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江西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
江西,简称赣,省会南昌。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于华东地区。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 江西 导游词 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介绍江西景点导游词1
尊贵的各位客人,自从你刚踏下飞机,刚从你繁忙的工作中,抽空来到景德镇的那一个时刻起,你就是这块土地上最爱欢迎的客人,这里由于你们的到来空气变得更加明朗,景色变得更加迷人,由于你们的参与,我们的这次活动显得分外的重要。我是本次旅游团的导游员,我姓王,从这一时刻起,我们就是真诚的朋友,我非常非常的希望我们的团队在你我的真诚的交流中成为一个非常难忘的旅行!
车已经启动,景德镇向我们扑面而来,一种气息,一种深沉的 文化 ,一种千年的江南古镇独有的魅力,一种大街小苍处处散发的陶瓷信息,我们在这里将迎来短暂的两个小时的旅行,作为一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经纬度的这样一个小城,在迎来了千年庆典后,这个江南的小城已经不在是个面积只有5247。9平方公里,人口152万这样一个数字性的概念了,它更多的是一种展示瓷都风彩的一个平台,一个窗口,一个让全国,甚至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文化之都,陶瓷之城。景德镇,是因为公元1020_年,也就是宋景德年间烧制的陶瓷,作为贡品,而得名。景德镇汉称新平,近代叫昌南。在发展了1020_年以后景德镇已经成为集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与一体的著名城体。说到古老,我们不得说我们的陶瓷,这是我们的骄傲。在景德镇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著名的陶瓷的精品在这里都能够得到展示,我们当然有自己为之叫绝的特产,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是我们的四大精品。瓷都人民是那样的热情,就象窗外的那条昌江,几千年来见证着这里的一幕一幕。昌江属于江西五大水系中的饶河,他东流鄱阳湖,最后入注东海。
昌江两岸杨柳依依,微风袭人,边上的一些历史的沉淀物让我们还可以依稀可见当年这里的繁华,问问景德镇的老一辈,也可以问问我们景德镇陶瓷馆的各位专家,他会告诉你们,这里曾经有那么多的柴窖,以前昌江5000平方米的上空红光四见,代表着何止是一条昌江水系,寂静的夜晚来临,秋风还是那样的疯狂逼人,可是昌江一点都没有沉睡,也没有看见滚滚的昌江之水,因为他真的不象长江那么雄浑有力,也没有济南大明湖的那份幽静,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得到的只是那红红的火光印称着两岸古树昏鸦的叫声。清晨,当太阳还没来的及普光照射,两岸已经热闹非凡,要知道这里是重要的瓷器港口,以前这时没有桥,没有这么方便的水陆交通网,没有九景高速,没有206国道,没有方便的火车,更不要说现在的罗家机场,直飞上海、深圳、北京、厦门、武汉、郑州6条航线。陶瓷是世界的,靠得就是大量的民工挑着离开昌江,离开景德镇。我们非常感谢我们的先辈在为景德镇所作的一切一切的贡献。有一位外国客人来到景德镇是这样说的,没有昌江也就没有陶瓷,我不知道他说得话到底能包含多少内容,至少我们应该这样称呼这条河,母亲河,景德镇的母亲河,如今的昌江已经成为景德镇重要的水上运输 渠道 ,可以直通鄱阳湖,直入九江,通过长江水运,把我们这里的一切一切告诉世界。看看江两边的高楼,再看一块块的绿化地,我不知道是不是景德镇的母亲河在变,还是我的心在变。
景德镇,属于亚热带气候,他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降水量丰富,就因为此,森森覆盖率达到60。2%,在全省的连续三年城市空气质量评估中排名第一位,古老深厚的陶瓷文化,明朗清新的空气,热情善良的人民,这里还缺少什么对了,我们的景观到处可见,市中心的景德镇的标志,龙珠阁,座落在瓷都大道后面的陶瓷博物馆,郊外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瑶里。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显得那样的匆忙,其实我向你讲述的只是我们这个江南小镇的点点滴滴,我非常的遗憾。真诚的希望你们下次有机会再来,谢谢!
介绍江西景点导游词2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由婺源县城紫阳镇乘车前往一个景点小桥流水人家——李坑。车程大概十来分钟。现在我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给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
李坑,是个李姓聚居的村落(木子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_年,由一个叫李洞的人建村,距今有千年的历史。村子原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为什么叫理田呢拒村子里的老人说:他们现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为远祖在尧帝为部落首领是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大官),所以以官职为姓。同时,因远祖唐末由北方迁到南方曾“占得从田之签”。李洞建村是不忘祖,取村名为“理田”。到了近代人们渐渐以李姓居住于小溪两岸。在婺源,溪流又被称为“坑”,便俗称为李坑。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称为水口,原因是这里的村里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从这里流出村子。古时候,水口往往成为一个村子庄的标志。村中有人出远门,家人必送到水口,千叮万嘱,挥泪洒别。在外多年的游子重返家乡,走着走着,一望见水口,便会激动不已,分外亲切
1、李翼高故居:这幢古名居建于清初,是一个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为有钱财,他着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砖雕、石雕和木雕)装饰房屋,让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进入 雕刻 的艺术画廊。在房子翘角飞檐的门罩下,垂花柱式门枋上的砖雕十分精细,下枋上精雕细刻着古戏文图幅、人物图案各异,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着荷花,象征纯洁和吉祥,这边的莲蓬,则是期望多子多孙。各位游客,我们再来看看正门两边各有一个石墩。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两个石墩的作用是什么——那是主人的下马石。我们再来看看屋子里的构造。由于主人的富裕,左右厢房的隔扇门窗上,木雕精致、完善。,充分体现了婺源古代劳动人民的智能和技艺。整幢宅子上、下两层,每层分为三部分:前面的这间称前堂,是**的房间。因为**是不能随便出闺房的,所以门窗上是镂空的雕刻图案,方便**从屋内往外看。正中间的这两间称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后面两间称后堂,那是儿子们的房间。当儿子长大成人后,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则搬入后堂,所以后堂又称为高堂。
2、大夫第:这座“大夫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是一个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邸。李文进的大夫官衔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他本是个在广东经营茶叶的富商。太平军起事后,清朝政府的正规军根本没有作战能力,完全靠曾国藩的湘军,国库又没有大量的钱财做军饷,当时的徽州同知鼓励商人捐钱作军饷,捐得多就封官,李文进的官衔就是那时侯捐来的。从这幢房子的门面上来看,沿袭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点。大门为石库门枋,水磨青砖门面,大门上方砌筑门罩。门罩上黛瓦铺盖,戗角飞檐,不仅能遮挡 雨水 ,还能起美化的作用。飞檐下方,门枋上砖雕图案细腻精美,极富装饰趣味。石库门柱础上的石雕,是民间较为常见的“狮子滚绣球”图案,表达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满欢乐的心态。我们再仔细看看这石雕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横着雕刻的繁体“书”字,它代表了主人的心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屋子的上方有一个天井,这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采光、通风。同时它还有一层含义,既是把人和天衔接起来——“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脱离大自然而独立存在。同时,在徽州人的眼里,水源就是财源,雨天,水不停地从天井向家里流,四水归堂,蕴涵着“财源滚滚而来”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凿成铜钱样式,古时候人们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么办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养一只千年乌龟。乌龟在下水道里爬来爬去,下水道就永远畅通无阻。这座大夫第取名“春蔼堂”,一则体现出家庭融乐的气氛,二则饱含长辈 对子 孙后代的关爱之情。屋内的木构件上,同样雕似着精美图案,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过海、琴棋书画等内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主人对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凭借自己的真凭实学考取功名的美好心愿。
各位游客,房屋右侧的这间跨院当地称做“**绣楼”。看,楼上这座向河街挑出许多的亭阁式建筑,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原本用于观景,但 传说 也是**抛绣球的地方。这里有一扇古代百叶窗,向上翻可以采光,向下翻**可以窥视楼底的过往人群。**抛绣球的 故事 ,在小说和戏剧情节中常有记载,因为有些待字闺中的**,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权贵,如何选择左右为难,或者因**的择婚主张与父母意见不合,爱女也许早有意中人,于是便出现了抛绣球选女婿这种戏剧性的做法。**的绣球抛给谁,,一般是有目标的,也就是**一般已经选定了一个意中人,而不是随随便便乱抛的
3、申明亭:各位游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刚刚经过的这个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见证,取名“申明亭”,建于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书上记载得非常详细:如果村中有人为非作歹,就把他的恶行书写出来,张贴在亭子中,以达到惩戒的效果。古时候村中的建设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负责,因李坑过去的村规民约颇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觉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难免有争议,家庭有纠纷,遇到这种情况,宗祠就鸣锣在申明亭聚众,村人均可参加评议,对谁是谁非进行公断,排解纠纷,批评和惩办违反村规民约的人。
