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坛”跌落成全网吐槽,公认女神柴静现在怎样了?

从“神坛”跌落成全网吐槽,公认女神柴静现在怎样了?,第1张

我们都习惯有一个黑白善恶分明的世界,延伸出很多愤怒和仇恨。

而我通过记者这个职业学到的是,你必须把道德的帽子摘下来。有这个帽子就容易热泪盈眶,容易把世界分成敌我阵营。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

——柴静

十几年前,柴静刚进央视那会,还是一个懵懂的小清新文艺范,关注自我,想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出色的《东方时空》主持人。

有一期采访,柴静内心受到震动,明白“灾民在你肩上哭泣,才是新闻的价值。”遂从主持人转型为记者,滴水藏海,她试着将自己融进新闻,做新闻里的那个人。她说自己终于明白对世界的认识,是要行万里路才能得来。

多年下来,她经历过非典采访、汶川地震报道,主持《看见》栏目,到那些悲惨的人中去接地气,逐渐成熟起来,不再关心自己,也不关心如何成为出色的主持人,更多的是关心新闻背后的人,保持客观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都让他们发生声音;理性但不冷漠,有不少采访场合,感情外露,自然而不造作;敢质问坏人坏事,努力寻求真实的报道。

记得在2003年,在死神魔爪下,柴静成功拍摄完成了《北京“非典”狙击战》,一经播出,就引起极大争议,很多人问:“你们这样做,不怕引起恐慌吗?”她的回答是:比恐慌更严重的,是所有人都看不到真相。这一年里,全国的观众都记住了央视这个瘦弱勇敢的女记者。她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2013年,柴静结婚。年底,她在美国产女。

她的女儿,还在未出生时就被查出患有肿瘤。爱女心切,她觉得女儿遭受的磨难,和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关。

2014年初,她从央视辞职。彼时,美国产女、老男人饭局、小三传闻等竹筒倒豆子般呈现出来时,她平静、沉默,任“砍柴”余波在议题降温后自动消散殆尽。即便是她信奉的“采访是一种抵达”遭到了来自媒体同行的臧否,她也没有透露出半点自辩的意思。

2015年,柴静用自己写书挣来的一百万稿费,拍了部纪录片《穹顶之下》,对于柴静来说,是一场新闻理想主义者的献祭。

“中国有很多人希望把这件事改善,在为此努力。简单地说,每个人都希望空气清新。什么是社会共识?再没有比这个更强烈的社会共识了。这是我的信心。”

她奉上全部身家,把一位非专业人员,对于雾霾的全部感受和收获,凝聚在了这部时长103分钟的纪录片中。

刚开始,观众一片叫好,但很快,叫好声被争议声淹没。

虽然片中柴静专心研究“雾霾是什么?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办”三个问题,但却迎来了几乎是对立主义下的骂声。有人骂她是公知,拍《穹顶之下》是制造矛盾,有人骂她是五毛,是变相维稳。

一时间,关于柴静是“走狗”的声音不绝于耳。

《穹顶之下》仅上映七天,就被下架,像一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烟花表演,绽放时光彩落幕,结束后,只有满地冰冷的灰烬,再无半点声响。

柴静“翻车”的原因在于懂的太少,说的太多,买了个铅笔盒就想研究高数线代,拿了特斯拉的牌想打牛顿的局,终究还是被大佬“撅”翻了。

至此,柴静淡出大众视野,也不再去主持新的节目。选择了移民国外,低调生活,但在小编看来,柴静依旧在我心里是最好的记者,没有之一。我觉得她的观察力和共情能力能让采访者愿意敞开心扉,从而愿意表达,甚至倾诉。她和其他记者的不同在于她的采访里有浓浓的“人情味”,区别于现在很多的“程式化”新闻,让人看完报道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

