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故宫后宫的一些事?

谁知道故宫后宫的一些事?,第1张

对宫女来说,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固然可悲,然而得到了也未必可喜。隋文帝杨坚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但他的五男二女都是嫡出,这在帝制时代是极为罕见的,其原因就在于皇后独孤氏是一个妒忌到变态程度的女性。她从不许杨坚爱上别的女人,有一次她得知杨坚喜欢上一个宫女并让她侍酒,便醋性大发,随即用酷刑将此宫女折磨致死。与之类似的还有南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有一次,一个宫女侍候光宗洗浴,光宗见宫女的手长得白嫩细长,便摸着宫女的手夸赞了一句。李皇后知道后,竟斩去宫女的双手,血淋淋地盛到食盒中送给

光宗,把光宗吓得当场晕了过去。宫女不仅可能因后妃妒忌而遭害,也可能因皇帝一时心血来潮而丧命。据《唐语林》记载,唐宣宗得到一个进献的宫女,十分宠爱,数日内赏赐无算。有一天宣宗突然闷闷不乐地说:“玄宗皇帝只有一杨贵妃,天下至今未平,我岂敢忘乎?”于是将宫女召来说:“应留汝不得。”左右忙劝说可以将此女放还。宣宗却说:“放还我必思之,可赐鸩一杯。”这个可怜的宫女就这么被毒死了。

历代宫廷之中的宫女成千累万。她们一经选入宫内,便失去了自由之身,衣食菲薄,住所简陋,身执贱役,平日里非但父母不能想见,就是病了也得不到正常医治,更不会有人照料。在这种难耐的孤寂之中,宫女们与同样寂寞的宦官相互照顾、相互抚慰,应该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宫女与宦官的交往非但不会受到后妃的责难,甚至会受到鼓励。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宫女其实就是潜在的妃嫔,她们一旦被皇帝临幸,就可能晋身,因而让宫女与宦官密切交往,就相应地减少了自身的威胁;另一方面,后妃能否被皇帝临幸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执役的宦官。在明、清两朝,通常由敬事房太监负责皇帝的性生活。每当皇帝吃完晚饭,执役宦官便托一银盘进呈皇帝,上面有嫔妃的“绿头牌”,供皇帝挑选当夜侍寝嫔妃。在这一过程中,宦官可能对皇帝施加影响,如“某妃近来身体欠佳”、“某妃近来容光焕发”如此等等,都是变相的建议。在皇帝举棋不定的前提下,这些建议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嫔妃们不仅不愿得罪宦官,有时还反而会巴结宦官。让身边的宫女与有身份的宦官保持关系,无疑是可选择的方式之一。

宦官无妻而宫女无夫,两者由此而结成临时伴侣,以慰深宫之寂寞,这种关系称为“对食”。对食最早见于汉代,从这一称呼本身来分析,可能是宦官、宫女在一起吃饭,还不含有共寝之意。隋唐五代时期的《宫词》有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这大致反映出此时宫中也有对食的现象。迨至明代,宦官与宫女因相互抚慰而结为对食的情形已相当普遍,甚至于一个宫女入宫很久而无对食,会遭同伴取笑为“弃物”。一旦宦官与宫女两情相悦,还有热心而甘当媒妁的人为之撮合。究其缘由,则在于宫中低级宦官无力娶妻纳妾,宫女又很少有机会被皇上临幸,宦官和宫女便只有自己寻求安慰,所谓“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出此下策耳。”①

明代宦官与宫女之间的伴侣关系,又有“菜户”之称。从史料分析,菜户与对食应是有区别的。对食可以是宦官、宫女之间,也可以是同性之间,且大多具有临时性;而可称为“菜户”的宫女与宦官,多共同生活,如同夫妻,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明朝初年,朱元璋对宦官与宫女之间的这种行为深恶痛绝并严加取缔,对娶妻成家的宦官更处以十分残酷的剥皮之刑。但自永乐而后,宦官地位上升,这一禁令随之烟消云散,史载:“宫人无子者,各择内监为侣,谓菜户。其财产相通如一家,相爱如夫妇。既而嫔妃以下,亦颇有之,虽天子亦不之禁,以其宦者,不之嫌也。”①大致类似的史料也见于野史。据《万历野获编》所载,最初因值房宦官和司房宫女接触较多,便逐渐产生感情。宦官以此为基础,往往主动替宫女采办衣食、首饰及日用杂物,以表达追慕之情。宫女若相中此宦官,即可结成伴侣,称为菜户。菜户在明代宫中是公然允许的,即使是皇帝、皇后有时也会问宦官“汝菜户为谁?”宦官只据实回答即可。

宦官与宫女成为“菜户”后,唱随往还,形如夫妻。宦官对所爱的宫女固然是任劳任怨,听凭驱使,宫女也会心疼宦官,不让他干太多的活儿,而是支使别的宦官去干。宫中有些地位低贱、相貌丑陋且又年岁较大的宦官自知不可能被宫女看上,便甘心做菜户之仆役,为其执炊、搬运、浆洗,宫女每月付给他们一定的银两。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善烹饪的宦官便成为追逐的对象,所得的报酬也较多,最多的一月可赚到四五两银子。这些宦官身着沾满尘土和油渍的衣服,背着菜筐,出入宫廷,购买一应所需杂物。

姜子牙前妻马氏死的也贼冤啊!人家一个平常农妇,发现自己丈夫不砍柴不干活,甚至也不谋做官,督促几次丈夫都号称自己啥都会就是不想干活,于是就离婚了和一个老实人结婚了,有错吗!后来姜子牙得势封神,马氏后悔自缢身亡,被封了扫帚星。这分明就是姜子牙也早有安排她的名字好不好!现代眼光来看,人家一没有偷汉子二没有好吃懒做,合法合理地离婚了也被黑,冤情啊李平。在整个封神故事中,李平显得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个人物的存在,作者也只是在大破瘟癀阵的时候,略微写了几笔。但仅仅几笔,李平道人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第八十回,李平第一次出场,显现出一个与其他截教修道人完全不同的形象:吕岳一见李平来至,忙迎住,喜曰:“道兄此来,必是来助我一臂之力,以灭周武、姜尚也。”李平曰:“不然。我特来劝你。吾在中途,闻你摆瘟癀阵以阻周兵,我故此特地前来,相劝道兄。今纣王无道,罪恶贯盈,天下共叛,此天之所以灭商汤也。武王乃当世有德之君,上配尧舜,下合人心,是应运而兴之君,非草泽乘奸之辈。况凤鸣岐山,王气已锺久矣。道兄安得以一人扭转天命哉。子牙奉天征讨,伐罪吊民,会诸侯于孟津,正应灭纣于甲子。难道我李平反为武王,不为截教,来逆道兄之意,道兄若依我劝,可撤去此阵,但凭武王与子牙征伐取关。我们原系方外闲人,逍遥散淡,无束无拘,又何名繮利锁之不能解脱耶。”吕岳笑曰:“李兄差矣!我来诛逆讨叛,正是应天顺人。你为何自己受惑,反说我所为非也!你看我擒姜尚、武王,令他片甲不回。”李平曰:“不然。姜尚有七死三灾之厄,他也过了;遇过多少毒恶之人,十绝‘诛仙恶阵,他也经过;也非容易至此。古云:‘前车已覆,后车当鉴。’道兄何苦执迷如此。

兰陵王第1集剧情公元五五七年,魏晋南北朝末正是极度动荡不安的时代。身陷战乱的百姓无一不期待能有一位名君出现一统天下,终结乱世。

但在层峦迭嶂外,却有一片宛如世外桃源的村落。一只奇幻的五色鸟冲入迷雾,将一名黑袍客引入村落。原来此桃花源名为白山村,住有一名瞎眼神巫奶奶,黑袍客正是前来求神巫奶奶进行占卜。这一次占卜中,神巫奶奶不但看见了周、齐两国内忧外患,还意外发现自己唯一的孙女雪舞将与左右时局的兰陵王产生情感纠葛。为了保全唯一的孙女不受伤害,奶奶决定用尽一切办法,切断雪舞与外界的联系,不愿让她与命中注定的兰陵王相见。

一晃十多年过去。当年的小雪舞现在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雪舞希望做出传说中的烟花为奶奶庆生,只是烟花研制的巨响让村里所有人对雪舞避之不及。雪舞自卑地以为不会有男孩喜欢她,更担忧成年礼上她将成为一个大笑话。

就在雪舞自怨自艾时,周齐两国边疆,兰陵王率军大败周国宇文邕。因为连日征战,兰陵王的爱马踏雪脚部受伤,兰陵王独自一人带踏雪前往温泉疗伤。

为了寻找制作烟花的原材料,雪舞偷溜出村子寻找温泉硫磺。在蒸气氤氲、落花缤纷的温泉池,雪舞邂逅了与她一生纠葛的兰陵王。

兰陵王第2集剧情

为了隐藏身份,兰陵王化名“四爷”与杨雪舞相识。尽管雪舞气愤于这个陌生男人看见自己裸体。但天性善良的她还是决定带着四爷和他伤重的爱驹踏雪偷偷潜入白山村。不想雪舞在找药的过程中却被奶奶发现,惹得奶奶大发雷霆。为保护雪舞,四爷主动现身讲述缘由。奶奶抝不过雪舞,只好答应雪舞治马,但规定四爷明日就得走人。

当夜,雪舞给四爷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四爷的鼓励给了雪舞面对隔天成年礼的勇气。而雪舞的善良聪慧也着实让四爷感动万分,为了表示自己的谢意,四爷将自己的腰坠挂在雪舞的衿带上。

只是在第二天的成年礼上,雪舞仍然因没有人接受她的衿带而受到同龄姑娘们的取笑。正当她孤立无援之际,四爷却前来解围,表示愿意接受雪舞的衿带。雪舞感动于四爷的仗义执言。奶奶却不近人情将四爷赶走。雪舞伤心不已,奶奶却告诉雪舞一个关于四爷未来的惊天秘密。

原来在占卜中奶奶发现,四爷生命里所爱的并非是雪舞,而是一个名叫“郑妃”的女人,而身为军人的四爷将会在一年后死于战乱。奶奶赶走四爷是为了不让雪舞对四爷产生感情,免得未来伤心。

在奶奶的严苛要求下四爷不得已离开村子,但他不知道,就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他的好兄弟须达却因轻敌被敌人抓走。兰陵王第3集剧情

为了救回须达,兰陵王必须想法设法混入周国。而身在白山村的雪舞尽管得知自己终究不能和四爷在一起,却看到了四爷遗忘的战神面具。雪舞心里牵挂着四爷,决定将面具送回给他。

