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单词辨析"适合"

英语单词辨析"适合",第1张

suit [简明英汉词典]

[sju:t]

v合适, 适合, 相配, 合式, 适宜于

n一套衣服

match [简明英汉词典]

[mAtF]

n火柴, 比赛, 竞赛, 匹配, (足球, 捧球, 蓝球)比赛

v相配, 相称, 比赛, 相比, 匹配

go with [简明英汉词典]

v伴随, 与相配, 和(异性)交朋友

fit [简明英汉词典]

[fit]

n突然发作, 适合, 痉挛, 一阵

adj合适的, 恰当的, 健康的, ,准备好的

vt适合, 安装, 使合身, 使适应, 使合格

vi适合, 符合

FIT [简明英汉词典]

=Fabrication, Integration Test 制作、集成与试验

suit

[sju:t]

n

请求, 恳求; 求爱

起诉, 诉讼, 控告

一套衣服[房间, 马具等]; 同样花式的一组牌, [喻]胜过他人之处

[the suit]军装

[古]随从

grant sb's suit

答应某人的请求

a civil [criminal] suit

民事[刑事]诉讼

a man's suit

一套男子衣服

a lounge suit

男式普通西 服

a long suit of spades

一手黑桃长牌

one's strong suit

优点, 长处

a short suit

同样花式不到四张的牌

习惯用语

a suit of dittos 用同样衣料制成的整套服装

all of one suit 清一色

be at suit 进行诉讼; 打官司

be suited [美]合得来; 相称, 合适

bring [institute] a suit against sb 控告某人

fail in one's suit 求婚失败

follow suit 跟牌, 仿效别人

have a suit to 向有所请求

in one's birthday suit 赤身裸体, 一丝不挂

in suit with 与协调, 一致

make suit to 请求; 乞求(某人); 向某人求爱

of a suit with sth 与某事物是一个整体, 与某事物协调一致

out of suits 不和睦

press [push] one's suit 恳求, 迫切要求, 苦苦求婚

prosper in one's suit 求婚成功

put on [get] the suit 参军, 穿上军装当兵

suit all tastes 人人中意

suit oneself 随意行事; 自便

suit to 使 适合于

suit with 与 相称

match

[m�0�3t∫]

n

比赛, 竞赛

对手; 相似的人[物], 相配的人[物]

配偶; 婚姻; (婚姻的)对象

电匹配

机假型, 配比

Who won the tennis match

谁赢了那场网球赛

The blue shirt and gray tie are a good match

蓝衬衫与灰领带很谐调。

We shall never see his match

他那样的人恐怕不会有第二个了。

You are no match for him

你不是他的对手。

The marriage of them is a pure love match

他们的婚姻为纯爱情的结合。

习惯用语

anybody's match 见

anybody be [prove oneself] a match for (sb) 是(某人)的对手, 可以和(某人)匹敌

be more than a match for (sb) 胜过(某人), 比(某人)强

be no match for 比不上, 不是的对手

best match 最佳匹配 最佳配合

find [meet] one's match 遇到对手, 棋逢对手

let beggars match with beggars 龙配龙, 凤配凤

make a match 作媒

make a match of it 结婚; 促成一对

make a good match 找到好对象

meddle with your match [口]找一个和你势均力敌的人去欺负吧

play a match 比赛

play off a match (平局后)再赛以决胜负

throw a match [口]在骗人的假比赛中输掉

tight match [美]打得难解难分的比赛

to match (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当的, 相配的, 调和的

match against [with] 使与相竞争

match to 使和相等

match up 使调协, 使配合

match up to 与相符, 符合, 比得上; 跟上的水平[形势等]

Go down with influenza

患流行性感冒

To go with them

搭配

Go hard with sb

使某人为难

Go ill with sb

使某人遭受不幸[痛苦]

Go along with you!

[口]去你的!

Go with the flow

顺其自然

Will you go with me

跟我一起去,好吗?

