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贵州旅游,除了领略黄果树瀑布、梵净山这样的自然景观,品尝酸汤鱼、长桌宴这样的美食,更要了解当地浓郁的民族文化。而提到贵州的民族文化,又不得不想到隐藏在黔东南各地大山中的苗寨,这其中既有像世界最大苗寨——千户苗寨那样家喻户晓的知名苗寨,也有如珍珠一般散落在群山之间的小型苗寨,他们大多都完好的保留了属于自己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所以看上去都显得比较古朴而宁静。
众多的苗寨中,与千户苗寨同属于雷山县的朗德苗寨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他甚至拥有众多不逊于西江千户苗寨的荣誉,比如说中国百节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景观村落、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而且2008年奥运圣火还传递到了这里,可以说在西江千户苗寨还没有出名之前,朗德苗寨便是贵州最有名的苗寨。
郎德位于凯里市东南27公里的苗岭腹地,分为朗德上寨和朗德下寨两个自然村寨。据历史记载,郎德苗寨始建元末明初,距今有670多年历史。郎德拥有百户人家,寨内苗族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为“长裙苗’’。
想要进入寨子,必须经过仪式感十足的12道拦门酒(当然并不是非喝不可,想喝可以喝,不能喝也不会强求,更多的体验算是一种仪式感),这是对每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给予最热烈的欢迎,只见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沿着山坡一排排站开,苗家阿姐阿妹身穿盛装唱着歌,在寨门里依次站好,手捧牛角杯笑吟吟看着每一位来客,苗家的阿哥阿弟则吹起悠扬的芦笙,更有老人小孩也加入欢迎队伍中来,真的充分感受到苗家人的热情与好客。
同是十二道拦门酒,千户苗寨和朗德上寨都有,但相比之下,千户苗寨将仪式放在大门前的广场之上一字排开,看上去更壮观,而朗德苗寨却是将拦门酒设置在进寨的田间小道之上,显得更接地气,也更加原滋原味。
正如这段时间特火的歌曲《我的祖国》里唱的那样“朋友来了有好酒”,苗家人便是以自酿的米酒来招待远方的客人,而且这十二道拦门酒历史悠久,每一道都有不同的喻意,分别代表:恭喜酒、善良酒、勤劳酒、勇敢酒、聪明酒、美丽酒、明理酒、诚实酒、宽宏酒、长寿酒、富裕酒、美满酒,瞧瞧,多好的喻意啊?
除了热情的拦门酒之外,如果来到寨子的时间正好,还可以看到一天两场的苗族传统歌舞,苗族飞歌、芦笙舞、铜鼓舞、锦鸡舞、集体舞……等等丰富多彩的苗族民间歌舞。
苗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用他们的话说,刚学会说话之时就要学唱歌,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会跳舞,歌舞已然融入到他们的生命之中,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
众多的节目中,其中最惹人注目的当属芦笙表演,十位芦笙表演者,其中有八位都是老人家,其中一位更是年逾八旬,须发尽白,却精神矍铄。他们手上拿着两、三米长的芦笙,迈着统一的步伐,吹着欢快的旋律,表演得十分投入!
渝帆在观赏之余,与几位刚参与表演的阿妹聊天得知,参与演出的所有演员没有一个是外聘的职业演员,全都是朗德苗寨本地人,而且他们演出的报酬很低,一场跳下来仅有3-5元,一天表演两场,一个月也只有300-500元的收入;
他们之所以参与演出,并不是为了钱,而是喜欢与生俱来的喜欢,就是觉得跳着这种舞蹈可以让他们快乐,很享受这种以舞蹈来欢迎远方客人的过程。听着这样的回答,真是为她们感到高兴,因为这种极致简单的快乐,已经是都市人高攀不起的存在。
观看了演出,还可以参观一下这个古朴而宁静的寨子,相比千户苗寨,郎德上寨虽然小了很多,但同样有属于自己的魅力,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琳琅繁杂的店铺,没有可以精致可以休憩的咖啡馆小酒馆,这里只有着沉淀的沧桑,斑驳长满青苔的木墙,看上去摇摇欲坠的吊脚楼。末了,还可以参观一下寨子里的英雄——杨大六的故居,据说是清朝农民起义首领之一。相传他跨上战马,勇猛异常,吓得清兵惊问“他是谁?”但听苗民赞誉道:“羊打罗!”苗话“羊打罗”即“凶死了”、“勇敢极了”之意。清兵不懂苗话,误以为这位身先士卒的悍将叫“杨大六”,于是便上了书,杨大六便由此得名。
渝帆提示:
门票:50元/人;
交通:
1、从外地来可以坐动车到凯里南站,然后乘坐21路公交车到凯里汽车站,然后搭乘凯里至朗德的班车,早上7:30-下午17:30,每小时一班,票价10元;
2、雷山客运站到朗德下寨(朗德客运站)大门也有班车,每小时一班,票价5元;
2、如果是自驾前往,可以直接导航郎德苗寨。
演出时间:
1、朗德上寨拦门酒,每天的上午10:30-10:45,下午的16:30-16:45,每次只有大约15分钟,最好看着时间,别错过了。
2、朗德上寨风情表演,演出时间为每天上午10:30-11:30,下午16:30-17:30。
3、朗德下寨国庆期间每天上午9:30-10:30有斗鸡表演;
4、朗德下寨风雨桥上有纺纱织布展示,有兴趣的也可以体验;
5、朗德上寨国庆期间每天下午15:40-16:20有脊树活动;
6、朗德下寨国庆期间晚上19:30-20:30有篝火晚会;
7、朗德下寨非遗街每天8:30-18:00有刺绣、蜡染体验;
住宿:朗德苗寨没有豪华酒店,下寨有一家朗德壹号还不错,另外还有一些苗家民宿,可以体验苗家人的热情与服务,还可以品尝当地的苗王鱼、苗家黑毛猪腊肉、酸汤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苗 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 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 瑰丽多彩, 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苗族节日较多, 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花 山节”、“四月八”、“龙船节”等。 苗族曾经自称“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叟”、“答几” 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 为苗族。其中青苗人精通药草,黑苗人则擅长养蛊施毒,族中有蛊婆。
