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婚女嫁是人生的大事,历来被民间所重视。
修水自唐宋以后,由于战乱避难迁徙修水的比较多,自古以来形成了聚族而居的习俗,在过去交通、通讯不发达和封建意识浓厚的年代,男女青年到了结婚年龄,一般都要“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成婚。如果不是通过媒人的介绍而成婚的,就认为不是明媒正娶,不合礼俗,容易招致他人的闲言碎语。一般情况下,父母通过媒人为自己的子女找到了合适的对象后,
男女双方要进行以下程序:
相亲。
一是配属相、合八字。男女青年的双方父母通过媒人介绍,对对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后,觉得对方的条件还相配,女方通过媒人将女儿的生庚交给男方,男方的父母通过媒人得到女方姑里生庚八字后,请“算命先生”配属相,合八字。所谓配属相就是将男女青年的生年属相相比较,看是否有互相侵害,民间有:“红蛇白猴满堂红,福寿双全多康宁”,“青兔黄狗古来有,万贯家财足北斗”,“黑鼠黄牛两兴旺,青牛黑猪喜洋洋,龙鸡更长久”和“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等说法。合八字就是男女青年的生辰命运是否相冲,如果能够互相补充,就是相合,如果男女八字相互克制,就是不合,会出现男女一方克制另一方,产生对其中一方不利和夫妻不和睦的现象,不能结为夫妻,男方则将女方生庚退还。二是请祖宗神灵鉴别是否可以成为夫妻。主要是由男方将当事男女青年的生庚写在一起,祷告祖宗神灵,并将男女青年生庚压在神龛前的香炉下,三天之内本家平安无事,即认为祖宗神灵认可了,否则认为祖宗神灵不认可,男方亦将女方的生庚退还给女方。三是压茶盘。男女双方经过上述环节后,由媒人约定男女双方进行相亲。相亲就是由媒人带领男青年及其父亲等到女方家相见,了解对方的身材、相貌等情况,男方到女方家里坐定后,由女青年(对象)泡上几碗茶,用茶盘端给客人。当女青年来到男青年面前时,男女双方闪电般打量对方一下后,女方回到房间,女方家里的亲属问女青年觉得怎么样?女方凭着第一眼的印象,决定取舍;男青年也凭着第一印象,决定是否再留下来。如果女方觉得可以,男方也没有离开,女青年再送来了第二盘茶,男青年又接过了第二碗茶,表示男女双方都同意亲事。如果女青年送了第一轮茶之后不再送茶出来,表示女方不同意亲事;男青年不接第二碗茶,表示男青年没有相中这位姑娘。如果男女双方都相中了对方,当女青年出来收拾茶碗时,男青年将信物或红包(钱)放在女方的茶盘内,叫做压茶盘。这时女方家自设简单的宴席招待男方来客。吃完饭后,男方离开女方家时,女青年把信物交给男青年。由此基本确定了双方的结亲关系。
察门房(采家舍)。
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里后,对女方家里的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女方对男方家里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女方通过媒人约定到男方家里察看(叫察门房或采家舍),了解男方家里的情况。察门房一般是女方家里的伯母、婶婶、嫂嫂、姊妹和女青年本人等,由媒人带领,到男方家里做客,了解家居环境、家庭业产、家族邻里关系等方面的情况。男方为表示诚意,设宴席招待男方来客,并给每位来客以适当的礼物或坐席礼金。女方通过察门房后是否同意这门亲事由媒人告知男方。
定庚。
