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的故事发生在1955年以后,的确,从这时候开始,中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这部剧没有出现战争年代的画面。
但主人公江德福此时刚离过婚,年龄约在30岁上下,属于炮校里的大龄青年,据此类推,我们姑且以江德福20岁入伍算起,往前推10年就是1945年,那么他最少也赶上了解放战争,所以,打仗应该是可能的。
即使说他参军入伍后没有在解放战争中打过仗,那建国后抗美援朝他却是实实在在参加了。
在炮校校长家里相亲时,校长夫人杨书记向安杰介绍江德福,原话是这么说的:“我介绍一下,这是江团长,他可是抗美援朝中的一级战斗英雄,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这句介绍现在看来很平常,但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总共只有50余名,而江德福是其中之一,可见其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电视剧中,他从团长干到正师级的司令,娶了资产阶级**做老婆,直至八十年代,没有受到各种运动冲击,除了根正苗红,恐怕与他的一级战斗英雄身份也是分不开的。
题外话:因为剧情真实自然,演员表演不露痕迹,《父母爱情》这部作品就如同缓缓流淌的涓涓细流,一点一点滋润着观众的心,所以自播出以来便大受欢迎,不但豆瓣评分高达94,而且还成为重播率最高的年代剧之一,《父母爱情》的成功也真正验证了那句话,“山影出品,必属精品”,强烈推荐没有看过的可以抽空一观。
这在电视剧里都详细介绍过,校长夫人就曾说过,江德福是一级战斗英雄。 在炮校,江德福就已经是团长级别了,是做为重点培养对象来进行扫盲的。国家对他非常重视。就在扫盲班快结束的时候,还曾下过文要提拔他,但是就是因为娶了安杰,这个资本家**,才把提拔命令收回了。
但是, 接着还是提拔了。去海岛的时候,欧阳懿问了一句:提拔了吗?江德福说:提成参谋长了。
他在海岛上也是一直被提拔,虽然因为安杰,稍微阻挠了一下他的提拔过程,但是,总体来说,他还是一直被国家牢记着的!
说明,江德福在战争期间的战绩是非常辉煌的。也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人物!
我们在课文上都学过《谁是最可爱的人》,江德福就是最可爱的人!
如果不了解当时的背影,没有思考,感觉不到这句话的份量!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总共只有50余名,而江德福是其中之一,这种英雄的称呼真就是江德福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得到的!
在《父母爱情》里,一出场他就是团长,安杰哥哥都激动坏了,后来,他有了文化,又在海岛上成了最大的官,司令!而从安杰嘴里得知,他的那些战友,也都是各个军区的***了。说明,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和生死考验的战斗英雄,国家一直没有忘记!
虽然因为安杰的出身问题,他还是受了一点点影响的。但是,整体来说,还是非常顺利的,在那个特殊时期,没人敢动他的一根毫毛!
