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姐婚姻介绍所。在山西省吕梁柳林县你想要找对象、找女人,找结婚的人,都可以到柳林县任大姐婚姻介绍所,这个介绍所成立于2018年5月28日,经营者为任卜粉,为了帮助广大男性性找到合适的对象开设的,在那里可以联系到女人。
柳林县百年主题婚庆酒店好。
结婚选择柳林县百年主题婚庆酒店好,地址在柳林县柳林镇贺昌大街,舞台宽阔敞亮,婚礼灯光、音响设备好,酒店旁边的交通便利。
结婚选酒店需要注意:清楚酒店宴会布局、了解酒店灯光、清楚酒店进场费和清场费的标准、清楚宴会桌数、酒店能够提供哪些免费服务等。
文 | 典典的蟹妈
最初从彭懿的《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中了解到这本书时,我并不是很有兴趣打算细读。彭懿说它是一本安慰心灵的好书,通过鼹鼠、河鼠、蟾蜍、獾四个动物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两个简单的主题:友谊和对大自然的赞美。故事中的四个主角与其说是动物,不如说是披着动物外衣的四个单身中年男人。在中年的人生里,满世界瞎逛的冒险已成为不切实际的奢望,唯有家才是让人身心放松的地方。本书中动物们齐心协力的最大冒险,也只是为了回家。
这是一个看上去似乎有些无趣的故事,但为何历经百年却依然位居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之列?我想其中必然有它获此殊荣的道理。鉴于手头所写的中篇也算是动物小说,我把此书买来,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终于开始体会到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真正用心。这真的不是一部只给孩子看的通常意义上的动物小说,它以故事为外壳,通过诗情画意的手法探讨了成人世界在琐碎无聊之外的人生意义。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生平。1859年出生于英国爱丁堡,五岁丧母,随后丧父,由其亲戚收养,因家境贫寒未能如愿上牛津大学,二十岁开始从事银行文员工作。在工作单调无趣之际,开始业余写作,作品很快发表问世。到四十岁结婚时,他已有三部文集出版。1900年他的儿子阿拉斯泰尔(昵称“小耗子”)出生。“小耗子”先天有眼疾,性情怪异,爱哭闹,格雷厄姆每天为他编讲睡前故事,这一系列故事成了《柳林风声》的雏形。
一个中年得子的父亲,从儿子四岁起每天为他讲故事,哪怕偶尔出远门不在儿子身边,也通过写信从不间断。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温馨的故事,其动人之处不亚于故事本身。格雷厄姆最初讲述故事的时候,他不会想到,十几年后他挚爱的儿子突然卧轨自杀,从此与他阴阳两隔,当年这些温情时刻都成为了触痛心灵的往事。坚信儿子是天才的格雷厄姆再也没有机会望子成龙,而他本人在儿子死后,直到1932年去世的十几年里,再也没有任何作品问世。
回过头来反观《柳林风声》这部作品,故事性明显并不曲折,两条简单的线索并行发展:一是富二代蟾蜍炫富烧钱购车闯祸作死,导致入狱,自己想方设法越狱,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夺回被黄鼠狼霸占的家园;二是中产阶级鼹鼠厌烦琐碎生活离家出走,结识同阶层新朋友河鼠与獾,一起帮助蟾蜍夺回家园,其间鼹鼠发现自己的家才是最值得留恋的地方。(“家就在这儿,它需要他。”)
这样的故事对小孩子来说没有理解上的障碍,风趣幽默而不失哲理的语言更是让成年人在忍不住发笑的同时陷入深思。(“他听不到良心在耳边嘀咕“刷墙”。”“要是你的头倒插在水里,你自然不可能痛痛快快发泄你的一腔怒火。”)作者在围绕上述两条线索交错讲述故事的同时,中间插入了一个看似突兀的章节:“黎明前的笛声”。很多人认为这一章多余,在我看来,如果没有这个章节,恐怕本书改名为《蟾蜍历险记》或《鼹鼠的发现之旅》更合适,但在整体的格调和灵魂方面都会有所缺失。
这一章是本书的升华部分,并非可有可无,它是承前启后的过渡,单独拿出也可以成文。讲的是蟾蜍入狱后,不知实情的鼹鼠与河鼠在家等待蟾蜍归来。水獭的儿子小胖胖丢失了,他俩帮着去河边寻找小胖胖时,像梦幻一样,在河边柳林月下听到了神秘的音乐。在音乐中,动物的救世主潘神现身,帮助他们找到了小胖胖。
我无法揣测,格雷厄姆当年是否真的给儿子讲过这段带有宗教色彩的魔幻故事,这样的故事对孩子来说有些离奇,可以说是作者刻意夹带私货的一章。或许,格雷厄姆幼年失去父母的痛苦一直如影随形,或许,格雷厄姆有过儿子幼时走失又找到的经历,短暂的分离曾让他一度绝望。但这里他并没有强调这些,更多的是赞美大自然,认为大自然与生灵万物息息相通,所有的痛苦和悲伤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都能治愈。原因在于,“这正是那位慈祥的半神为了关怀他显身相助的动物,送给他们的一件礼物——遗忘。”
“为了不使敬畏长留心头,不使欢笑变为忧愁,只要在急需时求助于我的威力,过后就要把它忘记!”
