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下面我给大家带来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的相关介绍,欢迎阅读!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的作品背景
博马舍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最重要的剧作家。博马舍喜剧的出现意味着古典主义喜剧向资产阶级喜剧的过渡完成。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意识到戏剧作为宣传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戏剧应该教育民众”的口号。革命派还有意建立人民剧院。1791年1月31日,立宪议会公布取消王室的戏剧审查制度,答应演出自由。年内有数十家剧院呈请开业,其中的共和国剧院以专门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剧目而闻名。这时期创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传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悲剧和时事剧。资产阶级革命使演员终于获得了公民权,彻底结束了过去受歧视被欺侮的悲惨处境;成立了保护剧作者合法权益的剧作家协会。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了总称为"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其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这部喜剧在整个欧洲都获得好评,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却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
莫扎特所请的脚本作家洛伦佐·达·彭特是当时的宫廷诗人,由于他多次出面争取,最终皇帝于第二年为了缓和国内的一些冲击而口头批准改编后的歌剧可以上演。莫扎特用了一年时间谱曲,他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之间的鲜明对照即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
1786年,《费加罗的婚礼》于维也纳奥地利国家剧院首演。由于此剧题材敏感,上演期间国内的贵族大为愤慨,皇帝个人虽然很欣赏这部作品,但迫于压力,曾多次要求莫扎特删改内容。德语版本于1790年在柏林上演。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众多歌剧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是莫扎特歌剧中的颠峰之作,也是中国乐迷最为熟悉的一部,创作于1786年的这部歌剧,是欣赏莫扎特歌剧的入门之作。
《费加罗的婚礼》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上演次数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有如天籁的歌声和错综复杂的男女人物关系,宛如角力般、层出不穷的小计谋和角色错乱的对白,至今仍是许多观众念念不忘的经典。让人眼花缭乱的进行速度,带出男女之间你来我往的情境、种种约定承诺造成的混乱情形、还有谁对谁唱情歌、谁看谁却不是谁的有趣故事。随着近代舞台的技术进步,每一次观赏此剧时都有全新的体会。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的剧中人物
阿尔马维瓦 伯爵 男中音
罗西娜 伯爵夫人 女高音
费加罗阿尔马维瓦之仆人、理发师 男中音
苏珊娜费加罗之情人 女高音
巴尔托洛 医生 男低音
巴西利奥 音乐教师男高音
凯鲁比诺 伯爵的书童 女中音
马采里娜女管家 女高音
安东尼奥园丁 男低音
巴巴丽娜安东尼奥的女儿 女高音
古兹曼 法官 男低音
唐库尔齐奥 审判官男高音
其他人物:农民、猎户以及佣人等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内容