50年代期间解放军海、空军人员大都从陆军转过来的。影片中江德福按军衔推算应该是抗战未期即44年、45年参加革命抗战老同志。
《父母爱情》中的江德福是打过仗的。
《父母爱情》讲述了在革命胜利以后,江德福和安杰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知,相伴整个人生的过程,也反映了一代人对爱情的理解。
01
丛校长在给安杰介绍的时候,已经暗示过安杰,江德福曾经打过仗。
这个场景发生在两个人初次在丛校长家见面的时候。两个人尴尬的很,再加上安杰并不是自愿前来的,所以有些冷场。
而丛校长在这个时候呢,为了缓和气氛。就向安杰介绍江德福的情况,说的江德福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是一级战斗英雄。从这里就可以看到江德福肯定打过仗。
02
正是因为江德福曾经打过仗,才养成了他积极勇敢的性格。
江德福和安杰的爱情,由于安杰的出身问题,受到了很大的阻拦,组织不同意两个人结婚。
正是因为江德福在打仗时候,培养出来的积极勇敢的性格,以及敢打敢拼的作风。他就想尽一切办法想去挽回这段爱情。
他独自前往基地寻找政委,希望政委能给他批结婚报告。但是政委把江德福给臭骂了一顿,认为他是无视组织纪律。
如果江德福非要选择和安杰结婚,那么他就要做好脱下这身军装的准备,为了爱情,江德福勇敢的选择了和安杰在一起。
在最后关键时刻,基地政委把他的结婚报告给审批了下来。相信这个时候,组织上考虑更多的是因为江德福打过仗,是一等功臣所以才给予照顾。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知道,江德福肯定是打过仗。
江德福打过仗没有说实话我不是很确定,剧情里确实没有明确的镜头显示江德福打过仗,但从他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他是打过仗的。
推荐这是一部良心剧,作为一名95后可能一般的都不太爱看这类题材的剧,但我真的看了好几遍,真的是太好了
安杰是一个资本家**,美丽大方有学问
江德福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他们之前的爱情真的是特别让人羡慕,他们生的孩子们也都很优秀,从小到大鸡毛蒜皮的小事,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精彩了,有太多要说的了,最后的最后,还要推荐一下这个剧
父母爱情当中虽然没有战争的片段,但是在一开始江德福的口述当中表示他是打过仗的。
江德福在不大的时候,家里给说了亲事,但是说完亲之后他就去打仗了。
直到解放之后才到海军学校去学习,然后也一直没有跟他的妻子同房。后来回去办了离婚手续。这是在剧的一开始就交代的,算是一个伏笔。
这部剧真的很好看,我已经看过两三遍了。
讲述的就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但是却发着很正能量的东西,而且细节做的特别的到位,演员演技也真的很棒。
山影出品的作品绝对就是好作品
看了这部剧之后,开始喜欢郭涛和梅婷了。
《父母爱情》一开始的剧情时间是1955年刚授衔时期,江德福是团长,授少校。这是符合当时情况的,第一次军衔制期间大部分军官实际授衔均低于职务编制军衔,资格很老的团长、团政委才是中校,绝大部分正团是少校,还有大尉。
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红军不下校官、抗日战争不授将官、解放战争及以后的不授校官”。当时有部分红军时期的干部还是营职以下级别,有的还是排职,不能授校官,周总理指示国防部凡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最低授予少校。抗日战争期间参军的职务高也不授予将官(部分授大校的在1961年后晋升了少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参军的首次都不授予校官(部分在1965年取消军衔前晋升)。
按照这个原则,江德福至少是抗日期间参加革命的,多少打过仗。
一级战斗英雄,咋看的电视?
没仔细看呀?江不但打过仗,而且抗美援朝时还是一级战斗英雄,因战功升至团长,并且被推荐上军校深造而重用。当时应该是一个很牛的存在,若不是安杰,以江的资历及能力,最少要升到正军职。
五十年代中期,能担任少校团长,保送军校的,必须是经过抗战,内战或朝鲜战争洗礼的官兵。
文:@木土说故事
“相濡以沫”是我们对《父母爱情》最深刻的印象。
双向奔赴的爱情是这部电视剧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的神往所在。
但原著却并非如此,甚至让人质疑:安杰她,是否从未爱过江德福。
原著中江亚宁写到:
“ 如果婚姻也算爱情的话”,才是《父母爱情》原著的正确打开方式。
《父母爱情》电视剧中,其实极大程度的美化了安杰与江德福的爱情故事。
江德福对安杰一见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安杰也渐渐发现了江德福的闪光点,甚至从反感变成了崇拜和依恋,
可就在两人准备谈婚论嫁时,组织上却驳回了江德福的结婚申请,理由很简单:安杰的家庭成分太高。
介绍人杨书记一脸严肃地把安杰找到办公室谈话,问她:
“ 假如江团长真的脱下军装回老家种地,你能跟他到乡下过那种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吗?”