“为了不使肢体红肿撕裂,我松开设下的陷阱,陷阱松开时,你们就能把我瞥见,因为你们定会忘记!”
“我是救援者,我是治疗者,我鼓舞潮湿山林里的小小游子,我找到山林里迷路的小动物,为他们包扎伤口,嘱咐他们把一切忘记!”
《柳林风声》就是这样借潘神之口,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安慰了世人的心灵,却无法疗愈格雷厄姆多年后的失子之痛。命运安排他如有先知一样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似乎在提示他如何面临人生随之而来的最大不幸。但他却如良医救不了自己的命一样,在儿子死后,心灰意冷,终生未再写一字。(话说写作未必疗伤,这便是一个例证。)
据说,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记性太好。对于痛苦的往事,忘记是最好的告别。这世间有太多的别离,没有谁能陪谁永远一起走。即使书中的鼹鼠、河鼠、蟾蜍、獾,四个老伙伴也会因为各回各家而终将别离。人生没有大团圆结局,别离是常态,也是归宿。在这条不归路上,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一旦逝去便再也不可追回,不如放下,一别两宽。
然而,付出了的真情,不是说一声忘记便能忘得了的。真能做到太上忘情,人人如佛陀般不动声色,这世间也就用不着流传那么多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了。忘记最痛苦的,记住最美好的,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人生若只如初见,就像书中的鼹鼠最初在如诗如画的河边倾听那样:
“我什么也没听到,除了芦苇、灯芯草和柳林里的风声。”
摘要: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婚俗的一项--倒宝壶。结婚那天去娶新娘的时候新郎要带些两瓶红酒,到了女方家里后,娘家人要把瓶里的酒倒掉,然后用绿豆把酒瓶装满,这也就是所谓的宝壶。那么山西除了这些习俗之外还有哪些结婚的习俗呢?山西传统的结婚习俗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山西的结婚习俗吧!议婚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如果女方家长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山西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雁北一带称之为“换婚单”。具体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狗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这一程序相当了“六礼”中的“问名”。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晋北一带叫“送契”,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按照忻州、长治等地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在晋中一带,则说女方“问出去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前一部分内容。由于现在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然而然也就免了。
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约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现在山西各地仍有这种习俗,不过“相亲”的主角已由双方家长变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相亲”的意义已不在于认亲家,而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媒人或介绍人引见,两人对面而坐,互相窥视对方的形貌举止,正所谓“对像”是也。
定婚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和“纳征”,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
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晋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在翼城一带,“吃面”则仅限于女家,称为“吃许口面”。
定亲这一天,晋东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在晋南的闻喜,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除各色衣料、金银首饰、酒肉糖果外,还有90个花馍。女方的回礼,除衣装鞋帽,各种文具外,也有几十个花馍。男女双方把花馍切成薄片,分送亲友、乡邻,称为“散喜馍”。
晋南襄汾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晋中祁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
山西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XXX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帖”广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姻愚弟(兄)鞠躬”。“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全柬制成,太原、大同等地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九)。祁县、平遥一带则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
在订婚之日,晋南一些地方,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
出嫁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寿阳一带称为“会择”,大同等地则称为“择期”。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列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雁北一带称为“通书”,晋南等地则称为“送好日”、“下知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吕梁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
山西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几天或头一天,也有的在迎娶当天早上,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送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太谷等地把“催妆”称为“饷飧(sun孙);寿阳一带称为“送嫁妆”,同时把女方陪送的妆奁叫做“陪随”。在迎娶之前,大同一带,男方要送面粉和肉给女家,面粉叫做“离娘面”,肉叫做“离娘肉”。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
