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和李银河: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王小波和李银河: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第1张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爱情宝典,我想一定是王小波这本《爱你就像爱生命》,一封封情书写满了他对李银河的款款深情。

一年前,无意间翻到这本书,草草读过几页,说实话当时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

直到最近,我又了解到不少二人的事迹,回想当初所读之书,一瞬间被强烈震撼。

以前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后来才发现,若是不了解人生,有些书是读不懂的。

01

1977年的一天,王小波把刚写的《绿毛水怪》寄去《光明日报》。

当时就职于《光明日报》的李银河,辗转间读到《绿毛水怪》文稿,顿时心中一紧。

她说:“写作手法虽然稚嫩,但却有什么东西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

从此,她记住了“王小波”这个名字。

后来,李银河因为学术问题跑去请教身为逻辑学家的王方名,也就是王小波的父亲。

其实除了学术问题,她还有另外一层私心,想趁此机会见识一下王小波的庐山真面目。

谁知这一见把李银河心里所有的美好幻想打破了。

她吓坏了:“觉得他长得真是够难看的”,“不但丑,丑中还带着一点凶样”。

仅是这一点,还没来得及点燃的爱情火苗就已经悄无声息熄灭了。想想也是,好看的皮囊谁不想要,而且“以貌取人”本来自古有之。

还记得朋友当时给我讲唐代文学家罗隐的故事,此人才华横溢,只可惜其貌不扬,颜值撑不起才华。

有一宰相之女读过罗隐的诗作,对他非常仰慕。宰相为了女儿的幸福,特地把罗隐请到家里,然后让女儿躲在门后偷看。

谁知女儿看过之后,直接把收藏的罗隐诗作全部销毁,从此再也不读他的诗。

这两个故事的开局如出一辙,当时读起来就忍不住发笑。爱美之心嘛,人皆有之,普通人或是伟人,皆不例外。

02

还好故事到这里并没有戛然而止。

几天之后,王小波主动找到李银河。二人大谈起文学,正聊得畅快之际,王小波话锋一转,直截了当问道:“你有男朋友吗”?

李银河先是一愣,随即如实相告:“没有”。

“你看我怎么样?”

不得不说小波的胆量简直非一般人可比。因为“文革”的耽误,他读罢初中就断了学业,在小厂做起工人,而此时的李银河早已完成大学学业,在大报担任编辑。

门第悬殊如此之大,用一句话概括: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李银河也说:“他就是一个男版灰姑娘。”

接下来一段时间,李银河收到王小波源源不断的情书,最初的方式也很特别,写在五线谱上。

一封又一封情感真挚的信件拨动着李银河的情绪,让她内心不自觉柔软下来,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花儿。

03

二人的感情同样经受了无数考验。李银河也在意别人的眼光,在意家人的看法。

因为相貌问题,家人给出了反对意见。李银河本就在意,加上家人的劝阻,于是向王小波提出分手。

她送上两张**票,附言:“我们以后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小波立马退回**票,随信写道:“你从这信纸上一定能闻到二锅头、五粮液、竹叶青的味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他想放弃但又绝不气馁,一封又一封接着写信: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面对李银河的不理睬,他继续写道:

“你应该去动物园的爬虫馆看看,是不是我比它们还难看……”

“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咱们扯平了。”

这些话幽默风趣,又透露出如小孩子一样纯真,李银河感动的同时也终于释怀了,既然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只能二选一,她选择后者。

从此以后,两人坠入爱河,一发不可收拾。

04

“你好哇,李银河”,基本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所有情书的开头。

有几分俏皮,又有几分天真,情感之细腻牵动无数少女心。

这样的信坦诚直率,天真无邪,睿智风趣的王小波原来也有如此孩童般率真的一面。

美好的爱情从来不是枯燥的,即便日子平淡如水,也能从中发掘乐趣。两人的爱情就像糖果罐,她们就像围着糖果罐的孩子,不时从罐中发现惊喜。

小波说:“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

银河说:“你这把钥匙就是开我这把锁的。”

再没有什么能比两个灵魂高度契合更让人羡慕的了。在有趣的灵魂面前,财权相貌通通都没那么重要了。

05

她们在风雨里一起患难,彼此相互支撑。因为有这些因素,这段爱情更是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了。两年后,李银河申请到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社会学,王小波因为条件限制只能在两年后才去与之相会。

一起在美国修学的那段时间,两人仅靠银河每月的400美元奖学金维持生活。最初,两人一起在餐馆打工,小波因为拖累银河而自卑,银河也因为心疼小波而不肯让他打工。

“他那么一个智慧的头脑,我舍不得他去干粗活。”

