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有哪些生活习性?

大熊猫有哪些生活习性?,第1张

生活习性

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饮食习惯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

扩展资料

作为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的典范,大熊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作为一种具有800万年历史的古老物种,它同时代的很多标志性物种已经不复存在,人类从它身上可以得到更多的科学认知乃至哲学思考,它不单是特定的自然物种成,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熊猫

查看全部23个回答

2020熊猫基地——第一次去成都旅游必看攻略

实用熊猫基地 带您玩转黄龙九寨沟,稻城亚丁,峨眉乐山,打卡网红景点。怎么游玩既方便又省心省钱稻城亚丁+都江堰+九寨沟+宽窄巷子等各种线路自由选择。

惠州市艾尚游旅游服广告

比熊多少钱-京东618,十七周年庆,劲爆开启!

比熊多少钱-「京东17周年庆」好物超值疯抢,一起热爱就现在,「京东618」!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四川宝藏成都熊猫基地,看完感觉变成了本地人

成都熊猫基地,四川要这么玩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老四川味道成都熊猫基地攻略简述,在网上是找不到的建议收藏

572020-05-19

大熊猫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竹。 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 虽然随着食性的转变,一些器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牙齿,它的臼齿非常发达,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构造较为复杂,接近于杂食性兽类,裂齿的分化不明显,犬齿和前臼齿发达,没有齿槽间隙。 扩展资料 大熊猫最喜欢吃的食物是竹笋。但是由于在一年里只有夏天才有鲜嫩的竹笋,所以大熊猫主要还是吃竹子叶和竹子杆的。在有竹笋的季节,大熊猫会放开肚皮可着劲的吃,每天可以不停的吃超过18个小时,食用超过30公斤的竹笋。 首先来说,竹笋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以及脂肪。相比较而言,竹子杆的蛋白质含量就少了很多了。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大熊猫也是需要很多蛋白质的,自然会挑选蛋白质含量更高的食物了。同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竹笋的口感和味道比竹子杆和竹子叶好太多了。 大熊猫的主食是竹子,但是并不是没有其他的选择。野外的大熊猫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会挑选特定的竹子种类或者竹子的部位来食用。由于竹子是一种低营养,高纤维物质的食物,所以大熊猫会有选择性的挑选竹子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比较低的部分食用,比如说鲜嫩的竹子或者是刚长出来的竹子叶。 没有可口的竹笋或者鲜嫩的竹叶,大熊猫也只能吃竹子的杆了。大熊猫在吃竹子杆的时候,也会有选择性的吃竹子杆中上部分比较嫩的部分,下半部分的杆一般都会被大熊猫直接扔掉。 -大熊猫

22 浏览3572019-08-22

熊猫的生活习性(饮食或性格)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 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大熊猫的食物营养低劣,不能有过多的能量贮存。为了保存能量,必须控制能量消耗过大的活动。因此,它喜欢在平缓的地方行走,避免爬坡。 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因而采取大量进食、快速排出的方式,来获得足够能量以满足其需求。 熊猫是属于多雄争配制。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 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发情时期通常在在每年的3-5月。成年雌雄大熊猫相互间主要通过气味嗅觉(通过留下气味标记和嗅闻标记)的通讯方式逐渐聚集在一个地方并相互了解、相互吸引,到发情高潮时相互间通过连续不断的咩叫和鸟叫声以及待配姿势等听觉、视觉通讯方式表达爱意并达成配对交配