男女双方通过相亲、压茶盘和察门房的程序并同意结亲后,再由男方择吉日,举行定庚仪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一是启动行媒,由行媒领着男方长者和男青年,带着“三牲”(活鸡、鱼、猪肉)、香烛、鞭炮到女方坐媒家商定到女方家知会祖宗,并邀请女方的至亲到男方家里吃定庚喜宴。女方接到请柬后,一方面请礼仪先生,将本家三代直系亲属的生辰用大红纸写好庚书,用专用礼盒装好备用。另一方面通知本家至亲叔、伯、姑爷和舅舅、姨父等到时到女方家集中,前往男方家赴宴,出发时,由女方本家长辈带着礼盒,一同到男方家做客;男方家亦将本家直系三代的生辰时刻用红纸写好回庚书备用。二是商定聘礼和嫁妆事宜。由媒人出面从中初步说合,其主要内容有男方礼金数目、给女方做多少套衣服、礼肉(猪肉)多少以及各项小礼等等,尔后男方用大红纸写好红单,交给女方和行媒保管;女方根据男方聘礼多少和自身的经济状况决定置办多少嫁妆,并用大红纸写好红单,交给男方和月老保管,以作双方凭据。
定庚吉日当天,男方的至亲和陪君早在家等候,当女方至亲到达男方正门口时,男方用礼炮迎接,至亲要人列队在正门口右边相迎,男方陪君致辞,并引女方来客进入客房坐定。
宾客坐定,男敬烟,女敬茶。男女双方宾客相互交谈一些客套话。女方即将装有庚书的礼盒面交给男方长者。午刻,喜宴开始前男方在本堂神龛前焚香点烛禀告祖宗,尔后请宾客入席,男方陪君按照来客长幼顺序将主要来客安定酒席座位,完后,男方陪君讲一套定式话。在陪君一席话之后,紧接着来客代表亦讲一番谦词。在男女双方客套之后,双方坐定,宴席正式开始,席间男方陪君出面敬酒并致词,新客代表亦起立回话。
在一番盛宴之后,女方开始告辞回程,男方将庚书礼盒交给来客代表,尔后男方叔、伯、兄、弟等在大门左侧列队相送,女方客头说一番谦词话别,男方陪君亦回别言。
报日。
吃了定庚饭后,男方在归娶前至少一个月,选定吉日,持启媒请柬连同启媒礼物(金)到行媒家中谢媒,并告之预定娶亲的日子。行媒则与女方家约定报日日子后,男方将拟定迎亲的日子写成报日书函,用专用礼盒装好后,由媒人带领男青年和男方叔伯等到女方家里报日,女方设宴款待来客,尔后女方亦用礼盒回函给男方家长,最后确定归娶日期。归娶日确定之后,男女双方均进入嫁娶筹备。
出嫁(于归)。
于归前一日,女方要做几件事:一是请来儿女双全、夫妇齐眉、德高重义的中年以上的妇女为出嫁女开面、上脑(开面就是用麻线将脸部的汗毛绞去,上脑就是将头发盘成发髻在脑后),女子出嫁时开面、上脑,表明从今以后由闺女成为了媳妇,到了男方家里也是明媒正娶的,不是汗毛童养媳,与自己的男人有同等的地位。在开面、上脑结束后,为嫁女开面上脑的妇女呼祝嫁女“夫妇齐眉、早生贵子、长发褀祥”等,嫁女有礼相送。二是暖房(暖轿)。女方家的叔伯、伯娘、婶婶和姨娘等到家里帮助做好嫁前准备,对出嫁女说些体贴的话,并嘱于归之后常回家看看。
于归前日下午,男方接亲的轿子、喜肉快进门时,男方打铳师傅两声铳响,报告男方接亲的队伍来临,走在最前面的是抬礼肉等物品的夫子一行,后面随行的花轿、核担师和媒人等执事人员。进门后女方陪君道过辛苦,双方表示祝贺后,女方母亲触景生情,即将离别不舍的心情骤然升起,不由自主的抱着女儿哭,在一傍的伯叔母、大小姑妈、大**妹……等都会出于人之常情加以劝慰。
晚上女方设宴款待迎亲人员以及提前到达的双方亲属,这餐饭称为“起嫁饭”,饭后男方拿来“三牲”(鸡、鱼、肉)、油烛、香纸、鞭炮等敬奉祖宗,举行发烛仪式,请“家祖”(本姓人)、“外祖”(新娘母族)长辈各一人“发烛”。每人负责点着一支大油烛,边点边说,家祖说:“水有源,树有根,借重××亲台献金言。”家祖说:“双手发起鸳鸯烛,光辉闪烁照厅堂,阴阳交泰齐祝贺,夫妇齐眉幸福长”。外祖说:“发起花烛照华堂,祥光满室配鸳鸯,此日凤侣鸾俦后,他年麟趾早呈祥”。尔后呼神:“敬告某某堂上某氏祖先,今有堂下嗣孙某某之女择日于归与某氏某某之公子结为夫妻,预祝百年偕老,五世其昌。”呼毕作揖。说完后将大油烛吹熄拨下包好,送给男方“打交杯”时用,这个“发烛”仪式,有的在第二天新娘告别祖宗出宫时举行。