什么是“公知”,最早期的鲁迅 朱自清等这样的文人学者,我们称之为“公知”,在我们熟悉的人中 王朔也曾被称作是“公知”,但王朔的嘴巴太毒 所以饱受争议,而女性中能担得起“公知”的,就要属曾经的央视主持人柴静,说起央视主持人,最先出现在你脑海里的是哪一个,撒贝宁 董卿 康辉 还是李思思 朱广权,用群英荟萃来形容央视不足为过,他们每一个都是行业的翘楚,然而 曾经央视家喻户晓的“公知女神”柴静,如今却销声匿迹 淡出了大众视野,这究竟是为何呢,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 宛如新闻界一股清流的柴静,她到底去哪儿了,从万人捧登上“神坛”到被全网群嘲,柴静在这其中又到底经历了什么,

十八年前 “非典爆发” 情况非常危急,但因为当时的网络技术还不发达,疫情地区的情况并没有那么快就被人知道,所以 为了能够将当时当地的情况更真实 客观 及时地传达出来,于是央视开始了关于“非典”的拍摄工作,在那种性命攸关的情况下,一个看起来清丽瘦弱的女孩出现在了镜头前面,她主动请辞深入到前线 不顾自身生命安全参与采访和调查 给外界报道了当时的情况记录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当年还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她就是曾经的“公知女神”柴静, 那个时候 柴静27岁,面相清丽 打扮朴素 脖子上常常围着各色围巾,看起来像是一个文艺的小姑娘, 1976年,柴静出生于 山西省临汾市,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1992年 16岁的柴静到湖南长沙读中专,1995年毕业的时候,恰好逢长沙要成立一个新的文艺台,柴静去应聘 考核通过之后就留下了,1995至1998年 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广播任主持人,主持的《夜色温柔》 成为了大学宿舍的必修课,1998年 进入中国传媒大学进修电视编辑,并且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主持《新青年》, 次年 在偶然的机会下进入央视《东方时空》2003年4月 柴静不仅是《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同时也是 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同年 她深入到一线,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就这样 “文艺小姑娘”成为了大家心中的“女英雄”,

2009年 柴静离开《新闻调查》,担任了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 《面对面》主持人,之后进行一系列的名人采访 以及主持人,柴静顿时成为了当时最当红的当家花旦之一 著名主持人,2013年 柴静更是发行了个人自传《看见》,这本自传中的内容,讲述了柴静本人在央视的十年历程,《看见》一经发行 销量就超过了100万册,直接成为了年度最为畅销的书籍,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中的柴静是冷静 客观的,她有一颗炙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气质优雅 又锋芒毕露,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柴静以她的犀利和敏锐 坚定与坚持,最终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镜头里 她用最清简 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每每面对镜头 神情淡定 声音柔和,柴静在媒体上表现出来的形象,也让公众相信她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公知女神”,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才华横溢 有着优秀的专业主持能力,形象气质十足的“公知女神”会惨遭抵制呢,

柴静“女神”形象的下滑 还要从她的婚姻说起,所谓的“一张绿卡推倒公知女神”,2013年 柴静被曝出与知名摄影师赵磊结婚的消息,一时间引发了外界的热议,婚后的柴静,将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家庭上,慢慢淡出了大众视野,本来柴静回归家庭不是什么值得关注和热议的事情,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一些公众人物在结婚后 依然打拼事业,而有的人会选择相夫教子,所以 柴静女儿的出生 才是大众直击的重点,2013年10月底 在孩子即将出生之际,柴静去到了美国,众所周知,只要是在美国生下的孩子就可以拥有绿卡,也就是“美国国籍”,这样的行为 无疑是对爱国的一种“亵渎”,“柴静远赴美国生子”的消息一传来瞬间炸开了锅,她的“爱国人设”全然崩塌,让无数网友都难以接受,这还是那个在镜头前大谈爱国的“公知女神”吗,霎时间柴静成为了众矢之的,即使后来有人帮助柴静解释说,她在分娩前被发现有良性肿瘤,需要在孩子出生后立即进行手术,所以 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医疗环境,尽量减少风险 柴静选择让女儿在美国出生,只是这个解释并没有让大众信服,纷纷表示国外的医疗技术难道就一定好吗,很显然这并不一定,但柴静本人却从来没有作出过任何回应,反而在不久之后不知道是迫于舆论的压力 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柴静辞职离开了央视,

