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来说,结婚的前提是双方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以下是我对结婚前提的几点要求:
1 相互尊重和理解:婚姻是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双方应该彼此尊重对方的意见、价值观和人格特点。在处理问题和冲突时,要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对方,而不是指责和争吵。只有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夫妻关系才有可能长久稳定。
2 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双方应该有相似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这包括对家庭、事业、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看法和期望。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有助于夫妻之间形成默契和协作,共同追求幸福的生活。
3 经济独立和个人发展:虽然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经济独立和个人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双方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和经济基础,能够独立承担自己的生活开销和责任。同时,个人发展也应该是夫妻关系中的一部分,双方都应该鼓励和支持对方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4 坦诚沟通和信任:在婚姻中,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双方应该保持坦诚的沟通,分享彼此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同时,信任也是婚姻中的基石,双方应该建立起彼此的信任,相信对方会对自己忠诚和负责。
5 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婚姻是一种承诺,需要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无论是家庭生活中的琐事还是重大决策,双方都应该积极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才能建立起稳固的婚姻关系。
总之,结婚的前提是双方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经济独立和个人发展,坦诚沟通和信任,以及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只有在这些基础上,婚姻才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
一、结婚最重要的三大前提是什么
1、知根知底
两人相处最重要的虽然是现在和未来,但最好也了解一下他的过去,看看他在哪里上的学,以前做过什么,以前的感情经历,是否有特殊经历,这些都可以了解一下,这样才更有安全感。
2、经济互通
大多数男女在婚后财产都是互通的,在经济上形成合伙,彼此挣多少钱,有多少钱,欠多少钱各自心里都有数。若经济不透明的话,在经济上很容易产生分歧,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
3、良好沟通
婚前一定要有良好的沟通,虽然婚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未必能像商量好的那样完美,但至少两人都做好了应对婚后生活的准备。
二、司法解释
《婚姻法》第8条规定了补办结婚登记制度,《婚姻法解释(一)第四条则明确规定了补办结婚登记后,登记的效力应追溯到双方具备结婚实质要件的同居期间。因此对结婚的实质要见的理解是确定结婚效力的关键。此条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婚前同居行为是否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实践问题。
《婚姻法》第5、6、7条规定了结婚的实质要件,包括
(一)积极要件:
(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结婚;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二)消极要件:
(1)已有配偶的;
(2)属于直系血亲或三代的旁系血亲;
(3)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审判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情形是婚前同居,只是一种同居的事实状态,双方并未达成结为夫妻的合意,故此种同居关系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双方同居一段时间后登记结婚的行为亦不属于补办登记的行为,不能将婚姻关系的效力追溯到同居期间。
此种同居关系与事实婚姻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认为是夫妻关系的,而婚前同居关系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婚前同居关系不属于法律调整范围,不受法律保护,当事人诉请解除婚前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应受理,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除外。
对于结婚的相关认定情况在法律上是有明确的规定的,特别是在双方准备领结婚证之前,还需要对相关的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双方存在强迫结婚或者并没有遵守婚姻自由的原则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司法机关来对婚姻状态进行无效判决,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一般认为结婚的前提条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前提条件:
1 爱和感情:结婚通常是建立在双方之间的爱和感情基础上的。双方应该彼此热爱、尊重和关心。
2 相互理解和包容性:双方应该能够相互理解彼此的需求、想法和抱负,并具备相互包容的品质。这对于建立稳定和健康的婚姻关系至关重要。
3 共同目标和价值观:双方应该拥有一致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观,有共同的生活方向和愿景,以帮助他们在婚姻中共同成长和建立。
