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濑巳喜男,与沟口健二和小津安二郎齐名的日本**大师,其导演生涯经历了战前和战后两个高峰。成濑1905年8月20日出生于东京一个贫困的剌绣工家庭,小时即喜欢文学。由于家庭清贫,无法继续中学学业,转而就读一家技术学校。15岁时父亲逝世,他不得不找一份工作帮补家计。经由朋友帮助,他在 1920年进入松竹**公司做道具管理员。松竹其时刚成立,很快便随着1921年Minoru Murata导演的《路上的灵魂》——由于其叙事技巧和对平常人日常生活的描绘而成为革命性的日本**——的上映而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日本**界的主要力量。成濑在松竹度过了20年代,后以助理导演和编剧毕业。在导演五所平之助帮助下,成濑于1929年成为松竹正式职员。翌年,成濑终于在松竹工作了10年之后得到执导**的机会,拍成处女作、闹剧《武打夫妇》。在第二部**《纯爱》中,成濑显示了他的诗意风格,这部**赢得松竹同期另一名导小津安二郎的赞许。
1930年至1934年间,成濑统共在松竹蒲田制片厂执导了22部默片,形成了自己作品的主题,并进入了广泛获得日本观众和评论界共鸣的丰收期。然而无论他早期的成功,对比当时西方的标准,成濑在松竹的薪酬极其微薄。在松竹工作期间,他谨小慎微低调地生活,寄宿于一间二楼公寓,租自一个事业无成的寿司店老板。由于早年失去双亲,他一直与贫穷为伍,因此形成害羞内向的性格。拍片之外的大部分时间,成濑地躲进一家廉价酒馆的饮酒间里独酌,在那里他有机会观察到芸芸众生的生活百态,并得以将这些第一手的知识直接搬到影片中去。虽然其早期作品均为喜剧,其中也包括对阶级差别和低下阶层挣扎求生的严肃描绘。这些作品中最为出色的一部是笑中带泪的《小人物,加油吧!》(1931),故事由成濑自己写成。说的是一个贫困的保险经纪对富贵前景的热中与行动。付不起房租和买飞机玩具给儿子,儿子偏又遭逢车祸,他几乎不能自制。结局是:他的儿子痊愈了,由于做成一宗生意,家庭的经济状况稍微有了好转。
1933年,成濑以两部作品达到了默片**的巅峰。这两部杰作的主题贯穿了他此后的作品。享有盛名的**杂志《**旬报》将这两部杰作列为年度十大作品,与沟口和小津的作品并列。其中一部杰作《与君别》,成濑自编自导,描绘的是艺妓的世界。为了抚养孩子,一个寡妇成为了艺妓,但随着时间流逝,她的顾客弃她而去转而寻找更年轻有姿色的女人。儿子鄙弃她的工作,而加入了流氓团伙。一个被老父为维持家庭生计而卖为艺妓的年轻女子,和她的儿子产生了爱情。年轻的女妓将他带到了家乡渔村,在那里两人互相表白了爱意,她劝他改过自新。为使妹妹不再和自己一样跳入火坑,年轻的女妓到离开了他,到更远的地方谋生以获更高的收入。由于非凡的角色创造和场景安排,《与君别》显示了成濑融合诗意现实主义和女性主义情感的艺术天赋。由于早年艰辛生活的激励,成濑在其所有作品中,格外地注目于女性承受的由于历史性的不公平带来的痛苦。《与君别》中的年轻艺妓,是他全部作品中大量的独立女性角色中的第一位,她公然不顾其父亲的颜面,在结尾发誓,不管如何艰辛,绝不向命运低头。Audie Bock在对成濑的分析中,指出他通过简单的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在《与君别》中,他的这种天赋表现在类似于这些场景里:男孩的母亲,望着镜子里自己头上布满的数不清的灰发丝,发现容颜的老去,即使拔光它们也已没有任何意义。在另一场景中,在那个抛弃她转而寻找更年轻艺妓的男人面前,她和别人拼酒最终大醉,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他的轻蔑之情。