寻找四爷的路途中,涉世未深的雪舞因为识人不清遭到讹诈。来自贱民村的小混混韩晓冬帮雪舞解了围。雪舞本以为韩晓东是个好人,不料韩晓冬却反将一军将雪舞卖入黑店花楼。

被困在花楼中的雪舞用机智聪明让其他姑娘脱险,自己却身陷险境。店家要拿雪舞杀鸡儆猴,千钧一发之际,有客人来到寻找姑娘,店家虽不满意但也只能拿雪舞交货。当雪舞被带到客人跟前才发现所谓的客人竟是四爷!雪舞简直不敢相信那个几日前救了她、还接受她衿带、为她出气的四爷竟是一个买女人的禽兽。

雪舞哀叹自己遇人不淑。四爷却告诉她,他需要如同雪舞一样正直聪慧的女子,一同协助扮装前往周国救他兄弟,雪舞答应下来。而当四爷告诉雪舞她要做的就是和自己成亲时,雪舞顿时傻了眼。

兰陵王第4集剧情

原来四爷想扮成迎亲队伍混入城中营救须达。与此同时尉迟迥也想也这个机会诱出兰陵王,他早已在周城设下天罗地网。城门外尉迟迥对这支假扮的送亲队伍心生疑问。虽然雪舞见多识广,将尉迟迥的怀疑一一化解,但尉迟迥仍然设下眼线,宁肯错杀一百,不肯放过一个。

为了骗过尉迟迥,四爷和雪舞在女娲庙许下相爱誓言的雪舞,看到四爷如此虔诚,雪舞明明知道结婚是假的,心中却莫名的感动,对四爷芳心暗许。

顺利入城之后四爷为了雪舞的安危要送她离开,他从腰间拿出了块随身玉佩,塞到雪舞的手中,让她换成盘缠,愿她一路平顺。雪舞离开后才发现,玉佩上清清楚楚刻着「高长恭」三个字。雪舞这才意识到没想到四爷就是她日思夜盼希望能见到的兰陵王高长恭!就是奶奶口中所说的战神!

雪舞深感此行兰陵王凶多吉少,决定折回,助兰陵王一臂之力。

尉迟迥设下天罗地网,准备刑场处决斛律须达。但兰陵王凭借过人的计谋还是将须达救出。可是成功搭救斛律须达的兰陵王却苦陷尉迟迥严密的封城,出不了城,还差点被尉迟迥发现。千钧一发之际,一阵爆破声让敌人惊恐不已。

兰陵王第5集剧情

这些声响原来是雪舞用火树银花吸引了敌人注意,但巨大的声响也让雪舞被敌人发现。

为帮助兰陵王等人安全脱身,雪舞主动暴露引开尉迟迥。尉迟迥将雪舞倒吊在河上,试图溺毙她来逼问出兰陵王的下落,雪舞宁死不屈。就在雪舞呛水陷入弥留之时,兰陵王一跃入河,以嘴度气救下雪。

众人回齐营。兰陵王为了命在旦夕的须达焦虑伤神。而本想与兰陵王叙旧的雪舞却因为军中不许女子进出的规定而不得不离开。雷雨交加,雪舞来到上回的黑店,想投宿一晚,没想到地上、墙上已经印满了许多可怖的血迹和血手印,雪舞跟着血手掌的方向走向二楼,推开虚掩的房门,赫然惊见店家夫妇二人已经倒卧血泊之中。二人后颈都插着又尖又长的竹筷子。唯有一个陌生男子瑟缩正在角落里,双手紧紧抱着包袱,眼神惶恐又充满防备的盯着她。

雪舞才刚回神过来,就已听见官兵已经冲入客舍里头,翻箱倒柜的声音频频自楼下传来。雪舞为求避嫌本想逃离,又不能放男子虚弱不管,就把虚弱的男子放在推车上带着他逃亡。男子病重,眼看就命在旦夕。

雪舞手足无措之际,有店家告诉她,这个男人一身破烂,也许来自贱民村。只是贱民村现在爆发瘟病,乃是九死一生之地。为了救人,雪舞决定深入疫区,并给此男子起名为阿怪。

须达因伤势过重死去,弥留之际透露北周皇帝宇文邕现在正在齐国境内。众人决定全力搜捕宇文邕。

兰陵王第6集剧情

雪舞在贱民村协助大家防治瘟疫,收到众人爱戴。而兰陵王为了搜捕宇文邕也来率兵来到贱民村。两人都没有想再次重逢竟然会是在这样的地方。

为绝后患将宇文邕杀死,兰陵王以“绝病瘟后患”为由下令屠村。从小学医的雪舞不理解兰陵王为何下此军令。雪舞挺身而出,毫无畏惧地与兰陵王对峙。面对杨雪舞的请求,兰陵王最终与雪舞达成协议,七天之内,病瘟不除,就把贱民村烧个寸草不留!这段期间,任何人不得进出。

雪舞凭着智能,成功消除了病瘟,并且治好了她带回的哑巴「阿怪」,两人成了好朋友,全村和乐融融。兰陵王认定阿怪就是自己要找的北周皇帝宇文邕。雪舞对阿怪的袒护,更造成了兰陵王对于阿怪的醋意。雪舞阻止兰陵王杀死阿怪。但她自以为的择善固执,却引来周国间谍前来攻占贱民村,原来阿怪正是周朝皇帝宇文邕。

兰陵王第7集剧情

面对来势汹汹的间谍,为保护雪舞,兰陵王身中数枚毒箭。看到兰陵王虚弱不堪、军医束手无策的样子,雪舞才知道自己犯了可怕的错误。雪舞成日不眠不休照顾兰陵王,但剧毒无解,她的所作所为只是白费。而昏迷中的兰陵王,几次转醒,看到雪舞担忧的泪痕,满是心疼。

更为糟糕的是太子高纬带着奸臣祖珽乘虚而入,,不仅恶意压痛兰陵王伤处,更乘机夺走兵权。雪舞知道这一切缘由自她,决定瞒着众人,带着晓冬前往周国取解药,希望能救回兰陵王!

周国龙舟上,雪舞终于见到了宇文邕。城府深沉的宇文邕早已料到雪舞会来求救于他。雪舞看着眼前的宇文邕觉着异常陌生。回到周国多日,宇文邕一派尊贵的皇者风范,与之前落魄的阿怪已经判若两人。

宇文邕不但没将解药交给雪舞,反而软禁雪舞。他为了提振周军士气,更是屡次欺骗雪舞。宇文邕的种种举动让雪舞对其充满了反感。

兰陵王第8集剧情

雪舞为了得到解药而来到宇文邕身边,但宇文邕却只想利用她来振奋军心。雪舞为救兰陵王被迫出险招,她故意喝下毒药。宇文邕心急之下强吻喂药以救雪舞。但宇文邕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雪舞的计谋,为的就是获取解药的配方。雪舞让晓冬带着沾有解药的手帕离去,得知雪舞计谋的宇文邕派人追杀晓冬,晓冬历经千辛万苦回到齐营,带回解药与口信。

宇文邕打算趁兰陵王无法领军打仗之际,以风驰电掣之姿,攻下齐国。当他得知这此次领军元帅竟是太子高纬时,他更是对攻下洛阳胸有成竹。因为高纬心胸狭窄,嫉妒贤能容不得人,刚愎自用,对宇文邕而言,根本就构不成任何的威胁。

果然两军交手,高纬毫无半点行军经验,单就只靠着祖珽的占卜之术,毫无临场应变。尉迟迥单只用火计,就将高纬打得落花流水。高纬躲在洛阳城不敢迎战。宇文邕在郩山埋下伏兵拖延斛律光。眼看洛阳城危在旦夕,但雪舞仍然相信兰陵王会取得胜利。

兰陵王虽然重伤未愈,但他人决定领着五百铁骑,迎战宇文邕十万大军。

兰陵王第9集剧情

周军军营中,前段时间身中剧毒的雪舞体软如绵,只能用着仅剩的力气握着兰陵王送给她的玉佩,思念兰陵王。

宇文邕强行带着雪舞观战。此时的洛阳城外,已被尉迟迥所领的八万大军给紧紧包围得密不透风。打着宇文邕军旗的突厥大军,也从西面缓缓前来,跟原本的周军会合,顿时旌旗蔽空,围城的周兵多的犹如密密麻麻的黑蚁群,声势浩大。看到这样惊人的阵仗,已披着战甲的宇文邕深感体内热血沸腾,迫不及待要见到周兵万马奔驰,杀得齐兵血肉横飞的战场。

但宇文邕正想长驱直入之时,一群穿戴黑色与赤红卫甲的齐国骑兵戴着鬼面具,从邙山那方直冲过来,从后方杀入,气势骇人,犹如一条所向披靡的火龙,迅速杀入周兵之中,周兵被杀得措手不及,落慌而逃。所有的周军看到这鬼魅军队恐怖的气势,全都骇然。

领军之人将脸上的鬼兽面具缓缓拿下,乘骑在马背上的,是英姿飒爽的兰陵王。兰陵王以不可思议之姿,以五百奇迹击退十万,挽救了齐国,并救回了他日夜思念牵挂的杨雪舞。

兰陵王第10集剧情

天色渐晚,兰陵王与雪舞和大部队失去联系,兰陵王带雪舞回到自己小时候的家。两人相互倾慕爱恋,兰陵王感到很幸福。但这一晚雪舞却梦见了奶奶的预言的场景,她看见了兰陵王是如何死在她面前的。惊醒后的雪舞惊觉自己在违逆命运,兰陵王和自己终究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雪舞决定早早离去,以免耽误兰陵王的家国大业。但兰陵王却对雪舞的迥变感到诧异。更让兰陵王感到棘手的是太子高纬的为难。庆祝高纬和兰陵王凯旋的大会上,军民们将所有欢呼、喝道声、拊掌声都献给兰陵王。这让高纬心中很不是滋味。兰陵王态度谦虚地将所有功都归到众将士还有贱民身上,让在场百姓听了都为之感动。

兰陵王此举深深赢得民心,高纬颜面无光,一场庆功宴吃下来,他心中对兰陵王的妒恨有增无减。

兰陵王第11集剧情

由于雪舞在这场战役中的神奇表现,她被北齐百姓奉为天女。兰陵王带着回城觐见皇上。但雪舞却是与兰陵王保持距离,就怕兰陵王继续将心放在自己身上,更怕自己的爱慕最终失守。

前往内城的路上,一位老婆婆突然冲出拦车,要求雪舞亲手替她儿子缝鞋,希望可以保佑他儿子平安,雪舞不由分说,立刻拿出针线缝补,直到亲手将鞋缝好后,才与兰陵王和安德王离开。此举却让高纬和祖珽觉着有机可趁,趁机禀告皇上高湛,认为兰陵王功高震主,不把皇上谕令看在眼里。

未料皇上龙颜大怒,却是对高纬的举动极为不满,认为高纬身为太子却丝毫没有爱民之心,反而兰陵王苦民所苦,太子竟还指责他,简直是没有一丝羞愧之心。

更让高纬觉着脸上无光的是朝堂之上雪舞的表现。雪舞因为老妇一事,向皇上恳求更改法令,家中仅有一子者,可免除兵役。此举深得高湛之心,赏封兰陵王等人,更准许雪舞的建议。

虽然兰陵王等人占了上风,但祖珽发现高长恭与杨雪舞关系非常,他心生奸计表示“邙山一战后,太子感念兰陵王长年征战在外,劳苦功高,却因而连顾虑自身婚姻大事的时间都没有,至今也只能收纳来自贱民村的妾,然兰陵王身出皇室血统,理应结理权贵之后,正式娶妃,堂皇成家!”

