐政治还算清明,二君(李治、)依然大气,仅仅免了薛、郭、阿三人之职,均未遭受杀身之祸。 >对大非川之战,薛仁贵显得很无奈,常以流年不利、出师必败来慰藉自己。不过唐高宗依然没有忘记当年的救命恩人,过了几年又启用赋闲在家的薛仁贵。薛仁贵以六十八岁的高龄再次西征,和突厥人作战,白袍将军的身影又出现在大唐军中。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病逝于雁门关,享年七十岁。其子薛讷、薛楚玉,其孙薛嵩,皆是能征善战的大唐武将。在民间,薛氏父子的英雄传奇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论钦陵: >吐蕃政权强势崛起,除了世人皆知的松赞干布外,禄东赞、论钦陵父子功不可没。 >大非川之战后,论钦陵又于公元678年在承风岭击退了十六万唐军的攻击。 >论钦陵执掌吐蕃政权二十多年,在他的带领下,吐蕃帝国走向了鼎盛和强大。 >公元699年,新任赞普器弩悉弄不满论钦陵专权,发动了回收政权的斗争,大举铲除论钦陵势力,与论钦陵兵戎相见。论钦陵兵败自杀。 >战争猜想: >大非川之战的失利,是历史必然还是个别链条的失控?后世评价此战,大多将失利的主要原因归于郭侍封不听帅令,叹息于薛仁贵一战而英名尽失。郭侍封的失误,看似偶然,但却反映出了到唐高宗时期,唐王朝军事上由盛转衰的一个迹象。初唐的辉煌过后,唐王朝危机暗藏,一个特征是军事人才的缺乏。唐 二代将领也不似开国名将们具有战斗经验与进取精神,之后唐王朝所倚重的名将,胡人占据半壁江山,这已经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伏笔。 >大非川之败,反映了大唐虽有名将薛礼但独木难支的无奈。

纯天然的农家乐园--有些人会认为求婚时件很重要的事,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些大城市里的美景或者是高级的餐厅,也许这就像是城市不懂大自然的美,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一样吧。求婚场地选择在农家乐园是非常合适的,在大自然的照顾下,农家乐园里留下的那些失去很久的幸福又能找回,农家餐厅甚是符合烛光晚餐。

湖边公园--湖边是最浪漫的地方,湖边、海边是大多数情侣选择的目标地,因为湖边吹着一股新鲜的海风,洗掉自己这一天所有的不美好的事情,身边的那个他陪着,转身一看满满的都是幸福,像太湖那样的湖上旅游地,周围长满了各种漂亮的花,不远处还有各种珍惜的野鸟等漂亮的动物,风景优美又自然,把大自然赋予它的那些美好都很好的利用上了,很适合在那里求婚,当夕阳西下时,景色与人相映,需要爱情来完成那幅美画。

安西重镇(疏勒都督府)一、自公先前60年(西汉神爵二年)开始;西域疏勒国就已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此后与历代中原王朝,均保持着政治与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两汉时自不必说,即使魏晋南北朝中原政局纷扰的年代,这种联系也不曾中断。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在西域没西域长史,封疏勒王为“守魏侍中大都尉”,并颁发印绶。

西晋时代,疏勒国不断遣使贡献名马、方物,还将王子送到晋朝京都作“侍子”,在那里学习文化和中原典章制度,同时,疏勒王也曾自豪地接受了晋朝所赐封的“守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的封号--这些都有出土的古书简为证。

东晋之后,内地先后有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宋等地方割据政权统辖过西域。疏勒国一如既往,并不因中原政权更迭频繁而稍改初衷,依次与上述政权保持政权隶属和经济文化联系。

大约在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即公元323年前后,疏勒国又被势力强大的龟兹因兼并,疏勒王被降格改称为“贵人”,成了一个傀儡。龟兹王又派遣将领对疏勒国实行“监护”,很有点儿大国占领军的味儿。这种局面维持了几乎一个世纪,直至公元420年左右,龟兹受到吐谷浑的侵袭,疏勒“贵人”才乘机起兵杀死龟兹派遣的监军,重新恢复了原有地位。

新的疏勒王上位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遣使者到内地与北魏政权取得联系,表示臣属。可惜疏勒使者行至途中,被兴起于天山以北的柔然部族大兵阻挡,不得已才又返回。

