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第1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和要求写的字。

 1学习生字:

 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会给生字组词。

 (1)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① 用拆合法记“殿、眺、阁、耸”的字形。例如“殿”字。我们把它拆成三个部分,左上角是尸体的“尸”;左下角是个“共”字;右边是没有的“没”的右半边“殳”;再把这三个部分正确地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 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记忆“阁、雕”的字形。“阁”属于外形内声类,“门”形旁表意;“各”声旁表音。

 讲解:声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属于哪一类的;有的就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来。有的声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准确地表示读音。如:“堤”字就不能念成(shi)。因此,学生在遇到形声字时不要“念半边”,要正确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③ 用比较法(根据生字字形上的特点,找出一些与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间区别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记住生字的字形)记忆“栽、雕、赏”的字形。栽──裁──载;赏──党──堂;雕──准──谁──淮。

 (3)借助字典理解字义、词义;查字典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查字典使用工具书的这种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将终生受益。

 2解释下列词语: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内层有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横槛: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宫殿: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远眺:往远处看。

 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葱郁:青翠茂密。

 (五)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六)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讲读第1、6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

 (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二、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三、讲读,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明确:

 (1)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

 (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

 2按照提示给第二段分层。

 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从内部介绍长廊;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分层的结果:

 第一层是第12句;第二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句。

 3逐层学习:(重点学习第二层)

 (1)学习第一层:从整体和外部介绍长廊。长廊的外部:绿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2)学习第二层:长廊内部: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且内容各不相同。读句子;提问: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学习第三层:长廊两旁:风景宜人。“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句说明了什么(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使人神清气爽”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

 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怎样朗读这段才能把长廊的美读出来呢

 注意:学生读的形式要丰富一些;不要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俗话说“熟读成诵”,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此段。

 四、讲读,学习第三段

 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

 佛香阁: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读书。让学生从书中去寻找答案,组织好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多读、多说,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试背第4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齐读全文。昨天我们领略了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的美景,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的美景。

 二、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教师在范读时,要通过表情语气的变化,感情的处理来加以体现。

 (2)学生模仿练习。

 (3)指名朗读、齐读。

 三、默读课文,体会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游览顺序、观察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

 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游览顺序。

 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

 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四、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五、检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二)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

 2 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对

 颐和园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 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会用“耸

 立”“隐隐约约”造句。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难点 :

 利用网络制作一份“电子小报”并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

 网络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

 一、 介绍颐和园的有关资料。

 二、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⑴自渎课文。思考:作者抓住颐和园那些景物来描写的

 ⑵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段意)

 三、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耸立 、掩映、 神清气爽、 隐隐约约、葱郁等词的

 含义。

 四、 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可分三段也可分六段)

 五、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详)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网络查寻资料制作一份“电子小报”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颐和园是我国首都一处著名的景点那里历史悠久、景色怡人,是旅

 游观光的好去处。昨天,同学们随老师走马观花初游了颐和园,已经领略到了颐和园的美。谁来回忆,昨天的游览路线

 二、出示游览图,复习课文描写顺序。

 (学生复述,教师电脑演示)

 提问:初游颐和园,你感觉怎样(美)课文一开始是怎样写的(读课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丽的景色

 三、学生自读课文,摘抄优美词句,体会课文的美。

 1 学生自读课文勾划出优美词句,说出美在什么地方。

 2 电脑输入,感情朗读。

 过渡: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再加上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让我们感到颐和园更美了!

 四、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1、出示学习方法:

 ⑴读:找出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⑵看:利用校园网、互联网查看相关、录象、文字资料。

 ⑶讲:自己来作导游把美丽的景色描述出来。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解决些什么问题呢

 五、 聘请小导游。

 1、分组: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2、推选“颐和园小园长”。

 3、师:下面请小导游们到颐和园的网站上去收集资料,制作一份电子简报,

 向游客解说!(电脑出示制作步骤)(请学生读)

 制作步骤:

 一网络浏览查寻相关资料。(网址:)

 二复制摘抄文本。

 三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演示文稿。

 (要求:每一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好以后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解说)

 六、 网络浏览查寻,收集资料制作电子作品,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颐和园网

 站上查阅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自主查阅协作交流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难点)

 七、 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讲结合,理解课文内容。(重点:二、四自然段)

 过渡:我们现在就跟随小导游,去“颐和园”领略无限的风光。

 (一)团长介绍(历史等背景资料)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

 1 组长汇报。(边讲边演示)

 2 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 组员补充。

 4 游客质疑,导游解答。

 5 理解课文内容:

 ① 通过导游的讲解,长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长)

 ② 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的请用笔勾出来。怎样朗读才能体会到长廊的

 长(学生读)教师指正:哪些音要重读(电脑出示语句品读)

 ③ 长廊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电脑演示帮助理解)“几千幅画没有哪两

 幅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④ 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向前看……向上

 看……向两旁看……)

 ⑤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廊很美,为什么作者这样

 描写就让我们感到长廊更美了呢(写作方法:用词准确;抓住特点来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从下→上→两旁。还写出了感受。)

 ⑥ 过渡:在长廊参观真是美不胜收。我们不仅能看到五彩缤粉的彩画,

 闻到淡淡的花香,还能享受微风的轻拂。

 (三)第三自然段。(万寿山)

 ⒈导游解说。(山上景物)

 2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通过导游的解说你知道万寿山上有哪些著名的景点你觉得这些怎样

 怎样的美请你用书上的语言回答。

 4学生质疑。理解“耸立”的含义。(出示佛香阁帮助理解)

 5过渡:那琉璃瓦光滑 透亮而且是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

 排云殿,一排排宫殿富丽典雅,光彩夺目。真是雄伟壮丽!(结合演示)

 (四)第四自然段。(在万寿山上鸟瞰)(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

 过渡:要是登上万寿山,在山上俯看整个颐和园的景色那将是怎样一番情

 景呢

 1学生按照:读—看—讲的方法自主学习

 (电脑出示学习方法)

 ⒉质疑品读。(电脑出示优美语句进行品读)

 ①品读:葱郁的树丛……………朱红的宫墙。

 “葱郁”是什么意思!葱郁的树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反复朗读)

 ②品读:昆明湖…………一块碧玉。

 作者抓住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写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静、绿、比

 喻)这样描写你觉得怎样(美)现在我们就通过朗读来体会昆明湖 的美吧!(重点轻读:静、一镜子、绿、一碧玉)(电脑出示相关资料)

 ③品读:此时此刻……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体会“滑”的含义。(结合视频理解)

 3师:在万寿上上能观赏到这么美的景色,真让我们大饱眼福。我们看看

 小导游会怎样给我们解说呢!

 4导游解说。

 5 过渡:水平如镜的昆明湖倒映着翠绿的柳条,湖水显得更绿了。置身这样的环境中让我们感到如入仙镜,下面就请昆明湖的小导游们带我们去游览。

 (四)学习第五段

 ⒈小导游解说。每位导游只抓一处景物来讲解:历史—17孔桥—和小岛……

 ⒉重点讲解17孔桥:

 昆明湖上有著名的景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读后回答,(洞多柱子多狮子多。)(结合视频理解)

 (五)齐读第六自然段。(总结归纳:物多景美)

 八、刚才我们随着导游在颐和园里细细地游览了一番。那你最喜欢哪处景物呢请你用几句话写出你的感受)(学生在电脑中完成)

 九、 总结:

 今天我们在颐和园里作了一次免费旅游。颐和园那绚丽多姿的美景让人留连忘返,小导游们精彩美妙的解说更让我们领略到了颐和园的无穷魅力。我们祖国有这样秀丽的景色瑰丽无比的历史文化,真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

 第三课时(略)

 教学过程 :

 一、 完成课后练习。二、朗读训练。三、指导背诵。四、听写。

 附录:教学构想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0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 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美。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 创设情境,通过网络浏览查阅,制作电子作品,调动学生全

 员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internet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通过在颐和园的网站上查阅、收集颐和园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简报来理解课文内容。制作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大小组。教师教给学生制作简报的方法。各小组根据不同的分工查阅相关景点的资料。活动中,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自主查阅,在网站上复制有典型意义的,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电子简报制作好后,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 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颐和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哪个(B)

A、尚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主体框架

C、位于河北承德

D、是中国现存规模第二大的博物馆式皇家园林

资料扩展: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为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的桂花来源于清朝宫廷,经过几代人的养育,不断探索、扩展和创新,盆栽桂花已发展成为颐和园的品牌花卉。

从2002年开始,颐和园每年均举办“颐和秋韵”桂花文化节,以容器古朴、花香浓郁、花期应时、树形完美为特点,最大限度地展示了颐和园品牌花卉的艺术精品文化。

同时,又以盆栽的形式,参加了中国首届和第二届桂花文化展览以及中国花卉博览会、园博会等赛事,均获得了最高奖项。

和园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2012年正月初一到正月二十,颐和园谐趣园涵远堂会举办首届梅花、腊梅“两梅”盆景艺术展,集中展示梅花、腊梅、迎春、黑松、五针松、紫竹等13个品种52盆盆景。