此话一出,祖珽与高纬交换了下神色,胡皇后闻言,更是在心里暗暗叫好。

兰陵王第12集剧情

兰陵王表示他有雪舞姑娘已足。皇上不愿强人所难,询问了雪舞,雪舞想到奶奶当初的预言,只得忍痛回绝了兰陵王的心意。雪舞表示皇上的考虑周全,兰陵王理应尽速选娶正妃。

皇上当即宣旨,即日立刻筛选各大权贵之女,替兰陵王举办选妃大会。

但雪舞不知道,兰陵王不愿娶妃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邙山大战后,太子跟祖珽早就将他恨之入骨,巴不得能将他杀之而后快。选妃一事必然不怀好意。但雪舞却只顾着担心奶奶的预言,并没有未察觉兰陵王的顾虑。

雪舞只想郑妃赶快出现,她就好回到白山村,永远忘掉兰陵王。可当选妃大会上真有一个郑儿出现时,雪舞才发现了自己的心痛。

郑儿天生丽质,气质脱俗。她爱慕兰陵王已久,每日她在宫中望穿秋水,就是在等待着兰陵王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这次选妃之列郑儿是势在必得。

就在雪舞准备离开之际,她因为口无遮拦惹怒了皇太后,皇太后下令雪舞也参加选妃。雪舞深得兰陵王之心,兰陵王总是不避嫌地在众人面前对雪舞表情意,这让雪舞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

兰陵王第13集剧情

选妃过程中,兰陵王对雪舞的爱有增无减。甚至表示他会为了雪舞不惜违抗圣意。正当雪舞为难之际,晓冬交给雪舞一封来自陌生人的信,信上只是简单写着「山蕲」二字,晓冬不解,但雪舞却明白这是奶奶的意思。

山蕲,是当归的别称,应当归去,是奶奶来接雪舞回去了。正在兰陵王为雪舞黯然神伤之际。郑儿也同样为情所困,她眼见兰陵王深爱着雪舞,又直接为了雪舞而拒绝自己,郑儿只好求助于胡皇后与祖珽,单纯的郑儿却不知道,心恶如蝎的这两人将会害兰陵王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严峻的斗争形势让兰陵王意识到要是再让雪舞留在自己身边,她成为皇室斗争的牺牲品,兰陵王主动要求雪舞离开。感受到兰陵王态度的变化,雪舞带着伤心离开了王都,而兰陵王府的大劫在她离去后才刚刚开始。

兰陵王第14集剧情

为了在皇帝面前抹黑兰陵王,祖珽带着大批人马来到兰陵王府东翻西找,并在雪舞床下搜出咒死皇上的大逆邪物。尽管祖珽所作所为有诸多破绽,但皇上早已气急败坏,认为兰陵王诅咒他不得好死。

雪舞的离去更让祖珽有机可趁,他硬是诬陷雪舞是兰陵王包养的妖女,专门施以镇魇之术,好诅咒皇上藉以伺机窜位。兰陵王百口莫辩,只得被押入大牢,死期在即!而郑儿作为此事唯一的人证早已吓傻。她义愤填膺地去找祖珽理论,却狠遭毒手,遭到囚禁。

雪舞全然不知她前脚离开,后脚祖珽来兰陵王府兴风作浪的事情。雪舞在城中与奶奶久别重逢,发现奶奶更加苍老。雪舞一想到自己任性离开白山村,让奶奶担心着她的安危,她就自责内疚不已。雪舞决定要和奶奶回到白山村,但就在祖孙二人将要离开之时,雪舞探出窗外看却见到四处城墙全都贴上了公告纸!公告纸上一张是公告兰陵王通敌大罪,另一张则是通缉杨雪舞!

雪舞陷入了两难,最后,她还是选择暂时离开奶奶,回到兰陵王身边。

兰陵王第15集剧情

靠着朝堂之上一番辩驳,雪舞最终洗清了兰陵王的冤屈。胡皇后再也不能乱政,祖珽也受到了惩罚。然而这皆大欢喜的结局却只是加深太子高纬对兰陵王的厌恶,尤其他听到心爱的郑儿因此受牵联,心里更是忿恨不已。

另一头,雪舞欣喜于自己莫名其妙成了“郑妃”,兰陵王也兴奋于最终可以顺理成章抱得美人归。

但大婚当前雪舞心里却难免惆怅,毕竟,面对大婚如此重大之事,扶养她长大成人,教导她做人处事的奶奶,却与她分隔两地。

兰陵王知道雪舞的心思,安排两人出门散心,希望雪舞放下心事。不料两人却在途中出了口角,雪舞负气和兰陵王分道扬镳,这样也让有心人趁机将她掳走。

当雪舞醒来,发现在床边的竟是周国皇帝宇文邕。她本以为自己又将卷入两国斗争,却没想到宇文邕低声央求,只盼雪舞能与他回周国。

兰陵王第16集剧情

面对宇文邕的请求,雪舞最终心软答应,她却不知此行一去,并无那么单纯,周国潜藏的危机最可怕的莫过于宇文护蠢蠢欲动的叛乱。

于此同时,大冢宰府内宇文护密谋造反。玉兔被质疑为宇文邕眼线,面对宇文护的测试毒酒,玉兔为了真正取得宇文护的信任,毫无犹豫喝下毒酒。玉兔举动让宇文护大喜,同时宇文护当众宣布他大事已到,即将称王。

玉兔潜回宫中报告报宇文护叛变一事,宇文邕得知后,暗中面见尉迟迥,施以君恩,两人一心。

不料就在隔日宇文护的寿宴上,群臣恭贺,宇文邕也到府祝贺之时,宇文护当众降予尉迟迥大罪,情势逼迫宇文邕需亲手弑之,宇文邕万分挣扎,但为了不让宇文护起疑的状况下,仅能忍痛下了杀手。

这件事让宇文邕痛苦万分,甚至深愧自己毫无人性,连陪在贞儿身边的资格都没有,幸而他在夜里得到雪舞的温暖鼓舞,雪舞以当初在贱民村的种种点滴为例,告知宇文邕他存在那善良的天性,宇文邕因此得到了强大的安慰,也让他更坚定想留下雪舞的决心。

就在宇文邕心灵重新得到平和之际,真正的阴谋正开始暗潮汹涌着,深夜的大冢宰府,李安跟宇文护密谋着在宇文邕的御膳房安插自己的厨师,必要时下毒杀害之,这一计划被玉兔所意外听见。

同时雪舞与贞儿陪同宇文邕一同玩起游戏同乐,待贞儿休息之后,宇文邕向雪舞提出要求,希望她陪自己前往一处。

兰陵王第17集剧情

宇文邕带着雪舞来到自己的御书房,感谢她对贞儿的照顾,两人从当初邙山之战相识聊起,雪舞尽释前嫌,早已原谅宇文邕曾经对他的欺骗,并赞赏宇文邕的爱民之心。宇文邕大喜,终于表达出对雪舞的爱慕之意,雪舞毅然拒绝。

但宇文邕没有想到,这些谈话皆被一个蒙面人听到,他就是一直冒充潜伏的兰陵王。兰陵王趁四下无人时,在雪舞面前露出真实身分。雪舞看见高长恭后万分惊喜,却也生气他一直瞒着自己。在雪舞央求下,兰陵王勉强答应让雪舞多留周国三天,可是务必要注意最近宫中变化,他早感觉到一场风暴即将到来。

兰陵王的直觉没错,在夜里的御书房内,宇文邕神情肃然,瞅凝着皇兄宇文毓的画像,回忆起当年,宇文护要他端毒药汤给兄长喝下,宇文毓却为了保全他这个弟弟,不让宇文护起疑心,义无反顾的喝下。

从宇文毓断气的那刻起,宇文邕就一直在等着跟宇文护决一生死的到来,

而宇文护也在等待,等着自己真正穿上龙袍,坐上龙椅的那一天。

决一生死的早朝来临,宇文邕本想连手那些一直以来想暗地背叛宇文护的大臣,没想到玉兔身上的大臣名册已落入宇文护手中,宇文护在大殿亲手铲除,并带来了惨死的玉兔。宇文护早在宇文邕的食膳里下毒,宇文邕毒发,皇位岌岌可危。

兰陵王第18集剧情

宇文护一反,皇宫大乱,皇后及雪舞等众人安危不保,为保护内宫,宇文邕被迫准备退位诏书。但在即将让位时,禁卫军竟出现拿下宇文护所有的随从和亲信,原来这是宇文邕假装中毒的计中计,之前名册亦为假造,诱使宇文护杀害自己亲信。靠着众人的齐心协力,一代权臣宇文护终被铲除。

此时,雪舞跟兰陵王则趁乱逃离周国,在安置好贞儿后,雪舞和高长恭便策马狂奔出宫。看到客栈传出一阵狼烟,兰陵王本以为是安德王前来接应,未料却是宇文邕的亲卫队。雪舞央求宇文邕放走他们,宇文邕眼看雪舞唯一只爱兰陵王,忍痛放人,并与兰陵王高长恭签订停战协议书,从此三年,周国养息国力,不攻齐国。

兰陵王一回邺城,火速进宫面圣,将停战协议书呈给高湛,高湛没想到在高长恭大婚之前还能带来与周国的和平,欣喜不已,在朝中频频对其赞许,一旁的高纬心里很不是滋味。

高长恭与高纬朝中相争一事,传到雪舞的耳里后,她担心此事会让这二人的嫌隙似乎更为加深。雪舞她对兰陵王千叮万嘱要行事要尽量低调,避免与太子高纬有所正面冲突。

兰陵王第19集剧情

雪舞即将大婚成为王妃,她对许多礼节无法适应,心情低落,高长恭为了使雪舞开心,带着雪舞假扮平民,还拿着自家的鸡蛋到街上叫卖,虽然有所辛苦,两人却甘之如饴。简单的幸福让雪舞走出不安的阴霾,欣然回去与高长恭准备大婚。