4 经济稳定:稳定的经济基础可以为夫妻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和安全感,可以为他们的家庭生活提供稳定的基础。
5 性格匹配和沟通能力:双方的性格是否相互匹配、能够互补和相互支持,以及他们是否有健康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也是结婚的考量因素之一。
这些仅仅是一般认为结婚的前提条件,实际上,每个人对于结婚的前提条件都可能有所不同,取决于他们的价值观和个人情况。因此,如果您对结婚有特定的前提条件,最好是与您的伴侣进行坦诚的沟通,共同探讨和协商。
结婚的前提是一个非常个人化和主观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对于结婚的看法和价值观可能不同。
一般来说,结婚的前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爱情和感情基础:对于很多人来说,结婚的前提是建立在相互的爱情和感情基础上。他们希望与自己深爱的人共度一生,建立稳定和幸福的家庭。
2 互相理解和支持:结婚的前提还包括互相理解和支持。夫妻之间需要相互包容和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他们希望能够在彼此身边找到安全感和依靠。
3 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结婚的前提还包括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夫妻之间需要有相似的生活观念、人生目标和家庭价值观,以便能够共同努力,共同追求幸福和成功。
4 经济和生活条件:结婚的前提还包括经济和生活条件。夫妻之间需要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生活条件,以便能够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生活开支。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前提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考虑因素,每个人对于结婚的前提可能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更加重视其他方面,如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等。因此,结婚的前提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需要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和情感需求来确定。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大多数对爱情目的的解读都告诉我们,不想结婚的人是流氓,只想结婚的人是流氓。目的解读爱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爱情目的
最近江湖上流传着一句名言——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有人信誓旦旦地引用《毛主席语录》的第38章第5节第27行,但据网易女性考证,《毛主席语录》只有33章这年头,有不少男女只谈恋爱不结婚。按照这个逻辑,男女流氓真的是满街跑。
然而,爱的事情是关于爱;据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爱情和婚姻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爱情和婚姻的三种关系。
1先结婚再谈恋爱。
这是我们长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根据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组织安排,创造出来的模式。一般都是婚后培养感情。由于这种模式已经被边缘化,今天就不讨论了。
2、先谈恋爱再结婚
这是现在使用频率最高,推广面积最大的模式。一般情侣双方都是以结婚为目的参与恋爱,到了一定程度就结婚了。
3只恋爱不结婚。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模式。用户数量不多,但在大城市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恋爱双方不打算结婚,而是愿意彼此相爱。与前一个最明显的区别是,当事人从恋爱开始就完全没有结婚的打算。很明显,宋思明属于这种人,也就是谈着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不,请不要爱上我。
有很多单身的人,想结婚都是以“请以结婚为前提,非诚勿扰”这几个字。就是很多人都认同爱情需要以婚姻为前提。
人为什么会谈恋爱?因为爱。人为什么要结婚?让这份爱完整。不追求完全的爱,这种爱也不过是各取所需。或因为孤独,或因为性需求,永远都不会是最纯粹的爱情。
“我们只在乎曾经拥有的,不在乎天长地久”这句话害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问题是,如果不打算结婚,这种情话不就是过家家吗?
婚姻是一种形式,白头偕老才是爱情的本质。
婚姻只是一个仪式,不是相爱的两个人唯一的结局。最重要的是,两个相爱的人,只能永远相爱,愿意白头偕老。
大家只是把想在一起的愿望集中在对婚姻的期待上。那些流氓不过是我们不忠的恋人在爱情路上的一个失望的名字。
所以“没有结婚目的的恋爱是流氓”这句话应该改成“没有白头偕老目的的恋爱是流氓”。
只谈恋爱,不结婚,不流氓;谈恋爱不永远在一起才是真流氓。
口译
根据毛泽东的传记,有一句话,“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都是流氓!”但是,所有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都一定是好的吗?喜欢一个人,喜欢一个人本身,还是喜欢对方以后可能和你上床,结婚,生子的可能性?不需要理由的爱情,还是只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哪个是耍流氓?其实,正是因为那些不想结婚的“流氓”,爱情才是真正纯洁伟大的。
“流氓”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从注重忠诚到为真爱说话。什么是“流氓行为”?这个词以前的意思是,作为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孩,你不能确定一定要和对方结婚,所以你故意让人家爱上你,或者你可能占有了对方的身体,然后离开对方,导致对方受到伤害。
不过,这种行为虽然现在很遗憾,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现在的男女更在乎的是以后和这个人在一起能不能真的幸福,而不是此刻失去感情(或者童贞)。为了最终亲吻王子或公主,即使你可能要经历一些失败的感情,你也无怨无悔。
