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一生

梵高的一生,第1张

1853年,梵高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少年时,他在伦敦、巴黎和海牙为画商工作,后来还在比利时的矿工中当过传教士。

1881年左右,他开始绘画。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

1888年,梵高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短暂与高更交往,后来神经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梵高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他对野兽派及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巨大影响。

梵高一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在生前他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个人生活不幸而且艰辛,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谊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作传教士期间,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决定以最大的热情帮助那些煤矿工人,他义务收容那些受重伤而垂死的矿工,希望以抚慰之词和自我牺牲精神帮助弱者博斗,不过,他只干了6个月就被解雇,原因是他对工作过分热情。

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作爱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

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

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

他的眼中,

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

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

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用全部身心,

拥抱一切。

梵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梵高在油画上创造力最旺盛的阶段,也还制作了大量的版画作品,其与众不同的材料和技巧,决不亚于他的油画。他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而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精神上也不断处于矛盾的状态,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着压力,这些即使不是他后来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给他的生活悲剧埋下了种子。

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梵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了评论界的赞扬。

梵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

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这也是自称表现派的艺术家们共有的特性。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梵高简历

1853年

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北部布拉班特省的格罗渥特-松特丹,是牧师的长子。

1857年

弟弟西奥出生。

1869年

在古庇画行海牙分店就职。(16岁)

1873年

转到伦敦分店,向旅馆的罗瓦伊埃家的女儿求婚,遭到拒绝(20岁)

1875年

转到巴黎分店。

1876年

遭古庇画行解雇,因而前往英国的拉拇斯卡托,在寄宿学校服务。

1877年

在德而特雷希特的画店当助理。(24岁)

1878年

回艾登。在布鲁塞尔的传教士培养学校学习三个月。以后在没有领到许可证的情况下,于波瑞纳吉的煤矿区开始传教活动。

1879年

由布鲁塞尔传教本部解除传教士职务。(26岁)

1880年

下决心当画家。

1881年

回到艾登向表姐凯求婚,遭到拒绝。

1882年

遇到妓女西嫣,在海牙同居(29岁)

1883年

离开西嫣去德伦特。

1885年

父亲去世,到安特卫普。(32岁)

1886年

进入美术学院学习,但与老师对立,一个月后退学,展转到巴黎,住在弟弟西奥的公寓,结识了罗特列克、贝纳、毕沙罗、高更等画家。

1888年

2月赴法国南部的阿而旅居。租赁<黄屋>,10月高更来访。12月发生<割耳事件>,高更离去,梵高被送进医院。(35岁)

1889年

4月西奥结婚。5月梵高住进圣雷米精神医院。

1890年

5月在奥维尔的迦赛医院生处就医。7月企图用手枪自杀。2日后去世。(37岁)

燃烧的灵魂

三十七岁的梵高长眠于奥维尔舒尔,奥文斯尚未成熟的麦田里。这位以燃烧般的热情从事绘画的巨匠,究竟喜爱什么,祈求什么?

为爱徘徊的梵高灵魂

梵高是牧师夫妇的长子,出生于荷兰的松丹特,是一个固执而寡言的孩子。他每天都带着弟弟西奥出门观察大自然,是个特别热爱自然、性情温和的小孩。相差四岁的弟弟西奥对梵高来说,是少数能理解他的人之一,也是他最爱的亲人。

十六岁的梵高与学业无缘,毅然走入社会,先后做过画商、教师和传教士,但是他的感情生活却过于单纯、幼稚,处事也过于认真、执着,以致无法被他人所接受。梵高满腔的热情不仅放在工作上,而且还倾注于他所爱的女性和朋友身上。梵高向表姐凯求婚遭到拒绝,但对她的思念依然难断。当欲望不能满足时,他那无处投放的热情,终究烧炙在自己身上。

梵谷二十九岁时在海牙学习绘画,有一天,遇见在街头角落低头不语的妓女西嫣。梵高与西嫣共同生活之后,为了使她能维持生活,甚至下决心,为了真正拯救西嫣而想与她结婚。这种牵强的恋爱,终于遭到西奥的反对。但是,真正使梵高绝望的是西嫣仍在暗地里做妓女。至此不得不宣告结束。梵高倾注了燃烧的爱情,可是他越爱,却越与摪当疏远。苦恼与无处投放的热情,促使梵高埋头于绘画世界……

梵高透过从事画商的西奥引见而前往巴黎,结识了莫内、雷诺瓦、毕沙罗等印象派画家,其中高更是梵高最尊敬的画家。一八八八年,梵高与高更在法国南部的阿而开始共同生活。但是,由于两人性格的不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高更便离开了阿而。对未来充满绝望的梵高,等到的只是对他百般折磨的精神病发作。住进圣雷米精神病院治疗的梵高,能够依靠的只剩下弟弟西奥一人了。他为了弟弟而决心活下来。如果没有这种与弟弟的相依之情,精神病发作的恐怖早就把他压垮了。不间断地与西奥相互通信,成为梵高的精神支柱。然而有一天,没有领到薪水的西奥因为不方便给梵高汇款,无意中发了牢骚,对梵谷来说,却是难以承受的犀利言辞,甚至因此而间断兄弟俩之间的联系。

永远相依的梵高兄弟之墓

梵高走进麦穗摇摆的麦田深处,将枪弹打入腹部,子弹并没有击中要害,但身体虚弱的梵高却拒绝接受治疗。在西奥的看护中,梵高安静地离开了人世。西奥深爱着梵高这位兄长,在梵高葬礼举行之后不久,西奥也患上与梵高同样的精神病,追随哥哥离开了人世。梵高兄弟两人,如今在那美丽的奥维尔麦田里永远相依,与世长存。

 自1888年10月24日开始,

  梵高与高更在法国一个叫阿尔的小镇一起度过了62天。

  作为纯粹的艺术家,两人希望抛弃一切,

  给世界留下“一份新艺术的遗嘱”。

  梵高和高更,生于同一个年代,相差五岁,历史有时是以极端冲撞的方式激射出创造与美的灿烂火花。

  他们的生命中一瞬间曾经有过交集,不过很快就分开了。

  在那之后,梵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

  同样的“自画像”主题,一位化身为日本僧侣,一位自喻为悲惨者;

  同样的“夜色咖啡厅”,他画下了令人窒息的寂寞,他涂抹了深沉的冷静;

  一束向日葵,绽放于热烈的等待,凋零于无尽的思念……

  他们之间,是触目的色彩,是个性的笔端,是一段又一段满溢着,期待与失落、对立与心痛的故事……

  他们在一个时代相遇,也在一个城市相遇,他们相遇在文明的高峰。梵高一八八七年在巴黎与高更相遇,很短的相遇,然后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梵高去了阿尔,高更去了布列塔尼。他们对那一次短短的相遇似乎都有一点错愕──怎么感觉忽然遇到了前世的自己。

  高更认识梵高的那年,正是两个人都陷于生活最低潮的时刻。高更无法照顾远方的妻儿,常常自责绝望到要结束生命;梵高与妓女西恩刚刚分开,所有宗教的狂热与爱的梦想全盘幻灭,孤独到巴黎投靠弟弟。

