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玛丽”的悲情:为何会出现这样一位英国女王

“血腥玛丽”的悲情:为何会出现这样一位英国女王,第1张

1485年,里士满伯爵埃德蒙·都铎之子亨利·都铎率领支持者从法国跨过英吉利海峡,在博思沃斯战役中一举击败了约克王朝的理查德三世(Richar dIII),开创了都铎王朝。亨利七世在位时期(1485-1509),对外奉行与西班牙结盟,对抗法国的战略。为此,其长子亚瑟与西班牙公主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订立了婚约。1503年,二人婚后不久,亚瑟王子离奇死亡,死因不明,一说病死,一说死于毒杀。为了维持与西班牙的联盟,亨利七世让年仅12岁的次子亨利与18岁的寡嫂订婚。玛丽正是这桩彻头彻尾的政治婚约的结晶。

亨利八世肖像

跌宕的早年人生

1509年,亨利八世登基,凯瑟琳加冕为英格兰王后。尽管存在较大的年岁差,但二人结婚初期并无太大罅隙,接连生育了五个孩子。但不幸的是,除玛丽公主外,其他子女全部早夭。随着凯瑟琳日益年老色衰,亨利八世拥有一位男性继承人的希望愈发渺茫。他将这一不幸归咎于这桩婚姻,以为自个受到了诅咒。他的这一看法源于《圣经·利未记》中上帝的一句话:「人如果娶兄弟之妻,这本是污秽之事,……他们二人必无子女。」

在生子无望的苦闷中,亨利从年轻貌美的侍女安妮·博琳(Anne Boleyn)的怀抱中找到了情感归宿。凯瑟琳和安妮·博琳这对情敌的身上刻写着鲜明而完全不同的背景和标志。凯瑟琳与亨利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本人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且性格温和保守,象征著传统;安妮·博琳则与亨利自由恋爱,她活泼开朗、年轻漂亮,出身于服务国王的英国新贵族阶层,在宗教上,安妮深受大陆新教主义的影响。两位代表着新、旧时代的女性的较量,以安妮·博琳的胜出而终结。亨利与凯瑟琳离婚,凯瑟琳被幽禁。玛丽早年人生的跌宕由此开端。

安妮·博琳

1533年,博琳堂而皇之地取代凯瑟琳成为王后,玛丽的公主身份丧失了合法性。此时的她已17岁,正进入人生最美的年华,但几乎是一夜之间,他从一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沦为平民,不久又成为安妮所生女儿(伊丽莎白公主)的侍女。作为一名生在帝王家的女性,玛丽是极其不幸的。她亲历了自个的妈妈被父亲废黜和囚禁,在妈妈抑郁而终时,她甚至无法见上最后一面。在她37岁成为女王之前,她甚至没有恋爱过,更没有婚姻。在漫长的青年岁月里,天主教信仰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早年跌宕的人生轨迹使她养成了独特的性格,这种性格在她成为女王后演变成王国的一场灾难。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离婚案还引发了远超婚姻问题自己的连锁反应——英国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的建立。当亨利八世的离婚请求到达罗马,充当仲裁的教皇畏于凯瑟琳外甥查理五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势而拒绝了他。恼羞成怒的亨利撇开教皇,废黜了凯瑟琳。为了给自个的行为提供合法性,他藉著欧洲宗教改革的东风,宣布与罗马天主教彻底决裂,并在全国发动了清除教皇决定权、没收修道院的宗教改革运动。罗马教皇的势力被赶出英国,标志著英国二元政治结构的终结,国王成为英吉利民族的代表和国家的至尊领袖,民族国家的建立迈出关键一步。这场离婚案由此成为英国历史新纪元的引线。在某种意义上,玛丽跌宕的命运乃是近代早期英国政治和宗教剧烈变革的产物。

玛丽一世女王

血色的即位与统治

1547年,亨利八世驾崩,即便拥有六任妻子,他也没能如愿拥有一个像他本人一样健康强大的男性继承人。第三任妻子简·西摩(Jane Seymour)因难产去世,留下自小体弱多病的爱德华王子,这是亨利八世唯一合法的男性继承人。爱德华九岁时承袭大统,但没来得及亲政就在1553年一命呜呼。命运的指标终于拨转到了玛丽这边。