退出央视的柴静去到了美国居住,原来她之所以去美国 是因为突然生病的女儿,再加上此前一些不好的声音,让她决定从央视辞职 这样也能更好的照顾女儿,但没想到的是,柴静离开央视前往美国的这一行为,又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猜疑,大多数人都认为柴静是找到了比央视更好的发展平台,也因此 柴静再也不是人民大众眼中那个完美的女神形象了,其实 这虽然能惹出众怒 但也不是过不去,同是央视主持人的董卿赴美生子,不也同样能够回到央视做主持吗,所以 真正让柴静饱受争议被全网群嘲的,还是她推出的空气污染深度调查,原以为本身就有不少舆论的柴静,在沉寂几年后 就会这样一直风平浪静的过去,谁知她又推出一档轰动全国性的节目,作为一个记者,柴静也曾遵从自己的良心,为广大观众报道真相,但是作为一个公民 柴静或许并不适合,她的行为令人深思,

此前柴静发表的关于环境的深度调查,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就拥有了两亿多的播放量,她将“雾霾”归咎于工厂和尾气等等情况,然而随后 网友们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大众发现该调查数据有很多不真实的地方,而且柴静只讲到了危害,分析我国现如今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 呼吁号召人们,关注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对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成效只字不提,再者 柴静嘴上批判环境问题,但是自己却在用大排放量的 汽车 ,柴静的那一个调查,看似批判 实则泼脏水 暗捧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环保理念,一系列言行不宜叠加在一起,这才让柴静彻底从“神坛”跌落 被全网群嘲抵制,纷纷质疑柴静的意图,“到底是真爱柴静 还是拿着爱国的噱头来宣扬资本主义思想”,

早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丁仲礼院士就痛斥过外国一些发达国家的“霸权理念”,那一次的会议由英 美牵头,旨在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会议中提到 到了2050年 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减少50%,而发达国家将率先减少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而 在看似不错的规划下,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当年 柴静采访了我国的中科院士丁仲礼,但让人没想到的是 这个看似站在“科学”角度的采访,却被知名主持人柴静带偏了,不得不说 两人好似充满“火药味”的问答很是精彩,一场访谈不仅向观众们揭露了西方大国,在“节能减排”的问题中设下的“环保陷阱”,更是表达出了“发展才有人权”的核心意义,新闻采访一经播出 立即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观众对柴静这一次的采访并不买账,纷纷表示称她“格局不够”,

当年在节目中,丁仲礼院士力图用科学的方法解释气候现象,解释了会议上美国碳排放量划分的不公平之处,但柴静作为主持人,却没有站在客观 理性的基础上去探讨气候的问题,反而在其预定的立场上,不知不觉地将谈话变成了别国问题 政治立场,节目中的柴静站在所谓“科学”的角度,站在西方国家的角度不断逼问丁院士,最后丁院士被问怒了,反问柴静一句“中国人是不是人”,丁院士这一句愤怒的回击 使得柴静哑口无言,不得不说 实在是很大快人心,同时也反衬出了柴静所谓的“全人类观”,其实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过 柴静貌似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气候”方面知识的欠缺,也没有考虑过中国人民的立场,不仅如此 她甚至还大言不惭 丝毫不谦虚,实在是很败坏好感,也因此柴静的名声急转而下,

再结合她推出的“环境深度调查”,让大多数人认为柴静在曾经和丁仲礼院士的那场访谈中,柴静极具西方论调的逼问,明显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发展的挑衅状态,丁仲礼院士谈的是“科学”和“平等”,而柴静却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妄图以西方观点说服丁仲礼院士,这样的做法 不仅荒谬还更让人难以信服,因此“网络暴力”之风蔓延,柴静“公知女神”的光环湮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谩骂,纷纷质疑“对于柴静来说 欧美的利益要大于祖国的利益,像她这样的人 要么是被西方洗脑了 要么就是别有用心”,曾经柴静被称为“公知女神”,是因为她的努力和付出,后来被人唾骂 也是各有原因,昔日“公知女神”备受批评 也确实是在情理之中,这大概就是“人无完人”吧,