随着北魏政权日益强大,疏勒国终于有机会冲破阻力前往朝贡。自公元435年至公元512年间,仅正史所载,疏勒就曾先后15次向北魏派出使者表示臣属,北魏还曾派出王恩生、许纲等人前往抚慰。虽然其间自公元480年至公元563年间,疏勒国不幸又被游牧于中亚地区的口厌哒(白匈奴)人所征服役使,但心向中原、维护统一之志始终未变。

公元567年前后,西突厥驱逐厌哒,疏勒又落入突厥贵族之手,并由其派“吐屯(官名)一人监统之,督其征赋”,采用了与当年龟兹占领军相同的手法。疏勒与西域各地苦不堪言,无不渴望与内地早日恢复政治上的统一。

当得知隋朝立国后,疏勒国马上派人于公元615年遣使朝贡,希望能回归中央政权。但才仅过了3年之后,这个短命的隋朝就灭亡了,疏勒王只好翘首以待新的机会。

到了唐代,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并不断巩固,为疏勒国回归愿望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公元635年,也就是唐太宗贞观九年,疏勒国终于冲破突厥政权的军事高压,遣使来到长安,面见太宗李世民,要求恢复中央对西域的统辖。

疏勒国的这一举动,不免使突厥贵族政权大为恐慌。对疏勒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地位,突厥贵族们一向看得极重,失去疏勒对他们损失太大。‘基于这一点,为了减少突厥“吐屯”对疏勒国重利盘剥所带来的怨恨,早在公元615年疏勒王遣使入隋之后,突厥政权就曾授予疏勒王“颉利发”这样一个突厥官爵,以示政治上的拉拢和恩宠,但疏勒王似乎并不买帐。这一次,突厥贵族们决心下大本钱稳住疏勒王,于是把汗室公主下嫁给疏勒王,企图以联姻手段强化对疏勒国的控制。

但是,疏勒王还是不买账。疏勒王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日回归中央王朝!

事隔一年。即公元63G年2月间,疏勒国再一次遣使入唐。此时,突厥贵族对西域的割据,正面临着崩溃的边缘。

二、当疏勒国于公元635年第一次遣使入唐时,曾强烈要求在西域设置唐朝的派驻机构,以统辖各国,引起唐太宗的高度重视,并产生了要在西域设置都护府的初步设想。这一印象之强烈,甚至导致《新唐书·地理志》误记疏勒都督府设立于公元635年。

公元639年,疏勒国第3次遣使入唐,再度重申了上两次的请求,终于使唐太宗下定了决心。在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及其所属四大军镇(以后升为四大都督府)这个重大决策问题上,疏勒国的再三强烈要求是起了巨大作用的。

当时,唐太宗曾就疏勒王三次遣使之事,对大臣房玄龄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南征北战平定了天下,建立了大唐王朝,远处四方的各少数民族无不欣然前来归附。但像疏勒这些西域小围,至今还在苦难之中无法保存自己,这是很让人难过的。希望你们认真辅佐我,不要老是说些丧气话,让我难下决心,动摇大唐的统治。”这段明确记载在《新唐书疏勒传》中的话,深刻表明了唐太宗对疏勒王愿望之理解,对尽快统一全中国决心的坚定不移,真不愧是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

于是,就在第二年,即公元640年,唐太宗断然发兵西域攻占高昌(今吐鲁番),并且不顾大臣魏征的再三劝阻,果断地在酉域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以乔师望为首任都护。

公元642年,安西都护郭孝恪南击焉耆,北破突厥,在天山以东以北站住了脚,西突厥军队被迫退往天山以南固守观望。公元646年,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在唐军节节逼近之际,被迫向唐朝遣伎求和,并提出求婚,还答应割让疏勒等5国作为娶唐朝公主的聘礼。从这个不识时务的请求中,说明在此时,疏勒国还未被唐军收复。

公元649年,唐朝军队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从突厥兵手中夺回了龟兹,疏勒、于阗等地的突厥军队全都望风而降,天山以南失地尽为唐朝收复。唐太宗命都护郭孝恪将安西都护府从高昌迁往龟兹,恢复两汉以来的旧制;同时宣布正式建立危兹、焉营、疏勒、于围四镇,统归安西都护府辖制。“镇”即军镇,是唐朝派驻西域的军事机构。公元675年(庸上元二年),才又成立疏勒都督府。