于此同时,被流放为奴的郑儿,正对兰陵王百般思念,期盼能逃出再见他一面。为了脱逃,郑儿冒着生命危险假染瘟疫,九死一生之下终于逃脱奴隶囚牢。

在高长恭与雪舞二人即将成亲的前一天,大家都开心地替两人张罗喜事。此时,门外来报有人在府门口昏倒,高长恭推开沉重的朱门,惊见满身脏污的郑儿昏厥在滂沱大雨之中。

郑儿醒来后痛心疾首地忏悔,哀求雪舞跟高长恭原谅,终于留在了兰陵王府,可是郑儿的内心,早已暗下决定,她要抢回兰陵王的心。

在众人的祝福下,雪舞跟高长恭完成大婚,这一路走来,两人历经了如此多的风风雨雨,雪舞感动地流下了泪。

兰陵王第20集剧情

反观周国,宇文邕道出会愿意签订停战协议乃是别有用心,签定协议后他便下令:移居周国者赏良田、三年免赋税。此令一颁,许多齐国百姓举家迁往周国,此举让北齐更加国匮民穷。听闻雪舞大婚的消息,宇文邕难掩落寞。

郑儿暗地里安排人假扮道士到兰陵王府散布谣言,说郑妃另有其人,引得兰陵王和雪舞不快,却也种下了兰陵王疑惑的种子。

高长恭与雪舞大婚之后,遇上天保八年冀州蝗灾,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再加上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越来越穷。两人将所收到的贺礼全都变卖,买粮食送给各地百姓,但这么做只是治标不治本。二人还协力帮助伤兵村的伤兵恢复。

国库空虚,高湛命高长恭尽速筹得巨款,以解百姓之苦。伤兵村的事情暂时交由雪舞来打理。

郑儿在兰陵王和雪舞面前毕恭毕敬,还亲自下厨给兰陵王,打消了兰陵王对她的反感。

晓冬每日都陪着雪舞来到伤兵村将满车的食物分送出去。高长恭也将每月的薪俸拨出一半来救济伤兵,可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雪舞决定想办法帮这些伤兵自力更生,她带去木头为伤兵做成假肢,还救治了伤兵的伤。

由于伤兵村的事宜,雪舞无瑕顾及王府内大小事。原本一直默不吭声的郑儿,主动向雪舞说明,她会替雪舞打点好府里的一切,要雪舞放心,雪舞看郑儿说得诚恳真切,当下点头答应。

高长恭在宫中与朝中各大臣商议缩减宫里各部门的预算,大臣们叫苦不迭。这时郑儿为他送来午饭,韩晓东也带来了雪舞为他准备的饭,兰陵王拿了雪舞做的饭。郑儿开始记恨韩晓东。

兰陵王第21集剧情

郑儿开始抓住机会,想尽办法陷害晓冬、打压杨雪舞,就在一次晓冬驾驭马匹时,郑儿故意惊吓马儿想害晓冬,却引来高长恭危险,郑儿立即舍身相救兰陵王,竟被马匹踢中受了伤。

郑儿的救命之恩让高长恭内疚不已,日夜舍身照顾郑儿,如此亲密让雪舞深感不安。一日雪舞为郑儿把脉诊伤,沉睡疗养中的郑儿竟在梦中呼喊出长恭名字,让雪舞震惊不已。

装病期间,郑儿趁晓冬不在潜入他房里,找到了晓冬收藏的雪舞给他的手绢,这可让郑儿找到了把柄。

突然间,城里开始谣传兰陵王妃杨雪舞跟下人韩晓冬有奸情。消息传到小翠耳里,小翠找到正在病塌上休养的郑儿,指责她暗中搞鬼,佯装不知情的郑儿十分委屈,情绪激动竟然呕出鲜血,兰陵王眼见此景,心中替郑儿不平。

雪舞跟晓冬得知谣言后十分震惊,此时正好遇上了满心疑惑的高长恭,小翠要晓冬澄清一切,没想到晓冬当众承认自己确实留着雪舞的手绢,但这是因为他出于感恩之心才留着。

为了避嫌,晓冬决定离开兰陵王府。

晓冬为了莫须有的罪名离去,让雪舞十分难过。翌日,高长恭得知晓冬离去,安慰雪舞说没有人怀疑晓冬,等他想明白了就会回来。

一向疼爱雪舞的皇姥姥来到王府,口口声声要抱孙子,兰陵王和雪舞的感情更加稳固。郑儿开始记恨姥姥。

亲,剩下的自己查一下。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这是在新浪上看到的,施润玖的访谈。

受访者:施润玖 **导演 纪录片编导

访问者:刘洁 中国传媒大学 博士研究生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时 间:2004年11月9日

刘 你毕业后就开始拍片子了吗,那时侯你主要拍写什么类型的片子?

施 92年我毕业后,开始是打算到八一厂工作的,后来听说要从场记干起,而且一干就是好多年,之后才能做副导演,又要干好多年之后才能干导演,我一琢磨,决定不去了。从那会儿开始到现在,我什么都干,特别杂,**也拍,广告也拍,纪录片也拍,专题片也拍,城市宣传片也拍,电视剧虽然没有拍过,但是估计马上也要拍了。拍什么,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局限,只要是跟影像有关的,跟我的本行有关的,我都可以做,再就是只要是有意思的我都会去做。我觉得,如果能跟那些我拍的人,或者是与我合作的人可以交流,我就干了。

刘 这么说来,你不是最近几年才接触纪录片的?

施 一毕业我就开始拍纪录片了,但是那个时候不是给大陆人拍的,给台湾中视拍的。有个栏目叫“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凌峰和他弟弟办的。凌峰是第一个到大陆来拍片子的台湾人,当时他们就觉得有一些反映大陆的片子,做得太走马观花了,想拍一些特别深入的东西,所以就策划了一个新的片子叫《中国》,准备在台湾播放。当时,我刚刚毕业,我们有两三个同学在帮他们干活,后来我也去了。其实,那时候我们也拍得像走马观花似的,只是比那种在一个地方只呆一、两天的做法要好些。我参加拍摄了介绍陕北、上海和东北的片子。比如说东北那个片子,因为它主要是针对台湾观众的,有很多台湾人不了解东北现在的变化或状况,所以就先得找一些历史上的东西,找一些台湾人能知道的东西。东北有三宝,这三宝是怎么回事,都是哪儿出的;东北有朝鲜族、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孤儿,我们就去拍这些人;东北有二人转,我们就去拍二人转,看二人转是什么。这种拍法,基本上都是和民俗、文化相关的,跟人本身不是接触得特别多、不是特别深入。从长春开辆车一直拍到延边,走哪拍哪。就像这样,你能做得多,就能多挣钱,当时不知道这就是商业化运作。

刘 那时跟中视做了多长时间?

施 拍完东北就不能干了,没法干了,因为你感兴趣想拍的东西,他们看了说这不灵啊,观众会看不懂的。为什么呢?那个时候不知道,以为他们是傻B,可现在明白了,因为他们是台湾人,台湾人有台湾人的口味,我们拍的东西和他们的那根弦搭不上。

刘 后来你拍过、也导过一些有关新音乐人及摇滚乐队的音乐电视纪录片,在**故事片《美丽新世界》(1998年)和《走到底》(2000年)中,你担当着导演工作,后来你怎么会拿起了DV拍起了纪录片呢?

施 我一直都在用DV,从DV一开始有我就用了。最开始用V8什么的,后来各种换代的机器也用过。现在那种高清晰的也出来了,今年在日本已经开始有卖的了。

刘 我是想说,原先你有很多时候是在做“命题作文”,到了2000年你拍《后海的故事》的时候,就开始用DV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是吧?纪录的动机,实际上是和创作者的思维、情绪、想法是一致的,所以我特别想知道你那个时候的状态和想法。

施 在拍完第二部**《走到底》之后,我进入了一段空白期,那会儿对现状的怀疑,还有生活习惯啊,年龄啊等等,很多事情都赶到一块儿了。我发现中国的**市场特别糟糕,于是对现存的**拍摄方式和营销方法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到底对他人和自己有什么现实意义。**本身虽然是一个特别好的东西,但因为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个文化绿地越来越被沙漠化了。举个例子,就好像你一直特别有兴趣在吃奶酪,可随后你忽然发现奶酪原来是发了酵的一种东西,而且里面长了蛆,是经过蛆搅动出来的,这时你就会觉得特恶心。就是这种感觉,你以为你吃的是很新鲜的东西,其实却是一种腐臭的东西。我很困惑,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刘 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太知根知底了,弄完之后又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所以就特别茫然。

施 对,就是觉得没意思,而且这么拍下去,没劲!在我脑子里适合在国内**院里放的**越来越少。我不知道该拍什么样的片子,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东西能够让更多的人理解,喜欢进**院。所以,我特别茫然。正好在这时,刚刚成了央视“纪事”栏目制片人的周兵找到了我,问我有什么想拍的,我说我想在后海这边拍一点东西,他说正好有一个节目计划叫“中国人在21世纪”,就是这么巧!所以,我索性换一种方式,拍一个纪录片。

刘 从表达自己、体现个性来说,你觉得音乐电视纪录片、**故事片、纪录片,哪一种方式更适合你?为什么?

施 从东方哲学的观点来看,是“无我”的,哪里有“我”?哪有什么所谓的独立的个性呢,没有,“我”不过是当下的因缘合和。包括佛教、儒家的学说,尤其是到孟子实际上说得都是这个。因此,**也好,电视也好,它不应该是一个障碍。表面上**有**的特点和规律,电视剧有电视剧的拍摄方式,纪录片有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可这种拍摄方式不能成为一个拿摄影机的人的障碍,也不能成为一个导演的障碍,反而应该是在我了解了这个方式后,我怎么用这个方式来说事儿,我怎么把这个世界呈现出来给大家看。**、电视剧的方式可以呈现,纪录片的方式也可以呈现。只要我适应了不同的拍摄方式,适应了拍摄的基本过程,那一切就OK了,就没有什么障碍了。同时,我认为拍摄本身就是个工具,就是个媒介,只不过像我这种人过早地学会了用这种媒介,我很熟悉这种语言方式。所谓影视其实也是一种语言,摄影机就像一支笔,拍摄就像用笔写东西,就是这个道理。掌握了这种语言之后,我们就可以选择写什么、说什么了,就像一个作家他可以去写一些花边新闻,混口饭吃,也可以去写一些历史的东西,可以写“圣经”,也可以写小说,什么都行,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干什么都可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尝试,这个尝试只有一个原则,就是我拍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有意思,说得好听点就是有没有“意义”,仅此而已。

视纪录为一种日常生活

刘 你后来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找到了那种“意义”和心理上的塌实感了吗?