之后,曾经那个观众熟悉的“才女”柴静,就这样在一片唏嘘声中远离了观众的视线,也只有在了解过去的时候,才会有一些柴静的只言片语,柴静 已经成为了一个回不去的“符号”,此前 有媒体拍到柴静和朋友一起吃饭,45岁的她一改往日的形象,把头发扎起来 梳成丸子头 非常利落,但面容看起来却有点苍老,看来再美的“女神”也都逃不过岁月的痕迹,现如今柴静带着女儿在美国过着低调的生活,女儿的身体也已经痊愈,一家人还一起到过三亚海边旅行,远离尘世的喧嚣后 日子过得很幸福,

柴静,女,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记者、主持人。1992年,到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读书,1995年,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2001年11月起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持人。2003年担任《新闻调查》记者,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2011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2013年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1]2014年从央视离职,2015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柴静调查:穹顶之下》。

人物经历1992年,16岁的柴静到湖南长沙读中专,1995年毕业时,恰好逢长沙要成立一个新的文艺台,柴静去应聘,考核之后留下了。1995至1998年,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广播任主持人,主持《夜色温柔》,这成为大学宿舍的必修课;1998年,中国传媒大学进修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主持《新青年》。[3]共60张柴静1998至2001年,湖南广播电视总台卫星频道《新青年》节目主持人;1999年,偶然进入央视《东方时空》。2001年10月,加盟《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担任主持人;2003年4月,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同时也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同年,非典肆虐。她深入到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4]2006年起推出的《柴静两会观察》11年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品牌栏目,2008年在新闻1+1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面对面》主持人。[4]柴静著作《看见》2011年将从3月3日至18日,在新闻频道每晚八点钟的《360度》中继续推出,节目时长约15分钟。8月,邱启明和柴静主持的《看见》周末版重拳出击,打响内容调整的第一炮。[5]同年,还凸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传播优势,与兄弟电视台联手合作,围绕这一栏目每天的不同主题,全方位链接会外相关新闻事件和资料背景。先后担任新闻频道《东方时空》《24小时》主播、新闻频道《面对面》主持人。2013年,柴静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引起热议,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2014年,有媒体爆料称央视著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已从央视低调离职,她本人尚未对离职一事进行回应。据柴静前同事邱启明接受采访时透露,柴静自2013年7月《看见》停播有辞职意向,后来离开央视。[6]个人生活2013年年初,柴静被爆与摄影师赵嘉结婚,引发众多讨论。此后,柴静渐渐淡出荧屏。《南都娱乐周刊》报道,柴静于2013年10月底生下了一个女儿,生产的地点是在“美利坚合众国”。根据美国法律,这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个美国公民。此事一经曝光便引发舆论的火热讨论[7]。

说起柴静,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她曾经是央视很有名的记者。不过,后来才被很多人所熟知,那是因为她2015年自费拍摄的专题调查《穹顶之下》,这部调查是她自己筹集资金做的一次公益事业,很受欢迎,讲述一段雾霾的经历,也是提倡大家环保。

当时这件事,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在社交平台上的播放量,就达到了两亿多次,很多的人都被前央视记者给吸引了。因此,她被广大网友熟知,并且奉为女神。现在的柴静已经回归到了家庭,不用再遭受到以前那么多的流言蜚语了,生活平静并且很是幸福。

一、柴静最初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积极努力、平易近人的记者。

其实,在此之前,她给人留下的印象,一直是一个拼命努力工作的人。从她之前的《看见》一类的访谈节目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她还非常的关心底层人们的生活,关注民生。

能够进入央视,那也是她不断的努力奋斗而得来的,从她的身上,我们看见了正能量。她真的是一个非常刻苦努力的人。她出生在山西,是一个书香世家,也许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她的文风也是比较犀利的,喜欢抨击一些社会现象,最先她是在湖南卫视,做一个《夜色温柔》的电台节目,这个节目还坚持做了整整三年。

后来,又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深造,由于丰富的阅历,和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已经让她小有名气。后来主持的节目也是越来越多,《东方时空》就被很多人所熟知了。不过,最终她还是选择做了新闻调查,成为了央视的记者。