三、疏勒镇及后来的疏勒都督府驻址,就在今略什市附近。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疏勒镇南、北、西三面皆有山。城在水中。城东又有汉城,亦在滩上。赤河(即克孜勒河)来自疏勒西葛罗岭,至城西分流,合于城东北。”据其描述,唐代疏勒镇址可能就在今喀什市东28公里处的汗诺依古城遗址上,即史书上所说的“伽师城”(但不是今日的伽师县城),是当时疏勒王裴阿摩文的首府。据专家考证,在这座“伽师城”之东的“汉城”,即今阿西克栏扦附近的托卜沁古城,位于一条古河道附近,城作方形,周长约363米,规模不大,可能是当时镇守疏勒的唐军所驻小城堡。

疏勒都督府辖境,西达葱岭(在今塔什库尔干,当年没有“葱岭守捉”,即在其辖区内);东北至今阿克苏,东南至今皮山一带,是当年安西四镇中辖地最广、领州最多的一方重镇。下分15个州,其名可考的,有达满州,在镇治东北70公里(可能即今伽师县境的黑太沁遗址);有耀建州,州治即与镇治同处;有寅度州,在镇治南49公里(在今阿克陶县境内);还有金州,方位无可考。

都督府是唐朝派驻西域的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为都督,由唐朝委派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都督府下设司马与参将,前者协助都督理政,后者主办汉文文书。各州首脑为刺史,也由本地少数民族贵族兼任;刺史之下,也分设州司马与州参将。都督和刺史都可以享受世袭待遇。都督府的主要职责是代唐中央政府在当地实施行政治理,处置各种民、刑案件,收取租赋和过往商税,用以维持地方和驻军所需,并协助唐朝军队从事征战、保卫边疆。

在天山以南的安西都护府辖境内,分设以龟兹为中心的北道防线和以于阗为中心的南道防线。在塔里木盆地上的这两条军事防线,既是国防动脉又是丝路干道;而两线在西端又总汇于疏勒。这就使疏勒都督府在唐朝西陲的军事战略上,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实属举足轻重。

因此,在疏勒除有疏勒镇所辖的常规性地方部队外,还有安西都护府直接控制的疏勒军,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野战部队,常备兵力最盛时可达万人以上,兵员大半来自内地其余不足部分由西域各地少数民族士兵补充。疏勒军设正、副军使统率,镇设镇守使,其下又有城(设城主)、守捉(设守捉使)、堡(设堡主)、成(设戍主):、烽(设烽帅)和驿(设驿长)等一系列有严密组织的军政机构,有效地执行着唐朝中央政府的军政命令。

除以上那些正规军、政组织外,由原来疏勒王担任的大都督,还直接领导着一支由本地少数民族士兵组成的地方军队。其军事长官称“藩落大使”,同样也接受安西都护府的调遣,但主要责任是维护地方治安。

为了维持这样一支庞大部队的军需衣食,除在当地居民中征收租赋并加一部分国家拨款外,驻军本身也实行屯垦自助。据《唐六典》卷7记载,当时驻疏勒的军队垦田达7屯。每屯以50顷计,这个数字也很可观。在屯垦的同时,驻军也畜牧牛羊并从事其他一些副业。当地方供应和屯田仍不足以供应的情况下,公元719年,唐朝又规定疏勒与其他三镇,可以自行征收丝绸之路上各国客商的货物过境出入税,以资军需补给和地方开支。

四、设立安西四镇的当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西域局势为之骤变。

公元650年,唐高宗继位。当时的吐蕃贵族违背了松赞干布的遗志,公然叛唐,为了取得对丝绸之路的控制权,领兵攻陷了天山以南的安西四镇。当年,又有西突厥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发动大规模叛乱,自称“可汗”,领兵前往天山以北与吐蕃争锋,整个西域陷入一片混战之中。则继位的高宗李治无力对付,宣布放弃天山以南。建立才仅1年的安西四镇就此夭折了。

其后,为了平定阿史那贺鲁的叛乱,唐军投入了大量兵力。公元658年贺鲁被擒,第二年底,其残部由思结阙俟斤都曼带领,窜往天山以南,以兵威胁迫疏勒王联兵攻破于阗,企图勾结吐蕃共同对抗唐军。但都曼还是在几个月后被唐军击溃擒获。

公元662年,原居于伊犁河谷的西突厥弓月部,又窜至疏勒一带。唐军飓海道行军大总管苏海政奉命前往征讨,在疏勒以南地带,同已经勾结了吐蕃来犯的弓月军遭遇。尚未开战,苏海政感到唐军行军疲惫而且兵力悬殊,就暗中以军需物资买通了吐蕃,双方约和而还。三年之后,疏勒王在弓月与吐蕃大军的压力下,再度被迫联兵进攻于阗,致使公元670年夏季吐蕃势力大增,一举攻险了天山以南18州之地。倒疏勒军民始终不甘受叛唐之名,随时伺机摆脱突厥和吐蕃的控制,结果在公元673年,弓月又串通吐蕃与回鹘样磨部共攻疏勒,逼迫疏勒王就范。就在当年,唐朝为了夺回安西重镇疏勒,派鸿胪卿萧嗣业发兵征讨弓月,以援救疏勒。弓月部感到害怕,带上疏勒使者入朝请罪,表示愿意归降。

