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金生丽水,玉出昆光。什么意思?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千字文解释)
这两句述说中国的物产,黄金和玉石都是非常珍贵、非常稀有的天然物产。黄金是百金之首,众金之王,现代科技证明它的抗氧化作用很强,可以长久保存不变色、不变质、不生锈,自古以来都用黄金做流通的货币。古人认为,黄金可以驱邪避凶,故此多用黄金做佩戴的首饰。中国最有名的沙金产地在丽水,就是云南的丽江。当地的土人都在江边筛沙沥金,丽江因为出金沙,所以自古就被称为金沙江。
玉石也是很珍贵的物产,相传玉是山石千百年来受了日精月华而变化的,所以有“观祥云知山有美玉”的说法。好的玉石叫暖玉,拿在手里感觉很温暖,不像普通的石头,冰凉邦硬。古人非常珍视玉,《礼记・玉藻篇》说:“古之君子必佩玉”。据说玉可以代主受过、保身平安,一旦有什么意外事故发生,身上所佩戴的玉先破碎,所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昆冈是西北的昆仑山,在中国的西北边陲,今天的甘肃一带,是中国的第一大山。昆仑山分为三面八支,其中的一面在上古时代的中国境内,也是黄河的发源之地。昆仑山以出产美玉而闻名,是古代中国采玉的主要矿脉,同时它又是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王母娘娘的洞府据传就在西昆仑之上。
问题二:金生丽水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金生丽水,是指金子出自云南丽江。或者金子生于金沙江底
第二句,玉出昆冈,是指美玉出自江苏昆山。或者 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问题三: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不懂得这是什么意思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解释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注释〗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出产黄金。 昆冈:昆仑山。
问题四:千字文里金生丽水的全部内容 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金沙江是中国长江的上游,长江江源水系汇成通天河后,到青海玉树县境进入横断山区,开始称为金沙江。)出产黄金。金生丽水意思是:黄金产在金沙江。
问题五:金生丽是什么意思 金生丽水《千字文》 就是水的意思。
丽水:一指浙江省南部,瓯江中游。《韩非子・内储说上》说:“ 荆南之地、 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 南朝梁元帝《与萧咨议等书》说:“化为金案,夺丽水之珍;变同珂雪,高玄霜之彩。”一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以水中产金沙得名。明宋应星 《天工开物・黄金》说:“水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此水源出吐蕃 ,绕流丽江府,至于北胜州,回环五百余里,出金者有数截。” 清赵翼 《哭果毅阿公病殁于军》诗云:“太息金沙江畔路,将星寒落浪花堆。” 明杨慎 《宿金沙江》诗云:“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 金沙万里楼!” 均指此处。
金生丽水: 从古文语法结构来看,此局是状语后置,正常的语序为“金于丽水生。”理解为金子在丽水产出。
问题六:成语故事金生丽水 心情郁闷。“金生丽”后藏的仍是“水”,不言而喻,而是不忘忠告一声:相传旧时有家酒店,产金之地。这种藏字诗,因为据五方:“ 北方壬癸已调和?”丈夫心领神会。请看下面一首诗:某书生科考落榜后,非常气愤,夫君权且听天由。聪明的读者,在门边望风的老板娘看见一顾客提着酒壶正向酒店走来,有“北方壬癸水”之说。书生读后细加思忖,每句都藏去了一个“水”字,玉出昆冈”,急忙用隐语问道。老板娘并不尴尬慌神,你知道这首藏字诗藏去的四个字是什么吗,曲折含蓄。有钱不买金生丽,一次酒店老板正在店里往酒坛中掺水、五行搭配,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于是:生命宝贵,掉头就走并丢下一句,对面青山绿更多:赶考归来一梦浮。”不想这位顾客却听到了,原来这是一首藏字诗?”――“水掺得怎么样了:“ 有钱不买金生丽:扬子江中意如何,藏去的字与该句的后三字合起来是一个成语。一日备好绳索!在这首诗中,幸好被妻子发现!”便要到对面酒店去买,打消了轻生的念头。“扬子江”和“青山绿”下藏的是“水”!”――“我有钱不能枉买水,各句末尾分别藏去一字!” 再看一个故事,才免去一死、俗语或惯用语中的字词,且带有谜语的意味,自古人间脚贱头。妻子写了一首藏字诗来劝丈夫?( 参考答案)一梦浮(生) 听天由(命) 临潼斗(宝) 脚贱头(贵)四字连起来便是,语出《千字文》中的“金生丽水。书生对此诗心领神会,猛然省悟、天干,幽默风趣。“北方壬癸”下藏的也是“水”。藏去的字连起来又是一个能够表达特定意思的短语,准备来年再考,而藏去的一般是成语?北方壬癸已调和。”――“水已经掺好啦,听从了贤妻的劝告,不思茶饭!”――“对面那家酒店掺的水更多:“ 扬子江中意如何。开闱再参临潼斗,“丽水”,欲悬梁自尽,明眼人一下便可悟出藏去了什么:“对面青山绿更多。关于这首诗,指的是在每句诗中故意把需要突出的字词藏去水 所谓藏字诗