发烛之后,摆上糕点、美酒,邀请核担师、媒人等入席商谈有关接亲未尽事宜,清点红单中所写的各项礼金、礼品、红包、衣物等是否备齐。这时女方总是要另提要求,有时甚至是出格要求,请男方增加钱财。这个过程称为“讲亲”。民间有“讲亲,讲亲,不讲不亲”,“争发,争发,不争不发”。因而有不少人家,为一件小事讨价还价,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好像吵架一样,但双方心中明白,这只是“演演戏”而已,因此双方并不介意。为了照顾女方的“面子”,男方的人总是要作出一定的让步。
晚上,夜深人静时,女家主人带上新娘,备好三牲、油烛、香纸去敬花轿,并在轿中试坐一次,称为“压轿”。
第二天早上,女方正式设宴款待宾客。席上将男方送来的两坛酒筛给宾客受用。在喜宴进行之前,在祖堂神龛焚香点烛并将男方带来的祭品供上,尔后主家陪君按来客大小顺序安上席后讲话,老亲上客回话。
在一番于归喜宴结束后,妇女陪新娘在房中哭嫁。哭嫁是一种礼节,是表示出嫁女儿与父母亲,与亲友依别之情。这次哭是由嫁女发起的,这时闺女面对着众多亲戚、朋友都来为自己贺喜的热烈气氛,面对着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哭的素材和对象自然很多。女儿首先选准了母亲,便一头扑进母亲的怀抱,母亲再一次触景生情,有感而哭,并把早已准备好了的红包率先塞进了女儿的怀抱,除出嫁母女相互哭外,所有亲戚女眷均参加,互相道别辞行,女儿叮嘱哥嫂孝顺父母,请亲戚关照母家,至亲男眷有时也被请来,听新娘拜托嘱咐,所有女眷、男眷都要给新娘红包,名曰:“叫喙包”。哭了一段时间后,新娘开始着装,要由族中子女多的只嫁过一次的女人,帮助穿衣、换鞋等,最后蒙上“羞巾”。
账房先生指挥男人把嫁妆全部搬到上、下厅堂,分成若干份,搁在头天抬礼品的竹杠上,贴上喜字,由女方男人把嫁妆用红绳捆扎紧并贴上某堂某氏长条谨封,送出宇门。核担师分别送给红包,男方夫子接过嫁妆上路出发。主家放鞭炮、鸣铳相送。
嫁妆走后,在上堂前当中底朝天放一把斛桶(一种量谷物的容器),在祖宗牌位前面点上大油烛、香(如果在前天未发烛的,在这时进行发烛)“禀告祖先”,拜祖时,本家年长者在堂前神龛前祷告,拜别祖宗,由新娘的兄弟将新娘从闺房背到大厅,面向祖宗站在斛桶底上。新娘换新鞋之后就不能下地行走,以免带去娘家的土地。新娘站定之后,向祖宗三鞠躬,口中哭唱告别祖宗,祈求庇佑。再转身面向大门,鞠躬三次,口中哭唱告别父母、亲朋的词句,然后由兄弟背出大门送入花轿中坐定,掩上轿门。起轿之前由礼生进行呼祝,在起轿呼祝之后,在一阵喜炮声中,由放鞭炮、鸣铳、铜锣前导开路,唢呐吹奏随行,女方一名兄弟护轿,细妹妹傍嫁,男方迎亲的和女方主要亲属、亲戚若干人带上回帖、郎衣帽、各项小礼(男全女半)和牲笼礼盒等一同送嫁到男方家作上亲客。花轿走不远时,有人送来烤火炉,交给新娘,新娘给送烤火炉的人一个红包。这个火炉的火不能带到男方家,在半路上要将炉中火倒去。
花轿走后,捡好核担师的担子,将挑来的两只鸡,留下一只母鸡,公的仍然奉还,两个酒坛吃完酒后,留下一只待新娘生小孩后送还,另一只装上两只鸡腿(头天晚上敬祖时杀的鸡)四只鸡蛋,八块猪肉(四精四肥)回给男方“打交杯”,用核担师带来的礼盒换上女方的回拜的六封礼柬等送走核担师和媒人。
迎亲。
迎亲接嫁的队伍一路上浩浩荡荡来到离男方家不远的地方,这时“打铳师傅”连鸣几声铳响,向男方报告消息,首先进门的是女方的嫁妆,嫁妆进门后,先摆在厅堂,让宾客观看,欣赏,然后搬进新房中。尔后分别接新娘、接上亲。
是修水人就分享到朋友圈!