这就是现代年轻人的主流爱情观——他们只希望在遇到你之后真心相爱。至于过去谁没有过去,不要问。
在这种爱情观下,只要真心相爱,双方不能结婚但仍有婚前性行为,不能算流氓。但如果爱情中有一丝虚假,不真诚,不确定,那就是耍流氓。
就算曾经有人让自己变得感性,变得主动,至少Ta在不爱了的时候离开了,就不会一辈子困在没有爱的牢笼里。我宁愿恋爱过,也不愿生活在欺骗中。
爱是不够的,但是以爱为名套住另一个人才是真正的流氓。
伟大的爱情里,总要有人先“耍流氓”。
两个人真心相爱,就算遇到什么阻碍,也无法阻挡。灵魂交融,不满足这些条件的爱情,绝不是伟大的爱情。然而如果一段爱情是以结婚为前提开始的,那么如果以后没有结婚的前提,这段爱情就不会开始。这不符合“没有障碍可以阻挡”的条件,也不能算是大爱。
如果坚信“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都是耍流氓”,那么“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就不能算是伟大的爱情,因为它不符合“没有任何障碍可以阻挡”的条件。
所以,要想证明爱情的伟大,就要有一种无限的精神,只为纯粹的爱情而大胆“流氓”。当然,如果你愿意,可以通过婚姻这种社会公认的方式来保持爱情,但那是后话了。
爱情需要一方的主动。
婚姻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前提和意义。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认为是结婚前提的例子:
爱和情感:有些人认为,婚姻必须是基于真正的爱情和情感联系。他们相信只有彼此之间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共同经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并相互支持和照顾。
互相了解和尊重:有些人认为,婚姻必须是基于互相了解和尊重。他们认为只有真正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才能共同构建一种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共同的未来规划:婚姻也被看作是一种承诺和契约,对于一些人来说,共同的未来规划是婚姻的前提。这包括共同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计划。
社会和法律因素:在一些社会中,婚姻被视为一种社会和法律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婚姻可能会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或者是一种法律义务。
总之,婚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因此结婚的前提也会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婚姻应该是基于真正的爱情、互相了解和尊重、共同的未来规划以及社会和法律因素等多种因素的结合。还有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婚姻的前提包括以下几点:
稳定和安全感:婚姻被视为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为双方带来安全感和稳定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稳定和安全感是婚姻的前提。
子女和家庭:对于一些人来说,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还涉及到子女和家庭的未来。因此,他们可能会认为,在结婚之前,需要考虑双方是否有共同的目标和计划,以确保婚姻可以为子女和家庭带来幸福和稳定。
经济和财务:婚姻被视为一种经济和财务的结合。对于一些人来说,在结婚之前,需要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和财务计划,以确保婚姻可以为双方带来经济上的稳定和安全。
总之,婚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因此结婚的前提也会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婚姻应该是基于真正的爱情、互相了解和尊重、共同的未来规划、稳定和安全感、子女和家庭、经济和财务等多种因素的结合。还有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婚姻的前提包括以下几点:
性格和价值观:有些人认为,双方的性格和价值观的匹配是婚姻的前提。他们认为,只有双方的性格和价值观相互匹配,才能共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建立一种稳定和健康的关系。
沟通和妥协:婚姻被视为一种沟通和妥协的过程。对于一些人来说,在结婚之前,需要考虑双方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妥协能力,以确保双方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自我成长和发展:婚姻也被视为一种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希望在婚姻中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因此会在结婚之前考虑双方是否具有共同的目标和计划,以实现双方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总之,婚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因此结婚的前提也会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婚姻应该是基于真正的爱情、互相了解和尊重、共同的未来规划、稳定和安全感、子女和家庭、经济和财务、性格和价值观、沟通和妥协、自我成长和发展等多种因素的结合。
具体的做法呢,我这有六个原则。 大部分的人若能掌握这原则,是一定能有所突破的。
这六原则分别是:
1差异市场
2策略间接
3战术直接
4象限平衡
5公平交易
6母数提升
第一步的原则是:市场差异化
在开始追任何人,或是创造一个合适被追求的环境之前。 第一个你该自问的问题,在于「你有甚么不同之处?」 「你是否能引起别人的好奇心?」 「如果能,那会是甚么?」
这问题尤其需要多花心思之处在于:「好奇心或是价值是一个相对性的比较、而非一个绝对性的比较」。
所谓相对性的比较,指的是你跟你周围的人之间的差异化在哪里、尤其是你与亲近朋友之间的差异在哪里。 就像学生时代班上的班花以「绝对标准」而言,她或许差林志玲一大截,但是若班上大家水平都不高,只要赢过Local的群体,就还是能得到具体回报的。
所以,请想想看,你都跟怎么样的朋友在一起? 她们跟你容貌或性格上互补? 他们会衬托你? 或其实是反过来压过你的光芒呢? 换言之,当你跟周围的别人一同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场合出现时,男人会注意到你吗?
