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故事是真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
扩展资料:
明代崇祯版《元氏县志》里明确记载“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桥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击略不赛移,若有阴为封护者,相传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研究学者陈连山认为,该记载无疑是元氏产生“梁祝传说”最有利的史料证明。
据魏晋史学家的研究考证,“梁祝”故事起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梁祝镇,并且在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_梁山伯与祝英台
邹城民间文化与习俗
阴阳板
祭神求雨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城东八里沟一带,因是两板相击而舞,故又名"打阴阳"。传说"八仙过海"中的曹国舅,是一位旷达豪爽、散财济贫的好神仙,他手中有两块神通广大的木板,一阴一阳,专门用来调节世间"阴阳",为民造福。后来人们为求消灾免祸,驱恶辟邪,讨得曹国舅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故成此舞,取名"阴阳板"舞。所谓"阴阳板",其实是一长一短两块柳木板。长板为阴,长约50厘米,短板为阳,长约30厘米。两板各宽10厘米,厚约2厘米。板头配有铜铃,板尾钻孔,两板相连。表演时两人一对,一男一女,队伍少则百余人,多则数千人。舞者右手持长板,左手持短板,在锣鼓伴奏下,按照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位置敲打拍击,以拖步、上步、绕步、踏跳步等变化多端的舞步,循着既定图案,做出各种姿态和造型。整个舞蹈节奏鲜明,古拙朴实,豪放壮观,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朴素虔诚的信仰和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1949年后,艺人们对阴阳板舞进行了改造革新,每遇佳节,人们便敲起锣鼓,手打阴阳板,走街串巷,娱乐一番。1988年,市民间舞蹈队表演的阴阳板在山东电视台播放,获得全省创作演出优秀奖。�
平阳寺火虎
一种新颖活泼、激动人心的民间杂技表演艺术,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表演的内容是民间传说壮士打虎、为民除害的故事。由于制作工艺精细复杂,玩耍时火焰烧身,动作危险,需要艺高胆大,因此,精通此艺者寥若晨星,而且仅限于邹城市平阳寺村,故称"平阳寺火虎"。所谓"火虎",即浑身着火的老虎。火虎的制作非常精细。虎皮用20多块3厘米厚的木板,以铁丝连缀而成,每块木板上有上百个小孔,共约3000余个,每个小孔内插入一根30厘米长的礼花筋(用纸卷火药而成,类似导火索);虎头、虎尾用软白蜡条编成,外面绕以礼花筋;虎眼用蒙着红绸布的灯泡或手电筒做成(古时用点燃的炷香)。将做好的虎头、虎皮、虎尾捆扎在表演者身上,再配以两只30厘米长的木拐,作为前腿支撑,这样就成为未燃烧的火虎。打虎人也要捆扎十几块插有礼花筋的木板,打虎棒上缠绕礼花筋。火虎的表演场面宏大壮观。表演多在没有月亮的夜晚进行。围观者人手一支点燃的蜡烛,老虎上场时蜡烛一齐熄灭,同时点燃两个表演者身上的礼花筋。顿时,火花闪烁,光影交织,火人火虎,相照相映。打虎人手持梢棒,气宇轩昂,威武雄壮;火老虎双睛如炸,张牙舞爪,活灵活现。随着时而震耳欲聋,时而轻敲抽打的锣鼓节奏,人与虎争持搏斗,时而跳跃搏击,溅起火花四射,时而疾行进击,洒出串串流星,其情其景如梦如幻,奇异绚丽,惊心动魄。火虎在平阳寺曾间断了35年,1985年经过仅有的两位老艺人传授,当地精心挖掘整理,这一民间艺术又重放异彩。
峄山古会
峄山古会设在城东南12公里处峄山脚下,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举行。历史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二月二"为龙抬头之日,人们祈祷风调雨顺,一年好景,齐集于峄山,进香朝拜;二是公元前615年二月二日,史称"知命之君"的邾文公"卜迁于峄山之阳"立国,是为庆贺之日,每年的此日都有活动,逐步演变为峄山会。峄山会以山前为中心,方圆五六里,届时近者周围诸县,远者附近各省都有来赶会的,人数少则数万,多则达一二十万。赶会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态,有求神拜佛的,有许愿还愿的,有买物卖物的,还有说书唱戏、玩杂耍的。男女老幼,权贵平民,文武六艺等各种身分的人漫山遍野,十分壮观。峄山会在1937年日本进关后一度中断;"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员稀少,变为一般集市;1978年后地方政府开发峄山,每年二月初二举办规模盛大的"峄山古会游"活动,山会日趋活跃,成为旅游服务、商品交易的中心。