  两个完全相似的绝望生命,却共同燃烧着艺术创作不可遏止的热情,他们似乎在对方的绝望中看到了自己的绝望,他们也似乎在对方燃烧着热情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的热情。高更与梵高的相遇像不可思议宿命中的时刻,相互激荡出惊人的火花。一八八八年十月,他们重聚在阿尔,要一起共同生活两个月,更巨大的撞击将在一年后发生,他们历史的宿命纠缠在一起。

  意气风发、自由奔放且充满自信的高更是梵高向往的对象,而和高更共同生活的梦想则与日俱增。此时梵高三十五岁,高更四十岁。梵高对高更的感情是对前辈的尊敬与敬畏、对伟大艺术家的向往与嫉妒以及对朋友的热爱与不安等,复杂交错。在高更决定前往南方画室时,梵高兴高采烈,欣喜若狂。长久煎熬的孤独感得到缓和,因为只要有了高更,今后再不用别人指明方向了。准备迎接高更的那个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梵高最幸福的时刻。

  为了高更要来阿尔,梵高刻意布置了他的房间。

  这张《房间》像是梵高布置的新房,用来庆祝一种新生活的开始,用来准备迎接一个全新的温暖的生活,明亮的暖色调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空间。

  这是一个梵高梦想的“家”。他是为高更的到来而布置这个“家”的,那么,他是以多么强烈的欢欣与兴奋在经营这个家。

  为了迎接高更到阿尔,梵高处在一种高亢的情绪中。他读了一些有关日本的文学描述,他一知半解地向往着遥远的东方,东方的僧侣,用一生的苦修,把自己献给信仰;用一生的时间,把自己修行成永恒不灭之佛。梵高的《自画像》中这一件最强烈,又最平静,极其素朴,又极其庄严。梵高自己很看重这件《自画像》,他把自己送给高更,并且比喻为日本僧侣,献给永生之佛。

  遥远的距离或许产生了最美的友谊的幻想,梵高创作了一张杰出的自画像,送给高更;高更也画了自画像,送给梵高。他们相互激荡出了创作上的火花,两人的风格都逐渐达于巅峰。梵高狂热渴望高更到阿尔,两人共同生活,一起画画。他为高更准备房间、家具,甚至特别为高更的房间手绘了墙壁上的装饰。梵高为高更画了《向日葵》,他要把这南方阳光下的盛艳之花送给高更作为迎接他到来的礼物。

  向日葵像在阳光中燃烧自己的花朵,冶艳、顽强、热烈、剽悍,使人感觉到旺盛而炽烈的生命力。梵高寻找着阳光,从郁暗的荷兰到巴黎,又从巴黎一路南下到阳光亮烈的阿尔,梵高自己就像是追逐阳光的人。当时高更在布列塔尼贫病交迫,梵高呼唤高更前来,他觉得可以照顾这个落魄潦倒的朋友。

  葵花插在陶罐里久了,花瓣很干,像乱草飞张,葵花的中央是一粒一粒的葵花籽,赭褐色密密的小点,使花蒂显得更顽强。这是炽烈强悍的生命,但被截断了,插在陶罐中,好像有一种顽强的对抗,好像生命在最后死亡的时刻依然如此热烈地燃烧。这样灿烂的花,这样的明亮、热情,用全部生命来燃烧的花,梵高指名是要送给高更的。

  他希望把这些向日葵挂在高更的房中,他为高更准备了最好的房间,他一再跟朋友描写他如何为高更布置一个优雅的住处,他把自己画的向日葵挂在墙上,等待高更到来。“向日葵”是梵高最纯粹的热情与爱,那些明度非常高的**,事实上是大量的白色里调进一点点黄,像日光太亮,亮到泛白,亮到使人睁不开眼睛。梵高也许不知道他画的正是他自己的生命,这么热烈,无论是友谊或爱情,都使人害怕。

  梵高在长久巨大的寂寞中渴望着一种温暖,他也许分不清楚那是友谊的温暖,或是爱情的温暖。但他确实在作品中强烈地表现出很具体的对温暖——家的温暖、人的温暖的渴求。床与椅子,都像是一种等待,等待某一个生命里特定的对象。梵高显然在渴望一种平凡的幸福,一种爱与被爱的幸福。画完《房间》,十月二十八日,高更来了。

  高更在一八八八年十月二十八日到了阿尔,一下火车,连车站咖啡馆的老板吉尔努斯先生都认出了他,因为梵高早已拿着高更的画像四处宣传了。高更走进梵高为他精心准备的房间,看到墙上为他画的《向日葵》,高更是什么感觉一八八八年十一月,高更曾经为梵高画一张像,画像中梵高正在画《向日葵》。

  在一八八八年十二月,梵高画了《高更的椅子》。“椅子”不再是空的等待,“椅子”有了专属的主人,椅子上有着主人不同的物件。墙壁上有一盏亮着的灯,一圈晕黄的光,这是深夜,高更似乎正在椅子上看书,但是离开了,椅子空着,灯光、烛光兀自燃烧。

  《梵高的椅子》,非常单纯,地面上是褐色方砖,一把木椅,在《房间》中出现过。这把椅子是欧洲民间最粗朴的家具,但是简单、顽强、有力,像是在对抗什么,牢固不肯妥协,四个脚的木腿像柱桩一样顽强,没有一点退缩与让步。这两张“椅子”只是他们偶然误解的位置,他们偶尔一坐,又各奔前途,“椅子”像是短暂梦想的记忆。

  梵高精神亢奋的狂热并没有感染高更,他们日日夜夜在一起作画,常常画同一个主题,同一片风景,但是观看的方式却完全不同。梵高画过阿尔的《夜间咖啡屋》,是彩度极端对比的红色的墙、绿色的弹子台、**的灯光,有一种陷入精神高度亢奋的错乱。这是梵高走向梦想的巅峰,也是梵高走向毁灭的开始。他已经开始用燃烧自己来取暖,用燃烧自己来发亮。

  高更同样画了《夜间咖啡屋》,他以咖啡屋老板娘“吉诺夫人”为主题前景,也用到墙壁的红、弹子台的绿,但是色彩被一种黑色压暗,和梵高画中强烈的对比不同,高更的画面有一种深沉的冷静,他好像要刻意过滤掉梵高画中过度高昂的情绪。

  但他们的相处并不和谐,生活如此紧密的关系,太多冲突,太多摩擦,太多琐细的现实细节会使两个敏感纤细的心灵发疯,会使两个自我个性强烈的心灵发疯。高更事后描述梵高要发疯了,他常常半夜忽然惊醒,看到梵高向他走来,凝视着他,又无言地走回自己的床上睡倒,好像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两个人共同生活的梦想在现实中变得荒谬、扭曲、琐碎而难堪。

  就是在阿尔这段时期,高更在十二月写了一封信给画家贝纳,谈到自己与梵高的巨大冲突:我在阿尔完全失去了秩序。我发现一切事物都这么渺小,没有意义,风景和人都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凡高简介

"他的一生是人所经历的最为艰难困苦又成就辉煌的一生"

37岁的凡高在绝望中开枪自杀

到了今天,凡高已成为被人顶礼膜拜的伟大艺术家,一个异类,一个艺术史上永恒的天才和苦行僧 ----- [凡高艺术馆]