剧本原作者博马舍曾把这部作品称作《狂欢的一日》,因为整个剧情都是在一天之内发生的,莫扎特似乎以此为切入点,用一首速度飞快的序曲向听众预示剧情发展变化的急剧性。序曲虽然并没有从歌剧的音乐主题直接取材,但是同歌剧本身有深刻的联系,是用奏鸣曲形式写成的。开始时,小提琴先奏出的第一主题疾走如飞,然后转由木管乐器咏唱,接下来是全乐队刚劲有力的加入,整体速度如车轮飞转;第二主题带有明显的抒情性、优美如歌,最后全曲在轻快的气氛中结束。序曲由突然开始至迅速结束,仅有短短四分钟左右时间,虽然仅有两个主题但却以紧凑的节奏贯串,活泼、喜悦的气氛就在这种看不见、来不及进一步了解的状况下被营造出来,成功的为此后的剧情做好了情绪上的铺垫。
莫扎特生平
天才的孩童
的确,莫扎特有着让西方为之迷恋和惊讶的童年。曾在1762年赠与莫扎特宫廷礼服的玛利亚王后(MARIA THERESA),说过他看上去全然不象七岁的小孩,是一个缩小的成年人,就象简单的跳过了他的童年。他写作风格在他去世后变为流行了,年轻的莫扎特几乎是他父亲的缩影,依据传闻利奥普与小号JASCHACHTNER回家时发现他五岁的孩子专心地写着一首键盘协奏曲,该曲几乎是他父亲一部作品的重现另外由十九世纪的艺术家所画的木刻画中可见11岁到14岁时的MOZART,无论那里都象个卷发的天使对于人们,无法理解为何那如神赐的音乐从这个孩子身上涌出来。莫扎特的天才是19世纪的总结。在匿名的法国出版物上,MOZART发表了一些独立完成的作品,作品所显露出与同时代不相同令人惊异的东西。那不会另人弄错的信息是:“非常用力地用羽毛笔去写,只有小孩才会那样的。”
旅游的岁月
带着两个天才孩子四处游历的经验让利奥普无法抗拒,同时可让MOZART增加更多的知识。在1762年到1766年间,他们几乎走遍欧洲的每一个主要国家,为了满足观众,莫扎特要读很多困难的乐谱,和即席写作。当他六岁时,他就在MARIA THERESA的夏宫为皇后表演。在皇后给他的旅行公寓里,MOZART不小心摔倒,皇后的小女儿MARIE还亲手扶起他。莫扎特当时还说大个后要与MARIE结婚,并用他的手臂围着MARIE和亲她。莫扎特有较长的时间停留在伦敦,在1763-64年间,他们停留了有15个月,在此他们进见了皇帝GEORGE III 和皇后。这时的10岁英国王子还要由保姆带着。坐在大键琴前的MOZART不同于他身旁的三个大人的地方只是体形。他就象一个美丽的玩偶。在伦敦的其他场合MOZART与这里的音乐家们经常聚会,很可能在这里认识了JSBACH的最小的儿子JOHANN CHRISTIAN BACH(克里斯帝安-巴赫)这样MOZART早期在伦敦写的交响曲经常出现JCBACH的影子就并不意外的,不论是11岁或14岁,他的钢琴,小提琴,即兴创作,以及作曲也算是个神话了从1768年到1775年他停留在萨尔斯堡期间,他和他的父亲有过三次远游到意大利和德国莫扎特也由一个天才变为一个真正的作曲家
启蒙时代
历史学家们指出1756年就是MOZART的启蒙时代,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有系统的,开明的,政治意识的萌芽时代。在MOZART的一生时间里所发生了一系 事,根本地改变了他不仅仅在乡村式的萨尔斯堡生活而走向世界。启蒙哲学家比如JEAN-JACQUES ROUSSEAU,主张人生活于自然,权力是上流社会的,并不是单纯是统治者的。人不可能再回到那种相信神授的无知的社会,ROUSSEAU提倡建立一个对人教育的制度,教导人们的道德,发掘人们的天才潜能。FRANKIS VOLTAIRE是一个热情的启迪教育拥护者。忠实于光明正大的思想和正义信念。他花费了一生去写讽刺的抨击去辱骂强权。对神的信仰是他最大的原因。启迪教育并不是必须的,但却是一场民主的运动,在法国,路易十四,和后来的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是专制主义的王朝。但奥地利的皇帝MARIA THERESA有较大宽容和自由的主张。有志于进行民主改革。SALZBURG(萨尔斯堡)位于奥地利的西部,是有醉人美景的地方,也就是**“The Sound Of Music”的拍摄地。SEMISOVEREIGN公国由这里蔓延到神圣罗马帝国。萨尔斯堡是一个大主教属地,保守的天主教信条阻碍着启蒙的思想。小莫扎特的父亲LEOPOLD(利奥普)来自AUGSBURG(奥斯堡)的一个装订商人的家庭。他受到的是团结的耶稣会信徒教育。他拥有两个显微镜,一个望远镜,一个地球仪,和一本地图集。当他到萨尔斯堡旁的圣本铎大学开始,LEOPOLD将注意力转移到的从事作曲上来。定居在萨尔斯堡后利奥普在超过四十年的期间,侍奉过五个大主教。1756年当小莫扎特出生时,利奥普正好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提琴教程。由此很快地他就扬名国际。在1800年,在利奥普去世差不多十二年后,他的这部教程仍然使用着。 小莫扎特的母亲ANNA MARIA与利奥普有着足足三十二年的婚姻她的父亲WOLFGANG是一个被受赞誉的男低音歌唱家和合唱对领唱者。由于家庭的培养,她很聪明和应变很好,这些渡都让冷静而沉默的利奥普为之动心。他们的共有过七个孩子但只有小莫扎特和她的姐姐NANNERL(娜纳)长大成人,NANNERL大莫扎特五岁,(在这画中12岁的姐姐象一个17岁待嫁的姑娘,7岁的MOZART也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