山头花鼓戏
民间演唱艺术。历史比较悠久,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在邹城市流行演唱的花鼓戏以大束镇山头村最为有名,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山头花鼓戏。花鼓戏根据唱腔的不同,有南路花鼓和北路花鼓之分,山头花鼓属北路花鼓。花鼓戏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起初,由于艺人家境贫困,演唱花鼓戏被当作维持生计上门乞讨的工具;后逐渐发展到规模较大的集市卖艺;再后,经几代艺人的丰富发展,形式趋于稳定,唱腔更加丰富,乐器搭配也更加协调,逐渐走上了舞台。山头花鼓戏的音乐(唱腔)十分独特,有"九腔十八调"之称。曲牌虽少,但变化多端。最主要的曲牌有花鼓调、拧绳、小莲子等,一个戏中一般只用两个主要唱腔,分里角和外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邹城市有关部门配合山东省戏曲研究室对山头花鼓戏进行了发掘、整理,进一步丰富充实了花鼓戏的内容。现存剧目有《北圆》、《过江》、《大赶脚》、《王定保借当》等70余个。
十八盘 雄踞于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东北32公里处,田黄镇住地田黄村东3公里,田黄、城前两镇的交界处,东接牛头山,西临沂河,北靠小山、黄山,南隔八里碑水库与鹿山相望。 东西走向,西起小山,东至牛头山沟,绵亘5公里,主峰海拔534米。东西跨度6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面积8平方公里。该山有大顶子、团子山、卧牛顶等20多个山头,有雷霹洞、磨石沟、布鸽缝、剪子股沟、张宝窑、狼娄子、石门里等20多个沟壑山谷。整个山体巍峨壮观、高秀俊美、峰峦叠嶂。
十八盘森林公园风景秀丽,整个山体巍峨壮观,重峦叠翠,石松盘错,秀不可言,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山上空气清新,含氧量丰富,素有邹东“天然氧吧”之美喻。公园内景观众多,有元宝石、观景台、槐花谷、饮马槽等自然景观20多处。
位于十八盘山上的十八盘林场是鲁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始建于1959年12月,面积60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98%,整个山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各种林木与山下周围林木连成一片,蔚为壮观。物种齐全,有药用植物70多种,有蛇、蜈蚣等名贵药材40多种。此外,还有狐狸、獾、刺猥、野兔、山鸡等常见野生动物几十种。主要景观有:竹子园、大顶子、万山朝尼、围子和围子里、槐花谷、林海松涛、飞瀑、日出雾松、元宝石、饮马槽等,是旅游、度假、休闲、垂钓和狩猎的好去处,也是建造别墅的绝佳位置。十八盘林场被命名为山东省省级森林公园。 因此山有十八层盘台,故名为十八盘山。 竹子园
从山下的柴炭店出发,攀上约1公里的蜿蜒陡峭的小道,穿过茂密的树丛,豁然开朗,陡现面前的是一块三亩见方的宽阔地,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桃红柳绿、果瓜飘香,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简直置身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这就是竹子园。竹子园还有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清时期,山下村里出了一名大官,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得百姓爱戴。但由于他耿正的性格得罪了某些权贵,受到坏人的污陷排挤。他愤然挥袖,解甲归田,独自到山上开荒种田,过上清闲隐居、与世隔绝的生活。为表气节,他在山间栽植了一片竹子,郁郁葱葱,青翠欲滴,以示自己的高风亮节、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故得名“竹子园”。置身其中,让人顿生敬意。竹子园是林场三个护林区之一,安装有防火监控系统和太阳能发电装置。