接新娘。
当新娘花轿临门时,男方鞭炮锣鼓唢呐齐鸣,围观的人纷纷向前涌动,喜迎新娘光临,花轿缓缓落在早已备好的篾制的大盘基内,花轿停稳后,鞭炮唢呐锣鼓声停了下来,这时由礼生左手握住雄鸡的双腿,右手拿一把菜刀,站在门口面对花轿,称为“拦门”也叫“斩轿煞”。旁边站着一个持“托盘”的人,盘中盛有掺有红纸屑的“花米”。据说米代表“五谷神”,任何妖魔都害怕它。礼生先用刀背在花轿门上轿顶边沿,按中、左、右的次序敲三下,把刀丢在地上,然后从盘中抓一把“花米”,呼祝一句,敲一下锣。
接着新郎手拿折扇、锁匙来到轿前,面对轿门,先用扇子在轿的上方按中、左、右的次序敲三下,之后把扇子打开,按“千”字形向轿内扇三下,然后用锁匙开锁。传说这是新郎要搧去新娘的威风,免得将来凌驾于丈夫之上,然而女方也不示弱,打开折扇,同样按“千”字向外搧,以抵消搧来的风。
轿上的门打开之后,并不即时开门,两位牵娘走向前,新娘用扇托着两个红包从轿门缝中伸出,牵娘接过红包,打开轿门,扶新娘下轿步行进入大门,入厅堂,行拜见礼仪: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尔后又分别拜见男方族亲,凡受拜者都少不了送给新娘红包。尔后,新娘由两位伴娘扶着进入洞房,新娘进入洞房后。男方将女方带来的“孝顺果子”倒在地面上,任由小孩、女人哄抢。孝顺果子内必有红枣、生花生、喜糖等,意味着早生贵子,间着生男生女。
接媒人。接进新娘后,在一阵鞭炮声中接媒人,媒人进大门之后,男方主人拱手致意,请媒人喝酒,媒人接过主家的酒回话并呼祝几句。
接上亲。上亲踏入宇门前,鞭炮齐鸣,上亲礼过三巡(门外、门首、正堂),每处都有二位礼宾人侍立在旁等候,一巡宾主双方拱手、简单寒喧轻易放过,二巡宾主双方拱手、或鞠躬,男方陪君接过上亲手中的雨伞,到了第三巡,便有十来个迎宾者排列正堂左边,毕恭毕敬的把女方宾客请到右边,男方陪君首先发客套话,女方宾客回话。
在一番接待礼仪的同时,主家亦准备宴席。
婚宴。一般设在家族祖堂,并在祖堂神龛上焚香点烛(烛是女方发烛时点燃过留下的),进行一番祝祖,祝祖之后举行婚宴
男女双方主要亲属到齐后,男方陪君按双方亲友长幼顺序依次安席,母族长辈、上亲和媒人安在上席,尔后陪君与女方上席客头一番谦词客套话,之后,双方宾客落坐,席间,男方陪君起立敬酒,女方客头起立辞酒
男方叔伯兄弟纷纷向诸上亲和媒人劝酒,待鱼来酒止,尽兴退出宴席。稍许男方叔伯分别请女方上亲吃“接筵”,吃过了“接筵”接着吃“酪成”,“酪成”酒席是本次婚宴最高层次,菜的质量比正席更好。吃过了“酪成”酒席之后,天色暂暗,除少数留下住宿的外,多数要打道回府,这时,女方客头代表女方上亲告辞回转,男方陪君领家族叔伯兄弟等列队于右相送,这时女方客头拱手致谢,男方陪君亦拱手致意。接着主家以鞭炮相送。
闹洞房。这是婚礼的最后一幕。吃罢婚宴送走上亲之后,附近的亲友、同事、同学等前去闹洞房。闹洞房时,男方将神龛前的烛移至洞房,同时又将从女方带来的鸡腿、鸡蛋、猪肉分成两份,送入洞房“打交杯”,并请礼生呼祝,增强喜庆的气氛。与新郎新娘年龄相近者,则在一起说笑打趣。
圆月。女儿出嫁后,父母担心女儿在男方家里不习惯,派本族女眷到男方家里探望,名叫圆月,圆月有即日圆、隔日圆和待日圆、什么时间圆,由女方决定。即日圆以女方伯叔代之。隔日、待日圆的以女方父母邀请伯叔母或其它主要亲戚同往。男方则设宴款待。
回门。按照乡间风俗,新娘本人要在圆月之后才能回娘家探亲。
女儿回门,由女婿带领媳妇到丈母娘家,老丈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回门酒”席迎接新女婿过门,席间,新娘引新郎拜见本家叔伯兄弟和亲戚,被拜见者以礼相送。
婚姻喜庆的繁琐礼节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删繁就简,大多数都由原来的繁琐礼节减为压茶盘、订婚、归娶三大过程。到20世纪前后,媒人这个角色不再成为必须的。
处在新旧世纪接轨点上的年青人有理想、有抱负,更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婚姻和人生,不为父母所包办,不被媒人所捉弄,不为旧俗所束缚,不被金钱所俘掳。他们要选准恋人、看准事业,远缘结婚,男到有女无男儿家落户的不计其数,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姑娘结成了伴侣,他们正在这新千年新世纪的蓝天里为找寻到能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和爱情而打拼。