《MASS IN C MINOR》
在1782年的夏天,莫扎特在他从出生地萨尔斯堡迁移到维也纳定居的一年之后,他与康斯坦策韦伯结了婚这是一个难以让人接受的结合莫扎特的父亲曾经强烈反对他的孩子在未有固定职业的情况下结婚莫扎特本人曾经发誓,如果他拥有他的康斯坦策,他将会攒写一部新的弥撒,在他带同他的新婚妻子去见他的家人时在萨尔斯堡演出他的妻子将演唱新的弥撒几乎所有莫扎特早年写的弥撒规模上是属于小型的作品多是为了特定的礼拜仪式在大主教COLLOREDO要求下而写的这部弥撒与之前的全然不同,是一个圣颂弥撒,在很多时,圣颂的颂词是分开很多段落的,属于多乐章的作品我们知道莫扎特在1783年写下了一部分,但并未完成六个月后他就开始与妻子起程前往他的故乡萨尔斯堡对于他的这部作品,他也再没有去写完它这次他将可能要面对人们讽刺和讥笑,最少地也会少了很多对他这段婚姻的祝福但事实上他的很多关系到康斯坦策的作品没有完成但这个作品无论如何也要在萨尔斯堡做客时演出,时间是1783年的十月二十六号,地点是罗可可风格的圣彼得基督教修道院莫扎特准备从他早期写的弥撒中取用部分音乐作为未完成部分的补充,但这部作品并没有得到恰当的赞颂因为它是以接受洗礼的音乐曲式来写它的头两个乐章的莫扎特明显地暗示要去完成这个弥撒为此他写下"(荣耀颂)CREDO"和差不多全部"(赞美诗)SANCTUS"在1785年,他采用它的部分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以及绞合为一个扩展乐章并作了一些小变动,写作了忏悔圣诗"DAVIDDE"从此他再没有回到这个作品上爱因斯坦叫这个没完成部分为"NOBLE TORSO"C小调弥撒的乐曲形式是莫扎特深思熟虑的,他感兴趣于它的结构它含有宫廷音乐的味道以及古老的BARON VAN SWIETEN的音乐手法相对于巴赫和韩德尔的作品这并不是流行的写法(很快这也变的流行了)。这作品仍然环绕在BACH有关弦乐的赋格,键盘音乐的赋格上。教会音乐,一直具有较保守的形式的。传统上具体表现在合唱的赋格上。但C小调更进一步,一些独唱的乐章例如:“DOMINE DEUS”和“QUONIAM”也隐含着古老而非常严谨的对位法,韩德尔式的写法与段落的分布融合巴洛克风格。对位上的严谨以及更多的润饰出现在“LAUDAMUS TE”中,在“ET INCARNATUS EST”尤甚。只有在极端自我感觉的曲式的乐曲中才出现一些不遵从传统的写法。在作品上所使用的古式文体风格明显多于其他的合唱曲。数个低沉而优美的曲调一次次出现在这神圣的音乐中,例如“QUI TOLLIS”,两声部,四声部合唱曲中,在降调的四声调音符中与传统的巴洛克音乐挽歌中。所有这些都在这神圣的音乐中表现出来。莫扎特没有最后整理他的未完的作品。包括这首曲与另一首同样未完成的安魂曲。但那些乐章已经是足够光芒四射了。
受困萨尔斯堡
当莫扎特接受到罗马教皇的金马刺徽章时才14岁,萨尔斯堡狭小的气芬开始防碍了他他长久渴望寻找一个具挑战的工作环境直到1777年,21岁的MOZART向他的大主教请辞这次触怒了傲慢的大主教,大主教将MOZART和他的父亲都解雇了但利奥普少有地讨好大主教,让他收回命令但同时放弃了出外游历的权力但MOZART决定去寻找一份发挥他的才能的工作的欲望更强烈了被限制的利奥普只能留在萨尔斯堡,莫扎特与他的母亲就得承担艰巨的行程,在1777年到慕尼黑,曼海姆和巴黎。没有合适的邀请出现,在巴黎贫穷状态,消磨莫札特尝试意志。巴黎人跟本漠不关心他的音乐。另一个打击他的是他的母亲ANNA MARIA死于1778年7月3日的巴黎。之后莫扎特听从他父亲的意见回到了萨尔斯堡,虽然他将行程拖后了六个月也无补于事,与父亲的隔膜也由此开始。在慕尼黑他受到他的恋人,歌手ALOYSIA WEBER的冷落,但这个并没有破坏他的雄心,尤其是对于写歌剧。在18世纪歌剧相当于现在的**。回家后的莫扎特仍然盘算着如何离开萨尔斯堡。当1780年他收到一份由慕尼黑发出的攒写歌剧的邀请就兴冲冲地来到慕尼黑,就这样他写下了他第一部伟大的歌剧Idomeneo(伊多梅纽斯)。在很多他写给父亲的信中,他努力去压抑他的兴奋和感激之情。在行动上他与父亲分岐令他不可能让父亲理解,当大主教传唤莫札特到维也纳去参加庆祝JOSEPH II的加冕时,莫扎特就再也不想离开维也纳了,就在一次跟大主教尖刻地对恃的场合下,被大主教赶了出去。
