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从音乐到舞蹈,都蕴含着一种沉缓,凄楚的情绪。如。探路步、上河滩、望家乡等舞段和动作,据说是苗族古史传说中苗民负重在泥泞的路上行进,倒骑于牛背上遥望家乡并观看后面的同胞是否赶上逃难的队伍,以及怀念因渡河死去的人们等等场景的再现。举足维艰的动作,配上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哀怨笙声,舞蹈给人一种凝重、悲怆之感。仿佛是一种历史的追忆,仿佛是在向人们展现一轴活的历史画图。
笙舞以探路步为基本舞步。探路步舞者左脚提起往左侧空划小半圆落地,右脚左靠,身体同时往左侧横移,微右斜腰,右脚又做对称动作。这种前行中又有向左右两侧横移的动律,和花苗其它舞蹈如笛子调、竹竿舞等一样,有着自己浓烈的民族特色。
芦笙舞除探路步、双踏浪等稍为简单点的动作外,还有如跪地下腰、板凳下下腰、滚地笙、双腿蹬天、望家乡等一些难度大、技巧高的动作和组合。要跳完一组芦笙舞,要求舞者必需具备一定的功夫和体力。所以,芦笙舞多在青少年和部份中年人间流传,一般老年人因年岁已高,逐渐退出了舞者行列。故芦笙舞还不像笛子调那样,不论年纪大小皆能随音乐起舞。
以最为普及的自娱性芦笙舞为例。一年四季都可以跳,特别是春节跳得更欢。年三十那天,谁家的年饭先吃毕,这家喜好跳舞者就吹起芦笙到一家去约舞伴,到了人家家门口就跳起芦笙舞,一是表示约舞伴,二是给这户人家拜个年。倘若这一家备好年饭还未吃,主家就要邀请客人与他家共尝年饭,若客人再三推辞,主人就要挟几块肥肉送给客人,客人当时吃不下,主人就将肉放在其芦笙顶部的一个小葫芦里。主人家吃过饭,愿跳舞者,带上自己的乐器,换上节日的盛装跟随来约伴的人再跳到另一家去。待全村跑完,跳笙队伍已占全村大半数人了。最后,舞者全都集中到村中大场上,随乐起舞,直跳到晨曦微露才散。
芦笙是苗族古老的吹奏乐器,苗家人吹奏芦笙,必定要以舞蹈配合。芦笙舞由十几甚至几十人盛装打扮的芦笙手围称圆圈,边吹边跳,又称“踩堂舞”,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舞蹈。芦笙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苗族人民珍贵的艺术财富。智慧的苗家人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芦笙的内涵。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芦笙舞种类
第一种群众性芦笙舞,苗语叫“究给”,每当节日来临之时,人们都到芦笙场上跳芦笙舞。芦笙舞由一支庞大的芦笙队伴奏,或者由芦笙队带领,群众围着芦笙队形成圆圈舞蹈。这种芦笙舞不限人数,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舞蹈动作比较简单,随着芦笙吹奏的乐曲而变化。随着苗家姑娘的跳动,身上佩戴的银饰会发出悦耳的声响,具有浓郁的苗家风情。
第二种是表演性芦笙舞,苗语中叫“丢捞比给”。这种芦笙舞是男子竞技性的舞蹈,一般在传统节日里举行,舞曲明快,节奏强烈,技术性比较高,多数是各村里的芦笙能手才能参加比赛。
第三种是风俗性芦笙舞,这是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姑娘把自己绣的花腰带一头系在自己看中的男青年的芦笙上,自己牵着花腰带的另一头跟着男青年跳舞。有时一个男青年身后有好几个姑娘牵着花腰带,队形好像孔雀开屏,而有的男青年身后却空无一人,十分有趣。
芦笙舞·锦鸡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丹寨县
锦鸡舞是苗族人民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祭祖活动中的主要的舞蹈形式。民间的婚庆、迎客礼仪和青年男女的跳月的过程中也常常表演锦鸡舞。锦鸡舞以芦笙伴奏,表演时女性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穿绣花超短百褶裙,戴全套银项圈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打扮得像美丽的锦鸡一样。