丧事安席词:
首席看酒满门吉,哀乐麻衣行大礼。鹤驾今日归西去,何时再来探看齐。次席看酒泪水泣,一门含悲皆孝意。周公制礼安家邦,孔子策礼美名扬。
三席看酒三结义,桃园三人重义气。刘备成都把灵祭,对着灵牌哭兄弟。四席看酒尽素灯,平西归来朱春登。衣锦还乡把祖祭,母子夫妻一同回。
五席看酒五魁首,王祥卧冰把鱼求,数九寒天卧寒冰,二十四孝美名流。六席看酒六月六,大成至圣作春秋。忠孝仁义把名扬,孝子贤孙人人仰。
七席看酒北斗七,指南定北分东西。今日扶杖出门去,何事归来望子孙。
八席看酒八大仙,仙姑奉母礼仪全。神仙凡夫都一样,孝敬老人人赞扬。
安席:
宴会入座时敬酒、行礼,叫做“安席”。
客家人嫁女儿,都有送嫁的习俗。在送嫁的人中,最重要的是送嫁舅,也就是新娘的弟弟(一般是最小的弟弟),这是必不可少的人物。如果没有亲弟弟,就要请与自己最亲的堂弟去。送嫁舅的任务是给姐姐拿钱袋子(过去是抱钱箱子)。
新娘在出嫁前要向父母及亲戚朋友哭嫁,哭嫁所得的钱就放在这个钱袋子里。按照客家人的规定,新娘出嫁时身上是不允许带着娘家的钱出门的,于是只能让送嫁的弟弟拿着钱袋子。送嫁舅是嘉宾中的嘉宾,贵客中的贵客。新郎要对他特别敬重和热情周到地服侍,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把外字去掉。甥男结婚。舅舅在男方家吃。不要跑女方家吃。
甥女结婚,舅舅在女方家吃,不要跑男方家吃。如果一定要去参观甥媳妇、甥女婿的原生家庭,在甥媳妇娘家吃席,在甥女婿的家吃席,一定要随礼。不能白吃人家的。
我结婚的时候。四天,办了四场婚礼。没有接亲和送亲。
第一天先在女方老姥家办了一场婚礼,宴席。我老姥家的人,我本家的人,我姑家,姨家的人就在女方老姥家吃的席,每家随礼200元。这个亲戚的礼金,女方老姥给我们了。
第二天在男方老姥家办一场婚礼。宴席。女方的老姥家、本家、姨家、姑家在我老姥家吃的席。他们每人随礼200元。我老姥也把亲戚们的礼金给我们了。
第三天在女方娘家办一场婚礼。宴席。我的老姥家、姨家、姑家、本家都去女方娘家吃席。每家随礼200元。女方母亲把亲戚的礼金都给我们了。
第四天在我家办一场婚礼,宴席。女方的老姥家、姨家、姑家、本家都来我家吃席,每家随礼200元。
最终四场婚礼和宴席下来。
女方姥姥姥爷随礼600元。(在男方姥姥家随礼200元,在女方奶奶家随礼200,在男方奶奶家随礼200)
男方姥姥姥爷随礼600元。
女方爷爷奶奶随礼600元。
男方爷爷奶奶随礼600元。
双方叔、姑、舅、姨每家随礼600元。
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不随礼。也就是在自己的娘家不随礼。
这么办,四个家庭,都办大喜事。
摘要:结婚是人生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里程碑。从古至今,结婚这一习俗都保留至今。当然每个地方都有当地不一样的结婚习俗,那么江西结婚风俗有哪些呢?都有哪些流程呢?下面本文为大家盘点了江西的一些传统的结婚习俗流程,一起来看看了解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江西结婚风俗文化
1、换帖
双方父母将儿女的八字交换叫换帖,又称“合八字”。所谓八字,即根据旧历中的天干地支所示的出生年、月、日、时,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双方的八字是合还是克。双方家长经初步了解情况表示满意后,就将男方生庚八字用红帖端写,由介绍人送交女方,女方则请算命先生“开合”,看年、月、日、时与女方有无相冲。如果相克,这桩婚事免谈;如果相合,也将八字写交男方,这就是俗称的“回八字”。用红纸写好,放置于祖宗灵牌前的香炉底下过三天,如果三天之内各家出了一点事,送回庚贴,事情作罢,全家平安无事,这才算换贴成功。换贴成功后,女方派亲属团到男方相亲,相亲时见物不见人,看房子,牧畜、田地,女方觉得男方家境可以,请媒婆出面讲彩礼,经过多次磨合,对彩礼达成一致后,择吉日“压鞋样”,男方将鞋样和“压样钱”请媒婆送到女方,在定好的日子里,女孩做好一双鞋回给男方。男方看到鞋后,知道女孩的针线手艺如何,并且表示满意,这才算婚事的确定。
2、择吉