安杰低下头,默不作声,她突然想起了姐姐安欣说过的话: “要真是那样(江德福离开部队),那也是咱拖累了人家” 。
她无声的哭泣着,但面对杨书记的质问,她自然清晰的吐出两个字:“ 我能! ”
门后的江德福听了,默默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但原著中的求婚,却少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
原著中写到:
江德福对安杰一见钟情,强势进击后却屡战屡败,这让他多少有些挫败感。
如果说一开始的执着是因为爱情,那么而后的坚持,多少是带着赌气。
少了几分唯她不可的浪漫,却多了几分天下何处无芳草的现实主义色彩。
安杰作为衣食无忧的千金**,打从一开始便是看不惯江德福的。
但是迫于领导与家人的压力,再结合自己孤立无援的处境,不得不同意嫁给江德福。
没有两情相悦的爱情,这段婚姻的开始更多的其实是“各取所需”的匹配,以至于后来的“深爱”更大程度上是“认命” 。
原著中写到:
原著中极大程度的描述了安杰的美貌,甚至用“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来贴切形容她的风貌。
但作为母亲,作为妻子,她却从来没有称职。
她的青岛籍贯让她在这个海岛上,显得格格不入,
她从青岛那家老字号药店开出的关于工龄、工资诸多条条的工作调函几乎成了一张废纸。
在这个海岛上,她不再拥有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她曾经引以为傲的行为修养,在这里,只能沦为为江德福生儿育女的“随军家属”。
原著中写到:
关于江德福,安杰其实是不屑一顾的,婚后无所事事的生活,让她只能在生孩子一事上找到成就感。
但安杰却也是矛盾的,她一方面对自己丈夫的朴实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却又享受着丈夫带给自己的虚荣心。
而也正是这样的正反两极化,反而让她心中的天平稳定了下来,
她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岛上人民对她的注目礼,以此来平衡她对家庭生活的极度不满意。
厌恶江德福的种种行径,但却又无能为力,她只能把厌恶转嫁到为他生的这些儿女身上。
因为他们,她才失去了自己,而他们又都有着他身上的一切缺点,如果连喜欢都谈不上,又何谈慈爱?
“ 爱屋及乌,恶其余胥”便是对安杰最好的诠释了吧。
原著中写到:
这是安杰第一次面对自己身份改变时的歇斯底里,她甚至还没享受到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就要去被迫接受退出时代舞台的现实。
而当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丈夫江德福,50岁的仕途已经显示出了老态,开始原地踏步甚至步步后退时。
她便开始不动声色地为江德福的升迁推波助澜,而稳固这一切的前提,便是利用子女的婚姻,添家进口。
无论是宣传干事的大女婿,还是作训处参谋的二女婿,都是安杰一眼相中的,
可唯独到了亚琼,竟碰上了钉子。
一个陕西塬上农村籍的五短身材的汉子,才二十八岁就从连队指导员直接提拔为团政治处主任,这种三级跳远的火箭式干部。
安杰心中很是欢喜,没有提前的询问与解释,
