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结婚祝福语

说唱结婚祝福语,第1张

  1、张俊功先生从后台走出,戴着一幅红茶镜,偏头看着路,左腿绑着甩板,右手握着三弦,慢慢走上了舞台,早有人摆好一张桌子一条凳子。他从容地扫了一眼台下前拥后挤的观众,满意地一笑,顺手捋了一把丝弦,挠了一挠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这时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待掌声快落下的时候,他手中的三弦随着腿上甩板的节奏,独特的眉花调吸引着台下所有的观众。三弦音一落,张口钢音就唱了起来!

 2、陕北说书一般分正本和小段。正书与小段既可以有关联,也可以完全不沾边。小段主要是在正书开始之前,为稳定已入场的观众和等待迟到者而先说的开场白。这样,即使来晚一点,也能听全一本正书。说书乐器的主旋律主要是靠三弦,节奏的快慢靠腿上的甩板来掌握。过去的老书匠基本就是一个全盲或半盲的盲艺人,手持三弦或琵琶。因为无需电源设备,可以在田间地头,也可以在窑洞院落,随时可以即兴发挥几个小段或者说一本几个小时的正本。一般都是腿绑甩板,左手握三弦,右手弹三弦。铮铮粗旷的三弦音过门之后,书匠会面向一院子听众一大嗓子喊了出来,悲苍浑厚余韵高远。身后的窑洞似音箱,对面山的回音像伴唱。随着故事情节,高昂时群情激越,悲凉时鬼神哽咽!

 3、在以前要想知道别的故事,大家主要通过听书,那时候书本是比较少的,听书是很多人的选择,在今天书本很多了,可是又有多少人买书看呢?大家都在手机上看电子书,将我们纸质书放弃一边。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书匠情怀抒情散文美文欣赏。都喜爱听书。这里的书并不是印刷的书,而是靠说书人口表手弹,通俗易懂的地方方言通过说唱的形式叙述故事,这种人当地都称“书匠”。在过去的旧社会其实就是弹着三弦走村串户卖艺的盲艺人,也就是当今社会赶场的陕北说书人。陕北说书这门古老而传统的艺术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在过去的年代里,苍茫而厚重的陕北高原,是贫瘠和苦难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追求是非常局限的,在与生存做斗争朴实的陕北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于是孕育了独特的陕北地方艺术文化,产生了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这种简单的地方方言说唱形式既丰富了穷苦人们的农闲暇间,同时还能通过故事情节教育众人,做好人,走正路。书匠们将这门艺术融入到陕北人的生活中,构成了陕北人的生命绝唱。作为陕北说书里程碑级的人物,张老先生是一位创新改革者,他把坐场改为走场,同时掺加进去了二胡、板胡、笛子、电子琴、扬琴等乐器,自成一派,简称张派。目前的陕北说书曲调和形式基本上都是张派的形式。张俊功老先生对陕北说书的改革创新,使这项民间艺术不但流传了下来,而且还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近几年来在各大酒店、庙会等婚、丧、嫁、娶场面上随处可见,流传于世,教育后人!

 5、在80年代末,由于交通、通讯及娱乐条件落后,农村人的消费和农忙过后的消遣基本上就是依靠庙会和集会。记得小时候的一个春天,村里办庙会,柳梢吐绿蕊、青天浮白云。会场上有剃头的、卖羊的、算命的,还有求神贩卖香表的。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围着看大戏磕瓜子的老年人,有划拳喝酒的年轻人,还有翻看床单被罩的年轻婆姨们。中午时分,秦腔大戏刚完,报幕员说下面有请陕北说书张俊功先生上台表演。 一时间,所有人都往戏台跟前涌,都要看看这个陕北说书名人张俊功!

 6、老汉们正听的忘记了吸烟和喝水。这时,云散雨止,彩虹升空,地上积了许多亮晶晶的水窝窝。张俊功老先生又要接着开始说书了,“日出东方还转东,劝人行善莫行凶。行善自有天家护,行凶定然天不容”。张老先生随说随向远方的南山脉望去,仿佛看到了甘泉老家洛川河畔上瘦弱的妻子正在玉米地里劳作的身影。众人经过一场大雨后,听书的情绪和各种小本买卖生意慢慢又开始恢复!

 7、“天上云多月不明,地上山多路不平。河里鱼多水不清,世上人多心不同”。四句诗句道罢,脆生生的惊堂木一拍,原本吵吵闹闹的会场一下子变的鸦雀无声。只有几个披些长发,戴着鸭嘴帽、奇装异服的年轻后生在人群里穿来穿去,说是省上采风的记者,端着长镜头照像机喀嚓、喀嚓的照着!