4、通济桥: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看看旁边的这两条溪流。这是李坑过去“十二景”之一的“两涧流清”。其中一条溪流前方有两个小石墩,这条就是公龙,有石墩为龙角。这边没有石墩的是母龙,两条龙在此桥处汇为一条溪流,构成“双龙戏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时候风水村中两水相激本来不利,但这里用通济桥锁住,用申明亭镇住,也就化解了。通济桥跨度约5米,始建的年代已难以查考,不过最后一次维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石拱桥。
5、李书麟故居:这幢民居是“八字门”,别具一格,并正对着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门前这扇墙壁,又称为萧墙。,一般是建在院子里的。但在婺源,萧墙都建在门外,因为本地人以天为院子,以门前山水为院子,所以把萧墙建于大门口。萧墙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挡风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书写着‘福’字意味着“开门见福”。这幢民居建于清朝同治年间,门楼上的雕刻也很精细,进入房子内部后,大家可以发现这个条案与众不同,特别长,有4米多长,这在婺源现有的古建筑中可算是罕见的,此外,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个戗角,四个天井,从这一点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6、鱼塘屋:这是一所不知名的书斋,村子里的人都叫它鱼塘屋。从风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砖铺成,当地称‘金砖铺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铺地;二是采用木柱础,不象后来的房屋一律采用石础;三是隔扇很朴素,格心用横直棂子,没有雕饰。连着它的是南宋武状元李知诚故居的后花园,园内有一个石砌的鱼池,用青石板将周围围住,绕池的小径以块石铺垫。池内的鱼就是婺源的四大特产之一的荷包红鲤鱼,池水与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这边是花坛,花坛中的这棵紫薇树,相传是李知诚亲手栽种,算起来树龄已有800多年了,当年茂盛是树干胸径有04米,经一次雷击后现虽只残存半边,但每年都回新枝萌发,红花满树。旁边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树,树干上长满灵芝,使人觉得这里充满了灵气。
7、蕉泉:各位游客,我们眼前的这眼泉水叫“蕉泉”。这眼泉水虽然流量不大,却一年四季不会干涸,泉水清澈凉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断流,蕉泉供应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里这是他们的救命泉。这眼泉水是从石缝中流出来的,在这有带还流传一个神化故事。传说,李坑村曾有一个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张天师的徒弟,天性聪悟却心术不正。相传张天师养着几条小龙,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条,回家养在墨盒里。张天师闻讯赶来索要,李祈福反问他龙是什么颜色,张天师说是**的,李祈福说:我这里有条黑龙,没有你的黄龙。张天师无奈,就把这条龙送给了他。龙养在墨盒里越来越大,终不是办法,李祈福就想为它找个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来到这里见这石壁上有水渗出,便拔剑直插进去,顿时缝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兴奋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个洞,他趁势往地上一坐,坐出一个大陷坑,水不断流入坑中,形成这个水池。李祈福把龙养在池中,长大以后不断兴风作浪,尾巴一扫把附近的这些房子的马头墙全铲平了。大家看,这一带房子都没有马头墙。李祈福听到村民怨声连连,于是把龙带走了,最后把它放入浙江开化的一条江中,至今这条江仍叫乌龙江,而蕉泉也因为曾养过龙,成为古时候人们求雨必拜的地方。
这座宅子的内部摆设,在婺源屋内的摆设是很有讲究的。我们看这中间是一个高高的马头座钟,左右两边,一边是花瓶,一边是镜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静,终身平静”。对于李坑的介绍就到这里,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欣赏,下午两点半准时集中茶法下一个景区。
介绍江西景点导游词3
大家好!首先请认可我们蓝天旅游社的一名好导游,我姓郭,以后大家叫我"郭导"吧!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刘师傅,在旅游期间可以和你们一起出去游玩,我十分荣幸!你们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我们的刘师傅可是一个开了20_年公共汽车没有出一次车祸,还有一颗是"开心",我们将会带你去一天都游不完的美丽的通天岩,让大家有很想去吧,在此我也祝大家吃得、玩得开心、住得舒适。谢谢!
通天岩位于赣州城西交郊六点八公里处,面积为六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国家四A级风景旅游区。这里岩深谷邃,绿树成阴,真算得上是A级旅游区啊!
我们来到了忘归岩,那里非常陡,许多小石块渐渐合起来,变成了大石头,奇迹也出现了,大石头竟然飞起来了,接着又慢慢地停下了,大约离地面一米。接下来我们去了龙虎岩,那石头做的龙和虎惟妙惟肖,接着好像在拓斗似的,边上还有一些石头做的“如来佛”。好了好汉坡了,我不禁这样想“不到长城非好汉。”今日,“我们一定要登上长城!”我说。“北有长城,赣有好汉坡。”我一看这陡陡的梯子就越害怕,我们终于登上了好汉坡了,总之来说太不简单了,一看下面,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上山容易,下山难”啊。我们又来到大门前,找好队旗,开心回家。
眼看火车站就要到了,我生活在南康,先送你们一程,再见了,我“郭导”也要走了。
介绍江西景点导游词4
欢迎大家来到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的庐山,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刘。
庐山的天气变化多端,苏东坡上庐山时刚好遇到的是云雾天气,什么都没有看见,所以他不由的感叹说:哎,这么大的雾,什么都看不见,连庐山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不过人家毕竟是诗人,虽然什么都没有看见,但还是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绝句。我们庐山的天气啊,就像是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说不定一会儿就下雨了。所以说,我们在一定要准备好雨具,以防万一。
我们先来看秀峰瀑布,这里有李白诗下的庐山秀峰瀑布,像白色的带子从天而降,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坐好了,马上就要到气吐江湖的含鄱(pó)口,在那里可以看到翻腾的云海,非常壮观。还会经过风光秀丽的锦绣谷,锦绣谷因为一年四季花开灿烂,四季如春,就像一块五彩斑斓的锦绣而得名。现在到了仙人洞,下车后大家跟着往里走,里面有一块专供游人拍照的悬空大石板,传说:有一对情侣在拍照时,一阵风把女孩的帽子吹走了,她下意识的捡帽子,不料掉下悬崖,希望你们照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意外!大家也要注意保护庐山的环境,不要乱丢垃圾
今天下午大家一定很累了吧,休息一会儿,晚饭后为大家安排看**《庐山恋》,希望大家喜欢!
介绍江西景点导游词5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笔架山风景区,我是大家的导游小×,下面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笔架山的概况吧!蜀南胜景笔架山位于泸州市合江县境内,距泸州市42公里,距合江县城7公里,与重庆市、贵州赤水市相连,高698米,山峰矗立,景区面积为8400亩山,东西狭长,从长江边眺望,如石笋直插天际;从赤水河畔仰视,则是笔架横亘河岸。笔架山古称“安乐山”,明代称其为“少岷山”,清代时取名为“笔架山”。下面就请大家跟随小陈的脚步一起去参观吧。
笔架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红色沙岩出露整齐,景观独特,风景秀丽。岩面形成于1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的湖泊沉积岩,山脉隆起大约有四百万年历史。由于地处亚热带,气温较高,雨量充沛,山顶风化削割严重,形成了山势陡峭,岩石裸露,奇峰奇壁,奇石奇洞的鬼斧神工的跌宕景观。由于地形险要,四周悬崖绝壁,南宋嘉熙年间,泸州曾在山上筑城,合江县址亦曾建于此,今古城遗迹仍清晰可见。山上有白鹿洞、观心洞、白龙池、轿子石等古迹及明清石刻,新近掘出宋代石狮一对,栩栩如生,更为珍贵,古庙云石寺山整修一新。自然形成的景点有仙人洞、仙人口、仙人石、九连洞、晒丹石、念经岩等28个,因此被誉为袖珍型的风景区。
好了,朋友们,刚刚我们游览了仙人洞,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仙人口了。那大家请看这两尊高60米栩栩如生的巨形隐像,他们分别是张陵、刘真。那大家可能就要问了,他们是何许人也
山容峻秀的笔架山,一直被道家视为修真养性、导引炼丹的好地方。相传东汉时期的沛国丰人张陵云游四方,历名山大川,寻求大自然的奥秘和人生真理,自河洛入川,遍访蜀中山水,后在青城、鹤鸣和笔架等山修炼。在笔架山修炼时,他一面书符为民治病,一面宣传他创始的“五斗米道”,广招信众道徒。张天师在笔架山的后段时期,施法力把符篆书在树叶上,以便百姓摘叶治病。北宋文学家苏轼登笔架山时曾写《过安乐山》诗“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诗中所称的天师即张天师,所谓的秋叶就是天符树叶。到了隋代,仅十余岁的绵竹人刘真曾说:“非云岩石窦无以养神,非金虎木龙无以升天”。他出家经宜宾平盖山、泸州方山再到达笔架山,他认为此山是神仙福地,于是在笔架山“披荆棘,辟旧洞以居。”,服食所炼丹药,绝食数十年。刘真在笔架山修炼时,邑人在登笔架山时,看见他胡须眉毛皆白,很似王法兴,他点头认可,后来世人才知道刘真前身即合江王法兴。据说张陵和刘真在飞升成仙后就是借此岩石隐形的。
好了,咱们刚才领略了巨型隐像魅力,现在我们将要前往的就是云台寺。这云台寺建于隋代,山门前至今保留着六百多年的古樟,为川南少见。寺庙在一大片的楠竹林和香樟林的掩映之中,寺后楠竹万株,两侧苍松滴翠,古樟参天,登望江台远眺,长江一泻千里,赤水状若游龙,如画风物,尽收眼底。寺庙保存完好,庙内还蒇有黄庭坚的碑文,朱德元帅的诗词、明代的壁画、重达千斤的清代铜钟。大家请紧跟着小×去一睹为快吧。
介绍江西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相关 文章 :
★ 美丽江西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 著名江西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 江西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
★ 江西著名景点导游词精选5篇
★ 江西旅游景点概况导游词5篇合集
★ 简单江西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 5篇介绍江西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 著名江西概况导游词5篇大全合集
★ 介绍江西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合集
★ 江西景点的导游词5篇
海南昌江有能赶海的海域吗?