这差异不一定要是容貌或身材上的。 虽然如果是身材若容貌上的出众,绝对能立刻吸引到男人的目光。 但就算不是,只要你能把握「引起好奇心」的原则,你还是能突显出「自己的不同来」。 比方说,你的朋友都很文静,但你特别大方或是能言善道,这在跟男性聊天谈话时,能让对方印象深刻。 再比方说,你的朋友聊天时谈的都是彩妆与衣服,但你在群组聊天时却能谈谈不同的东西,这也一样会让人注意到的。 或是参加某种聚会的成员,她们出身背景都很类似(如都是老师),那唯一不同职业的你,也会引起别人的好奇。
所以,你可以试着改变自己的作风、跟不同类型的朋友出去、或参加一些你平常不会参加的活动。
只要你创造的差异是一种正面的差异,这注意力与好奇心也会带来正面的印象 → 也就是一般人说的好感度。 当越多人对你抱持好感度时,你后面任何的举动都会带给你正面的回报。 不管你接下来是等男人追你、是追男人、甚至单纯当一般朋友,你都站在一个有利的制高点。 且根据羊群效应,受到众人肯定更会带来更多正面的好感度。
此外,越多人对你抱持好感,也意味着你增加成功的潜在机会。 比方说,若根据过去经验,你每次关系顺利建立的成功率是10%。 那若有十人对你抱持好感,表示其中一人有可能跟你顺利建立关系;但若能让100人对你抱持好感,那你成功的「期望值」则提升到十人。 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想办法差异市场,都是最好的起步。
最忌讳的,是你一路模仿你的朋友 → 穿着、打扮、发型、说话的方式、甚至思考与性格。 这在很多亲密的女性团体上可以看到,她们会在越没有男性伴侣时,越显得「彼此亲密」。 但我始终觉得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你跟朋友相似度越高,你就在群体中就显得越一般,也自然越难突显优势出来。
但我也要提醒,差异化不是搞怪。 不是建议你标新立异、豪放、或是口无禁忌。 那样虽然能很快的吸引别人的目光,但留下的未必是好印象。 所以你必须在一般人会欣赏的范围内做出差异设定,且这设定必须符合你自己的性格与能力。 如果设定一个差距太大的形象。 如明明胆小却假装自己很豪放,虽然可能快速吸引注意力,但不表示你能长期经营。 到时候,对方因为形象戳破的失望情绪,只会让这段关系迅速中止。
第二步,战略上的间接
所谓战略上的间接,在于你不说出任何喜欢对方的话语,只是释放善意罢了。 在整个关系营造的「意识」上,你要创造一股「被动」的假象。
追求的高段在于若有似无,撩拨男人的心,让他产生好奇、产生渴望,这包含心情上、甚至肉体上的。 换言之,追男人并不是要你自己走过去跟他说:「我喜欢你,请跟我交往吧。」;相反的,而是透过你主动释放「善意」出去,让他觉得「这个女人好像对我也抱持好感耶。」 「你看、你看,每次她看我的眼神、说话的余韵、手势、动作,都跟对别人不太一样。 我该怎么办呢?」 「是不是我该去更认识她呢?」
因此,你不要让对方产生你是「一见钟情、急忙出手」的感觉、更不该做些可能惹人反感的举动(如半夜打电话去、不断的邀约、干涉到对方的生活之中、或是直接告白)。 反之,只要你释放善意的方法正确,对方应该都会有些回应。 比方说在有一定认识基础后,告诉对方你的兴趣、想去哪里、喜欢甚么食物。 简单的讲,就是适度的作球出来。 「最近XX展览好像很有趣呢。」 「我很喜欢玩具总动员系列。」 「最近北美馆有展览呢,你会喜欢美术吗?」 「我好想去看海芋花喔」类似这样的问题。
其实所谓的倒追战略,在运作高明下,到这种程度也就可以了。
会跟上的就会因此跟上来了。 不跟上来的,若是因为胆小,你可以再稍微加重一点「鼓励」。 直接上前认识、直接邀约一起去哪里是无妨的,只要不要做到紧迫钉人的程度就好。
至于若持续不跟上来的,其实也是一个够有力的Indicator(指标)。 这表示于他的认知而言,你并不够「出众」,尚无法引起他的好奇心。 那你或许得回到第一步去思考,如何能在你常出没的族群中创造出更大的差异化来,让你能在下一个目标的眼中产生特殊性。
所以若正确执行这六步骤,你几乎不会丢脸;且若你有足够的反省机制,你也会不断在失败中退回第一步并自我改善。
另一个要强调的事情。 追求,无论男性或是女性,应该是一种交互行为。 讲得更具体,追求的高段是「持续调情」而非直接告白 → 透过若有似无的挑逗让对方产生好奇心、被牵引着往前探索。
若一开始就先开底牌:「我喜欢你,所以请以结婚为前提跟我交往。」 这样就失去神秘感与探索的趣味。 无论对象是男人或是女人,讲这类话都很可能引来失败。 反而只需要不痛不痒的说出如:「你很有趣呢,我很少碰到像你这样思考的男生。」、「很少男生像你一样贴心呢」、「你跟我过去碰过的男人真不一样」其实就足够让对方飘飘然、回味无穷、怀疑猜测你在想甚么、并进而对你产生更多好奇心与兴趣了。