宗教习俗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牯藏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 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 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 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极少。 传统地讲,苗族对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认为是一种灵性的体现,因而对其顶礼膜 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 、岩洞、大树、山林等。此外, 苗族认为一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语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两词并用。 多数情况下, 鬼被认为是被遗弃或受委屈的灵魂和工具所变成的, 常给人类带来灾难、 病痛、 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谓东方鬼、西方鬼、母猪鬼、吊死鬼、老虎鬼等,被称为恶鬼。而 有灵性的自然现象常被认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风神、雷神、 雨神、太阳神、月亮神等。对于善鬼、恶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对善鬼有送有迎, 祭祀较真诚,对恶鬼则须贿赂哄骗直至驱赶使之远离。 在许多地区, 苗族还认为自然界存在许多精怪。 比如牛在厩内以粪便盖身或在厩内打转、 将粪踩成圆圈,猪吃猪仔或躺在食槽里,鸭吃鸭蛋,老虎进田,遇到两蛇交尾,母鸡发出公 鸡的鸣叫等均属出现了相应的精怪。在一些苗族地区,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萨、土地奶、家 神、祭桥、水井等。土地菩萨苗语叫土地鬼,一般由几块石头垒成,土地屋多为木制或用三 块石板搭成,极为简陋,设于寨旁路口处或大路边行人休息处。家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 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设立“家神”偶像。祭桥流行于黔东南大部分地区。龙也是各地苗族 的崇拜和祭祀对象。图腾崇拜方面。东部地区许多苗族与瑶族共同崇拜盘瓠(一种神犬) 。 他们世代传说着“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盘瓠视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区一些苗族认为他们的 始祖姜央起源于枫木树心,因而把枫树视为图腾。另有一些地区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为自 己的图腾崇拜对象。普遍地,祖先崇拜在苗族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祖先虽 然死去,其灵魂却永远与子孙同在,逢年过节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饮食也要随时敬奉祖 先。许多地区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猪”、“椎牛祭祖”,黔东南有 “吃牯脏”,黔中地区叫“敲巴郎”,黔西北、滇东北有打老牛习俗。其中,黔东南的吃牯脏至 今盛行不衰,最为典型。吃牯脏亦称祭鼓节、鼓社节、鼓藏(牯脏)节,以宗族(鼓社)为 单位,每七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寄居中在木鼓里,祭鼓就是敲击木鼓 召唤祖先的灵魂来享用儿孙的供品。主祭者称为牯脏头,祭品牯脏牛是专门为此而饲养的。 每届祭祀活动前后延续三年之久。大多数苗族人虔信巫术。主要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 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还有蛊术等。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巫师大多是非职业化的。他们 在前述各种原生性崇拜和巫术活动中起着主持者的角色, 有的地方巫师还兼任寨老。 巫师除 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还能讲述本宗支的谱系、本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和迁徙来源的路线, 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古歌古词和民间故事,有的巫师还兼有歌师和舞师的职能。所以说,巫 师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传承人,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师还掌握 一定的医术,懂得一些草药,在为人驱鬼的同时,辅以科学的医药手段。 饮食习惯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 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 族喜吃狗肉, 有“苗族的狗, 彝族的酒”之说。 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 多是茶油和菜油。以 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 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 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 3-5 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 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 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 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 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 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婚丧习俗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彩色糯米饭。 