去昌江一定要来棋子湾,棋子湾分为分为大角、中角、小角,中角的海水清澈见底,绝大数是小礁石和礁石滩,岸边的水浅适合捡海螺抓螃蟹等,等到潮水退潮时,可以在浅礁石上抓海鲜,夏天的海参和海胆是最多的,棋子湾的中角绝对是昌江赶海的好地去。
此外还有海尾镇的沙塘鱼村,这个村子海域浪比较平静,待海水退潮后,可以在沙滩和礁石滩上体验赶海乐趣。
但这里要注意下,如果没有赶海经验,一定要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去赶海。
想去昌江深度游,有什么旅游的线路合适?
昌江深度游可以有5条旅游线路,看个人的喜好:
第一条玩海体验游(个人喜欢海边的话)
到棋子湾大角感受“滨海沙漠”;之后到棋子湾中角体验赶海,捡捡贝壳,抓抓螃蟹;到棋子湾小角赏奇石看日落,拍照打卡留下美丽的照片的佳地;前往昌化镇吃海鲜大餐,玩累了可以入住棋子湾附近的酒店。
还可以前往由国内热门综艺《向往的生活》带火的“沙渔塘村“,体验1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醉美渔村生活,经典景点“蘑菇屋”可别忘打卡。
第二条生态康养游
个人想体验热带雨林生态美的话
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海尾湿地公园是来体验生态康养游不可错过的两个景点,大家也挺喜欢去这两个地方的。
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的话可以到白石潭景区看看,观光木栈道“钱道”景观各异、特色鲜明,一步一景,是休闲度假、沐浴森林的好去处。
海尾湿地公园是海南少有的滨海湿地,湿地植被盖率≥30%,那里的生态环境绝佳,是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科普的理想去处。
第三条人文古迹游
如果想要回溯了解一下昌江的人文古迹的话,
前往峻灵王庙,追寻当年东坡先生的历史足迹,感受以护国安民为主旨的峻灵王民俗文化
前往昌江保突黎陶馆,体验“产、学、研、旅一体化”的黎陶文化产业创意园
前往信冲洞遗址,感受距今数十万年的中更新世时期的哺乳动物化石
前往皇帝洞,探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乳石各异、群燕飞舞的壮观。
第四条科普求知游
如果个人想要了解昌江当地情况的话,可以前往这三个地方
矿山公园,曾被称为“宝岛明珠,国家宝藏”,记录着昌江矿产工业曾经的辉煌,是海南为数不多的工业缩影
昌江核电站,昌江核电站是目前唯一人类可以走进去参观的核电站,来揭秘核电秘密
昌江水库,横贯昌江、白沙两县,是海南五大水库之一,水域辽阔,随处可见山水风光。
第五条黎乡深度游
如果想要深入感受昌江黎族文化的话可以前往这4个旅游佳地,留下深刻的回忆
三派村,以彩绘墙瓦为特色,一步一景的壁画都是黎族人民故事
浪论村,品尝传统黎族酿酒、欣赏黎族歌舞的魅力
洪水村,拥有千年历史的黎族金字形茅草屋,晚上欣赏黎韵和灯光科技的碰撞
十里画廊,感受缠绵于万点峰峦,深藏王下的十里画卷。
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认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知不觉中又陷入了一个误区——
马可·波罗,又译马可·孛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此人生于公元1254年,卒于公元1324年,倘若不是因为那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他可能充其量也不过是个“威尼斯商人”而已,俗话说,人以书显,由于那部“游记”绘声绘影地向人们介绍了许多“中国故事”,所以有许多人遂由此而及彼,认为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事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一、马可·波罗不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写作者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游记”的作者一般都是“游”者本人,如大唐高僧陈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如金末元初的长春真人邱处机的《西游记》——注意,此《西游记》与吴承恩所著之《西游记》名同而实异,书中所记是邱处机与十八弟子应蒙古大汗铁木真之召,从中原远赴西域的旅途中所见。
但《马可·波罗游记》的作者却不是马可·波罗这个“游”者本人,至少不是由他一个人独自完成的——该书是由马可本人口述,一个名叫鲁恩梯谦(Rusticiano)的人笔录而成的。
二、疑窦重重
据《马可·波罗游记》称:马可·波罗大约在公元1271年随其父、叔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越帕米尔来到东方。
据马可本人声称,他于公元1275年5月来到蒙古帝国的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并获得了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获得了优厚的待遇,仕元十七年,游历几遍中国。曾到过今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及北京等地。中间一度至缅甸。后因伊儿汗国汗遣使向元室求婚,马可·波罗奉命护送公主出嫁,1292年初离中国,从海上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到达波斯。1295年末返抵威尼斯。
但这仅仅是马可·波罗的“自称”而已。
早在马可·波罗生前,就已经有人对他和以他命名的那部“游记”表示怀疑。
公元1298年,威尼斯与热那亚之间发生过一场战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马可·波罗身陷囹圄。1299年出狱后,他的那些“老乡”们很快给这位“劳改犯”起了个新名字:“百万马可”——其言外之意是说他善吹牛皮——这可能与以他名字命名的那部游记有关。
尽管马可本人一再声称他讲的都是亲眼所见,甚至还有许多没有讲出来,但仍有许多人对他的“游记”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这种怀疑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两个阶段。
最初,马可的“老乡”对马可本人及其游记的怀疑只是感性上的,他们认为一个囚徒的话当不得真。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扩大,这种怀疑开始走向理性化的道路。
继德国的海尔曼(Hillman)之后,英国人克鲁纳斯在一篇题为《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的文章中提出了四个疑问:
A、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没有一件可供考证的关于马可·波罗的史料。
B、《马可·波罗游记》中很多地方充满着可疑的统计资料,把中国丰富多彩的景象搞得灰蒙蒙的。
C、中国两件最具特色的文化产物茶和汉字,以及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在书中都没有提到。
D、《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许多中国地名用的都是波斯叫法,有可能马可只到过中亚的伊斯兰国家。
克鲁纳斯提出的这四点疑问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的。
当然,要说“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没有一件可供考证的关于马可·波罗的史料”,恐怕多少有点武断,有一个名叫杨志玖的中国人,和一个叫伯希和的法国人曾先后在中国的《永乐大典·经世大典·站赤》和外国的《伊利汗史》、《蒙古史》中找到过一条“证据”——这几部史书中提到公元1290年阿鲁浑王的三位使者兀鲁斛、阿必失呵、火者的名字,与《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的阿鲁浑王三位使臣的名字完全相同。
但这仅是“孤证”,古人云:“例不过十,说法不立”,而且《永乐大典》与《元史》比较起来,要晚于《元史》,《元史·兵志》中也有“站赤”条。公元1290年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我们不妨看看这一年的《元史》“站赤”中记了些什么:《元史·兵志·站赤》:“(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正月,增给陕西省铺马、圣旨五道。二月,都省增给铺马、圣旨一百五十道、江淮行省一十五道,六月,给营田提举司铺马、圣旨二道,九月,江淮行省所辖徽州路水道不通,给铺马、圣旨二道。”
在至元二十七年这一年的《元史》“站赤”记载中,我们根本没有发现《永乐大典·站赤》条中的记载,我们是应该相信成书较早的《元史》呢,还是应该相信成书较晚的《永乐大典》呢
有人认为,《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证据”证明马可本人确实来过中国,这个“证据”就是书中大加渲染的“襄阳献炮”事件。
读过香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力著《神雕侠侣》的人想必不会忘了书中描写的蒙、宋双方为了争夺襄阳而进行的一次次较量。
说良心话,金先生笔下的襄阳攻守战役除了书中郭靖、黄蓉、杨过等一班武林高手是虚构的外,所叙襄阳战守之状基本上还是符合史实的。
据史料记载,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采纳南宋降将刘整的建议,派阿术率军进攻南宋重镇襄阳,继而又进围樊城。1269年宋将张世杰驰援樊城失败,夏贵、范文虎往援又败,襄樊军民奋勇坚守。次年,宋任命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公元1272年,李庭芝派张顺、张贵率水师突破封锁往援,张顺战死,贵入城后又突围应接援军,被俘牺牲。公元1273年元军切断襄樊通路,攻破樊城,守将牛富力战而死,襄阳城被元军用“回回巨炮”轰破,守将吕文焕出城投降。
襄阳之战中,元军能够最后攻下城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回回巨炮”这种新式武器。
问题马上就来了:
“回回巨炮”是谁制造出来献给元军的
马可·波罗说是他和他的父、叔,而史料上的记载却是个叫“亦思马因”的回回人。
《元史·方伎传》:“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与阿老瓦丁至京师。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地势,置炮于城东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抚吕文焕惧,以城降。既而以功赐银二百五十两,命为回回炮手总管,佩虎符。十一年,以疾卒。子布伯袭职。时国兵渡江,宋军阵于南岸,拥舟师迎战。布伯于北岸竖炮以击之,舟悉沉没。后每战用之,皆有功。十八年,佩三珠虎符,加镇国上将军、回回炮手都元帅。明年,改军匠万户府万户。迁刑部尚书。以弟亦不剌金为万户,佩元降虎符,官广威将军。布伯俄进通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赐钞二万五千贯,俾养老焉……天历三年以疾卒。”
白纸黑字,写得十分清楚,我们是该相信《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话,从而认定他确曾来过中国献过炮呢还是该相信《元史·方伎传》中的话,从而直面严肃的历史呢
也许有的读者会问:亦思马因会不会就是马可·波罗
这个提问很大胆,但却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元史》上说得很清楚,亦思马因在元世祖至元十一年,亦即公元1274年就去世了(“以疾卒”)。
亦思马因的儿子布伯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是与“马可”相近,但此人也不能与马可·波罗画等号,因为他卒于天历三年。“天历”是元文宗图贴睦耳的年号,天历三年是公元1330年,马可·波罗则卒于公元1324年。更能说明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点证据是:马可·波罗死在了欧洲,而布伯却卒于中国。
“襄阳献炮”事件的另一大疑点是:时间上对不上号。
《马可·波罗游记》中称马可一家来华的时间为公元1275年,而襄阳城早在两年前,亦即公元1273年的正月就已被元军攻下,何用他们再献炮攻打!