成濑1933年的另一部经典之作《夜夜作梦》,两个主角分别由20年代起日本欢迎的女明星之一的千叶早智子和和斋藤达雄——在小津的**中其喜剧性的表演家喻户晓——扮演。故事的创意源于成濑,叙述在一个日本港口城市,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年轻女子,想方设法抚养其子,在一家水手开的酒吧里做舞女。后丈夫回来,她的工作环境使他感到沮丧,自己却又找不到工作。小孩为一辆汽车撞伤,父亲绝望之下,抢了一家公司的保险箱。在警察的追赶下,他蹈海而亡。妻子得知噩运悲不自禁,但仍强忍痛苦鼓励儿子面对不幸要坚强。在建立叙事的过程中,成濑全面地挖掘了默片的创造性潜力。事实上每个镜头都突出地表现出其细微的艺术素质。成濑有意识使用选择聚焦以从中突出角色;使用快速蒙太奇和不同寻常的倾斜摄影机角度和独一无二的摄影机运动,例如对角色经常从推进转到特写,以及以倾斜的推镜横扫酒吧内部以突出酒吧老板。无论技术的表现如何,成濑从未忽略故事中角色的视点。斋藤达雄和千叶早智子的表演令人难忘。斋藤的角色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失意者,以一种温顺和听天由命的态度面对生活,事实上不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罗曼蒂克式的英雄。影片发展到最后,令人哀其不幸而怨其鲁莽。
1934年,成濑加入了草创时期的新PCL公司,拍了他在新公司的首作,也是他的有声片处女作《姐妹心》,本片改编自川端康成的作品,描述由于母亲的专横而成为牺牲品的三姐妹,被逼去做弹三味线的街头艺人。成濑在PCL的第三部作品《卿如蔷薇》(1935)大获成功,被《**旬报》评选为年度**,成为继1928年Teinosuke Kinugasa的经典默片《十字路口》之后,第二部在纽约上映的日本**。《卿如蔷薇》是一出喜剧,讲述一个办公室女孩,试图寻找抛弃了她和诗人母亲的父亲。她发现他在乡下和情妇住在一起,于是竭力劝他回家并参加她的婚礼。她希望自己成为父母的调解人,但当父母在婚礼上再晤时,看得出来,他们过往的婚姻明显是错配。**结尾,他重回情妇家中居住。在这部**中,成濑幽默地批评了传统的婚姻观和家庭观。
1937年,成濑与千叶早智子结婚,后者是《卿如蔷薇》的女主角两人有一个小孩,不久离婚,成濑回复单身汉的生活,独自居住在中等的公寓里,常常留连酒吧。数年后他第二次结婚。成濑继续为PCL(1937年后PCL重组为东宝)执导影片,但非常不满意于这个时期所拍的大部分影片,认为它们主要是作为商业任务分派到自己头上而拍出来的。但也有例外,《家庭工作》(1939)具有清晰的自传性色彩。它讲述一个大家庭的成员,无论老幼,迫于经济压力,必须全部出去工作。如同成濑自己的经历,老大被迫放弃继续上学的梦想而找一份工作谋生。
战争期间成濑继续拍片,其中一部作品《售票员秀子》(1941)是喜剧,描绘小城的工作为巴士售票员的女孩的生活,标志着他和高峰秀子长期合作的开端,她比其他女星更多地在他的片中出现。
随着1951年的作品《银座化妆》的上映,成濑走出艺术创作力衰退、较少创作的战争时期,重新焕发光彩。在这部作品中,田中绢代扮演一个上了年纪的酒吧女主人,她十年如一日地供养儿子和周济前夫钱财。她拒绝了一个富有男人的爱情,虽然这个男人对酒吧的资助正是她求之不得的;她在与一个年轻女人争夺一个富有的年轻男子的爱情中败下阵来。这部作品回归到他较熟悉的主题,揭示了被环境所改变的女人的生活,喻示着成濑的新生。1950至1960年间他在东宝执导的一系列作品是他成熟期的大师杰作。