Idomeneo(伊多梅纽斯)——莫扎特一生的转折点
1781年的莫扎特在萨尔斯堡大主教的*威下已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就在此时慕尼黑的宫廷发了个邀请,让莫扎特为狂欢节谱写歌剧。喝求谱写一部大型歌剧已久的莫扎特迫不及待地离开萨尔斯堡去完成它。意大利正歌剧的模式虽然不大合适他的风格,但歌剧里包含了他其它作品没有的美,甚至包括使他扬名的作品在内。对与莫扎特本人这个歌剧的重要并不比他后来的作品少。就是它莫扎特摆脱了萨尔斯堡大主教转移到维也纳开始他一生中最灿烂也是最痛苦的时光。 SIR COLIN DAVIS可以说是本世纪莫扎特的代言人,无论是莫扎特的器乐作品还是歌剧表现都极为出色。几乎可以说只要是他指挥的莫扎特就值得收藏。本片是PHILIPS莫扎特全集里的一套。难得的作品,难得的组合,在配上圆润的录音,非买不可(PHILIPS 422 537-2)
更新1:
莫扎特有咩之称
更新2:
佢几岁学琴几岁开始作曲
简介 1756年 一月二十七日于维也纳出生。 1760年 由父亲教授小步舞曲和钢琴小曲。 1761年 完成第一号作品《C大调行板》。 1762年 父亲带他到慕尼黑宫廷公开演奏,深受佳评。以后的十一年中,他们的足迹遍及维也纳、巴黎、伦敦、罗马、米籣等各大城市。 1768年 完成歌剧《巴斯狄安与巴思狄恩》。 1770年 成为音乐学院会员,是有史以来最年幼的会员。 1773年 前往维也纳,试图在皇宫找一份工作,期间遇见海顿。 1777年 秋天与母亲离开故乡前往巴黎求职。 1778年 母亲不幸在巴黎客死异乡。但这次巴黎之旅期间,莫扎特完成重要作品:D大调长笛四重奏、E小调、A小调、A大调奏鸣曲等。 1780年 莫扎特生活困苦,需靠借贷维持生活。完成《长笛与竖琴协奏曲》。 1781年 歌剧《伊多梅纽斯》诞生,受到广泛赞扬。 1782年 和表妹康丝坦查结婚,育有两个孩子。是年完成《后宫诱逃》。之后回到故乡,谱写了《小提琴与中提琴的协奏交响曲》。 1785年 完成《费加罗的婚姻》,3月作首次演奏。 1787年 完成《唐乔望尼》、《弦乐小夜曲》。 1788年 首次演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1790年 完成《女人心》。 1791年 完成《单簧管协奏曲》。12月5日,莫扎特留下未完成的一首《追思弥撤》与世长辞,享年三十五岁。 天赋才华 莫扎特英年早逝,35岁就悲剧性地离世,距今二百多年。我想不出有其他同代的作曲家,创造天份可以与他相比拟。要界定莫扎特的天赋才华,是不可能的。不过一点可以肯定,从来没有一个人的音乐产量会如此壮观,他已出版的作品不少于626篇。假定他5岁开始作曲,35岁去世,即是有30年的生产期。即是说,平均每两个多星期,他就完成一篇完整乐章,其中除了歌曲、钢琴短曲,也包括戏剧、奏鸣曲。除了几乎包含各种乐器合奏的协奏曲外,还有无数交响曲。当同龄小朋友正在学写字时,他已经写出各种曲谱,包括钢琴、小提琴、拨弦古钢琴曲谱,水平直达大师级。 小时候 童年时,莫扎特的父亲对他要求十分严厉。他认为儿子的天份就是上帝赐予的奇迹,应尽量利用。爸爸带着他踏足欧洲各地,进行漫长而要求严格的音乐表演旅程。年纪还小的莫扎特,已经在父亲和姊姊伴同下,遍游欧洲。他们拜访欧洲皇室以及在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及慕尼黑的贵族。这些地方明媚的风光和各异的民俗,都给日后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打下了烙印。在富贵人家会客厅里,人们都被他的演出所震撼。他以卓越技巧,用拨弦古钢琴和小提琴,拉奏出令人心动的乐曲,而且是他自己的作品。他甚至能蒙著双眼,辨别出观众随意弹在钢琴上的音符,证明他具备多方面的天分。旅程并没有带来令人满意的财富,父亲抱怨从贵族身上得到的赞赏,多过实质的金钱报酬。 成长 1773年,莫扎特往维也纳,试图在皇宫找一份工作。当年,音乐家要求存,必须找到赞助人。他没有在皇宫觅得职务,但在维也纳遇见海顿,一个比他年长24岁的作曲家。两人互相交流音乐之道,互相影响。莫扎特在意大利一段时间,学习当地的歌剧风格。19岁时,尽管仍未能找到一份固定工作,已经完成了许多歌剧、奏鸣曲和交响曲创作。由于继续在欧洲各地旅游,他未能奠立在音乐界的地位。直至1781年,时年25岁,歌剧《伊多梅纽斯》诞生,莫扎特才受到广泛赞扬,他的音乐才算步入收割期。其后完成的《唐乔望尼》、《朱庇特交响曲》以及音调低伏、忧郁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全都是杰出的音乐遗产。莫扎特生命的最后几年,充满疑惑和挫败的经历。