收到妆奁后,男方要回送女方一些礼物。太原一带,男方回送女方的是清酒、猪头和蒸卷,称为“上头盒”。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晋南襄汾一带,在女儿出嫁前夕还有“踩花堂”的习俗。一般是由女方派两名能言善辩的妇女,打着喜字灯笼,提着小箱子,抱着个瓷娃娃,在夜里二、三更天到男方家中去。进了新房后,女婿取出箱子里的镜子照照脸,意为新郎、新娘见面;来人在瓷娃娃两腿之间洒点水,意为贵子洒尿。然后,男方再给来人些喜钱,并把她们恭恭敬敬地送走。
迎娶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山西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大同一带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带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女儿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饱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
婚礼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新娘未出轿之前,雁北平鲁一带要由婆婆为她搽点粉,名为“添胭粉”。随后新郎手捧古书——《春秋》或《礼记》,和引亲先生到轿前迎接新娘。新娘头蒙红盖头、又叫“遮头红”,手捧内盛米、谷等物的“宝壶”,由引亲先生抛撒五谷开路,与新郎脚踩红毡,步入院中。晋南闻喜等地则由新郎手端搽油盘进轿,掀起新娘盖头,给额上点一点胭脂,名为“搽油”。然后由女方的“送姑”、即女送客和男方的“捏姑”、即女伴客,左右掖扶新娘下轿,脚踩红布或花布进院,名为“铺踩布”。翼城、曲沃一带负责“添胭粉”的是女方的伴娘,搽好脂粉后,新娘怀抱柳斗、桃技、历书、秤或辐条、铜镜、铜锁、箭等镇物,由“扶女嫂”左右技出。随即以红绫一条,让新郎、新娘各执一端,男先女后踩着红毡相随人院,名为“牵红”。有的地方由司仪迎轿唱喜歌,祝愿夫妻美满幸福。
拜堂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雁北大同一带,拜堂时新郎拜,新娘却不拜,与常俗殊为不同。
洞房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晋中、晋南等地,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
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还要在门口贴喜联,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忻州等地,洞房门头还要挂一个面塑兔子。沁县一带,洞房里摆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用于照妖避邪;灯烛悬挂高墙,通宵不火,俗称“长命灯”。
雁北平鲁一带,入洞房之后,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虚射,名为“撵白虎”。晋中、晋南的一些地方,则把弓箭悬挂在墙上。民间认为,洞房易受邪魔侵扰,如果不禳解、镇压,就会出现异常事故,于新郎、新娘不利。
晋中祁县等地,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忻州河曲一带,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今以后成为他的媳妇了。
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jin谨)礼”。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山西各地风俗稍异,雁北平兽一带是新郎、新娘共喝一盅酒,称为“玉皇酒”,又名“和好酒”;闻喜等地则衍变为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同吃“合婚面”。
新婚之夜,晋南一些地方还有“踩四角”的习俗。新郎拉着新娘在炕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踩时,还要有人在旁边念诵赞语:“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个常好着”
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回门婚后第二天,山西各地,男家要设筵款待亲友和宾客,亲友和宾客向男家恭贺行礼,俗称“道喜”。晋东南陵川一带,女方父母也托亲友中的妇女到男家贺喜,叫做“上饭”。安泽一带,亲友、宾客至男家贺喜时,还要竞相索取新娘所带来的果饼,名为“讨干粮”。雁北平鲁等地,婚后第二天还要举行拜人仪式,由新郎、新娘依次向前来道喜的亲友和宾客行礼。
山西各地,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一早,新娘要拜谒公婆和家族中的长辈,家族中的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分人小’或“见大小”,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临猗一带,男家还要引导新娘拜见街坊邻里,各家老少一拥而出,围观新娘,称为“拜巷”。浮山等地则称为“串村子”。类似的仪式,岚县一带则在新婚当天拜堂之后举行,名为“吃过街饭”。一般是由男方本家或邻里请新娘到家里象征性地吃一点饭。各家要事先准备好座席和饭食,并在大街上迎候。新娘由“大戚”(即迎亲、送亲的亲友)各二人陪同,每至一家,“大戚”介绍过主家身份后,新娘就要上前拜礼,互相见礼毕,然后入座,象征性地吃一点饭,一般为“圪托”。饭毕,由主家送出,又由另一家接走,直到“大戚”认为满意为止。一般不一定是有请必至,大量的还要谢绝。当地非常重视这一习俗,一来是让新娘认一下本家、邻里,便于日后往来;二来显示婆家的人缘。请过街饭的越多,主家越高兴。事后,婆家都要给请过街饭的人家送谢帖,以表谢意。
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暖女”的古老习俗。这一天,女方父母拿着点心、烧饼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翼城一带称为“看三日”,沁县等地则叫做“打听三天”。
“回门”,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也流行于山西各地,只是时间不一,有在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也有在婚后第六、七、九、十以至十二天的,因地而异。平鲁一带,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即随送亲的回女家住一两天,称为“回亲”。襄汾一带也是婚后第二天回门,不过当天新婚夫妇还要一同再回到男家,称为“打来回”。广灵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家派车马迎请新婚夫妇回门,新郎在女家除拜见女方父母外,还要拜见女方亲友,一直住够九天才回来,称为“合堂”。榆次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婿要带上礼物同媳妇一块去女家,称为“谢婚”。在安泽等地,女家则在第三天,或第六天、第九天请新婚夫妇回门。吕梁山区的永和一带,女家有在婚后第七天接新婚夫妇回门的,名为“对七儿”;有在婚后第九天的,名为“对九儿”。闻喜、翼城等地,都是婚后第十天由娘家把女儿、女婿接回,连住十天再返回婆家。闻喜叫“出十”,翼城叫“唤十日”。浮山一带则是婚后十二天才回娘家,称为“出十二”。