《马可·波罗游记》中既然存在着这么多的疑点,那么,马可·波罗本人是否真的到过中国,这就是个十分值得怀疑的问题了。
由马可·波罗,我们不由想起了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西方人,此人也是个旅行家兼探险家,他的名字叫哥伦布。
提起哥伦布,可能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发现了美洲。
不过,这只是我们后人的想法,就哥伦布本人来说,他至死都认为他发现的不是美洲,而是印度,所以,他坚持称他航海中于美洲附近所见到的第一片陆地为“西印度群岛”。
哥伦布不是个骗子,马可·波罗也不是有意要撒谎,他可能像克鲁纳斯所认为的那样,只到过中亚的某些国家,而他则把这些国家当成了中国。
马可为什么会把这些中亚国家当成中国呢
这恐怕与当时的人分不清蒙古帝国与元帝国之间的关系有关——说老实话,由于种种原因,直至今日,我们仍有许多人搞不清蒙古帝国和元帝国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相当一部分人往往把它们混为一谈。
中国史学家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蒙古帝国横跨欧亚大陆,面积约三千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扩张完成。这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在当时以马匹为主要交通工具时代,几乎无法作有效的统治。蒙古人采取地方分权制度,把疆域划分为六个子国,平等地并列于最高元首——大汗之下。”——这六个子国是:
元帝国(辖区中国大部)、吐蕃宗教国(辖区中国西藏、青海)、察合台汗国(辖区中亚细亚北部)、窝阔台汗国(辖区中亚细亚南部)、钦察汗国(辖区俄国、东欧洲)、伊儿汗国(辖区伊朗、伊拉克)。
公元1271年,“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把属于西夏帝国、金帝国、宋帝国、大理帝国四国的土地,和蒙古本土合并组成一个元帝国——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称之为元王朝,由大汗兼任皇帝。……元帝国只是蒙古帝国大汗的直辖殖民地。”
“元政府把帝国人民分成四等。第一等当然是蒙古人,他们是天之骄子,充任各级政府的首长。第二等是中亚细亚人(色目人),因他们大多数信奉回教的缘故,所以也称回回;当亡国奴较早(像花剌子模王国),也较能得到主子信任。第三等人是“汉人”,即金帝国所属的中国人。第四等人是“南人”,即宋帝国所属的中国人。”
透过上面的这段史料,我们不难发现:
(1)蒙古人在马可·波罗时代所建立的政权(六个汗国)远比我们今天所通常认为的(一个汗国)要大。
(2)六个汗国都是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属地,其子民都可以称自己为蒙古国人。
(3)因为元帝国皇帝之位由蒙古大汗忽必烈但任,六个汗国的子民也都可以称自己为中国人。一如今天的澳大利亚尽管与英国是两个国家,但却可以堂而皇之地与英国人并称为英国女皇的臣民或英联邦的成员一样。
(4)元帝国的嫡系子民中也有不少来自中亚细亚的波斯人(色目人),他们可能从中国的中原返回中亚细亚的某些地方,遇见马可·波罗。并以“中国人”的身份向马可一家人讲述了在遥远的东方所发生的一切。这些“色目人”虽然在元帝国的政治地位很高,但他们的文化水准,至少是汉文化水准却相当低,所以,讲到许多中国的地方时用的大多是波斯叫法,而且往往把元帝国皇帝的家谱搞错——这一点可以理解:蒙古人占有三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铁蹄过后共建立了六个汗国,这些汗国们的开国君王虽然都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裔,但其继任者们却往往乱了辈分,尤其是元帝国,其皇帝又由蒙古大汗兼任,这对于那些汉文化水准低下,“归顺”不久的“色目人”来说,要搞清他们的家谱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色目人”汉文化水准低,所以根本没把汉人使用的汉字、印刷术及茶当成一回事,自然也就不会向马可提起,由于汉文化水准太低,那些色目人提供给马可一家人的有关中国的资料只能是感性的、支离破碎的。
所以,我们认为:马可·波罗并没有真的来过中国,至少,他没有到过中国本土。但他也不是存心要欺世盗名,像“发现”“印度”的哥伦布一样,马可·波罗可能自认为他所到的中亚细亚国家就是中国。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他给自己编造了一个“襄阳献炮”的故事,以便为蒙古皇帝“接见”他做铺垫。这就像“五四”时期,胡适名声大噪时,常有人自称是“胡适之的朋友”一样,乃是人类共有的虚荣心在作怪。
马可·波罗虽然没有来过真正的中国,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那部游记却是较为系统地向西方人介绍中国风物的第一部著作,有很多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极力想要证明马可来过真正的中国,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却不足取。
西方人尊重哥伦布,但仍把他发现的那片新大陆称为“亚美利加”而不是“印度”,同理,我们考证出马可·波罗并没有真的来过真正的中国,也同样不想磨灭他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时那不可磨灭的功勋。
1镇江古镇旅游攻略
宝岩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从西周的太伯、到吴国,历经吴楚之争、东晋之乱、晚唐之乱、明清移民,历时四千年。人们先在此筑堰,围湖为田,繁衍生息,视堰为珍宝,故名宝颜。
宝堰位于通济河畔,水路发达,地理条件优越。清末民初,包岩美国的商业和贸易达到了顶峰,便利的水路运输促进了商业的繁荣。通济河和老街沿线开了几百家旅馆、饭店、茶馆、酱园、粮店、木器店、商店、客栈等等。十余座祠堂、庙宇、餐馆、私塾、学校纵横交错于集镇之间。街上熙熙攘攘,挤满了人。
古镇内有完整的民国时期商业港口石街群,这也是江苏西南地区最大的镇级石街群。民国时期的街巷空间格局和风貌,以及商业、商店、寺庙、码头等建筑的功能格局。视情况而定;丘陵洪涝地区的居住空间与建筑形态。
老街两侧的古建筑起源于南宋,清末民初达到顶峰。目前江南仅存的徽州古宅有几十座,大多历经沧桑。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紧挨着青砖灰瓦的马头墙,叠院的高脊檐,雕梁画栋,格子门窗,却只是褪去了往日。
2炎陵古镇
镇江丹阳西南有一个镇,与丹徒、金坛接壤。属于省级茅山革命老区。是丹阳四大古镇之一,江苏省122个重点中心镇之一。是严玲。
炎陵是中国的古镇之一。古代是一个县,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秦始皇二十五年,鄢陵成县,后改称毗陵。宋熙宁五年(1072年)前,延陵镇属古延陵郡管辖,大规模的县城建设,后改为镇。
董明勇在丹阳使丹阳成为民间文学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关注的地方。董永与白蛇传说和抗英斗争传说一样,镇江民间文学中的一个亮点。
丹阳延陵镇往南500米左右,有一个王献大桥。这就是传说中董永和他的儿子仰望天空,希望七仙女返回人间的地方。王仙桥村往西不远处,有一个村子叫东溪村。据说村上并没有姓董的家族,但却是传说中的故乡。据说这里曾经有董永的寺庙的墓和东西村的董永,但都因年代久远而失传了。
此外,炎陵还有凤凰山遗址、箕子庙、何家会战遗址等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九里景区被授予国家AA级景区称号,先后修复开发了沸井、孔子手书箕子碑、歌剧院、箕子农庄等景点。其中,孔子手书箕子碑正在申请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3千花古村
古画村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明清江南民居风格。大皇帝六下江南,六下包华,给了华乾古村落厚重的文化支撑,使其产生了:乾隆六福,俗文化,佛文化。
2镇江古镇旅游攻略自驾游
1宝堰古镇。宝堰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从西周的太伯、到吴国,历经吴楚之争、东晋之乱、晚唐之乱、明清移民,历时四千年。人们首先在这里建了堰,围住了l
4儒家中的古村落。儒家,最具内涵和特色的江南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底蕴;农村长辈都很活跃,突出了儒家风范江南传统村落。当乡间小路拐进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一座门户幽深的古孔庙映入眼帘,时光倒流的感觉变得特别强烈。
5西津渡古街西津渡古街。这座著名的长江渡口,因为一千三百多年的人文内涵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厚重的古代渡口文化,千百年来滋润和警示着一代又一代人。
6葛村古村。丁岗镇葛村是江苏省政府评选的第八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这个地方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郁。乡道边的房子虽然都是两层,但从巷子里看,都是清水砖,空心墙,小黑瓦。有些老房子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长了草,给人一种时空感。
3镇江古镇旅游景点大全
江苏的名胜古迹有苏州园林、南京钟山风景区、南京夫子庙、周庄镇、无锡源头主风景区、扬州瘦西湖风景区、镇江三山风景区、常州天目湖风景区。
江苏是文物大省,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门类齐全。文物古迹遍布城乡,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4贵州镇江古镇攻略
镇远县木材检查站对面小公园停车场。距离古城1公里,堪称离古城最近的免费停车场,小公园也可以露营。