她就如当年的寇主任一般,一把将女儿推到了这个男人的面前,又如当年自己的兄嫂一样,不给亚琼留下半分退路。
她不在乎女儿喜不喜欢,爱不爱,更不在乎她愿不愿意,接不接受,只要他配得上她,配的上这个家,便是极好的良婿。
但亚琼却不是当年的安杰,她选择了更为极端的方式,吞下一整瓶的安眠药,它差点结束她的命,也彻底瓦解了安杰的梦。
一向对安杰置之不理的江德福终于忍不住埋怨道:
安杰却突然怒吼起来:
这一声怒吼,吼出了她埋在心底里多年来的委屈,
一时间,她似乎开始分不清自己是安杰还是亚琼,嫁给一个像江德福一样的男人,委屈与羞耻,享受与接受,所有回忆全都一拥而上。
她有被迫选择配偶的无可奈何,又有嫁给良人一生安康的庆幸,她安杰,何其骄傲的一个女人都能做到,她亚琼,为何却做不到。
原著中的安杰,其实是贪婪自私的,她没有嫁给爱情,也从未爱过江德福,却享受着江德福带给她的生活条件。
在家人称呼她“官太太”,女兵喊她“一二一”,男兵为她行注目礼时,她甚至可以安慰自己:人生也大抵如此了吧。
但当她和江德福日食夜寝,为他生儿育女时,她又极度的嫌弃,痛苦,委曲求全。
整个婚姻生活里,她不甘又无力抗争,她一直在说服自己认命,从起初日复一日的坚持,到最后年老色衰后的陨落。
这是一个女人的悲哀,但这份悲哀,却是别人希冀的幸运。
高档咖啡厅、浪漫音乐、对面坐着的是对象江德福,安杰终于感受到了爱情的浪漫。然而这场浪漫的约会很快就砸了。
安杰咖啡只喝了两口,江德福却道出了自己结过一次婚的事实。
安杰一听,立马翻脸,决定远离这个男人,不想再有瓜葛。
其实,江德福能够坦白自己结过婚,可见他对安杰的尊重与毫无保留。试想一下生米煮成熟饭后,江德福在道出那段婚姻往事,安杰也拿他毫无办法。
对安杰来说,却不是这么想:我找一个农村的已经放低要求了,还是个二婚的,让我怎么接受?

她跟姐姐安欣说:我在一步步往后退,但不能没有底线。
可偏偏几天后,安杰的侄子生病了,需要的药只有部队才有,安杰万般不愿意,也只好舔着脸去找江德福。
最后在江德福的帮助下拿到了药,救了侄子一命。以示感谢,安家人请江德福吃饭。
这顿饭吃得就很有深意了,对哥嫂来说是感恩宴,安杰姐妹却硬是把这顿饭吃成了鸿门宴。

其实,通过侄子这件事,安杰就体会到了有个军官老公好办事,加上江德福人也不错,幽默正直, 她后悔自己在咖啡厅的冲动了。但她内心一时半会儿还迈不过“江德福结过婚”这个坎。
安欣说:你都能接受他没文化,为什么就不能接受他离过一次婚呢?
这时,安杰豁然开朗:对呀,他是二婚男人,再说我也是被人唾弃的“资本家**”,我凭什么嫌弃人家结过婚呢?
安家请客,酒过三巡,江德福已经云里雾里了。安杰姐妹却并没有让江德福停杯的意思,因为她们想问出他离婚的原因。
两姐妹像看一出好戏一样,七嘴八舌地问:你的前妻好看吗?你们为什么离婚?
醉酒的江德福一一回答,正当两姐妹八卦似地继续追问时,甚至恨不得知道江德福和前妻相处的细节。
大嫂看两姐妹问了半天,也没问到点子上,想自己问江德福,又怕被这姐妹俩揶揄,最后说:你们竟问些没用的,你们倒是问问他老家有没有孩子啊?
姐妹俩这时才如梦惊醒,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大嫂的一句话道出了她的清醒与现实。
试想一下,如果江德福真有孩子,最受拖累的是自己的小姑子安杰,黄花大闺女转眼成后妈,太憋屈了,她心疼小姑子。
更重要的是,她指望安杰嫁给江德福,是麻雀变凤凰,这样他们全家脸上也有光,如果嫁个拖着一个孩子的乡下二婚男人,让娘家的脸面往哪放?
