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那有什么风俗?

山西那有什么风俗?,第1张

1、添仓节,添仓就是预祝农家粮仓里添满粮食。添仓节在每年农历正月的二十五日,实际含意是要往粮仓里添东西,指望当年增产增收。

2、六月六节,晋南地区称为“回娘家节”。六月六日前后,小麦已经收打完毕,正处在一个农闲阶段,是探亲的绝佳时期,民间遂有“六月六,走罢麦”的俗语。六月初六日,在山西许多地方演化成了庙会。

3、庙会,山西人通过庙会上的商贸交易,将多余的农产品出售,换回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如农器之类,同时也参与锣鼓、秧歌、车船轿、阁跷、灯火等各种民间社火文艺表演。

4、旺火,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

5、面塑,山西民间面塑主要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生活理想的体现。

元宵创客灯会作品可以做:兔子灯,莲花灯,金鱼灯,小老虎花灯,潮汕油纸灯笼,绣球灯笼等。

元宵灯会是一种中国传统民俗活动。南朝时期,国都建康(今南京)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灯会兴于唐,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隋炀帝时期,每逢正月国都洛阳宫城正门端门举办灯会,端门灯火盛极一时。

2006年5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申报的秦淮灯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50)。2008年6月7日,多地合并申报的灯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元宵之夜,凉州大地“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暮色刚刚降临,皎月从东方升起,漫山遍野像是披上了一层银白的轻纱。一块平坦的高地上,竖起一座方方正正的灯城,巍峨辉煌,灯月交辉,五彩缤纷。

那雄伟华丽的灯山门,那闪闪烁烁的一片灯海,还有那高架在中心灯杆上的九莲宝灯,那飘摇的旗幡、吊斗,映衬着祁连山暗黑的山影和开阔起伏的山野。“黄河灯阵”仿佛一座古代的军营,在夜色中显得那样庄严神秘。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一时间,从四面八方前来观灯的人们,高举着灯笼火把,潮水般地涌来,从灯山门正中进入“黄河灯阵”,在这个神秘莫测的灯的迷宫中盘旋回绕,尽情漫游。都说是九曲黄河十八弯,但看灯的人们,谁也弄不清到底拐了多少个弯,转了多少个圈,只感到忽而左盘,忽而右旋,忽而朝南,忽而往北;兴趣盎然中,但觉灯海锦簇,万头攒动。

各种各样的灯犹如百花争艳,各具情态。且不说那些传统的走马灯、玉兔灯、孔雀开屏灯、子牙封神灯、三战吕布灯、大闹天宫灯等诸色花灯仿佛使人进入神话世界,单就这些白菜灯、葫芦灯、西瓜灯、辣子灯、猫儿灯、狗儿灯、羊羔灯、娃娃灯……

也是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美不胜收,确实匠心独运,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本色,真可谓大千世界,尽收眼底了。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荒莽而博大,辽阔而粗犷。九曲黄河灯会就是诞生在高原厚土上的富有特色的民俗之花。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汉族传统年节中最快乐的日子,山西各地都要举行灯节,灯节里最有情趣的就是转“九曲黄河阵”。晋北平鲁县西南一带的村庄,转九曲的活动更盛。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二十、二十五、二月二,都要举行九曲黄河灯会,会期多达五天,少则三天,白天唱戏,晚上转九曲。方圆几十里的邻村乡老,亲朋好友都携男带女,赴会观赏。

九曲黄河灯阵源于《封神榜》赵公明困姜之牙所布的九曲黄河阵,是指九宫套八卦,灯阵指的是一年365天,用365盏不相同的灯布成的阵,称“九曲黄河灯阵”。阵配对联,上联“火树银花”,下联“九曲黄河”。赵公明守的是转盘灯阵,系八卦之首“坎卦”,其三个妹妹赵云霄、赵琼霄、赵碧霄等分守。真神掌领“离卦”,真魂掌领“震卦”,真魄掌领“兑卦”,真阳掌领“乾卦”,真阴掌领“坤卦”,真明掌领“艮卦”,真行掌领“巽卦”,统领七卦为真精掌领“坎卦”。其八卦根据《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符号组成。“—”为阳,“——”为阴,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又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择守九阵,其中“乾”、“坤”两卦最为重要。赵云霄守的是“落魂阵”,赵琼霄守的是“地烈阵”,其九宫乃“头中九宫”,谓人之脑分九部,也就是人之九窍。《周易》,易有六十四卦,除乾、坤、坎、离四卦外,余有六十卦为火候,六十卦计三百六十爻,应一舟三百六十时之数。故布黄河九曲八卦阵用三百六十盏灯组合而成。其三百六十盏灯,不仅无一相同,而且所制作的灯分上八仙、下八仙、百鸟、禽兽灯,加乾、坤、坎、离和一阵中轴转盘灯,合计是三百六十五盏灯,按一年365天,布八卦九宫迷魂阵,困姜子牙助商…… 展沟集“九曲黄河灯阵”,既是民风习俗,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的展现,如三百六十五盏不相同的花灯。同时,也反映了一地的繁荣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物质交流,而且是文化和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古庙会。今