民间锦鸡舞多以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等四支规格不同的芦笙为主要吹奏乐器,吹奏出低、中、高、特高等多音混合曲,其节奏有序、欢快、流畅,音质委婉悠扬,似若高山流水之声,苗语称之给拉(GiX LaL),意即如行云流水、奔放自然。民间锦鸡舞的芦笙曲调丰富,有乐曲一百多首,演奏起来轻快流畅,优美动听。 跳舞时,男性青年(少者三五人,多则二三十人)吹奏芦笙于前领舞,女性(以姑娘和中年妇女为主,七八十岁的老人、五六岁的孩童均可随意参加)排成一字长蛇队跟在后面,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随芦笙曲调和舞步的变化而翩翩起舞,舞步时而缓缓前移,时而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有时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移动,有时或进或退漫舞。舞蹈动作有三、四、七步不等,以四步为主,兼以六步转身。腿上动作多、上肢动作少,以腰、膝的自然摇动为舞蹈的基本特点。双脚按芦笙曲调节奏变换出优美姿势,双手于两侧稍往外自然摇摆,加上妇女头上的锦鸡银饰跃跃欲飞。
仅以四步舞为例,以左脚为先,左脚先向左侧轻迈一步,右脚跟着左脚靠拢,然后右脚向右轻迈一步,左脚则又向右脚靠拢,之后又轮到左脚向左迈步,右脚跟上,反复四次后即转换跳六步顺时针转身(转180度),如此往返,逐步侧身相随围成圆圈缓缓前行。每跳一步,双膝同时自然向前嬗动,犹如蜻蜓点水;双手于两侧自然放开,悠然摇摆。人多时,芦笙手在中间围成圆圈吹跳,女性在外围成圆圈漫舞。 民间锦鸡舞的芦笙音乐轻快流畅,优美动听,曲调丰富,有100多首。1958年,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的何云、简其华、张淑珍编著出版的《苗族芦笙》一书就收录了丹寨县排调镇麻鸟村芦笙手吹奏的锦鸡舞乐曲,誉麻鸟为芦笙音乐之乡。
芦笙舞·鼓龙鼓虎-长衫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贵定县
谷撒村苗族自古以来崇拜龙,龙能呼风唤雨、龙能使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每逢收获季节,就用歌舞庆祝丰收、表达爱情,并把自己装扮成龙的模样,身穿黑色长衫,头顶龙面斗角图腾、插野鸡翎,口戴髯口,拴红色银饰腰带,手执粗长芦笙管,自吹自跳。伴随流畅的芦笙旋律,银饰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发出悦耳的叮当声,《龙斗角》、《吐水》、《出洞》等舞蹈,韵味古朴、感情真挚、刚健柔韧,让人赞不绝口。
长衫龙这种苗族芦笙舞仅在丧葬和祭寨神仪式中表演,如今则每逢重大节日集会、婚嫁、立房、跳月等传统民族活动都要表演此舞。此舞用于丧葬时,于出殡队伍的最前列表演;用于祭寨神时,则于阳历二月初一这一天在杀牛祭祖踩场之际表演;用于立房时,往往在踩屋基时进行;用于跳月时,则多在正月初一至三十的跳月场活动中表演。
种类
长衫龙苗族芦笙舞为男子双人舞、四人舞和群舞,舞者身着黑色大襟长衫、头插2根野鸡翎、头顶龙面牛角图腾、口戴髯口,拴红色银饰腰带,手执芦笙,自吹自跳,随着流畅的芦笙旋律,舞着龙斗角、龙吐水、龙出洞、龙飞膀子、莲花、拜见等动作。长衫龙苗族芦笙舞的舞蹈风格和谐迤丽、刚柔兼蓄、韵味古朴、感情真挚;舞姿矫若游龙、扇若惊鸿、上下稳活、刚健柔韧,人的拟龙化、龙的形象、龙的动态,体现一种深沉古朴的韵味。
该舞伴奏乐器笙管粗长,声音低沉浑厚,音乐节奏鲜明,舞蹈动作与音乐紧密结合为一体,和谐流畅,潇洒大方,表现为苗族芦笙舞的独特风格。舞蹈分为三节,第一节表示群龙出现;第二节表示龙腾虎跃;第三节表示群龙抢宝。
芦笙舞·滚山珠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纳雍县
滚山珠是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的苗族民间舞。滚山珠,本是用形体模仿箐鸡(当地的一种野鸡)在山林中嬉戏的一种欢快的芦笙舞,所以其技巧与形体造型的写实性较强。表演者头戴插箐鸡尾的帽子(雄性箐鸡的标志)或红线花帽(雌性箐鸡的标志),边吹芦笙边舞,显然是对生活的再现。舞台上,对脚掌、扣肩倒立、跪步、点将等技巧,不时引起台下阵阵喝彩,尤其是滚山珠(又称刀丛滚身)这一招,总会引起观众的一阵阵叫好声。