所以,若你除了让他觉得你在群体中有特别的价值,且又创造出「这有价值的女人好像喜欢自己、又好像不肯定」的感觉,这就会让他产生一种「特别的女人对自己产生好感,所以自己应该也很特别」的自信,更进而会推动他认为这就是「一种喜欢」的错觉,并鼓动他往前进。
换言之,男人很容易在这方面因为女性操控而产生喜欢的错觉。若你只是要暧昧关系或是一夜情,那最多到第三步就可停止了。 但若要结婚,你绝不可能仰赖这类错觉而得到长期幸福的婚姻,所以你还需要步骤四以及步骤五。
第三步,要在战术上直接且强力
这是倒追时,你最需要小心营造的一个部分了,也往往影响对方心理甚巨。 可以的话,最好能越年轻就开始练习越好。
在大的架构上你虽然该保持被动,想办法让他主动往前推进,但在「短兵相接」的互动上,你却得在诸多小动作上保持主动。 比方说,眼神即是一个你要积极利用的工具。 你要让他觉得「你对他是另眼相看的」。 偶尔的低头测看与微笑、偶尔的回眸、足够长时间的眼神接触,尤其是在人多的环境中对他的遥远注视并微微一笑、或他一转头就发现你盯着他看,都是一种强力且有效的挑逗方式。
再来是身体间的互动。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尝试维持「自然的」身体触碰。 讲话时手肘「不小心」的拨到他的身体。 比方说,扫到或触摸到他的小指。 传递杯子触碰到指尖。 并排坐着时,膝盖会无意间触碰到他的膝盖。 肯定他意见时,拍拍他的手背。 假装生气时轻打他的肩膀。 道别时拍拍他的上臂或手肘。 餐桌上递菜给他、很自然的分他你觉得「好好吃」的餐点。 尤其是用甜点小匙分他一口布丁或是冰淇淋。 这些都是杀伤力绝大的手段。
越多「自然且轻微」的身体触碰,越能让他产生对你的好感。 并让他积极起来,进而促成他开始跑的比你快,而开始追求你起来。 这部分是女性最有利的技巧。 男性比较难透过肢体接触快速拉近与女性的距离,但女性若这部分技巧高明的话,一两周内就可以让刚认识的男人有种「跟你实在是心灵契合」的错觉。
再来,要想办法营造一种非身体接触的「亲密感」。 这是甚么意思呢? 这有两种作法。 一种做法是透过空间距离的拉进,比方说同撑一把伞,搭电扶梯时故意让发尾靠近他、拥挤的电梯或电车中「不得以」的靠近。 若前面步骤都做得好,那这种距离临时的接近,会让他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但这步骤要小心的是,不要让时间维持太长、也不要露出特别的情绪。 换言之,你表现出不抗拒稍微的接触、但你也没有全然倒向他。 这会让他好奇、疑惑,非要弄清楚你在想甚么不可。
另一种亲密感营造的方法,在于让他稍微涉猎你的生活。 谈谈你的日常作息、分享你一页的日记、个人部落格、偶尔Email给他(记得,不要Email转贴文章,那会显得没心。 而是要真的写些你的事情。)、MSN找他看你的照片、谈谈你最近参加了甚么活动。 分享照片是强大的武器,尤其若中间有些私密的照片时,你甚至可以吐吐舌头说「啊、这张不能让你看。」(但最后当然还是让他看了) 更会创造出一种「ㄟ~ 这女人这么信任我吗?」的错觉。 会让他沾沾自喜、而难以自拔。
这时候,你只需要对于后续的邀约「不拒绝」即可让关系继续往前带。 而更好的部分在于,大部分的男人完全不会意识到,这其实完全是「你在主导的一场活动」。
有些女性杂志可能会告诫你,不要太快答应男方的邀约。 这部分我是觉得看状况而定。 我自己是觉得,太过扭捏不一定是对关系的加分(尤其两方若都有一定年纪)。 太过猴急当然是一种减分,但只要你表现的自然、大方、若有似无,男方最多就是没兴趣,持续跟你保持友谊的关系,而不会产生排斥或是讨厌的情绪。 我相信男女都一样,每个人都会享受异性肯定与喜欢自己的感受。 只要这个异性不要营造出强烈的侵略感,不会有人因为另一人喜欢自己而生气或是疏离的。
不过,在身体接触这部分,有一点是要告诫读者的。 在于千万不要表现的太猴急。 比方说,认识还不深时,你手在对方身上停留太久、或是眼神露出非常露骨的挑逗、或是有太多舌头方面的动作时,那可能就会把关系往你不一定喜欢的方式引导而去。 有可能你会吓到对方,让对方不敢接近你;而另一个可能,对方会认为你有强烈性爱上的暗示,而会让他对于这关系产生错误的假设。 这对于你所期待达成的目标,恐怕都是负面的。
还有一个重点也要在此提醒大家的,在于身体触碰上千万不要表现的太哥儿们。 搭肩、夸张的拍肩膀、手肘撞对方手肘,反而会疏远起彼此的关系。
为何呢?