婚事从换贴成功,到订婚、行聘、婚礼、迎娶拜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请先生择吉进行,俗称拣日子。除了吉日外,南昌的老百姓还时兴每年的腊八结婚,据说这是乾隆下江南,来到南昌时正值腊月初八,演绎了一个吉祥如意的故事,从此,腊月初八成了一个吉日,一直延续到现在。腊月初八日为佛祖成道日,俗谓此日太岁休闲,无煞星管事,为婚嫁吉日。民间称“腊八结婚不用拣日子”,于此日办喜事者甚多。
3、订婚
从婚事确定之后,男方择吉请“领东酒”,又叫订婚酒,酒席上,男方将衣料、鞋袜、毛巾之类相赠,邀女方上街“扯布”,并将商订好的聘金、金银首饰、换财等礼物以及三代全贴送到女方。女方又将自家的全贴交给男方。酒席完毕,男方还要请媒人将“龙凤贴”送到女方,婚事到此才算最后谈妥。
4、行聘
行聘又称过礼。“过礼”之日,由男方家抬着“抬箱盒”,挑着担子,一路鸣炮、吹打向女方送聘礼,往女家送的礼品有:成对三牲、公、母鸡各一只、蹄花一对、鲤鱼一对及送给新娘的衣服、鞋子等和现洋、布匹、衣服、鱼、肉、面、饼等。家境好,鱼、肉、面、饼都要成百,俗称“百肉百面”。女方回送鞋袜、毛巾、手帕之类物品,并盛情留宴,席上男女双方见面,男方给女方“见面礼”。行聘之后,婚姻关系即已确定,男女双方一般不得擅自解除,如果男方变更,不得要求女方退回聘礼;若是女方变更,则必须将聘礼退还男方。行聘后,一年三节,男方备礼物送岳父,称“送节”,女方亦给一定的回礼。
5、辞堂
结婚前一天,女方要向父母和族长叩头,然后束发开脸,束发又叫及笄,就是将头发束起来,做成髻子插上花。女方要开脸,即用线把脸上的汗毛夹掉,然后换上嫁时衣,坐在床上不能下地。女方家里要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从这天起新娘开始不吃饭,只吃一些线粉、肉丸、桂圆、莲子汤等。女方的母亲要哭嫁,哭得时间越长越好,越哭越发,最长的哭嫁有48天之久。哭的时间是每天天亮之前。第一天开始哭称“开腔”。哭嫁歌内容非常丰富,教女儿孝顺公婆,尊重长辈,勤俭治家,夫妻合睦等等,如:“为娘教儿十件事,头件事情记在心,扫地先扫婆房中,莫将灰尘碰婆身。”在结婚的前一天,男方买床上用品四件套,只需一套“被套床单枕套”和一床新被子(枕头由女方准备,当然事先要商量好型号,女方另外还要再买一到两床新被子,陪嫁当天带来),等到接新娘的前一天再套被套和铺床单,接新娘的前一晚请几个亲戚家的小男孩住你们的新房睡新床盖新被,寓意生男孩,相应的,套被套和铺床单的工作也要生过男孩的妇女来操作。以上不是迷信,是习俗。女方:以前接新娘那天陪嫁的有家电和家具,现在都是预先就放到男方家了,因为现在接新娘都是轿车,大物件没法运。如今陪嫁的都是小物件,如阉鸡、鲤鱼、猪腿、洗澡盆、痰盂、一到两床新的被子、两个枕头(这几样必需)、洋娃娃、一束大点的花、烟酒若干等。
6、迎娶
婚期临近前二、三天,亲友和帮闲者即纷纷上门,张灯结彩,打扫庭院,全宅内外顿成红色世界,门首悬出姓氏的红灯笼,厅堂中心挂“喜”字,红烛成双,线香成对。娶前一日,男方亲友到男方家中道喜,要送礼。新郎早晨起床沐浴,穿戴一新。上午要“铺床”,请“福寿双全”的人订被褥。男家以新娘入门之日为正期。是日天早上吹鼓手即到家开场,继之贺客上门曰“恭喜”。女方出嫁当天,房内外婆领哭,母女主哭,姑姑陪哭,嫁娘同辈已出嫁的姐妹帮哭,母女对哭,大家齐哭。哭出离别不舍之情,母亲哭出对女儿的慈教和祝福,女儿哭出虚心聆听母亲嘱咐的诚意,大家哭出喜气的乐意。哭嫁没有固定的唱词,一般由新娘的母亲先哭,教女儿如何为人等等。迎娶当天,男女方家里都要准备相当数量的热茶叶蛋,是给接新娘大军的早餐,此外双方都准备红包,数量双方事先约好。男方准备清一色的男孩去接新娘(可以一到两位女孩点缀),到女方家后爆竹响,女方必须不让轻易进门,给红包才进。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背新娘上车,新娘的脚不得落地,上车后大军开拔,爆竹响。
7、拜堂
礼车至后,由媒婆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新娘由礼车走出来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或黑伞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过火盆意谓去邪,踩碎瓦片则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8、坐床
