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结婚风俗都有哪些?

农村的结婚风俗都有哪些?,第1张

说起结婚那可是两大家子人结为亲家的美事啊!但南北方结婚的风俗各有千秋,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南北方农村结婚的主流流程:

北方结婚是这样的!在双方家长见过面,确认这门亲事的时候,男方家长里要额外给准媳妇五金(一般指首饰)和一万零一意味着百里挑一。随后开始筹备婚礼需要用到的东西,但这时得需要把彩礼给提前准备好送到屋子里,但是到了结婚的这一天还是有送彩礼来但是它只是一个空箱子,所以只起到了一个走形式的过程。在这一天里男方的家长会在屋子里准备大枣,花生, 桂圆,莲子意味着早生贵子。新娘接去男方的家里后,开始跪拜父母。拜完后再招呼一下亲戚朋友再把新娘接送到女方那边晚上再接回来,接着就是闹洞房,这是大人们都会让自家的小朋友们到新房子玩耍一是为了烘托气氛二是寓意着这家人早日添丁。

在我们南方农村,这样最主流啦!在结婚的这一天的开始也就是零点整男方的家人需要点一盏油煤灯意味着生生世世,随后新郎出门接新娘,这盏灯不能熄灭,直到过了这一天才能熄灭。南方人讲究整点所以12点时开始放鞭炮,迎新娘,开宴席,送彩礼(这时是有装实物的彩礼)。这时男方家里辈分最高的长辈会坐在大厅的正中间,新郎和新娘的家人坐在左右边,新郎新娘从上到下敬酒。接着就是闹洞房基本上就和北方风俗一样了。

所以,南北方农村结婚风俗都是各有千秋!但是可别忘了,婚后要家庭和睦噢!

旧 社会 的百姓,生活困苦。我们新中国的将领中,有不少都是贫农出身的,开国少将李文清也不例外。

而令人意外的是,李文清参加红军,起初并不是为了谋一条生路、为底层人民战斗,而是为了报当地恶霸的夺妻之仇。这给他的人生经历,蒙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

李文清出生于1910年,在湖北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中长大,是家里的独子。

那时清朝还没亡,底层农民心目中,读书做官是最好的出路,李文清的父母取这个名字,本来是想让他走科举的路。但是他们家实在太穷,李文清长到少年时期,家里就没法供他继续读书了。

1927年,17岁的李文清和自己的表妹周幺妹结婚了。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表亲结婚是很常见的,李文清和周幺妹家里条件相当,都是贫农。

结婚后,小两口在家附近的地主那里租了七亩薄田,打算以后种田耕地,踏踏实实地成家过日子。如果事情顺利地发展下去,李文清本来可以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

奈何天公不作美, 他们结婚的第一年,居然赶上了200年一见的大旱 ,七亩田的收成,只能勉强凑够给地主的那部分。这对新婚小夫妻,接下来整整一年将没有任何收入。

他们怎么办?只能去有钱人家里做工了。周幺妹去了地主二儿子李学武家做丫鬟,李文清则去了远一点的王姓富户家里放牛。

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周幺妹和李文清之间可以算是全无音信,只有李文清回家时才能聚一聚。

李文清没想到,在王家做工,本以为是一次转机,却招来了更大的麻烦。王家的牛突然发了疯牛病,没多久就死了,王家有了损失,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责任推到李文清头上,说牛得病都是因为他。

疯牛病怎么可能是人为的?王家完全不听李文清的辩解, 把他痛打一顿,还没收了他将近一年的工钱,让他空着手滚回家去 。旧 社会 的农民,地位就是如此低下。李文清走投无路,只能乖乖回家了。

回家之后,他面对的是更让人气愤的事情——他的老婆周幺妹被地主二少爷李学武霸占,成了他的小妾!

夺妻之仇,不共戴天,在直冲脑顶的愤怒中,他拿了把刀,直接冲进李学武家,要把周幺妹带走,但他家的佣人直接把李文清拦倒在地,拿棍棒重打了一顿,还轻蔑地对他说:“我们这里只有二少爷的小妾,没有你老婆,你从哪来的滚回哪去!”