公元675年,唐朝恢复了安西四镇,同时正式设立疏勒都督府。不料想,疏勒又被卷土重来的吐蕃大军于公元677年攻占,至680年秋,安西四镇又全部沦入吐蕃之手。此时的吐蕃势力,“地方千余里。诸胡之盛,莫与为此”,堪称是西域霸主,使唐朝的苦心经营遭受惨重损失。

公元684年,武则天登基后,决心再振唐咸,重新把握对西域的控制权;为此,在西域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方面的部署。公元686年,便有疏勒人、唐忠武将军裴沙钵罗积极筹划献策,与安西李大都护共同制定收复四镇的大计。后来,由武威军总管王孝杰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于公元692年统兵大败吐蕃,完成了这一重大使命。

由于连年征战,朝中大臣多主张放弃安西四镇的设置;而独有武则天秉承唐太宗遗志,绝不同意放弃四镇。公元698年5月间,疏勒大都督裴夷健遣使入唐,进一步加强了与中央的联系。

公元703年冬天,居于碎叶的突骑施部首领娑葛自立为“可汗”,杀害唐朝派驻的使者,悍然发动大规模叛乱。为了防止吐蕃乘虚而入,唐朝发重兵征讨。娑葛事先闻报,立即出兵2万先发制人,以其中5千骑兵部队抢攻疏勒。

当时金山道行军大总管、安西都护郭元振正驻扎在疏勒镇。郭元振深知疏勒为安西四镇中的咽喉要害之地,疏勒失则安西亡,安西亡则西域危。为了暂避娑葛叛军的锋锐,郭元振集中所带不多的士兵与疏勒镇屯兵,驻扎在赤水河口的要津之地,固垒坚守,堵绝娑葛派来渡河攻城的骑兵,使敌人一时无法突破。幸亏为时不算很长,仅半年时间,到了第二年夏天,唐军大规模反攻,娑葛请降,疏勒镇才转危为安,整个天山以南都回归到安西都护府手中。

从这以后,疏勒镇——疏勒都督府的一切活动走上了正钦,开始为唐朝的边陲大业发挥出重大作用。

五、因不敢再正面强攻安西四镇,吐蕃大军迂回到喀喇昆仑山以南,企图从这里先攻占小勃律围,而后再挥兵北上,进犯安酉都护府。

这小勃律国在今巴基斯坦东部,当时也是唐朝属地,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绥远军就驻扎在这里,军事地位很是重要。按北庭节度使张孝嵩的话说,勃律即唐朝的西大门,勃律如果被攻破,整个四域很快就会落入吐蕃之手。情形看来是极危急的。

公元722年10月29目,张孝嵩命令疏勒军副使张思礼,率领疏勒镇与今中亚地区的各族士兵共4千余人,在疏勒会集之后,日夜兼程、倍道前进,越过葱岭,穿过瓦罕谷地,抵达小勃律境,与前来接应的小勃律军队自南北两个方向灾攻吐蕃军队。经过几个昼夜激烈的鏖战,吐蕃军大败溃逃,被杀被俘达上万人。

由疏勒军为主力参战的这一重大战役,顿时解除了吐蕃对四镇的军事威胁,至少在此后的15年间,有力地保障了朝和中南亚各国的交通。疏勒军旗开得胜,疏勒都督府由威名大振,安西上下无不为之欢呼!

于是,在公元728年(唐开元十六年)朗历正月,玄宗特遣大理正摄鸿胪少卿乔梦松,持节奉诏前往疏勒,正式册封太都督裴安定为疏勒王,并在渝旨中嘉奖道:“(疏勒都督府)能捍彼边陲,归我声教;载阐畴庸之义,俾弘利健之风。……绥厥戎落,永为汉藩!”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对疏勒军民寄予了深厚期望。

公元8世纪30年代之后,唐朝辖制之下的中亚西突厥各部发生分裂,四处骚扰西域各地。公元734年,突厥突骑施的一支劲旅企图强攻疏勒镇,疏勒镇守使夫蒙灵察按安西四镇节度使王斛斯指示,加强边备,力拒突骑施,保住了葱岭通道。