新人进洞房,床上坐着五男二女,先生唱“坐床彩词”,一边唱一边向床上抛红枣、花生、桂圆、瓜子之类食品,孩子们抢食,以示早生贵子,唱完彩词,给每个坐床的孩子分发一份礼品。坐床喝彩词内容很多,如:一对红烛喜洋洋,照见新人入洞房。新郎嘴上笑呵呵,新娘脸上开芙蓉。一把瓜子撒在东,生的儿女好面容;一把糖果撒在南,生的儿女敬爷娘;一把果子撒在西,生的儿女会读书;一把炒豆撒在北,生的儿女样样都不缺。今日洞房花烛夜,明日同作白头人。夫妻和气福气多,儿女争气家庭乐。当中一对吹鼓喧啊,吹吹打打闹洞房等。
9、贺郎
傍晚开始点燃花烛,乐队奏乐,安排好所有客人就座,新郎官另外安排一小桌,由两个伴郎童子陪坐。每桌上好四盘菜,有红烧肉、红烧全鱼、豆腐条、竹笋。这时,新郎由母舅带领安席。安席毕,厨房传花到厅堂,并将鲜花放在新郎官桌上。从新郎官桌开始唱两首贺郎歌,然后往下传,每桌须唱两首贺郎歌,轮到谁不会唱,须得罚酒,贺郎歌的内容都与结婚有关,说得都是好话,图个吉利,也有些是逗乐搞热闹。如:一对花烛两边排,多谢亲友送礼来。一送喜帐朝上挂,二送花烛点起来,三送官烛满堂红,四送蹄花五斤重,五送金鸡新郎吃,六送一套脱帽衣,七送一根金丝带,八送一双缎子鞋,九送红字茶花饼,十送鲤鱼跳龙门。一对鲜花鲜又鲜,一插插到豆干边,豆干本是豆子做,一粒豆子发千烟等。贺郎到深夜,由母舅或厨房唱散席歌,宣告贺郎酒宴散席。此后打花烛进房,闹新房等。
10、安席
在南昌一带,安席是贺郎的主要程序之一。安席之前新郎不能就座。安席时,新郎身披大红绸缎,头戴宫花帽,由母舅亲手点燃6根香,领着新郎先拜天地,插三根香到大门口,然后再拜祖宗,插上三根香。这是母舅从新郎官的座椅上取下事先放好的毛巾,往椅子上掸三下,每掸一下,新郎拜一拜,然后舅甥同拜三拜。接下来是母舅提起新郎官的餐具,每一项餐具请动三下,每请动一下,新郎拜一拜,然后舅甥同拜三拜。拜完餐具拜菜碗,同上每次反复。桌上所有的餐具、菜碗都拜完后,燃放鞭炮宣告安席结束,这时母舅请外甥就座,外甥同请母舅就座。
11、传花
安席完毕,酒宴正式开始。事先用红纸或红绸包好一块豆干,豆干上插上一朵鲜花,放置在花盘里,花盘又放在一个木质的条盆中。这时,由厨房派一人手托条盆,一边往厅堂走一边唱传花歌。如:一朵鲜花喜洋洋,厨房传花到前堂,各位亲戚多喝酒,闹闹热热贺新郎。又如:鲜花落桌喜洋洋,好时好日贺新郎,贺得新郎欢欢喜,生下贵子状元郎。
12、闹房
闹新房的形式多样,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亲热和吉祥、热闹和欢快的气氛,这也是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情况下,男女双方此前并不亲妮的需要。闹洞房闹得过火、粗野、越闹越发。闹房前,选两个酒量大的分别当“夜皇帝”和“夜皇帝娘娘”,出“题目”给新郎新娘做,他们脸上要涂上锅底灰。另选两人做“臣子”,负责教新郎新娘完成“皇帝”、“皇娘”出的“题目”。若新郎新娘做出了“题目”,“皇帝”、“皇娘”要喝酒,若新郎新娘没做出“题目”,旁边的人就用筷子打新郎新娘,逼他们做“题目”。
13、三朝回门
结婚的第三日,新娘之弟到夫家接姐姐、姐夫回娘家,称“回门”,娘家必设宴接待。新郎并要带礼品去,称女婿为“新客”。岳父母要给新女婿下赏钱,办酒席,母女话别后情。一对新人当天要返回男方家,不能留宿。直到来年正月,岳父母择吉迎接新姑爷,称“接新客”,到岳父家夫妻俩先要拜见父母,再拜宗庙、拜亲朋、长辈,亲朋们以礼相赠,这回小俩口可以多住几天,但夫妻不能同床。新娘回娘家,还须准备“喜包”,部份给年幼弟妹和下辈侄甥等。
湖南婚嫁习俗之汉族:
旧俗有说媒、相亲、换庚、定庚、过门、拜堂、闹房、回门等成套仪式。将儿女生辰八字写于红纸内,由媒人转交对方称“换庚”或“发红庚”,如合庚顺利,则互送信物,称“定庚”。男方送衣布,女方多为送布鞋、袜底、鞋垫各一双。择吉迎亲谓之“过门”,互索彩礼、嫁妆。拜堂合卺,行礼为仪,进入洞房还有闹房的习俗,闹房形式不一而足。在湘西、湘南一带,还流行哭嫁之风。出嫁前一两天,甚至半个月,就开始唱“哭嫁歌”。