 8、我出生在陕北农村偏远山区,从记事起,农村人的娱乐和消遣基本上就是在磁带上听陕北说书和当地民歌。记得六、七岁时,家里还没有通电,到了晚上点着一盏煤油灯,一家人围着一台安电池的录音机,基本上听的内容都是张俊功老先生的陕北说书。当时那种婉转悦耳的伴奏和铿锵有力的唱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回忆,至今记忆犹新。后来偶遇了张老先生之子张和平先生,得知张老先生已过世,临终时还念念不忘一定要把这门古老而传统的艺术传承下去,从中可以感受到张老先生对陕北说书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执着的追求,并且时时刻刻都希望能将这门民间艺术流传下来并发扬广大,期望能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

 9、众人正听的起劲,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一时间台下乱成一窝蜂,都争着往戏台里钻。张俊功老先生仍然沉浸在书中的两口子落病问卦治愈的境界里,直到戏台上挤满了人,他才停了家伙。有人给他递过来一缸子老砖浓茶,他吸溜吸溜的喝了几口,同几个老汉们攀谈起自己的经历。四个月时间就学会两本半书,两本是《吴蛮子贩人》《对鞋记》,半本是《劈山救母》。旧社会说书都是我们残疾人谋生的出路,好胳膊好腿明眼的人说书就是参了我们盲人的行。现在的社会好啦,健康人也能学书行艺。我带出的徒弟目前有几十人,还有几个女徒弟,说的都是现编的新书。这几十年来,我常在陕、甘、宁、晋、蒙等地说书,一到地方,闲下来就学习当地的方言、道情、鸡叫狗咬、男声女调,你们爱听我说书,那是我自己下功夫硬揣出来的”。比如说 “穷人家的狗见生人来了就咬,但因为狗吃不饱,又不敢往人身上咬,所以蹄蹄直往后蹬,口里也没劲,叫声就弱——哇呜——哇呜!富人家的狗吃的好,也吃的饱,劲大,胆量也大,见生人一扑就上,叫声也威风,汪呜——汪呜”!

女儿出嫁的程序风俗

 女儿出嫁的程序风俗,对于结婚大事人们还是比较重视的,特别是嫁女儿出去,很多人家里如果只有一个女儿,一定要好好的置办的,但是各地的风俗不一样,下面来看女儿出嫁的程序风俗吧。

女儿出嫁的程序风俗1

  流程一:男方提亲

 提亲也叫求亲。必须由男方父母亲自前往提亲,以表父母诚意。现代由于空间距离,也可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手段。

  流程二:定亲和送聘

  1、定亲(文定)

 (1)白糖、面条、豆条、饼干,按女方亲友数折为红包(旧时男方持白糖、面条、豆条、饼干来定亲,女方家要煮糖面,拿豆条饼干送亲友食欢喜);

 (2)大吉12个;

 (3)金首饰随意,但要有耳坠(定亲送耳坠寓意勾住此桩亲事)。

  2、送聘(举聘)

  男方

 送聘一共分成4个红包:即金、礼饼仪、六礼仪、头甜尾甜。

 (1)聘金:聘金装入红包后,外面要用红缎子包好,叫红缎包聘;

 (2)礼饼仪:礼饼仪则用于送女方亲友的喜糖喜饼,按女方亲友份数折算为金额,装入一独立红包;

 (3)六礼仪:六礼仪则为开门仪、福肉仪(洗屎包)、发包仪、冠仪(上轿嫁衣)、履仪(上轿鞋)、修容仪。六礼仪装为一个大红包;

 (4)头甜尾甜:旧时头甜为茶包(饮茶时用以送茶的饼食)2个,尾甜为1包豆条1包饼干。现可用1红包代替,写明“头甜尾甜”。女方只能收三份之一,三分之二归回男方,以示尊重,以示双方都甜。

  女方

  男方来举聘时,女方家必须做如下回礼。

 (1)应请吃甜面蛋(给女婿的应有两个蛋,吃一个,另一个剔为两半和一点面留下来);

 (2)应请吃落汤钱;

 (3)收聘礼(头甜尾甜应收剩三分之二,两对大吉收起一对换一对下去,仍为两对带回去);

 (4)腰肚1个。内装草头1对、如意1支、福圆(龙眼干)12粒、发饼6粒、银元几对、荷包1个(荷包内放有5色种籽1包、顺治钱2个、如意1支、仙草1对、福圆1对、发饼1对);

 (5)大件物品(如有大件物品可先拿到男方家);

 (6)煤油灯1对;

 (7)口壶1对;

 (8)毛巾2条;

 (9)猪心肝1付,煮了女儿吃一点,余女婿带回去吃(可用红包代替);

 (10)鸳鸯香蕉1梳;

 (11)开门钱一份,用1红包回;