李文清看他家闯不得,就要去报官,居然被自己的叔叔拦了下来——“他们那些上层人,都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官老爷的胳膊肘,在哪件事上不往地主那边拐? 你李文清一个小老百姓,要去报官,只能受委屈。

这下,李文清什么都没了。地主和富豪剥夺了他拥有的一切。他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儿,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正巧,贺龙领导的红三军正在湖北活动,他听说红军是帮老百姓打仗的,不向着那些地主、官老爷,他脑子一热,直接参军去了。他盼着自己闯出一番天地,回来向恶霸报仇。

那段时间,李文清天天在村口等部队路过。一个傍晚,他听人说红军正在邻村过河,立马跑了过去,打了声招呼,就跟大伙一起挽着裤腿过河,踏上了行军的路。 这一年是1930年,李文清在20岁时,冲动地成了一名军人。

在强烈的仇恨中,李文清在部队训练得比谁都勤快,冲锋冲得比谁都狠。他心里一直对李学武给他的侮辱念念不忘,他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以后找机会向他报仇。于是,李文清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了一名排长。

1931年年初,李文清在的红三军再次路过湖北松滋县,他终于找到了报仇的机会。一天,他带着几名属下气冲冲地来到李学武家里,以前一无所有的小伙子,现在是当兵的了,李学武听到风声,早就跑得不知踪影。

李文清找不到人,就直接把李学武的房子一把火点着了 ,看着眼前的熊熊大火,他心里的仇恨才终于化解了。

回到部队里,李文清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这种行为,和土匪有什么区别?!这不是一个当兵的人应该干的事情。李文清被关了禁闭。

但,此时的李文清却完全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错:“他抢了我老婆,我烧他的房,有什么错?哪怕现在枪毙我,我也不后悔!”

指导员听了直摇头: “你这种思想是大错特错!你以为你是一报还一报,但以后呢?你身上的仇,是阶级仇,我们斗争的目标,就是消灭阶级仇恨,彻底打倒地主,你去烧了他家房子,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李文清听得似懂非懂。不过,他也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当兵真正为的是什么。报一时的仇,确实是爽快,但只要地主依然是地主,长工依然是长工,丫鬟依然是丫鬟,这样的事以后还少不了。

果然,不久之后,李学武开始找李文清父母的茬,把他们从老家逼走了 。周幺妹也被卖给了别人,生活依然困苦。

而在队伍里的李文清,随着对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了解越来越多,他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一项伟大的事业。

我们都知道,工农阶级的革命,可以说是中国 历史 上最伟大,也最浪漫的一场革命,底层人民真正站了起来,打破了长期以来被压迫、被剥削的状况。

以现代的角度回望过去,这是一个事实,而若是站在李文清这种晚清贫农的角度看,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现在,他居然正在做这种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业,让以后和自己一样的人们有好日子过,不再无缘无故地被人欺负,这难道不让人热血沸腾吗?

从此以后,李文清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严肃、更深刻的认知。 他抱着和以前一样努力的态度,而努力的方向却不一样了。

1931年4月,李文清冲在前线,为了保护老百姓不被流弹砸中,受了非常惨重的伤——腿上被子弹打中,肚子炸开一个大口。在医疗条件极差的情况下,李文清的这种情况,基本上是无力回天了。战友们都能看到他肚子里白花花的肠子,他的脸也被砸中,五官模糊,几乎就是在等死。

贺龙恰巧经过,对这位小战友的惨状十分痛心。这时,李文清突然用了最后一丝力气,拉住了身边战友的衣角,贺龙一看,大喊: “有救!”, 立刻把他转移到了医护人员那里,开始做缝合手术。

得亏是李文清命硬。红军的医疗条件不算好,但李文清因为年轻、身体素质好,硬生生挺过了鬼门关。 只是,打进他腿里的弹片,因为位置太深,一直没有取出来。

贺龙说他是在阎王爷面前走过一遭的娃娃,一定要妥善安置。他看他还不能行军,就把他交给了当地的老乡,特意叮嘱他们——就一个月的时间,一定要还他一个 健康 的战士!

那位老乡非常靠谱,细心地照顾李文清,真的让他在短短一个月之后回归了红军队伍。

归队之后,李文清的劲头一点没被磨灭,继续抢在人前冲锋陷阵。 三年之内,他不仅腿上遭过殃,肩上、眼睛也接连被枪弹射中。

在枪林弹雨中,他于1934年成了一名团长,而这些伤痛也给他埋下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 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右眼永久失明了。

李文清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股“匪”气。说实话,他虽然思想转变了过来,但骨子里,还是那个提着刀找地主报仇的愣小子。就连面对自己的老乡,他态度也是粗暴得很。

1932年,李文清养好了伤,正是在军中拼死拼活、步步高升的时候。一天,部队不知道从哪搞来一头猪,这帮早就饿红了眼的战士兴奋得不行,上上下下都盼着饭点赶紧到,慰劳慰劳素了许久的五脏庙。

然而炊事班里有个叫郭树槐的人,他馋得实在受不了,就和炊事班的另一个战友偷偷把猪下水煮熟吃了。

李文清既是他的领导,也是他的老乡,知道这事,气得不行。要知道,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一头猪可是很大一笔财富,对吃不上好饭的红军们来说,猪下水也是宝贝啊!郭树槐怎么能背着大伙吃独食呢!