但就在这段期间,他完成大量漂亮的乐章,包括五首歌剧以及《单簧管协奏曲》。《单簧管协奏曲》那缓慢的节奏,绝对是上天的赏赐。这优美乐章符合一句古老谚语:「忧郁的乐章是不能在高级轿车的靠背上写出来的。」那时,莫扎特除了安逸之外,心中百般滋味。 感情生活 童年时,莫扎特曾有些趣事发生。有一次,只有六岁的莫扎特提出,要和年轻的玛莉亚.安东妮特结婚。 作曲家的性格开朗多情,热爱生命,他与表妹的初恋于1777年发生。「我们进展得蛮不错,她和我一样,都带点玩世不恭。」1782年,他和表妹康丝坦查结婚,育有两个孩子。 收入来源 莫扎特主要收入来源,是在富有人家中举办收费音乐会。莫扎特与生俱来的非凡本领,能够随意创作出动人音乐。1780年间,他统筹许多收费音乐会,成为他主要的收入来源。「在复活节斋期前连续三个星期三,都有收费音乐会演出…我已经卖出了一百张门票,演出前应可再卖出三十张。」 yottkppsedu/subject/Music/musicworld/Mozart
参考: 天之心
莫扎特关中史乜事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神圣罗马帝国萨尔斯堡人也,公元一七五六年一月廿七日生。父雷欧波得为作曲名家。母安娜,先夭三子,一七五一年生其姊娜内儿,又折两子于其姊与其生间。行七。 一七六二年至一七六六年,其父受聘于大主教施拉顿巴赫(Schrattenbach),偕其及姊娜内儿游,一七六三年六月九日至慕尼黑,转之维也纳,始长演于欧洲,巡回于主要城市:慕尼黑、奥格斯堡、曼海姆、法兰克福、布鲁塞尔、巴黎、伦敦、海牙、阿姆斯特丹、第戎、里昂、日内瓦、洛桑。闻者深致之,更博名于乐界矣。途晤萧伯特于巴黎,访巴赫子于伦敦,始知新发之钢琴、义大利歌剧、并识交响曲之构也。 一七七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大主教施拉顿巴赫逝,亲王柯罗雷多(Colloredo)继其司而为莫氏之新主也。 一七七六年莫氏二十岁,欲去萨尔斯堡,亲王大主教拒,黜乐团首是胁。居期年,先与母之慕尼黑,无业,经奥格斯堡之曼海姆,多得乐界之谊。寻职犹无展进。痴于女歌者苇伯尔其地,父恼斥之。及其资尽累债深,乃往巴黎寻事,时在一七七八年四月。 梅勒西奥·格林者,尝从事于莫氏七岁巡回之演,因求其援,不获。无任,法国难寻价其作者。母时病笃,七月三日逝。后莫氏返萨尔斯堡,父已说亲王大主教复起之。归经慕尼黑-阿罗依其亚所居,然别恋矣,沮返萨尔斯堡,复其职于一七七九年一月廿九日。 一七八〇年十一月,应慕尼黑来求,作歌剧「依多美尼欧,克里特之王」,首演于一七八一年一月廿九日,人大善之。莫氏既居萨尔斯堡,委职于故主,常受「痴障」之轻。后被逐,,居维也纳,并受伟伯尔女士之济也。 康丝坦兹(Constanze),阿罗伊齐亚妹也,莫氏未待父书,即意婚焉。一七八二年八月四日,礼行于圣艾蒂安教堂。少时得见巴赫与韩德尔之作,因巴赫而深好对位法,见诸c小调大弥撒(KV427)与类作。同年,始谱六弦乐四重奏献海顿,毕于一七八五年。 一七八四年,入共济会,旋成首长。于一七八五年四月。其创予共济会人多
如共济会葬仪乐(Maurerische Trauermusik K477)之属矣。 一七八六年,识维也纳剧场御诗人达彭特(Lorenzo da Ponte),其尝说帝准其编博马舍「费加洛婚礼」之剧为歌剧。 后帝以该剧颠覆,禁演。莫氏为彭特之词谱律,一七八六年五月一日《费加洛婚礼》首演于维也纳。虽其剧大成,权贵不悦而速撤其报也。后莫氏之布拉格,于是亦博得满堂采。乃赋D大调第三十八号交响曲致意于斯城也。 后布拉格剧院指挥请为来季作新剧。莫氏使彭特书之词。一七八七年五月廿八日,父丧,悲不自胜。亦深击其作。十月廿八日,《唐乔望尼》始演于布拉格,大受迎,维也纳演之,不若。 后莫氏身孱,资帛偶丰,终陷拮据。时多作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歌剧(如《女人皆如此》与彭 作)。一七九〇年约瑟夫二世皇帝崩,其继利奥波德二世既不善莫氏,亦恶共济会也,时其友海顿往伦敦,莫氏志意更消沉矣。 十二月五日卒,年卅五。遗未成安魂曲(Requiem)。(后其妻康丝坦兹托其徒成之:初为苏士米雅(Franz Xavier Süs ayer)作,后由诺伊柯姆(Sigi und von Neukomm)续之。诺伊柯姆之集成版,仅一八一九年奏于里约热内卢,后或忘之。二〇〇六年三月十日,悼Courrières矿难,二奏。) 史家曰︰「萨列里年长莫莫氏时已为名宿乐师,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今闻名,向当其揭幕,歌剧所演即其作也。无由而害莫氏矣。谣讹所出,或以义大利、奥地利作曲家相倾也。」 