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结婚旺季,有的人计划结婚,有的人计划求婚或者订婚,不管是订婚还是求婚,都是对感情重视的浪漫表现,那么 先订婚还是先求婚 呢订婚和求婚的定义和讲究呢一起来看看吧。
先订婚还是先求婚
现在社会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先订婚还是先求婚好
其实求婚和订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不能混为一谈,有的人认为自己求婚了就代表彼此的婚姻成立,这是不正确的想法,因为求婚只是年轻人彼此双方认定的一个爱情宣誓而已,并不是彼此婚姻关系的确立。
所以求婚以后,还需要带上自己的恋人回到家里,然后让家人帮忙举行一场盛大的订婚典礼,然后邀请一些亲朋好友前来参加订婚宴席。
这不仅是对自己爱人的尊重,也是正式的告诉所有的亲朋好友们自己订婚了,自己和女方确立了婚姻关系,女方现在是自己家的人了,也是介绍女方认识自己亲戚的一次机会。
订婚和求婚的定义和讲究
1、订婚是确定双方关系
订婚仪式和求婚是完全不一样的,订婚仪式是从以前流传下来的传统风俗,也是彼此确立婚姻关系的一种形式,同时也表面彼此已经做好了结婚的准备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确定好结婚的良辰吉日了,这个时候就代表婚约的订立已经完成了。
而一般在传统订婚仪式的时候,准新郎都会给准新娘一些钱,用来购买一些衣服、首饰之类的,这是准新郎用来表达订婚的真诚心意。
一般订婚后,女方就相当于是男方家的人了,只需要等到结婚证领取了以后,就可以直接搬到男方家居住了。
订婚的时候男方还需要购买一个订婚戒指送给女方佩戴,当做订婚的一个见证。假如求婚的时候购买了戒指了,那么求婚戒指也可以当做订婚戒指使用。
2、求婚是征得女方同意
求婚一般是处于热恋期间的男女,男方为了表达对女方的真爱,同时也包含了希望女方嫁给自己的心意,这个时候男方就会采取一些非常浪漫的的安排。
然后向女方表白自己真诚的爱意,然后祈求对方嫁给自己,假如被求婚的女方同意嫁给那份的话,那么男方的求婚仪式就是成功的了,接下来就可以准备订婚和结婚的事情了。
求婚的时候男方一般都会购买一个求婚戒指送给女方佩戴,假如女方同意男方求婚的祈求,就会让男方把戒指戴在自己的中指上。
订婚和求婚的仪式和语言并不是非常重要,因为求婚和订婚最需要的就是自己真诚的心。以上是关于先订婚还是先求婚和订婚和求婚的定义和讲究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
(已上来自图虫创意网)
提亲、求婚、订婚、结婚的顺序是求婚、提亲、订婚和结婚。
恋爱关系足够稳定并且男女双方的磨合期已经安然度过后,如果彼此确认是自己想要一起度过余生的人,则男方可以准备求婚的事宜,正式向女方表明想要携手一生的心意。
男方向女方求婚成功后,便可以带着彼此去见父母,并开始了解双方家庭。是男方家长先见女方还是女方家长先见男方双方可以商量后再做打算。
一般见父母后,双方家庭都对彼此满意,男方即可向女方家提亲,提亲是双方展示诚意的环节,这对以后新人是否能顺利结婚,以及婚后的生活是否和谐都影响巨大。提亲成功后,则可以进入讨论订婚事宜及婚期的环节。提亲时双方家庭会讨论聘金彩礼等细节的问题,达成一致后便可以安排订婚宴并确定下结婚的日期。
提亲后一般会择吉举办订婚宴,向亲朋好友宣布两家即将结成秦晋之好。一旦订婚就意味着男女双方的婚约成立,婚事基本算是板上钉钉。
结婚是通知亲朋好友男女双方正式结为夫妻并成立小家庭的仪式,一般会用新人的生辰八字来测算出一个最合适的婚期。找婚礼酒店举办婚宴是整个结婚流程中开销最大、耗费精力最多的环节,需要新人及双方家庭格外上心。
结婚的程序
从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来看,结婚的程序主要有登记制、仪式制、登记与仪式结合制。
登记制是指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是婚姻成立的唯一要件。要求结婚的当事人必须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结婚申请,接受婚姻登记机关的审查,履行登记手续,婚姻成立。他体现了国家与政府对结婚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登记制是近代发展起来的结婚程序,为现代许多国家采纳,如我国、德国、日本和墨西哥等国均实行结婚登记制。
仪式制是指以举行结婚仪式为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仪式制又有三种:宗教仪式、世俗仪式和法律仪式。宗教仪式是根据宗教教义的要求,在神职人员的主持下举行的结婚仪式,如西班牙、希腊等国。
世俗仪式是按照民间习俗,在主婚人和证婚人的主持下举行的结婚仪式,反应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传统;法律仪式是依据法律规定,在政府官员的主持与参与下举行结婚仪式,如瑞士;有些国家还采用法律仪式和宗教仪式双轨制,当事人可任选其一,均具有法律效力,如英国、丹麦等国。