十九世纪伟大的艺术巨匠文森特·凡·高 (本站简称凡高) 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尊得特一个牧师家庭。他父亲叫西奥多卢·凡·高是当地牧师。母亲叫安娜·科尼莉亚,4年后,凡高的弟弟提奥出生,他是凡高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崇拜者。

小时候的凡高不爱学习,但他很有语言天赋。他会说英语,德语,法语,还会用它们写信。再加上后来学习宗教时学的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母语荷兰语,他总共会六种语言。这说明凡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不是个疯子!这一点必须澄清!请见《"疯子"是不可以用来形容他的》一文。

1861年凡高进入小学读书。1869年,16岁的凡高在画商文森特伯伯(与凡高同名,简称文森特伯伯的介绍下,进入巴黎古比尔公司(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廊)的海牙分店工作。这家店是文森特伯伯一手创建的。现在的经理是年轻的特斯蒂格先生。店里出售绘画作品和名画复制品。凡高在那儿当店员。后因工作出色被转到伦敦分店工作。凡高质朴,真诚,热情的性格,使别人都很喜欢他,他的前途似乎也是一片光明,因为他的伯伯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之一,而他被认为是这位著名画商的理想继承人。

凡高在这段日子里通过工作,学习了大量的艺术知识,也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凡高一生都很爱读书,从他的信中就可以看出),这使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了很高的艺术鉴赏力,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打下了基础。他最喜欢的画家是米勒,伦勃朗,布雷顿等人。

1871年,父亲被调往海尔沃特。

1872年夏天,凡高回到海尔沃特看望双亲,与在外地上学的弟弟提奥见面。8月,提奥前往海牙,凡高与弟弟度过了一段愉快而难忘的日子。提奥走后,他们开始了长达一生的书信来往。这650多封凡高写给提奥的书信,是我们了解凡高的最重要的资料。(请见本站凡高书信集)

1873年,提奥开始在古比尔公司布鲁塞尔分店工作,与凡高成了同行。

1874年,凡高在伦敦向房东的女儿求婚失败,受到了第一次巨大打击。心灰意冷的他对工作失去了热情,顾客和同事都对他很有看法。终在1876年初,凡高被古比尔公司解雇。

凡高通过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求得了一份老师的工作。1876年4月,他来到英国的海边城镇拉姆斯盖特 ,在斯托克斯先生办的学校当没有薪水的见习教师。7月,学校迁往艾勒沃斯,但试用期过后凡高仍没有领到工资。他开始另谋出路。这时,他有幸结识了当地的琼斯牧师,并在牧师所办的学校任助理教师,后来做起了助理牧师,甚至凡高有了自己的第一次传教。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因为在伦敦失恋后,就已经投身了宗教,并成了一名“宗教狂热分子”。

12月,凡高回家过圣诞节。此后再没有返回英国。具体原因不详。

1877年,又是在文森特伯伯的帮助之下,凡高到多德雷赫特一家书店当店员。但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宗教,怠慢了工作,4个月后再次失去了工作。

1877年5月,经父亲同意,他来到阿姆斯特丹,住在当时是荷兰海军司令的约翰伯伯家准备神学院的入学考试。凡高的舅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给他找来了最好的老师。但因为急于从事实际工作和痛恨晦涩的拉丁文和希腊文,他放弃了继续学习。

1878年7月,又进入布鲁塞尔传教士学校学习,但还是没有取得毕业任命书。

同年12月,他毅然前往比利时博里那日矿区从事牧师工作。那是一个如地狱一般的地方,矿工们过着非人的生活,经常有瓦斯爆炸事故。为了给矿工们最大帮助,凡高与矿工们吃住在一样的破房子里,并把自己全部的食物和物品送给他们,后因工作过于“热情”,形象过于“丑陋”,教会认为他损坏了牧师的形象,把他解雇了。但凡高的行为得到了矿工们的尊重,有些人把他看作一位圣人。

再一次被解雇后的凡高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继续义务从事传教和救助工作。这时,他打算从事艺术了!

1880年10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前往布鲁塞尔边学习边创作。

1881年4月,凡高返回父母居住的埃顿。他开始了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而他的家人和亲戚已开始对他失望(其实一直都很失望)。可是此时,凡高深埋心底的对艺术的热情才刚刚开始燃烧。

在埃顿期间,他爱上了刚刚丧夫的表姐凯(就是曾帮助过凡高的牧师舅舅的女儿 ),他和凯很谈得来,但当他提出要和她结婚时,又一次被拒绝了!凯逃回了阿姆斯特丹。痴情的凡高到凯双亲的住处找她,但凯的父亲拒绝了凡高的请求,凡高将一只手放到点燃的蜡烛上,故意让火烧自己,凯的父亲最后不得不吹灭了蜡烛凡高还是离开了。

又一次遭到打击的凡高来到海牙,他得到了已经很有名气的画家亲戚安东·莫夫(又译成毛威)的帮助,凡高在莫夫的指点下,绘画技法进步很快。他还得到了海牙古比尔分店经理特斯蒂格的支持。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凡高曾拒绝莫夫的建议:画石膏像。不过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因为凡高与女西恩交往,才最终与莫夫和特斯蒂格绝交。他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他只能弟弟提奥每月寄来的钱维持生活,而这种弟弟养活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凡高自杀。

1882年2月,凡高结识了女西恩并同她同居。出于对其悲惨生活的同情,凡高决定和西恩一起过平静的生活。所有人都反对他们的结合,甚至是提奥。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

9月中旬,与西恩分手后的凡高,离开海牙前往荷兰北部的德伦特,开始了几个月的流浪与创作。

1883年底已30岁的凡高来到父母在纽南的新家。

1885年3月26日,凡高的父亲去世。当年凡高完成了他的一幅著名作品(所谓著名是后来人的评价,当时的凡高根本无人知晓)《吃土豆的人》。这个时期的凡高受到荷兰画派,伦勃朗等画家的影响,画面深沉,厚实,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而喜欢画农民一方面是出于对劳动者的尊敬和崇尚,也是受了他的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

1885年11月,凡高到安特卫普一边创作一边学习。他开始推崇卢本斯,还接触了日本浮世绘。

1886年2月,凡高突然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同住。提奥在当时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商了,他十分推崇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在弟弟的介绍下,凡高结识了保罗·高更、埃米尔·贝尔纳、图卢兹-劳特累克、卡米尔·毕沙罗、修拉等画家。还结识了经营绘画用品的唐基。这一时期的凡高深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画面变得明亮、清新,并运用了如点彩法等的一些印象派技法。同时,他也开始了著名的自画像的创作。

1888年初,35岁的凡高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寻找它向往的灿烂的阳光和无垠的农田。他租下了"黄房子",准备建立“画家之家”(又称“南方画室”)。他的创作真正进入了高潮。《向日葵》《夜间咖啡座-室外》《夜间咖啡座-室内》《收获景象》《海滨渔船》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但他依然只能提奥的资助生活。

在阿尔期间,凡高认识了邮递员鲁林,善良的鲁林可能是凡高在阿尔唯一的朋友。凡高还为他们一家画了很多肖像画。

10月,高更来到阿尔与凡高同住,这是凡高梦寐以求的。他为了装饰高更的屋子,打算画一打(12幅)的向日葵,可惜没有完成。他对高更的感情很复杂。他很尊重高更,但他们因性格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分歧经常争吵。后来凡高因过度劳累,而变得时常精神失常。在一次与高更争吵后,他失去理智,企图“刺杀”高更,高更跑开后,凡高回到“黄房子”,割下了右耳的一部分献给了一个当地女这就是著名的“割耳事件”。高更走了,凡高想建立“画家之家”的宏伟计划就此终结。他也陷入了精神疾病的泥潭。