镇远古镇的沙滩公园也是露营野餐的好地方。河滩公园位于镇远古镇舞阳河畔,由健身步道和河滩公园组成。可在县城乘坐123456路公交车,在龙盘桥北站下车。
5镇江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独具真山真水。这三个景点是金山风景区、角山风景区和北固山风景区,它们组成了风景各异的三山风景区,现在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景区历史悠久,有金山白娘子的传说;角山炮台和碑林;历史典故和传说如刘备北固山的求婚值得一看。
6镇江古镇旅游攻略一日游
茅山风景区西津渡历史文化古街
7镇江出发周边一日游的古镇
最美的7个地方。
1宝堰古镇
宝堰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从西周的太伯、到吴国,历经吴楚之争、东晋之乱、晚唐之乱、明清移民,历时四千年。人们先在此筑堰,围湖为田,繁衍生息,视堰为珍宝,故名宝颜。
宝堰位于通济河畔,水路发达,地理条件优越。清末民初,包岩美国的商业和贸易达到了顶峰,便利的水路运输促进了商业的繁荣。通济河和老街沿线开了几百家旅馆、饭店、茶馆、酱园、粮店、木器店、商店、客栈等等。十余座祠堂、庙宇、餐馆、私塾、学校纵横交错于集镇之间。街上熙熙攘攘,挤满了人。
古镇内有完整的民国时期商业港口石街群,这也是江苏西南地区最大的镇级石街群。民国时期的街巷空间格局和风貌,以及商业、商店、寺庙、码头等建筑的功能格局。视情况而定;丘陵洪涝地区的居住空间与建筑形态。
老街两侧的古建筑起源于南宋,清末民初达到顶峰。目前,还剩下几十个回族人
董明勇在丹阳使丹阳成为民间文学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关注的地方。董永与白蛇传说和抗英斗争传说一样,镇江民间文学中的一个亮点。
丹阳延陵镇往南500米左右,有一个王献大桥。这就是传说中董永和他的儿子仰望天空,希望七仙女返回人间的地方。王仙桥村往西不远处,有一个村子叫东溪村。据说村上并没有姓董的家族,但却是传说中的故乡。据说这里曾经有董永的寺庙的墓和东西村的董永,但都因年代久远而失传了。
此外,炎陵还有凤凰山遗址、箕子庙、何家会战遗址等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九里景区被授予国家AA级景区称号,先后修复开发了沸井、孔子手书箕子碑、歌剧院、箕子农庄等景点。其中,孔子手书箕子碑正在申请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3千花古村
古画村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明清江南民居风格。大皇帝六下江南、六游包华,给了华乾古村落厚重的文化支撑,使其沿袭了乾隆六福、俗文化、佛文化,并着力展现厚重的文化脉络,融合了山镇的水镇、佛镇。目前仍有钱庄、镖局、米店、酒楼、茶店等。
古画村依托宝华山的秀美风光,依山势水文而建,建筑风格统一为古木建筑。充满了清代风格的古色古香、精致干净美丽典雅,始终展示着清代的民俗文化,包括衙门、镖局、钱庄、茶馆、茶店、醋坊、粮油店、酒馆、酒楼、肉铺、小吃店、珠宝店。
尤其是下雪的冬天,古村古香,木窗堆雪,悠闲的青石板路描绘着江南的诗情画意,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4儒里古村
儒家,最具内涵和特色的江南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底蕴;农村长辈都很活跃,突出了儒家风范江南传统村落。当乡间小路拐进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一座门户幽深的古孔庙映入眼帘,时光倒流的感觉变得特别强烈。
乳源是长江航道东移后留下的一块滩沙。它是南宋大理学者、教育家朱的后裔在江苏最大的聚居地之一。这里居住着4400多名姓朱的居民。两百年来,从这里辗转南北、海外的朱后裔有千余人。传说乾隆的年号改为儒家思想,意思是:文公后裔居住的地方,儒家的故乡。
相传明朝初年,朝廷官员张合和朱恒押送犯人到京城,因迟到将被斩首。当时,我遇到一个数卦的老人,老人对他们说:你的聚会没有回头路。南方属火,困难多;西边是金,杀气腾腾;它这是北江,河水堵住了出路。只有往东是木,才有活路。碗落下的地方,就是你安家的地方。当他们到达李如村时,他们看见一个人在池塘边洗碗。碗不小心掉进了池塘,他们不能我找不到它。张鹤和朱恒突然想起了老人在路上算命,所以他们让犯人走了,把他的脚留在这里。他是丹徒张的祖先,何三公。在那之后,他定居在贾沟的儒商街,而朱恒也定居在离这里不远的儒商街。他成了丹徒朱的迁徙祖先恒三公。
张和朱阴阳怪气
儒教是江南农村特有的,窄窄的石板路,郁郁葱葱的青草,软软的藤蔓攀附在低矮的灌木上,静静的爬上农舍的砖墙。感兴趣的人会在自己的房前种上两朵玫瑰或凤仙花,铺着灰瓦,刷着白漆的小屋会因为星星和深浅不一的红色而变得格外美丽典雅。
6个村姑村
丁岗镇葛村是江苏省政府评选的第八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这个地方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郁。乡道边的房子虽然都是两层,但从巷子里看,都是清水砖,空心墙,小黑瓦。有些老房子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长了草,给人一种时空感。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这里生活,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陶器,从事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甚至原始工业的生产,世代繁衍。
葛村至今还保留着一大片明清古建筑,精美绝伦,古意盎然。可视为该地区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是研究明清建筑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实体。
其实葛的村民都不姓葛,姓谢。南宋时期,康王赵构南下,侍卫官解寿辉带领百姓从山东迁徙到镇江。因为我的家乡是葛村,为了纪念我的家乡,我把这个村子命名为葛村。以前叫兰当,是一个古老的野字。从这个字可以看出,兰荡,也就是现在的葛村,历史悠久。
杰s氏宗祠,位于葛村中心,主体建筑为歇山式,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81356平方米,全部为砖木结构,院落为青石板铺成。正殿地面铺罗瓦,施工工艺极为考究。其主室有四个入口,由南向北,地位渐升,气势浑厚。它不仅是葛村人最引以为傲的古典建筑,也是当年被撤姓的葛村居民聚会的地方。现在是市级文保单位。
西津渡古街7号
金都古街。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老师称赞西津渡是中国古都博物馆。
这座著名的长江渡口,因为一千三百多年的人文内涵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厚重的古代渡口文化,千百年来滋润和警示着一代又一代人。
金都古街位于江苏省镇江博物馆旁。如果你没有不要故意来,你可能已经错过了。这条始建于六朝的古街,历经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西毒,被称为大蒜山渡口在三国时期,曾被称为金陵渡口在唐朝,它只被称为西津渡宋以后。历史上,西津渡是中国著名的古渡口之一,具有重要的军港、客渡、益都码头、水上救援和驿道咽喉的功能。它的形成和发展与镇江密切相关自然的、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组织。然而,沧桑如古渡口,早已远去,只留下一条弥漫着岁月气息的街道,那里放置着那些与它有关的记忆。
西毒依山而建,沿街而行,古老的青石路一直延伸到街道的尽头。从英国领事馆所在地镇江博物馆出发,它要登上几十级石阶,穿过一个刻有西津渡街,而在视线的左前方,是西晋古道积累了几千年的历史。牌坊外有一些建筑,外观是中西合璧,但门内以中式阁楼、亭台楼阁为主,中间有青石铺成的曲径,给人一种自然古朴的感觉。
自三国以来,这个地方就一直有
8镇江古镇门票
镇江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了解镇江著名的旅游景点。
1金山公园(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从入口进去感觉还挺宏伟的。寺庙是**的,维护的很好,入口处的石狮子也很宏伟。从山顶看到全景也是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必须在当地和尚修行的地方打卡。宜干净,游览后不可大声喧哗。金山寺的布局依山而建,使山与寺融为一体。白蛇传到了白蛇夫人徐贤法海那里。
2茅山风景区(镇江市句容市茅山镇)。茅山不仅是道教圣地,也是抗日根据地。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史观于一体,胜似仙境。茅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有许多景点,如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和二十八池。正殿依旧金碧辉煌,香火依旧。
三:镇江三大名胜之一的北固山公园(镇江市京口区吴栋路3号),俯瞰顾北,隔着一条大河,岩壁陡峭。因此,它被命名为北固山,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如坎罗吉,著名的坟墓等。这里有很多和三国有关的典故。如果熟悉三国历史的话,应该会觉得比较有意思。
四:西津渡古街(镇江市润州区长江路213号),从长江路入口进入,可以看到规划好的民国房屋。长江边的房子主要是餐厅,然后上楼梯。在西津渡可以看到一条古街,那里有救生社和昭关石塔。还可以看到从古至今的道路变迁。景区看起来焕然一新,环境也没错。它它相当大,有些还讲述了它的历史和特色。它it’值得一看。
五:亚洲最大的石雕文化园——天地石雕园,漫步在像仪仗队一样站立的石雕之间,仿佛穿越了千年。公园里有许多种类的石雕,从佛塔纪念碑和翁仲雕像到下马墩、井场和石鼓,展示了古代先民精湛的雕刻艺术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然后博物馆里最长的壁画是最震撼的一幅,非常好看!