问题七: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什么意思??? 第一句,金生丽水,是指金郸出自云南丽江。或者金子生于金沙江底
第二句,玉出昆冈,是指美玉出自江苏昆山。或者 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问题八:金生丽水 拼音 金生丽水金生丽水
jīn shēng lì shuǐ
jīn shēng lì shuǐ
问题九:金生丽水 读音 金 生 丽 水读音
jin sheng li shui
第一声第一声第四声第三声
《千字文》全文及解释如下: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归附向往。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屈服贤君。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恭蒙父母亲生养爱护,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毁坏损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女子要思慕那些为人称道的贞妇洁女,男子要效法有德有才的贤人。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
信使可复器欲难量:诚实的话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诗经」中因此有「羔羊」篇传扬。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高尚的德行只能在贤人那里看到;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
《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结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
《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它是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使得众多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
牛梁河遗址群发掘之处,工作重点一直在第二地点的积石冢群,玉器大多出在该冢群一号冢的中小型墓。
红山文化至今仍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探索的课题,在牛梁河遗址第五地点有一座全部以玉器随葬的中心大墓,墓主是何身份?随葬的七件玉器又有何涵义?
1987年曾一度将发掘重点转向附近的架子山,编为第五地点的积石冢墓地。经过多方勘探,果然在最高顶巅发掘出一座保存相当完整,全部以玉器随葬的中心大墓。
架子山积石冢墓地有东西排列的两个大冢,一方一圆。所掘中心大墓属东部的一号圆冢。
该冢上部积石虽遭较大扰动,仍可看出为三层圆形阶石结构,总范围直径逾20公尺,最内一层积石且有层层迭起的迹象可寻。墓的下部有土坑竖穴,墓圹口长、宽各在4公尺左右,圹穴作台阶式,深约3公尺。穴底砌大型石棺,东西向,内葬一男性,五十余岁,骨骼甚为粗壮,仰面伸展,头向东。
玉器随葬情况
头两侧各置玉璧1件
胸部置勾云形玉佩和鼓形玉箍各1件
右腕戴玉镯1件
双手各握一玉龟
随葬共7件玉器,皆一色淡青色软玉制成,相当精致。
这座大墓的玉器之葬,至少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 凡葬入大型墓者,特别是冢的中心大墓并随葬众多玉器的,皆为男性墓主,其身份相当高,应是当时权势显赫的首领和显贵人物,反映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
2 墓内只葬玉器,不葬陶器及其他器物,是典型的玉殓葬,说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象征的玉,在当时红山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超乎寻常。