这些杰作中,有六部改编自女作家林芙美子的小说。林芙美子在小说中描绘了自己戏剧性的挣扎生存的生活,她的观点引起成濑的巨大共鸣。《饭》拍于1951 年,是这些改编中的第一部,描述的是大阪郊区低下阶层的生活,说的是一位没有孩子的家庭主妇(原节子饰)的失意的生活。高峰秀子,成濑最欣赏的女优,出演了《闪电》(1952),仍是改编自林芙美子的小说,讲述一个未婚女子试图逃脱自己低贱的家庭环境,但最终未能如愿,因为她无法抛下母亲独自生活。《妻》(1953)改编自林芙美子另一部关于婚姻的小说,这次说的则是妻子设法阻止丈夫投向另一个女人的怀抱。《晚菊》(1954)基于林芙美子的小说展开,描绘的是艺妓的生活。成濑讲述了东京四个退休的艺妓孤独而凄凉的命运。成濑利用限制的摄影机运动使内景和街道上熙来攘往的外景成对比的对位法,生动传达出老年人的感受。成濑欢迎的作品,当推拍于1955年的《浮云》,仍然起用高峰秀子扮演林芙美子悲剧原作中的女主角。故事讲述一个年轻的女人在战争期间(绵延到战后)与一个已婚的男人的爱情。1962年,高峰秀子还在成濑最后一部改编林芙美子的作品《放浪记》中扮演主角。这部作品改编自林芙美子的自传性同名小说,是关于她早年挣扎生存的作家生涯的悲剧性的实录。
成濑战后执导的其他经典**包括1952年的《母亲》,1954年的《山之音》,1956年的《流》和1960年的《女人步上楼梯时》。《母亲》中,田中绢代扮演带着三个儿女的贫穷的母亲,在长女的帮助下,她努力经营后夫的洗染店生意。《山之音》改编自川端康成小说,说的是一个丈夫在外包养情妇并有了孩子的年轻妻子(原节子)的故事。她做了流产,发现自己仅能从公公那儿获得支持和温情。《流》汇聚了一批当红的女明星包括高峰秀子,山田五十铃,田中绢代,杉村春子,描绘了少女眼艺妓屋中的艺妓们的悲惨命运。多数艺妓,没有意识到房屋即将被售而她们将不得不面临离开的命运,快乐地继续着她们的生活,即使她们的世界将进入艰难时世,因为管理艺妓屋的女主人拒绝了转向卖化经营的潮流。《女人步上楼梯时》类似于银座酒吧女主人(由高峰秀子扮演)的编年史,讲述她拒绝将酒吧变为妓院的故事。她是寡妇,心中却永葆对逝世丈夫的思念之情,因此而拒绝再嫁,甚至为此拒绝了酒吧老板的爱情。《流》和《女人步上楼梯时》表达了导演的观念,即,迷人优雅和美丽的传统日本被战后年代的商业堕落败坏了。
成濑在60年代继续拍摄**,他最后一部**为《乱云》,1967年发行放映,享有盛誉,讲述一个年轻的寡妇迫于环境的影响,而不得不迁到北海道,在亲戚家经营的小酒馆做女仆的故事。成濑死于1969年7月2日,享年63岁。在37年的导演生涯中,他拍出了87部**。终其一生,在他的大部分**中维持着一致的个人化的影像风格。然而,早在拍片的初期阶段,他就修正了他的**路向。饶是如此,早期的大多数默片中,他还是较大范围地试验了各种**新技术;在有声**阶段,他选择了更为柔和的视觉风格。他限制摄影机的移动,避免不寻常的摄影角度和快速蒙太奇,仅注目于演员的面部表情和姿态。他对外景拍摄的厌恶,使得他更集中于在摄影棚中以生活化的方式表演的室内剧。曾在他许多**中有过出色演出的高峰秀子说,拍摄前,他会和她过一遍剧本,如果眼神或姿势足以有效地传达双方的情绪,就不用对话。结果,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和她之间几乎无需说话。
死前那几年,成濑的声誉随着他的作品回顾展的举办而提高,许多人认为他是世界**中的一位巨匠。但和其他伟大的艺术家相比,成濑的声誉受到其过分单纯化和简化的风格的影响。经常地,他的哲学常被说成是最缺少变化地沉闷,由悲观主义走向绝望的虚无主义。这样的结论毋宁说是笼统空泛和误导的。无论如何,成濑成功地执导了许多喜剧,他的大多数成功的生动作品中融合了幽默,温和和迷人的场景。就由于面对不公平的社会秩序而对人类的局限性不留情面这点上,成濑的观点是悲观的和怀疑论的,却并没有流于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对于他**中的所有不快乐的家庭,他不断地给他的主角们以不断的爱和仁慈的激发,为角色赋予天生具有尊严和高贵的禀性。他从来对政治和顺效解决之道不感兴趣;他在的**中作出的社会批评,其尖锐之处超越对任何特定意识形态的依附。例如,他对男权社会压抑女性发出的质问就可放诸四海而皆准,非独他那个时代的日本为然。成濑的女主角在生活中屡战屡败,却挑衅性地拒绝认输——她们发誓继续战斗—— 使得他的**对人类的精神持善意的肯定。成濑对他的角色与命运的角力寄予了深厚广大的同情;他通过诗意和普适性的艺术的创造,适足构成他的伟大。