施 找到了,是慢慢找到的,就是后来拍摄心态不一样了才找到的。我可能和很多其他的纪录片导演不一样,他们我是了解的,包括我进电视台工作后接触过的纪录片导演,他们大多没拍过什么片子,或者说没拍过大片子,所以就特别想拍大片子,于是就想在片子里去折腾点儿什么。我呢,是一直在拍大片子的,即使是个小小的MTV,最高造价都是在十五六万左右,而且都是拿胶片拍的,这就是我跟别人的不同切入点。我拍纪录片不是为了找导演的感觉,也不想从片子里怎么着,纯粹是为了体验生活,而且我也不在乎拍出来的东西人家会怎么想、怎么看。我拍过故事片,本身也是学戏剧的,对这个东西怎么出来的我比较了解。相反,我对纪实性的、生活本身的东西反而不太了解。所以我常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而其他编导可能是想从生活中提炼出什么东西来,我不想这样,拍片子就是我每天的生活,就像写日记一样,今天看见这些,就把它拍下来了,不想明天应该怎么拍,拍完了就搁那儿,也不看回放。等拍了三四个月后,你会突然发现这里面可能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或者在拍的过程中会突然发现一个线索。我就是这样来纪录的。

刘 你说这次拍靖大爷,是在你的许多拍摄经历中显得最轻松的一次。这是因为你放弃了功利的目的性,还是因为你找到了一种合适的纪录方式?

施 都有吧,其实这是自我的一种感觉,就是拍纪录片可以边工作,边休息,然后边体味,是一个很轻松的过程。其实很多时候我发现,如果我们把拍摄当作一种生活的时候,它是很轻松的。很多人会说,哎呀我要去工作了,于是他在上班的时候是一个状态,回家后又是另外一个状态,然后他就在这两种状态,或者三种状态,甚至无数种状态之中转换,不累不烦才怪!其实,我觉得工作、休息、娱乐本来就是生活的一个整体状态,拍纪录片、休息、体味本来也是一个整体状态。我跟这些老人们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们都是很孤单的老人,没有什么娱乐,天天就这么呆着,可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当我扔掉了娱乐,扔掉了那些生活当中我们认为必须做的事情的时候,这样的状态反而会给我带来很多的……怎么讲,就是我觉得这个才是一种生活,而且这种生活相对简单,没有什么让我烦心的事儿。当然,老人们每天面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说:“哎哟,死,越来越近了。”我就觉得我们年轻人多考虑一些这样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坏处,因为,面临死亡我们能够做到真正心安理得地死吗?能够做到死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痛苦吗?好象很难,太难了。就是这个东西,让我觉得生活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也不应该是像这些老人那样的,生活应该有别的样子。

刘 这和你原来拍片的方式差别挺大?。

施 对,原来都是可操控的,都是一种设计、一种表现。我觉得,在拍纪录片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的计划性,这是最好的方式。最后所呈现出来年东西应该是我和被拍摄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之间肯定会有一个愿望的。这样,拍出来的东西才会比较单纯。现在对我来讲,最大的难题是我自己本身够不够单纯。

刘 你的纪录片,我看了那部纪录精神病患者的《安定医院》(2002年)和这部《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2002年),虽然《后海的故事》没看到,但从介绍中我知道你纪录的是生活在什刹海地区的三个家庭一年间的日常生活。从这些片子里面,我发现你特别关注那些生活在都市里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比如那些生活贫困者、下岗失业者、精神病患者、老年人等等……外在地来看,一边是现代而激越的新音乐和摇滚,一边是充满青春气息和美好梦想的**世界,一边是生活在都市中心的“边缘人”的生活,这三者好像是不太和谐的,但它们却又真实地统一在你的内心和表达里,为什么你的纪录对象会去选择这样的一个群体?是纪录的策略选择?是受到“讲述老百姓故事”这个传播价值取向的影响?还是你找到了内心情感上的对应?

施 其实,我拍的所有片子里的人物都是小人物啊!你看《美丽新世界》、《走到底》讲的都是小人物,那些摇滚啊什么的纪录的也是小人物,我至今没拍过那些出了名儿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所谓的成功人士,所谓的有头有脸的人,他们能占全部人口的多少呢?生活真正的主角不可能是他们,而应该是那些占百分之九十九的那些人。我不认为他们“边缘”,因为他们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是他们在组建着这个世界的真实状况,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智慧处理着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境遇。在一个片子里,如果要设立一个主角,我肯定是拍这些人。我认为他们是主角!而且这些人,并不是说他们没有地位、没有金钱,就没有智慧。他们的智慧可能比那些拥有权利和金钱的人的智慧大得多。我只是在纪录我见到的生活罢了。

刘 当时为什么选择什刹海这一带地区来拍摄,有特别的考虑吗?

施 这是一片老居民区,现在被政府划为保护区了,在这里还能感受到一些老北京的传统生活方式。我喜欢历史的东西和具有东方传统文化的东西。

刘 你是北京人吗?

施 我六十年代末出生在上海,后来在北京读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我也住过北京的胡同。我对传统文化特别有感情,虽然我在上学的时候所看到的**和学习资料大都是西方的东西,但是我从学校毕业后就深切地感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我接触的很多人大都是具有东方传统文化思想的人,所以我就想通过纪录这个地区来了解传统的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东西可能就构成了我纪录的方向。

刘 你是学“戏剧导演”专业的,刚开始拍纪录片的时候,有没有下意识地到日常生活中去找“戏剧性因素”,有这个过程吗?

施 肯定会有啊,这是肯定会有的,在我刚开始拍纪录片的时候是这样的。

刘 我在看《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时,感觉这种东西很淡,表面的故事性、戏剧性在这个片里是看不到的,生活的日常化色彩较重,在生活一次一次的重复中,我们便能够看到一些东西、体味到一些东西。我想听听你现在的想法?

施 那就成讲课了(笑)。按照戏剧的理论来说,所谓“戏剧性”,原则上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定理吧。但是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并不仅仅是说在表面上因为一个事件使他们发生了冲突,我觉得不能这么理解,因为那是把“戏剧性”庸俗化的一个说法和解释。真正的冲突,它首先是发自于人内心的一种冲突。表面上可能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实际上这个人的内心,以及这个人所面对的那些人的内心正在进行着一种较量,这种冲突才是最根本的冲突,才是上品的冲突。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拍摄对象的时候,他肯定有自己内心的冲突,如果我首先不是去试图尝试理解人内心的冲突,也就无法正确地判断出到底什么是生活的“戏剧性”。比如说,我觉得靖大爷和外部肯定是有一种冲突的,但是实际上他根本就不在乎这种外部世界的冲突,就因为他不在乎,这种东西反而会显现得更清楚。作为一个编导,虽然我可以把这种冲突刻意地表现出来,比如可以拍他骑车在鼓楼大街上走,然后我再接一个王府井的镜头,人们看了可能就会觉得,哎呀,这个冲突真剧烈!其实,这种方式很拙劣,因为你刻意要去表现一个现代化城市里的什么什么似的,这就没有意义了吧。所以,既然拍的话,我就要拍人物内心的东西,其实这本身就是冲突,就具有“戏剧性”。真正的“戏剧性”就在于像靖大爷他这样的人居然生活在这个现代社会里,这才是最大的戏剧性!

纪录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刘 我觉得,纪录片除了社会、历史的责任感之外,说到底就是创作者内心的需要、言说的需要,甚至是生理上的需要……也就是说,创作者为什么要去拍,拍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拍,其实都是和他的文化背景、思维特点、感悟能力、生活方式、思想情绪等等是一致的。

施 是的。那一段时间,我特别想休息一下,想好好调整一下,思考一些我以前所做的事情,但休息也不能不干事吧,拍纪录片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人在茫然的时候爱往“根儿”上找,那时自然就选择了后海那三家人、安定医院里的医生和病人,还有就是靖大爷,他们特别能让我找到一种思考的对应感。靖大爷是个特别谦虚的人,第一次见我就管我叫我“老施”(老师),把我吓一跳,到现在他还叫我“老施”。一见面,就觉得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拍纪录片,选人实际是件很重要的事,人选错了,再怎么拍内涵就那么大。

刘 靖大爷那会儿快90了,什么没见过!他活得特别平和、特别透彻,但好像他又不刻意去表现自己的透彻,是吗?

施 他从不表现自己,基本上是收敛的,他的一生特别传奇。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他从农村来到北京当学徒,后来自己在繁华的地安门大街上开了一家理发店。早先他还抽过鸦片,娶过两个老婆,解放前夕还想找个第三房,那个女的是个妓女,后来听说要解放了,估计以后就不能这样了,于是他就把这个快要结婚的女朋友介绍给了一个朋友。解放后,他还参加过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后来,理发店被公私合营了, 从此他开始走街串巷,上门给人剃头。

刘 可是在片子里,这些内容你都回避掉了,你只表现了靖大爷现在的情况,这涉及到片子后期剪接时的选择意识。

施 对。这个片子我主要想拍的是他和那些老头的关系。他们是个群体,但是这个群体很快就要消失了。像他们这样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中国近、现代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他们的想法和对人、对生活的看法,跟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代人如果消亡了,再往下的人就完全不一样了。我的本意是拍给那些年轻人看的,让他们能够看到中国传统社会的这些人的生活态度。就是后海拆了,这个景上的事儿其实关系不大,关键是他们这种人的生活态度,所以这样的东西应该给更年轻的人知道。

刘 你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施 最好的选择就是不选择。我以前是拍故事片的,故事片可以用各种手段来表现,可以把一个没有的东西通过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像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纪录片不一样,它要表现的东西本来就在那,不用你再去编,不用你再去创造了,去拍、去发现就是了。当然这里会有一个选择问题,可我认为这很难说得清楚,为什么呢,就像庖丁解牛一样,你要解剖这个牛,该从哪儿下这一刀,我觉得是个积累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拍得时间长了,自然就会选择这一刀,这一刀是自然下去的。其实,当下就包含着一切,所以我只拍了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当下的情况,其他我在后期剪接的时候就去掉了,我想追求一种简单和纯粹。

刘 我在看《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的时候,直觉到你的纪录和靖大爷他们的生活是贴得很近的,画面很平实,好像不怎么讲究;在表达的基调上,没有随意的拔高,也没有自作多情地去悲天悯人,你好像特别注重去纪录老人们的生活状态,去纪录老人们的对话,去纪录那些附着在老人们身上的时代痕迹、社会痕迹、文化痕迹以及各种人文的痕迹,你是开拍时就想好了去这样做吗?