3 这座墓的规模在同时期诸考古文化中,应归于最大之列,且有更大范围的积石建筑。相比较之下,随葬玉器数量不多,但件件形体硕大,部分选料特精,如鼓形玉箍和玉镯,造型规范,尤其是有组合规律,壁、龟都是成双配对。说明这些玉的随葬,不仅是财富、地位、身份的标志,更有“礼”的涵义,即最初的礼制。
4 随葬的一对手握玉龟在这组玉器中尤为突出,在此处不是作为饰品,而是以双手握之,明显具有史书所谓“龟策”的性质,实在是一种礼仪的体现。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四灵之一,“灵龟者……上隆法天,下平法地”,凡有祭祀即奉龟前往,以示隆重。如今从考古发现看,早在红山文化时期,龟已是富有尊贵、长寿的神灵象征了。
礼制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标志,在商周时代已经相当成熟。《周礼》、《仪礼》、《礼记》便是其集大成者,然沿流上溯,则其起源应更早。红山文化时期以玉为佩、以玉为祭和以玉为葬的发现,表明最早的礼制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且以玉制礼器为先。可见“重德轻符”,是中华民族一贯的传统。
高古玉收藏:千万不要怕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高古玉中的大型器十分恐惧,一见个头大的古玉,便断定是假的、后仿的、臆造的。更有一些愚民砖家,说什么红山无大器,红山玉器只有不到三百件,纯粹的忽悠人。大家千万不要相信这些伪砖家、伪理论。需知,高古玉中一些大型的玉器,往往是规格很高的礼器,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
▲良渚文化玉琮,高492厘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在新石器的中、晚期,体量较大的玉器开始出现,直径在20厘米左右的玉璧、玉璜、玉环,高度在30~40多厘米的玉琮、玉斧、玉戈等大型玉器在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陶寺文化、石峡文化等遗址都有发现。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的多孔玉刀和玉璋令人印象深刻,其长度一般都在40厘米左右,50~60厘米以上的已不罕见。这些大型的玉器都不是实用器,而是用于祭祀、庆典、原始宗教活动中的礼仪器。
▲龙山文化玉璋,长49厘米、宽78厘米、厚1厘米,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
▲新石器晚期玉铲,长75厘米、宽25厘米、厚4厘米,广西大新现揽圩乡康合村出土,现藏于广西大新县博物馆藏
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代出土玉器几乎全是大型的玉璋、玉戈、玉刀等玉兵礼器,小型的佩饰玉则极少见到。玉兵礼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持有玉兵礼器的人,才是掌握政权的人。在进入青铜器时代之前,大型的玉制兵礼器是“国之大事”必不可少的礼仪大器。
▲齐家文化玉刀,长54厘米、宽85~103厘米、厚08厘米,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墓地出土
“殷以夏礼”,商代的用玉制度主要承袭夏代。这一时期是青铜器大发展的繁荣期。随着体量巨大、质地厚重的青铜器不断涌现,几乎所有的器物,包括青铜器、陶器和玉器都呈大型化发展趋势。商代至西周中期礼仪玉器的大型化不仅在尺寸上有增加,在数量上也有成倍地增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李家嘴出土的玉戈、玉璋,长度大于30厘米的就有7件之多。这些大型玉礼器与青铜器一样,成为礼器中不可或缺的重器。
▲二里头文化玉璋,长485厘米、宽8厘米,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三星堆文化玉璋,长463厘米、宽47厘米,四川厂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商早期玉戈,长94厘米、援宽135厘米、厚05厘米,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李家嘴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玉璋、玉钺、玉戈等大型玉兵礼器逐渐减少,到了春秋早期,就只剩下玉戈一种,春秋中晚期至战国中晚期,像玉戈、玉璋、玉钺、玉琮等已基本不见。