 (12)再用1红包钱代替其余回礼(可用660元代表六六大顺)。

 所有礼数做完后双方开始发帖。回去后,“草头”放于新房橱顶,“大吉”“鸳鸯香蕉”放好,女婿煮猪心吃,余留安床时用。

  流程三:载嫁妆

 用红皮箱装嫁妆。箱内放4个红包利市列成丁字形,意为出丁;最好有银圆可用于“压箱”;箱内应有剪刀1支(意持家有方),梳子4把(四世有修),圆镜1个及衣物等,还要另准备被子等。结婚未满月之前,新郎切切不可看此面镜子。为简化程序,嫁妆可于举聘时让新郎先行接去,但新郎接去后勿打开皮箱子。

  流程四:安床

 (1)安床之前须将梳妆台的大镜子用红纸蒙上,候迎亲第二天新娘子梳妆时由新娘打开;

 (2)女方回礼的大吉1对、红包1个、上述送聘女方第4点全部物品(腰肚、草头、如意6767),加上男方几对银圆、红包1个、大吉1对,以上物品放于一红托盘上,在床安正、被褥安置好之时,端放于两枕之间。结婚后,大吉与托盘拿走,其余物品放于床头靠床垫之处,等生小孩之后,再收好放入橱柜。

 (3)安床的同时点亮新娘家嫁过来的1对灯,不断添油,一直到回娘家回来之后,不再添油,让其自然熄灭,收于家中。

  流程四:迎亲

 (1)新郎如异地迎亲,应提前抵达。在新娘出嫁前一天的傍晚之前可随便进出女方家,傍晚亮灯之前回宾馆休息,迎宾时辰到了再来。司机、伴郎人数要算好,确保迎亲回程时一车人数为双数。同来迎亲的人,女方要送每人1对大吉和1个红包。

 (2)迎亲时,新郎应带1束鲜花,1个水果篮。鲜花要有红百合、玫瑰、满天星等,水果篮系上红花。新郎身上准备一些小利是,以便给开门及添热闹的人。鲜花进门后献给新娘子。

 (3)新娘子上轿子之前应用12样花沐浴(12样花在以下任选:红花、仙草、百合、龙眼、桂花、发财树、玉兰、桔叶、佛柳、九里香、摇钱树、巴西果、观音柳、富贵竹、状元竹、情人草),之后吃一个煮鸡蛋(蛋壳染红,剥壳后整个入口再吃);

 接着梳妆;妆毕,吃“五碗头”:“龙箭鱼炒葱”、“豆丝猪肉蛋”、“猪肝炒葱”、“四点金(鸡肉)”、“落汤钱”,干饭1碗,酱油2碟,红糖2碟。新娘子吃五碗头时,朝大门大窗,脚下踏小凳子,陪吃的小舅子坐右边(金童玉女应各送1对大吉和1个红包给他们)。

 (4)临走之前,新郎应接过亲人冲好的甜茶,恭敬端给岳父岳母喝,岳父岳母和女婿相互交代事项。

 出门时,新娘手持鲜花和小红袋,袋内装有红枣、红瓜子、桂圆、百合、莲子、花生各一小袋,上面压两个利是,每个可装90元,共180元,寓意一路发。

 另外,新娘身上还装有2个利是袋,一是一小包红糖,一是红花仙草。这时,新郎一手持把红雨遮,一手牵着新娘子,一路往前走,两人不回头不停留不说话,两个小孩送到新郎新娘上车则自己回来。

 (5)快到新郎家楼下,新郎应与父母联系,告知爸妈你们快到了,爸妈开好家门和房门后避开。等新郎新娘进了房间,众亲人才出来,长辈端来入房丸(实心糯米汤丸),应吃一半换着再吃。吃后,将身上小袋红糖放入厨房储水池,将红花仙草的利是袋放归床头红盘的物品一起,不要扔掉。

 然后,应有人冲甜茶,招呼新郎新娘出来敬叫爸妈及众长辈。

  流程六:回娘家

 新姑爷姑娘回娘家(头返厝),应提礼品糖果1包,茶叶1包,水果(最好是橙、火龙果、桔子)3种,共5样。如头返厝吉时已到,车误了,可在吉时打个电话给娘家,告诉说我们已到了,父母回说:到了就好。即好!