With whom will you go

你和谁一起去

Would you go with me

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Did Ben go with you

本去和你一起参加晚会了吗?

fit together or fit inside

组合在一起或放入……里面。

Fit a handle on

装上把手

To fit together or cause to fit together

互相适合或使互相适合

These shoes fit me

这些鞋很合适我穿

A fit of irritation

争执,生气一阵暴怒

A fit of jealousy

突生妒忌之心

A fit of yawning

一阵呵欠

Do you feel fit

你觉得身体好吗?

Does the coat fit

上衣合身吗?

fit closely or tightly

紧紧地或亲密地结合在一起。

 钱钟书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在科学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和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钱钟书经典散文名作,供大家欣赏。

钱钟书经典散文名作欣赏:一个偏见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 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 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 。魔鬼在但丁《地狱篇》第二十七句中自称:“敝魔生平最好讲理。”可见地狱之 设,正为此辈;人生在世,言动专求合理,大可不必。当然,所谓正道公理压根儿 也是偏见。依照生理学常识,人心位置,并不正中,有点偏侧,并且时髦得很,偏 倾于左。古人称偏僻之道为“左道”,颇有科学根据。不过,话虽如此说,有许多 意见还不失禅宗洞山《五位颂》所谓“偏中正”,例如学术理论之类。只有人生边 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世界太广 漠了,我们圆睁两眼,平视正视,视野还是偏狭得可怜,狗注视着肉骨头时,何尝 顾到旁边还有狗呢至于通常所谓偏见,只好比打靶的瞄准,用一只眼来看。但是 ,也有人以为这倒是瞄中事物红心的看法。譬如说,柏拉图为人类下定义云:“人 者,无羽毛之两足动物也。”可谓客观极了!但是按照希腊来阿铁斯(Diogenes la ertius)《哲学言行论》六卷二章所载,偏有人拿着一只拔了毛的鸡向柏拉图去质问 。博马舍(Beaumarchais)《趣姻缘》((Mariage de Figaro)里的丑角说:“人是不 渴而饮,四季有性欲的动物。”我们明知那是贪酒好色的小花脸的打浑,而也不得 不承认这种偏宕之论确说透了人类一部分的根性。偏激二字,本来相连;我们别有 所激,见解当然会另有所偏。假使我们说:“人类是不拘日夜,不问寒暑,发出声 音的动物。”那又何妨

 禽啭于春,蛩啼于秋,蚊作雷于夏,夜则虫醒而鸟睡,风雨并不天天有,无来 人犬不吠,不下蛋鸡不报。唯有人用语言,用动作,用机械,随时随地做出声音。 就是独处一室,无与酬答的时候,他可以开留声机,听无线电,甚至睡眠时还发出 似雷的鼻息。语言当然不就是声音,但是在不中听,不愿听,或者隔着墙壁和距离 听不真的语言里,文字都丧失了圭角和轮廓,变成一团忽涨忽缩的喧闹,跟鸡明犬 吠同样缺乏意义。这就是所谓“人籁”!断送了睡眠,震断了思想,培养了神经衰 弱。