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 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 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贵州一带苗族现今保存有完好的悬棺葬和洞棺葬, 据说此 举是为了方便苗家后人打回中原时将已故祖先带回故土入土为安。 服饰特色 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 200 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 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 艺技法, 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 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 或者挑中带绣, 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 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 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 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 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 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 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 蓝五种。 从构图上看, 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 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 从形式上看, 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 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 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 苗族建筑及村寨 苗族由于特有的迁徙历史, 在建筑选材和房屋构建行程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 苗家人喜 欢木制建筑,一般为三层构建,第一层一般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题,所以一般为半边 屋, 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畜, 第二层为正房, 第三层为粮仓, 有的人家专门在第三层设置“美 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丽,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关系。苗家整个村寨都使用木 材作为建筑材料, 被现代建筑学家们誉为最具生态的建筑方式, 木制杆栏式建筑既解决了山 地建筑平地少的问题, 也解决了农家杂物堆放牲畜的圈养问题。 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 村寨:凯里西江千户苗寨。 苗族音乐 苗族音乐格调古朴,内容丰富。主要有飞歌、酒歌、游方歌(又叫马郎歌) 、理俗歌、 祭祀歌、儿歌等种类声。歌声高亢嘹亮,热情奔放。其音乐既有刚毅、率直、粗狂、豪放的 一类(以飞歌为代表) ,又有柔情、委婉、细腻、深沉的一类(以游方歌为代表) 。声乐有酒 歌、情歌、嘎百福歌等。乐器有木鼓、铜鼓、芦笙等。 苗族飞歌是一种最有代表性的典型苗歌,苗语称为 HXak Yangt,又称之为吼歌、喊歌、 山歌,是青年男女隔山隔水的情况下,为互表诚意,邀约游方而放声抒怀的一种情歌。在迎 送客人和宴酣时,有时也用飞歌。飞歌曲调有挂丁、凯棠、湾水三种。挂丁飞歌流行于巴拉 河流域(小甜瓜外婆家摆底) ,四声微调式民歌,性格刚健,爽朗、热情、奔放。 凯棠飞歌 主要流行于凯棠、翁项、地午一带,属四声音阶羽调式民歌,用大体相同的一个旋律,两个 声部一先一后出现,摹仿式二部重唱、合唱。高音区放在任意延长位置,高昂明亮,开朗激 扬。湾水飞歌,流行于清水江以北的湾水、万潮、炉山一带,属四音阶宫调式民歌。旋律进 行连续四度、 五度大跳, 音型贯穿全曲。 乐曲终止音低。 苗族情歌, 苗语称 HXak Yex Fangb, 四声音阶微低式,终止音拖腔,强弱起伏,低回婉转,抒情揉合。多数为独唱和二人合唱, 少数为对唱。
凯里千户苗寨小吃有哪些
凯里千户苗寨是贵州省凯里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而该寨子也以其尤为独特的小吃而为人所知。以下是凯里千户苗寨小吃的介绍。
酸汤鱼片
凯里千户苗寨的酸汤鱼片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也是寨子的标志性美食之一。这道小吃主要由鱼片、泡菜、豆腐皮等食材组成,主料鱼片先在酸汤中煮熟再下入泡菜和豆腐皮,再加上鲜香的调味料,让人一吃难忘。
苗家酸豆角炒肉
苗家酸豆角炒肉口感鲜美,质地独特,色彩斑斓。这道小吃选用凯里本地的酸豆角和瘦肉炒制而成,口感清爽不腻,尤其适合夏天食用。
鲜肉粉
鲜肉粉是凯里千户苗寨的另一特色小吃,这道小吃选用大米粉为主要材料,配上新鲜的瘦肉和当地青菜等食材。鲜肉粉的美味在于其口感细腻,香味浓郁,并且采用传统的烹饪技法,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风味。
凉粉
凉粉是贵州省的传统小吃,那么凯里千户苗寨的凉粉与众不同在哪里呢?其实凯里千户苗寨的凉粉在口感上更加清新、爽口,越吃越有嚼劲,而且其酱料也比一般凉粉更加香鲜美味。
凯里千户苗寨的小吃口感独特、色彩斑斓。旅游到凯里,一定要来尝尝这些美味的小吃,去了不尝,一定后悔。
西江千户苗寨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著名旅游去。
西江位于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是凯里周围规模最大的苗寨,约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
这里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如果游客秋天来此,可看到屋前屋后的巨大枫木红叶片片,丰收的景色真的很美。
西江还有远迎闻名的银匠村,银饰制作巧夺天工。苗寨姑娘的挑花刺绣,制作相当精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