撇开江德福有过一段婚姻这个插曲,安家上下,对江德福和安杰婚姻抱最大期待的便是大嫂。
地主家的女儿,资本家的太太
大嫂出生于地主家庭,从小到大没有受过什么苦,嫁到安家也是过着大户人家太太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日三餐有佣人伺候。
安家是做大生意的,开医院,开药铺,挣下的银子几代人都花不完。
然而这样富足又岁月静好的日子,却受到了时代变迁的波及,“打倒资本主义”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安家富商巨贾被安上了“资本家”的名号,大嫂成了“资本家太太”,安杰妹成了“资本家**”。那个时候资本家成了这个社会的反面教材,一夜之间人人喊打。安家生意也一落千丈,虽然生活还能维持体面,但再无往日风光。
加上安家许多亲戚在国外,家庭成分变得更加复杂,周围的人能离他们多远就离他们多远。
大嫂娘家地主的身份,虽然不及资产阶级高,社会环境改变之后也是被批判的对象,不受待见。
所以无论大小的婆家,还是娘家,都从身份珍贵变成了过街老鼠。
这样的落差让她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接受,她的内心寄望有一股力量能改变这种现状,重回往日的尊严与风光。
迫切于改变身份
安家成了被打压的资本家后,家道中落,家中虽有佣人,但大嫂还是需要承担买菜照顾家庭孩子的责任。
对她来说,痛苦的不是家庭的压力,而是来自外界的眼光。
比如,她出门买个菜,周围邻居指指点点,言语之间充满了鄙夷和歧视,所以她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而丈夫安泰平时没事就待在家看报,也不想出门承受外界的眼光和指责。
夫妻俩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对父母来说,自己受苦无所谓,但绝不希望把这样的苦加罪于孩子身上,安杰的小侄子同样受累于家庭成分,在学校受到歧视。
所以当得知海军司令部团长江德福看上了小姑子安杰时,大嫂眼里放光,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这个改变身份的机会。
江德福一来家里,大嫂就百般讨好,左一个江团长右一个将团长,努力与对方拉近关系,还拿出了接待客人的最高礼仪,甚至为了讨好江德福,大嫂也开始把安杰捧在手心。
平时姑嫂关系一般的她们,得知江团长的存在之后,大嫂把重心放到了照顾安杰身上,亲自动手煮绿豆,一日三餐依着安杰的口味。
安杰姐妹把大嫂的讨好姿态看在眼里,充满了嘲笑和鄙夷,大嫂虽然觉得尴尬,但并没有停止。
当安杰得知江德福结过一次婚,要与他分手时,大嫂气急了:安杰不嫁给江德福,我也会让儿子认江德福为干爹。
因为江德福来家里之后,周围邻居对他们的态度都变了,安家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更重要的是,儿子的未来也有着落了。
而这些安杰姐妹始终不理解,认为大嫂是自私。
安杰的姐姐婚后住在娘家,两姐妹尚且不知道,一个已婚的女人为了夫家,为了孩子能做出怎样退让与在别人看来的低三下四。
后来,安杰结婚怀孕后,提着单位发的香油去看望大哥大嫂,大嫂感动:我们开始享安杰的福了。
这在我看来,是因为安杰体验到了一个母亲保护孩子的决心,那时的她开始理解并和大嫂站在一条战线了。
在两个妹夫之间,明显表现出对江德福的偏心
大嫂是个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的人,说话直,心肠不坏。
平日和小姑子们意见不和,该吵就吵,该生气就生气。
得知江德福看上了安杰,所以她拼命对安杰好,希望能沾安杰的光,改变一家的命运。
事实确实如此,从安杰和江德福在一起后,整个安家又“雄”了起来。
周围邻居对他们不再指指点点,而是和颜悦色,安泰也不再整天躲在屋子里看报,而是去找邻居喝茶下棋。哪怕后来安家受到波及,因为有江德福,他们得以幸免。
小姑子拒绝江德福后,儿子性命垂危时,她可以不顾脸面去找江德福帮忙,虽然最后是丈夫出面找的。
江德福并没有半点为难他们,找关系帮他们拿到了药。这一点,大嫂铭记于心。
所以在安家,大嫂总是不分场合地夸江德福,把江德福当贵宾一样招待,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对这个小妹夫,在外人看来,大嫂是百般讨好,有些过了。
对待大妹夫欧阳懿,大嫂虽然也是不错的,但却不像对江德福这么上心,这让欧阳懿心里很是不平,都是妹夫为啥待遇不一样,认为大嫂势利眼。
尤其是欧阳懿第一次见到江德福,在高大上西餐厅吃牛排,江德福连叉子都不会用,欧阳懿从心里瞧不起他,认为小姨子“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
可大嫂和大哥却处处维护江德福,江德福用筷子大嫂说:自在就好。
江德福不知道欧阳是复姓,叫欧阳懿老欧,大哥说:叫什么都好,不就是一个称呼吗?