在湘南嘉禾县,更发展成一整套“伴嫁歌舞”,有安席歌、哭嫁歌、怨娘歌、骂媒歌、分离歌、送别歌、射歌(历歌)、耍歌、媒婆苦歌、童养媳歌等,采取坐唱、轮唱、合唱、长歌等形式,还有载歌载舞的《伴嫁舞》(包括把盏、香火、走马、划船、卖酒、推磨、娘喊女等舞),舞时所遇之物皆可作舞具。在少数民族中,青年男女的择偶、定亲和婚礼比汉族要丰富多彩,有许多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色。
少数民族青年互相结识、物色对象常在喜庆节日或赶集赴会的途中。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的歌会活动,侗族的“玩山赶坳”,都是青年男女聚会交友的极好机会。湘西苗族还有跳月之风,童男处女于清风月夜,到林中山巅,对歌跳舞。情投意合者,虽不相识,亦可相约订婚。
扩展资料:
关于回门:
在湖南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门,称为“归宁”、“三朝回门”、“头转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而新女婿去拜见岳父母,则有向他们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亲之谊。通常由新娘的弟妹到新郎家,请新郎新娘相偕回娘家。大多上午接受邀请,中午聚餐,日落前回家为宜。北部习俗,女方于订婚日宴客;南部习俗,女方于归宁日宴客。
归宁时,新郎要带礼品,如橘子、苹果(甜蜜)、香蕉(招呼)、饼或柑、酒等礼品,赠予岳家。女方应准备回礼:米香、糯米糕、桃饼、六件蜜饯、两枝有根叶的甘蔗、种子鸡一或二对(约二、三个月大的公鸡、母鸡各一只,准备新娘生产时进补用)、橘子、香蕉,供新人带回男方。
新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称“头转客”;第六天或第十二天回娘家,称“二转客”;满月回娘家,称“三转客”;满四个月也有再回娘家的习俗。回娘家时,新人均需携礼品致赠女方,而女方亦需备礼品回赠。新人带水果,女方回赠礼品:“满月”备红圆、米糕等,“四个月”备红色面桃及其他糕类等。
1、赶秋歌会,在苗族,未婚的年轻人会在每年的四月初八、六月初六参与赶歌会,这是一种有趣的交友相亲方式。在歌会上,看着顺眼的男女互送订婚信物,相约订婚,信物是一把纸伞、花布和丝线制作的饰品等等。
2、筛茶,女孩子第一次去男孩子家中,假如觉得对方还不错,倒上一杯茶给他,对方回一个红包,表明互相有好感,有继续发展的意向。
3、说媒,说媒又叫做媒,有媒人从中牵线,让陌生的男女相见,双方不得私下做决定。
4、女方出嫁之前风俗哭嫁,在湘南和湘西一些地方,有哭嫁的旧俗。新娘在出嫁前1至2天,有些地方提前两周,开始唱哭嫁歌。所以通过这种方式表示对家里父母以及亲人的不舍之情、感激之情。
5、贺喜歌,在土家族,新人进入洞房后,被邀请的歌手开始唱歌,叫做“贺喜歌”,以此来对新人表示美好的祝愿。
6、抢亲,湘西南瑶族有抢亲的风俗,新郎在迎娶新娘当天,新娘需要避而不见,接着新郎到处寻找,共计3次,方能成婚。
7、和气脸,在选取结婚日子后,婚礼这一天,女孩子到达男孩子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洗脸,叫做“和气脸”,家中年纪较大的长辈 端来一盆清水,女生用来清洗双手和脸部,可以保证整个家庭和和睦睦,平安顺遂。
8、上轿,按照传统的中式婚礼,用娇子把女方抬到家中,女生的哥哥背着上轿,双脚绝对不可以触碰地面,村里所有人前来送
她,离开时新郎要给红包和喜糖表示感谢。
9、跨火盆,女生到达男生家以后,首先由地位比较高的男性长辈杀一只公鸡,除去新娘身上的晦气,再由女性长辈搀扶她跨火盆。
我是苍溪县城的,最近我很多亲戚结婚,拒我了解你们大致可以这样,如果不打算在苍溪定居可以就在酒店包一顿算了,婚礼嘛肯定就在酒店举行了。晚上新娘和新郎还的举行小的招待和关系很好的朋友家人再聚聚。地点可以选其他的大饭店了。如果苍溪布置的有新房还得请朋友去参观啥。要是选择在家里办婚礼,先是女方家里办,然后第2天一早新郎得去新娘家接新娘,如果请有伴娘伴郎也要随从新郎一起去接的。当然走的时候女方除了给嫁妆还得给伴娘伴郎红包喔,然后到达男方家后,中午在男方家举行结婚仪式,在男方伴娘伴郎也会收到红包的。还有什么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哈。祝新婚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