公元739年秋,突骑施又在中亚碎叶城发动叛乱,发兵占据了坦逻斯(今中亚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唐碛西节度使盖嘉运立即发兵进击‘在碎叶城以东的贺逻岭大败突骑施叛军。这时,住在坦逻斯城的黑姓可汗尔微特勤,闻讯后赶忙调遣突骑施军队,打算救援碎叶城。

盖嘉运当机立断,于9月22日火速征调能征惯战的疏勒镇守使夫蒙灵察,率领疏勒精兵以最快速度穿越疏勒西北的铁列克山口,在中亚会合拔汗那(今乌孜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国王阿悉烂达干的军队,奇袭坦逻斯城,一战即斩系了尔微特勤及其拔斯,其党羽皆四散逃走。夫蒙灵察招回了散的数万百姓,交还给拔汗那国王。这一仗,不仅保证了盖嘉运的唐军主力在碎叶城的全面胜利,而且使先前被大食(阿拉伯)和突骑施部裹胁的中亚各小国,纷纷前来归附唐朝。疏勒军民为保卫唐朝边疆又立奇功。

公元741年,西突厥达奚部落又反,发兵再攻碎叶城。唐玄宗闻报后,直接下令征调饱有作战经验的疏勒镇守使夫蒙灵察往击达奚部,其部将高仙芝在这一战役中击溃敌军力,荣立战功。不久,夫蒙灵察由疏勒镇守使荣升安西四镇节度。

看见西域局势混乱,吐蕃又开始打安西四镇的主意,首先又拿小勃律开刀。吐蕃以武力为后盾,要挟迫使小勃律王吐蕃公主成亲。时间,附近的20余小国纷纷倒向了吐蕃,丝绸之路又为之堵绝。当时的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与夫蒙灵察诸将领,曾先后3次发兵征讨,均未成功。于是朝廷令安西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领兵前去征讨。

公元747年8月底,高仙芝的1万大军齐集疏勒镇,令疏勒守捉使赵崇38为前部先锋,拨换(今阿克苏)守捉使崇为接应,高仙芝与中使边令城统率唐军主力,浩浩荡荡越过葱岭,渡过播密州(为阿姆河在葱岭中之支流)进入小勃律境。当时先锋赵崇现所率的30督9各硫勒铁骑,最先由北路进入吐蕾重兵把守的连云愿(在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榴一带)。

当时连云逐内有吐蓄守军千余人;其南15里的山上又吐蕾兵八九千入。堡下有大河,水涨不可渡。在高仙芝的指挥下,赵祟耻率部与拔换军强渡激流,杀敌500,生擒千余,俘战马上千匹,一举攻克连云堡。之后,安西大军会绍于坦驹岭(今巴基斯坦北部达尔科特山口)下,向敌军发动了罕见的猛烈攻势,首先击溃了小勃律叛军,活捉了小勃梯王与吐蕃公主。遭受惨重损失的吐蕃军主力全线溃退,唐军大获全胜。

这就是当时震撼中外的“坦驹岭大战”。

战役结束之后,葱岭之西的东罗马帝国与阿拉伯等72个国家受到强烈震慑,纷纷遗使修好,表示要和唐朝永结睦邻关系。

在这场战役中,疏勒的军民功不在小。为此,公元753年2月,疏勒首领兼耀建州司马裴国良去长安朝贡时,唐玄宗特地赐他紫袍与金鱼,并授予他“折冲都尉”的头衔,以示嘉奖。

六、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内战不巴无暇西顾。这时吐蕃又加强了对西域的军事攻势。唐朝在无法应付的情势下,于公元784年命令安西、北庭二大都护府全线撤回内地。但驻守西域的唐朝各族军民,不甘心投降退让,违旨不从朝渝,又继续抗战多年。吐蕃铁骑步步紧逼,公元790年攻陷了苦战到最后的北庭都护府;被迫逃亡的节度使杨袭古,也在第工年的10月间被回鹘骑兵袭杀。西域至此完全丧失。

在这悲壮撼人的空前血战中,疏勒都督府的军民,也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辉煌的一页。

公元789年,中原僧人悟空(原名车奉朝,为唐朝官员,护送罽宾使者时在那里出家),在返国途中经过疏勒镇时,见到疏勒王、大都督裴冷冷与疏勒镇守使鲁阳,仍然在原地率领全体军民,在吐蕃大军的苦逼围困下,不辞艰险奋力镇守。

在“安史之乱”后35年,又值西域局势近于穷途来路之肮酿钧都督府军民依旧满坏信心矢忠唐朝,为维护祖国的统一。竭尽了最后的努力,真正是难能可贵!