这是镇江必游的五个景点。
9镇江旅游地方
镇江古城需要门票吗?
镇江古城我不需要票。镇江位于华山湾和铁城路交汇处。镇江古城公园和镇江的很多公园一样,都是开放式的公园,比如北金都、顾北湾等等。开放居民区不需要门票公园。古城公园入园后要上山,入园后要走楼梯上山。面积很大,主要分南北。
看你了,只要不喝隔夜茶,不喝凉茶,喝几次你自己来。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唐代以前,中国生产的茶叶便通过陆路及海运的方式远销各地。首先到达了日本和韩国,然后传到印度和中亚地区。在明清时期,又传到了阿拉伯增岛。在17世纪初期,中国茶叶又远销至欧洲各国,很多上层社会的贵族、绅士都养成了喝茶的习惯。中国的共和中国的丝绸及磁器一样,已经成为了中国在全世界的代名词。
中国是茶的故乡
中国是茶的故乡,所以,中国人对茶真是再熟不过的了。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儒、道、释三教九流,还是挑夫贩夫,无不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俗语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仅内地人民这样,边疆少数民族也同样好茶。北方游牧民族好用奶茶,西藏人民喜用酥油茶,南方少数民族爱饮盐巴茶。可见,茶早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茶之用,可为饮、为药、为菜肴;茶之礼,上至宫廷茶仪,中至文人茶会、禅院茶宴,下至民间婚俗、节俗,无处不在。茶之法,自唐以降,代代完善,以至成为中央政权控制“番邦”的一大方略,曰“茶马互市”。
茶从中国飘洋过海,香溢五洲。现而今,人们发现,“茶之路”在沟通中外文化所起的作用上,不比“丝稠之路”逊色。
过去饮茶可不像现在这样简单,古人饮茶有道,艺茶有术。中国茶文化中所体现的儒、道、佛各家的思想精髓,物质形式与精神理念、情操、道德、礼仪结合之巧妙,让人叹为观止。
陆羽和他的茶经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 翁,又号竟陵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开元、天宝年间号称唐朝盛世,国家富强,域内安宁。但陆羽一出生便面临着种种不幸。据《新唐书<陆羽传>》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
公元77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进入了一个动乱不安的时期。二十四、五岁的陆羽随着流亡的难民离开故乡,流落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湖州较北方相对安宁。 陆羽自幼随积公大师在寺院采茶、煮茶,对茶学早就发生浓厚兴趣。湖州又是名茶产地,
陆羽在这一带搜集了不少有关茶的生产、制作的材料。为潜心研究和写作,陆羽终于结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于上元初结庐于湖州苕溪。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也是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的初稿,时年陆羽二十八岁。公元763年,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陆羽又对《茶经》作了一次修订。他还亲自设计了煮茶的风炉,把平定安史之乱的事铸在鼎上,标明“圣唐灭胡明年造”,以表明茶人以天下之乐为乐的阔大胸怀。
陆羽的《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它既是茶的自然科学著作,又是茶文化的专著。
《茶经》共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一之源,概述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侯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七之事,讲中国饮茶的历史;八之出,详细记载了当时的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记载了全国四十余州产茶情形,对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个州的产茶之地亦如实注出;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野外采薪煮茶,火炉、交床等不必讲究;临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但在正式茶宴上,“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
最后,陆羽还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总之,五、六、七三章集中反映了陆羽所创造的茶艺和茶道精神。煮茶过程不仅被陆羽艺术化,而且运用“五行”说强调煮茶应注意的水质、火候。茶用名茶至嫩者,精制封存以待用,不使精华散越。火用嘉木之炭,而忌膏木、败株。水用山中乳泉,涓涓江流,离市之深井。煮茶讲究三沸,还要欣赏其波翻浪涌的美妙情景。保其华,观其色,品其味。
陆羽说:“天有万物皆有至妙”,“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食,食与酒皆精极”,也就是说,衣食住行都要表现出高尚的审美追求。
茶俗 tea customs
自古中国就流传着许多与茶相关的民俗传说,千百年来,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有的故事,已经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而有些,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雷响茶和罐罐茶
聚居在云南省怒江的僳僳族有喝雷响茶的风习。其制法:先用一个能煨750克水的大瓦罐将水煨开,再把饼茶放在小瓦罐里烤香,然后将大瓦罐里的开水加入小瓦罐熬茶。五分钟后滤出茶叶渣,将茶汁倒入酥油筒内,倒入两三罐茶汁后加入酥油,再加事先炒熟、碾碎的核桃仁、花生米、盐巴或糖、鸡蛋等。最后将一块有一个洞的放在火中烧红的鹅卵石放入酥油筒内,使筒内茶汁作响,犹如雷鸣一般。响声过后马上使劲用木杵上下抽打,使酥油成雾状,均匀溶于茶汁中,打好倒出趁热饮用。
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的回族,饮茶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其中最奇特是喝罐罐茶。罐罐茶是用炒青绿茶为原料,经加水熬煮而成。煮茶时,先在罐子中盛上半罐水,放在小火炉上沸腾时,放入茶叶五至八克,边煮边拌,使茶、水相融,茶汁充分浸出。这样经二至三分钟后,再向罐内加水至八成满,直至茶水再沸腾,即可倾汤入杯。由于茶汁浓,宜用小杯,当地人已习惯饮浓茶了。它具有“提精神、助消化、去病魔、保康健”的好处。
潮汕工夫茶
工夫茶的来源
工夫茶顾名思义,一是花时间,二是讲究本领。它历史悠久,据说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变来的。宋代,中国上层社会“斗茶”之风盛行,谁家买得好茶,就要请客。宾客中有好茶或带来媲美,或请来暗斗。这种风气逐步演变到茶农、茶商的试茶评茶。由于日日品茶,喝得太多也难受,就大杯改小杯而成为很浓的小杯茶,这就是工夫茶的雏形。潮汕是鱼米之乡,人们喜欢饮浓茶,“小杯茶”也由茶商传入潮汕。日久天长,渐渐在茶具、茶叶和冲泡技术上越来越讲究,形成了独特的“潮汕工夫茶”。
潮汕工夫茶有一套玲珑剔透的袖珍茶具:称为茶室四宝的“玉书 ”(开水壶)、“潮汕炉”(烧火炉)、“孟臣罐”(紫砂茶壶)“若琛瓯”(小瓷杯),还有茶洗、茶盘等。用泉水,燃料用硬木烧成的炭,茶选高级的乌龙茶。
工夫茶的“冲功”;
工夫茶“冲功”最讲技巧。概括为洗洁器具、纳茶、冲点、割沫、淋壶、热杯、斟茶等法。即先洗洁器具,用开水把茶壶内外烫热。再放入茶叶,取粗者填壶底滴口处,细末在中间,再以粗的盖在上面。冲水时居高临下,俗称“高冲”,其动作要不急不缓,并做到三点头,俗称“凤凰吐水三点头”,表示对客人的敬意。见茶沫溢出壶面,提盖将沫割出。第一次冲泡的茶汤含有茶尘,倒掉不用;再取沸水沿壶边冲入,以免冲破“茶胆”;盖上盖后,再以热汤遍淋壶上,一为去其沫又为壶外加热,使茶的香气更浓。淋壶后烫杯。
水土米花茶
白族人家的子女从外地回家探亲,刚到家时,母亲会先熬出“水土茶”来让他们喝,以防止儿女水土不服。
水土茶的配料是:取一点院内的土,一点盐,再加上茶叶,再取近家的井水用砂罐偎十来分钟。这茶虽有些苦涩,但喝后能保出门人 回家后平安无事。儿女离家时,又要包上一小包故乡土、盐、茶,嘱咐他们到了异乡后用那里的水如法煨饮几天,以慢慢适应那里的水土。
以茶求婚
茶不仅是招待客人的佳品,谈情说爱,讨亲嫁女也离不开茶。居住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小伙子,第一次到姑娘家相亲,姑娘会热情地给求亲的小伙子敬茶,如果茶汤内放有糖或蜂蜜等,就表示姑娘喜欢这门亲事;若茶汤又浓又苦,就说明姑娘不愿意。
又如:独龙族男青年看上了某姑娘,小伙子要请一个能说会道而有威望的已婚男子当媒人,媒人要提上茶壶、茶缸和茶叶到姑娘家,并以最快的动作,将茶壶灌上水,放在火塘上烧开,然后取出茶叶和茶缸,在姑娘家碗架上取出碗,姑娘的家人都会围坐在火塘边。