李文清在震怒之下,把郭树槐绑在树上,大力抽了他一顿。也是郭树槐倒霉,执行的时候,有个战士没掌握好手劲,把郭树槐的腰给抽伤了。

郭树槐与李文清本来关系挺亲近,走南闯北,老乡的温暖是无人能代替的。

然而因为这件事,李文清和郭树槐在同一个部队共事多年,始终避免和彼此交流,即使见了面,郭树槐也不搭理李文清。

李文清的性格的确太刚硬了。 直到55年后,年迈的李文清重病在床,郭树槐前去看他,这两个人才冰释前嫌。 李文清终于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懊悔,郭树槐也只能长长叹一口气——造化弄人呀,谁让李文清就是这个脾气呢!

除了这回事之外,李文清还因为脾气吃过一次亏。接下来的这次遭遇,甚至差点让他丢了命——抗日战争时期,李文清手下的队伍从敌人那里缴获了一批武器,其中有一把小手枪特别趁手,李文清很中意,打招呼说要自己留着。

没想到,政委抢先一步,把小手枪要了过来,送给了延安的一个小姑娘。李文清一听就不乐意了——本来就是自己先看中的东西,居然被人拿去送人,这也太不地道了!

于是,急脾气的他找到政委,开始两个人还有说有笑地拌嘴, 结果没说几句,二人都急了,场面越发僵硬,甚至掏枪相对

当然,他们最后并没有闹出人命,不过周围有不少人都看见了。很快,部队里就有传闻,说李文清和政委吵架掏枪了。

贺龙也听说了这件事,顿时非常气愤——他手底下的兵,本来就因为“匪气”总被人诟病,现在李文清给他闹这一出,不是又证明他治下无方吗!贺龙气急,叫了人来,说要直接枪毙李文清。

这下,李文清是撞在贺龙的枪口上了。他没想到一档小事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他不是普通群众,能在田间地头随便打架,他是红军!

他的一举一动,都与队伍的团结,与红军在老百姓面前的形象有关。李文清终于害怕了,服了软,跟贺龙承认错误。贺龙说要“枪毙”,其实也是气头上的话,加上一旁同志的求情,他最终还是撤回了命令。

这件事过后,李文清意识到了思想素质的重要性。 当兵不仅得靠拳脚,也得靠脑子。不久之后,他就去了抗大学习,把自己落下的文化知识补了上来。

在特殊的年代,知识与素质水准直接挂钩——必须认识 社会 为何动荡,才更清楚自己该干什么。 李文清对革命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之后,就变得没那么浮躁了,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员。

1952年,李文清已经当上了司令。部队再次经过家乡,他想回乡去看一看。今时不同往日,李文清的名号,在湖北松滋已经是响当当的了。

他回乡省亲的消息传出后,当年在他头上作威作福的李学武吓得屁滚尿流。偏远乡村对“民主”的概念比较迟缓,一个跟自己有夺妻之仇的大官要来,李学武只觉得自己走到了绝路。

他思前想后,被强烈的恐惧折磨,居然在家自尽了 ——地主的富贵生活,本身也成了 历史 ,李学武的人生,也没什么可以留恋的了。

而李文清以前心心念念的周幺妹,现在已经嫁给了别人。 李文清一回家,就看见一对中年夫妇朝他扑通一声跪下——周幺妹怕他计较,特意过来向他赔罪。

李文清长叹一口气: “现在的 社会 和以前不同了,你们不用跪我!” 他把他们两个扶起来,给了他们一些钱,让他们好好生活。 22年前的仇,已如过往云烟,如同儿戏了。

1955年,李文清被授予少将军衔。1999年,李文清因病去世,享年89岁。

一、婚前

  1媒说

  这个程序是必须的,不论你是青梅竹马还是两小无猜,也不论你是如胶似漆还是已经好到了肉里头,更不管你是生死与共还是难解难分,这个程序是必须要的。倒不是父母有多大面子,也不是说要传承“父母之命媒说之言”的古训,实际上是父母为你站的一班岗,也就是说,当你的发展产生危机的时候,这是一张挡箭的牌子。