有史确考: 《安魂曲》非「佚名」或「黑衣人」所托而作,而为瓦尔塞根伯爵为悼念亡妻,请莫氏写,时《魔笛》新成也。 莫氏致父书,数逆感言于其亡。其一七八七年四月四日与父书曰:「夫死,生之真终,夫亡,人之实友,比年予此友是亲,其象也,非但不惧,且使我宁,得慰。谢上帝令我识死亡之能致真幸。日将寝,虽吾少,皆深思我明不存;知我者,其不能言我或见于怏然伤悲者。」亦达也。 莫氏尝创歌剧廿数、交响曲四十、宗教音乐二十,室内乐、协奏曲、钢琴独奏作品无数。而安魂曲者,未竟之作也。 佢几岁学琴 三岁见才,辨音,强记,五岁问父授大键琴,后亦学及小提琴、管风琴及乐曲创作,更惊人,知阅读、书写、计算,甚能视读乐谱、巧弄拍律。六岁已谱小步舞曲(KV2、4、5)者三及快板(KV3)一。 几岁开始作曲 一七六七年,年十一,著歌剧《阿波罗与希亚钦杜斯》(Apollo et Hyacinthus,K38),由萨尔斯堡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学生演之。
莫扎特的生平: 莫札特于1756年出生于萨尔斯堡,在当时这是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封邑的首都,父亲雷欧波得·莫札特(1719年— 1787年)是一位身负宫廷乐师之名的作曲家,母亲为安娜·玛丽亚·波特尔(Anna Maria Pertl)(1720年—1778年)。身为家中第七个小孩,在他姊姊玛利亚·安娜(Maria Anna )(暱称南妮儿(Nannerl))1751年出生之前,以及之后至他出生之间的这段时间,分别有三位及两位不幸夭于年幼。 出生受洗时,他被命名为 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Theophilus 意为「上帝之爱」,这个名字相当于德语的 Gottlieb,意大利文 Amedeo以及拉丁文 Amadeus,但生前却从未有人以此名号称呼他。现在,我们所认识莫札特的名字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为莫札特在正式场合用的名字。 莫札特三岁便展现出他音乐奇特才能,他不仅具备绝对音准更有超出常人的记忆力,五岁时更请求父亲教授大键琴,随后亦猎及小提琴、管风琴和乐曲创作,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声雷响彻云霄,在学会阅读、书写或计算甚至能懂得乐谱视读、巧弄拍律。六岁,时值 1762年,已谱出三首小步舞曲(KV2、4、5)和一曲快板(KV3)。 1992年,英国的医学期刊内容里所写的一篇期刊,初步推测莫札特患有妥瑞氏症。这些推测与消息或许是较少人知道的。我们只知道在他写给他堂妹的信件里有许多猥亵的词语(诸如脏话),常见于你给你堂妹的信之中,常用「又老又年轻的猪尾巴」作下款,尤其是一些会引起生理反应的话语。(especially words having to do with bodily functions 过去也曾证实他有过动,为情绪摆荡所苦,有抽筋,以及喜爱喃喃自语,除了在信件内容中的猥亵词语可以发现外,其于的多种类似症状在他生活中其实也曾经出现过。
参考: 维基
莫扎特的生平: 莫札特于1756年出生于萨尔斯堡,在当时这是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封邑的首都,父亲雷欧波得·莫札特(1719年—1787年)是一位身负宫廷乐师之名的作曲家,母亲为安娜·玛丽亚·波特尔(Anna Maria Pertl)(1720年—1778年)。身为家中第七个小孩,在他姊姊玛利亚·安娜(Maria Anna )(暱称南妮儿(Nannerl))1751年出生之前,以及之后至他出生之间的这段时间,分别有三位及两位不幸夭于年幼。 出生受洗时,他被命名为 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Theophilus 意为「上帝之爱」,这个名字相当于德语的 Gottlieb,意大利文 Amedeo以及拉丁文 Amadeus,但生前却从未有人以此名号称呼他。现在,我们所认识莫札特的名字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为莫札特在正式场合用的名字。 莫札特三岁便展现出他音乐奇特才能,他不仅具备绝对音准更有超出常人的记忆力,五岁时更请求父亲教授大键琴,随后亦猎及小提琴、管风琴和乐曲创作,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声雷响彻云霄,在学会阅读、书写或计算甚至能懂得乐谱视读、巧弄拍律。六岁,时值1762年,已谱出三首小步舞曲(KV2、4、5)和一曲快板(KV3)。 1992年,英国的医学期刊内容里所写的一篇期刊,初步推测莫札特患有妥瑞氏症。这些推测与消息或许是较少人知道的。我们只知道在他写给他堂妹的信件里有许多猥亵的词语(诸如脏话),常见于你给你堂妹的信之中,常用「又老又年轻的猪尾巴」作下款,尤其是一些会引起生理反应的话语。(especially words having to do with bodily functions 过去也曾证实他有过动,为情绪摆荡所苦,有抽筋,以及喜爱喃喃自语,除了在信件内容中的猥亵词语可以发现外,其于的多种类似症状在他生活中其实也曾经出现过。 莫扎特有咩之称:神童