参考:唐纳德里奇和约瑟夫L安德森:《日本**:艺术和工业》(Rutland, VT: Charles E Tuttle, 1959);唐纳德里奇:《日本**》(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71);Audie Bock:《日本**导演》(Tokyo: Kodansha International Ltd, 1978);Noel Burch:《给远方的观察者》(Berkele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Georges Sadoul:《**辞典》(Berkele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2);William DDrew:《夜夜作梦:成濑巳喜男的默片巨作》
有马稻子
有马稻子(InekoArima)昭和时期的日本女演员,生于1932年,父亲是日共党员,她是宝冢歌剧团出身,50年代后期和冈田茉莉子是松竹的两个台柱演员。代表作品有**《彼岸花》《夜之鼓》《人间的条件》(一·二部)《浪花之恋物语》《はだかっ子》《武士刀残酷物语》等;舞台剧《飘》《奇迹的人》《孤苦盲女阿玲》等。
中文名:有马稻子
外文名:ありまいねこ、-
别名:中西盛子,ネコちゃん、おイネ
国籍:日本
血型:A型
出生地:日本大阪府丰能郡池田町(现池田市)
出生日期:1932年4月3日
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宝冢音乐学校
代表作品:《彼岸花》、《夜之鼓》
前夫:万屋锦之介
生平
有马稻子(ありまいねこ)刚生下不久,因其父系***员,遭政府通缉,被迫逃亡。4岁时寄养在朝鲜的姨母家,为其养女。1945年进入釜山高等女子学校。日本战败后回到大阪,就读于府立夕阳丘高等女校。1948年高中毕业进入宝冢音乐学校,次年进入宝冢歌剧团。因演出《文福茶釜》等舞台剧而为人所知。1951年初次参演《宝冢夫人》一片,成为引人注目的影坛新秀。
1953年与东宝公司签订专属契约,相继参演千叶泰树导演的《向日葵姑娘》,今井正导演的《浑浊》等片。颇受好评,被认为是原节子第二。继有演出成濑巳喜男导演的《晚菊》,丸山诚治导演的《伊津子和她的母亲》、五所平之助导演的《亿万长者》等,均有好评。
1955年转入松竹公司,次年主演小林正树导演的《泉》、中村登导演的《白色的魔鬼》也是他的代表作。50年代后期和冈田茉莉子是松竹的两个台柱演员。这一时期她的代表作有《夜之鼓》(今井正导演)、《彼岸花》(小津安二郎导演)、《浪花之吻物语》(内田吐梦导演)、《我的爱》、(五所导演)等。
1961年与万屋锦之介结婚,1963年夫妻二人主演今井正导演的《武士道残酷物语》,颇受赞誉,1965年与万屋离婚。以后很少参加**拍摄,专门从事电视节目和舞台剧的演出,是一位自50年代以来著名的优秀演员。
评论
如果要是看到年轻时代的有马稻子,一定会让人眼前一亮。穿着衬出美丽香肩的毛衣,配上紧束腰部的裙子,还有无意间卷起头发的披肩,都给人一种都市间清爽的感觉。在拍小津安二郎的**《东京暮色》(1957)和《彼岸花》(1958)时,有马稻子回忆道:“在小津的剧组里,争强好胜的自己每天都想着一定要努力成为让导演满意的完美的演员。”岂不知正是因为她有着超凡脱俗的美才会被导演选上。
在本书中,有马稻子用轻快、自然的笔调描绘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从进入宝冢歌舞团,到活跃于东宝与松竹**公司;从与岸惠子、久我美子的友情,到投身民艺剧团在全国巡演,所有这些美好的经历无不娓娓道来。至于和中村锦之助(万屋锦之介)的结婚与离婚,这种与大牌导演的恋爱与分手,书中也做了详细的描述,也会让我等凡俗之辈得到获取八卦的满足感。当然作者并没有太多纠缠于这种男女情爱的内容,而是在行文中散发出鲜明的知性色彩。
