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离婚率是多少

现在中国离婚率是多少,第1张

中国离婚率攀升,而且年轻人不愿结婚啦!近日,民政部发布《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办理结婚登记11428万对,比上年下降67%,结婚率为83‰。25-29岁办理结婚人数最多。2016年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158万对,离婚率为30‰

2016年办理结婚登记11428万对,比上年下降67%,结婚率为83‰。目前中国结婚人数已经持续3年下降。2007年结婚人数仅为9914万对,同比增长49%。但是2008年后,中国结婚人数增长率持续下降。据悉,2007年中国80后进入结婚高峰时期,然而80后多为独生子女,人口基数少,导致结婚人数增长率后劲不足。2014年中国结婚人数更是负增长,90后迈入结婚高峰时期,2014年中国结婚人数仅为11428万对,同比减少30%。

2007-2016年中国结婚人数情况走势分析

另外,中国结婚年龄持续增大。2007年20-24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多,占392%,25-29岁占348%,30-34岁占108%。好景不长,2012年20-24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多,占355%,但呈逐年下降趋势,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而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呈逐年上升趋势,占34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2016年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大,占382%。 2016年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大,占382%。数据显示,我国正在第四个单身潮,全国上下大的性别比例失衡较大,对于择偶标准的选择也越来越高,所以单身人口接近2亿。主动单身的女性明显增多,超过5800万人在单身生活。

随着主动选择单身的人士的增加,还带动了“单身经济”。2016单身人群现状报告显示,2016年的双11光棍节,仅最大电商平台一家的销售额就达到创纪录的1207亿元。

另外还有很多已婚人士走出围墙,2016年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158万对,比上年增长83%,离婚率为30‰,比上年增加02个千分点。2007-2016年十年时间,中国离婚人数累计达30628万对,累计增长率为981%。

2007-2016年中国离婚人数情况走势

2007-2016年中国结婚率/离婚率情况走势

国家民政部最新统计显示:全国各省市离婚率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的是新疆,离婚率高达461‰,黑龙江、吉林,分别以408‰和401‰,居二三位。而夫妻关系最和谐的,则是陕西,离婚率仅为018‰,光荣垫底。

中国离婚率十强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台北、香港、大连、杭州和哈尔滨。其中,北上深广位居前四。

中国离婚率十强城市

近年来,中国离婚走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可是中国离婚率为何增快?一方面与原来整体离婚率水平比较低有关,此前的离婚率一直处在低位,因此只要一增长便表现得格外明显;另一方面也与中国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以及舆论环境、社会观念变化有关。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变化较大,各类社会环境也出现比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婚姻赖以稳定的条件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诸如个人经济地位可能迅速出现变化,社会面也发生变化,加之当前人口流动率越来越高,婚姻在这些变量中,就比较不稳定。

中国离婚六大因素分析

对方出轨

据调查,在中国,5016%的离婚是由于第三者插足,对方出轨是产生离婚想法的首要因素。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判决离婚的法定情形。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一方以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另一方要求离婚的,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因暴力、虐待家庭成员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性格不合

婆媳关系不和睦

也有不少夫妻是因为婆媳关系不好,特别是丈夫对自己母亲的话言听计从,或者丈夫毫无主见,当旁观者。都会让婆婆和妻子的关系越来越恶劣,严重时,会导致婚姻破裂。因此婆媳关系不和睦导致离婚的夫妻也不在少数。

对方有不良嗜好

购置房产

近日,上海最时尚的两个词离婚,买房。趋利避害是人性所在,无需过度的指责,所以,有些人想通过离婚规避高首付,并能享受支持刚需购房的利率优惠,亦在情理之中。

全职妈妈和IT男出轨率最高

调查显示,在中国,出轨的女性中,67%是为了需求激情,其次是教师138%,医生86%,文秘72,设计师61%。

而IT男,则是男性出轨率最高的,出轨率占比106%,金融业82%,教育业65%,医生46%,律师38%。

男性出轨率最高的职业

女性出轨率最高的职业

二、新婚姻法离婚规定有哪些

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第三十三条 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条 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

第三十六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三十七条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第三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四十条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第四十一条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四十二条 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三、相关知识:

自愿离婚程序:

根据《婚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和市辖区的民政部门或者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

其程序如下:

1、申请。男女双方就自愿协议离婚提出申请,申请双方应当持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离婚协议书和结婚证,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2、审查。婚姻登记机关对离婚申请依法进行严格的审查,主要审查双方是否真正自愿,是否对子女扶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达成了协议。

3、批准。对于符合《婚姻法》规定双方自愿离婚条件的,登记机关应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准予登记,并发给离婚证,注销结婚证。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时起即解除夫妻关系。

法律主观:

男女双方 自愿离婚 的,准予 离婚 。双方必须到 婚姻登记 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 离婚证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 离婚诉讼 。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法律客观:

《 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 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 ,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禁止结婚 。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 结婚登记 。符合本 法规 定的,予以登记,发给 结婚证 。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2021年各地婚姻大数据相继出炉

2021年各地婚姻大数据相继出炉,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加重,年轻人减少,适合结婚的年龄段人口整体减少,进而导致结婚率降低。2021年各地婚姻大数据相继出炉。

2021年各地婚姻大数据相继出炉1

近日,多地发布2021年婚姻大数据,整体趋势为近五年结婚登记数量逐年下降、结婚年龄推迟,2021年离婚率降低明显。

2021年结婚率下降,专家:与人口老龄化、结婚意愿低有关

2022年2月14日,江苏省民政厅发布的“2021年江苏省婚姻登记大数”显示,2021年,江苏省共结婚登记466947对,较2020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516%。从年度趋势来看,近5年江苏省结婚登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图自江苏省民政厅

合肥市情况类似,据江淮晨报报道,合肥市民政局数据显示2021年共结婚登记57166对,较2020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66%。从年度趋势来看,近8年合肥市结婚登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表自江淮晨报

从登记年龄来看,2021年江苏省初婚年龄平均为2729岁,其中男性28岁、女性2652岁。与2020年相比,男性平均初婚年龄略有推迟,女性的略有提前。此外,2021年浙江温州市平均初婚年龄男性比上一年推迟04岁,女性推迟03岁。

为什么结婚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月17日,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教授对健康时报表示,结婚率下降可能有多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加重,年轻人减少,适合结婚的年龄段人口整体减少,进而导致结婚率降低。国家卫健委1月20日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34岁女性年均减少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

二是适龄男女婚恋观念转变。苏教授表示,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较高,导致生育意愿降低,进而对于婚姻的需求也随之降低。另外,年轻人生活方式和观念都发生了转变,如追求多样化生活,生育不再是必需品而成为一种选择。

多地离婚率下降明显,可能与“离婚冷静期”相关

2021年,合肥市共有16851对夫妻办理离婚,与2020年同期的34591对相比降幅超50%,达5129%。

2021年江苏省完成离婚登记134943对,比2020年(234497对)降低4245%。具体情况为,2021年江苏省共受理离婚登记申请240435对,完成离婚登记134943对,占离婚登记申请总数的5612%;在冷静期内主动撤回或逾期未办理视为撤回的占比3645%,另有743%因处于离婚冷静期或登记发证期尚未办结。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离婚数量在冷静期内主动撤回或逾期未办理视为撤回的占比3645%,这可能与民法典新颁布的“离婚冷静期”相关,苏剑教授表示。

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离婚冷静期自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撤回申请。申请期满后30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而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该规定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

2021年各地婚姻大数据相继出炉2

近日,多地2021年婚姻大数据相继出炉。

2021年婚姻登记和离婚登记数量有哪些变化?

结婚登记数量减少 年龄推迟

2月14日,江苏省民政厅发布2021年江苏省婚姻登记大数据。

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省民政部门共办理结婚登记466947对(含补办登记80635对),较2020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516%,近5年全省婚姻登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017年—2021年,江苏省每年的结婚登记量分别为675508对、637705对、569442对、492373对、466947对,呈逐年下降之势,2021年比2017年少了208万对。

从登记年龄看,2021年,江苏省初婚平均年龄为2729岁,其中男性28岁、女性2652岁。与前一年相比,男性平均初婚年龄略有推迟,女性的略有提前。另外,江苏省再婚平均年龄为3887岁,其中男性407岁、女性3772岁;全省复婚平均年龄为3976岁,其中男性4057岁、女性3895岁。