1889年4月,提奥结婚了。

5月,凡高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圣雷米的修道院接受精神病治疗(凡高得的应该是癫痫病,有人研究得到的结论认为:凡高得这种病有遗传因素,因为他们家族有这种病史)。

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一次病,但平时他极为清醒(癫痫病人在不发病时就像常人一样),还创作了大量作品。这时的凡高已完全超越了印象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

凡高认为:绘画不能仅仅满足于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应当在凭感觉与真实地描绘自然的同时,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可以说,用绘画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是此后一些画派,甚至整个现代艺术的主题。可在当时,凡高和高更等人根本不被理解,所以凡高一生只卖出过一幅油画,他近十年的艺术创作都是在提奥的资助下进行的。《星月夜》是圣雷米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他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1890年5月,凡高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和他的妻子,及他们刚出生一年多的儿子见面(凡高的侄子也叫文森特·凡·高,后来成为出色的工程师,荷兰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就是在他的奔走下建立的。)

5月21日,凡高搬到巴黎附近的奥维尔接受加歇医生的治疗。一切都很顺利。但《麦田与乌鸦》这一著名作品被认为预示了凡高的死亡。

7月27日,星期天。在外出写生时,凡高开枪自杀!但没有打中要害,被人抬回家,他拒绝接受治疗。(也有说是子弹太深了,已无法医治。)

7月28日一早,提奥赶到奥维尔。他坐在凡高床边和他一起回忆童年的时光

凡高说:“痛苦将永存”

7月29日黎明,凡高逝世。

7月30日,举行了葬礼。参加葬礼的只有提奥,加歇,贝尔纳,鲁西安·毕沙罗(著名画家毕沙罗之子),唐基。

自杀后,在凡高身上发现的一封信中,凡高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

提奥因过于悲痛也卧床不起,在凡高去世六个月后,也去世了。

后来,他与凡高一同葬在奥维尔墓园。他们兄弟的故事将感动全世界。

此后,在提奥妻子乔安娜的努力下(她把凡高的画借出展览。其实,在凡高临死前,已经有评论家赞美凡高了),凡高的名望越来越大。

1907年凡高的母亲去世。他活到了他儿子成名的那一天-------,她还为曾扔过凡高的画而感到后悔。

提奥的妻子乔安娜整理了凡高堆积如山的油画和素描,及写给提奥的几百封信。

1914年,凡高书信集出版。凡高的一生渐渐被全世界的人所知。

1927年,乔安娜去世。

1934年,《渴望生活----凡高传》出版。到了今天,此书已销售几千万册,许多人是通过这本书才喜欢上凡高的。

1962年,在凡高侄子的努力下,荷兰政府修建了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美术馆,永久珍藏凡高的作品和书信。这也是现在收藏凡高作品最多的艺术馆。

1978年凡高的侄子去世。他生前看到了凡高美术馆的建成。

到了今天,凡高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

他的《加歇医生像》仍保持着世界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8250万美元。

凡高37岁就死了,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完成的。现存有油画800余幅,素描1000余幅,还有水彩,版画等作品。本站只选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品向大家展示。

凡高是用心灵作画的大师。他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凡高,高更,塞尚,都是后印象派的杰出画家,他们都超越了印象派绘画,是现代艺术的导师和照亮人类艺术史的永恒的明星!

注:1987年3月伦敦古画拍卖市场上凡高的《向阳葵》被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2250万英磅的高价买下。(按近期比价 1英磅=15。8元人民币,约合人民币35550万元,即:3亿5仟5百5拾万元,另一次拍买会上《加歇医生像》以8250万元美元成交,仍保持着世界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约合人民币6、8475亿元,真可谓价值连城。)

简洁一点:

凡高简介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330-1890729)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期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凡·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 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 和印象派画家相交, 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 人们称他为"后期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 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而在西方画家中, 从精神上给他更大的影响的则是伦勃郎、杜米埃和米勒。

凡·高生性善良, 同情穷人, 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 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 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 一起睡在地板上。矿坑爆炸时, 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他的这种过分认真的牺牲精神引起了教会的不安, 终于把他撤了职。这样, 他才又回到绘画事业上来, 受到他的表兄以及当时荷兰一些画家短时间的指导, 并与巴黎新起的画家(包括印象派画家)建立了友谊。

凡·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 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一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 情调常是低沉的, 可是后来, 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 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 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 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 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 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 他画了一幅阳光下《盛开的桃花》, 并题写诗句说: "只要活人还活着, 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

人们如果确能真诚相爱, 生命则将是永存的。这就是凡·高的愿望和信念。可是冷酷和污浊的现实终于使这个敏感而热情的艺术家患了间歇性精神错乱, 病发之时陷于狂乱, 病过之后则更加痛苦。他不愿增加别人(尤其是弟弟提奥)的负担, 于1890年7月23日自杀, 几天后身亡。享年只有37岁。几个月后, 曾经把自己全部热爱和物力献给他的提奥也死去了。人们说: 提奥是为了凡·高而生的……

《梵高传》自己读得很辛苦,从2018年10月开始,到2019年2月上旬才读完。除了很厚之外,还在于它的写作手法,并不是编年史,而是每章中会围绕着某几个主题来写,每个主题会尽可能详尽,所以会将事件前或事件后的事情都交待出来,有时不禁自嘲自己的记忆力不够强大。

这就得说这本书的特点了,它有着学术著作的旁征博引与严谨考证,也有小说般的流畅文笔与戏剧性的情节对比,以事实和论据,极尽还原真实活过的梵高。特别是对梵高之死的研究,可谓是合情合理,令人信服。《梵高传》可谓是近年来的最佳传记,估计短期内是很难被超越的。而译林的一贯的高品质,也为这本书保驾护航。虽然第二卷的里的引文成了行楷这点,很不喜欢。

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出生于荷兰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有个富有的画商伯伯。他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为了不断满足家人的期待,可是却屡屡令人失望。喜爱自然,生性孤僻,有社交障碍,难以处理好极端的情绪,常常陷入自己的幻想,这样的一个人的生活注定是凄惨的。

年少的他因不能与同学相处而逃学,父母送他到画商伯伯森特那当学徒。可惜,他也不是经商的材料。为了赢得家人的信赖,他做过短暂的家庭教师,很长一段时间内曾努力成为一名牧师,追随父亲和祖辈的脚步,做一个传道者、播种者。可惜,他既不能经受必要的系统学习,也不能与他的受众相处。他与朋友,与老师,与家人,与几乎个人都争执对抗不断。

他觉得宗教、文学、艺术的目的应该是安抚人心,但他狂热的心使得他的种种努力都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他总是不断地失败,总是需要家人(后期主要是弟弟提奥)的接济,长久不能自立。在经商、授业、传道都失败后,绘画——这一他自童年起就培养起来的爱好——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愤然离家的他,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画家生涯。他请人指导,却不愿意接受他人意见,执拗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练习,每每与人闹翻,成了孤家寡人。他的经济支柱是自己的弟弟提奥。他挥霍无度,不作预算,不知节俭,一直离职气壮地向提奥索要生活与艺术的费用,信中还会时常发怒。这样的人,在今天看来是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的“啃人族”。