四十几岁到七十几岁之间,有马稻子在全日本的巡回舞台上共演出《孤苦盲女阿玲》(导演木村光一)达684场,并在“阿寅”系列中饰演美丽的妇人,也曾在电视剧中出演过保姆的角色。所有这些,有马稻子在侃侃而谈之余,更愿意从她作为演员的经历中提炼出一些切身的感悟。“作为一个演员,最重要的是磨练演技和提升自己的素养,如果做不到这些,再怎么宣传包装也无济于事。”对于能和像亲人一样的剧团成员共赴旅途,有马稻子也表现出深切的眷恋。
“确实,有马稻子有好胜、任性和固执的一面,但我想这样的女人也一定有相反的一面吧。在与她的接触中,我看到了她正好与之相反的一面。”与有马稻子有过亲密交往的川端康成这样写到。这才是真正的甜言蜜语。受人尊敬的女演员朱迪·丹奇在英国的舞台上看过《孤苦盲女阿玲》后,眼中泛泪地表达了对有马稻子的表演的赞美。与有马稻子有过交往的白洲次郎、大江健三郎等对有马稻子也都是不吝赞美之词。所有这些,全都铭记在稻子的心中,支撑着她在演艺之路和人生之路上继续幸福地走下去。
《**旬报》2013年2月上旬号文:内海阳子
花钱现象:不理财,无财可理,女人不需懂理财。
花钱理由:钱是靠赚来的,不是省来的;理财赚钱是男人事。
十八世纪诞生的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被誉为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莫札特的天才音乐家之名其来有自,三岁便展现出音乐奇特才能,五岁时更请求父亲教授大键琴,并谱出交响曲,年仅六岁就展开演奏之旅,十一岁写出第一部歌剧,十三岁被大主教提名为乐团首席,是个早慧的音乐神童,很早就名利双收。
日本作家榊原节子所著的《后半辈子不败の金钱哲学》中,曾提到莫札特的授课费用。莫札特一节课收费两盾(荷兰货币单位,当时一般女仆的一年收入为十二盾);另外若进行钢琴演奏,音乐会的表演约可收益一千盾的报酬,以当今的价值换算,莫札特的年收入约为十三万欧元,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收益,在生命最后几年,莫札特健康不佳,但仍有不少高收益的成就,然而却陷入更加拮据的窘境。
可惜这样的天才,以及收入颇丰的财务,并没有带给莫札特安稳的财富人生。据悉,他的理财观念不当,挥霍金钱,最后落得破产的下场。生前不缺钱的莫札特,晚年贫病交迫,三十五岁便英年早逝,甚有民间传说,莫札特死后无处下葬,直接被丢弃在贫民坟窟。
一个人,从贫穷到富有,有多远的路要走? 对于很多人来说,难的并不是如何将一百万变成一千万,而是如何突破零。这就是所有理财法则中必定提到的教战守则:先累积第一桶金。致富路上,第一桶金很重要,如果得不到第一桶金,就不会获得富裕的感觉。这个观念对女孩尤其重要。
因为女孩容易受到先天性别观念的影响,认为女人是花钱的动物,男人是赚钱的动物。在「赚钱」是男人责任的观念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薄有财富,甚而成为「守富」的理想就会渐行渐远。因为,随着时间流逝,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会有增无减,为了生存需要承受的财务压力只会愈来愈大,尤其在婚姻不必然是终极人生保障的社会趋向的现代,男人未必可靠,自己又轻忽累积财富的紧迫性与未来性,那真是陷自己于危殆的贫苦生活中了。
那种只能过著今天赚钱明天花光,或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将如影随行折磨著自己的尊严、青春,让生命与生活的品质大受冲击,信心也将逐渐消磨殆尽。
女人的一双巧手若腾不出来打理金钱和财富,将会是许多女人面临年老孤苦无依时最大的悔恨与遗憾,终其一生在温饱线上的挣扎,仿佛走进了幽暗的隧道,不知何时长夜将尽。