明明是欧阳懿请客,大嫂的第一杯酒确实敬江德福。种种差别待遇让欧阳懿很不爽。
在大嫂心里,欧阳懿是妹夫,而江德福是恩人,不嫌弃不娶了小姑子,还罩着整个安家。对待妹夫和对待恩人的态度能是一样吗?

对待婚姻和爱情,安杰姐妹本质上是一样,他们希望嫁给一个人是因为爱情,并且拥有和谐的精神世界。
相对姐姐安欣来说,她婚前的婚姻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她幻想自己的求婚场景是帅气的白马王子穿着白色西服说着英文向她求婚。
谁能想到,到了江德福这,一切都变了。
但安家大嫂和两姐妹的婚姻观不一样,她更现实,更懂得权衡利弊,所以她才会在安杰拒绝江德福之后气急败坏,她知道这意味着失去了改变家庭命运的一个人。
相对于个人爱情本身,她更在意的是家庭的荣耀,子女命运,丈夫的日常,她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的不仅仅是妻子,更是一个家庭的女主人。
当一个人的角色变了,她的思想也就变了。婚姻最好的状态是无论在一起多久,眼里都有爱。而现实中,大部分婚姻始于爱情,最后却变成了亲情,归于平淡。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区之间,因江中沙土呈**而得名。1935年3月下旬,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后,毛泽东审时度势,决定取道云南北上四川。为了将滇军调离云南,中央红军主力前锋逼近贵阳。
此时,蒋介石正在贵阳城内督战,但身边只有1个正规团,见红军来势凶猛,不免紧张起来,慌忙令滇军主力紧急增援,致使云南境内一时兵力空虚。这正是中央红军所要的效果,出现了毛泽东预料的“只要能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战机。红军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战机,立刻长驱西进由黔西入滇,先头部队很快抵达离昆明15公里处。
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压境昆明,吓坏了“云南王”龙云。这个只顾自己地盘的军阀既防红军,也怕蒋介石“假途灭虢”,于是一面调集各地守军和民团驰援昆明,一面托人向红军表示滇军志在保境不会远追,切望不要进攻昆明。中央红军发现滇西北无守兵,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后,立刻按预定战略方针急速向金沙江挺进,准备渡江北上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4月27日,红军进入寻甸县境内。29日,红军在鲁口哨、大汤姑地区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按照毛泽东的提议,红军兵分三路,以每日不少于50公里的速度,飞奔最近的龙街、皎平和洪门等3个渡口,务必抢在追兵到来之前拿下渡口,缴获船只,以保证全军渡江。
中央军委纵队组织的渡江先遣队在参谋长刘伯承、干部团团长陈赓、保卫局局长李克农的带领下,于4月29日从柯渡出发,30日午夜赶到位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西乡的皎平渡,并在船工张朝寿的帮助下,获得两条木船,找到部分船工,迅速渡过金沙江,包围了“厘金局”的保安队,出其不意地消灭了北岸守敌,顺利地夺取了渡口,实现了夺取金沙江渡口庆祝“五一”的计划。