想想《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先生,他抛离了伦敦的妻儿,只身来到巴黎追求自己的绘画梦想,也未尝给那么多人造成那么大的困扰。不过,他也是专注于自己的风格,自然很穷,向他人借钱也成习惯。

这与文森特那时的世界观有关,他认为外表可以展现本质,本质所属的类型决定了人物的命运。他是艺术家,那就应该有艺术家的样子。自己落魄时受人接济也就是理所应当的。而他看到的世界,便是这充满类型意象的世界,而意象饱含情感的。所以他的艺术目标便是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用最简洁的体现本质的意象来表达深邃的意义和广泛的相关性。

他的燃烧的狂热的心,使得他在找到某种寄托自己情感、表达自己内心的艺术方式之后,便会进行异常艰苦的练习,同一幅画作,往往会重复画好多次。即使有着同行的建议、亲友的批评,但他依然我行我素,这也使得他拥有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但他对现实世界却越来越看不清了,他的人与画是合一的,仿佛正应了那句“不疯魔不成活”。

他没有朋友,即使有,也只是不能长久的友谊。因为他从未学会与人交往,不懂得妥协,不会处理现实的困难,却对他人要求甚高。作为逃避,他常常陷入自己的幻想之中。

在英剧《神秘博士》第五季第十集中,博士将梵高带回了展览自己作品的博物馆,博士问讲解员如何评价梵高,讲解员说:

To me, Van Gogh is the finest painter of them all, certainly, the mo st poplular, the greater painter of all time, the most beloved His command of colour the most magnificent He tranformed the pain of his tormented life into ecstatic beauty Pain is easy to portray, but to use your passion and pain to portray the ecstasy and joy and magnificence of our world, no one had ever done it before Perhaps no one ever will again To my mind, that strange wild man who roamed the fields of Provence was not only the world's greatest artist, but also one of the greatest men who ever lived

曾几次离家,又几次回家,从画商开始,中间做过书店店员,发疯般地传道,知道最后下定决心要用艺术来践行自己的信仰。一开始,他的画作很灰暗,他喜欢素描,不喜欢色彩。在弟弟不断的催促下,他开始尝试色彩。一开始,他依然不喜欢用靓丽浓艳的颜色,商业化尝试的画作也比较灰暗压抑,就像是在用少有的几种颜色在做素描。从早期素描到尝试色彩,他的画作中有一个很突出的主题,便是肖像画。而他的肖像画中的人物,多是社会底层人士,有农民、矿工、纺织工等,他在用画作来践行自己对耶稣苦难救赎的信仰。

不得不承认,文森特早期的画作以灰褐色的暗色调为主,压抑,笔法拙劣,他活在农民之中,想画出他们的生后,但他的幻想与偏执总是创作出一幅幅丑怪的作品。父亲逝世后,他的情感有了最佳的宣泄出口,反倒令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艺术之路。父亲留下的《圣经》本该是遗赠给弟弟提奥的,可是文森特看到后却画了一幅画。1885年10月,《圣经:静物》完成,父亲厚重、规整而完美的《圣经》是压抑的淡紫灰色,似乎在诉说说父亲福音的狭隘,而突出的蓝色与橘色又是那些悲伤的回忆:同父亲的不断冲突、同农家女孩的巫山云雨、在家族反对下的对玛格特·贝格曼穆雷式的追求、神父的迫害、农民的背叛等。《圣经》的右下角是鲜亮的小说,满是折角,磨损严重,《生活的快乐》是他未能获得的生活。《圣经》的右上角则是一支在烛台上熄灭的蜡烛,就像他自己是的,一事无成,只能是这个样子。

但是,通过将个人情感与艺术创造性的结合,他终于成就了自己的风格。来源于现实世界的事物,经他的情感淬炼成简洁的意向,乍看上去好像是那么回事,细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转眼一想,似乎就是这么回事。他苦求而不遇的艺术被他找到了,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进行个性化的创作,那短暂的瞬间印象,被他用画笔一气呵成为永恒,这是以个人的精力与生命全部付出为代价的。

兄弟二人的亲密合作

1887年法国巴黎,弟弟提奥求婚失败,反倒使得他和哥哥文森特能够亲密合作。提奥看到了以“印象派”为代表的新艺术的市场,借用自己在古庇尔的店长特权,开始买卖印象派画家的画作,而文森特对艺术的广博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同样落魄的艺术家身份,使他能够鉴别和吸引优秀的画作和经常陷入贫困的艺术家。两人的合作,赶上了新艺术的潮流,提奥能够开拓自己的艺术市场,文森特与更多的艺术家交流并尝试不同风格的画作,可谓是兄弟二人的幸福时光。

日本版画

没想到1878年日本在世博会上的展览,将“日本风”带到了欧洲。日本的木刻版画以其原始的敷色法、夸张的透视、风格化的图像,被视为一种“原始”的文化的基本表现力,在象征主义者看来,它与本质世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受到追捧和模仿。

文森特的离开

提奥在求婚失败后,便和文森特开始了前卫派的生活方式,纵酒与嫖娼,这种极端的生活方式使得提到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文森特觉得这是“天谴”,自己正在杀死弟弟,便从弟弟身边“撤退”。这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会给弟弟带来毁灭吧,好不容易得来的亲密,也只好放弃,转为长久的书信往来。

向日葵与夹竹桃

文森特的创作遵从内心的感受,画中的人与物也都是他个人情感的投射,他的画便是他的心迹,是生命的色彩。他会画向日葵与夹竹桃,会被花园里那些遍地盛开的花朵所吸引,从他们慷慨大度的怒放中,从他们疯狂的多产及可怜的衰败中,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多产而衰败,这是他当时的写照。或者说他的人生,便已经只能这样。

与高更之间的拉锯战

兄弟二人邀请高更到“黄屋子”完成文森特的梦想,但高更的精明拖延使得文森特经常陷入反复和自相矛盾的要求中。当文森特的印象派画家团结的梦想渺茫之后,罪孽感和自责将他推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又开始为保留自己的画室辩护:未来成功的夸张承诺、重新生活的保证、对兄弟团结的追求。在得知提奥病倒后,他开始了自虐。他又回到了那种自我毁灭的状态。他寻求能够令他感到平静和安慰的东西,这样就不会感到罪过和被诅咒,生活得以继续,而不必迷失于在孤独与虚无中,不必在恐惧中停下每一个脚步,或是紧张地计算着或许无意中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星夜》的创作动机

那家通宵营业的咖啡馆,也为像他那样“没有家乡和家庭”的人提供了某种安慰。但对于文森特来说,苦艾酒和煤气灯转瞬即逝的镇静作用,是永远不够。他也无法接受自己鬼祟的论断:“艺术与其他任何东西一样,都只是梦。一个人的自我什么都不是。”他的目光不可避免的转向星光灿烂的新一空,在那里,他看到了另一种尽管遥远,却更加真实和深刻的圆满。随着他的黄屋子计划滑向失败,他对未来的渴望,倾注到了油画布上,因而能以前所未有的温柔态度,通过色彩和笔触来表达一种超验的真理:捕捉加雷咖啡馆之外的孤身一人的情感世界,特别是对救赎的希望——不管是希望是多么微弱,多么遥远。

