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起义详细过程

秦末农民起义详细过程,第1张

刘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刘邦长大后做了泗水的亭长(亭长是管十里以内的小官),时间长了,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日后在统一天下之后,刘邦还拿这个事情和太公开玩笑:“您看我和刘仲(刘邦的哥哥)到底谁创下的基业大?”

和泼妇吕氏结婚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名叫吕雉。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后来到了沛县定居,因为沛县当时的县令和他是好友。在刚刚到沛县时,很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县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刘邦巴不得成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氏结了婚,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刘盈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她嫁给了张敖。

编辑本段传说·故事

《史记 · 高祖本纪》载:“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 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 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 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 妪子何为见杀?’妪曰:‘ 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编辑本段沛公起兵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现在河南淮阳)以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这时,沛县的县令也想响应来继续掌握沛县的政权,萧何和曹参当时都是县令手下的主要官吏,他们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让刘邦的挚友樊哙把刘邦找回来,刘邦便带人往回赶。这边的县令却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弄不好还会被刘邦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将城门关闭,还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萧何和曹参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将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的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自称赤帝的儿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这一年已经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刘邦也有四十八岁了。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羽和叔叔项梁,他们在吴中(现在江苏的吴市)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在项梁死后,项羽决定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

开始时,刘邦也不太顺利,但经过几次战役,刘邦步步西进,最后终于兵临城下,到达了咸阳东边不远处的灞上(现在西安东),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将玉玺亲手交给了刘邦,秦王朝至此灭亡。这是公元前206年的事情。

立足关中

刘邦很得意地进入了咸阳城,以“关中王”自居。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有些留恋起来,准备就此住下,享受享受。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刘邦将军队撤退到了灞上。

刘邦到达灞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项羽在打败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后,也领兵直奔关中而来。范增劝他趁机除掉刘邦这个对手,项羽就下令准备,要在第二天进攻。这时的刘邦在兵力上无法和强大的项羽相抗衡,他只有十万军队,不可能战胜项羽的四十万精兵。最后是项羽的叔叔项伯“救”了刘邦:项伯和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见项羽要进攻了,便连夜潜入营中找到张良,让他赶紧走,以免被杀。张良却说不能丢下刘邦,就将消息透露给了刘邦。惊慌之下,刘邦赶忙向张良要计策,张良让刘邦赶紧去见项伯,说明自己没有野心和项羽争夺王位。

刘邦依计约到项伯,说明自己并无称王野心,并于项伯约成儿女亲家。项伯当天夜里就返回了军营,他对项羽说:“因为沛公先行进入关中,为我们扫除了入关的障碍,我们这才能顺利地通过函谷关,沛公是有功劳的人,我们不应该猜疑他,应该真诚相待。”项羽听了,便决定不再进攻刘邦。

第二天,刘邦来到了项羽的军营,只带了樊哙、张良和一百名精锐亲兵。到了项羽的大帐鸿门,当面向迎接他的项羽赔礼道歉。项羽请刘邦入内赴宴,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没有成功。这就是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由来。后来刘邦借故离开,回到了大营。

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四十一县,国都为南郑(现在的陕西南郑)。项羽自己称为西楚霸王,掌握军队最高统帅权。楚怀王熊心被尊为义帝。

编辑本段楚汉战争

汉王元年 (公元前 206年) 十月,刘邦灭秦后在关中称王。十二月,项羽挥军破函谷关,想消灭刘邦军。刘邦自知不敌,亲赴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谢罪。不久,项羽入咸阳。春,项羽表面上尊楚怀王为义帝,实际却将其发配到了江南,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分封18诸侯,封刘邦为汉王,领巴蜀及汉中地,并故意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意)为雍王、塞王、翟王,领关中地,以扼制刘邦。刘邦只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于四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用木板架在悬崖上铺成的道路),表示再也无意出兵,以麻痹项羽。项羽亦率军东归。五、六月,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刘邦乘乱重返关中,击败章邯,迫降司马欣、董翳,并用计欺骗项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关中后已心满意足,再也不会东进了。项羽放心去攻打田荣,对西边没有加强防范。十月,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今陕西宝鸡市东) ,名为义帝发丧,派人联络诸侯,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初战彭城:四月,刘邦乘项羽在齐国停留的机会,率领诸侯联军56万一举攻占彭城。项羽闻之,急率精兵 3万奔袭,歼联军30余万,刘邦仅率数十骑逃脱,反楚联盟瓦解。