接着,红军又在北岸夺得3条木船,5月3日中午,在上游鲁车渡夺来两条木船。此时共有7条木船,大船一次可渡30人,小船一次只能渡11人,并找到了36位船工。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红4团直奔金沙江畔,将3个连化装成国民党的“中央军”,受到禄劝、武定、元谋3县县长和军警官绅的热烈欢迎,一天内一枪不发智取3座县城,并控制了龙街渡口。因那里江宽水急,无法抢渡,红4团转而奔向皎平渡过江,仅留下少量部队继续架设浮桥,造成要在龙街渡口过江的假象,吸引了敌军追兵主力。
当时红三军团也抢占了洪门渡口,却因船只少,水流急,无法架桥,除留下一个团渡江外,主力也转向皎平渡过江。5月2日,军委纵队在团街召开总部干部大会,博古作渡江动员报告,大会成立了以刘伯承为总指挥、陈云为政委的渡江总指挥部,并颁布了《渡江守则》。
金沙江宽140多米,江水击石,白浪顿起,加之船体破旧,给行船渡江带来了不少困难,每次都要将船内积水倒入江中,才能复渡。船工们由张朝寿带领,每条船6人,3人一班,1个小时换一班,歇人不歇船,劈波斩浪,日夜渡送。这7条木船,承载着红军将士的性命,甚至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前途。
为了保证迅速和安全渡江,各部队未到江边前,就被告知了渡江纪律。根据船只能渡多少人,即命令多少人到渡口沙滩上等候,预先指定上哪一条船。每条船都标有号码,规定了所载人数及担数,并标明座位次序,不得同时几人上船,不能有争先恐后的现象发生。
每条船都有1名船上司令员,即使是军团长、师长,也必须听命于他。小船因不能承载骡马,便将其都赶到江里,由人坐在船尾牵着过江。
5月4日拂晓,江上吹着习习凉风,毛泽东由韦国清等人陪同,来到金沙江边,乘船渡江。上船后,透过黎明的微亮曙色,毛泽东看见金沙江水急浪高,奔腾在峰峦挺拔的黛色山体的怀抱里。船工摇橹驾船的技术非常好,很快就平稳地渡到了北岸。
毛泽东在下船前,紧紧握住老船工的手说:“谢谢您,老人家,是你们船工帮了我们红军的大忙啊!”毛泽东下船后,与在岸边等待的周恩来、刘伯承等人一一握手,并说:“蒋介石妄想将红军围困在金沙江边聚而歼之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金沙江自古就是天险,但是它在我们红军面前,不是天险是通途。金沙江怎么能挡住我们红军中的刘伯承这条龙呢!龙遇大江如虎添翼,自由自在,任意驰骋。我们是龙腾大江渡金沙,艰难险阻踩脚下,我们红军就是千万条腾飞的巨龙,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住我们红军前进的步伐!”
在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过程中,殿后的红五军团和侧翼掩护的红九军团,同样有着光荣而伟大的功绩。长征路上,红五军团竭尽全力阻击蜂拥而至的追兵,掩护主力,自己时刻面临与主力失去联系,甚至全军覆没的危险,却奉命在石板河阻击追兵,掩护皎平渡的主力部队渡江。
在险山恶林中,全军团顽强阻击3个昼夜,把追上来的国民党中央军牢牢挡在仅有的一条道路上。大部队渡过江后,红五军团交替掩护摆脱敌人,也安全渡过了金沙江。完成摆渡任务后,他们凿沉了7条木船,向尾随而来的敌人关上了追击的大门,使敌军只能看着红军丢弃的一双双破草鞋而“望江兴叹”。
扩展资料:
有关巧渡金沙江的课文: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在电视剧《父母爱情》中,出身于农村的江司令员,在婚姻这场大型会战中,几乎是一路高分通关。然而中途突然冒出来一个儿子江昌义,让他结结实实地栽了一个大跟头,还不是栽一次跟头。其实,这是最好闯过的一关,他只需向妻子安杰说出江昌义的真实身世即可。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还可以得到妻子的加分。但是,他却始终选择了隐忍,这是为什么呢?