性与画作

文森特执着于画作的原因是,他的心理和生理问题,特别是梅毒。因为绘画与纵欲不能两全,而纵欲又会使得他大脑瘫痪。为了保健,他只有将所有的元气都注入与艺术作品创作中。他将艺术当作情人,将画画当作性交,在“急促的喷发”中创作“充满生殖力的”作品,而他放弃的不仅仅是性爱,还有妻子和家庭。他用绘画“取代了孩子的位置”。

高更与文森特的争执

高更坚持只有将形象从真实中分离出来,通过想象、思索和回忆加工转化,才能捕捉难以捉摸的经验本质。艺术家应该追求纯意识的绘画,通过一系列的抽象从现实的干扰中解放出来,将凌乱的经验整合成纯粹的理念。高更喜欢在室内作画,他在安静和冥想中就能将现实中的素材处理成画面,作画更为系统和精细。高更抛家弃子,为人算计冷酷。

文森特从小就喜爱自然,作画依赖模特和透视框,他的画作都基于现实。由于画技拙劣,所以需要用对抗性的色彩和深度个人化的象征来完成作品。文森特更喜欢在野外作画,即兴、粗犷、浓墨重彩。文森特看重家庭和兄弟情义。

在无法掌握高更的绘画方法后,文森特变开始了反击,又回归到了自己特别的作画方式。他画了两把不同的椅子以示自己与高更的区别。他自己的椅子明亮、质朴、简洁、耐用,高更的椅子花哨、俏丽、阴暗、冗余。

高更画了正在作画向日葵的文森特,讽刺他只看得到现实中的花而忽略了外面广阔的想象世界。

文森特发疯

高更要离开时,文森特觉得自己彻底失败了,他将自己左耳割下送给高更,自己被关在了医院。之后的精神癫狂的反复,使得邻居以公众安全为由上交请愿书,让警察把他绑到了医院。

星夜与命运

繁星汇聚成漩涡,云朵也能光芒四射,月亮如太阳般明亮——文森特在星光背后所追寻的最终极的宁静,其实是“潜伏性”癫痫突发之后的消极情绪,宏大的宇宙观与宗教热情都是神经疾病的产物。他本以为画出了“抚慰人心”的作品,实则是他的大脑早已受到损伤,自我毁灭之路已不可逆转。艺术家是天生的吗?这就是“美”的代价。爱伦·坡,三岛由纪夫,伍尔夫等,都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也都写出了异于常人的作品,有些事情,先天就注定了。

时运

1881年,法国巴黎的沙龙失去政府赞助之后,各个领域的艺术家,都必须面对有私人画商、画廊和拍卖行组成的拥挤嘈杂、竞争激烈的世界。评论家和评论都蜂拥至鉴定这一空白区域,以吸引烟花缭乱的资产阶级买家的注意力。

高更和贝尔纳为了获得前卫艺术的一席之地,向评论界推广包含文森特和自己在内的新流派。而评论界看中了文森特饱受癫痫折磨的天才形象,认为他的作品打破了现实的错觉并直指人类经历核心,而这位艺术家正好被社会和前卫艺术所遗弃,加上出于对生活和艺术的激情而割耳,更是有足够的宣传点。就此,文森特成了《法兰西信使》创刊号的报导题材。

墓地

文森特死后,他也没能在奥威尔的教堂举行葬礼,因为他是一个外国的新教徒,而且他有可能是自杀,最后呢他只能在郊外的公墓安息。

纪实版的《月亮与六便士》

这本书就好像是在编纂文森特·梵高的人生辞典,信息庞杂,梳理破费工夫。相比于《渴望生活》的浪漫,《月亮与六便士》的想象与纯粹,《梵高传》有着冷酷般的真实,现实世界的残酷远非只要有一颗狂热的心便能应付。想成为艺术家的人,不妨好好读一读。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兰人,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

  梵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梵高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而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精神上也不断处于矛盾的状态,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着压力,这些即使不是他后来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给他的生活悲剧埋下了种子。

  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而这一鲜明特征在后来成了印象派区别于其他画派而独立存在的根本。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在他完成了他举世瞩目的七幅向日葵后,他选择了自杀。

  梵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

  梵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即为了主观意识而对物体进行再塑造。

  尽管高更和梵高的名字双双成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成为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的典型,但要设想他们的个人特点有多在不同则是很难的。高更是个攻击传统观念的人,语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无情,有时蛮横无礼。而梵高对于共事的艺术家,则充满了一种天真的热情的深沉的爱。在他有了一段生活经历之后,这种爱使他成为一个美术商人,并产生了进行理论研究的愿望,进而成为比利时煤矿区的一名传教士。1880年他开始学画,后来他在布鲁塞尔、海牙和安特卫普进修。于1886年来到巴黎,他在这里见到了劳特累克、修拉、西涅克和高更以及原先的印象主义小组的成员。

  梵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梵的个性。这从来都是如此的。而这种色调与向日葵永远朝向太阳的精神又如此吻合。“无论多高多大,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来处”这就是向日葵的精神。

  作品

  1《夜晚的咖啡馆》

  梵高的激情,来自他所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来自他所认识的人们所做的按捺不住的强烈反应。这绝不是一个原始人或小孩子所做的那种简单的反应。他写信给弟弟提奥的信,是一个艺术家写出来的最动人的故事。信中表明了他高度敏感的知觉力,这种知觉力完全符合他他那感情的反应。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正在获得效果,这种效果是通过**或蓝色来取得的。虽然他的大部分色彩观念用来表达对于人物和自然的爱,及其表现过程中的愉快,但他对较深的色彩十分敏感,所以在谈到《夜晚的咖啡馆》时说:“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夜晚的咖啡馆》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灿灿的**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作品预示了超现实主义用透视作为幻想表现手段的探索,但是没有一种探索,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2《星夜》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梵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这种笔触,就象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梵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梵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

  梵高继承了肖像画的伟大传统,这在他那一代的艺术家里鲜见的。他对人充满了激情的爱,使他不可避免地要画人像。他研究人就象研究自然一样,从一开始的素描小品,一直到1890年他自杀前的几个月里所画的最后自画像都是如此。它如实地表现出疯人凝视的可怕和紧张的眼神。一个疯人,或者一个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画出这么有分寸、技法娴熟的画来。不同层次的蓝色里,一些节奏颤动的线条,映衬出美丽的雕塑般的头部和具有结实造型感的躯干。画面的一切都呈蓝色或蓝绿色,深色衬衣和带红胡子的头部除外。从头部到躯干,再到背景的所有的色彩与节奏的组合,以及所强调部位的微妙变化,都表明这是一个极好地掌握了造型手段的艺术家,仿佛梵高完全清醒的时候,就能记录下他精神病发作时的样子。

  3《乌鸦群飞的麦田》

  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这种画面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详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就在第二天,他又来到这块麦田对着自己的心开了一枪。

  梵高崇拜米勒,受其影响极大,曾大量模仿米勒作品

  有人这样评价:"如果说修拉另自然服从于自己的才智,梵高则是张扬自然,使其应和自己的感情"

  他是典型为艺术而生的画家

  另,有人打成"凡高",但"梵高"较准确

  从遗传学角度讲,梵高晚年进入神经病医院很可能与其姨姨中有癫痫病患者有关

西式婚礼是指西方流行的结婚模式。若新人想在教堂举行西式的婚礼规矩,首先应了解一些教会的规矩。我与读者分享婚礼的主持词,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西式婚礼主持词及流程1

正式开始: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弟兄姐妹,大家好:

欢迎您步入樊高飞弟兄、冯帆姊妹的婚礼现场!