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不过,深受初离家门、乍别父母的新娘欢迎的这一习俗,对于新郎来说,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且不说在女方亲友面前,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单单是新娘的妹妹们,他就招架不住。这些放肆的女孩,把烟灰、黑漆往姐夫脸上抹,让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饺子,无所不用其极。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怒,即使手足无措,备极尴尬,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
“会亲”,即新郎会见女方亲族的仪式,晋中等地在新婚夫妇回门时举行。晋南一些地方则是婚后第三天或第十天,在男方家中由新婚夫妇主持家宴,款待双方父母和双方亲友。通过这一会见,不仅两亲家加深了了解,联络了感情,就是双方亲友也初步结识,为今后的往来打下了基础。
“回门”在山西大多数地方即算婚姻礼仪中的最后一项内容。然而在太原、大同等地,还有“住对月”一种习俗,婚后满一个月,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够一个月才返回婆家。至此,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人生大礼才算落下了帷幕。
更多山西传统文化知识,山西传统习俗文化知识大全>>>
我经历过:昔阳一般需要给女方3种钱,订亲钱、看家钱和采购新娘衣物首饰钱,订亲一般6000---10000不等,看家比订亲少点,衣物首饰钱一般2万左右,现在也有一次性全包给3--5万不等,不过这些钱都用来采购新娘衣服、首饰和其他嫁妆,其他人听起来体面,女孩子找了个殷实的婆家
订亲就是订婚,男孩子到女方家,和女方家亲戚一块吃顿饭,认认亲
看家是女孩子和她家一个长辈到男方家认亲,以前的意思是看男方家庭经济状况如何,(要给来的长辈准备个红包,一般168、268元)
其他就是娶亲时需要的红包,每个6或者8元
娶亲还有包袱钱,新娘衣服里娘家包的红包,里面有多少,婆婆再放进去多少(这钱是留给小夫妻的,一般提前问好多少钱) 。
其实:
自古以来,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婚姻礼仪都遵循着周代即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和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程序不断得到简化。尽管山西各地区之间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其总的演进趋势都是由繁到简。近、现代以来,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
---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定婚---
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和“纳征”,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
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晋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在翼城一带,“吃面”则仅限于女家,称为“吃许口面”。
定亲这一天,晋东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在晋南的闻喜,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除各色衣料、金银首饰、酒肉糖果外,还有90个花馍。女方的回礼,除衣装鞋帽,各种文具外,也有几十个花馍。男女双方把花馍切成薄片,分送亲友、乡邻,称为“散喜馍”。
晋南襄汾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晋中祁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
山西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XXX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帖”广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姻愚弟(兄)鞠躬”。“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全柬制成,太原、大同等地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九)。祁县、平遥一带则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
在订婚之日,晋南一些地方,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
---出嫁---
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寿阳一带称为“会择”,大同等地则称为“择期”。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列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雁北一带称为“通书”,晋南等地则称为“送好日”、“下知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吕梁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
山西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几天或头一天,也有的在迎娶当天早上,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送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太谷等地把“催妆”称为“饷飧(sun孙);寿阳一带称为“送嫁妆”,同时把女方陪送的妆奁叫做“陪随”。在迎娶之前,大同一带,男方要送面粉和肉给女家,面粉叫做“离娘面”,肉叫做“离娘肉”。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
收到妆奁后,男方要回送女方一些礼物。太原一带,男方回送女方的是清酒、猪头和蒸卷,称为“上头盒”。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迎娶---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山西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大同一带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带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女儿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饱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
---婚礼---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