面对家人的不理解,银河态度坚决答道:“文学是他的生命。我们对生活要求不高,我一个人工作够用了。”

从此王小波全身心投入写作。

回国之后,王小波被安排在计算机教室工作,做些杂活。小波觉得活得窝囊:“我老婆当教授,我狗屁不是。哀乐中年,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罢。”

即便两人地位悬殊,李银河从来没有嫌弃过他。她鼓励道:“小波,好好写小说吧,你是无价之宝。”

这就是李银河,一个毫无条件信任并且全心全意支持小波发展的人。

06

爱情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如果说李银河成就了王小波,那么王小波也成就了李银河。

什么是美好的爱情,大概就是无论何时所遇何事,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靠。

李银河做同性恋现象调查研究时,很多亲朋好友都持反对态度。要知道,在当时几乎没有人研究这个领域,更何况一届女流,质疑声更是源源不断。只有王小波坚决支持,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行动上,他把她当做生命来爱。

1997年,李银河还在剑桥做访问学者,而王小波因突发心脏病与世长辞,这段朴素又真挚的爱情就这样落幕了。

《爱你就像爱生命》再版时,李银河在序言中写道:

有些人遇见了便是一生,我想无论有没有答案,那些书信和那些经历都是银河一生的财富。正如小波在五线谱所说,他和她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王小波和李银河做到了,浪漫温馨一生围绕在她们身边,那些美好的爱情也带给后辈无限遐想。

如果说爱情有什么秘诀,我想就是如他们一般同舟共济风雨相随,相互包容,彼此支持,把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过成诗。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曾获第13届《联合报》文学家中篇小说大奖。

王小波,男,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等。王小波出生于北京,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出版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国留学期间,他游遍了美国,并利用1986年的暑假去西欧国家旅游。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他辞去了教师职位,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享年45岁。

许多作家用崇高的词语来传达他们的感情和价值观。然而王小波的文字和语言总是那么烟火气。他的价值观和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接近,被现在的年轻人认可。王小波在作家中是特殊的,一个有自己思想的特殊的人。也许他的文字没有那么华丽,但读他的文章,总是不由自主地被带入王小波描述的情境。王小波他活着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写自己的文章。这是他心中的一片净土,他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对于王小波来说,没有必要过度沉迷于一个群体,他坚持追求自己的自由。

在他死后,他的理念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很多人羡慕李银河,因为她有王小波做情人。我们看着他们之间的爱情,总在想,能不能遇到一个像他们一样相爱的人。王小波对李银河说了很多情话,并将其写了下来,这是一个浪漫到骨子里的男人。

王小波和李银河是夫妻关系。

1980年1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登记结婚,因为那时王小波28岁,正在大学读二年级,学生有规定不准结婚,所以结婚是秘密的。

没拍结婚照,也没婚礼,两家各请了一桌,不注重形式。王小波和李银河没有孩子,他们结婚前就商量好,两人的世界就已经很丰富很有趣了,不像有些夫妻需要孩子作为纽带。

扩展资料:

在文学圈,李银河与王小波的爱情几乎无人不知。但这段感情是如何开始的,却鲜有人知晓。在李银河的自传《人间采蜜记》中,李银河将之一一道来。她对记者回忆,当时两人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小波在街道工厂工作,我在《光明日报》当记者”。

起先,李银河没有意识到这种差距。直到有一次她听说了一件事儿:“有时我会给他写信,用标有‘光明日报’字样的信封,那会儿信先到工厂,结果就轰动了:王小波认识《光明日报》的人!可我起先都没有在意过这些。”

“浪漫的激情之爱有个前提,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现代这种情况很少见了。我碰上之后,就觉得非常幸运。”李银河笑着说,自己对那些世俗的东西真的不太看重,比如物质条件、家庭背景之类,“我就说,王小波是个男版的‘灰姑娘’”。

李银河与王小波如此相爱,或许与双方共同的文学见解有关。李银河提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曾有段时间赋闲在家,开始看世界名著。当时小波的《绿毛水怪》里提到一部很‘偏’的小说,我恰好看过,恰好两个人对这部小说的感觉还差不多,我想,这就是缘分吧”。

正如李银河在《人间采蜜记》中回忆的那样,在与王小波相依的二十年间,感受到的全是甜蜜和温暖。她写道:“我这一生仅仅得到了他的爱就足够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痛苦磨难,小波从年轻时代起就给了我这份至死不渝的爱,这就是我最好的报酬。”

—王小波

人民网—李银河忆王小波:他是男版“灰姑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9327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30
下一篇2023-09-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