施 这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我就是用拍摄这种方式和他们来交往的,所以我也就把我和他们交往的正常方式纪录了下来。我和他们沟通是没有障碍的,最重要的是心理的沟通,他接受不接受你是很明显的,你装都没有用。在我拍这个片子的时候,我和靖大爷一起生活了三个多月,只有当你真正了解了你的拍摄对象,甚至可以和他(他们)达到一种默契的时候,他(他们)在你面前的表现才会是最自然的。换句话说,只有你不是在用DV做秀,你的拍摄对象才不会在你的面前做秀。靖大爷都活这么大岁数了,什么没见过啊,你要拍我就拍吧,他根本不用掩饰。在片子里,你看在跟那些老头们沟通的时候也是很顺畅的,其实这全靠靖大爷,要让我去跟他们聊,根本聊不到这份上,单靠我们去采访他们根本没戏。 在拍的时候,我还是很讲究画面构图的,还是比较刻意的,不能不讲究。只不过可能是审美的角度不一样,我认为越自然的就越好看。我选择的景别、机位肯定是按照自然的方式来选择的,看的时候好像看不出来,以为是随便瞎拍的,但是这是有技巧的,真要随便瞎拍也拍不出这样。

刘 我看到有个镜头,就是靖大爷在骑车,镜头是跟着平行滑动的,像是有轨道似的,很稳。

施 是我走着拍的。他在马路边上,我在马路中间,基本上就是平行在走,那时马路上没车。这就是小机器的好处,大机器就做不了的。

刘 在那段时期,你每天面对着那些“意识并没有衰老”的老人们,看着他们每天在希望和失望中挣扎,你内心感悟到什么?这段拍摄经历对你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

施 我在看、在听、在感悟着生命,也在学习。表面上是我在拍他们,实际上我跟他们学习了很多东西。我跟靖大爷没有隔阂,觉得他就是我认识的一个人,我一看见他,跟他一聊天,就知道我跟他有共通的东西。我们俩在很多想法是一样的,虽然他年龄比我大得多,但是在生活上有很多关键的事我们是能够达成一致的,而且我非常理解他。比如说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看法,很多很多,包括应该怎么对人、处事,还有他的这种世界观、生活的理念,其实跟我所理解的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拍他。我拍他和那些老头,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提升,一种非常深入地提升。我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明白了我自己选择的这种生活道路是怎么一回事。我一直认为,拍纪录片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在向生活学习。我选用的方式就是——拍摄,然后我忠实地把我拍的东西放给观众看。一部纪录片所反映的人和事,既然能够被拍,肯定有它吸引人和被关注的理由,所以纪录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从自己的土壤里生长出来

刘 《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我仔细看了几遍,你是分了五天来纪录靖大爷外出给老主顾们理发的,其中这十一位老主顾,有工人、三轮车夫、退休干部、餐馆老板……后来,靖大爷又去了那个“周辅臣”和“赵明”家,我看到这两位老人与开始他们在画面中出现的样子相比,又苍老了很多,生命就这样走着……最后,靖大爷在别人给他剃完头后,背着手慢悠悠地在人行道上走远了……这时画外音解说道:“靖大爷觉得,人活着就是个吃饭的问题,想不通就受罪,想通了就幸福了。”我感觉到,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表述中,形式与内容都很顺贴,“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的日子没有奇异的故事,没有奇特的戏剧化场面,就那么平淡、就那么日常化,对于拍过、也导过故事片的你来说,这么拍让你怀疑过吗?

施 没有,这么拍好像不是刻意的,是特别顺的一件事。我很同情一些拍纪录片的人,他们特别想拍一个作品,特别想向**感上去靠,我特别能理解他们。可我很难跟他们说清楚,其实你越往**上靠,那么你就越丧失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纪录片有纪录片的方式,MTV有MTV的方式,找到这个方式,你就这么去拍,只要人选对了,或者说只要你的主题和内心的东西吻合了,那拍出来以后肯定是个好东西。当然这里还有语言的表达问题,就是你是用华丽的语言,用相对白描的语言,还是用诗韵的语言,但是不管你用什么,他都有一个文体在那,就是小说有小说的文体,散文有散文的文体,至于用什么文体,那是各人对文体的掌握度的问题,还有就是拍摄的对象和拍摄的现场给你的感觉问题。我历来的工作方法就是从来不看回放,先拍再说,包括我拍**也是这样,所以往往会留下一些遗憾。因为,我相信自己在现场的那种感觉,如果这种感觉是稳的,是顺的,或者说我感觉到一种真实,那就没有问题,哪怕在摄影上有点问题都无所谓,都可以忽略不计的。这段时间我每天都有一种欣喜,我觉得我的生活也变得和这些老人们一样了,他们一下子把我带出了现在这个时代。他们确实是像你说的是边缘人,是脱离整个这个大时代的,但是其实就因为这一点,我才觉得高兴,因为我终于可以跟所谓的上个时代的人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了,可以暂时和现在这些乱七八糟让人头疼的事情没有关系了,这种状态特别地难得。

刘 你就是想在一种平常、平淡和反复中去展现,对吗?

施 对,这是顺乎老头们的生活的。怕就怕现在有些人玩结合,你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去拍纪录片,那就毁了。因为你要用讲故事方式去拍纪录片,本身这个想法就特别矛盾,因为你已经建立了一个主观的概念——这里面有故事,那要是万一没故事你不是会很失落吗,那你拍片子时不是很痛苦吗。其实拍纪录片不应该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当然后期可能会很痛苦,因为你要决定如何取舍。如果说这个拍摄过程让你感到很痛苦,那这个片子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特别拧巴的东西,是比较别扭的东西。其实,老头们的生活看似平淡,可变化就在其中。每天我跟靖大爷在一起的时候,都会有新的发现,这是我原先没有想到的。比如我拍其他人,拍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能够预测他可能会怎样想、怎样做,这往往八九不离十。但是靖大爷就不一样,因为他接触的人多,每天他都可能接触到不一样的人,每天都有新的发现。这次去找这个人是这个状况,一个月之后那个人的状态发生变化了,于是他也会跟着发生变化,这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事。

刘 这就让我更加明了了一种看法,纪录片本来就是跟着创作者的心走的,它自然会透着一种生命的意蕴和态度。应该说,每一次纪录都有一个态度,但它往会被一些人忽略掉,就像人们常常忽略了生活的细节一样。

施 是的,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DV机器越来越便宜,大家对影像的东西越来越着迷,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拿起机器来拍。但是,这里就有一个拍摄者的态度问题,有一些人是在这里面捞名、捞利、捞女人的,可我最想知道的是拍摄者怎样看待世界和生命。现在有很多电视节目是垃圾,因为它们没有任何对世界、对生命的态度,只是在一味地复制。DV这东西越来越流行自己拍,所以好东西也就越来越难得。

刘 态度,其实是和一个人的生命观、生活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施 我对宗教、哲学、历史很感兴趣,慢慢琢磨也明白了一些东西。国家强调要提高教育水平,我们学了那么多的知识,也学了那么多所谓的文化,可后来发现我们一直是按照书本的经验在生活,好多东西是没有用的。为什么没有用?因为它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虽然,我拍到的那些人他们不是知识分子,而只是生活过来的人,但是,知识甚至真理就缘于这里,我们所学的概念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因此,先把我们所学的这些东西放下,去真正地生活,去感受生活的真实,去比对人的生活的艰辛,回头再看时,那些学习来的东西才能有用武之地。如果光知道怎么写、怎么拍是没有用的,写出来、拍出来的东西还是别人的东西,只有我生活了,真正如实地生活了,我才能拍出自己的东西,才能拍出那种生活里长出来的东西。

字数超出最大允许值,有删减

  目前的河北省冀州市

  冀州

  冀州

  冀州乃九州之首

  <<绎史黄帝纪>>:"自神农以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之等,黄帝以来,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国"神农及以前辖有大九州----与神州等同的州,分别是神州,迎州,戎州,合州,冀州,柱州,玄州,咸州,扬州从<<山海经>>来看,大九州之说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先民早就分布到世界各地,以北亚,东南亚,太平洋诸岛和美洲为最多从考古发现来看,细石核的年代以华北最早,西伯利亚,日本,北美西部细石核绝对年代依次递减,是华北人迁移的路线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中国先民的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海外,体现在文物,语言,民俗上,有领人信服的证据,只是多数次人对此缺乏专业知识,但不应妄称不可信即使不是直接管理大九州,中国先民在太昊,神农时代向外迁移,其足迹达到世界许多地方也是事实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先列中国名山大川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一般认为中国古代以中国为天下,并不是事实中国仅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或九分之一古人知道世界很大,所以者有大九州的说法有人说赤县神州得名于炎帝神农<<山海经>>的<<五藏山经>>,<<海内经>>与神州的范围大致相当,<<海外经>>,<<大荒经>>远及海外<<淮南子地形>>所列九州相当于大九州,其它地方谈到九州是赤县神州

  <<禹贡>>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尔雅释地>>无青州,梁州,有幽州,晋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无徐州,梁州,有幽州,并州这种分歧可能与"十二州"的合并有关后世史,地著作多以<<禹贡>>九州为准

  上古时代因地跨黄河,今辖区分属冀、兖二州。饶、昌、武城、武罗均系境内主要封邑方国。春秋时期多归晋 国。战国时代为燕、赵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钜鹿郡。汉代属冀州刺史部,先后设有广川国、信都国和安平国,今辖县市区多为此时建置。三国时系魏国冀州域,冀州治自邺始移信都,境内分属安平、博陵、渤海三郡。晋代仍为冀州所辖。隋时,南部属冀州,北部属公元596年所置深州。唐代属河北道。宋初冀州属河北东路,深州属河北西路。元初,观州治所移至县城(今景县城),并于公元1265年复称景州。此后直至明、清,先后为中书省、京师、直隶省所辖,境内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领。

  冀州今天为河北省衡水地区冀州市(我的家乡)

  河北省冀州市概况:

  冀州市隶属河北省衡水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距首都300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10公里,辖区总面积918平方公里,东与枣强县(衡水)为邻,南与南宫市、新河县(邢台)接壤,西与宁晋县(邢台)、辛集市(石家庄)相连,北隔衡水湖与桃城区(衡水)相望。辖11个乡镇,412个村,总人口37万人。全境东南部和西北部稍高,东北部较低,海拔高度为215至265米,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质地适中,土层深厚。市区北郊有北方稀有的平原淡水湖,总面积75平方公里,已被河北省批准为省级湿地保护区。冀州市处于北半球暖温带地区,大陆季风气候特点显著,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暖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寒旱同期,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宜于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27℃,最冷月为一月份,平均气温-42℃,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271℃,年降水量平均5103毫米,历年平均光照时数为25712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92天。

  自然环境

  [土地资源]冀州是古黄河、漳河、滹沱河等水流冲积而成的低洼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质地比较适中。沙壤质和轻壤质土壤占总土种的853%,是粮食、棉花生长发育较理想的土壤,中壤质土壤占总土种的147%,适宜种植粮食作物。耕地面积较大,土壤类型较多,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地势平坦,有利于提高农田基本建设和机械化水平。部分土壤土体结构不良,母质含盐碱量较高。

  行政区划

  冀州市辖7个镇、4个乡:冀州镇、魏屯镇、官道李镇、南午村镇、周村镇、码头李镇、西王镇、门庄乡、徐家庄乡、北漳淮乡、小寨乡。

  [气候]冀州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大陆季风气候显著,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寒旱同期,雨热同季,光热资源比较丰富。气候资源有利于作物生长,但由于大陆季风气候影响,大风低温干旱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

