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瑶族蒙老瑶浴是真的吗?

广西瑶族蒙老瑶浴是真的吗?,第1张

广西瑶族蒙老瑶浴是真的。瑶浴泡澡是贵州黔东南地区瑶族的洗浴文化。瑶浴泡澡有上千年的沐浴文化,瑶族人民的瑶浴泡澡主要用于治疗疾病、保健养生、排毒养颜、驱除寒气等作用。

瑶浴泡澡保健疗法是瑶浴治疗疾病的一种,瑶浴泡澡是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液薰洗的治疗作用。

起到疏通腠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

瑶浴泡澡保健疗法又分为普通热水浴疗法和瑶药浴疗法。普通热水浴疗法是指通过水的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全身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新陈代谢,进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

瑶药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瑶浴作用:

1、消除水肿:

在泡澡时,因为水压会适度的压迫全身,从而达到消除身体各处浮肿的效果。

2、正常代谢:

适度的水压和水温可以帮助人体强化腑脏的各个机能,促进血液流速,使得体内各个器官的新陈代谢可以正常运作

3、放松肌肉:

在泡澡时,由于水的浮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会身体的重量可以减轻十分之一左右的情况,这种情况有助于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疼痛感,还能有效地降低风湿病的出现概率,对于治疗“五十肩”风湿病有明显的疗效。在一天的忙碌之后泡个瑶浴可以帮你完全放松下来,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以上内容参考 -瑶浴泡澡

这座千年瑶寨位于广东清远,始建于宋代,已有千年 历史 ,是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的瑶寨,也是世界经典名曲《瑶族舞曲》的故乡,被誉为“世界瑶族第一寨”。瑶寨依山而建,房屋层叠而上,山路崎岖坎坷,四围山势险要,群峰迭嶂,现存明清古建筑398幢,留存房间999间。

也许你会很奇怪,为什么除了清远之外,云南、贵州等地也有瑶族?其实瑶族人口约3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地,甚至越南、美国、法国等国家。因语言、服饰和居住环境的不同,瑶族分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平地瑶共四大支系,再细分为几十个小分支,而清远南岗排瑶属于盘瑶中的一个分支。

千年瑶寨建于海拔808米高的陡坡上,瑶族人习惯聚族而居,房屋排排相叠依山而建,因此称为“排瑶”。八排瑶是对聚居于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排瑶的专称,分别指油岭排、南岗排、横坑排、军寮排等八个瑶寨,其中南岗排瑶是首领排,坐落在易守难攻、风光秀美的风水宝地上。

瑶寨景点打卡

第一次来到南岗的千年瑶寨,石板路陡峭崎岖,一想到要抬行李箱和婴儿车到民宿,顿时觉得生无可恋。如果你们来这里玩,一定要轻装上阵,否则抬重物上山会累趴的。

我们上山的过程中,不时有马儿拖着重物上山,这时你要及时让路才行。山路两边有民居、餐厅和卖山货的瑶族老人,不赶时间走走停停买特产,加上山风凉爽怡人,没有车来车往嘈杂声,真有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感。

为了解瑶寨的千年 历史 ,我们请了瑶族导游,跟着她走遍寨子的景点,了解瑶寨的千年 历史 文化。

瑶寨导游身穿盛装,还撑着瑶族黑伞,她身上的服装红黑相间,绣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头上还插着羽毛,非常漂亮~!

古寨门:

古时候,为了抵抗官兵和土匪的入侵,瑶族祖修建了一道围墙和3个寨门,每个寨门都有卫兵把守,未经许可外人进不了寨子。

我们是下午三点半上山,经过古寨门正赶上瑶族迎宾敬酒,这是瑶族人迎接贵宾的最高礼节,沙腰妹端着酒唱着山歌欢迎我们的到来。她们把竹筒连起来,倒入自家酿的米酒,远道而来的客人要喝了米酒才能入寨。

喝酒之前,要往地上倒点米酒,敬一下瑶族人的祖先盘古王,再一口气喝完酒。

我们刚喝完米酒,旁边平台的瑶族人唱着瑶歌跳长鼓舞,你可以跟他们一起跳舞助兴,把所有烦恼忧愁都忘却。

经过古寨门,听到嘹亮的瑶歌响起,大树下撑着黑伞的瑶族妇女正在唱着瑶歌,导游说这是欢迎我们到来的歌曲,可惜我们听不懂……

盘王庙:

瑶族地区都修有盘王庙,南岗瑶寨的盘王庙在山顶上,当地人建房子不能高于这座古庙。沿着石板古道直接通往盘王庙,共有365个台阶,瑶族人走到山顶20多分钟,我们速度慢走了40多分钟。

盘王庙就在龙头位置之上,从中门到歌堂坪最后到古庙,是全寨的龙脉走向。盘王庙供奉瑶族祖先盘古王和盘古王婆,保佑瑶族人平安 健康 ,生活风调雨顺。瑶族人把盘王和盘王婆视为普度众生、惠泽世人的“天神”,每逢初一十五或节假日都会烧香拜祭。

歌堂坪:

半山腰的歌堂坪是瑶寨的中心点,这里视野开阔景观很美,可以眺望远处的盘王峰。这里还有得金石、古碉楼、瑶家豆腐坊和腐竹工厂等景点。

歌堂坪是当地瑶族人的活动中心,瑶寨所有盛大活动都在此举行,比如聚集开会、节庆日、跳舞唱歌等,他们打铜锣、吹牛角、唱瑶歌、跳长鼓舞,场面热闹歌声不断。

得金石:

据说摸到得金石可以带来好运气,这块石头有两个传说,其中一个是采药师救了瞎眼的老人,无意中听到老人家中的鹅说,屋后大石板下的水沟里有四块金砖,刚巧他能听懂动物的语言,就到屋把石头搬开,果然找到了四块金砖。

古碉楼:

古碉楼在得金石旁边,是全寨最佳观察点,用于防范盗匪袭扰而建。古碉楼唯一的三层建筑,楼体构造简单、防卫功能强、整座楼不留窗只留枪眼。当年卫兵守卫时,通过最高的窗口观察每个路口,如发现入侵者就会吹牛角鸣锣,通知门卫守住寨门。

龙文化观景台:

在龙文化观景台上,既可以看到瑶寨房屋走势,又能看到远处的盘王峰和群山。

南岗排瑶依山势纵划分为三条龙,从寨子的正面来看,左边的龙住着唐姓,其中唐姓是最大的姓氏,中间的龙住着邓姓,右边的龙住着房姓和盘姓。以前每条龙都有龙头(首领),即相当于族长,负责管理龙内部的事务。

古石棺遗址:

过去当地瑶族人是用木棺安葬的,石棺葬是权力的象征,自明代以来只有瑶王才能用石棺安葬。

我们来到古石棺遗址,并没有想象中的阴森,而是在开阔的平台上,摆在这里的是末代瑶王的石棺,他死后并没有用此棺。长方型的石棺不长,因为瑶族人身材矮小,旁边圆圈的石头建筑是瑶王墓,石棺是要埋到墓底下的。

洪秀全传教屋:

洪秀全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农民运动的领袖,想了解他在这里开展传教活动的 历史 ,就要来洪秀全传教屋走走,屋内陈列了洪秀全的铜像,还有图画和用具。在洪秀全在金田起义之前,曾来到南岗排居住在此,并发动瑶民反清活动。

瑶老议事厅:

这里瑶老们议事的地方,当地瑶族人实行“瑶老制”,“瑶老”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一般三年一换,从四大姓中推选而产生,由天长公、头目公、先生公、掌庙公、烧香公、看水公等组成。但凡瑶族村寨内各种大小事务皆由瑶老主持,如遇重大事件他们会召集全寨大会裁决。

我们从瑶老议事厅出来时,正好遇到寨子里一位瑶老,跟他打完招呼之后,还跟他合照留念,好开心!!