 这个世界毕竟是人类主宰管领的。人的声音胜过一切。聚合了大自然的万千喉 舌,抵不上两个人同时说话的喧哗,至少从第三者的耳朵听来。唐子西的《醉眠》 诗的名句“山静如太古”,大概指着人类尚未出现的上古时代,否则山上住和尚, 山下来游客,半山开饭店茶馆,决不容许那座山清静。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 是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风声涛声之于寂静,正如风之于空气,涛之于海水,是一 是二。每日东方乍白,我们梦已回而困未醒,会听到无数禽声,向早晨打招呼。那 时夜未全消,寂静还逗留着,来庇荫未找清的睡梦。数不清的麻雀的鸣噪,琐碎得 像要啄破了这个寂静;鸟鹊的声音清利像把剪刀,老鹳鸟的声音滞涩而有刺像把锯 子,都一声两声地向寂静来试锋口。但是寂静似乎太厚实了,又似乎太流动了,太 富于弹性了,给禽鸟啼破的浮面,立刻就填满。雄鸡引吭悠扬的报晓,也并未在寂 静上划下一道声迹。慢慢地,我们忘了鸟啭是在破坏寂静;似乎寂静已将鸟语吸收 消化,变成一种有声音的寂静。此时只要有邻家小儿的啼哭,楼上睡人的咳嗽,或 墙外早行者的脚步声,寂静就像宿雾见了朝阳,破裂分散得乾净。人籁已起,人事 复始,你休想更有安顿。在更阑身倦,或苦思冥想时,忽闻人籁噪杂,最博爱的人 道主义者,也许有时杀心顿起,恨不能灭口以博耳根清静。禽兽风涛等一切天籁能 和寂静相安相得,善于体物的古诗人早已悟到。《诗经》:“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下文就说明“有闻无声”;可见马嘶而无人喊,不会产生喧闹。《颜氏家训》 也指出王籍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有闻无声的”感觉;虫鸟鸣 噪,反添静境。雪莱诗《赠珍尼——一个回忆》(To Jane--A Recollection)里, 描写啄木鸟,也说鸟啄山更幽。柯律立治(Coleridge)《风瑟》诗(Eolian Harp)云 :“海声远且幽,似告我以静。”假使这个海是人海,诗人非耳聋头痛不可。所以 我们常把“鸦鸣雀噪”来比人声喧哗,还是对人类存三分回护的曲笔。常将一群妇 女的说笑声比于“莺啼燕语”,那简直是对于禽类的悔辱了。

 寂静并非是声响全无。声响全无是死,不是静;所以但丁说,在地狱里,连太 阳都是静悄悄的(Dove il sol tace)。寂静可以说是听觉方面的透明状态,正好像 空明可以说是视觉方面的寂穆。寂穆能使人听见平常所听不到的声息,使道德家听 见了良心的微语(Still small voice),使诗人们听见了暮色移动的潜息或青草萌芽 的幽响。你愈听得见喧闹,你愈听不清声音。唯其人类如此善闹,所以人类相聚而 寂不作声,反欠自然。例如开会前的五分钟静默,又如亲人好友,久别重逢,执手 无言。这种寂静像怀着胎,充满了未发出的声音的隐动。

 人籁还有可怕的一点。车马虽喧,跟你在一条水平线上,只在你周围闹。惟有 人会对准了你头脑,在你顶上闹--譬如说,你住楼下,有人住楼上。不讲别的, 只是脚步声一项,已够教你感到像《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有人在踹你的头。每到 忍无可忍,你会发两个宏愿。一愿住在楼下的自己变成《山海经》所谓“刑天之民 ”,头脑生在胸膛下面,不致首当其冲,受楼上皮鞋的践踏。二愿住在楼上的人变 像基督教的“安琪儿”或天使,身体生到腰部而止,背生两翼,不用腿脚走路。你 存心真好,你不愿意楼上人像孙膑那样受刖足的痛苦,虽然他何尝顾到你的头脑, 顾到你是罗登巴煦所谓“给喧闹损伤了的灵魂”

 闹与热,静与冷,都有连带关系;所以在阴惨的地狱里,太阳也给人以寂寥之 感。人声喧杂,冷屋会变成热锅,使人通身烦躁。叔本华《哲学小品》(Parerga u nd Paralipomena)第二百七十八节中说,思想家应当耳聋,大有道理。因为耳朵不 聋,必闻声音,声音热闹,头脑就很难保持冷静,思想不会公平,只能把偏见来代 替。那时候,你忘掉了你自己也是会闹的动物,你也曾踹过楼下人的头,也曾嚷嚷 以致隔壁的人不能思想和睡眠,你更顾不得旁人在说你偏见太深,你又添了一种偏 见,又在人生边上注了一笔。