早在亨利八世临终前,他就对在世都铎家族成员的继承顺序做了安排,根据1544年《王位继承法》,假如爱德华六世无嗣早逝,王位将由玛丽继承,其次是伊丽莎白公主和亨利八世姐姐玛格丽特·都铎的女儿弗朗西斯·布兰登,最后是布兰登的女儿简·格雷。但是,爱德华六世在15岁临终前改变了规则,留下一份出人意料的遗嘱:他剥夺了两位异母姐姐的继承权,王位将由简·格雷继承。这份遗嘱的真实性在当时就受到普遍怀疑,其原因在于格雷郡主此前不久刚刚成为摄政王诺森伯兰公爵的儿媳。当然,不管这一遗嘱是出于爱德华六世本人意愿,抑或是诺森伯兰公爵的阴谋,都必将引发一场激烈的政治冲突。

1553年7月10日,简·格雷在诺森伯兰的操纵下继位,同时,玛丽在萨福克的弗雷林汉姆城堡也宣布自个为女王。在国家分裂的危急时刻,作为国家决定权中枢的枢密院临阵倒戈,抛弃了诺森伯兰公爵,宣布支援血统更近的玛丽,诺森伯兰公爵应声倒台。玛丽是胜利者,她在支持者的簇拥下开进伦敦,走上决定权的巅峰,在她心里,这是上帝对她二十年不公命运和虔诚信仰的报偿。这场政治事件的最大受害者是她可怜的外甥女格雷郡主——一位年仅17岁的少女。她先是被关进伦敦塔,后被秘密处死,在位仅九天,史称「九日女王」。诺森伯兰和他的支持者也走上了断台头。玛丽的统治以一场血腥的政治冲突拉开了序幕。

英国没有女人不得继承王位的法律,早在12世纪,英王亨利一世的唯一女儿玛蒂尔达就差点登上王位。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人们普遍以为假如女人继承王位,国家必将面临或内忧或外患的危险,正如学者尼尔所说:「她必须结婚,要么是和国内的人结婚,要么是和国外的人结婚。假如是和国内的人结婚,由于她的丈夫的决定权会遭到妒忌,国家就有发生内战的危险。假如是和外国人结婚,国家又有并入另一个国家变成一个行省的危险。」人们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玛丽的继位和短暂的统治印证了这一看法。

登上王位的玛丽肆无忌惮地运用手中的决定权。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自个父母婚姻的合法性,彻底改变她二十年来「私生女」的身份。她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回报在她最痛苦卑微之时陪伴她的天主教信仰——把英格兰这艘大船重新舶回到教皇的港口。此时,距离亨利八世发动宗教改革已曾经了二十多年,整整一代人生活在反教皇、反天主教的新教主义旗帜之下。因此,玛丽复辟天主教的政策使全国陷入了恐慌状态,而隐藏在英国各阶层的天主教徒开始活跃起来,逃亡在国外的天主教徒也陆续返回英国。玛丽废除了宗教改革的相关法令,又在1554年11月30日,以谦卑的忏悔向教皇的使节波尔枢机主教祈求,让英国重新回到天主教大世界。当波尔庄严地宣布赦免这个国家时,「女王无声地抽泣著,议员们互相拥抱、哭泣,口中回答「阿门!阿门!」。」

玛丽的天主教复辟政策不仅把罗马教会势力重新引入英国,还在全国范围内大肆迫害新教徒。教会中约两千名结过婚的教士(约占全国四分之一)被驱逐,数百人被送上了绞架。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这样痛斥当时的宗教迫害:「有个怀孕的妇女在烧着的柴堆上生下了孩子。几个公民出于恻隐之心,把孩子从火中救出来了。信天主教的法官又把小孩扔进火堆。听到这样的惨无人道行为,我们究竟相信自个是活在人间,还是活在那些处于备受酷刑煎熬的深渊而拼命把人类推入其中的魔鬼之间?」

反映宗教改革期间宗教迫害的画作1

宗教迫害仅仅是玛丽「血腥」统治的一个层面,她在打击政敌和镇压叛乱方面的记录同样布满「血色」。她的统治是英吉利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一段血色的插曲,使她得到了本不该安放在一位柔弱女性身上的「血腥」的名号。当然,这并不是玛丽人生的最大悲剧,她那被当时人憎恶、被后世人嘲笑的爱情和婚姻才是涂写她悲情人生的最浓重一笔。