尤其是在非典的时候,大家都纷纷隔离进行自我保护,她为了能够亲自调查这件事情,亲自走进非典病人的身旁,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交流,成为了首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因此,大家对她更是褒奖有加。她是敢于用事实说话的人,首个向观众报道最真实的事情,也因此,她还被评为记者的风云人物,获得了很多的奖项。

但是,她并未因此而骄傲,说话语气一直平易近人,此后,她还是亲自走访,亲自收集新闻,她的语言犀利敏锐,观点客观。真实的报道每一件事情。

大家对她的期待还是很高的,毕竟,这种敢于说真话的记者还是很少见的。但是后来,她就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就连访谈节目也停更了。据说她结婚了,选择回归了家庭。

二、柴静赴美生娃引热议,网友挖掘她的成功之路,她的绯闻不断。

由于她的名气很大,大家也一直关注着她,后来人们发现,这位犀利的记者柴静赴美生娃了,这样一来,很多的粉丝对她有了新的看法。觉得她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这么有才的记者不选择在国内,反而去了他国,这让很多人接受不了。

再后来,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的便是她的《穹顶之下》,这部调查的纪录片,也是她自己亲自深入调查的,关于雾霾的情况,亲自走访被污染的现场,亲自找到污染的根源,自己出资,为公益发声,这样的一个记者也是少见的,所以在那一瞬间,大家都奉她为女神。

但是,她出名的同时,也有很多负面的新闻随之而出,很多人认为柴静是依靠男的上位。因此绯闻也是不断的。很多人认为柴静就是为了走红,然后就是背后有人帮助她,才导致她的事业一路飙升。

其中,跟她有过绯闻的央视主持人有白岩松、邱启明和陈晓卿。这些人都在央视非常出名,不仅如此,柴静还和商业街的一些大佬也传过绯闻。真是人红是非多。

其中,传得最厉害的就是冯唐了。据说,柴静还专门为他写过一篇文章。当时的冯唐正好离异,很多网友就趁机炒作,认为柴静是插足冯唐婚姻的第三者。后来冯唐出来专门澄清了这件事情,网友才停止恶意传播。

三、一则撤侨令,让众多美籍华人进退两难。

不过,柴静对于这种不实的谣言,一直保持沉默。很多人把这些帽子扣在柴静的头上,把她的私下生活与她的事业联系在了一起,觉得她是一个很不真诚的人,更有一则撤侨令,让众多美籍华人进退两难,其中就有柴静。

比如《穹顶之下》,很多的人认为,柴静故意在找我国的毛病,对我国不满。当时因为撤侨令,波及到的不仅仅只有柴静,还有很多的艺人。通过这样的事情,大家捕风捉影,大肆宣扬,说柴静是有着两副面孔的人。虽然她已经辞去了央视的工作,很少出现在观众的眼前,但是,她还是被人们推上了风口浪尖。

如今的柴静,已经很少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了,人也到了中年,据说,她在家相夫教子,很多人认为柴静是被那件事情所波及,才去美国的。但是,对于这个消息,一直没有官方消息,也许是子虚乌有。

虽然如今的柴静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光芒,有的只是一个母亲身份,但是我们还是不希望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淡出记者界,也希望大家不要把她的私下生活,扣押在她的事业上,给她的工作带来道德绑架。

其实,我们都知道柴静的这些负面消息,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很多只是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故意而为之,柴静给人的感觉,还是那个在新闻界,敢说敢做用事实说话的人。

她对每一次的采访都有记录,每一段文字都很细腻,我们不得不承认,柴静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我们需要这样的记者,来给我们还原真相,给我们带来更多真实的新闻,毕竟这样敢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她能坚持自己的梦想。非典爆发,冲在前线,汶川地震,也冲在了前线,这么多事实足以证明她的人品。她给患者安慰,给他们希望,相信那些曾经被柴静治愈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再加上他的纪录片,也是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当时大家并不知道雾霾是多严重,也不知道雾和霾的区别,因为柴静的报道,我们也更加真实地了解了我们现在所生存的环境,才知道我们要保护环境是首要责任。