  当然,有的父母自然会考虑所谓门当户对因素,也有的父母会对你选中的对象来个二次考察,把好进口关,还有的女方父母确实也有明媒正娶的思想,总之,父母自有父母的一番良苦用心。

  2看亲

  即“相亲”。由媒人向男家介绍女方晶貌、家庭情况后,男家初步同意,便遣媒人请庚帖,叫议亲。也有先相亲的。一般未婚男子都怕羞,由已婚的兄弟或叔伯去代看。而被看的姑娘又往往故意避开,只能看到她兄弟姐妹,藉以推测她的模样,俗称“摸姻缘”。所以有“相亲相舅”的谚语。新式婚姻就没有这猜谜式的前奏。

  3合婚

  媒人将女方庚帖送交男方父母,男家就将庚帖压在灶君神龛前,如三日内家中无盘碗打破、小孩跌伤或与人争吵等不吉利的小事,便初步通过,也有再去问签诗或请算命先生合婚。解放后,此种风气在农村尚存。即使不迷信,但在熟知女方家况不宜作亲后,正好借口神灵示意免得结怨,女方家属也能乘机收回“面子”。

  4定亲

  男家合婚满意后,就由媒人将男方庚帖送女家“开合”,然后双方商定聘金数和嫁奁厚薄等,称“议聘”。再由男家遣人到女家“小定”,以戒指及四样礼物为聘,女方以鞋袜等回礼。再由男家送聘金、彩礼及“糖金奶”。待择定婚期,通知女方,名“送日”。双方都设宴请客,称“饮定酒”,客人要送陪嫁品。

  5送年月

  就是到了瓜熟蒂落的状态了,就去找算命看年月的先生选择结婚的日子,也就是算得上是最后一次向女方家作一定补尝。

  二、婚礼

  1、送礼:按一般习俗,参加婚宴都要准备一份小小的贺礼,用红纸或专门印制的双喜字封包,里面放进适当的贺礼金,礼金数目根据客人的经济情况和与新郎、新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定,但最好要取双数,含六为“禄”,八为“发”,百为“白头偕老”的意思。

  2、入席:参加婚礼要按照主人或主持人的引导就座,如果没有人引导,可以和熟悉的亲友坐在一起,但应注意不要主动坐到“新人桌”或“父母桌”。席间取菜、吃食要讲究礼貌

  3、敬酒:新郎、 新娘到各席敬酒致谢时,大家起立举杯,和新人先轻轻碰杯,再道“恭喜”。不要把新郎、新娘灌醉,不要东拉西扯,要把新人在每桌敬酒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以让他们圆满结束宴会,早入洞房。同时,自己在酒席中,也不要大喊大叫,要节制饮酒,以免醉后狂言失礼。

  4、撒纸屑:结婚典礼上,人们欢笑着把五彩的纸屑撒向天空,撒向新郎、新娘,也撒向前来道贺的客人们。这种风俗起源于 意大利。中古时代,意大利凡参加婚礼的人,要向新人撒一把五彩缤纷而细小的糖果,祝福新人过着甜蜜的生活。到了19世纪,人们把撒糖果改为撒彩色纸屑。

  5、食汤圆: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6、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7、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8、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9、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10、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11、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12、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13、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4、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5、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6、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7、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8、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9、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应该是在八十年代,那时间我们豫南地区大部分结婚前一天都是女方先在家中待客(也就是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第二天男方家里待客,女方有抬嫁妆的劳力(俗称“歪脖”),还有长辈等组成的送亲队伍(俗称“送客”),开始是由扁担等抬嫁妆过去,而后几年条件好一点的用拖拉机拉嫁妆。

说起结婚当天更是热闹喜庆,男方一早由家里出发娶亲(本地人叫娶新媳妇),有犟子嘴(负责放炮,协调娶亲),娶妮客(一般有男方嫂子或者近门婶子)两人或者四人成双,再有一个近亲小伙子骑自行车带新娘(那时间新郎不随车去新娘家),(再后来有头有脸的用吉普车娶亲,已经算是最高级的)一般都是六个人或者八个人(需成双寓意好事成双),一路鞭炮,十里八村听到都知道有人家娶媳妇啦。

至于娶亲还有很多规矩风俗,不能一一言表,但那时风俗纯朴,人性简谱,由于没有其它更多娱乐,所以每当村里有人结婚,往往都是每家每户都有礼品送过去,(譬如,单子,毛巾被之类),主家也摆宴席招待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于是村里便一派喜庆,热闹起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2428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