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玉璋,残长678厘米、残宽65-104厘米、厚05-07厘米,四川成都市金沙江遗址出土,现藏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周中晚期之后大型的玉制“兵礼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大的玉料越来越匮乏,从新石器时期中、晚期至商代晚期,其间历经了数千年,为制作大量的30厘米以上,乃至70—80厘米以上的大型礼仪玉器大量消耗体量硕大的玉料,而这些大型的礼仪玉器又多为薄型片状的“兵礼器”,不仅切割玉料的难度极大,并且玉料的的损耗也很大;二是新型的大型礼仪玉器的出现,逐步淡化了以玉兵礼器为主的仪礼器。西周的统治阶级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礼制与用玉制度,在玉器大型化时尚之风影响下,出现了组合玉器。
▲西周中期组合玉佩,山西运城绛县诩伯夫人毕姬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西周中期七璜连珠组合玉佩,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君主虢季墓出土,现藏于虢国墓博物馆
组合玉佩是西周贵族间盛行的一种由许多玉件串联组成,挂在颈上、悬于胸前或佩戴在手腕上的佩饰。通常由玉璜或玉片串连玛瑙、绿松石及彩珠、贝壳而成,也有用数个玉璧、玉璜、玉管、玉勒及龙凤玉佩穿联而成的。大型的结构繁复的组合玉佩是贵族们表示身份地位及权势的服饰,是按一定的礼制规定所设计的。这组以青白色玉璜为主体,以红、蓝两色管珠点缀其间的玉佩缤纷绚丽,夺人眼目,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周代玉佩中形制与连缀方式最为精巧的七璜连珠组合玉佩。
▲西周中期六璜连珠组合玉佩,山西曲沃晋献侯稣夫人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院
这类多璜组合玉佩,在西周王室、诸侯王等高级贵族之墓葬中都有大量的发现。譬如山西省天马-北赵晋侯墓地、宝鸡弓鱼国墓地、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58号墓地、陕西省扶风县黄堆乡强家村、河南西周洛邑和浚县辛村卫国墓地、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等。从发掘情况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越高,其所佩组佩的结构越复杂,长度也越长。
▲西周四十五璜连珠组合玉佩,山西曲沃晋穆侯次夫人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院
这类大型组合玉佩在西周晚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作为朝廷官员礼仪服饰之规矩却一直延续下来。史记有载:东汉明帝佩戴的是白玉连璜大佩(大佩即组合玉佩),晋代天子佩戴的是白玉重珠大佩,唐代天子百官皆佩玉带,宋代朝廷也有明确的佩玉规定,明代帝王佩戴是三环相连的五组合玉佩,清代朝廷官员都佩戴朝珠。春秋战国的大型玉器在工艺上又有了创新,一种由数件玉雕件组成,由金属连接或粘合而成的组合玉器脱颖而出。
▲战国玉剑,通长336厘米,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云兽纹玉璜,长205厘米、宽48厘米,1950年河南辉县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西汉龙虎纹玉带钩,长195厘米,1983年广东广州南越王赵昧墓出土,现藏于南越王墓博物馆
战国至汉代时期出现许多精美绝伦的组合玉器,其中活环套链组合玉器是古代镂雕工艺与切割工艺的又一次升华。所谓活环套链就是把平面“搜镂”的技巧用于立体“镂空”上,即在一块玉料上镂雕成数个可活动的环或佩,环环相扣、环佩相扣形成连接,使之可卷折可展开,但不可拆卸的一种工艺。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数件活环套链玉佩,其器形最长、活环套链最多、纹饰最繁复精美、工艺最为精湛的是26节活环套链玉佩,长达48厘米。此件组合玉佩由26节玉佩和12个活环组成,其中有4个活环是用金属榫插接,可拆卸,8个活环是用立体镂空法琢成,不可拆卸。用活环连接的26节玉佩,件件都是由镂雕加阴线纹琢磨而成,有形态各异的龙、凤及蛇、兽面等纹饰。
▲二十六节活环套链玉佩,通长48厘米,厚05厘米,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四节活环套链玉佩,通高95厘米,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有博物馆
活环套链工艺的出现,能使较小的玉料“拉”长,即用小块玉料雕琢大型化玉器,变不可能为可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