你可以到维基揾资料 佢有好详细既资料 呢度系有关莫札特既资料: zh /wiki/%E8%8E%AB%E6%9C%AD%E7%89%B9 可以经常到维基揾资料 希望可以帮到你!
参考: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是一个天才音乐家。他的音乐才华在极为年幼时已表露无遗。他于1756年 1月在奥地利出生,父亲也是一个音乐家,故莫札特自幼已接受父亲的音乐训练。四岁时,莫札特已开始作曲,稍后他的父亲便开始安排他四处巡回演奏,在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等大城市表演,莫札特亦由这时开始声名大噪,受到各地的贵族、皇室人员及主教的欢迎及赞誉。 当时莫札特每天演奏两场是平常的事情,他要整天乘坐马车,奔走于各演出场地之间。各贵族要预先在多天出前作出邀请,才能邀约莫札特在他们的宴会或私人音乐会上演奏。一七 年时,只有八岁的莫札特已完成他第一首的交响乐曲,年仅十二岁时,莫札特已写下了一部歌剧 《La Finta Semplice》。莫札特的父亲为儿子在欧洲建立了极高的知名度,但由于开始成年的莫札特与萨尔斯堡主教不和,莫札特并未能愉快地任职宫廷乐师的职位。 一七七七年,莫札特与母亲一同离开奥地利,前往其他市找寻工作。由于莫札特年轻而具有超凡的才华,受到年老宫廷乐师的嫉妒及排斥,王室贵族虽然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但莫札特仍然遭受拒绝。此外,他的母亲也在旅途中病逝,莫札特只好返回奥地利暂时任职管风琴师。后来莫札特再度离开故乡前往维也纳。 在维也纳,莫札特与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的堂姊康斯坦茨(Constanze)堕入爱河,莫札特不理会父亲的反对,与康斯坦茨结婚,并在热恋时完成歌剧《后宫诱逃》(The Abduction from the Seraglio),在当时,这是一部革命性的歌剧,因为莫札特一改以往歌剧的传统,乐曲不采用意大利文而改用德文唱出,而且亦要求演唱者同时扮演角色,建立了歌唱与戏剧结合的歌剧形式。莫札特在维也纳居住的数年间,花了不少时间钻研巴哈和韩德尔的音乐,同时写下了不少成功的作品,如著名歌剧《费加洛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B大调钢琴协奏曲,作品编号450、c小调弥撒曲等。当时最著名的音乐家海顿(Joseph Haydn)与莫札特成为好朋友,并曾经称许莫札特是他所知的最伟大的音乐家。其后,莫札特另一出歌剧《唐乔凡尼》(Don Giovanni)在布拉格首演,更得到空前成功,可是,莫札特的身体健康情况已渐走下坡,一七九一年七月的某一天,一位陌生访客带来了一封匿名信件,写信的人希望委托莫札特为他的妻子撰写 安魂曲,正受病患折磨的莫札特感到这是地狱使者来召唤他离去的讯息。尽管莫札特竭力希望完成这首作品,但他始终不敌病魔的纠缠,在一七九一年他的三十六岁生日前辞世了。未完成的安魂曲便由他其中一个学生 Sus ayr 整理他的手稿并补充完成。享年只有三十五岁的莫札特,由于家境贫困,死后只被草草埋葬在贫民墓区中。 莫札特在世虽然只有三十五年,但他留下的作品却超过六百件,包括约四十多首交响乐(准确数量不能肯定)、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二十七首钢琴协奏曲、其他乐器的协奏曲(如:长笛、法国号、巴松管等)、十八首弥撒曲、安魂曲(未完成)、著名歌剧、三十多首小夜曲、室乐及钢琴奏鸣曲等。 要知道更多莫札特的资料和听听他的重要作品,可到以下网站浏览: essentialsofmusic/ 相片来源: clcamacuk/users/mn200/music/posers#schubert 小小练习: edcity/iclub_files/a/1/95/webpage/worksheet/mc/mozart 音乐的家-莫札特 (大事年表)Mozart 3oukedu/wester/poser/poser005 HY