从她的身上,我们还看见了一点,那就是坚持梦想。我们知道,柴静在小的时候,就喜欢新闻,喜欢文字,一路走来,她都是非常的努力,并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切切实实地带给了我们很多真实的报道。

在她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勇敢,学到了敬业,她会为了每一次的采访,都会进行实地考察,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刻苦精神。现在的她已经回归了家庭,应该也是非常幸福的,虽然当初的辉煌事业已经不在了。但是,她身上的品质永远都在那里,我们不应该拿她赴美产子的事情,就来否定她做的一切,就否定她带给我们的正能量。

她曾经做的事情,给了我们很多人的关怀与希望,我们更应该记住她,以她为榜样,希望以后有更多的这样的记者,能够走进民心,挖掘真实的事情,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底层人们的生活。而不是挖掘她的私下生活,报道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否定她的三观与人格。

我们要从别人的身上看见发光的地方,以此来勉励自己做得更好,向梦想奋斗。同时,我们还是希望柴静能够回归,继续她的新闻事业,给观众带来更多真实生活。

自进入中央电视台以来,柴静一直担任《新闻调查》、《面对面》等节目的主持人和记者。十多年来,她一直参与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如非典、汶川地震、华南虎照等。看》节目自推出以来,以其独特的新闻视角和柴静独特的主持风格深受老百姓喜爱。

然而,不幸的是,柴静在2014年选择离开央视,此后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2013年年初,被爆出,柴静与赵嘉结婚,赵嘉是一名摄影师,从而引发了无数讨论。从那以后,柴静逐渐淡出了银幕。柴静于2013年10月底在“美利坚合众国”生下一个女儿。根据美国法律,孩子出生时是美国公民。事件一经曝光,就引发了公众舆论的激烈讨论。

柴静自费制作了一个价值百万美元的关于雾霾调查的视频,名为《苍穹之下》。这部103分钟的纪录片激发了各种人的表达欲望。有些人看到了十个“霾伏”,有些人看到了无限的爱,有些人看到了责任和诚信,有些人看到了政府的缺位,有些人看到了营销案例毫无疑问。

柴静以她自己的方式在中国舆论领域投下了一枚“震荡炸弹”,在两会前夕成功引爆,引领了雾霾控制的热门话题。这段视频在互联网上疯传,并不排除观众对这位近年来逐渐淡出观众视线的有争议人物的批评。例如,“女儿病”的指控是第一轮:有人批评柴静,说把女儿良性肿瘤归咎于烟雾是不科学的,这样煽风点火甚至失去了客观性。其他人粗鲁地说,柴静作为一个年迈的母亲和吸烟者,更有可能是女儿生病的真正原因。

截止2021年7月15日,柴静是中国国民,因为柴静的国籍是中国。

柴静,1976年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记者、主持人。1992年,到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读书;1995年,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

1998年,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2001年11月起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持人;2003年,担任《新闻调查》记者,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

柴静的人物评价:

柴静,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气质优雅,而又锋芒毕露。

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以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最终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非典期间,她曾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成为著名的“非典前线”女记者。

她矜持冷静,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欢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柴静在媒体上表现出来的形象也让公众相信她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公知女神”。

以上内容参考 —柴静(国籍)

“柴静事件”是指2010年7月13日15时多,一条名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柴静今日再次被检察院带走!》的帖子出现网上,发帖人ID为“吴静儿1”,IP地址显示为山东德州。

帖子先介绍了柴静的个人简历,又回顾了去年柴静被网友诬陷“受贿”的事情,提到“去年9月,因传出柴静受贿某纺织企业一百万元被检察院带走调查后,柴静在博客上辟谣称没有这样的事情”。

扩展资料:

2003年4月,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同时也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同年,非典肆虐。她深入到一,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

2014年,有媒体爆料称央视著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已从央视低调离职,她本人未对离职一事进行回应。据柴静前同事邱启明接受采访时透露,柴静自2013年7月《看见》停播就有辞职意向,目前已经离开央视。

参考资料:

柴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8754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