钱钟书经典散文名作欣赏:窗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这个分别,不但是住在屋里的人的看法,有时也适用于屋外的来人。一个外来者,打门请进,有所要求,有所询问,他至多是个客人,一切要等主人来决定。反过来说,一个钻窗子进来的人,不管是偷东西还是偷情,早已决心来替你做个暂时的主人,顾不到你的欢迎和拒绝了。缪塞(Musset)在《少女做的是什么梦》(A Quoi r vent les jeunes filles)那首诗剧里,有句妙语,略谓父亲开了门,请进了物质上的丈夫(mat riel poux),但是理想的爱人(id al),总是从窗子出进的。换句话说,从前门进来的,只是形式上的女婿,虽然经丈人看中,还待博取**自己的欢心;要是从后窗进来的,总是女郎们把灵魂肉体完全交托的真正情人。你进前门,先要经门房通知,再要等主人出见,还得寒喧几句,方能说明来意,既费心思,又费时间,那像从后窗进来的直接痛快好像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若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愈远了。这当然只是在社会常态下的分别,到了战争等变态时期,屋子本身就保不住,还讲什么门和窗!

 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鸟巢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不只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并且有了陈设,挂着书画,是我们从早到晚思想、工作、娱乐、演出人生悲喜剧的场子。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屋子本是人造了为躲避自然的胁害,而向四垛墙、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训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明,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所以,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不过,这种胜利,有如女人对于男子的胜利,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让步——人开了窗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谁知道来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我们刚说门是需要,需要是不由人做得主的。譬如我,饿了就要吃,渴了就该喝。所以有人敲门,你总得去开,也许是易卜生所说比你下一代的青年想冲进来,也许像德昆希《论谋杀后闻打门声》(On the knocking at the Gate in the Macheth)所说,光天化日的世界想攻进黑暗罪恶的世界,也许是浪子回家,也许是有人借债(更许是讨债),你愈不知道,怕去开,你愈想知道究竟,愈要去开。甚至邮差每天打门的声音,也使你起了带疑惧的希冀,因为你不知道而又愿知道他带来的是什么消息。门的开关是由不得你的。但是窗呢你清早起来,只要把窗幕拉过一边,你就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上面说过窗子算得奢侈品,奢侈品原是在人看情形斟酌增减的。

 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正跟凯罗(Gottfriend 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着一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梅特林克戏剧里的情人接吻时不许闭眼,可以看见对方有多少吻要从心里上升到嘴边。我们跟带黑眼镜的人谈话,总觉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彷佛他以假面具相对,就是为此。据爱戈门(Eckermann)记一八三○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谈话,歌德恨一切带眼镜的人,说他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皱纹,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缭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晚上访人,只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开了门再问,好比不等人开口,从眼睛里看出他的心思。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予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

钱钟书经典散文名作欣赏:吃饭

 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辩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有用的东西只能给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无用的东西会利用人,替它遮盖和辩护,也能免于抛弃。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把国家分成三等人,相当于灵魂的三个成份;饥渴吃喝是灵魂里最低贱的成份,等于政治组织里的平民或民众。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请客上馆子去吃菜,还顶着吃饭的名义,这正是舌头对肚子的籍口,彷佛说:“你别抱怨,这有你的份!你享着名,我替你出力去干,还亏了你什么”其实呢,天知道——更有饿瘪的肚子知道——若专为充肠填腹起见,树皮草根跟鸡鸭鱼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区区消化排泄的生理过程里还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