悲剧的婚姻与死亡

1554年,玛丽和她的大臣们开始张罗起婚事。她的表兄查理五世的儿子菲利普(Felipe II)也在求婚者行列。菲利普时年27岁,他的求婚显然不是出于对这位年老、矮小、脾气古怪的表姑的爱慕。年轻的菲利普是未来哈布斯堡家族的主要继承人和西班牙王储,有着极强的决定权欲,假如他成为国王,英国人普遍相信,英格兰王国有沦为西班牙行省的危险。然而,玛丽全然不顾及英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她其实只想找一位能够和她生育子嗣的配偶,但当她认准菲利普以后,却变得极端认真,像一位少女一样憧憬著爱情。在臣民普遍的反对下,她坚持要嫁给菲利普。尼尔指出:「这件婚事是她在统治期间最意气用事的行为。它严重地伤害了英国臣民偏执的岛国情绪,并激起了每一个人对英国的感情。」

结婚后,菲利普当然并不愿意与玛丽长久生活,他非常快就找借口离开了英国。1554年9月,玛丽发现自个停经还伴有晨吐,认为自个怀了孕,宫廷中所有人都不敢打破玛丽天真的幻想,曲意逢迎著古怪的女王。随着玛丽预产期的临近,整个宫廷煞有介事地忙碌起来。到1555年6月,为迎接新生儿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就连向欧洲各国通报喜讯的信件都已写好,随时准备发出。但是,日子一天天曾经,事实还是无情地揭穿了这场闹剧。短暂回到英国的菲利普带着对英国人和夫人的极端厌恶再次离开英国。失去了生儿育女的希望,又受到丈夫的冷落,玛丽真的病倒了,她卧在床上,仍旧每天祷告,然而她所侍奉的「上帝」并没有怜悯她。

反映宗教改革期间宗教迫害的画作2

菲利普在1557年3月又回到英国,他的目的当然不是出于对妻子的思念。他的目的简单而明确,即把英国卷入他对法国的战争之中。「爱令智昏」的玛丽无条件地支援了丈夫。战争让英国人流了血,而且失去了在欧洲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据点——加莱。尼尔不无同情地指出:「英国流了鲜血,这鲜血是由于她的宗教狂热和对她丈夫的忠诚而流的,而这种狂热并未在人民群众的情感中引起响应。它所导致的后果,只是使玛丽最为珍惜的一切遭到覆灭。」

1558年初,玛丽生命的最后一年,她还在每天祈祷上帝的眷顾,沉浸在幻想当中,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朝气蓬勃又聪慧过人的伊丽莎白公主时,玛丽突然向臣民宣告自个怀孕的讯息。然而,这一次得到的是人们的冷漠和嘲笑,大臣和民众不愿再配合女王出演一出滑稽的闹剧。带着对拥有一位继承人的无限期望,玛丽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临终的病榻上,她把伊丽莎白公主叫到床前,这是她在世的唯一亲人,也是仇人的女儿。但不管怎样,她已无力阻止伊丽莎白成为继任者,她唯一能做的是让伊丽莎白保证维护天主教信仰,虽然她并不相信她会那样做。1558年11月17日清晨,玛丽去世,带走了一段血色的历史和一段旷世的悲情。

玛丽同父异母的妹妹伊丽莎白公主(即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在那个出身至上的时代,玛丽的身世是显赫的。她的祖父(亨利七世)是都铎王朝的开创者,父亲更是英国历史上最强有力的君主;她的外祖父母(斐迪南与伊莎贝拉夫妻)是西班牙的缔造者;她的丈夫是西班牙帝国的统治者;她的公公(查理五世,也是她的表兄)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她本人则是英国第一位真正的女王。

然而,这身世又是不幸的,少年时代,父亲抛弃了妈妈,使她成为私生女;青年时代,她孑身一人,没有爱情,在恐惧和祷告中度过;中年时期,她的丈夫憎恶她、远离她;她的臣民也不爱戴她,给她按上「血腥者」的恶名;就连她所热爱的上帝也没有怜悯她,既没有给她子嗣,也没有给她健康,让她在绝望与痛苦中死去。她似乎拥有一切,王公贵族无不垂涎;她又似乎一无所有,比普通人更可怜。她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既是这场变革的亲历者,也是这场变革的牺牲品。

1837年的一天,南丁格尔觉得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要她完成一个使命。她从小便经常照看附近村庄的病人、残疾人,并护理她的亲属,以解除病者的痛苦。她的父母反对她做护士,认为有损家庭荣誉。但封建意识、社会影响从未使她失去做护理工作的信心。

年青时代的南丁格尔由于常协助父亲的老友(一位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逐渐对护理工作发生了兴趣。她曾到德国、法国、希腊等地考察这些国家的医院和慈善机构,充实阅历,坚定立志于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自学有关护理知识,积极参加讨论医学社团关于社会福利、儿童教育和医院设施的改善等问题。