今日我们满怀喜悦,共同迎来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梵高飞弟兄和冯帆姊妹携带着上帝的恩典和祝福,结束了浪漫而又温馨的恋爱旅程,遵循着上帝的教导,在这美好的日子,他们踏上婚姻的红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是他们爱的延续,这是他们新的起点,这是他们遵守着各自对爱的承诺的一个庄严的见证。大家欢迎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的美好结合!

今天,我们以无比激动的心情,将同他们一起来见证这一美好的时刻。

首先我们为新人献上一曲,完美爱情,请全体起立!我们唱第一段。

大家的歌声开启了樊高飞和冯帆的婚礼庆典之门,下面我宣布:樊高飞弟兄和冯帆姐妹的婚礼正式开始。

(有请证婚人朴素牧师就座。)

有请新郎入场!

大家请看,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新郎,他脚步缓慢而又坚定,在他那充满朝气的脸上洋溢着从高天注入的幸福!多年来的憧憬和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圣经》中说:“得着贤妻的,是得着好处,也是蒙了耶和华的恩惠。”“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樊高飞弟兄,我们祝贺你快要得到这珍珠!

下面我们全体起立来迎接我们美丽的新娘入场!

我们看,美丽敬虔的新娘,远离家乡,就在今天,因对上帝旨意的顺服和对新郎的爱情,她义无反顾的长途跋涉,和她所爱的弟兄踏上了这片土地。今日他们终于走到一起了,昔日的夙愿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现实。从恋爱到结婚,难道仅仅就是脚下的这一小段路程吗?如此伟大的爱情,这一小段路程怎能诠释得了呢我们无法得知他们的爱情之路有过怎样的风雨和挫折,有过怎样的艰难和眼泪。婚姻是上帝给人最大的礼物和祝福。家庭是爱情的港湾,婚姻是爱情的升华,千百个平凡而又真实的日子,才是爱情真正的内涵。

新郎期待着岳父大人快一点把女儿交给他。我们一同目睹着这一神圣的时刻,当岳父大人把女儿的手放在女婿手中的时候,这是何等大的交托啊!这是两个人一生命运的结合,这是彼此间责任的交托,这更是父亲的一个无言而又庄重的嘱托。谁能理解这样的托付?谁能担负这样的交托?他们的婚姻是耶和华亲自建立的,愿他们在耶稣基督里一生蒙福。

我们有请朴素牧师致辞:

(……)

(牧师主持婚誓问答)

(请牧师为两位新人献上祝福的祷告)

下面是交换婚戒环节。

这里现在有两枚戒指,他们是婚姻的象征,它们完美的圆环代表着生命与爱,象征永恒的爱情。

现在请樊高飞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手上,

现在,请冯帆姐妹把戒指戴在新郎的手上,

创世记2:18、21---24。

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 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

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世界上第一首诗歌就是爱情的诗歌,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亚当和夏娃在上帝巧妙的安排下相遇相爱结合为一体。那么我想代表在座的各位问一下新郎新娘你们的爱情有哪些让你记忆犹新的难忘的故事呢?

(故事……)

我们看到二位的眼角已经闪烁着泪花,愿他们的故事如水长流,在他们相扶相伴的日子里幸福恩爱。

子女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苦养育,今天是新郎新娘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二位新人献上感恩的鲜花和礼物,来感谢父母们对他们从小到大的养育和无私奉献。

对于新郎、新娘的父母来说,是放飞希望的日子。我想,此刻双方老人一定会有千言万语要对孩子们说,下面有请家长为二位新人祝福。

在这里我要说一下,新娘的爷爷虽不能到场,但是祝福已经来到。有请伴娘呈上爷爷的字画。

这是爷爷亲手写的爱的真谛,一字一句包含了他老人家对这对新人无限的祝福和希望。我们在此也遥祝爷爷,上帝赐福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接下来有请唱诗班为这对新人先特别诗《祝福》《盟约》!

(伴郎伴娘退场)

感谢唱诗班的祝福,我们相信此时天庭的众天使也跟唱诗班唱起来了祝福诗歌,带着上帝的爱和祝福。

新郎新娘的朋友们也为了他们的婚礼准备了诗歌,下面有他们的朋友们献上祝福的诗歌。

美妙的歌声,真诚的祝福,朋友的情谊,耶稣的大爱,愿新郎新娘铭记此刻,珍惜此时!

其实新郎新娘的朋友可不止这几个,接下来我们看看众多主内夫妇为新人的祝福。请看大屏幕。

满满的祝福,承载着过来人对新人的指点和祝福,我们相信,有这些过来人的指点,这个新成立的小家一定会更加幸福。

缸瓦市教会也特意为二位新人准备了新婚礼物,我们请缸瓦市纪长老代表教会送上礼物。

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呢?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呢?世界上最让人蒙福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的答案是:《圣经》,人的婚姻是神所配合的,在创世之初,神在地上为人类建立的第一个组织,就是家庭。神愿意把他的爱倾倒在他儿女的家庭当中,神也更加希望他的儿女能活出他的爱来。

下面请全体起立,请纪长老为新人祝福祷告。

(……)

今天我们众亲友聚集在上帝面前,见正了新郎樊高飞和新娘冯帆的神圣婚约,现在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这是樊高飞及他的夫人樊太太,让我们一同为他们祝福,祝愿他们牵手一生一世,相爱到地老天荒。现在我宣布,樊高飞新郎和冯帆新娘结婚圣典到此礼成。

下面是合影时间,合影顺序为:

新人跟诗班合影

新人跟双方家属合影

新人跟伴郎伴娘合影

新人跟双方朋友合影

新人跟双方同学合影

新人跟教会弟兄姐妹合影

大家不要着急离开,我们还有场外环节,请大家积极参加。并且我们在护国寺酒店为大家准备了婚宴,请大家就餐。提醒大家不要带走堂内布置用的物品,谢谢配合。会有服务人员收拾。

最后一项,新娘投掷手捧花,大家准备好了,看看谁是下一个新娘。

西式婚礼主持词及流程2

开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场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在今天这样一个喜庆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xxx先生,xxx**,喜结良缘,幸福的结合,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二位新人对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我是主持人刘阳,很荣幸能为二位新人主持今天的结婚庆典仪式,与朋友们共同见证这个美好的时刻!

下面,我宣布,xxx先生xxx**新婚庆典仪式,现在开始!!!