瑶王屋:

瑶王是南岗排的最高首领,负责山寨内外的事务,如有敌人入侵就是军事首领,而瑶王屋则是末代瑶王的居所。

瑶王屋是全寨风水最好的位置,屋顶的琉璃瓦很透光,把屋里照得很亮堂,旁边的屋子在熏着腊肉,馋得人口水直流。

屋外有瑶族女子在卖银器,你可以挑喜欢的银饰品带回家,平台右侧有巨大的长鼓,宝宝拍了几下说好玩。

不老泉:

无意中发现的不老泉,听当地人说用泉水洗脸会变美,我赶紧撸起袖子洗脸,希望第二天美美哒!不老泉有个传说,古时瑶寨有个阿贵哥,不忍心见到父母老去,有天盘王托梦告知,瑶寨有处泉眼凿开后饮用能延年益寿。于是阿贵哥真的掘出了泉眼,加上泉水常年不断,因而被称为“不老泉”。

盘王峰:

百里瑶山中有几千座石山,皆以盘王峰马首是瞻,颇有八百罗汉朝拜盘古王的仪式感。

盘王峰和瑶寨遥相呼应,都在龙头的位置,相传有位大力神用铁链从别处拉过来的,经过瑶寨时大力神停下来休息,等他醒来后发现山已经扎根了,再也拉不动了。今年年初,盘王峰上起火,把山上的树林烧没了,在瑶寨望过去的时候,发现万绿丛中一点白,特别醒目。

瑶族舞曲广场:

连南是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的故乡,瑶族舞曲广场也由此得名,这里每天都有长鼓舞、瑶族婚俗等表演,每逢周末会有篝火晚会。

我们来瑶寨这几天,都在这里吃饭看表演,清远千年瑶寨的歌舞都是非遗项目,很值得一看!表演白天和晚上差不多,只不过晚上有篝火晚会。

瑶族民俗文化

瑶族人能歌善舞,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比如长鼓舞、盘王节、耍歌堂等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而瑶族婚俗、排瑶民歌、瑶族刺绣等被列入广东非遗项目。

耍歌堂:

耍歌堂是连南排瑶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民间盛会,集纪念祖先、庆祝丰收活动等为一体,包括游神大典、讴歌跳舞、过州过府、追打三怪、枪杀法真、酬神还愿等活动。不仅如此,耍歌堂还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排瑶民歌:

排瑶民歌是连南瑶族 历史 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更是古代瑶族 历史 文化传承的关键。瑶族没有文字,是通过民歌传承瑶族文化,也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 历史 悠久,已有800多年 历史 ,在瑶族传统节日,瑶族男女身穿节日盛装, 腰扎红绸,脚裹白色绑腿,挂着1米多长的花鼓,时而腾空急转,时而如猛虎扑地,舞步轻盈有节奏感,视觉冲击力也强。

瑶族婚俗:

南岗排瑶是通过对山歌定情,瑶族婚礼要举行三天三夜,分求婚、订婚、认亲、择日、回门,举行婚礼又分炒黄豆、送嫁、迎亲、婚宴、识亲等过程。全寨的人都来喝喜酒庆祝,等新娘回娘家之后,新郎再请娘家亲人吃饭,才算真正的夫妻。

民俗活动:

瑶寨平时很安静,唯有开唱节、开耕节、盘王节热闹非常,瑶族人穿盛装戴头饰、打长鼓、唱瑶歌、过九州、耍歌堂,连续七天七夜尽情狂欢。我们来的时候,正赶上七夕火把节,看着阿贵哥莎腰妹举着火把下山,跳舞长鼓舞和民歌,连宝宝都开心得只鼓掌。

瑶族刺绣:

千百年来,瑶族服饰的刺绣工艺,成为瑶族文化变迁的活化石,连南瑶族服饰刺绣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授予“广东瑶绣之乡”称号。在古寨门可以见到瑶族老人在刺绣,你有空可以去学几招。

瑶族服饰:

跟其他瑶族服饰相比,南岗排瑶服装有色彩鲜明、图案古朴、工艺精美的特点,还分平装和盛装,平装以黑色为主,蓝靛色为辅,男子头饰是裹红头巾插鸡毛,已婚女子头裹绣头帕,未婚姑娘不罩头帕。

瑶族 美食

瑶族长桌宴:

长桌宴是瑶族婚庆节庆的传统宴席,是瑶族人接待贵宾最隆重的礼仪。我们在瑶族舞曲广场吃长桌宴,两位瑶族妹子抬着簸箕上桌。

十多道连南瑶族 美食 有鸡有鸭有猪肉,还有咸香耐嚼的牛肉干,味道很有特色,份量也实在。如果你来瑶寨玩,一定要试试长桌宴,记得提前预定哦!