 古罗马诗人波西蔼斯(Persius)曾慨叹说,肚子发展了人的天才,传授人以技术(Magister artisingeni que largitor venter)。这个意思经拉柏莱发挥得淋漓尽致,《巨人世家》卷三有赞美肚子的一章,尊为人类的真主宰、各种学问和职业的创始和提倡者,鸟飞,兽走,鱼游,虫爬,以及一切有生之类的一切活动,也都是为了肠胃。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饱满的肚子最没用,那时候的头脑,迷迷糊糊,只配作痴梦;咱们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律:吃了午饭睡中觉,就是有力的证据。我们通常把饥饿看得太低了,只说它产生了乞丐,盗贼,娼妓一类的东西,忘记了它也启发过思想、技巧,还有“有饭大家吃”的政治和经济理论。德国古诗人白洛柯斯(BHBrockes)做赞美诗,把上帝比作“一个伟大的厨师傅(der gross Speisemeister)”,做饭给全人类吃,还不免带些宗教的稚气。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这样的上帝,不做也罢。只有为他弄了饭来给他吃的人,才支配着我们的行动。譬如一家之主,并不是挣钱养家的父亲,倒是那些乳臭未干、安坐着吃饭的孩子;这一点,当然做孩子时不会悟到,而父亲们也决不甘承认的。拉柏莱的话似乎较有道理。试想,肚子一天到晚要我们把茶饭来向它祭献,它还不是上帝是什么但是它毕竟是个下流不上台面的东西,一味容纳吸收,不懂得享受和欣赏。人生就因此复杂了起来。一方面是有了肠胃而要饭去充实的人,另一方面是有饭而要胃口来吃的人。第一种人生观可以说是吃饭的;第二种不妨唤作吃菜的。第一种人工作、生产、创造,来换饭吃。第二种人利用第一种人活动的结果,来健脾开胃,帮助吃饭而增进食量。所以吃饭时要有音乐,还不够,就有“佳人”、“丽人”之类来劝酒;文雅点就开什么销寒会、销夏会,在席上传观法书名画;甚至赏花游山,把自然名胜来下饭。吃的菜不用说尽量讲究。有这样优裕的物质环境,舌头像身体一般,本来是极随便的,此时也会有贞操和气节了;许多从前惯吃的东西,现在吃了彷佛玷污清白,决不肯再进口。精细到这种田地,似乎应当少吃,实则反而多吃。假使让肚子作主,吃饱就完事,还不失分寸。舌头拣精拣肥,贪嘴不顾性命,结果是肚子倒霉受累,只好忌嘴,舌头也只能像李逵所说“淡出鸟来”。这诚然是它馋得忘了本的报应!如此看来,吃菜的人生观似乎欠妥。

 不过,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彷佛一只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最粗浅的例像白煮蟹和醋,烤鸭和甜酱,或如西菜里烤猪肉(Roastpork)和苹果泥(Apple sauce)、渗鳘鱼和柠檬片,原来是天涯地角、全不相干的东西,而偏偏有注定的缘份,像佳人和才子,母猪和癞象,结成了天造地设的配偶、相得益彰的眷属。到现在,他们亲热得拆也拆不开。在调味里,也有来伯尼支(Leibniz)的哲学所谓“前定的调和”(Harmonia praestabilita),同时也有前定的不可妥协,譬如胡椒和煮虾蟹、糖醋和炒牛羊肉,正如古音乐里,商角不相协,徵羽不相配。音乐的道理可通于烹饪,孔子早已明白,所以《论语》上记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可惜他老先生虽然在《乡党》一章里颇讲究烧菜,还未得吃道三昧,在两种和谐里,偏向音乐。譬如《中庸》讲身心修养,只说“发而中节谓之和”,养成音乐化的人格,真是听乐而不知肉味人的话。照我们的意见,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追随孔子,而愿意推崇被人忘掉的伊尹。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那一大段,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顾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老子也说“治国如烹小鲜”。孟子曾赞伊尹为“圣之任者”,柳下惠为“圣之和者”,这里的文字也许有些错简。其实呢,允许人赤条条相对的柳下惠,该算是个放“任”主义者。而伊尹倒当得起“和”字——这个“和”字,当然还带些下厨上灶、调和五味的涵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9170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30
下一篇2023-09-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