这要从男人对于同性意识的心理分析起。
男性跟男性之间,通常不习惯身体上的相互触摸。 所以男性与男性间若是必需要身体接触时,多会以一种极度夸张、且明显异常的方式来呈现(也可说是宣告)。 比方说,夸张的拍对方背部、大力的拍打肩膀、手肘互顶的示意,这些都是明显的在告诉另一个男人说「唔、我可不是故意摸你啦,我的接触完全是一种社交礼仪喔。」
换言之,男人的触摸不会产生亲密感,反而会产生一种「这只是社交行为」的提示。 所以你若在肢体接触上让男人感觉的不是一种来自女性的肯定、温柔、与好感,反而暗示他这是一种「好哥儿们」的行为时,他会认为你要传达的是一种「社交疏离感」。 这会让他对你拉出一个距离出来,因为男性之间最大的尊敬,就是对彼此个人空间的相互「疏离」。
而这,绝对不会是你希望对方产生的感觉。
第四步,确保过程中的力量平衡
若你的暗示,对方都没表示,你可以继续加强暗示的比重。 只要不到过火的程度,都不致于产生甚么关系上的伤害。 最多就是到最后发现对方觉得你还不够特别。 但这也不是坏事,因为这样的反馈让自己知道还得自我强化,也算是一场挫败下所得到的回报。
比方说你在一场宴会上看到你有兴趣的猎物,但对方似乎没注意到你。 你其实可以大方的自己上前自我介绍。 男生或许会吓一跳,但大部分男生反而会因此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且这印象通常都不差。 所以这是男女间不公平之处,女人接近男人、只要强度不要到让人不舒服的程度,通常都是加分。 这也是为何古人说「女追男、隔层纱」啊。
但我要特别提到的,在于若对方确实有在这过程中对你产生好感,且也开始配合你做出一些反馈时,你反而要开始小心注意控制彼此的力道。
这怎么说呢?
这意思是说,你要确保两方的力道不致于差异太大。 因为我一直的认知是,在爱情关系中,无论任何一方太过用力或是太过省力,最后这段关系都不会有好下场。 换言之,前面一到三步的目的是营造好感度、并让他对你产生兴趣。 但对方真正产生兴趣后,你就不能让这段关系冲得太快了。
太用力求来的感情,后面必然很难维系。 你想,若对方总是高高在上,自己又如何能一直委曲求全呢? 但相反的,若你都摆很高的姿态,对方一直低声下气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人都不免有自私的心情。 爱情的努力也是希望最后能让「自己得到幸福并满足自身的渴求」 (很可惜,就算在爱情关系中,利他主义大部分时候终究还是一种顺便的过程)。 当对方在过程中累积很多情绪负能量下,最后都难以避免对方会想要一次讨回来。
若只是短期的交往,撇开道德层面不谈,我没太大意见。 反正大家各取所需,也没甚么对与错好与坏的问题存在。
但这系列既然是以结婚为目标来撰写,我就会建议你必须极度的注意「力量平衡」这件事情。 因为在关系构筑的过程中,双方负能量累积越少的关系,长期维持的可能性越大。 若任何一方累积过多的负能量,必须要不断讨好对方、必须要一直处在恐惧与不安全感的状态下时,最后都会损及两方的长期和谐。 就算最后能结婚,也只会以失败收场。
另一个你要注意的,就是不要一下子把底牌全部出光。
你有一些优点、你有一些技能、你有一些特殊的价值,这些你可以在适当的情境下慢慢的「实现」出来。 当然,你可以单纯让对方「知道」你有这些优点,比方说早餐做的很好吃、或是舌头很灵巧(笑)之类。 但不需要刚认识就全部像献宝一般的急忙拿出来。 拿出太多,对方固然觉得惊喜,但同时也破坏了双方力道的平衡。 对方除非努力的追上来,不然若他跟不上时,这段关系平衡感就破坏了。 就算对方要求,你都可以只娇笑的眨眼睛:「下次再让你看」。 让对方期待、让对方加重力道,这让关系能慢慢加温。
简单的讲,维持力道的均衡,就像在打网球一样。
反馈、反反馈。 对方有举动、你也有对应的回应。 击来的球,你用类似的力道打回去。 若对方能跟上,来回几次后再慢慢加大力道。 务求对方能接的住,并回击回来。 爱情跟网球唯一的不同,在于爱情关系构筑的目的是让双边能来回接球、而非击败对方。 太快拿出所有自己的价值,就好似在球场上积极杀球。 对方或许会觉得很敬佩,只是若对方跟不上来(无论是能力不够、或是暂时不愿意多出力),那这游戏立刻就变成不断的单边杀球 → 你觉得牺牲太多、对方觉得压力太大,最后彼此都会觉得索然无趣了。