      家乡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到了。唱大戏,扭秧歌,舞狮子,敲锣鼓,转九曲黄河阵。其中家乡人最看重的是转九曲黄河灯阵。九曲黄河灯阵”又称九曲黄河灯会、转九曲等,因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龙曲而得名,是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过庙会期间转一转九曲黄河灯阵,一年就会顺顺当当,无灾无难。大人小孩,无论老幼,都会满怀虔诚走入会场。进入其中,如入迷宫,左转几圈,右转几圈,转到中心点,有观音菩萨像设在其中,布施箱摆放其中,转到此处的人们就会自愿地把不同面额的钱放进其中,用来祈福保平安,表达自己对神的敬意。从外面看一个立体的红色春字灯笼悬挂其间,明媚盎然,春光无限。转来转去,仿佛转不到边,直到再坚持转几圈,方可看到出口,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转了九曲黄河灯阵,再看一看震耳欲聋,激情澎湃的锣鼓队表演。有的敲鼓,有的拍镲。那鼓足有一米多高,宽约一米,鼓锤敲击鼓面,发出撼动人心的响声,那响声愈高,愈显示出喜庆热烈的氛围。

      看完锣鼓接下来就是扭秧歌,踩高桥,舞狮子表演。观众将会场围得水泄不通。那鲜红靓丽的服饰,灿烂幸福的笑脸,婀娜蹁跹的舞姿,如履平地的高桥,欢腾跃动的舞狮,赢得观众阵阵喝彩和掌声。

      到了晚上,开始唱大戏。爱看戏的人以老年人居多。他们早早拿了小凳坐在广场上等着开戏。晋剧又称山西梆子,后改称晋剧,也被称之为中路梆子,其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戏一开幕,全场寂静,只听得咿咿呀呀唱,却听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只有老年人看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享受传统地方文化带给灵魂的滋养。

      过会期间,亲友们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喝酒品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饭后全城人几乎倾巢而出。去会场逛逛,享受独有的家乡风俗。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流拥挤,出行堵车严重,一小时都走不出一条街。

    尽管如此,庙会依然在传承,乡亲依然在期待,传承的是一种文化,一种自信,一种认同,期待的一种相聚,一份祝福,一抹希冀。

北京元宵节灯会对于不少老北京人而言都是有着别样的意义以及味道,而灯会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越来越向往,虽然没有了往昔的那般朴素,但是灯会还是能够吸引不少人前去观赏,那么北京元宵节灯会的时间以及地点的详细信息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元宵节灯会地点

据悉2018年北京元宵节灯会的地点有三个,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位置以及个人喜好,选择性的前往;

1、2018北京欢乐谷奇幻灯光节

地点:北京欢乐谷

特色:由享誉"天下第一灯"美称的"南国灯城"自贡匠心打造,60余组风格各异、玩儿法多样、流光溢彩的奇幻灯组。

2、2018延庆永宁古镇新春花灯庙会

地点:北京延庆区永宁古镇

活动:2018年3月2日,元宵节当天,在延庆会展广场环形路段上演传统花会展示。舞龙、舞狮、竹马、旱船、高跷等传统项目,以及广场舞、健身舞蹈、轮滑等现代品牌文化团队,

40余支优秀花会队,给市民带来传统文化表演,以及延庆非遗表演。

3、2018北京延庆九曲黄河灯展

地点:北京延庆永宁上磨村

简介:九曲黄河灯又称"黄河九曲灯",简称"黄河灯"。九曲黄河灯延续了较长的历史时期,至少有400余年的历史。相传起源于军事,运用于祈福,后来逐渐发展为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

上磨村九曲黄河灯阵面积共为2200平方米,灯阵形外廓为正方形,循环摆放九个小阵,故称"九宫八卦阵"。

北京元宵节灯会时间

1、2018北京欢乐谷奇幻灯光节

时间:2018年1月20日-3月15日;

2、2018延庆永宁古镇新春花灯庙会

时间:2018年2月8日-3月3日;

3、2018北京延庆九曲黄河灯展

时间:2018年2月8日-3月3日,18:00-24:00;

温馨提示:延庆永宁古镇新春花灯庙会一般都是到初六就结束了,在永宁镇永宁古城举办,包括传统年味灯组以及延庆地域文化灯组的彩灯展示,灯笼制作、猜灯谜等互动活动,展销延庆农产品,逛山货大集。

渑池县特色文化有黄河灯、镢把戏、十盘、棚口、吕祖山庙会等。1、黄河灯:黄河灯是渑池县仁村乡民间传统游艺形式之一,清代时由山西省传入仁村,当代群众十分喜爱这一活动。2、镢把戏:镢把戏源于“怀梆”,是从河南沁阳一带流传到渑池县南村乡的一种戏曲形式,具有历史悠久,古老浓郁动情的特点。

渑池县特色文化有黄河灯、镢把戏、十盘、棚口、吕祖山庙会等。

1、黄河灯:黄河灯是渑池县仁村乡民间传统游艺形式之一,清代时由山西省传入仁村,当代群众十分喜爱这一活动,由于它规模宏大,走道曲折,易使人入迷,而取名黄河灯。

2、镢把戏: 镢把戏源于“怀梆”,是从河南沁阳(沁阳为旧怀庆府治)一带流传到渑池县南村乡的一种戏曲形式,具有历史悠久,古老浓郁动情的特点。

3、十盘:十盘,又称“十番”“十番鼓”“社盘”。是豫西地区农村中较为流行的传统乐种,是打击乐与吹奏乐为一体的交响音乐,原以敲击乐为主,锣鼓和丝竹合奏则较晚。

4、棚口:棚口,又叫彩门,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不扎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渑池县天池镇东天池村民间艺人的一手绝技,驰名宜阳、洛宁、新安等地。

5、吕祖山庙会:吕祖山庙会吕祖山纯阳观俗称“吕祖庙”“云光洞”“老庙沟”,因全真祖师纯阳真人吕洞宾曾在此修行而得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9724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1
下一篇2023-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