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可以领结婚证

什么时候可以领结婚证,第1张

男方年满二十二周岁,女方年满二十周岁的时候能办理结婚证。男女只要达到了结婚年龄就可以进行结婚登记,成为合法夫妻。结婚年龄的规定不是限制性规定,而是最低要求的规定,只要男女达到结婚年龄后就可以结婚,不限制在男性二十二周岁,女性二十周岁。如果没有达到结婚年龄是不能进行结婚登记的。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结婚登记条件: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自主把握)。结婚年龄: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自主提示)。

《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第二十八条

受理结婚登记申请的条件是:

(一)婚姻登记处具有管辖权;

(二)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处提出申请;

(三)当事人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

(四)当事人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

(五)当事人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六)双方自愿结婚;

(七)当事人提交3张2寸双方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

(八)当事人持有本规范第二十九条至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有效证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国最早关于结婚证的记载,出现在《周礼》中,那时的结婚证叫“婚书”,婚书分为两种,官方婚书和民间婚书。基本各个朝代的官方对婚书都有明确规定,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这样的婚姻关系法律才会给与保护。在周朝,政府就已经设有管理婚姻事务的官员,职务叫媒氏。他的职责就是为缔结婚姻的男女书写颁发婚书。

民间婚书是结婚前没有到政府部门办理登记,只是男女双方通过媒人私下签署的婚约。各朝代对待民间婚书的态度不太相同。有的明令禁止,不予承认。有的则视为有效证件。

古代民间婚书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男方给女方的求婚书(也叫通婚书、请婚书),另一种是女方给男方的许婚书(也叫答婚书、允婚书),这是“男聘女嫁”婚姻模式下的产物。

西周时期士大夫以上阶层,结婚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称为“六礼”。如果你家有黄历,那这几个词你肯定见过。

纳采,就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比较有意思的是,在秦汉时期,纳采的时候男方还要带上一只大雁给女方,因为大雁是候鸟,顺乎阴阳。

问名,就是男方托人到女方家,问问姓氏、名讳、辈分、八字等等信息,以备男方占卜两个人是否般配。

纳吉,就是将问名时的信息到祖庙占卜,得到吉兆则向先人祷告,然后再通知女方,订立初步婚约。

纳征,就是给女方家送聘礼,女方只要收下,就标志着婚约的成立,就不能再反悔了。

请期,就是男方家定好结婚的吉日,通知女方。

亲迎,就是最后的迎娶新娘了。

唐代之后,出现了“六礼辞”,也就是对应“六礼”的每个步骤,男女双方签订的一系列书面证明。

古代婚姻没有结婚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阅读边肖的作品。

据记载,周政府中有一个负责婚姻事务的官员,他的职位叫“媒人”。他的主要职责是为已婚男女颁发结婚证。

古代婚姻文书有两种,即官方婚姻文书和民间婚姻文书。民间结婚证是指一男一女通过媒人私下签订的,未经政府登记的婚姻契约。基本上不同朝代的法律都有明确的规定。要结婚,必须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否则法律是不会保护的。然而,众所周知,不同的政府对私人契约的态度是不同的。其中一些是被禁止和不被承认的。其他文件被视为有效文件。事实上,人民之间的私下协议在各个朝代的社会中从未停止过,并且一直盛行。

古代人通常称妻子为已婚妻子,称自己为已婚夫妇。传统的婚俗其实有着很严肃的含义,但是到了现代,这种习俗早就消失了,我们却记住了“已婚夫妇”这个词。在古代,男女是没有付出和收获的,一般在结婚前不会发生性关系。意思是“第一次”,所以更珍贵。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结婚时做新房都是很流行的。相传有民间传说,人们认为洞房会有狐狸或鬼。所以,盖新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吓走有意惹事的妖怪,驱走邪灵。喧闹的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通常会被用不同的方式开玩笑。只是如今有些地方做洞房的环节有点多,尺度不够,导致有些地方有做洞房的陋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1761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1
下一篇2023-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