大顶子
十八盘的最高峰,距竹子园约1公里路程,其间并无正道,只有一条弯曲小道,透过密密的松林,斗折蛇行,迂回曲折,直到大顶子。大顶子上建有20米高的铁塔一座,安装林场防火防盗电视监控镜头,可对方园5公里的林区实施全方位监控。建有二层瞭望台一处,长年住有护林员。登上大顶子上的瞭望台,顿感心胸开阔,心旷神怡。极目远眺,远处的凤凰山,十八淌,鹿山,尾山,苍茫绵延,尽收眼底。山下的村庄,库塘,公路一览无余,让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近处山上是满眼的树林,结实厚重,密密匝匝,仿佛是坚强的士兵,又像是坚不可催的钢铁长城。
万山朝尼
在十八盘山的西顶上,可以看到万山朝尼奇观,即尼山周围方圆几十里的众多山头都朝向尼山,好像尼山是它们的中心,朝拜孔子。
围子
在大顶子西部2里路程,建有战乱时期人们为躲避战争而修成的石墙,作为防御工事,称作围子。总长约3000米,呈闭合状。据说当时是由周边十八个村的老百姓共同协作盘成,由此,该山也被叫作“十八盘”了。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也让我们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在围子的下面,林场建造了护林区,称围子里有瓦房六间,饲养着牛、羊鸡等牲畜。2001年林场在围子里前方投资20万元,建拦河坝一座,可蓄水3000立方米,坝高8米,东西长65米,溢水洞三个,上面架桥,两侧为彩色铁栏杆,整座大坝气势恢宏,造型美观,成为高山峡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塘坝中养了藕,放了鱼,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盘山公路
从山下的大山头村开始,投资40万余元修建直通围子里的盘山路,公路盘旋而上,高路入云,长达2公里。有些路段是在山崖峭壁间开出来的,施工难度大,土石动用多,可称之为“愚公移山工程”,正组织路面硬化,车辆可畅通山顶。远看该路,如一条彩带环绕于山体树林山间,似大山的美丽项链。
林海松涛
山上有各种树木65万余棵,以刺槐松树为主,整个山的肌肤被山林覆盖。行进山林中,有种原始森林的味道,静谧幽深,莫不可测。林中偶尔的大鸟的惊鸣和跳出的野兔,总让人感到颤抖,神秘莫测,草木皆兵。山风吹来,整座大山呜咽轰鸣,此起彼伏,仿佛置身于惊涛骇浪的汪洋大海。
飞瀑
夏季大雨过后,山涧、峡谷里,到处是潺潺的细流和飞下的瀑布,行云流水,洒脱自如。流水或叮咚作响,或放纵轰鸣,奏出动听的和弦,仿佛是山的精灵在吟唱。特别是围子里大塘坝上的瀑布更是无拘无束,潇洒奔放。
日出雾松
在十八盘山东顶,早晨可以欣赏到日出的景色:淡红色的太阳跃出地平线,喷薄而出。每遇大雾,整个大山被雾笼罩,烟雾缭绕,如处仙境。松枝松叶上挂满乳白色的雾滴,好像是美丽的圣诞礼物,又像是穿了婚纱的新娘。
元宝石
整块巨石面积有几十个平方,横卧于山坡形状酷似元宝,由此得名。
饮马槽
巨石裸岩部分面积约有亩余,是一块巨大的黑老虎石头,上有一槽状水沆,深约米余,不论是雨季还是干旱数月,始终保持一潭清水,既不外溢,也不干涸,传说古代有位将军行军到此,驻山数日,在此饮马,故得名饮马槽。 十八盘修在竹节岭上,依山势起伏逶迤,一直通到风门口。可步行沿仙人桥、竹节岭、十八盘登山,也可乘汽车直抵山顶。关于修建十八盘,有如下传说:
十八盘路侧有一块石头形似鲤鱼,头在地面,半截身子在地下。相传古代皇帝怕江山不稳,派许多阴阳先生到各地去查访和破坏龙脉。这天有一位来到云台山,发现了鲤鱼石,又见这条岭上有个第一天门。他知道鲤鱼只要跳过天堑便成了龙,托生在山主家,长大就会抢坐皇帝的江山。阴阳先生找到了山主,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他。山主很高兴,便问怎样才能使鲤鱼跳过天门。阴阳先生对他说,只要在鲤鱼石旁修个十八盘,就能顺势飞上天门。于是山主雇人昼夜施工建成了十八盘,阴阳先生也就放心地走了。原来鲤鱼跳过天门才能成龙,若是落在十八个盘子里,那只能是人间的一道菜,风水也就这样被破了。
十八盘由1300级石阶构筑,呈九折十八弯之状,在险壑峭壁间盘绕延伸,是太行山大峡谷王莽峡风景区主要景点之一。
十八盘始修于唐代盛期,重修于清康熙十年,曾为晋豫两省交通要道之一。因位在僻壤,地势险峻,故有诗句描述日:“过步每千虑,举步如蹒跚,心胆掉欲碎,毛发也为寒。”十八盘经开发修葺,已恢复了原有风貌。徜徉其间,仰俯古今,不仅可领略到独特的风光,更会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和伟大的创造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