从江苏省结婚登记当事人情况看:678625人为初婚、159471人为再婚、95798人为复婚。

而从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地域分布情况看:南京市、徐州市、苏州市结婚登记量位居全省前三。

图源:江苏民政

据统计,江苏省南京市结婚登记人数位列全省第一的同时,结婚平均年龄也排全省之最。南京人3319岁的结婚平均年龄全省最晚,泰州市最早,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05岁。

安徽省芜湖市民政局公布,2021年,芜湖共有21143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登记结婚。

芜湖市民政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芜湖结婚登记的21143对情侣中,无为市人数最多,高达6664对。相比较2020年的24467对,2021年少了3324对。另外,数据显示,芜湖人的初婚年纪比较年轻,登记的平均年龄近几年来一直保持在26岁。

在安徽省合肥市,2021年共有57166对新人喜结连理,与2020年的61231对相比,减少4065对,下降幅度为66%。

2011年至2014年,合肥市结婚登记量呈现连续增长的状态。至2014年,合肥结婚登记量达到最高峰,全年办理结婚登记96926对。此后,结婚登记量开始逐年减少。至2021年,合肥的结婚登记量出现连续七年同比下降。与2014年的高点对比,近7年累计降幅达41%。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婚姻登记采用预约办理制度,2021年当事人通过预约系统预约婚姻登记业务6959件,共办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业务6748件,其中:结婚登记3241对,结婚登记办件量较2020年减少260对,同比下降743%;补领婚姻登记证1511件,较2020年增加395件,同比增长354%;复婚人数650人,占2021年结婚总人数的1003%。

结婚登记男女平均结婚年龄分别为 317岁 和 283岁,与2020年同期相比,男性早19岁,女性早32岁。初婚平均年龄男性293岁,女性272岁,与2020年同期相比,男性无变化,女性晚02岁。

在浙江省温州市,2021年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共有37027对(含跨区域办理结婚登记2483对),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91岁,女性为267岁,男性比上一年推迟04岁,女性比上一年平均推迟03岁。

浙江省杭州市2021年结婚登记人数,比上年增加2135对。杭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一方面杭州是人才流入地,且大部分是适婚年轻人;另一方面我省实行婚姻登记全省通办,很多人感觉方便,且在杭州登记,还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杭州去年男女结婚年龄比前一年略有推迟。男性初婚平均年龄285岁、女性271岁,与去年相比分别晚02岁、03岁。

在湖南省岳阳市,2021年全市共有24672对情侣喜提“红本本”。2017年,该市共有39271对男女办理结婚登记,2018年35329对,2019年31545对,2020年29194对,结婚登记人数逐年减少。从年龄看,男性初婚登记平均年龄292岁,女性初婚登记平均年龄263岁。

在湖北省襄阳市,2021年度男女初婚的平均年纪男性为3523岁,女性为3396岁。2016年襄阳男女初婚的平均年纪为2941和2727岁,相比之下,5年里推迟了近5岁。襄阳日报评论称,难怪为人父母者如此着急了。所以,互相理解,也许才是和谐相处的不二法门。

在湖北省十堰市,2017年全市共有15699对男女办理结婚登记,2018年13411对,2019年11022对,2020年9146对,2021年8234对,平均每年减少2000对左右(初婚数据)。

图源:十堰晚报

十堰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办理结婚登记的主力军是90后。从社会原因来分析,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人口基数小,加上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本科、考研,毕业时就已二十四五岁,工作两三年适应社会后,再恋爱一两年结婚,容易造成晚婚。除了客观原因,婚恋观念也在变化。作为目前结婚的“主力军”90后,对待结婚更是有想法。

多地离婚登记数量大幅下降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其中的30天离婚冷静期制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30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离婚冷静期”的实施以及婚姻辅导的有效开展,减少了冲动离婚的发生。

2021年江苏全省共受理离婚登记申请240435对,当年完成离婚登记134943对,占离婚登记申请总数的5612%;87635对离婚申请在冷静期内主动撤回或逾期未办理视为撤回,占比3645%;17857对因处于离婚冷静期或登记发证期,尚未办结,跨年至2022年继续办理。