新郎出场

生活是一种无声的流逝,流逝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记忆和感觉,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选择”,有人选择美貌,有人选择财富,我选择的是快乐,今天到场的所有来宾朋友们,你们都是选择快乐的人,因为你们在选择快乐的同时,也选择了一份真挚的友谊,在这样一个激情涌动的时刻,让我们在此欢聚一堂,共同来见证一对幸福有情人,他们神圣而又伟大的爱情。说到爱情,很多好朋友们都知道,它是我们人生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更是人生不休的主题,许多人已经拥有,更多人正在追求,而缘分正是见证爱情,冥冥中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今天这样一个幸福时刻,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出我们今天最帅气的王子xxx先生出场!!!

我们的新郎,比平时任何一个时候更感受到幸福,更显英俊潇洒,在他的眼中,充满了幸福和感恩。此时此刻,他在默默的祈祷,美丽的新娘,将会在此刻出现,他发自内心的呼唤,呼唤可爱的天使。风儿捎去了新郎的信卷,他的真诚,终于打动了新娘,美丽的天使在此刻即将来到神圣庄严的婚礼殿堂!

新娘出场、交接仪式

现场的来宾好朋友们,让我们将目光定格在幸福之门,幸福之门已经悄悄打开了。  下面掌声有请美丽的新娘和她慈祥的父亲。

真挚的爱的时刻,让我们来共同期待,父亲带着无限的幸福与爱携同着爱女步入了新婚圣典的殿堂。就在这一刻,我只想告诉你,女儿,你永远是爸爸和妈妈的骄傲。最真挚的祝福,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天地间最伟大的无私亲情在这一刻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掌声请送给他们。

请问新郎xxx先生,你准备好了吗?(新郎:我准备好了),你准备好去迎娶你的新娘了吗?(新郎:我准备好了)。好,那么,就请你去吧!去迎娶你,最美的,新娘!!!现场所有来宾,女士们,先生们,请用你们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为新郎xxx先生加油喝彩!!!  今天的新娘,比平时任何一个时候更感到内心的激动,更显楚楚动人。

一直以来是她的父亲在陪伴她、呵护她、爱护她。而此时此刻,她的父亲即将将他的宝贝女儿托付给他面前的小伙子,让他用一生去呵护他的掌上明珠。美丽的新娘,这个世界上两个最爱你的男人将在这一刻完成这个伟大的交接仪式,拥抱一下你慈祥的父亲吧!把这份爱牢牢的记在心田!

请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交给新郎xxx先生,完成了两位伟大男人权力的交接。朋友们,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交接仪式,这是爱与责任的'传递。掌声欢送x先生主宾席落座。

步入婚礼殿堂

曾经有人说过,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等待的过程是甜蜜的。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也将共同见证两位新人把传说中的浪漫演绎成生命中的现实。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两位主角的身上,集中到他们幸福开始的地方,把我们的祝福与期待化作热烈的掌声,有请新郎新娘步入婚礼殿堂!!!

人生路上同心同德,结成幸福伴侣,青春歌里相亲相爱谱写金玉良缘。让我们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祝福他们吧!

交换信物

云向天空,承诺了它的驻留。风向大地,诉说着它的永恒。有了你,我不在做孤飞于蓝天的雄鹰,宁愿停歇在你家门前的那颗树上,看着你,守护着你。现在,有请一对新人相对而立,怀着真诚的信念,看着你爱人的眼睛,郑重回答我以下的问题。

xxx先生,你愿意接受xxx**作为你的妻子,从今以后,无论环境变化、疾病健康、贫穷富贵,你都愿意爱惜她、安慰她、尊重她、保护她、直至终生,请问你,愿意吗?(新郎:我愿意)!

xxx**,你愿意接受xxx先生为你的丈夫,从今以后,无论环境变化、疾病健康、贫穷富贵,你都愿意协助他、支持他、钟爱他、关心他,直至终生,请问你,愿意吗?(新娘:我愿意)!

心与心的交换,爱与爱的交融,凝聚成今天这样一个美好的誓言,为了永远记住这一天,铭记这一刻,两位新人将交换婚戒,以表示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有请礼仪督导端上婚戒。来吧!为你心爱的人,佩戴上精挑细选的定情信物。

信物是爱情的标志,永恒的纪念,同时也是一种对婚姻的承诺。小小的信物注入了一生的爱意,就像注入了一种新的生命和活力。信物代表了他们深深的情意,他们彼此的爱恋和忠诚!希望你们戴在手上,珍藏在心里。这样,无论你们走到哪里,你们都将时时刻刻感觉到爱人的情意。

拥抱 亲吻

传说,在婚礼上新郎和新娘的亲吻会让自己的灵魂和气息从此合二为一。现在,就请你们面对面张开双臂,用你们全部的热情深深拥吻你们心中的爱人,深深的拥吻吧!掌声送给他们!  未来的人生旅途,欢迎你们共同走过。美好幸福的爱情,将从此拉开新的序幕。现在的所有来宾好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见证公元20xx年12月22日,xxx先生xxx**缘定今生,祝福他们真爱一生,真爱永恒!!!

共同点燃爱情的烛光

爱情之花在静静的绽放,盛开的无比娇艳。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因为爱人之间彼此都有着一颗纯洁如水晶般的爱心。在你们幸福的婚典上请两位新人一起点燃爱情圣火。

烛光慢慢的燃起,这浪漫的烛光,是最美丽的爱情花朵,从此刻点燃,永远绽放!这温暖的烛光,蕴含着一对新人对美好人生的憧憬与向往。这希望的烛光,将会永远点亮在你们的心中,伴随你们走过幸福,美满的一生。

爱情是灯,越多越亮。爱情是河,越流越长。爱情是花,越开越美。爱情是酒,越醇越香。请新郎新娘一起打开爱的香槟酒。

芬芳的香槟慢慢流淌,如缠绵辗转的溪水,低唱着一首动情的歌。香槟酒从一只酒杯流到另一只酒杯,就像当年的两位新人走在林荫小路,有着说不完的情话和诉不完的衷肠。

甜美的香槟酒注入了每一个酒杯,同时,也流入我们每位朋友的心中。我们都在默默的祝福你们,愿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都伴随着你们,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天为你们欢呼,地为你们歌唱。愿你们幸福的婚姻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交杯酒

如果您听说过交杯酒的故事,那一定会知道合二为一的真正含义。现在有请我们的现场督导为两位新人带来两杯充满喜悦的纯爱之酒。

这是世界上最喜庆,最甘甜的美酒。多么高明的调酒师也没有手艺可以调制。

他是用大地的收获酿制的,他是以漫天的星雨调成的,他是在时光的酒窖里发酵的。用双臂传递激情与魅力!喝吧!让酒香环绕心胸,爱的火焰在生命中燃烧。让琼浆渗入血脉,爱的陶醉伴你们一生!

这交杯美酒红的像血,热的如火。他象征着你们的生活红红火火。又预示着你们饮了彼此的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交融!

礼成

时间是短暂的,然而我们对新人的祝福是永恒的。这洋溢着幸福、快乐、温馨、浪漫的婚典即将落下了帷幕,一对亲密爱人的爱情之舟马上就要扬帆起航,航行在爱的海洋。在这幸福的时刻,我们再次祝愿他们一生幸福永远,一生都有今天!!!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宣布xxx先生xxx**婚典圆满礼成!

最后,有请我们的二位新人再次拉起手,缓缓的走下舞台,一起走过风,走过雨,走过平凡,走向你们的成功与辉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3125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