登记与仪式结合制是既要求办理结婚登记程序,又要求举行法定的结婚仪式,两个程序完成后,婚姻成立。这种结婚制度使得结婚程序既严格又庄重,既能实现国家监督,又能满足当事人结婚仪式隆重热烈的愿望。采用此制的有法国和罗马尼亚等国。
-结婚
订婚就是在步入婚姻之前的准备环节,是正式夫妻关系的“预备役”,这个仪式的主要目的是向大家宣布彼此的准夫妻关系。求婚最原始的作用其实就是征求意愿,向另一半表示结婚的希望,等待另一半的回答,是否接受你的邀请共度终生。
婚姻的含义是什么婚姻是男女双方以终身共同生活为目的的两性结合。要求男女双方在结合时具有这种主观愿望,以维护婚姻的严肃性、稳定性。
男女结合以终身共同生活为目的,有利于实现婚姻家庭健全地生存发展的社会需求,也符合婚姻当事人自身的要求。
婚姻须为一男一女的结合。一夫一妻制,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婚姻关系,有利于对子女的抚育,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
一、婚前
择偶:
除“相亲”外,相当于古六礼之“纳采”、“问名”和“纳吉”。“纳吉”后来演化为今之订盟(也有把订盟归人“纳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婚姻大事,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后期也有托亲友说亲的,在确定缔亲意向时,有的家长也能征求一下婚嫁本人的意见作为参考。
“提生日”:即议亲。媒人把男女双方的庚贴送到对方家里,各自压置于厅堂神龛香炉底下卜吉,若三日内双方家中均平安无事,称“三日圆”。如果有一方没有“三日圆”,议亲必须取消。
相亲:经双方家长认可后,男方家庭择日由其祖母、母或伯叔母、姑母等女性尊亲前往女方家中,实察女方容貌仪表等。
定婚
相当于古六礼中的“纳征”和“请期”。
“压定”:亦称订盟。一般由男方女性尊长把戒指、订仪、喜糖等礼品,送到女家,并亲自把戒指戴于嫁女手指上,宣告婚事已定。
“轿前盘”:“压定”之后,男方先后三次备办丰盛的彩礼送往女家,称“戴手镯”、“送花”和“轿前盘”,合称“行大礼”。清末以来,逐渐把“行大礼”合并为“轿前盘”,称为“花叠盘”或“盘担”。有的地方是把“压定”和“行大礼”合并在一起举行。“行大礼”把婚前的准备工作推向了高潮,而“行大礼”和“压定”的中心内容都集中在钱物方面,男家向女家送聘金和礼品,有酬谢其养女之恩的用意。
“送日头”:送“盘担”时,要通知女家迎娶吉日及冠笄时刻,叫“送日头”。
“送嫁妆”:在婚前一、两天,女家要派人把金银首饰、珠玉古玩、绸缎布匹等众多的嫁妆送往男家。德化畲民嫁女,旧时有资送刀斧之俗。
二、婚娶
新郎须亲至女家礼迎新娘,这在古“六礼”中称“亲迎”。
清代前期,泉州婚俗中,除个别宦族外,婚礼皆不亲迎;至期,办好彩轿,遣媒送至女家。
古籍对婚姻本义是这样解释的:昏时行礼,故谓之“婚”;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因此古时亲迎必在黄昏之后,乃至深夜,连一切迎送人员都得穿黑色礼服,这显然是远古时代夜间抢亲习俗的遗存。
旧时泉州迎娶都在白天,但新娘须头蒙乌巾,并要有一对轿前灯,这当是沿古礼黑夜亲迎之遗迹。
新娘出嫁是大喜事,反而要“哭嫁”,以示悲伤,全国南北皆然。可能是思相离而悲,或是随俗,但民俗学者认为,此乃原始社会掠夺婚姻的遗俗。
花轿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喜气洋洋。
新郎至轿前,下马威似的朝轿门轻踢一脚,轿内新娘马上应战,还踢轿门一脚,这是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向人们宣示:日后男不惧内,女不示弱。
男家一位平辈男青年或下辈男孩走到花轿前,揖请新娘出轿;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长辈手牵新娘出轿,送嫁娘举起贴有红双喜字样的米筛为新娘遮面。在三通喜乐声中,新娘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
据说“遮米筛”和“踏瓦片”是为辟邪,但安溪人却有独到的解释,称此举寓有明亡之后,其孤臣遗老尚望“反清复明”,教示新婚夫妇“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的隐意。至于“跨火炉”,人们认为可以利用火神的威灵,将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气烧尽。
新娘到夫家后,又有拜天地、挑乌巾、喝交杯酒、宴请宾客等节目,其中闹洞房为是日婚礼的压台戏。俗谓洞房不闹不喜,不闹不吉利,而且在新婚七天内可以连续闹,有“七日内不分大小”之说。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呢举动,诙谐有趣。
“公鸡娶妇”:在晋江、石狮侨乡,已定好婚期的海外青年华侨,因种种原因,近期无法回家乡按时完婚,经男女双方家长协商同意,如期举行婚礼,新郎则以一只大公鸡代替。这只大公鸡在七日内放在新婚洞房的床底下,七日后才移到室外鸡窝,精心饲养,至其“寿终正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