30 浏览1802019-05-18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是什么,你知道吗

396 浏览1812572019-09-19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吃什么怎样吃怎样睡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8]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它们有时候也会爬树侦察情况,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8]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8]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但一但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可以象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象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8]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特别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有时候,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在动物园,它们的争斗通常是因为水,食物或某只大熊猫占据了好的地盘。[8] 气味标记对大熊猫种群来说,可以看见的信号对它们来是毫无意义的:它们的圆脸缺乏表情,尾巴很短,没有冠部或棕毛来展开,耳朵可以竖起放下但也不够灵活。这都是因为熊猫常年生活在高山上茂密的薄雾弥漫的竹林里面、看不见彼此而造成的。[9] 大熊猫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当它们想见面的时候,通常是发情季节,就会通过气味标记找到彼此。一旦它们见面以后,就转为声音交流。大熊猫依靠它们丰富的“语言”来表达从多情到生气的情绪。[9] 沉默是另一种交流方式。当大熊猫在玩,或是简单地表示友好,没有交配或好斗的想法的时候,它们不会发出任何声音。这种声音规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在动物园里看到的大多数熊猫的行为。[9] 用气味来标记领土是它们在竹林里保持和平的秘诀。大熊猫将肛周腺体的分泌物涂在柱子,树桩,墙上,地上以及它们经常经过的地方。这些气味标记能让它们互相回避或聚到一起。在非发情季节的时候,一闻到陌生熊猫的气味它们就会走开。发情季节的时候,一只雌性大熊猫的气味可能就表示她已经做好交配的准备,并且希望吸引雄性前来。[9] 大熊猫有好几种做标记的方式。它们经常用尿液,或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的混合来做标记。当它们做标记的时候,它们会晃动头部,嘴巴半张。做了标记以后,它们会在做标记的地方剥掉树皮,或留下抓痕,以引起其他熊猫的注意。[9] 食性食物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虽然随着食性的转变,一些器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牙齿,它的臼齿非常发达,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构造较为复杂,接近于杂食性兽类,裂齿的分化不明显,犬齿和前臼齿发达,没有齿槽间隙。上门齿呈弧形排列,下门齿呈一横列,第二对下门齿位置常靠后,似乎形成双列,这种现象在老龄个体的头骨上较为明显。犬齿的齿根粗大,而齿冠显得较短,齿尖不算锋利。第一对前臼齿极小,常见有一侧或双侧缺失的现象,第二对上前臼齿的前缘偏向内,后缘则偏向外,呈半斜位,第三、第四对上前臼齿的齿冠呈棱形,外侧有3个,内侧有2个齿突。臼齿被称为丘突型齿,咀嚼面特宽大,大致呈长方形,具大小不同的结节形齿尖,上臼齿有4个较大的齿尖,最后一枚上臼齿特大,向后延伸于颧骨的后部,冠面具有复杂的小棱形齿突,最后一枚下臼齿小,齿尖并不明显,位于下颔支前缘的内侧。一般食肉目动物的最后一枚上臼齿均位于冠状突基部的前缘处,而大熊猫臼齿的后移即可限制上、下臼齿的左右摆动,又可以增强咀嚼效果,但碾磨作用受到限制。臼齿的磨损上下不同,下臼齿的磨损始自外侧,而上臼齿则始于内侧,原因是左右上臼齿列之间的距离大于下颔臼齿列的间距。总的看来,它的牙齿与其他食肉类动物不同,却同草食性的有蹄类动物十分相似。[10] 它的前掌上的5个带爪的趾是并生的,此外还有一个第六指,即从腕骨上长出一个强大的籽骨,起着“大拇指”的作用,这个“大拇指”可以与其他5指配合,就能很好地握住竹子,甚至抓东西、爬树等。但它却还保留着食肉动物的那种较为简单的消化道,没有食草动物所具有的专门用于储存食物的复杂的胃和巨大的盲肠,肠胃中也没有用于把植物中的纤维素发酵成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共生细菌或纤毛虫。为了获得所需的营养,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吃快拉、随吃随拉。一只体重100公斤的成年大熊猫,在春天每天要花12-16小时,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同时排出10 多千克粪便,才能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10] 大熊猫的食物营养低劣,不能有过多的能量贮存。为了保存能量,必须控制能量消耗过大的活动。因此,它喜欢在平缓的地方行走,避免爬坡。平时也只在一个小范围里活动,利用气味、声音等传递信息,相互之间并不直接接触。大熊猫除吃竹子外,也吃一些杂草等其他植物,但吃进的量极少。此外,它也并非真正的“和尚”,遇到机会,也要开一次“荤”,恢复一下其祖先的本性。例如在它的栖息地内分布着一种害鼠,名叫竹鼠,俗称“竹溜子”,专吃箭竹的地下根,使箭竹枯死。但它的肉却是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正象当地的一句俗话中所说的:“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溜”。大熊猫有一套巧妙的办法来对付竹鼠,一旦闻到它的气味,或者发现其踪迹,很快就能找到它的洞穴,然后便用嘴向洞里喷气,并用前爪使劲拍打,迫使竹鼠慌忙出逃,大熊猫则乘机一跃而上,用前爪按住,撕去鼠皮,尽食其肉。如果竹鼠不出洞,大熊猫就会来个挖洞抄家,直到将其捕获。[10] 大熊猫虽然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它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的尸体,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如果它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依竹而生的动物。[10] 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此外,野生大熊猫还偶食一些动物尸体或其它植物。[11] 圈养大熊猫主要以某一种或几种低山平坝竹为主食,辅食是以谷物类为主所调制的精饲料。竹类是大熊猫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和正常繁育的关键所在。随着大熊猫饲养技术的提高,逐渐认识到为大熊猫提供喜食的高山或亚高山竹类对于其身体健康和正常繁育的重要作用;加上交通条件的改善。圈养条件下,也能人工为大熊猫提供大量高山或亚高山的喜食竹类。[11] 大熊猫的食物并不是单一的箭竹,其实大熊猫喜欢吃的竹子种类比较多,箭竹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种类。这些竹子长期生长在亚高山暗针叶林、山地暗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及山地常绿阔叶林的林冠下,分布海拔从700-3500米不等。不同山系的大熊猫主食竹类不同。大熊猫的食谱随山系和季节而有变化,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种类的竹子或同种竹子的不同部位。春夏季最爱吃不同种类的竹笋,秋季多以竹叶为主食,冬季以竹秆为主食。[11] 野外大熊猫常见的食用竹种类包括:冷箭竹、八月竹、实竹子、筇竹、大叶筇竹、箬竹、少花箭竹、短锥玉山竹、北背玉山竹、峨热竹、巴山木竹、糙花箭竹、缺苞箭竹、华桔竹等 。圈养大熊猫常用的食用竹种类有巴山木竹、刺竹、白夹竹、箬叶竹、淡竹、苦竹、阔叶箬竹、毛竹又名孟宗竹、冷箭竹、拐棍竹、矢竹、三月竹笋、方竹笋等。圈养大熊猫除了主要采食竹类外,还可获得少量的精饲料、水果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这主要是因为圈养条件下大熊猫不能完全自由采食,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因此,人工进行添加和补充。精饲料主要原料包括玉米、大豆、大米、小麦等。这些原料清洗后,按照一定配比,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制作成为大熊猫的食物。大熊猫的所有食物都有严格的选择标准,在使用前都需要经过安全及营养检测。只有符合要求的食物才能被最终提供给大熊猫。[11] 进食方法大熊猫每天需要花费将近一半的时间来进食。大熊猫的消化道保留了祖先的特性,与肉食类动物相似,如相对较短的消化道、锋利的犬齿、单室胃,没有盲肠以及相对锋利的爪和较发达的肉垫。在慢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以高纤维竹为主食,并演化一些适应以竹为生的结构特点,如咬肌、齿冠齿突发达,前爪除有五趾外还演变出一伪拇指组成对握结构以便于握竹。[12]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它们并不在乎它们在什么地方——坐着、平躺、侧倚——它们只是不停的剥竹竿,吃竹叶。大熊猫食物的99%都是竹子,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些野花,藤蔓,野草,蜂蜜,甚至是一些肉。[12] 大熊猫主食竹子,也嗜爱饮水,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设在溪涧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有的地方虽然食物很丰富,缺了水,也难以找到大熊猫的身影。到了冬季,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后,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留恋自己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长途跋涉,沿沟而下,到谷中去饮水,然后返回家园。大熊猫取水总是求近舍远,日复一日地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它们到了溪边,以舔吸的方式饮水,若溪水结薄冰或被砂砾填没,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大约25×20米的浅坑舔饮。大熊猫以竹类为主要食物,而竹类却难以消化、吸收。由此,使大熊猫的能量摄入受到极大的限制,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考虑到尽量多地摄入能量,尽量少地消耗能量。[4] 随着气候和食物分布的变化,大熊猫有垂直迁移习性,夏季上移高山、撵笋觅食,秋冬高山积雪则下移到中低山地区。[12] 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因而采取大量进食、快速排出的方式,来获得足够能量以满足其需求。根据不同季节大熊猫采食竹子部位的不同,其每天的采食量大致如下:竹笋23-40千克;竹叶10-18千克;竹秆17千克。大熊猫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这表现在它们优良的采食策略上。它们不但选择区域内营养价值最好的竹子种类,而且还优先选择营养价值最高的部位。采食的顺序为竹笋,嫩竹,竹秆。[