她在欧洲大陆旅行之后,发现医院里的护理情况极为恶劣,觉得英国也需要有如法国圣温森.载保罗慈济院那样的修女来照顾病人。护理工作开始在她心中萌芽,她要做一个护士!当时英国护士的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人,既愚昧,又无知,更不能执行医疗任务。南丁格尔选择这个工作,在她母亲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1839年,全家返回英国,这时南丁格尔已出落得庄重大方,经常在家里会晤社会名流,很受世人的注意和赞赏。她尤其喜欢结交社会工作者与从事革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其中有一位知名的医师,在隆利斯伯里工作,因此启发她想去医院学习的念头。

当时医院里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间大统房,病床紧密相连,十分拥挤,墙壁与地板上沾满了血迹和污渍,而且臭气难闻,令进来的人难以忍受。这种恶劣的状况在各地比比皆是,相差无几。

一次一位美国医师赛穆尔·郝到她家作客,南丁格尔便向他咨询对做护士的看法,郝医师对她的想法大加称赞,并鼓励她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但终难获得父母的首肯。在这段时间,南丁格尔为迎合父母的心意,一面潜心研读,吸取有关卫生方面的新知识,一面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并结识了两位极为知心的男友。

一位是她的表亲亨利·倪柯逊;另一位是查理·麦恩斯。但他们的求婚,都遭到南丁格尔的拒绝。她决定独身!这在当时,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决定,她决心以献身护理事业为己任!她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麦恩斯后来成为国会议员,终生支持南丁格尔的事业。一八四八年初她在罗马会晤了希德厄·海伯特,此君英俊潇洒,文质彬彬,一派英国绅士风度。海伯特与南丁格尔一见如故,终生保持高贵的友谊,后来他入选成为作战部长,对南丁格尔的事业给予了有力支持。

扩展资料:

创立护校:

1855年11月29日,伦敦社会名流共同发起成立南丁格尔基金会。英国人将她看做新的圣女贞德。一经呼吁,国人捐款源源不断,单是在克里米亚的军人,一天中就捐助了九千英镑。

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捐了一幅威灵顿公爵的画像,她为表示个人对南丁格尔的嘉许与感谢,特地送给南丁格尔一个金质钻石胸针,胸针上镌刻着《圣经》里的名言:怜恤他人的人有福了!

1860年6月24日,南丁格尔将英国各界人士为表彰她的功勋而捐赠的巨款作为“南丁格尔基金 ”在伦敦圣多马斯医院创建“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圣多马斯医院成立于1213年,在英国久负盛名。该院与其他医院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从来不受宗教的控制。

这所被后人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校的办学宗旨是将护理作为一门科学的职业,试验一种非宗教性质的新型学校。她对学校管理、精选学员、安排课程、实习和评审成绩都有明确规定并正式建立了护理教育制度,开创了现代护理专业这一伟大事业。

这对整个人类是一项空前的贡献,为此,她当之无愧被后人誉为护理事业的先驱。她深感培育护理人才极不容易,遂订立两项原则:其一,护士不可只做“刷洗工”的工作;其二,除非受过训练,否则,不可做护士长并教导他人。

参考资料: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众所周知,按照王位继承原则,别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就是她的父亲乔治六世(阿尔伯特王子)原本也没有机会,并非储君的他由于当时继承王位可能性不高,还被允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担任军官,并且在选择妻子时能拥有更大自由。最终,1923年他在两次求婚被拒绝后,与苏格兰贵族伊丽莎白·鲍斯-莱昂女爵结婚,并且能在比较正常的环境中将两个女儿——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抚养长大。

伊丽莎白的父亲虽然是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她出生是第三顺位继承人,这是由于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未婚、且没有子嗣,但爱德华年仅而立,富于春秋,按常理,约克公爵父女两人继承英国王位的可能并不大。

世事无常,1936年年初,伊丽莎白二世的爷爷乔治五世过世,作为乔治五世及玛丽王后长子的爱德华在42岁这年即位为英王,可惜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对宫廷礼数颇不耐烦,无视宪政传统,在即位几个月后就向已经离过一次婚,并正在寻求第二次离婚的美国名流里丝·辛普森求婚,招致英国和各自治领的首相及总理反对,明确表示民众无法接受一个两度离异且前夫均在世者将成为王后。

虽然为了成功迎娶辛普森,爱德华八世提出辛普森夫人在婚后不称王后,他们未来的孩子也不能继位,但这个方案依然被英国内阁拒绝。迫不得已,无法放弃迎娶辛普森,又不想违背首相意志,退位成了登基不到1年的爱德华八世的唯一选择。