水一开,媒人就会把茶水倒在碗内,按姑娘家的辈份顺序每人放一碗。接着开始说婚事,说到深夜,茶水从热到冷,又从冷变热,姑娘家的人一个也不喝;说婚人第二天晚上又来,连续三个晚上,若茶水仍没有人喝,就说明姑娘家不同意这门亲事。如果姑娘家的家人都喝了茶,这门亲事就成了,双方可约定时间举行订婚事宜。
茶馆与茶摊
茶馆与茶摊都是专门用来喝茶的。不过茶馆与茶摊相比,有经营大小之分和饮茶方式的不同。茶馆设有固定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品茶、休闲等。茶摊没有固定的场所,是季节性的、流动式的,主要是为过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
中国的茶馆由来已久,据记载两晋时已有了茶馆。茶馆的称呼多见於长江流域;两广多称为茶楼;京津多称为茶亭。此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茶屋等称谓。
当今的茶馆大致可分为:
(一)历史悠久的老茶馆,保存旧时风格;
(二)六十年代新建茶室,采用现代建筑,四周辅以假山、喷泉,室内有鲜花、字画,并有瓜子、糖果等;
(三)露天茶室、棋园茶座、音乐茶座等。 四川的盖碗茶和茶馆
四川是茶的故乡,茶的品类繁多,饮茶风行,茶馆林立。
四川人盛行自斟自饮的盖碗茶。盖碗茶不但选用茉莉花茶、龙井等上品茶叶,而且盖碗和铜壶也别有讲究。如盖碗用的茶盖,一是茶沏好盖上后,可很快泡出茶味;二是可用作割去茶碗上飘浮的泡沫;三是可用来凉茶(即将茶盖反扣倒入茶汁),便于快饮解渴,还有“茶船”用来托茶、端茶。这样,茶碗、茶盖、茶船托三位一体,既实用又美观。另外烧水的壶选用铜壶,烧出来的水味道甜美,保暖性又强。
四川的茶馆多,且具特色。早晨进茶馆可一直坐到晚上关门,照样沏茶而不增加收费。一整天仅收一次的茶费。所以茶馆成天热闹,成了人们休息、娱乐、传通讯息、进行交易的场所,而每个人的活动都是在茶的热气、香味中进行的。
音乐茶座
音乐茶座是既品茶又娱乐的文化场所,在唐代已有先例。不过其正式出现,却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事。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随著改革开放,以及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在一些大中城市里,音乐茶座应运而生。
音乐茶座一般选择在幽雅的场所,并配以柔和多采的灯光,以饮茶品点,欣赏文艺为内容。音乐茶座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人们可以品茶自娱,也可以约上几个朋友,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还可以在啜饮纳凉的同时,进行各种交流。
清 饮
这类饮茶风习在汉民族居住地区最常见。其方法是直接用开水冲沏茶叶,不用在茶汤中添加任何佐料,强调香真味贵,保持茶的“纯粹”和“本色”。既不像欧洲人那样匆匆忙忙,一饮而尽;也不像日本茶道循规蹈矩,而是趋向生活化和大众化,这就是汉民族饮茶的独特之道。而最能代表汉民族清饮雅赏风习的是细啜乌龙和缓品龙井了。啜乌龙用的若深瓯是一只很小的小杯,品茶时,先闻其香,觉清香扑鼻。接着倾茶汤入口,含在口中回旋,啜其味,顿觉舌有余甘。一旦茶入咽喉,啧啧回味,鼻口生香,咽喉生津。如此再试三杯,令人怡情悦性。
品龙井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或白色瓷杯,用茶时先观茶姿、汤色,只见翠叶碧水,相映交辉。一旗一枪,簇立其间;再闻其香,觉清香四溢,沁人心肺;后赏其味,但觉一饮甘醇。饮过之后,回味甘甜,齿颊留芳。
倒勾茶与八宝茶
倒勾茶
湘西保靖、古丈、大庸一带向来出产名茶,如古丈毛尖、保靖岚针、大庸茗翠。这一带还有一种制法特殊的“倒勾茶”。当地山寨土家族人将翠绿青葱肥壮的茶叶摘下来,摊开晾干,叶片周围用小勾,均匀的将勾尖弯向叶柄,故称“倒勾茶”。再用滚水将茶叶倒在水里烫过,掏起后摊在竹席上晒干,使茶叶由绿色变成紫砂陶红色,扎好,盛入竹箩内盖严,吊在通风处便成了倒勾茶。
八宝茶
在甘肃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都以“三炮台”碗泡“八宝茶”招待亲友。现代城市茶馆内饮八宝茶已很普遍,汉族人也渐渐沾染了这种饮茶习俗。所谓“三炮台”,其实就是习惯使用的连盖的茶碗和底座小碟三件头,西北人称为三炮台。用这种茶具泡茶,有盖可以保温,端起来喝茶又不烫手。至於所称的“八宝茶”,一般由毛尖、茯茶或普洱茶再加冰糖、红枣、桂圆、白葡萄干和包核杏等掺合在一起冲饮;又甜又香,还有滋补作用。
七轩茶
中国中部到南部地区流传着喝“七轩茶”的风俗习惯,尤以安徽省和苏州一带最为盛行。
所谓七轩茶,就是向不同姓氏的七户人家收集七种茶叶,其实按照古老的规矩,应该是向一百户人家收集茶叶,但由於一百户太多,所以才改为象征性的七户人家。据说让孩子喝下这些茶叶所泡出来的茶,便能终生保持身体健康。所以,父母长辈们通常会为孩子的健康举行七轩茶仪式;而且喝下这种茶后可以治疗胃病,不仅对小孩子有利,对大人也有益。据说,收集茶的时间选在立夏这天。
此外,还有一种“添盆”的仪式,就是在刚出生的孩子身边放置一张小茶几,茶几上是一个盆子,盆里放着鸡蛋(称喜果),还有龙眼肉、荔枝、花生、胡桃等,另加放一株葱、生姜、一团艾草、一碗清茶,旁边再置肥皂、小梳子、小刷子。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属于烘育型绿茶,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安徽省歙县的黄山。素以香味馥郁,滋味醇甜而古今闻名。
歙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新安江上游;黄山在县境西北,为著名的风景区。这里山势雄伟,峭壁穿云,林木丛生,洞溪遍布,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土层深厚而肥沃,地面腐殖物多。黄山毛峰茶树生长在海拔700—800米山间的荫蔽高湿自然环境里,天天在云蒸雾罩之中, 不受寒风烈日侵蚀。歙县种茶历史悠久。据《徽州府志》记载:“始之宋嘉,兴之明之隆庆。”早在300年前,黄 山毛峰就已闻名于世。
黄山毛峰采摘及时,加工精细。采摘期在“清明”至“谷雨”之间,特级茶采摘初展的一芽一叶;一级茶采摘初展一芽一叶和一穿二叶;二级茶采摘开展的一芽二叶和初展的一芽三叶;三级条采摘开展的一穿二叶和一穿三叶。采摘回的鲜茶,制作前要严格拣剔,剔去老叶、茎之后,摊晾,尔后进行加工。加工采取烘青绿茶的制法,要求严格,经过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制成。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规定,杀青要求鲜叶下锅,撒得开,翻得快,手势轻,使茶色均匀、杀青透彻。揉捻采取边炒边揉的方法,加以整条,不能把芽叶揉碎,白毫不能受损,条索卷曲紧实。烘烤主要是控制火候,要求温度适当,勤炒勤翻,以免烘焦而破坏香味。黄山毛峰外形细嫩扁曲,白毫显露,形似雀舌,色泽油润光滑,芽叶肥壮、绿中徽黄。冲泡后,水色清澈明净,清香味醇,入口醇香鲜爽,回味甘甜,沁人心脾。
麻姑绿茶
麻姑绿茶是江西省四大名茶之一,因茶树大多生长在八百至一千公尺的云雾山中,故又称“麻姑云雾茶”。
麻姑山位于江西南城县城西南约五公里处。麻姑绿茶产于此山的五郎坳一带。五郎坳地处麻姑山山巅,山上植被覆盖良好,气候温暖湿润。日光照射时间短,是茶树生长的最佳环境。由于采制工艺精湛独到,制出的茶叶质地优良,冲泡后汤色翠绿。饮后齿颊留芳,令人心旷神恰。
关于麻姑绿茶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东汉时期,有一麻姑仙女得道于此,常常在山间亲手采摘细嫩茶叶,用麻姑山仙泉“一杓之多”的泉水煮以待客。于是,后人称麻姑绿茶为“仙茶”。
顾渚紫笋茶
顾渚紫笋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产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
渚山坐落于长兴西北,东滨太湖,三面山峦连绵,云雾弥漫,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雨量充沛,山下清泉长流,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生产紫笋茶创造了最理想条件。
顾渚紫笋茶是中国名茶中产制历史最悠久的品种唐人陆羽的《茶经》中已有所记载;唐代宗广德年间(公元763-764年)湖州长兴的紫笋茶并被列为贡茶
第二品。到了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O4年),在顾渚山下就设有规模宏大的贡茶院,从事采制的夫役在旺产期达三万人;固定的制茶工人也有千余人,茶院内用于置“茶碓”的房屋达三十间,还有烘焙的工场百余所。此后,紫笋茶作为贡茶一直延续到明代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革罢”,前后达六百年之久。
顾渚紫笋茶芽叶细嫩,叶芽相抱,紧裹如笋,色泽翠绿被毫,香 兰意之幽。冲泡后,茶汤色泽如茵,其味甘醇鲜美,有兰花之香。1979年,在浙江省名茶评议会上,顾渚紫笋茶被列为一类名茶;1986年,在全国花茶、乌龙茶优质产品评选会上,顾渚紫笋茶被评为全国名茶。