1060 浏览65962018-03-11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在野外,大熊猫的雄兽和雌兽平常都是过着独居的生活,每个个体的活动范围大约为4-7平方公里左右,所以它的种群通常也是由零散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个个体均栖息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享着同一地区的食物来源,彼此之间互相依赖和制约,自然地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大熊猫的面部缺乏表情,一般通过视觉、嗅觉和听觉来保持种群之间的通讯联系,其中嗅觉最为重要。在它的肛门两侧各有一片裸露的区域,是肛周腺的所在地,这种腺体可以分泌一种闻起来带酸味的物质,它常在高大的树干基部或者其他显著的物体如石块、土堆等,用肛周腺的分泌物涂抹,同时也用粪便和尿液等,作为互相之间识别的标记,表明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 大熊猫的眼睛的瞳孔象家猫一样,呈纵裂状,说明它具有夜行性动物的特征。大熊猫发出的声音比较复杂,专家们采用了对其各种可分辩的叫声进行声谱分析的方法,并且参照它的行为表现,从而分析其叫声所表示的本能行为、求偶和感情状态等生物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成体的叫声由12个比较清晰的叫声和喘声所组成,其声音信号的意义可以表示占有领域、寻觅配偶、抚育幼仔、受到了威胁的恐惧等等,包括嗷叫、低嗷、哼叫、吠叫、强吠、吼叫、尖叫和嘶叫等叫声,还有呼气、鼓鼻、咂嘴等声音。大熊猫初生幼仔的叫声比较单调,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热门国宝熊猫作文300字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国宝熊猫作文300字三篇1