 到达女方家吃碗甜面蛋(或甜圆)后,即出家门到外面随便走一走再回家,这叫二返厝。然后等吃宴席,此时若第三次返家,须买点礼物进家,以示已正常来往。

 另:新姑爷在载嫁妆后,本应给女方家回礼,因路途遥远,此次返厝时一并补送来,礼金由男方家定,这时女方家应送一个红包(为三年送神菓),礼金是男方礼金的一半。返厝后要返回男方家时,岳父岳母应回礼一红包,(为古时候的“猪脚面线钱”)和8个大吉。

  还要送女婿:

 1条裤子(让女婿“富甲天下”);

 1条皮带(让女儿将新郎“箍”住);

 1个钱包(内可装新钱180元,让女婿“一路发”);

  并送女儿女婿:

 带蒂的`生钱葱(即马蹄)或带蒂的慈菇12粒(意生男丁);

 生菜、芹菜、蒜、葱各几棵(均带根的);

 红萝卜几个(带叶子的)。

 以上几种菜用红绸子捆好,用高级的礼品袋装好带回。寓意带回家出丁勤快持家生财红火。

女儿出嫁的程序风俗2

  女儿出嫁有什么规矩

 1、新娘结婚出嫁的时候是不能回头的,回头寓意着婚礼会不幸福。

 2、结婚当天不管多热都不能扇扇子,因为扇子的扇与拆散的散读音相似不吉利。

 3、新娘出嫁时候的衣服是不能有口袋的,有口袋有着会带走娘家财运的说法。

 4、男方家里如果有门槛的话,新娘一定不能踩,要用跨过去的方式。否则不吉利。

 5、新娘在结婚当天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踩到新郎的鞋子,否则有羞夫之意。

 6、送亲的人员和车辆必须要和男方的加起来为双数,因为在我们国家习俗里讲究去单还双,双数,寓意着好事成双,成双成对。(摄影师等不算里面)

 7、结婚的前一天男方和女方是不能见面的。

 8、结婚当天不能留宿娘家,结婚之后也就是代表正式成为男方家里人了,所以从娘家出来以后,一定要在新房或者是男方家里留宿。

 9、结婚当天结束之后,不管是新人还是新人父母在跟宾客告别时都不宜说再见这个词,因为再见这个词不吉利。因为再见有着再来一次,再婚的意思。

 10、有的地方讲究新娘在出嫁当天是需要哭的,认为越哭以后越幸福。

 11、新娘在与长辈交谈要诚恳谦逊,不可高谈阔论,信口开河;与平辈讲话要热情礼貌,注意谦恭;不可无休止地纵声大笑,或沉默寡言;对晚辈要热情友好。

 12、结婚当天的早餐一定要吃好,因为早餐吃完之后,你的精神状态会比没有吃饭好太多了,另外结婚当天也会比较忙,所以可能会很晚才吃饭,所以大家一定要记得吃早餐。

女儿出嫁的程序风俗3

  嫁女儿流程一览表

 1、结婚前一天需要开始布置家里,比如贴对联,贴喜字。还有父母要准备好改口茶的茶具。

 2、结婚当天早上做好结婚甜汤,到时候新人们出门的时候要喝,寓意着新人们以后像这碗甜汤一样甜甜蜜蜜。

 3、等待新郎来接亲,等新郎到的时候是有一个堵门环节的,这个环节需要新娘和伴娘一起策划,为难一下他。让他知道婚姻来之不易。

 4、堵门结束之后,新人们需要给父母敬改口茶,敬完茶之后,父母需要给新人改口红包,敬完茶之后,新人们就需要开始喝结婚甜汤了。

 5、喝完甜汤之后就根据大家当地的习俗来把新娘送到婚车上,大部分地方是新郎背新娘出门,但是有的地方是让新娘的舅舅背。

  嫁女儿陪嫁需要买什么

  一、新娘的行头

 1、结婚礼服一件;

 2、小礼服一件;

 3、鞋子两双;

 4、回门衣服一套;

 5、首饰若干。

  二、新娘出嫁当天带的东西

 女方准备的基本嫁妆中有:床上用品2套、拖鞋两双、睡衣两套、袜子两双、内衣裤两套(都是男女各一)、牙刷牙杯2个、牙膏1支,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红色脸盆2个、带盖红桶2个、小孩洗澡红盆一个、毛巾两条、浴巾两条

 化妆箱一个含镜子头梳(镜子要圆的不能方的)、肥皂盒一个、喜娃娃一对、痱子粉、厨房围裙、化妆品一套、大小碗盆等各10件、钱若干、喜碗、喜杯等、准备装礼金的红包一个。

  三、具体标准

  1、红色桶、子孙桶一对

 外面用大红布包裹,桶内放置8样物品。分别为:红花生、红枣、桂圆、五个红鸭蛋、爆米花、一捆筷子、一包卫生纸、柏树枝一小捆。另一个桶放满米,上面放置的是红枣、桂圆,两桶上面均放置柏树枝(小捆)和红喜字,红布包裹。

  2、红色脸盆一对

 一个红塑料盆中放置的是新娘帮公婆买的各一双的皮鞋和袜子及帽子各一。鞋子里需放置袜子、3节花生、糖各2块。另一个盆中放置的是健康秤、带籽万年青一盆;两盆中均放置些红枣子、桂圆及柏树枝(小捆)。并覆盖红喜字在上面。

  3、床上用品准备2套

 一套带去夫家给公婆的:红色百子被1条、枕1对。一套铺新床上的,由以下4部分组成:

 (1)传统红色百子被、绿色龙凤被各1条;

 (2)垫被3床、盖被3条(羽绒、羊毛、蚕丝各1);

 (3)枕头2个,双人枕1个;

 (4)铺床用红色床品一套。

  4、糖罐子一对

 这个也是要一对的,里面放一些糖,寓意甜甜蜜蜜。

  5、红箱子

 红箱子也称嫁妆箱,嫁妆箱是古代传承下来的习俗,因为古代嫁女儿的时候都是用箱子来装物品的,称为嫁妆箱,现在多用红色行李箱来代替,箱子里会装一些给女儿准备的嫁妆。

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

 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身为一个女孩子想必最为激动和最为幸福的一件事就是出嫁,女生在出嫁当天,因为婚礼的流程比较多,我们在结婚时候也是要好好规划一番的。以下分享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

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1

  一、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

  1、贴喜字

 在出嫁当天或出嫁前一天,在家里的门窗上、小区里贴上喜字和对联,凸显结婚的喜庆气氛。

  2、新娘化妆

 新娘早起,化妆师给新娘化妆、做造型。如果接亲时候是穿秀禾服那么就是中式妆容,如果是轻婚纱的话,那么妆容就要时尚靓丽一些。此时新娘的伴娘们也应该化好淡妆,穿上小礼服并且将新娘婚鞋藏起来。

  3、等新郎来接亲

 等新娘化好妆,整理好服饰后,新郎和伴郎团大概也就到了。此时伴娘们要齐心协力堵门,并且新郎出于礼貌需要给女方家堵门的人红包。

  4、玩接亲游戏

 当新郎进入家中,需经过堵门、求婚等环节。一般堵门是迎亲中对新郎的最大考验。而成功进门后,第一件事就是手捧鲜花,来个干净漂亮的单膝跪地,向新娘求婚。

  5、改口敬茶

 游戏结束,新娘答应嫁给新郎之后,就需要到大堂给父母敬茶。敬茶顺序为先敬父母,后敬爷爷奶奶。

  6、新娘出门

 最后就是由女性长辈撑红伞护着新娘走到礼车,让新娘随着接亲人员到男方家,意思是祝愿新娘婚后幸福美满,开枝散叶。不同地区的出门习俗不同,具体按照自己当地的习俗来。

  二、女孩出嫁结婚当天禁忌

 1、出嫁时间是有禁忌的,不是每个日子都适合结婚,因为结婚要选择吉日,代表着结婚之后能幸福美满,还有每年3月6月7月不适合举办婚礼,因为在我们中国这些时间属于鬼节。

 2、出嫁时候一些细节部分要注意,要看一下所在当地有没有什么风俗传统习惯,有些地方说女儿出嫁当天不可以上扇子,代表着散的意思,这结婚还没开始呢家庭就散了,寓意不是很好。

 3、结婚之前女方家里要贴上喜字,代表红红火火,是父母对子女的一份牵挂,一份祝福,希望孩子嫁人之后幸福美满。

 4、在一些地方女孩子出嫁时不可以回头,如果回头的话代表结婚之后生活不会幸福,当然这些都是风俗传统。

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2

  一、女方嫁女儿的流程

  1、准备

 新娘有伴娘陪伴化好妆,新郎起床准备好几个红包,和伴郎接头,扎花车。车队出发去迎接新娘,车队一般是摄像车在头或者尾,自由切换,接着是花车再到车队。车队到达了新娘家,一般伴娘都会故意刁难新郎,所以新郎要把准备好的红包给予,表示感谢。接着新郎拜见岳父岳母,收个大红包,然后新人以及伴郎伴娘一起吃饺子等。

  2、到达男方家

 车队迎亲回到男方家,新娘需要通过跨火盆进入男方家,如果楼层不高需要新郎抱上楼,然后拜天地,敬父母茶水。之后一家拍摄等,过个30-50分钟再一同前往酒店。

  3、到达酒店

 新娘挽着新郎一起出差,现场可以各种轰炸,放气球,吹口哨,拉花等。

  4、婚礼仪式

 在司仪的主持下,完成互换戒指,交杯酒、倒酒、切蛋糕、敬父母茶水等等仪式。

  5、婚宴

 在喜帖上的时间需要填写早一点,因为避免婚礼开始时候,有宾客缺席,然后婚宴开始后,新郎新娘需要逐桌敬酒。

  6、结束

 较后是晚上需要闹洞房,伴娘伴娘累了一天可是会在这个时候好好的报复你哦!较后欢送宾客们。

  二、现代嫁女的流程

 举聘(送聘)男方:

 男方送聘一共分成4个红包:即

 1、聘金;

 2、礼饼仪;

 3、六礼仪;