  [水资源]冀州市因受西部太行山影响,大陆性气候明显,属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境内地上水资源主要由大气降水,外来客水,石津渠水三部分组成。地表水产生多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每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为23万立方米,分布均衡。地下水从上到下分为浅水层、咸水、深层淡水三种。冀州市地表水可利用水资源为5243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资源为700万立方米,合计为5943万立方米。水资源属于比较缺乏状态,解决水资源不足的着眼点在于: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拦洪蓄水,引客水;待大型跨流域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之后,水资源缺乏问题可以得到彻底解决。

  [地热资源]冀州市有四处地势异常地段,均与断层构造,基岩形态有密切关系,多分布于凸起上。1徐庄、堤里王一带,适于利用松散盖层中的中低温热水。2傅官至衡水北沼一带,松散盖层可得中低温水,基岩中可得岩溶裂隙高温热水,矿化度低,水量大,水头高。3西王庄、门庄一带,松散盖层可得中低温热水。4李瓦窑至枣强张秀屯一带,松散盖层中可得中低温热水,基岩中可得中高温热水。

    冀州市之名渊源于古冀州。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划华夏为“九州”,冀为“九州之首”。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始于此置信都县和信都郡,隶冀州。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冀州州治移至信都,安平郡亦治信都,信都成为州、郡、县三级治所,从此冀州与今冀州市开始联系起来。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信都县,归冀州直辖,属真定府。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冀州为冀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冀县改属冀南区五专区。1946年2月,正式命名“冀县人民政府”。1993年9月22日,冀县撤县建市,定名为冀州市。

  冀州的历史沿革

    冀州历史悠久,它的历史变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依据历史资料分上古冀州、信都冀州、直隶冀州、近现代冀州四个时段,对冀州的历史沿革作概略介绍,为了解冀州历史文化提供参考。

  一、上古冀州

      九州的说法, 名称不一, 在《禹贡》、《尔雅》、《周礼》等多部古籍记载中,有夏制、殷制、周制三种说法:

     一、《尚书·禹贡》记载的九州是: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

     二、《尔雅·释地》中所载九州是冀、豫、雍、扬、兖、徐、幽、营、荆,相对于《尚书·禹贡》的说法,增加了幽州和营州,而没有了青州和梁州;

     三、《周礼·职方》记载的九州是冀、豫、雍、扬、兖、幽、并、青、荆,相对于《尚书·禹贡》的说法,增加了幽州和并州,而没有了徐州和梁州。另外《尚书·尧典》还有十二州的记载,称虞舜曾就禹所划的九州,又划出幽、并、营三州,合为十二州。无论是哪种说法,冀州都在其内,且列首位,可见冀州在上古时期的影响。

    夏、商、周 上古三代的九州,影响深远,凝结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情结。据传夏朝(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和商朝 (约前16世纪-前1066年) 及西周(约前1066年-前771年)均沿袭了上古九州的划分。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北方戎狄纵横河北,现冀州市境曾属白狄的鲜虞国。公元前489年,鲜虞国为晋所灭。现冀州市境为晋国的东阳地区。战国时期,公元前295年,现冀州市境改属赵国。

    先秦时期,州只是传说中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实际上并不存在,州作为地方行政区单位是从汉代开始的。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两级制,划天下为三十六郡。现冀州市境属巨鹿郡。

  二、信都冀州

    西汉至宋代,冀州的治所大多设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所以将这一阶段称之为“信都冀州”。

    西汉 西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县两级制;后改为州、郡(国)、县三级制。

  高帝六年(公元201年),设置信都郡(地区级),治所设在信都,即现在冀州市的旧城。信都郡下设信都县等诸县,其中现冀州市境内设置了四个县,即:信都县(今冀州旧城) 、 扶柳县(今小寨乡扶柳城一带)、昌成县(今码头李镇南顾城村一带)、辟阳县(今安兴村一带)。信都郡和信都县两级治所都在冀州市旧城。

    高后六年(前182年),高后封赵王张耳之孙(刘邦长女鲁元公主之子)张侈为信都侯,将信都郡改为信都国,治所仍在信都(现冀州市旧城),所辖区域没有变化。在现冀州市境内仍设置四个县,即:信都县(今冀州市旧城)、扶柳县(今冀州市扶柳城)、辟阳县(今冀州市安兴一带)、昌成县(今冀州市南顾城)。

    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封自己的八儿子彭祖在信都为广川王,改信都国为广川国。广川国的治所、所辖区域和现冀州市境内设置的四县都没有变化。

  武帝五年(公元前106年)开始设州,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将全国划分为冀州等诸州(相当于今省级,也称刺史部。当时,州作为监察机构巡行,无固定治所),冀州下辖魏、清河、巨鹿、常山四郡和广川、赵、广平、河间、中山、真定六国(郡、国属于地区级)。广川国治所在信都(现在的冀州旧城),领县十七,即信都、辟阳、扶柳、昌成、下博、桃、观津、东乡、 、历、高堤、平堤、武邑、广川、南宫、东昌、西梁。在现冀州市境内仍设置四个县, 即: 信都县(今冀州市旧城)、扶柳县(今冀州市扶柳城)、辟阳县(今冀州市安兴一带)、昌成县(今冀州市南顾城)。

    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广川国改称信都国。信都国仍属于冀州,信都国所辖区域与原广川国相比没有变化,且现冀州市境内设置的四县也没有变动,信都国和信都县的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

    新朝 行政区划与西汉相同,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公元9年把信都国改称新博,把信都县改称新博亭,治所都在信都(今冀州旧城)。新博仍属冀州,在现冀州市境内设置四个县,即:扶柳县(今冀州市扶柳城)、昌成县(今冀州市南顾城)、乐信县(今冀州市安兴一带)和新博亭(今冀州市旧城)。

    东汉 东汉王朝,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东汉初,州仍没有固定治所,东汉后期,州的治所才开始固定下来。

    建武元年(25年),全国分为冀州等诸州(相当于今省级,东汉初无固定治所),冀州下设信都、常山、中山、河间、清河、赵国、巨鹿、渤海、魏九个郡(国)。信都郡(相当于现在的地区级)领信都、阜城、扶柳、南宫、经、武邑、观津、堂阳、武遂、下博、饶阳、安平、深泽十三个县。信都郡和信都县两级治所都在信都(今冀州旧城)。现在的冀州市境内设置三个县,即:信都县(今冀州市旧城)、扶柳县(今冀州市扶柳城)、辟阳县(今冀州市安兴一带)。

    永平15年(72年),明帝封自己的六儿子刘党为乐成王,改信都郡为乐成国。乐成国仍属于冀州,乐成国的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在现冀州市境内设置了三个县:信都县(今冀州市旧城)、扶柳县(今冀州市扶柳城)、辟阳县(今冀州市安兴一带)没有变动。

  延光元年(122年),安帝封章帝之孙刘得为安平王,改乐成国为安平国。安平国仍属于冀州,安平国的治所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现冀州市境内设置三县,即:信都县(今冀州市旧城)、扶柳县(今冀州市扶柳城)、阜城县(今冀州市南顾城),把原辟阳县并入了信都县(今冀州市旧城)。延光年间,州的治所开始固定下来,冀州治所在高邑(今河北柏乡县北),冀州的下辖区域没有变化。

    中平元年(184年),安帝将安平国改为安平郡。安平郡仍属冀州,安平郡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现冀州市境内设置三县,即:信都县(今冀州市旧城)、扶柳县(今冀州市扶柳城)、阜城县(今冀州市南顾城)。中平年间,冀州州治迁于邺(今河北临漳县邺镇), 三国 冀州属曹魏,魏国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

    黄初二年(221年),魏国划分为冀州等诸州(相当于今省级),曹丕将冀州的治所从邺迁到了信都(今冀州市旧城),冀州下辖安平、赵国、巨鹿、平原、渤海、章武、河间、高阳、博陵、清河、中山、常山、乐陵等十三个郡(国)。安平郡下设信都等诸县,安平郡治所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现冀州市境设了三个县,即:信都县(今冀州市旧城)、扶柳县(今冀州市扶柳城)、阜城县(今冀州市南顾城)。信都成为州、郡、县三级行政中心,从此冀州的名称与今天冀州市的属地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晋朝 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全国分为冀州等诸州(相当于今省级),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安平郡改为安平国。冀州下辖包括安平国在内的诸郡、国(地区级),冀州的治所在信都(今冀州旧城)。安平国下辖信都、下博、广宗、经、观津、武邑、武遂、扶柳八县,安平郡治所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现冀州市境内设两个县,即:信都县(今冀州市旧城)和扶柳县(今冀州市扶柳城)。

    太康五年(284年)安平国改为长乐国。长乐国的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辖区和现冀州市境内设置的两个县都没有变化。

    晋惠帝之后(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鲜卑、氐族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冀州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和后燕,随所属国家的变换,冀州的治所经常变动。后赵时期,将州治自信都迁至邺(今河北临漳县邺镇),前燕鲜卑族慕容俊将冀州治所迁于房子,前秦时将冀州州治迁于邺,后又将冀州治所迁至信都,至后燕慕容垂沿袭下来。

    南北朝 冀州先后属北魏、北齐、北周,三代均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北魏时(396年)将全国分为冀州等诸州(相当于今省级),冀州辖长乐、武邑、渤海三郡,冀州治所在信都(今冀州旧城)。长乐郡(相当于今地区级)下辖信都、扶柳、堂阳、枣强、索芦、广川、南宫、下博等八县,长乐郡治所在信都(今冀州旧城)。现冀州市境内只设信都一县,治所在冀州旧城。信都为州、郡、县三级治所。北齐、北周两时期全国的州、郡、县的划分没有变化。

    隋朝 前两年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掉郡一级,实行州、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冀州等诸州(地区级),冀州下辖十二个县,即信都、堂阳、衡水、枣强、武邑、 、南宫、武强、鹿城、下博、阜城、斌强。冀州治所在信都(今冀州旧城),现冀州市境只设信都一县。开皇六年分信都县,设置长乐县(今冀州市旧城);开皇十六年分长乐县,设置泽城县(今冀州市扶柳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行郡、县两级制,冀州改为信都郡,辖域未变,郡治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同时,信都县和泽城县均并入长乐县。

    唐朝 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唐初分天下为河北道等十道(省级),河北道下辖冀州等诸州。冀州(曾改称魏州或信都郡)下辖信都、堂阳、南宫、枣强、武邑、衡水、 阜城、 、武强九县(后改辖六县),州治在信都(今冀州旧城)。现冀州市境只设信都一县(今冀州市旧城)。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冀州为魏州,州治仍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咸亨三年(672年)复名冀州。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 , 改为信都郡。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罢郡复为冀州,所领县由九个改为六个,即信都、南宫、堂阳、枣强、武邑、衡水等六县。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改信都县为尧都县。