此后,“两梅展”每年均有举办。2017年期间总共展出近200盆以梅花与腊梅为主的花卉盆景,其中约70盆是古桩梅花,桩龄达到近百年。

颐和园中有个八方亭以前何申的对联具体如下:

上联: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上望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下联: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音调不仅在组词发声的时候有所不同,在对联上也是颇为注重音调,对联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段会有另外的称呼,比如过年的时候就会被称呼为春联,在上了年纪的人做寿的酒席上就称呼为寿联,在结婚的场合就被称为喜联。

而对联又称呼为楹联或者对子,对联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说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为“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那时候的对联叫做桃符,当时的纸没有如今这么普遍,所以百姓更多的是在桃木上将对联刻上去或者写上去,祈祷来年吉祥如意,从宋代慢慢开始有人写在纸上,北宋王安石写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是对联的一个演变过程。

明朝时期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普遍的用大红色纸张书写贴在大门两旁,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有一次快到过年的时候,看到百姓家门口都张贴春联,只有一个屠夫家没有张贴,原来是因为家里没有一个人读书写字这才没有写,朱元璋回来亲自为他写了一副春联派人送过去,可见古人相当重视春联。

娶一个富婆是什么感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不少人都不想努力了,但是能找到富婆的倒是少之又少。但很多人都没想到,“唐僧”的扮演者迟重瑞,他竟然就和一个大自己11岁的富婆相爱了三十多年,而且他的妻子陈丽华还是中国女首富。

近日,《2020年胡润百富榜》公布,陈丽华排名73,虽然和之前相比有所下降,但还是无可动摇的女首富,并且她也是在榜富豪年纪最大的一位。

陈丽华49岁时嫁给了38岁的迟重瑞,当时迟重瑞正当红,粉丝无数,而他和陈丽华的婚姻也遭到了不少非议。当时很多人说迟重瑞是为了钱,说这样少夫老妻的生活不会坚持多久,但他们都是沉默以对,用行动来证明两人的爱情。

和迟重瑞结婚的时候,陈丽华还有三个女儿,但是婚后这一家人也是过得和和美美,对待陈丽华的女儿,他也是视如己出没有任何的私心。

老婆是首富,这件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要被说是吃软饭,即使是正当红的“迟重瑞”也一样。但是他自己问心无愧,他认为自己和陈丽华的结合是出于爱情,以及两人相符合的三观。

和陈丽华结婚后迟重瑞就几乎是退出了娱乐圈,但是他并没有像大众想象的那样经商,他还是做着一些艺术相关的工作。而陈丽华作为一位“霸道女总裁”对丈夫就更好了,迟重推喜欢紫檀木,她就马上为他开了一家中国紫檀木博物馆,而目前也是迟重瑞在负责相关事宜。

这对夫妻已经结婚三十年了,但是他们还是面对着许多争议,“唐长老吃软饭”的言论也没有消失过。但是陈丽华作为女首富,她也是靠着自己的智慧赚钱,老公爱不爱自己相信没人比她更清楚,但只要看到她的笑容就知道,迟重瑞对她是真的很好。

其实有财富差距的婚姻一直备受争议,因为大家会觉得太有钱了,感情就会不纯粹了。不得不说的是,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人为了钱可以抛弃自己的感情,但是也的确有人为了爱情可以跨越一切。

最著名的老夫少妻可能就是杨振宁教授和他的妻子翁帆,这段相差54岁的爱情迄今为止也没得到大众的谅解。但是对翁帆而言,她并不是贪财,杨振宁教授是她的领路人,更是行业楷模,是偶像般的存在,所以她会爱上这样的男人也不奇怪,即使对方已经大她54岁。

爱情有很多条路,但总有人会选择人迹罕至的那条,但无论如何,只要出发点是爱情,结果也是幸福就够了。

在很多人眼里,婚姻就要门当户对。但事实上门当户对只是为了帮助三观相投,如果能遇到一个真心喜欢,并且又志趣相投三观一致的伴侣,那么其实门当户对就没那么重要了。

如今陈丽华已经79岁了,她不仅拥有百亿财富,还有孝顺的女儿,疼爱她的老公,说是人生赢家也不为过了。

颐和园园长级别为硕士、高级工程师,曾任北京动物园副园长、景山公园园长、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5A级国家景区。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劫掠一空。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自2019年1月1日起,颐和园的门票收入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5779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