为什么女人总是存不下第一桶金,总是摆脱不了月光女的厄运? 或更坦白地说,「根本无意」存下第一桶金,问题出在哪里? 答案其实和心理认知有关,就是「我是女人」。别怀疑,这可是很多女孩在理财方面存在的首要心理盲点和迷失。这也可以说是本书提醒的十八种守不住财富的第一要因,我特地列在最后一篇,就是希望女性朋友不可或忘。
稍微留意一下身边的女性,你会发现,虽然很多女生也口口声声说重视理财,但行为上却根本不作为,潜意识视自己为理财绝缘体。原因即在于两个不当认知:
第一,认为年轻的时候可以靠父母,嫁人可以后靠老公,老了还可以靠孩子。换言之,自己的一生无须理财,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观念。即若父母、老公、孩子,都如设想般地理想,也愿意好好照顾你,但你若真有财务的能力,不仅可让这些亲人的经济担子更轻,且更能赢得他们对你的敬爱。甚若有一天他们陷入财务危机时,你的存款所能适时发挥的效用,当更能换得你亲人的生计安全。多一份你的财富,亲爱的家人岂不是多一份人生保障吗?
第二,畏惧数理专业。我们有个印象是,男生偏好数理;女人偏好人文。所以在求学时,男生多数选择理工科系,女孩则选择人文科别。女孩子经常将数字视为是自己的罩门弱点,尤其现代理财的方式多元,涉及的财经专业也多,导致不少女孩更是对理财保持距离。长期忽略以及未深入寻找自己合适的投资管道,于是不谙理财的女孩,一旦手上偶有闲钱,加上理财风气盛行,就容易糊涂地盲目跟风,胡乱投资,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损失严重。
换言之,畏惧与远离理财知识的女人虽然有理财意识,但是理财过程与涉入过于简单,收益甚微不说,抗风险能力也很弱,一旦经济环境变动,便不得不退回月光族的行列了。
按理说,女生天生心思细敏,对理财之事应该更在行才是,但还是会有女人糊里糊涂地跌在理财这个坑里,这绝对是心理意识上没有做好准备,犯下了上述的心理盲点。但这其来有自,也跟某些女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关。
前不久,与一名好久不见的老朋友相聚,得知她育有一个漂亮女儿,心里好生羡慕。谁知,朋友却并非这样想。她用貌似很有心得的语气为养女孩子的辛苦,做了一句言简意赅的总结,她说:「唉,生个女儿就是来讨债,来帮咱们花钱的! 」接下来,朋友列举了自己给女儿在艺术培养、仪容训练,乃至穿着打扮方面的花费,细细算下来,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传统有句话说「女孩要富养,男孩要穷养」,许多父母在女孩出生开始,便不停地投资女儿的美丽,包装她的仪表和修养。女人如花,哪个父母不小心呵护、疼爱有加呢? 况且,据说从生理结构的差异,女性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往往高于男性,她们很早就善于识别花花世界里的红红绿绿,能从一堆东西中迅速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挑拣自己喜欢穿的衣服,对这个说「Yes」,那个说「No」。简单说,女孩对美的事物意识得很早,总有自己的主见。
然而,有意思的是,很多女孩子对感性的事物,比如色彩、线条、图案很有理解力,但对金钱却缺少概念。这也许是绝大部分家庭教育的因素,很多家长不愿意在幼年时期教导女孩子理财方面的事宜,为的是害怕女孩子变得过于世俗和拜金,他们更倾向把女孩培养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认为这样的女孩才会人见人爱。文前一开头之所以提到莫札特的故事,原因就是许多女孩有类似的艺术家性格,有才华但疏于理财,音乐神童的故事不正是一种警惕吗?