一见钟情的初识地

求婚最有纪念意义的地点就是你们曾经初识的地方,那里是你们一见钟情的纪念地,那里是你们爱情开始的地方,最值得一生去回忆。所以求婚的时候你可以带着女孩重温那份美好,重温那牵手的羞涩,重温那曾经的动作,曾经的语言,这样的求婚一定会让女孩感动万分。

浪漫有情调的西餐厅

求婚女孩们都喜欢浪漫的地方,而最经典最浪漫的求婚地点就是西餐厅,这里是西式浪漫的标志性爱情场所,是约会、谈情说爱的最佳场地。你可以选择一个浪漫有情调的西餐厅,带她品尝美食、美味的甜点,然后在餐厅的帮助下,用一枚钻戒向她求婚。这样的求婚是女孩们最期待的。

温馨浪漫的家中

家是一起生活的地方,是最温馨最甜蜜的地方,如果把求婚地方放到家中,会让女孩感觉到无比的幸福。当然家中求婚也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是一顿晚餐,两个人的的浪漫。还可以是请亲朋好友们来见证,给她一个求婚的惊喜。总之选择家中求婚是最温馨最浪漫的。

唯美海边

遥望前方,宁静深远;低头脚下,浪花连连。两个人携手,漫步在这大海边,两颗相爱的心,依偎在上帝创造的宏伟的大自然之中。这不断拍打着沙滩的浪花,就如同你的代言人,一遍一遍的向她述说着你的爱。这样的场景已不需要任何的点缀,拿出准备好的戒指,再加上一句“我爱你,嫁给我吧!”便大功告成了。

雄伟高山

带着她一起去爬山吧,选择稍微高一点的山,在到达山顶的过程中,让她感觉到你是她的支持和帮助,增加她对你的信赖。待两个人一同站在山巅之上,俯视脚下,一种成就感会油然而生。能和心爱的人一起欣赏这壮丽的景色,也是人生一大美事。大声告诉她,你愿意为她,翻越人生的任何一座高山。

热闹广场

熙攘的人群,穿梭的身影,匆忙的脚步,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什么能使时间有片刻的停留呢?习惯规律生活的人们,需要一点小刺激。在熙攘的广场上向你心爱的人求婚吧,让人们的脚步因你们而驻足片刻,无论认识或是不认识的人,都会向你们投来祝福的目光,有什么能比自己的爱情得到别人祝福来的喜悦呢!

神圣教堂

走进庄严而神圣的教堂,不自觉的就严肃起来,连呼吸似乎都变得轻了许多。在这样的环境中,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被上帝倾听着,都会像诺言一样印在对方的心里,不容侵犯,不容背叛。

浪漫**院

选择一个场节奏缓慢的爱情故事,一起慢慢的欣赏。待**结束,灯光亮起,借着**中爱情气氛的渲染,拿出戒指,大声的表达出你的爱,还有什么比这更浪漫的吗?

下面是我们迦南之约之前策划的一场教堂求婚案列的简要流程:

一、准新郎提前1小时到达现场。由策划师直接彩排求婚流程;

二、准新娘在亲友的陪同下来到现场,同时准新郎手捧鲜花在别处候场;

三、为营造一种神秘庄严的求婚气氛,婚礼现场以白绿色的绢花布置成有其他新人结婚的假象,礼堂两边的大屏幕上持续播放两位准新人的点点滴滴,配合音乐的效果;

四、当准新娘认出照片中的主人翁是自己的时候,全场聚光灯打开,这时候正门打开,准新郎手捧鲜花配合着聚光灯从不远处通道中间径直向准新娘走去,面对准新娘说出求婚誓词并且递上鲜花,众人鼓掌欢呼;

五、紧接着神父走到讲台前面,作为两位准新人的见证人,对他们进行婚前的一个祝祷;

六、 后神父邀请准新郎为准新娘带上求婚戒指(准新郎单膝跪地向准新娘戴上戒指);众人鼓掌欢呼;kmcanaan

六、神父宣布订婚礼成,准新人拥抱亲吻,众人欢呼;

七、退场

上主天主降福于你们,使你们的婚姻生活甘如甜蜜,使你们的爱情坚如磐石!

答案出处转自迦南之约教堂婚礼栏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7878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1
下一篇2023-08-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