瑶家豆腐花:

爬到半山腰的歌堂坪时,我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就到瑶家豆腐坊休息,还能体验磨豆浆的乐趣。

他家的豆腐花是用山泉水和本地黄豆做成的,没有想象中的细滑,味道很特别,我们有点吃不惯。

瑶族手工腐竹:

一开始我们被晾晒的腐竹吸引,腐竹厂很小,可以看到制作腐竹的过程,工序看似简单,其实耗时耗力。

腐竹用来凉拌、焖煮或煮汤都很美味,看着师傅干得辛苦,我们买了腐竹带回家。

瑶寨民宿

清远千年瑶寨的民宿都在山上,我们在半山腰找了家民宿,这里视野开阔风景很美,可以看到盘王峰。

瑶寨民宿都是瑶族人经营,山上住宿环境简陋,价格也不贵,夜晚感受瑶寨的生活气息,早上起来吃早餐,可以到瑶寨走走,寻找最佳取景点拍照。

  桂林最大的风俗就是吃桂林米粉,另外有一些节日,也算是风俗吧。

  侗族花炮节:花炮节的日期在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从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农历正月初三,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

  举办地:桂林市侗族居住地

  活动介绍:花炮节那天,侗族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兴旺,第二炮是恭喜发财,第三炮是五谷丰登。

  花炮活动结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芦笙、跳舞。入夜,点燃篝火,有唱侗戏的,有自由对歌的,一片欢声笑语。

  禁风节:农历正月二十日

  举办地:桂林市临桂县庙坪圩

  活动介绍:桂林市临桂县庙坪圩传统节日。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

  节前,人们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压在田头屋角,挂上屋檐。节日期间,禁止一切声音,连晾衣服也只能铺在草地上,为了避免人来人往弄出声响,全寨人都离家到庙坪圩去过节。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壮族歌节:农历三月初三

  举办地:桂林市壮族居住地

  活动介绍: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

  歌圩节前,人们要备五色饭和彩蛋,姑娘们要赶制绣球。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方式多样。

  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正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恭城桃花节:每年三月

  举办地:恭城县

  活动介绍: 每当三月,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恭城县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桃花节期间,村民们载歌载舞,以舞会友,以花传情,“赏恭城桃花,住生态家园,吃绿色食品,做快活神仙”,是游客踏青观花,领略春的浓烈气息的绝佳去处。

  恭城桃花节历经四届。主会场一般设在大岭山桃园。这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齐聚恭城,赏西岭桃花、品桃花美酒、唱桃花歌曲、跳瑶族傩舞、尝瑶乡美食。(如去参观盛况,交通参考大岭山桃园之交通)

  瑶族龙胜红衣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

  举办地:桂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县

  活动介绍: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一年一度,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龙脊山下。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还会举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等传统节目和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民间体育活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并发展成为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壮族牛魂节:农历四月初八

  举办地:桂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县

  活动介绍:又称脱轭节,流行在桂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

  传说这天是牛王诞辰。人们要给牛脱轭,刷洗身子,放牧到水草丰美的地方。牛栏要打扫干净,铺上干爽稻草。不准役使,更不准鞭打,还要给牛唱山歌,喂乌米饭。当天,要杀猪祭祀,村民们在庙里聚餐。牛魂节表现了壮族人民对耕牛的爱护和对农业丰收的期望。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农历七月十三日----十五日

  举办地:桂林市资源县

  活动介绍: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

  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

  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苗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丑日(牛日)或亥日(猪日)

  举办地:桂林市

  活动介绍: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苗年时间各地不一样,基本都在秋收结束以后。

  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贺。有些地方伴随举行盛大的斗牛、赛马活动。

  其中芦笙踩堂活动最为精彩,届时,小伙子芦笙嘹亮,悦耳动听,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龙凤银角、银簪、银梳,踏着笙歌节拍,翩翩起舞。通过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选择情侣。

  桂林山水旅游节:每年十----十二月

  举办地:桂林市

  活动介绍:桂林市人民政府为提高桂林旅游知名度、增强桂林旅游、吸引游客、为了在每年旅游淡季(十---十二月)举办年度性国际旅游节活动。1992年开始举办山水旅游节,旅游节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生活,也加深了桂林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了桂林旅游的发展。

  节庆期间,举行展示桂林风采的文艺晚会;开展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各种旅游新线路的推介和考察以及各种文化、艺术、娱乐等活动;举办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和交易会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64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4
下一篇2023-06-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