 4、头甜尾甜。

  1、聘金

 聘金装入红包后,外面要用红缎子包好,叫红缎包聘;

  2、礼饼仪

 礼饼仪则用于送女方亲友的喜糖喜饼,按女方亲友份数折算为金额,装入一独立红包;

  3、六礼仪

 六礼仪则为开门仪、福肉仪(洗屎包)、发包仪、冠仪(上轿嫁衣)、履仪(上轿鞋)、修容仪。六礼仪装为一个大红包;

  4、头甜尾甜

 旧时头甜为茶包(饮茶时用以送茶的饼食)2个,尾甜为1包豆条1包饼干。现可用1红包代替,写明“头甜尾甜”。女方只能收三份之一,三分之二归回男方,以示尊重,以示双方都甜。

 5、除上述4个大红包之外,聘礼还须:“如意”1支(放于聘金之上),大吉2对,福圆(桂圆)12粒,发饼(酒饼)6粒,金器若干。

  女方:

 男方来举聘时,女方家必须:

 1、应请吃甜面蛋(给女婿的应有两个蛋,吃一个,另一个剔为两半和一点面留下来);

 2、应请吃落汤钱;

 3、收聘礼(头甜尾甜应收剩三分之二,两对大吉收起一对换一对下去,仍为两对带回去);

 4、腰肚1个。内装草头1对、如意1支、福圆(龙眼干)12粒、发饼6粒、银元几对、荷包1个(荷包内放有5色种籽1包、顺治钱2个、如意1支、仙草1对、福圆1对、发饼1对);

 5、大件物品(如有大件物品可先拿到男方家);

 6、煤油灯1对;

 7、口壶1对;

 8、毛巾2条;

 9、全猪心肝1付,煮了女儿吃一点,余女婿带回去吃(可用红包代替);

 10、鸳鸯香蕉1梳;

 11、开门钱一份,用1红包回;

 12、再用1红包钱代替其余回礼(可用660元代表六六大顺)。

 是日双方开始发帖。

 回去后,“草头”放于新房橱顶,“大吉”“鸳鸯香蕉”放好,女婿煮猪心吃,余留安床时用。

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3

  女方出阁仪式流程

 1、提前布置好家里,门窗贴上大红喜字,对联,气球等等。

 2、准备茶具,因为到时候新人们需要给父母敬茶并改口称呼,也就是改口茶。

 3、提前烧好花生红枣莲子汤,新人出门是要吃的,寓意着早生贵子。

 4、接下来就是等待新郎上门接亲,接下来就是到堵门环节了,会有各种有趣的游戏整着新郎(堵门游戏是需要伴娘们和新娘们提前准备的)如果新郎没通关,就需要拿出堵门红包来“求饶”。当然这个堵门环节各位伴娘们需要控制好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不能太过于长,免得耽误后续婚礼的进行。

 5、游戏结束之后就是改口敬茶了,新娘答应嫁给新郎之后,就需要到大堂给父母敬茶。敬茶顺序为先敬父母,后敬爷奶。

 6、接下来就是新娘出门了,出门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讲究也不同,一般是需要新郎背新娘出门,或者是新娘的舅舅或者兄弟,具体根据大家的当地习俗来。

  女方出嫁大门经典对联

 1刻竟珍爱方寸地,细心栽培栋梁材。

 2云汉桥成牛女渡,春台箫引凤凰飞。

 3携手同心描彩凤,并肩合力育新苗。

 4柳叶映眉妆镜晓,桃花照面洞房春。

 5诗题红叶心花放,玉种蓝田困实香。

 6夺取中心新据点,开展全面大进军。

 7玉种兰田千秋庆,丝牵绣暮百载缘。

 8鸳鸯比翼新婚乐,龙凤呈祥花烛辉。

 9、良宵莺笙伴凤语;早春鸳锦映红妆。横批:之子于归

 10、金秋玉满飞来喜;大家闺秀得郎君。横批:百年好合

 11、绣阁女红止今日;厨司妇道始明朝。横批:之子于归

 12、绣阁昔曾传跨凤;德门今喜近乘龙。横批:珠联璧合

 13、联谊攀亲,何必求门当户对;择郎嫁女,只须要志同道合。横批:春华秋实

 14、此去有家,公婆同样知冷热;思乡常记,父母永远不炎凉。横批:喜上眉梢

  阳谷县生活习俗

  饮食

  境内居民喜食小麦面。习惯称小麦面粉为“细粮”,玉米、小米、高粮、豆类、地瓜干等统称“粗粮”。常用主食有馒头(俗称馍馍)、烧饼、烙饼、窝窝头、煎饼、地瓜、丸子、大米饭、小米饭(俗称干饭)、小米粥、玉米粥(俗称糊粥),面条、水饺(俗称扁食)等。