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又称“鱼钩茶”、“雀舌茶”,产于贵州省都匀市,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着称。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1982年6月,在全国名绿茶评比会上,名列全国第二。 都匀市是贵州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的首府,位于贵州省的南部,市区东有东山,西邻龙山。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团山、黄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四季气候怡人,年平均气温十六度,年平均降水量一千四百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
到明代,都匀产的“鱼钩茶”、“雀舌茶”就列为“贡茶”。18世纪末,都匀毛尖开始出口行销国外,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奖。
都匀毛尖采用“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一叶或二叶来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嫩绿匀齐。都匀毛尖茶经过高温杀青、低温揉捻、搓团提毫、及时焙干等四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成品毛尖茶芽尖细,呈条索状,白毫特多,色泽鲜绿,品质润秀,香气清嫩,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辰州碣滩茶
辰州碣滩茶产于湖南省西部沅江中游的沅陵县,因沅陵古时属辰州府管辖,此茶又源于沅陵县的碣滩山,故得名。碣滩茶早在唐代就以色、香、昧、形俱佳闻名,并被列为“贡茶”。
辰州碣滩茶锋苗油润,色泽翠绿,条匀紧实,银毫显露;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爽,叶底嫩匀,香味持久;冲水时,叶游杯中,三起三落,如鱼似虾,富有情趣。
辰州碣滩茶分为绿茶和毛尖两种。极品碣滩茶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它选料讲究,工艺严格,要求用一芽一叶初展,匀嫩一致的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须经过摊青、炒青、揉捻、整形和焙烘等五大工艺流程,十多道工序。其中“炒青”,“整形干燥”两道工序尤为讲究,要求炒锅干净,燃料用无烟木炭。杀青、揉制必须采用手工操作,这样可以保证成品茶的质量。
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产于浙江杭州市西湖“龙井”而得名。它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闻名于世外。
西湖既是游览胜地,又是茶叶的主要产区。这里产茶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唐代陆羽著的《茶经》中已有“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到了宋朝,宝云山出产的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出产的香林茶和上天竺白云峰出产的白云茶,都被列为“贡茶”。清乾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杭州狮峰胡
公庙品饮龙井茶,赞不绝口,并以“览乡民采茶焙制之法,御制观采茶作歌”为题吟颂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假售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
漫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西湖龙井茶产地遍及西湖周围的群山,其中又以狮峰、龙井所产的茶叶品质最佳。这里峰峦起伏,溪流涓涓,林木葱郁,气候怡人;四季分明、雨量均匀,特别在春茶期间经常细雨蒙蒙,漫山遍野云雾缭绕,营造出茶树生长发育特别需要的“天时地利”。
西湖龙井茶的采摘和加工技艺相当讲究。每年春天,茶农分四次按档次采摘青叶,“清明”前三天采摘的称“明前茶”。此茶的嫩芽初迸,如同莲心,故又叫“莲心茶”,一斤干茶有三万六千颗嫩芽,是西湖龙井茶中的珍品。清明后到“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这时,茶柄上长出一片小叶,形状似旗,茶芽稍长,形状似枪,故又称“旗枪”。“立夏”时采摘的叫“雀舌”。再过一个月采摘的茶,谓之“梗片”。西湖龙井茶的加工炒制,因原料等级不同,加工技术也不尽相同,产品各有特色。特级西湖龙井茶全是采取手工炒制。鲜嫩的条芽,在八十度的温度下加工,要求保持茶叶的颜色、香味和美观。炒茶每锅一次只能炒二两,一个熟练的炒茶能手,一天只能炒二斤多干茶。
蒙顶茶
蒙顶茶,亦称“蒙顶甘露茶”,属于绿茶类,因产于四川名山县蒙山之顶,故名“蒙顶茶”。这种茶紧卷多毫,色泽翠绿,鲜嫩油润、香气清雅,味醇而甘;冲泡后汤色绿黄,透明清亮,饮之清香爽口,沏二遍水时,越发鲜醇,齿颊留香。
蒙山雄踞邛崃山脉,东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青衣江从山脚下绕过。山势巍峨,壑绝瀑悬;林木苍翠,云蒸雾漫。每年到初
春,烟雨蒙蒙,雨季达九个月,年降雨量约二千二百毫米。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所产之茶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条形细紧显毫,色泽碧绿光润;茶汤清亮、深泛绿、浅含黄,茶叶条条伸展开来,一芽一叶清晰可辨,具有高山茶的独特风格。
苏州花茶
江苏的苏州,浙江的金华和福建的福州,是中国花茶的三个著名产地。其中江苏苏州所产花茶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今,苏州花茶除销售全国各地外,还畅销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花茶,又名“香片”、“熏花茶”、“窖花茶”,是成品绿茶之一。它以绿茶类的炒青、烘青、大方三种茶叶为原料,配以清香馥郁而又甜润的天然香花,经过工艺窖制而成。因花茶既有茶叶的清香爽口,又有鲜花的芬芳与甘醇, 故有“天香茶”之美称。苏州花茶主要品种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此外还有较少应市的桂花花茶、腊梅花茶、蕙兰花茶等品种。每个品种都各有特色,也为不同茶客所偏爱。
长期以来,苏州花茶的窖制,向以选料讲究、工艺精细,措施严谨而享有盛名。其原料主要由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产区提供,以春茶为主,经过筛、烘、簸、扇_拣,去芯末,剔老梗、黄片等道工序,精制成窖花用的“茶坯”。窖花均在茶花的收获时节进行。茶花大多属于“气质花”,香气会随着鲜花的开放挥发。
苏州花茶具有鲜、灵、爽、醇的独特风格,外形条索紧结而匀整,茶汤黄而澈,叶底嫩而柔,香气幽雅而不浮,味爽清冽,回味悠长,在品饮中能明显体现出鲜爽、灵快、浓郁的特点。1986年,在全国花茶、乌龙茶评选会上,苏州茶厂的一级、二级花茶被评为优质名茶。
福州花茶
福州花茶是精选优质烘青绿茶,配进香花经过窨制而成;茶、花并艳,秀丽天成,气香汁清,滋味清远醇和。
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一1861年)这里就开始大量生产,1933年前后为极盛时期。年产花茶达十五万担。当时,省内外各地茶商云集福州,生产和经营花茶的有八十余家。
福州花菜根据所用鲜花种类不同,可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玫。 瑰花茶、柚子花茶等。其中,茉莉花茶品质最佳,花香浓烈,鲜灵持久;茶汤醇厚显香,汤色黄绿明亮,而且耐泡。此茶尤为中国北方广大消费者喜爱。
目前,茉莉花茶名品有:
1、茉莉大毫,原料选自高山,芽叶肥壮、多毫的大白茶良种,于首春茶芽初伸时采其毫芽,再配用伏天大暑前后采摘的优质茉莉花,经过七窨一提而成。1979年,在全国茉莉花茶评比会上,被评为最优茉莉花茶;
2、茉莉银毫,是六窨一提制成,为出口茉莉花茶的珍品;
3、茉莉春风,是经五窨一提制成,也是出口外销的优质花茶;
4、茉莉雀舌,芽尖细小似雀鸟之舌,故名,是花茶中的高档产品;
5、荣莉明前,因采用“清明”前采制的烘青绿茶,故也称“明前绿”,
6、茉莉龙团,茶叶外形紧结呈圆珠形,香味浓厚,特别耐泡,为茉莉花茶中的中级产品。
福州花茶,分别以绿茶或乌龙茶加不同的香花,经过拼和(依等级按比例配入茶坯和鲜花)、通花(即在适当温度时散热)、收堆、起花、烘干、提花等多道工序窨制而成
祁 红
祁红,即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工夫红茶。它外形似条索而苗秀,甜香清新持久,滋味醇和隽厚。在国际最大的红茶市场----英国伦敦,“祁红”被列为“茶叶英豪”,享有“群芳最”的盛誉。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祁红曾获金质奖章和奖状。1980年,在全国轻工产品评奖会上,“祁红”特级、一级和二级,均荣获国家金质奖章;1986年,在全国花茶、乌龙茶优质产品评选会上,“祁红”被评为名茶。
祁门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这里峰峦起伏,山势陡峭;高山密林成为分布在峡谷山梁和丘陵山坡上茶园的天然屏障。祁门产的茶在唐代br>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