所以,这部分是非常关键的。 你要巧妙的平衡在「价值展现」跟「价格付出」的平衡上。 一方面你展现价值,让对方知道你是值得的。 但另一方面,这些价值却是会分阶段的逐步实现。 你自己不吃亏、也不让对方觉得吃亏;不要让对方觉得付出很多、可是到手的微不足道。
此外,平衡彼此力道这件事,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某种风险控制的手段。 换言之,你让对方看到有这些东西。 但这些东西他是否最终能取得,则是要在互动中透过双边的Commitment中逐步建立 → 他也得付出些甚么。 若没办法提出他的价值时,你最后也就在失分最小的情况下退出游戏。
反之,只要对方能对于你所有的调情都有正确且正面的反应,最后自然会有结果。 这就像跳舞与谈判一样,把底牌适度的亮出来。 但等价格合适时才把这王牌打出去。
请记得,关系中两人是否能平等维系,其实会制约于开始互动时两人的运作模式。 若你没有从Day1就把一些Ground Rule建立起来,之后你几乎不可能调整两人的互动关系的。 如果一开始对方就是强势的,那这行为模式会主导之后你们的每日生活。 不太可能某天突然说:「好、接下来我们应该改变相处方式」,必然这种运作模是会持续到关系结束的那天为止。 所以若某些运作模式你不喜欢,或是过去经验让你觉得不好,你在展开一段新关系时,从第一天起你就得规划这部分了。 不让不好的互动模式变成相处习惯,就不会让你在关系中总觉得不舒服。
第五步,公平交易以避免时间浪费
若是要以结婚为目标的交往,那我会建议你在整个交往过程中尽量不要「虚张声势」。 明明你若不是某种类型的人,就不要刻意假装自己是。
你可以做市场差异化,但这必须仅是「强化自己的优势」,而不是靠造假的方式伪装。 毕竟结婚这档事情或许能靠欺骗让「婚礼」发生,但「婚姻」毕竟是长时间的事情,谁都不可能装成不是自己的人一辈子。 所以假装虽然是很有诱惑力的短线手段,但长期来说只会是关系杀手,所以我并不建议。
我会建议尽量走所谓不二价原则。
甚么是公平交易的不二价原则? 简单的讲,就是下面两点
减少包装、既见即得
尽早揭露你的性格、价值观、与喜好
大家都吃过泡面。 有些泡面外包装上是大块牛肉、还有很多蔬菜。 可是打开泡好发现只有一公分不到的干燥肉跟几块葱花。 这种认知差异,就可能造成失望与不愉快。
换言之,如果你把无谓的包装去除,没有大块牛肉就不要去误导别人,反而强化你真正优点之处,就能避开这类认知差异。 也可以避免彼此时间上的浪费。
此外,结婚这件事情,重要的并不完全是两人的热情或是相爱。 价值观与喜好相同其实才是能走长远的关键。 所以若你的目标是结婚为前提,那最值得注意的,不是对方有多少钱、帅不帅、或是有多爱你,而是「对方如何看待你的喜好以及缺点」。
如果你的缺点对方不是很在意,优点刚好彼此互补,且生活小事的看法都类似,那这婚姻其实不至于差到哪里去。 甚至我个人觉得,这种婚姻才是最难得的,它比两个人热烈相爱还更难碰到。 我会建议,宁愿选个生活习惯相同、价值观接近、但感情平淡的男人;也不要选一个每次见面都热情如火、恨不得把对方融化了吃掉,但是却会在大小事上吵架的男人。 所以呢,这些会是你在关系开始稳定后,要马上去确保的事情。
避开虚假的包装,其实就是尽早让对方很确定的知道你的优缺点。 让他知道「现在看到的,就是最后能买到的东西」。 比方说,你明明不是小鸟依人型的女孩子,就根本不要假装你是。 或许他喜欢小鸟依人的感觉,但不表示他在真正认识你后,不会思考「不是小鸟依人、但有前面这些亲密感、优点、价值的女人是否值得好好交往。」 毕竟有时候,我们以为重要的条件,在真正面临抉择时才会发现那些是微不足道的 (PS 这也是种项目的经验。 主要Stakeholder原本再三强调的需求,若跟最后需要投入的代价一比,有时候他会放弃的很快。 所以PM的责任在于能把全貌揭露出来。 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XD)。
或许这方法会在一两个月内,让彼此觉得相互不适合并中止关系。 但这绝对不是坏事。 当你到某个年纪,并以结婚为目标来跟异性交往时,最怕的就是刻骨铭心一两年、最后却发现「啊! 原来我根本没认识过你/你」这种封面跟内容不一样的尴尬状态。 (所以呢,大家恋爱时,请随时想想泡面外面包装纸对我们美梦的伤害)