地龙滚荆以前动作比较单一,古朴稚拙,以再现当年年轻人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为主,一人数人均可表演。表演时用6支长约20厘米木制梭镖,镖头插入地下,围成一个直径约07米的圆圈,或用6只对顶的饭碗摆成圆圈代替镖头亦可,表演者必须手持芦笙一边吹奏,一边跳跃,围着梭镖或水碗翻滚,碗中水不能倾泻,这样的表演难度极大,异常惊险。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步将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生动技巧,融汇到芦笙舞蹈中,不断改进完善。
滚山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进各种技巧,不断完善。到1989年,芦笙舞滚山珠由以往的单人表演发展成为6至8人同时表演的舞蹈。表演者手执六管芦笙,头戴箐鸡翎帽,身着绣花白褂,吹奏着世代传承的芦笙舞曲,围绕梭镖或盛满水的碗进行舞蹈表演,时而以头为足,芦笙舞步与技巧运用难度随表演进程不断增加,表现苗族同胞在迁徙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排出万难的惊险场面。
芦笙舞从音乐到舞蹈,都蕴含着一种沉缓,凄楚的情绪。如。探路步、上河滩、望家乡等舞段和动作,据说是苗族古史传说中苗民负重在泥泞的路上行进,倒骑于牛背上遥望家乡并观看后面的同胞是否赶上逃难的队伍,以及怀念因渡河死去的人们等等场景的再现。举足维艰的动作,配上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哀怨笙声,舞蹈给人一种凝重、悲怆之感。仿佛是一种历史的追忆,仿佛是在向人们展现一轴活的历史画图。
笙舞以探路步为基本舞步。探路步舞者左脚提起往左侧空划小半圆落地,右脚左靠,身体同时往左侧横移,微右斜腰,右脚又做对称动作。这种前行中又有向左右两侧横移的动律,和花苗其它舞蹈如笛子调、竹竿舞等一样,有着自己浓烈的民族特色。
芦笙舞除探路步、双踏浪等稍为简单点的动作外,还有如跪地下腰、板凳下下腰、滚地笙、双腿蹬天、望家乡等一些难度大、技巧高的动作和组合。要跳完一组芦笙舞,要求舞者必需具备一定的功夫和体力。所以,芦笙舞多在青少年和部份中年人间流传,一般老年人因年岁已高,逐渐退出了舞者行列。故芦笙舞还不像笛子调那样,不论年纪大小皆能随音乐起舞。
以最为普及的自娱性芦笙舞为例。一年四季都可以跳,特别是春节跳得更欢。年三十那天,谁家的年饭先吃毕,这家喜好跳舞者就吹起芦笙到一家去约舞伴,到了人家家门口就跳起芦笙舞,一是表示约舞伴,二是给这户人家拜个年。倘若这一家备好年饭还未吃,主家就要邀请客人与他家共尝年饭,若客人再三推辞,主人就要挟几块肥肉送给客人,客人当时吃不下,主人就将肉放在其芦笙顶部的一个小葫芦里。主人家吃过饭,愿跳舞者,带上自己的乐器,换上节日的盛装跟随来约伴的人再跳到另一家去。待全村跑完,跳笙队伍已占全村大半数人了。最后,舞者全都集中到村中大场上,随乐起舞,直跳到晨曦微露才散。
芦笙是苗族古老的吹奏乐器,苗家人吹奏芦笙,必定要以舞蹈配合。芦笙舞由十几甚至几十人盛装打扮的芦笙手围称圆圈,边吹边跳,又称“踩堂舞”,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舞蹈。芦笙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苗族人民珍贵的艺术财富。智慧的苗家人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芦笙的内涵。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芦笙舞种类
第一种群众性芦笙舞,苗语叫“究给”,每当节日来临之时,人们都到芦笙场上跳芦笙舞。芦笙舞由一支庞大的芦笙队伴奏,或者由芦笙队带领,群众围着芦笙队形成圆圈舞蹈。这种芦笙舞不限人数,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舞蹈动作比较简单,随着芦笙吹奏的乐曲而变化。随着苗家姑娘的跳动,身上佩戴的银饰会发出悦耳的声响,具有浓郁的苗家风情。