 在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生活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大熊猫。

 大熊猫身披黑白色皮毛,小脸圆乎乎的,还有一个标志性的黑眼圈,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如果你一直盯着他那可爱迷人的大眼睛,你会被感动。

 他还有着胖嘟嘟的身躯,但它并不笨重,而且还很灵活,跑起来像一只飞奔的小狗。一句话功夫就从这边的草丛跑到那边的`树下。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爱好和我妈妈有些相似之处,相似一:都喜欢吃,吃,吃;相似二:贪玩;相似三:喜爱,热爱睡觉。另外,我再告诉你们两个你们可能不知道的关于大熊猫的秘密:熊猫每天坐在地上看起来很矮,其实是高个子,站起来有一米八九呢!熊猫刚出生时只有一只老鼠那么大,而熊猫妈妈要等它们长到像猫狗那么大的时候才去照看它们。如果没有人工喂养,大熊猫就几乎要灭绝了!

 我喜欢大熊猫,更喜欢可爱的熊猫宝宝。

热门国宝熊猫作文300字三篇2

 大熊猫是我们人见人爱的“国宝”。它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四川、甘肃和陕西等地区,它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长的憨态可掬。它的身子胖乎乎的,穿着一件黑白相间的背心,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半圆形的小耳朵,像两个漂亮的小贝壳。它的小眼睛就像两颗小宝石。最有特点的黑眼圈,像带着一副黑墨镜。

 它爱吃竹子,但不只吃竹子也吃玉米杆、幼杉树皮。在远古时代,大熊猫几乎什么都吃,主要吃肉。后来,环境变化,只好改成吃竹子了,时间长了,它们就适应吃竹子了。熊猫小时候特别活泼,很爱动,喜欢爬树。可长大了,它们就只有吃和睡这两个爱好了。它在吃竹子时,不管谁叫它,它都无动于衷,从不三心二意。它吃饱之后就会睡,睡了吃,才会长这么胖。熊猫已经在地球上活了800万年了,所以被称为“活化石”。

 现在,大熊猫的总数量不足1600只,我们要保护大熊猫,让全球各地的人都能看到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热门国宝熊猫作文300字三篇3

 我喜欢活泼可爱的小狗,喜欢会唱歌的小鸟,还喜欢可爱的小金鱼。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我们中国稀有的动物——大熊猫。

 大熊猫的身体胖乎乎的,像一个皮球似的。它的毛发只有黑白两色,十分奇特,像是穿上了一件黑白的棉袄似的。它还有一双黑宝石般大小的眼睛,一对黑色犹如贝壳状的黑茸茸的耳朵,再加上圆嘟嘟的小脑袋,凑成了一个胖乎乎的大熊猫。

 其实大熊猫并不是全国遍地可见,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甘肃、陕西以及四川,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的国宝呢!

 大熊猫喜爱食竹子已是家喻户晓,但你又是否知晓熊猫为何爬树呢?让我来告诉你吧!其实呀,熊猫爬树并不是单纯想观赏者美丽的大自然呢,主要还是为了寻求心仪的另一半呢。在求婚期时,熊猫哥哥就喜欢以比赛谁先到树上的方式来寻得心仪的熊猫姐姐。

 这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一个可爱,且敢追求幸福生活的熊猫。

你可知道,大熊猫有多可爱吗写一段话如下: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珍稀动物。它们有着圆圆的脸庞、黑白分明的体型和可爱的身姿,一出现就能吸引众人的目光,令人忍不住发出“可爱”的感叹。除了外表迷人。

大熊猫还有着独特的个性和行为习惯,例如喜欢吃竹子、会爬树、喜欢在树上打滚等等,这些都增添了它们的趣味性和可爱度。无论你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看到大熊猫都会让你心中充满喜悦和温暖,这就是大熊猫带给我们的魅力和魔力。

大熊猫简介如下: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熊科、大熊猫属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即国兽,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截至2021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452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