    五代(梁、唐、晋、汉、周) 各朝均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将辖域分为河北道等诸道(省级),河北道下辖冀州等诸州,冀州(地区级)下辖信都等诸县,冀州治所在信都(今冀州旧城) 。 现冀州市境内只设信都一县(今冀州市旧城)。五代时,冀州多战事,“梁兵取冀州,李克用救之。契丹攻冀州,周兵拒之。自唐末乱离,群豪竟起,兵连祸连,血战数年”。

    宋朝 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制。分天下为河北东路等十五路(省级),河北东路下辖冀州等诸州(地区级),冀州下辖信都、南宫、枣强、武邑、 、衡水、阜城七县,冀州治所在信都(今冀州旧城)。现冀州市境内只设信都一县。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冀州归属金国。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仍设置冀州(地区级,也称安武军)。冀州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冀州属河间府(省级与地区级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隶河北东路(省级)。贞佑元年(1213年)蒙古兵攻占冀州。

  三、直隶冀州

    元、明、清三代,冀州作为陪辅京都的“畿内巨州”,一直为路(元)、府(明)、布政司(清)直辖,故称之为“直隶冀州”。

    元朝 实行路、府、州、县四级制,将全国分为真定路等诸路(省级),冀州(地区级)直属真定路(跨过了府一级) , 隶属燕南河北道(省级)。冀州治所在信都(今冀州旧城),冀州下辖信都、南宫、新河、枣强、武邑五县。现冀州境内只设信都一县。

    明朝 实行府、州、县三级制。将全国分为真定府等诸府(省级),冀州(地区级)属真定府。冀州下辖枣强、武邑、南宫、新河四县(洪武二年,即1369年,废除信都县,归冀州直辖),冀州治所在信都(今冀州旧城),现冀州市境直属冀州。

    清朝 实行府、州、县三级制。雍正二年(1724年)冀州升为直隶州,直属朝延布政司所辖。冀州下辖南宫、新河、枣强、武邑、衡水等五县,州治在信都(今冀州旧城),现冀州市境直属冀州。

  四、近现代冀州

    民国三年(1914年)裁撤直隶州冀州,设立冀县,属直隶省的冀南道(地区级),第二年改属大名道(地区级)。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一级,冀县隶属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南宫行政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四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15日,冀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冀县设抗日民主政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9日,日军侵占冀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民国冀县政府自行消亡。

    1941年8月15日,冀县属中国***晋冀鲁豫边区的冀南区十四专区。1942年“四·二九”后,归冀南六分区领导。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冀县改属冀南区五专区。1946年2月,各边区及交叉村分归原属,恢复旧县治,冀南行署正式命名“冀县人民政府”,并归五专署领导。

    1948年9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冀县属华北行政区冀南五专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冀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52年11月7日,冀县改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12月20日,撤销冀县并入衡水县(亦属石家庄专区)。1961年7月9日,衡水大县分开,冀县、枣强划出,合为冀县。1962年1月1日析冀县为冀县、枣强两县,冀县仍为原建制。同年6月27日复置衡水专区,冀县仍属衡水专区。 1970年衡水专区改为衡水地区,冀县依然属之。  1993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冀县撤县建市(县级市)。1996年7月10日,衡水地区改为地级衡水市,冀州市依然属衡水市至今。

  冀州历史名人

  在冀州漫长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名彪史册的杰出人物,其中既有帝王官吏,又有文人学者,还有武术名家等等,所有这些人都从不同的方面为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为后世所敬仰。现根据有关史籍记载,将历史上冀州籍的部分杰出人物概括介绍如下:

  一、帝王官吏

    1、邳 彤

  刘秀到洛阳后拜邳彤太常之职,后又改任左曹侍中,专侍于皇帝左右。汉明帝刘庄即位后,在南宫云台绘制了二十八位开国功臣的画像,称“云台二十八将”,邳彤为二十八将之一。

    据史料载,邳彤在平定王郎后曾任曲阳郡太守。他在任期间为官清正,而且精通药理和医术,重视药业,受到当地人民赞颂。传说邳彤医术精湛,经常扮作串乡医生给人治病,疗效颇佳,被称为“神医”。邳彤死后葬于祁州(今安国县)南关,墓地修造“邳王庙”作为祭所。宋朝时祁州人将邳彤尊为“药王”,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祁州建立“药王庙”。清朝时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又特为“药王庙”书匾。

    2、冯 跋、冯 弘

    冯跋(?-431),字文起,东晋十六国时北燕国君,长乐郡信都(今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人。祖父冯和在西晋永嘉之乱时,为避战乱迁居上党(今陕西长子县)。父冯安曾任西燕国的将军,西燕败亡后,冯安全家迁居和龙(今辽宁朝阳市),成为鲜卑化汉人。

  冯跋少年时就很有志向,性情豪放。后燕慕容宝时任中卫将军,慕容熙即位后,冯跋任卫中郎将。慕容熙昏庸暴虐,赋税很重,人民痛苦不堪,怨恨四起。冯跋寻机杀了慕容熙,立慕容宝的义子高云为主,冯跋被封为侍中、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司、武邑公。公元409年,燕王高云被部下所杀,冯跋平定事变,被众将推举为王,年号“太平”,国仍称燕(史称北燕)。

    冯跋在位时历意农桑,勤心政事,为巩固统治和发展生产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苛政,惩贪赇(qiu,意为贿赂)”,他要求各级官吏施仁政、惠民众,并严惩贪官,使“上下肃然,请赂路绝”。“省徭赋,课农桑”,他省徭役薄赋税,选拔官吏时细询励农方略,“劝农课桑”蔚然成风,农业发展很快。“重孝悌,建太学”,他十分重视伦理道德,奖励孝贤,并在各处营建太学,教育子民。冯跋在位22年,社会比较稳定,生产得到发展。

    公元431年,冯跋得重病,诸子和其弟争王,互相残杀,跋惊吓致死。

    冯弘,字文通,冯跋之弟,北燕国君。冯跋在位时,冯弘被封为中山公。冯跋死后,冯弘杀死冯跋的儿子冯翼,自立为北燕国君,年号“太兴”,在位六年。公元437年,魏攻打北燕兵临城下,冯弘被迫逃往高丽(今朝鲜),两年后被高丽王所杀。

    3、冯 太 后

     冯太后(441-490),长乐郡信都(今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人,北燕国君冯弘的孙女,杰出的女改革家。其祖父冯弘兵败逃往高丽后,其父冯朗和其叔冯邈(miao)降魏。冯朗在北魏官至秦、雍(今陕西境内)二州刺史,受封西郡公,后获罪被杀,冯氏被送进宫里,靠姑母(北魏国君拓跋焘的左昭仪)抚养。她自幼聪明好学,在姑母的教育下,不仅精通文字,而且见识日广。

    公元452年,文成帝拓跋汝登基,11岁的冯氏被选为贵人,公元456年被封为皇后。公元465年,26岁的文成帝去世,献文帝拓跋弘(李夫人生)即位,冯氏被尊为皇太后。当时献文帝才12岁,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丞相乙浑专权,阴谋倾覆帝室。冯太后和汉族大臣密定大计,突然捕杀乙浑,然后临朝听政。公元467年,太子拓跋宏出生,冯太后停止临朝听政,转而抚养皇孙,由14岁的献文帝亲政。公元471年,18岁的献文帝拓跋弘将皇位禅让于4岁的太子拓跋宏(孝文帝),冯氏遂受封为太皇太后。拓跋弘成为太上皇,但仍参与朝政。公元476年,太上皇拓跋弘暴死,史载:“显祖(即献文帝拓跋弘)暴崩,时言太后所为也”。冯氏开始第二次临朝听政,直到公元490年病死为止。

    冯太后再度临朝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彻底地改革。如:提倡汉化,修孔子庙,提倡儒家思想;建立学校,大兴教育;严禁鲜卑族同姓结婚;革除鲜卑族信奉巫术的风习;实行均田制,把因战争荒芜了土地分给有力耕耘的丁壮,收缴租税以利国家;建立户籍制与俸禄制等。经过冯太后所主持的一系列改革,使北魏王朝摆脱混乱局面,抑制了豪强的掠夺行为,使国家日趋安定,北魏逐渐由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向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过渡,为孝文帝亲政后更大规模地推行汉化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冯太后严于执法,有两个亲王因贪赃枉法受到检举,许多王公大臣为之说情,冯太后依据朝规,将这两名亲王削去封爵,终身监禁。冯太后生活朴素,穿的衣服都是素色绸帛,吃饭用的桌子仅一尺见方,饭菜数量也比其他皇帝和皇后少得多。她生前还写下遗嘱,规定坟墓长三十步,葬室长宽一丈,用普通棺椁,不用殉葬器物。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年仅49岁,谥“文明太皇太后”。冯太后对推动北魏封建化和汉化做出了卓越贡献,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冯 熙

    冯熙(-495),字晋昌,长乐信都(今冀州市岳良村)人,冯太后之兄,其父冯朗投降北魏,后获罪被杀。冯朗被杀后,冯熙由其母携带逃到羌氐中抚育,学到一身好武艺。后来到长安从师,学习《孝经》、《论语》和阴阳兵法。

    冯太后入宫后,使人访知冯熙所在,将其接至宫中,封为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后出任定州刺史,进爵“昌黎王”。孝文帝时,出任洛州刺史、侍中太师。他的三个女儿皆嫁于孝文帝,两个封为皇后(废皇后、幽皇后),一个封为左昭仪。冯熙长子冯诞又娶孝文帝的妹妹长乐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侍中、征西大将军、南平王。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冯熙病死,追赠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备九锡,孝文帝为其作墓志铭,以示哀悼。

    5、尚 义

    尚义,明代冀州(今冀州市)人,为官清廉,被称作“布袍令”。尚义永乐三年考中举人,曾任延安县令。当时延安县土地荒芜,人民贫困。尚义在任期间,带领全县人民开垦荒地,发展

这首歌是《吉祥娃娃》。

根据查询百度曲库资料显示,喜洋洋心花怒放是歌曲《吉祥娃娃》里的歌词,是由歌手李昕融演唱,周兵作词,李凯稠作曲。《吉祥娃娃》是一首相当受欢迎的童谣,歌曲通常是由儿童演唱的。

《吉祥娃娃》中的歌词描述了一些吉祥物品和美好愿望,并以轻松明快的旋律伴随着手舞脚蹦的动作,形成了十分可爱的音乐形态。此外,这首歌曲也被广泛使用于庆祝年节、生日甚至结婚等场合中,是一首颇具代表性的节庆歌曲之一。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

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

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

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

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

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

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

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

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

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

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

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

《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

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

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

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

《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

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

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

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

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

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

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

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 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 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1654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0
下一篇2023-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