争夺成皋:五月,刘邦到达荥阳,击败了楚追兵,得以端息,稳住了阵脚,遂重整军队,依托关中基地和有利地势与项羽长期抗争。六月,刘邦派兵攻废丘,迫章邯自杀,解除了后顾之忧;派人说服黥布反楚,联络彭越扰楚后方;派韩信开辟北方战场,攻魏俘魏王豹,破代,灭赵杀陈余。三年冬,项羽发动反攻,围困荥阳,形势十分危急。刘邦用陈平反间计,使项羽怀疑范增,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刘邦又派纪信装扮成自己去楚军诈降,乘机逃出荥阳。项羽加紧围攻荥阳,并夺取成皋。

为了减轻楚军对荥阳的压力,刘邦率军经武关、宛(今河南南阳)、叶(今叶县南),想引诱项羽南下。为配合汉军行动,此时韩信也率军到达黄河北岸,声援荥阳。彭越正在进攻下邳 (今江苏邳县南) 。项羽被迫率军回救,刘邦乘机收复成皋。六月,项羽以凌厉攻势拔荥阳,再夺成皋。

刘邦一面命汉军在巩县一带坚守,阻击楚军前进,一面命韩信组建新军击齐,派人入楚腹地协助彭越进攻雎阳(今河南商丘南)、外黄等地,再次迫使项羽回救。四年十月,刘邦用计再次收复成皋。

项羽在击败彭越后,寻汉军主力决战不成,屯兵广武(今荥阳北)与刘邦形成对峙。不久,韩信在潍水之战中歼灭齐楚联军,完成对楚侧翼的战略迂回,又派灌婴率军一部直奔彭城。项羽腹背受敌,兵疲粮尽,遂与汉订盟,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九月,项羽引兵东归。

楚、汉订盟后,刘邦本想退兵,在张良、陈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击楚军。五年十月,两军战于固陵(今淮阳西北),项羽小胜。刘邦以封赏笼络韩信、彭越、黥布等,垓下一战重创楚军,逼项羽自刎于乌江 (今安徽和县境) ,终于结束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

编辑本段九里山之围

五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70万人与10万久战疲劳的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韩信挥军进攻,首战失利,前军被项羽率楚军骑士击败,信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包抄攻击楚军后部步军。楚军久战疲劳后军迎战不利,汉军将楚后军与项羽前军骑士分割两半,韩信再指挥全军反击,楚军大败,阵亡四万余,被俘两万,被打散两万,仅剩不到两万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汉军亦伤亡十几万。后楚军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项羽率800人突围逃至东城自刭而死。刘邦于是还至定陶,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他的兵权,后改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县东)。

编辑本段称帝建汉迁都长安

在公元前202年的正月,刘邦兑现了先前的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越王。受封的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开始假意推辞,韩信他们说:“大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能率领众人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是众望所归。”刘邦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们大家都这样看,觉得有利于天下吏民,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极大典,定国号为汉。

即位的同年五月,刘邦在洛阳的南宫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刘邦的总结确实说对了,战争的胜败,人的因素总是最重要的。

后来,刘邦迁都长安是因为一个叫娄敬的士卒的提醒,娄敬从山东赶来见刘邦,说刘邦得天下和先前的周朝不一样,所以不应该像周朝那样以洛阳为都城,应该到关中定都,这样便可以在秦地固守险地,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张良同意娄敬的建议,他说关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退可守,攻可出。刘邦听了表示同意,于是很快将都城迁到了长安。

回答:全人,汉语词语,读音为quán rén,意思是指人格、道德和学行等各方面毫无瑕疵的人;四肢健全的人;保全人民。

延伸:

1、《庄子·庚桑楚》:“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 成玄英疏:“全人,神人也。夫巧合天然,善能晦迹,泽及万世而日用不知者,其神人之谓乎!”

2、《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惟彼君道,得命之情,故任天下而不强,此之谓全人。”

3、《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殊不知凡为女子,必须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四者兼备,才算得个全人。”

4、朱光潜《谈美感教育》:“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所有的本能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全人。”

5、南朝梁·沉约《与徐勉书》:“外观旁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

-全人

《山河月明》是一部以明朝为背景的历史剧,其中男性角色非常亮眼,而5位女性角色也非常重要,在剧中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命运,那么这五位女性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河月明》5位女性结局

除了男性角色的出色表现,《山河月明》中的女性角色也是才华横溢,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马皇后,吕氏,徐妙云等等。

马皇后

马皇后朱重八娶了贤良淑德,的妻子,她勤奋、谦虚、博学、机智,帮助朱重八和朱标解决了许多政治问题。剧中,朱重八想送东西给徐达,却不想让徐达王在朱重八不知所措的时候,马皇后及时求婚,好让自己嫁给徐达。