江德福这辈子一共结过两次婚,一次是在老家,算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妻子张桂兰是附近的姑娘,按照妹妹德花的回忆,张桂兰非常老实,而且勤俭能干,比第二任嫂子安杰要强了不少。抗战期间,江德福毅然离开老家,参加了路过的八路军。建国以后,他因为战功赫赫,已经升任为解放军的一个团长。然而回家探亲以后,他立刻选择了和老实能干的张桂兰离婚。
江德福对于张桂兰是有感情的,他直到晚年回家探亲,提起她还是有点耿耿于怀。不过令江团长无法容忍的是:当他在外打仗的时候,张桂兰不甘寂寞,竟然和江家的哑巴二哥好上了。发现这个事实以后,怒不可遏的江团长毅然选择了离婚。张桂兰自知理亏,默默地回到了娘家,从此以后两人再也没有联系过,直到剧终也未能再见一面,算得上是老死不相往来吧。
离婚以后的江团长,才30岁出头,年轻有为,而且没有孩子,自然成了相亲市场的香饽饽。他很快看上了20岁出头的资本家**安杰,因为她年轻、漂亮、有气质、有文化、身材好,而且她看上去还比较单纯。在江德福的穷追猛打下,安杰很快沦陷了,并且嫁给了这个大老粗团长。她对于江团长结过婚还是有芥蒂的,不过江德福没有孩子,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两人先后生下了五个孩子,虽然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但是总体上还算和谐,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当了兵,并且很快升为干部,其他几个孩子则还在读书。江德福的老家人虽然不时来岛上探亲,甚至打秋风,但是毕竟是外人,来了还是要走的。所以妻子安杰虽然很不开心,但是还可以勉强容忍。另外,安杰的娘家亲戚,获得的资源要远超于前者。
有一天,大儿子和二儿子突然回家探亲,全家团聚,安杰可是高兴坏了。然而就在所有人兴高采烈的时候,江家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只见他身穿粗布衣服,脚蹬一双布鞋,剪着锅盖头,给人一种粗俗土气的印象。正当所有人非常疑惑的时候,这个青年男人突然开口了,他直呼江司令员为爹。也就是说,他是江司令的儿子,还是江司令的大儿子,也是嫡长子。
安杰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嫁给了一个二婚男不说,还要给人当后妈。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是,丈夫江德福竟然隐瞒了这么久,把自己当傻子一样骗了二十多年。悲愤之下的她,选择了离家出走,回到娘家去。江家因为这个大儿子的到来,可谓是鸡飞狗跳。就这样,这个叫江昌义的男人在江家住了下来,每天挑水、扫地、挖地种菜……几乎包揽了一切家务活。
江昌义在江家,拼命干活,沉默寡言,却得不到这个家的认可,可谓委屈到了极点。他给人留下了这种印象:一个泥腿子当了兵,发迹后抛弃了农村的妻子和儿子,任由他们在农村自生自灭。他娶了城里的女学生,生了一堆孩子,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当发妻的儿子找上门以后,却得不到这个家庭的认可,甚至被视为一个小偷,一个无赖。看上去,他确实比较凄惨。
最后,江昌义被送走了,在江司令的帮助下,他如愿来到了东海舰队当兵,算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再次出场,他已经从军校毕业,再也不是那个傻里傻气的农村男。根据剧中的描述,此时的他已经是营职干部,并且和欧阳懿的女儿欧阳安然谈起了恋爱。在安杰50岁生日的时候,他带着女朋友欧阳安然出场了,此时的他年轻有为、性格稳重,完全是一个大好青年。
然而镜头一转,他暴露出了另外一副嘴脸。在和姑姑的聊天中,他承认了自己不是江德福的儿子。继父对他不好,他也不愿意在农村种一辈子地,为了改变命运他来到海岛,冒充为江司令的儿子。母亲拦不住他,姑姑拦不住他,良知更拦不住他,为了改变命运,他已经是鬼迷心窍、不择手段。果然,他赌赢了,叔叔江司令为了家族的名声,选择了承认这个儿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