第二种是表演性芦笙舞,苗语中叫“丢捞比给”。这种芦笙舞是男子竞技性的舞蹈,一般在传统节日里举行,舞曲明快,节奏强烈,技术性比较高,多数是各村里的芦笙能手才能参加比赛。
第三种是风俗性芦笙舞,这是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姑娘把自己绣的花腰带一头系在自己看中的男青年的芦笙上,自己牵着花腰带的另一头跟着男青年跳舞。有时一个男青年身后有好几个姑娘牵着花腰带,队形好像孔雀开屏,而有的男青年身后却空无一人,十分有趣。
芦笙舞·锦鸡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丹寨县
锦鸡舞是苗族人民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祭祖活动中的主要的舞蹈形式。民间的婚庆、迎客礼仪和青年男女的跳月的过程中也常常表演锦鸡舞。锦鸡舞以芦笙伴奏,表演时女性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穿绣花超短百褶裙,戴全套银项圈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打扮得像美丽的锦鸡一样。
民间锦鸡舞多以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等四支规格不同的芦笙为主要吹奏乐器,吹奏出低、中、高、特高等多音混合曲,其节奏有序、欢快、流畅,音质委婉悠扬,似若高山流水之声,苗语称之给拉(GiX LaL),意即如行云流水、奔放自然。民间锦鸡舞的芦笙曲调丰富,有乐曲一百多首,演奏起来轻快流畅,优美动听。 跳舞时,男性青年(少者三五人,多则二三十人)吹奏芦笙于前领舞,女性(以姑娘和中年妇女为主,七八十岁的老人、五六岁的孩童均可随意参加)排成一字长蛇队跟在后面,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随芦笙曲调和舞步的变化而翩翩起舞,舞步时而缓缓前移,时而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有时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移动,有时或进或退漫舞。舞蹈动作有三、四、七步不等,以四步为主,兼以六步转身。腿上动作多、上肢动作少,以腰、膝的自然摇动为舞蹈的基本特点。双脚按芦笙曲调节奏变换出优美姿势,双手于两侧稍往外自然摇摆,加上妇女头上的锦鸡银饰跃跃欲飞。
仅以四步舞为例,以左脚为先,左脚先向左侧轻迈一步,右脚跟着左脚靠拢,然后右脚向右轻迈一步,左脚则又向右脚靠拢,之后又轮到左脚向左迈步,右脚跟上,反复四次后即转换跳六步顺时针转身(转180度),如此往返,逐步侧身相随围成圆圈缓缓前行。每跳一步,双膝同时自然向前嬗动,犹如蜻蜓点水;双手于两侧自然放开,悠然摇摆。人多时,芦笙手在中间围成圆圈吹跳,女性在外围成圆圈漫舞。 民间锦鸡舞的芦笙音乐轻快流畅,优美动听,曲调丰富,有100多首。1958年,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的何云、简其华、张淑珍编著出版的《苗族芦笙》一书就收录了丹寨县排调镇麻鸟村芦笙手吹奏的锦鸡舞乐曲,誉麻鸟为芦笙音乐之乡。
芦笙舞·鼓龙鼓虎-长衫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贵定县
谷撒村苗族自古以来崇拜龙,龙能呼风唤雨、龙能使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每逢收获季节,就用歌舞庆祝丰收、表达爱情,并把自己装扮成龙的模样,身穿黑色长衫,头顶龙面斗角图腾、插野鸡翎,口戴髯口,拴红色银饰腰带,手执粗长芦笙管,自吹自跳。伴随流畅的芦笙旋律,银饰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发出悦耳的叮当声,《龙斗角》、《吐水》、《出洞》等舞蹈,韵味古朴、感情真挚、刚健柔韧,让人赞不绝口。