对于退位原因,爱德华在广播中称,“我发现,无论我有多么愿意履行国王的责任,在得不到我所爱的女人的帮助和支持之下,去承担如此沉重的责任,是不可能的事。”

接下来的事情也是顺理成章,伊丽莎白的父亲约克公爵临危受命成为乔治六世国王,在她10岁的时候,伊丽莎白的王位继承权由此上升至第一位,她成为王位的推定继承人。

在伊丽莎白只有13岁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她与妹妹玛格利特公主被建议送到加拿大避难,但她们的母亲不同意,并斩钉截铁地表示,“孩子们不能没有我,我不能没有国王,而国王不会在任何情况下离开。”

是的。

“诺顿一世”原名约书亚·亚伯拉罕·诺顿,出生于英格兰。1849年,30多岁的诺顿带着4万美元来美国经商,但很快便宣布破产。出于对美国政治结构的不满,1859年9月17日,他通过旧金山的报纸刊登了一份诏书,宣告自己为美国皇帝。 

“诺顿一世”曾颁布过众多法令,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命令美国军队解散国会。然而,“诺顿一世”对军队毫无影响力。

他想要建立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以便使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坐在一起商讨问题;他还要求美国政府建造一条连接奥克兰和旧金山的吊桥,此事在20世纪30年代得以实施。

2021年4月9日,英国王室发布了菲利普亲王逝世的公告。公揭发出后,举国齐哀,很多人为这位活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说到英国王室,近些年关于王室成员的婚姻八卦真实不少,比方查尔斯王子狗血的三角恋,还有为了爱情放弃王室身份的哈里王子等。总之,子女的婚姻问题一方面文娱了广阔人民大众,另一方面也让不断努力于维护王室威严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焦头烂额。

好在不论什么时分,伊丽莎白二世的身边,都有菲利普亲王不断给她抚慰和力气,而他们也因而被群众评为“贵族模范婚姻”的模范人物。

不过,世间并无圆满,正如张爱玲所言:“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这世上不管是穷富和贵贱,婚姻的实质常常就是一地鸡毛,哪怕是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的婚姻。

关于古都的欧洲王室来说,几个世纪以来,公主的婚姻常常与政权有着莫大的联络。虽然向她们求婚的对象很多,但是为着国度利益,她们常常不得不嫁给并不喜欢的王子,以致于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不幸的婚姻。给看多了“王子和公主在一同后,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民众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比起那些不幸的公主,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的爱情固然一波三折,但不乏浪漫的颜色。

1939年,伊丽莎白公主随父亲乔治六世到特茅斯皇家海军学校参观。

在那里,13岁的伊丽莎白公主意到了久未谋面的表哥菲利普。

当时,菲利普曾经18岁了,他身体挺拔,容颜俊秀,让情窦初开的伊丽莎白公主望之倾心。自此,只需一谈到这位风流倜傥的表哥,她的脸上就不由飞起了两片红霞。

其实,和伊丽莎白公主一样,菲利普也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玄孙,他的祖父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他的父亲安德烈亚斯,是希腊国王乔治一世第四个儿子。母敬爱丽斯公主,则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而菲利普从一出生自然就贵为王子。

菲利普生于1921年。不幸的是,他出生不久,由于希土战争失败,希腊反动军发起了政变,推翻了希腊王室。而不断在战场上作战的安德烈亚斯因而沦为阶下囚,被囚禁在雅典监狱中,随时等候处决。

菲利普的母敬爱丽斯王妃,不得不带着年幼的子女们四处逃亡,为了救援丈夫,她还向英国王室求助。

最终在英国政府的武力干预下,希腊反动军不得不释放了安德烈亚斯和他的家人。

如此,才1岁多的菲利普,跟随父母乘坐英国皇家海军炮艇,才得以平安地分开了希腊,开端了他们的逃亡生活。

虽然过着仰人鼻息的生活,但毕竟亲戚都是王室贵族。因而,一家人过得并不狼狈,而且菲利普该享有的教育一样没有落下。

只是这样的生活,显然不合安德烈亚斯的胃口,于是他抛下妻儿,长期和情妇在法国风流快活。

本就失去了国度,又遭受了丈夫的背叛,还要单独抚育5个孩子的爱丽斯王妃,在重重打击下,很快就患上了严重的肉体疾病,不得不住进了相关的医院承受治疗。

那时,菲利普不过才9岁。虽然他还有着王子的身份,但他却只能不时地在英、德、法国的亲戚中来回奔波,靠着这些亲戚的救济得以生活。

在这些仁慈的亲戚中,对菲利普关怀最多的,就数蒙巴顿勋爵了。他是菲利普的舅舅,不论在生活上还是肉体上,他对菲利普的影响都不小。

1935年,希腊恢复了君主制,疾病得到控制的爱丽斯王妃回到了希腊。她曾希望菲利普能和她一同回希腊,但此时的菲利普,正打算去英国海军舰队退役。再加上由于从小就在国外逃亡,对希腊感情并不深沉,因而他回绝了母亲的恳求。