参考: edcity/iclub_files/a/1/95/webpage/posers/mozart/mozart
莫札特于1756年出生于萨尔斯堡,在当时这是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封邑的首都,父亲雷欧波得·莫札特(1719年—1787年)是一位身负宫廷乐师之名的作曲家,母亲为安娜·玛丽亚·波特尔(Anna Maria Pertl)(1720年—1778年)。身为家中第七个小孩,在他姊姊玛利亚·安娜(Maria Anna )(暱称南妮儿(Nannerl))1751年出生之前,以及之后至他出生之间的这段时间,分别有三位及两位不幸夭于年幼。 出生受洗时,他被命名为 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Theophilus 意为「上帝之爱」,这个名字相当于德语的 Gottlieb,意大利文 Amedeo以及拉丁文 Amadeus,但生前却从未有人以此名号称呼他。现在,我们所认识莫札特的名字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为莫札特在正式场合用的名字。 莫札特三岁便展现出他音乐奇特才能,他不仅具备绝对音准更有超出常人的记忆力,五岁时更请求父亲教授大键琴,随后亦猎及小提琴、管风琴和乐曲创作,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声雷响彻云霄,在学会阅读、书写或计算甚至能懂得乐谱视读、巧弄拍律。六岁,时值1762年,已谱出三首小步舞曲(KV2、4、5)和一曲快板(KV3)。
参考: website
年仅6岁的莫扎特为当时奥地利女王玛丽-特雷西娅表演最拿手的小星星,然后小莫扎特在给女王敬礼的时候撞倒了一个小公主,莫扎特看到她以后,说:“我将来要娶你为妻!”顿时大家都被逗乐了。
莫扎特年长之后遇到的恋人自然不是那位小公主,而是阿露西亚。阿露西亚的父亲韦伯和莫扎尔的父亲列奥波尔得是朋友,阿露西亚是一位活泼美丽的女孩,由于同样来自音乐世家,阿露西亚和莫扎特之间非常有话题,很快坠入爱河。然后莫扎特和陪同他的母亲在外游学,目的地是巴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莫扎特在巴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而母亲也在这次途中病逝了,在双重打击中,莫扎特不断的给阿露西亚写信,但是阿露西亚回复的信又短又敷衍,后来才得知阿露西亚在他走后慢慢成名了,与她相处的不是名流贵族就是富商绅士,她已然忘记了与莫扎特的爱情之约。
莫扎特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但是美丽的阿露西亚的言语上的冷漠和眼角的不屑让莫扎特认识到已经失去了她,这个时候康斯坦泽走进了莫扎特的心里,康斯坦泽是阿露西亚的妹妹,与阿露西亚相比,康斯坦泽则是个身材矮小,不善言辞,木讷的女孩,但是女孩心中暗暗藏着对莫扎特的爱恋,在莫扎特丧母和失恋的时候一直都是康斯坦泽在陪伴莫扎特,慢慢的引起了莫扎特的好感,莫扎特是认真的,即使父亲再怎么反对,点名扼要的表明:韦伯家并不富裕的经济现状,莫扎特最理想的伴侣是娶一位家境富庶的女孩,但是莫扎特是固执的,甚至偏执的,还是在一片不赞同的声音中,和康斯坦泽结婚了。
有人说是因为康斯坦泽与阿露西亚面容有些相似,但是性格没有阿露西亚那么势利,所以莫扎特把康斯坦泽当成阿露西亚替代品,也有人说是因为莫扎特当时处于丧母失恋的双重打击中,才让康斯坦泽乘虚而入的,还有人说是由于莫扎特只对音乐擅长,但是对人情世故都不了解通透,换而言之,除了音乐以外莫扎特就是个孩子,不成熟的心理容易对康斯坦泽有着类似爱情的眷恋。
这段婚姻幸福与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虽然莫扎特和康斯坦泽婚后经济情况从未改善过,甚至因为莫扎特不善开源,康斯坦泽不善节流导致生活日渐困窘,但是至少两人相敬如宾。平淡才是生活的真实面目,这也是爱情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而那位幼年被撞倒的小公主,她的婚姻却是与莫扎特相反的另一种极端,她成年后因政治婚姻远嫁法国,后来她在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她叫玛丽·安托瓦内特,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世人又叫她断头王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