于是,如今,当身边有人告知这样的女孩子要理财,要勤俭节约的时候,从小脱俗的她们,其心中的茫然和抗拒或许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了。
这话真的不假,一名心理咨商师朋友告诉我,在很多女人的潜意识里,钱就是很俗气的东西,过于钻研,仿佛就市侩,所以从小就没养成重视金钱的习惯。
更由于父母的呵护,使得女孩们不如男孩们极早就意识到财务的紧要性。没有及早建立财务意识,欠缺对数字的观念,又加上现今人们习惯使用信用卡的「虚拟金钱」消费时代,所以几千几万的价钱在女人面临华服美包的 前,就仅变成轻飘飘的数字而已。还有的女孩子甚至认为「月光族」是一种荣耀,一种洒脱,因为这证明她还年轻、风华正茂,可以随心所欲地消费自己的钱包。
正是上面的各种理由成就了许多女人惰性理财,感性消费,终于陷入「月光族」或是失败在「罪钱线」。我认识很多的女孩,总是在工作很多年后,在繁忙的都市中茫然转身,才发现走过的路似乎除了对于青春的记忆,别无其他。于是读了本书的提醒,必须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年,我收获了什么? 」
诚然,经历是你的最大收获。成长成熟也可以算做一种收获;心态平和,遇事不再害怕姑且也算是一种收获吧;就连遭遇挫折和困惑都可以看做是一种收获,是种对于生命的体验。但是,往更深处想呢? 看见身边的同学、朋友或恋爱,或成婚,备妥了安全的财务计画,一个个挽着心上人走进礼堂、走进婚姻,尤其无论是单身或结婚,都胼手胝足地存下未来人生的安全保障时的那种安心瞬间,这时的你有没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慨?
如果说,对于每个女人来说,结婚生子并不是人生必需,也不一定就是人生真正快乐所在,那么,要想活得自我,过自己想要的自在生活,是不是就必须有「钱财」这个贵人来帮忙? 或者是踏入家庭的女性,为 又为人母,是不是也要为全家的安定幸福深谋远虑,请「钱财」来做保障,做护身符?
我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大龄女性,已经年过三十,还不得不因为经济原因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让父母为其焦急上火,也谈过几个男友,经济条件好的相她不中,经济条件差的,她自然也相不中,于是整日咳声叹气,看谁都不顺眼,身边人想劝慰几句,又不知从何说起。爱情没有着落,银行又没有存款,只能当个相看两讨厌的啃老族了。
女人啊女人,若能早知今日,还能以女性为由怠惰理财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女人要想成就真正独立的自我,就必须摆脱传统观念,从各种倚靠男人的公主梦、钓金龟婿梦、啃老梦中醒来,拿起理财这把武器,保卫自己的人格完整和行为自由,让自己活得有收获又有尊严。
别害怕,别被理财这门学问吓得退避三舍。理财并非什么洪水猛兽,只要小心翼翼,趁早理财,即使有点曲折波澜,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hold 住财富。事到如今,抵抗了物质的诱惑,节制了贪婪的欲望,理智地取舍进退,坚定着从容自持,反省了种种败家行径后,女孩们终于走到了觉醒理财、硬著头皮也要理财的这一步,还真的很不容易。但万古不移的道理,只要开始就不嫌晚了!
■ 找个男帮手学理财。你害怕数字,陌生理财,没关系,你身边总有信得过的男性,诸如兄弟、朋友,请他们协助你跨入理财的第一步。女人的优点就是倾听,多听听友人的看法,甚至是专业人员的分析,久而久之,你会有自己的心得,以及表现出早已潜藏的敏感与胆识。
■记帐,理财最简法则。所有的理财书籍都会谈到一件事情,就是记帐。倘若你身边真没有人手协助,你依然可以从记帐开始。记帐为什么会被视为是「理财最简法则」呢?