  建国前,普通人家冬春以食杂粮为主,夏秋农忙时节及春节期间多食细粮;贫苦之家终年食粗食,并杂以糠菜麸皮;少数富有之家则终年以细粮为主食。

  人们习惯于一日三餐,早、午餐称“吃饭”晚餐多称“喝汤”。一般人家有以佐餐的多为咸菜、辣椒等,间或有粉皮、粉条、白菜、茄子、瓜类、豆类等干鲜菜肴。除年、节及婚事喜庆外,平日极少食用腥荤。

  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8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食粮普遍以面粉为主,饮食品种日趋多样化。日常用于佐餐的则有各样新鲜蔬菜。招待客人或节假日则多食用禽蛋、鱼肉等。

  遇有喜庆婚事,本境居民有以待客的菜肴相当讲究,有“八大碗”、“十大碗”、“两大件”、“四大件”等名堂。用料多以鸡、鱼、肉为主,间以时鲜蔬菜及禽蛋,称之为“摆席”。赴宴称“坐席”。

  服饰

  境内居民服装及着崇尚宽肥适体,朴素大方。清末民初,乡绅富商等上层人士多衣长衫,外罩马褂,戴红顶瓜皮小帽或毡帽、皮帽。一般劳动者多着短衣,有的于冬季穿棉袍。青年妇女多穿高直领右开襟镶边褂,阔腿镶边裤,绣花鞋,富有者并有裙饰。主要装饰品有耳坠、手镯、戒指、钗子等。绅民衣着以蓝、白为正色,婴幼儿及青年妇女间用红、绿等色。男女衣料多为本地自产土布,富有者或用绸、缎、绢、帛。

  辛亥革命以后,“洋布”流入境内。居民服装样式逐渐有所变化。

  建国后,穿旧式长衫者日少而至于绝迹,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等款式逐渐流行,但多数中,老年人仍习惯于穿传统便服。80年代初期以来,青年男女衣着“赶时髦”之风日盛,花样繁多而时有变化。50至60年代,城乡居民衣料以土布及机织棉布为主。70年代中期以后,各类化纤织口渐多。近年来又喜穿各种毛料、丝绸。

  住宅

  旧时阳谷居民住室以土平房居多,少数绅商巨富之家则为砖瓦房或砖木结构楼房。习惯以北房(俗称堂屋)为正房,东西为配房。一般为一进院落,富裕者或有二进、三进院。院墙多为土筑,少数为砖砌。

  建国后,人们的居住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进入80年代以来,传统的土平房多为新建砖房所代替,建筑式样变有怕改进。正房多有走廊,一般为三室五间,圆木梁檀、新式门窗、石灰漫顶、水泥地板,室内宽敞明亮。其他偏配房屋,多用做厨房和仓库。城镇干部、职工住宅多为砖瓦房屋,少数为楼房。仍习惯于一户一院,大门、院墙俱全。

  本境居民居住习惯为一代人一室。乡村中、老年人喜睡火炕,青年及城镇居民则多睡床。

  用具

  建国前及建国初,本境居民所用炊具多为铁锅柴灶,瓦盆瓷碗。现城镇居民多用煤灶,钢精或铝质锅、搪瓷盆、部分改用煤气炉灶。乡村居民沿用柴灶铁锅,冬季则升煤炉取暖,兼用铡精炊具炒菜做饭。

  居民传统的室内家具主要有“八仙桌”、条几、木质圈椅、木柜、柜橱、旧式抽斗桌、木床等。其多寡与质地优劣因贫富而异。色调以黑、红居多,一般用桐油涂刷。70年代中期以后,大衣柜、高低橱、写字台、三抽桌、钢丝床、沙发、折叠椅等新式家具开始大量进入城乡居民家庭,其式样不断更新,并由单一家具逐步向多用途组合家具发展。色调以浅黄、紫檀、棕黄居多。

  清末到民国初年,城乡居民夜间照明多用旧式铁质或陶质灯台,燃以豆油或棉油,以“火镰”草纸击石取火。富裕之家则使用蜡烛。20年代以后,逐渐习惯于使用煤油灯及火柴,俗称之为“洋火”、“洋油”。60年代中期始用电灯照明。现城镇及部分乡村有照明用电,其他仍沿用煤油灯,煤油供应不足时,则代之以蜡烛或柴油。

  婚嫁习俗

  建国前,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经过通媒、定亲、送婚帖、贺喜、迎亲、住日子等程序。

  通媒

  男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由父母央媒求亲,也有在儿童年龄即定婚的,俗称“娃娃亲”。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亲,名曰“倒提媒”,如女方要求男方条件高,习称“攀亲”。双方父母在对彼方年貌、人品及家庭财产情况探听了解后,认为基本可以,即行“允婚”。允婚时必男家先允,女方后允,互相允婚后即委托媒人换“小启”(俗称换小字),载明属相年庚及生辰日月。双方央人(多为算命先生)“合八字”,无冲克和不中意处方可成亲。再另择吉日交换正式婚约,称“大启”。也有到男家亲自看的,叫“相亲”,若相不中,则不吃男家饭告辞。男女通婚年龄以女大为贵,俗称“女大一,穿金衣”、“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