不得不说,马皇后真的很聪明。他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徐达的女儿,这不仅解决了朱重八的顾虑,还控制了徐达。除了在政治上帮助朱重八,马皇后在生活中给了朱重八很多温暖。最终,马皇后因病去世。然而,马皇后的生活还是令人满意的。她受到丈夫的爱和儿子的尊敬。

侧妃吕氏

吕氏虽然身为太子的侧妃,却生下了太子长子,也就是历史上的朱允炆。因为常氏忧思多病,太子府实际是由吕氏打理。吕氏这个人虽然很有能力,但是野心却极大,对待儿子的朱允炆的教育,她非常的严格,从来没有丝毫的懈怠。在太子妃死后,侧妃吕氏被扶正,朱允炆成为了嫡长子,在朱标死后,朱允炆继位,但是因为吕氏家族的干预,最终葬送了朱允炆的帝位。

在他去世之前,吕氏的生活很悲惨。虽然吕氏是王子的侧妃,但她过于奢侈,经常独居。不得不说,吕氏生前是孤独的,他的结局是悲惨的。

秦王妃

秦王妃是海别的姑姑,因为朱元璋想要拉拢王保保,便让自己的二儿子娶了她。秦王妃嫁给秦王并非所愿,她根本就看不上平庸的秦王,只是苦于命运的安排,不得不从之罢了。在做秦王妃期间,她看上去非常的贤惠,但是实际上一直为哥哥收集情报。后来秦王死了之后,朱元璋下令让她殉葬。

最后,她不仅被王宝宝抛弃,还被朱樉嫌弃,不得不说,秦王妃是政治牺牲品,最后被朱樉害死

徐妙云

徐妙云是徐达的女儿,尚在闺中待字之时,便上能做徐达的主,下能教养弟妹,掌管着整个徐府,被人称作女诸生。因为徐达功勋卓越,在赏无可赏的情况下,便赐了一门亲事,将徐达之女徐妙云,嫁给皇四子朱棣为妃。对于这桩政治联姻,虽然朱棣多次拒婚,令徐妙云颜面扫地,但是徐妙云还是顾全大局,给足了朱棣里子和面子,最终通过个人魅力,令朱棣倾心。

婚后,徐妙云成了朱棣的妻子。虽然朱棣一开始不想嫁给徐妙云,但婚后朱棣很欣赏徐妙云,最终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徐妙云的结局,可以称的上人生赢家。她与朱棣算得上是先婚后爱,徐妙云成了朱棣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朱棣称帝之后,徐妙云被立为皇后,她有了展现自己能力的更大舞台,最终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代贤后。不仅如此,朱棣的孩子大部分是徐皇后所生,帝后恩爱程度可见一斑!

海别公主

海别作为敌国的公主,被大明将士所俘虏,是朱棣将她救下,并为她母亲伸张了正义,因此她打心里感激朱棣。后来她来到大明,成为了一名女官,看着朱棣大婚,她心里不是滋味,对于朱棣她是喜欢的。但是两个人之间的立场,就注定了他们不会有好结果。在大明为女官期间,海别一直和姑姑,为家乡收集情报,是名副其实的内奸。

以上是《山河月明》5位女性结局的主要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资讯,还请继续关注哦。