显然,人和人的相遇一定有着某种契机,就像菲利普假如当时遵从母亲的布置回到了希腊,那么他的命运中,也就不会呈现伊丽莎白公主了。

菲利普与伊丽莎白公主在皇家海军学校分别后,菲利普便上了前线。他在欧洲和安定洋战场上都有出色表现,不只取得了军功,而且还提升为海军少校,并被任命为护卫舰喜鹊号指挥官。

当然,铁汉也有柔情的一面,菲利普在战争间歇,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阅读伊丽莎白的来信和给她回信。

在时间的推移中,这对年轻人的感情也在不时升温。不过,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乔治六世的反对。

虽然菲利普是个招人喜欢的小伙子,但在古板的乔治六世看来,菲利普简直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条件。他不是英国人,不是圣公会教徒,也没有英国姓氏。因而乔治六世在很长时间里都不同意伊丽莎白公主与之交往。

好在持成稳健的伊丽莎白公主,以她的坚持和耐烦最终压服了乔治六世,并在她的劝说下,菲利普同意放弃希腊与丹麦王子的头衔,改东正教信仰为英国圣公会信仰,而他从此随母亲的姓氏蒙巴顿。

如此,乔治六世才给这对年轻人举行了订婚典礼。数月后,经过一番精心准备,菲利普与伊丽莎白公主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而菲利普则被封为爱丁堡公爵。

1952年,乔治六世突发疾病在睡梦中逝世。当时正在肯尼亚度假的伊丽莎白在菲利普的陪伴下回到了英国,她强忍着悲哀继承了王位,并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了加冕典礼,是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原本,菲利普在婚前曾希望把终身都奉献给海军事业,但他发现自从伊丽莎白继承了王位后,他不只不能介入政治,而且他也不在王位继承次第中。他的终身都只能以“王夫”的身份,辅佐伊丽莎白停止一些公众活动。

最让菲利普不快乐的是,他和伊丽莎白所生的孩子,也都只能随女王的“温莎”姓氏,而不能姓“蒙巴顿”。这让他十分生气却又迫不得已,只得自嘲地说道:“我什么也不是,只是一条该死的虫子,是这个国度里独一一个不被允许把姓氏传给本人孩子的人。”

如此看来,菲利普固然贵为亲王,但却是妥妥的赘婿。他与伊丽莎白结婚后,不只终身都要为女王效劳,而且他还得牺牲他的事业和前程,安心肠做女王背后的男人。

关于普通男人而言,大约只能对高高在上的女王俯首帖耳,终身都在女王的阴影中诚实过活了。不过,菲利普显然遗传了父亲放纵不羁的基因,虽然他看上去成熟稳健,但是关于他的风流韵事却持续了很多年。

2014年,英国《太阳报》经过对多年媒体披露的菲利普与情人的新闻,统计出了一份30多位情人的名单。至于他的私生子,更是一大堆。让人不测的是,他最大的私生子要比查尔斯王子还要大2岁。

其实,关于菲利普来说,最初他之所以不时制造花边新闻,是由于他的角色让他感到很不满。特别是他对王室的倡议,简直都遭到了英国政府与伊丽莎白的否认。这让他觉得本人基本不是王室的中心成员。说得不好听一点,他也只是装点女王的绿叶而已。所以,为了发泄不满的心情,菲利普不时与一些漂亮女人传出暧昧。这其中不只有舞女,贵妇,也有红极一时的女明星,有英国人,也有美国人……

关于菲利普的不忠,伊丽莎白虽然心中不悦,但是她也很了解菲利普苦闷的心情,再加上她把王室威严和面子看得非常重要,因而她只能对丈夫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需菲利普不遗忘实行他的义务就行了。

显然,伊丽莎白的容纳惯坏了菲利普。他在情人的臂弯里似乎如鱼得水,虽然美女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他丝毫没有收敛的行迹。特别是在遇到彭妮·罗姆塞女勋爵后。