也就是说,去年江苏近四成离婚申请在冷静期撤回。

图源:江苏民政

2021年,安徽省芜湖市共有6700对夫妻办理了离婚。但是相比2020年的11333对,离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侯主任表示,自从《民法典》设立离婚冷静期后,一些夫妻在提交离婚申请后的一个月,最终撤销了离婚。“这是因为其中一些人是冲动离婚,一个月冷静期过后,他们又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鸠江区婚姻登记处的侯主任表示,婚姻登记处有婚前辅导室,对于有需要的情侣,工作人员也会让他们填写《婚前辅导问卷》,通过这种方式告知他们婚姻的责任与义务以及《民法典》中涉及夫妻关系的一般规定。“对于进入婚姻的人来说,婚姻登记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未来漫长的生活里,夫妻一定要相互包容、尊重,学习如何经营婚姻。”

在安徽省合肥市,2021年共有16851对夫妻在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这一数据与2020年同期的34591对相比降幅超过51%。

安徽省阜阳市也出现离婚数据较大幅度下降。据阜阳市民政局介绍,2021年全市办理离婚登记14105对,与2020年的28148对相比,减少了整整一半。以颍州区为例,去年1月份,离婚登记数为0,因为民法典去年1月实施,中间要经过30天的冷静期。2月份离婚登记为74对,相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

在湖南省岳阳市,2020年有15856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而2021年为8259对,离婚总量减少7597对,降幅达48%。

在湖北省十堰市,2021年,全市有4600多对夫妻分道扬镳。但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实行“离婚冷静期”后,近5年来离婚人数首次出现骤减情况。

图源:十堰晚报

浙江省杭州市民政部门数据显示,2021年,男性离婚平均年龄403岁,女性离婚平均年龄379岁;婚龄6-9年的离婚数为最高,占总比的2392%,婚龄在10-15年的占2027%。

在浙江省温州市,2021年全市共受理离婚申请19762对,冷静期结束后未办理离婚手续的有9774对,实际办理离婚手续9988对,比上一年减少5547对。

在温州鹿城区婚姻登记处婚姻调解室辅导老师徐兰琴看来,不少前来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都属于冲动型离婚,这时,离婚冷静期政策与婚姻辅导就派上了用场。“这几天,我就接触过这么一对夫妻,新年复工第一天吵闹着来离婚,一问原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妻子认为丈夫生活大手大脚,年货买得太多,丈夫觉得妻子太过强势。经过我们一个小时的疏导,两口子最后手牵手回家了。”

浙江温州的数据则显示,去年男性离婚平均年龄406岁,女性离婚平均年龄378岁;婚龄10-15年的离婚数为最高,占总比的2472%,婚龄在6-9年的占2266%。

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共办理内地居民离婚登记申请1157对,离婚登记883对,离婚登记办件量较2020年减少425对,同比下降325%。从离婚当事人平均年龄看,总平均年龄为412岁,男性当事人平均年龄为427岁,女性当事人平均年龄为397岁。

浙江省衢州市民政部门数据显示,2021年,衢州市各婚姻登记处共受理离婚申请5227对,离婚登记3555对。其中,夫妻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在“冷静期”内提出撤回申请的有5对,1136对为“自动撤回”,超二成夫妻“反悔”未离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经过冷静期后,“反悔”的夫妻还是比较多的,说明“离婚冷静期”起了很大作用。

此外,2020年,衢州市办理离婚登记的数量为5155对。“离婚冷静期”实施后,2021年离婚登记的数量下降1600对。

2021年各地婚姻大数据相继出炉3

2月14日,江苏省民政厅公布了江苏2021婚姻大数据。2021年,全省民政部门共办理结婚登记466947对,2021年全省共受理离婚登记申请240435对。90后成为结婚主力军,2021年全省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122岁,初婚平均年龄为2729岁。

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4669万对

2021年,全省民政部门共办理结婚登记466947对(含补办登记80635对),较2020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516%。其中,内地居民结婚登记466281对,涉外、涉港澳台居民及华侨婚姻登记666对。

从结婚登记量分年度趋势看,近5年全省婚姻登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江苏结婚登记数为675508对,2018年为637705对,2019年569442对,2020年492373对,2021年466947对。