很简单,因为一切操之在己。透过记帐,你可了解自己的花费动向,进而从中检讨,据以改进,完全不必假手他人。可别太相信自己的记忆力,还是老实写下支出细项,从中检视与反省,才是理财上策。把每笔开销,包括每笔存款,按照目录分门别类地记载下去,就可以省去用脑的负担,避免记忆的错误了。记帐这件事事关重大,可别再用自己是女性来搪塞了。
■懒女人理财三法则。无论你多么不食人间烟火,无论你的数字能力烂到什么程度,关于理财说穿了,记住三件事:「能省就省,能滚就滚,能赚就赚」,这是一位女性长辈教我的话。「我哪懂什么专业理财? 反正,小倩,我告诉你,我就谨记这三个原则。」嗯嗯,一点不假,这位长辈就是这样日积月累,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在她的那个年代里面,哪有什么专业理财知识? 靠的仅是一些再简单不过的原则,然后在时间的累积下完成了不花俏却效率奇高的致富学。
不久前,我和一名在文化界工作的主管聊天,谈到了我撰写这本书的动机与想法,这位主管非常赞同我的理念,就是,每本理财书都在教读者进攻(积极理财投资),但我的这本书是想从「防守」观念说起。因为我深信,女人勤恳工作,只要不误踩心理的地雷,长期固守下来必有可观的财富累积。
这名主管赞同之余,也说了他母亲的故事。他的母亲从几十年前,就固定将一些微薄的所得投放在股市里面,绝大多数只买台塑股票,她的母亲当然并不熟悉经济大势、公司财报等经济资料,但是只要公司经营者努力可靠,那就算是投资王永庆先生吧。几十年下来,这名主管的母亲就是靠著股利股息,拉拔着他们孩子长大,撑起了一家的生活。
不乱买、不误踩地雷,长期的傻瓜投资法,就让一名妇人成就了一个家庭的经济。不必细算,你也能想像,几十年下来的绩优股,恐怕是数十倍的惊人涨幅与报酬率了。
提醒女生要守富,就是告诉你要有规画、有步骤、有定额、有目标地支配个人的钱财和资产,且重点是要守得住。真正归根结柢,最关键的「守富提醒」非日常生活费的使用莫属,对于年轻的女生来说,这点是最重要的。因为,年轻女生往往自制力不足或者谋画不够,以至于开销超支。开销超支便会直接导致女生的理财计画破产。
针对每月的日常生活费,我们可以分为几大部分:饮食消费;服装、化妆品基金费;通讯、交通费用;房租费用;交际应酬费用;疾病风险基金和孝敬老人基金。这里面所提到的「基金」,不是真正的基金,而是说,每个月为自己留一小部分可能会感冒生病、打针吃药的钱,如果本月自己没有生病,那么,这笔钱便可以滚到下个月的「投资基金」里面。
一个建议做法是:将不同的支出项目分列预算(就像有媒体报导,成功理财女性买了不同小猪扑满,贴上标签,做为不同目的的储蓄或开支),一旦预算没有花完,就可将该项目预算移到投资项目中,这样就可以将「花钱项目」慢慢转到「投资项目」(诸如买定期定额的基金,或是绩优的股票)。这么做的优点是,从心理上说,你会出现正向的财富累积感受,长线来看,你过的就是上升趋势的理财大计生活了。
不分男女,理财要有成的惕励都是: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这点,老天是公平的,努力钻研、辛勤耕耘财富,每个人都一样。熟能生巧,天长日久,女生自然就会习惯每日理财的生活。所以,说白了,理财不过是一个习惯问题。好习惯,人人都要养成,男人可以,你一定也可以。
再强调一次:千万不要以你是女生当借口,自认是理财的绝缘体! 尤其别不食人间烟火,只要不以金钱为作恶,输在「罪钱线」,那么,你的守富日子就正式起步了。
守富秘方:
找个男帮手学理财;记帐,理财最简法则;懒女人理财三法则:能省就省,能滚就滚,能赚就赚。
(本文授权自好人出版/ 张倩华《女守富不败保钱术:女人必防的18个花钱陷阱》)
《女守富不败保钱术:女人必防的18个花钱陷阱》作者:张倩华
出版社:好人出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