1975年,55岁的菲利普,遇到了在伦敦商学院读研讨生的22岁美女彭妮。

彭妮是百万富翁的千金,她身体细长,容貌娟秀,笑起来十分诱人。总之她的呈现,让年岁曾经不惑的菲利普,觉得到心脏砰砰直跳,终于明白了伊丽莎白当年所说的“一见钟情”终究是什么滋味。

尔后,菲利普与彭妮常常黏在一同,人们常常看到他们结伴骑马、游泳、旅游,以至在公众面前,他们的举止也非常亲昵。那如恋人普通的行径,常常让大家颇为为难。不过在菲利普和彭妮看来,大约只需他们觉得不为难,为难的就一定是他人吧,所以他们从不在意他人的见地。

关于这段长达30多年的“友谊”,菲利普毫不避讳地宣称,彭妮是他的红颜知己。而彭妮则安然表示她和菲利普是柏拉图式的恋爱,两人的关系非常纯真,从没有过一次性行为。同时她还在公众面前屡次强调,她和菲利普真的是被对方“深深吸收”。

英国媒体一向不怕事大,很快,《星期日报》就拍到了菲利普与彭妮在海边玩耍的照片。只见照片中的菲利普,仅在腰间系了一条薄薄的毛巾,他的一只手臂紧紧地搂在身着比基尼的彭妮的腰上。

这张照片在英国一时震惊了无数人,毕竟菲利普和伊丽莎白在公众面前表现得非常恩爱。虽然总有绯闻传出,但是看着他们形影不离的样子,没有人不置信他们是王室婚姻中的一注清流。而很多人也都唯愿本人在婚姻中,能和丈夫像他们一样相濡以沫,走过无数个四季。

虽然证据确凿,人们无条件地站到了女王这一边,但伊丽莎白并没有声讨菲利普,反而大方地协助菲利普遮掩这一丑闻。还特意约请彭妮一同参与活动,以表示这一切不过是由于大家都是好朋友而已。

不过,女王并不是没有脾气的。

2002年,关于伊丽莎白来说,真实是不幸的一年。她的母亲和妹妹相继离她而去,特别是在妹妹玛格丽特逝世后,王室不断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丧事的准备工作。但菲利普却和彭妮在外鬼混,并且他在得到音讯后,也没有及时赶回来,而是直到第二天才姗姗来迟。

面对丈夫的荒唐,忍耐了多年的伊丽莎白,终于向菲利普下达了“最后通牒”。她请求菲利普应该多陪伴她,而不是经常和已为人妇的彭妮密切往来。

在菲利普老年时,关于本人年轻时分的荒唐,他并没有流下愧疚的眼泪,反而当他人在问他如何才干持久维系婚姻时,他“一脸真诚”地说通知他人:“从我们身上能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宽容,正是女王教会了我这个重要质量。”

关于伊丽莎白来说,菲利普的风流韵事,只是让她头痛的一局部。还有一局部,则是菲利普在公众场所的口无遮拦。

比方有一次,女王慰劳遭遇北爱尔兰共和军攻击招致失明的小男孩:“小孩子,你的视力还剩下几?”

菲利普看了一眼男孩胸前打得十分混乱的领带,替他答复道:“从他打的领带看,仿佛没剩下几。”

还有一次,菲利普在和二战老兵合影时,追求圆满的摄影师,不时地指挥来指挥去,不耐烦的菲利普说道:“别废话,快把这张该死的照片拍了吧。”

1992年,菲利普在访问澳大利亚时,该国指导约请他抚摸考拉。但他拒绝道:“哦,不了,我怕染上可怕的传染病。”

由于菲利普的口无遮拦,让王室工作人员不得不常常为他圆场,而且有时分还引发了言论。

虽然菲利普不论是作为王室成员,还是作为丈夫,都并不圆满,但伊丽莎白对他还是非常认可,并供认他是王室成员中“最繁忙的一个”。

菲利普逝世后,白金汉宫曾给他终身做过的工作停止了统计,他终身走过170多个国度,单独到海外访问700屡次,列席过2万屡次公开活动,举行过5千屡次演说。就在他退休的前一天,他还在为伦敦板球场揭牌,那天他还幽默地表示,他应该是世界上最专业的揭牌人。