90后成结婚登记的主力军

2021年全省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122岁,其中男性3188岁、女性3056岁。

2021年全省初婚平均年龄为2729岁,其中男性28岁、女性2652岁。

从2021年全省结婚登记男女年龄段看:男性24岁及以下占比1061%,25-29岁占比3408%,30-34岁占比1815%,35-39岁占比69%,40-49岁占比86%,50-59岁占比1423%,60岁以上占比743%。

女性24岁及以下占比1725%,25-29岁占比3192%,30-34岁占比1603%,35-39岁占比67%,40-49岁占比834%,50-59岁占比1441%,60岁以上占比535%。

从2021年全省结婚登记男女年龄差看,男性较女性大1-4周岁的最多,占比达4316%;女性较男性大1-4周岁的占比第二,为2266%;男女同龄占比第三,为1629%。

南京市登记量第一,结婚年龄最大

从国内居民结婚登记地域分布情况看:南京市、徐州市、苏州市结婚登记量位居全省前三。2021年,南京市59230对新人登记结婚,其次是徐州市,54187对登记结婚。苏州市45296对登记结婚,排名第三。镇江市2021年登记结婚人数最少,为14616对。

从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上看,南京最晚,为3319岁;泰州市最早,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05岁。

“520”成最受新人欢迎的结婚日

过去的2021年,有十个日子受到新人们的青睐,分别是5月20日、5月21日、6月1日、9月9日、3月18日、12月31日、11月12日、12月2日、2月19日和9月22日。其中,寓意“我爱你”的520最受欢迎,当天江苏有17663对新人登记结婚。

离婚平均年龄为3798岁

自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以来,全省民政部门认真落实离婚冷静期政策。2021年全省共受理离婚登记申请240435对,当年完成离婚登记134943对,占离婚登记申请总数的5612%;87635对离婚申请在冷静期内主动撤回或逾期未办理视为撤回,占比3645%;17857对因处于离婚冷静期或登记发证期,尚未办结,跨年至2022年继续办理。

2021年全省离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798岁,其中男性3885岁、女性3711岁。

相比于往年,很多数据都有明显下滑,比如结婚登记人数、生育率、离婚率等。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结婚数据,已经跌破800万大关,民政局从1986年开始公布相关数据,中间几十年时间,从未跌落过800万。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当代年轻人不愿意结婚,加上疫情反复出现,让人们对婚姻失去了兴趣。

 

1、结婚数同比下降

在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心,结婚数下降明显,除了第一季度有增加,其他三个极度都是大幅度下滑。从整体上看,只有7636万对,比2013年少了将近一半。其中湖南省最为明显,下降幅度达到了155%。这一数据,也是中国自有记录以来,最低的一次。如果仅仅是结婚数下降,那没有太大问题,可它直接影响到育龄人数和生育率,导致每年新生人口大幅下滑。

 

2、直接影响

结婚人口数量下滑,会影响很多东西,最直接的就是生育率。尽管国家已经开放二孩和三孩,但是年轻人们不愿意结婚,生育年龄主要保持在30-40岁。当结婚数下滑后,生育率就会下滑,直接导致适合生育年龄的人口数下滑。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人口负增长将会提前,导致国家乃至世界出现一系列问题。毕竟在联合国统计中,这一现象要到10年后才会出现。

 

3、为什么会下滑

结婚数下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人们对婚姻没有兴趣,认为结婚后就要承受房贷和车贷巨大压力;二是离婚冷静期出现后,导致离婚难度大幅度提升,间接让人们感到恐惧;三是疫情反复出现,人们没时间谈恋爱,更别提结婚一事。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国内数据就处于下滑状态,并且愈演愈烈,整个速度已经超过《国家人口发展规划》预期。