长衫龙这种苗族芦笙舞仅在丧葬和祭寨神仪式中表演,如今则每逢重大节日集会、婚嫁、立房、跳月等传统民族活动都要表演此舞。此舞用于丧葬时,于出殡队伍的最前列表演;用于祭寨神时,则于阳历二月初一这一天在杀牛祭祖踩场之际表演;用于立房时,往往在踩屋基时进行;用于跳月时,则多在正月初一至三十的跳月场活动中表演。
种类
长衫龙苗族芦笙舞为男子双人舞、四人舞和群舞,舞者身着黑色大襟长衫、头插2根野鸡翎、头顶龙面牛角图腾、口戴髯口,拴红色银饰腰带,手执芦笙,自吹自跳,随着流畅的芦笙旋律,舞着龙斗角、龙吐水、龙出洞、龙飞膀子、莲花、拜见等动作。长衫龙苗族芦笙舞的舞蹈风格和谐迤丽、刚柔兼蓄、韵味古朴、感情真挚;舞姿矫若游龙、扇若惊鸿、上下稳活、刚健柔韧,人的拟龙化、龙的形象、龙的动态,体现一种深沉古朴的韵味。
该舞伴奏乐器笙管粗长,声音低沉浑厚,音乐节奏鲜明,舞蹈动作与音乐紧密结合为一体,和谐流畅,潇洒大方,表现为苗族芦笙舞的独特风格。舞蹈分为三节,第一节表示群龙出现;第二节表示龙腾虎跃;第三节表示群龙抢宝。
芦笙舞·滚山珠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纳雍县
滚山珠是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的苗族民间舞。滚山珠,本是用形体模仿箐鸡(当地的一种野鸡)在山林中嬉戏的一种欢快的芦笙舞,所以其技巧与形体造型的写实性较强。表演者头戴插箐鸡尾的帽子(雄性箐鸡的标志)或红线花帽(雌性箐鸡的标志),边吹芦笙边舞,显然是对生活的再现。舞台上,对脚掌、扣肩倒立、跪步、点将等技巧,不时引起台下阵阵喝彩,尤其是滚山珠(又称刀丛滚身)这一招,总会引起观众的一阵阵叫好声。
地龙滚荆以前动作比较单一,古朴稚拙,以再现当年年轻人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为主,一人数人均可表演。表演时用6支长约20厘米木制梭镖,镖头插入地下,围成一个直径约07米的圆圈,或用6只对顶的饭碗摆成圆圈代替镖头亦可,表演者必须手持芦笙一边吹奏,一边跳跃,围着梭镖或水碗翻滚,碗中水不能倾泻,这样的表演难度极大,异常惊险。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步将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生动技巧,融汇到芦笙舞蹈中,不断改进完善。
滚山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进各种技巧,不断完善。到1989年,芦笙舞滚山珠由以往的单人表演发展成为6至8人同时表演的舞蹈。表演者手执六管芦笙,头戴箐鸡翎帽,身着绣花白褂,吹奏着世代传承的芦笙舞曲,围绕梭镖或盛满水的碗进行舞蹈表演,时而以头为足,芦笙舞步与技巧运用难度随表演进程不断增加,表现苗族同胞在迁徙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排出万难的惊险场面。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云南江川李家山二十四号墓、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铜葫芦笙斗,据测定属春秋至战国之际的遗物。有五、六、七管三种。竹或木制笙管已腐朽不存,铜制笙斗的形制略有差异。李家山二十四号墓出土的两支铜斗,上端均铸一立牛为饰,造型生动形象,通高分别为26和282厘米。铜葫芦笙系仿天然葫芦匏形用青铜铸造笙斗,另插竹木制笙嘴吹奏。主要用于伴奏舞蹈。如开化铜鼓面部主晕图象中有匏笙舞,画面上八人中有一人边吹葫芦笙边舞,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胴部画面、舞俑、乐舞铜饰物和房屋模型中也屡见吹奏葫芦笙的形象(《中国音乐史图鉴》Ⅱ—48至Ⅱ—51)。