不论怎样说,菲利普与伊丽莎白携手73载,是他陪伴了伊丽莎白漫长的人生岁月,虽然往常斯人已逝,但他的音容笑貌,却并未因而而让人们淡忘。

女王不嫁是有其政治理由的。伊丽莎白即位后,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和法国王子都曾向她求婚。她清楚,王室联姻是政治性的,她不想因自己的婚姻使英国从属于西班牙或法国,英国需要的是中立。但是,她又不想由此得罪两国,使英国变为他们攻击的对象。于是女王开始与他们进行巧妙的周旋。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当时的情况看上去很明显,上至王宫贵族,下至贫民农奴,谁和伊丽莎白一世结婚都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因为他们背后都有庞大的利益关系网,婚后,政治立场上孤立的女王只有惨遭他们算计的份,她很快会死,然后被丈夫宣布为体弱多病,而她的丈夫则会登基,然后厚颜无耻地占领她的土地,剥夺她的财产令结新欢。

也许如果女王再年轻20岁,她还会相信男人会为了爱情和她结婚的谎言,很不幸,她最适合上当受骗的年纪里,被她姐姐软禁在疯人塔里。但她自己对着镜子,也明白自己并没有维系婚姻关系的美貌,所以,结婚等于死亡。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她宁可不结婚,永远独裁专制。

伊丽莎白一世的评价是:

伊丽莎白一世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在她当政期间,英国的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曾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在她生活的时代英国国王不是名义上的角色,英国黄金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归功于她。

故事:

伊丽莎白一世在世时就以“The Virgin Queen”著称,她一生都保持独身没有结婚。不过她年轻时,因为没有出嫁,所以对别人的追求从不拒绝,也不同意,做无表态状。

这样在国际上拉扯着各方关系在,她利用她未婚待嫁的身份,对先后向其求婚的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法国、瑞典等王室虚与委蛇,以自己的婚姻为筹码,在欧洲大陆各国,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这两大强国之间进行权力平衡,为英国最大限度地谋求国家利益。

戴安娜和查理斯王子於1977年中一个派对中认识,之前查理斯王子曾同戴安娜的姐姐伊丽莎白·萨拉·斯宾塞约会过,王子第一次遇见她时,就说她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女性。在奥索普属地靠近林区的一片耕地中央,戴安娜被人介绍给查尔斯王子。

之后戴安娜受邀出席1978年11月白金汉宫举办的查尔斯王子30岁生日晚会,从此以后,戴安娜和查尔斯王子的关系越来越好。她们开始在美丽的湖畔约会、开始愉快地聊天,甚至热情地亲吻。对此,戴安娜感到十分惬意和自豪。

1981年2月6日,查尔斯约戴安娜在温莎堡见面。天已经挺晚的时候,查尔斯对戴安娜说,他非常想念她随后就直截了当向她求婚,戴安娜接受了他的求婚。

然而,戴安娜没有想到的是,查尔斯并不是因为爱她而向她求婚,只是因为自己承担传承香火的责任,而这个责任需要一个王妃来完成。于是,他随意地选择了天真烂漫的戴安娜。戴安娜知道事情真相后,曾试过引起查尔斯的注意,希望能够获得他的爱,然而查尔斯仍旧对她不闻不问,毫不关心。

对婚姻失望的戴安娜决定不再沉默,1992年2月,查尔斯和戴安娜一起出访印度。这天正是情人节,按照惯例,这天王子和王妃都会献上情人节之吻,以示恩爱。

可是当查尔斯王子把嘴伸向戴妃的脸庞时,戴妃把脖子一转,时间拿捏得正到好处。戴安娜不让王子亲吻她!王子的吻被妻子无情的拒绝了!

100多个专业摄影师和5000余兴高采烈的印度观众亲眼目睹了这一幕。1992年12月9日英国首相梅杰代表皇室宣布戴妃和查尔斯王子婚姻的确出现了危机,两人正式分居!

之后,戴安娜和查尔斯王子不甘示弱,不断在媒体面前互相诋毁、抹黑对方。实在是有损皇家颜面,同时,戴妃与女王夫妇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1996年,在女王的勒令下,戴妃和查尔斯王子离婚了。但是戴妃仍然可以保留“殿下”称号。

扩展资料:

戴安娜婚外情人:

奥利弗·豪艾,是一位古玩生意人,他与戴安娜王妃1994年在伦敦的切尔西海港体育馆相遇后,马上就成为了戴安娜王妃的爱情俘虏。

威尔·卡林,曾任英国橄榄球联合会会长。他1995年与戴安娜王妃在伦敦的一座体操馆邂逅后双双坠入爱河,而且没过多久卡林还闪电般地与妻子离了婚。卡林坦率地承认自己深爱着戴安娜王妃。

克里斯托弗·威莱,1996年8月,房地产开发商威莱与戴安娜王妃在伦敦的切尔西海港体育馆相遇。也就是在同年,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正式劳燕分飞。

参考资料:

-戴安娜王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9774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1
下一篇2023-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