吕后,历史上一伟大女政治家,虽未称帝,却实际掌握帝权,而在吕后的带领下,吕氏势力更是达到顶峰,吕氏王、侯遍天下。但是在吕后死后,吕氏势力一夜之间便被连根拔起,土崩瓦加,是吕氏势力不够强吗?还是另有原因? 吕氏集团强大的势力 吕氏集团势力不可谓不强大,在吕后在世时,想方设法的为吕氏子弟封王、封侯、封将,目的就是通过不断的提升吕氏子弟在朝廷中的地位以及掌握的实权,来巩固吕氏,使其能够泰山崩而吕氏不倒,当然,后事证明,吕后的想法有些异想天开。 影视剧中吕后形象 在吕后临死时,为吕氏留下最后一个手段,令吕禄、吕产统率南北军,掌握整个皇城的军权 七月中,高后病甚,乃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吕王产居南军。——《史记》 并对他们苦口婆心的说道: 吕太后诫产、禄曰:「 ”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史记》 高祖曾说过非刘氏不可称王,若有称王的天下人可以起兵讨伐他,而我对诸多吕氏封王,我在的时候还好,可以压制住众人,而我不在了,众人势必会反,所以为了防止他们反,或者有能力平定他们反叛,我吕氏一定要牢牢地握住兵权啊!在我死后,不要为我送葬,而是要把握兵权,守卫皇宫的安全。说完,吕后便离世了。 影视剧中吕后形象 吕后离世了,而其煞费苦心为吕氏集团势力培育起来的势力,仍是最强,可以死死的压制住众人,此时的吕氏集团势力仍是不可谓不强。 吕氏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的表面原因与直接原因 就是这么强大的吕氏势力一夜之间便土崩瓦解了,而其表面原因与直接原因都很简单,无外乎是惦记吕氏的人太多与吕氏掌门人吕禄、吕产太蠢。 吕后死后,齐王是第一个发难的:齐王乃遗诸侯王书曰:「 ”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王齐。悼惠王薨,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为齐王。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灭梁、赵、燕以王诸吕,分齐为四。忠臣进谏,上惑乱弗听。今高后崩,而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侯。而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寡人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史记》 总之,齐王说了一大顿,吕氏的各种各样的坏,我齐王要替天行道,起兵伐吕,这是刘氏藩王的行动。 紧接着朝中大臣绛侯周勃丞相陈平开始谋划。 绛侯乃与丞相陈平谋,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寄往绐说吕禄曰:「 ”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籓,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史记》 若说刘氏藩王直接起兵伐吕,朝中以周勃、陈平为代表的大臣们则是在内部搞破坏,以虚言哄骗吕氏,待其交出兵权后,吕氏便是鱼肉,而众人则成为了刀俎。 吕后一死,内外之一便全部开始活动,可见此时吕氏的敌人实在是太大,令人防不胜防。 影视剧中周勃形象 而吕氏失败的直接原因就是,此时吕氏的掌门人吕禄、吕产实在不是很聪明,不但不清楚时局,还很容易被骗。 在姑姑吕嬃得知吕禄要交出兵权后十分生气,大骂吕禄,并且将收藏的金银珠宝全都拿了出来撒一地,说道:「 ”我不要在为别人守着财物了”。 嬃大怒,曰:「 ”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乃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 ”毋为他人守也”——《史记》 由此可见,吕氏的掌门人不够聪明果断也是吕氏快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吕氏灭亡的根本原因——人心向刘不向吕 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刘邦,而此时刚开国不久,朝中很多文武大臣都是先帝忠实的追随者,对刘氏还有深厚的感情。吕后乱政,碍于吕后的威势以及她是高祖微时妻子的身份,这些大臣们拿吕后没有办法。但是吕后一死,便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束缚他们了,刘氏受到的屈辱已经够多了,是时候光复汉室了。 影视剧中刘邦与吕后结婚时 不光老臣们人心向刘,近乎天下人此时仍是人心向刘,这点从周勃进军后,众军士的反应便可以看出。 太尉将之入军门,行令军中曰:「 ”为吕氏右襢,为刘氏左襢。”军中皆左襢为刘氏。——《史记》 周勃问众军士,支持吕氏的举右臂,支持刘氏的举左臂,众将士均举左臂。 刘氏人心所向,吕氏人心所背,这就是为什么吕氏有那么多的敌人,而刘氏一呼百应,这便是吕氏灭亡的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的弊端 强大的吕氏集团一夜之间便覆灭,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封建制度的不成熟性。 其实不光是汉朝,不光是吕氏,在整个封建社会中都存在这个问题,而皇位的更替往往伴随着流血事件更能说明这点。 那么封建制度的不成熟性,究竟不成熟在哪里呢? 影视剧中吕禄形象 皇帝具有不可控性,这个皇帝可能是英明的,可能是昏庸的,可能是刚硬的,可能是软弱的,可能是善良的,可能是邪恶的。而皇帝身边的人往往英明的、昏庸的、刚硬的、软弱的、善良的、邪恶的都有,毕竟人口基数大嘛。英明的皇帝身边往往是贤臣,昏庸的皇帝身边往往是小人,软弱的皇帝身边,必定有刚硬的人在支撑,等等,等等。 所以,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控性,使得往往有很多人伺机而动。贤臣往往等待圣君,圣君在出世建功立业,圣君不在闭世修身养性。小人往往期待的是昏君,昏君在小人耀武扬威,昏君不在,小人夹尾巴做人。因此,皇帝一人可以影响一个朝廷。 影视剧中吕后和刘盈形象 因为刘盈软弱,所以吕后刚强,顺利创立吕氏基业,又因为吕禄、吕产昏庸,所以吕氏基业迅速衰败。正是由于这种封建制度的不成熟性,导致权力的更替,事业的兴衰是很平常的事情。 时刻录品历史 吕氏的灭亡看似因为吕禄、吕产的无能,实则因为人心向刘不向吕。吕氏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盛极而衰,爬的越高摔的越狠。吕氏过于强盛而走向衰败,站的过高而摔的过狠,倘若吕氏满足于当前的富贵,不谋权篡位,也就不会有最后被灭族的下场,而是永华富贵几百年。所以,富贵适当即可,贪多未必好。 喜欢时刻录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1845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2
下一篇2023-09-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