文献记述葫芦笙始于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唐大中(847—859)年间,“夷部乐……有葫芦笙”。唐代樊绰《蛮书》载南诏(范围为云南全部、贵州、四川、广西及越南、老挝、缅甸北部地区)“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新唐书·南诏传》:“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对釂。”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葫芦笙两江峒中乐。”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葫芦竹,攒竹于瓢,吹之鸣鸣然”。
以葫芦为笙斗,细端穿孔接一长管为吹口,接管长25厘米左右。笙管黄枯竹制,有四至八管不等,长9— 90、管径1—15厘米,环列并微穿葫芦腹部,以蜡固定。每管靠近葫芦处开一按音孔,下端透空为底部按音孔,插入葫芦内的管上嵌有长2厘米、宽02厘米的竹制或铜制簧片。
难忘家乡芦笙节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黔东南,这里民族文化绚烂古朴,人文胜景丰富,原生态民族风情浓郁,被称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而最让我难忘的是家乡的芦笙节。
芦笙是我们苗族的一种吹奏乐器,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
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每年农历9月27日苗族就要举行芦笙会,每到那一天,数以万计的群众自发相聚,吹芦笙、跳铜鼓、斗牛、斗鸟、对歌、赛马,盛况空前。会场设有指挥台,台前即是芦笙场。听吧,“踩堂曲”奏响了,会场立刻欢腾起来。芦笙手边奏边舞,人们也伴随着芦笙起舞,称为“芦笙舞”。芦笙音域宽阔,乐声悠远,笙歌豁亮,令人回味。看吧,随着芦笙手们弯腰拐脚,左右摇晃,系在芦笙上的大红花的红绸子飘带在空中上下飞舞,而姑娘们戴着银冠、银圈、银环、银镯,形成银色的海洋,随着芦笙曲调翩翩起舞,尽情欢跳,姑娘们起舞亦发出阵阵悉啐声,恰似芦笙声的和声,优美动听。场面壮观动人,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斗牛是芦笙会中又一个精彩节目。苗族世世代代靠牛耕种,在饲养放牧过程中,牛喜角斗的习性,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于是,苗胞们常把“斗牛”作为娱乐活动。各村寨都豢养起供斗牛用的牛王,每当喜庆节日便去参加斗牛。某个寨的“牛王”勇猛善斗,屡次获胜,不仅其主人受到尊敬,全寨人也感到自豪。
当夜幕降临,繁星满天,芦笙会场变成了青年们的赛歌场。男女歌手慢慢地聚拢,高声对唱,以歌传情表意,彼此共叙衷情。通过赛歌,苗家儿女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今天,阵阵芦笙声吹出了苗家人的欢乐,吹出了苗族青年男女的甜蜜爱情,也吹出了苗族同胞对远方客人的欢迎。随着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关部门现在已经把传统的芦笙节提升为“凯里国际芦笙节”,这是“百节之乡”凯里的“百节之冠”。凯里国际芦笙节已为芦笙盛会里最为壮观一景,它集民族风情之精华,以“百牛争霸”、“千对银角”、“万把芦笙”的缤纷壮观场面,融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为一体,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的盛会。每年国际芦笙节举办期间,整个凯里城歌舞翩翩、银潮滚滚、服饰斑斓,海内外宾客纷至沓来,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使他们大开眼界,游客们纷纷参与到芦笙节中,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如痴如醉地享受芦笙节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沉醉于幸福与欢乐的海洋中。
难忘家乡芦笙节,如果您想感受原生态的民族风情,欢迎您到黔东南做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