民法典具体对离婚作出了以下新规定:<br>1、新增了关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若一方对离婚反悔的,可以在30日内撤回离婚申请;<br>2、明确判决不准离婚后,分居又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法院应当准予离婚;<br>3、增加了夫妻一方挥霍财产,离婚时法院可以给其少分或者不分给挥霍一方共同财产。<br><br>新婚姻法离婚的规定是离婚有两种,一种是协议离婚,一种是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后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诉讼离婚是指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决。<br><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br>第三十六条夫或者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债务承担清偿责任。<br>第三十三条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br>第三十四条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第三人主张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br>夫妻一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br>第三十五条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br>一方就夫妻共同债务承担清偿责任后,主张由另一方按照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承担相应债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十六条夫或者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债务承担清偿责任。<br><br>综上所述是小编对2023年新婚姻法规定离婚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br><br>法律依据:<br>《民法典》<br><br>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离婚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br><br>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br><br>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br><br>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br><br>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br><br>(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br><br>(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br><br>(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br><br>(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br><br>(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br><br>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br><br>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br><br>第一千零九十二条一方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后果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对此,有网友表示“确实应该降低”,也有网友表示“不支持改,20岁都早了”、“年轻人不结婚是因为生活压力,还是应该尽快提高居民收入”……

“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引热议

近日,某经济学家发文称,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另外,初婚年龄大幅推迟。

他就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应,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放宽收养和送养条件;法定婚龄降到18岁;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

其中,“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这一观点引发网友热议,并登上了微博热搜。有网友表示“建议的几条前面说挺好,早婚的这条就算了,糊里糊涂结婚,离婚率只会更高”。

还有网友认为“不支持改,20岁都早了”、“法定结婚年龄降了有啥用,生育率又不会提上去”、“年轻人不结婚是因为生活压力,还是应该尽快提高居民收入”。不过,也有人持赞同观点,认为“确实应该降低”、“支持18岁结婚”……

随后,该专家再次发文称,最近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引发社会讨论和争议,其实这是很常识的问题,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男性22岁、女性20岁,日本男性18岁、女性16岁,美国男性18岁、女性18岁,印度男性21岁、女性18岁,德国、法国、加拿大、墨西哥等男性18岁、女性18岁,可见中国法定结婚年龄偏大,影响年轻人婚姻、生育等一系列问题。

他表示,超低生育率以及年轻人口的迅速萎缩,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要提升生育率,政府部门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年轻人的结婚生育成本。此外,社会各方也需要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婚恋观,共同关心适婚人群的婚姻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帮助更多的单身青年走进婚姻、建立家庭。

我国面临出生人口减少等现实问题

事实上,“法定婚龄降到18岁”的建议并非第一次出现,此前也有人提及,如今再次引发关注。这背后,是我国生育率的走低和出生人口的减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据悉,这也是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分析表示,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出生人口减少。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另外,已公布人口数据的部分省市去年出生人口数较2021年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来看,甘肃省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211万人;重庆为192万人;江西为325万人;青海为63万人,贵州省出生人口为425万人。2021年上述5省市出生人口分别为2416万人、2083万人、3770万人、67万人和4692万人。

“出生人口下降的最根本原因是育龄人群规模缩小,特别是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群大规模缩小。”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崔树义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另外,宏观环境的变化,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生育成本偏高等现实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育率。

多地探索育儿补贴制度

面对生育率下降等问题,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印发,明确指出,当前,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地方层面,更多省市陆续开始探索育儿补贴制度。

1月10日,深圳市卫健委发布《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按照差异化递进式对市民发放育儿补贴,生育第三孩累计补贴19万元。

济南市发布公告,落济南市户籍按照生育政策于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

稍早之前,云南省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新出生并户口登记在云南的二孩、三孩,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并按年度发放800元育儿补助。

湖南省长沙市对依法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根据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1万元。

中国网财经注意到,在各地生育补贴政策上,虽然也有部分地方叠加住房等方面的倾斜政策,但更多的是进行现金补贴。

对此,崔树义分析称,因为现金补贴的方式最直接,看得见摸得着,操作起来也更简单,大众也更容易接受。

对于现行的生育补贴力度所能起到的效果,崔树义表示:“目前很难判断,至少短期内不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他分析,一方面,考虑到目前实际的生育成本和所投入的精力,一般的家庭不一定会因为每月几百元的现金补贴就去生育孩子;另一方面,延长产假、增加陪护假等措施对于大量自由就业者、个体户上的打工人来说,作用并不明显。此外,政策的显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过,崔树义也表示,生育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下降,是一个自然规律。及时关注生育率下降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是好的,但不必过于担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467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