别忘了,相对于男人,时间对你而言更是宝贵的资产。 你没办法每次都玩包装游戏三年五年,然后又失望的分开 (搞不好中间还需要另外一年休养生息)。 所以与其因为很快曝露缺点而失败,也不要甜蜜半天最后才失败。 毕竟前者是一种双互认知的停损,是正面的;而后者是一种无奈,自己浪费时间、可能彼此也相互带有恨意分开,对谁都没好处。
此外,只要你原则够明确,喜欢的自然会留下;而不喜欢的自然会远离。 能接受「即见即得」且你也喜欢的,那就让力道逐渐加强,让关系前进。 其他的,则尽早停损为是。
第六步,不到最后关头,都还是要累积母数
第五点可能有人会疑问:「如果即见即得,不是很可能错过那一千零一次的机会吗?」 这也就说明了,为何我在第一步时,会特别强调「市场差异」四个字。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不同种类的人。 你喜欢的、未必每个都是适合你的。 对方可能不喜欢你、对方可能没感觉、对方可能只是想占便宜,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
如第五点提到,最能维持婚姻长久的关系,必须彼此相互认同、喜好接近、而且像跳双人舞一样出力接近。
但老实说,谁都知道要是能找到这种如跳双人舞般的梦幻组合该有多好。 但很现实的问题就在于,这是最难契合的一部份。 大部分我们认识或相恋的对象,很难有百分之百完美的,硬要挑缺点,也很难不挑出甚么问题来。
所以,就策略面而言,最好的策略是增加母数,并透过即见即得的筛选机制停损掉不适合的人。 换言之,你必须做到足够的市场差异化,才有能力尽量累积期望值。 而不会陷在「这男人不是很好,可是好像也没别的选择」的窘境上。 结果犹豫之间,又过了一年半载。 多投入的时间,又变成沉没成本累积上去,让你更是无法停损。 最后只好硬撑下去,结果让命运拖着你走,那其实就很可惜了。
当然,母数提升不容易,有些人会误以为这是骑驴找马。
但我觉得这并不是骑驴找马,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姜太公钓鱼模式。 当你采取即见即得的策略,并直到对方跟上力道时才给予反馈,那最后会留下的,都是愿意上钩的鱼。 一来这数量不会比你想象的高。 二来,这若当成一个追求的筛选门槛 (换句话说,你表示善意的同时,你还是在做着某种程度的筛选),这才会是最安全、也最能确保自己建立长期关系的关键。
我要在此提醒与强调的,这边提到的门槛跟前面第四篇提到的「静摩擦力」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静摩擦力的门槛,是一个「过了才启动恋爱模式」的筛选机制。 但我这里提到如打网球般的互动模式,重点在于「互动」、以及「力道的平衡」上。 你可以是启动关系第一步的那个人、也可以对方才是启动关系的那个人。 但重点是,你不对最后结局有过分的期待。 你只是简单的让对方知道你是怎么样的人,并在与对方互动下「控制出力的正确」。 对方热情,你也稍微增加热情的比重;对方疏离、你也慢慢冷淡下来。 对方愿意投入Commitment,那你也增加他能得到的价值,直到关系进入某个稳定期。
换言之,所谓的门槛是一种互动的调整;而不是一个钉死在地上、如撑竿跳的高台。
若能以这样的态度看待周围的异性,其实不用太长的时间,你就能有一两个可以投注心力的对象。 而透过力道的平衡,一定有人能先冲破临界点而正式交往,这时候,就能逐步停损掉其他没能掌握时机的对象。
如此,结婚这件事情,就终于有着较高的机率了。
不过,我承认,会进入败犬境地的,未必真的能透过稍微的改变达成明显的市场差异化。 虽然大部分离平均值一到两个标准差的族群是可以透过上面六步骤获得状况的改善,但若在两个标准差以上的族群,很可能找不到差异化的方法并无法提升母数。
对此,当然可以消极的说「这些男人真没眼光」。 但这种把问题外部化的说词对于生活的改善完全没有帮助。 再怎么觉得男人没眼光,他们也不会感受到你寂寞的痛苦。 问题终究还是自己的问题。 所以人生中的任何问题,都不该对别人责怪,而该务实的思考「我还能怎么改善? 我该怎么变得更有吸引力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