  定亲

  多称“传柬”或“换贴”。男家写好柬贴(即定婚书)附彩礼送女家,女家回贴,作为定亲的依据。换柬后,亲友邻居送物送钱祝贺,男家备酒席答谢媒人和亲友。

  送婚帖

  又叫“送年命帖”。男女到结婚年龄(一般女在十八岁以上,男小则十二三岁、大则二十几岁),男方根据女方的命相,请人择定吉期(俗称“选日子”、“看日子”),并将吉期通知女方,女方若同意,便选择吉日良辰,正式向女方送婚帖。帖上写明迎亲日期、新妇冠带、坐帐、开面、梳妆、上下轿的方向及禁忌等事宜。女方家中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置办被褥、衣物、首饰、家具等陪嫁,做婚嫁准备。

  贺喜

  婚前,男方的亲友领导都备礼品祝贺,称“贺喜”。向待嫁的女方送喜礼,称作“填箱”或“添箱”。男方在结婚前一天备席庆贺。

  迎亲

  俗称“办喜事”。迎亲的前一日,女方即将嫁妆送至男家。男方贴喜联、挂喜幛、铺炕、填枕头做好迎娶准备。晚上,新郎给近处的亲友长辈“行礼”。迎亲这天,按既定时辰,男方排列仪仗,吹鼓手奏乐,用轿(较贫者用车)到女方家迎娶。娶亲有“大娶”与“小娶”之分。一乘轿为小娶,即备花轿一乘将新娘抬来,谓之“不迎亲”;大娶用两乘轿,新郎乘官轿到女家迎亲,另一花轿为新娘所备,去时由幼童乘坐,俗称“压轿童子”;轿内还安放一只大红公鸡,回时女方压回一只母鸡。不论大娶或小娶,其习俗大致相同。嫁女开脸、上头后便开始少吃少喝、坐炕待嫁的“禁闭”生活。男方到女家迎亲必须带红袄、红毡、红头巾等。

  是日,新娘早起梳妆打扮,蒙上头红,吹鼓手高奏喜乐,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辞岳父母,例行“谢亲”等礼,然后新郎先上轿,新娘由自家亲人用椅子抬入轿内,俗称“发轿”、“升轿”,宾客坐车随行。新娘升轿离家时必洒泪而泣,以示依恋。路上,大红纱灯开道,笙箫唢呐齐奏,车马轿夫前簇后拥,轿面四闭,新郎不得与外界接触,若路人相遇,即躲避让道。来到男家村头和门首,鞭炮齐鸣,并按规定的时辰和方向落轿。即有人点燃草束绕新娘所乘彩轿一周,称之“燎轿”,传说此举是为了驱除邪气与不祥。在鼓乐及鞭炮声中,由娶女婆和陪女扶驾新娘进入大门,脚踏红毡(曰倒毡),至院内摆设的香案前,与新郎并立,行拜天地之礼,礼毕,新娘入洞房。有的地方入洞房时,男家长辈则在院子里撒大枣、栗子、花生(有的地方缝在被角内或装入枕头内),亦取谐音“早得贵子”,“男女花着生”之意。洞房花烛高照,新郎揭去新娘的蒙头红,同吃“宽心面”、共饮“交杯酒”,并例行填枕等仪式,新娘开始“坐帐”,亦称“坐床”,多为一天。是日,不论辈份大小,好事者大闹洞房,直至深夜。新婚夫妇睡下后,有青年男女窗下“听房”(听悄悄话)的旧俗。新婚日,男家张灯结彩,贴红喜联,杀猪宰羊,盛宴款待亲友。境内还有抢娶的风俗。即同时同村若有多家娶亲者,则认为谁抢在前头谁家吉祥。故迎娶的时辰多在黎明之前。

  住日子、会亲家

  婚后第三天,新娘回娘家住两日,曰“住对日”,或女家下贴接闺女请女婿。新郎携新娘双方同去岳母家,此谓“回门”或“认亲”(俗说“接三天”)。女家设宴款待女婿,俗称“请女婿”。接三天回来,新娘拜见公婆及近族长辈,并祭告于祖祠或去祖茔祭奠,然后下厨房做饭。至第六日,男家复设宴“会亲家”,同时宴请至亲好友。同时还有“住对月”的风俗,即新婚后一个月,娘家人把新娘接回去住几天,然后送回婆家。这种风俗至今存在。至此,整个婚礼程序结束。

  民间歌谣

  县内流传的民间歌谣甚多,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为用以协调动作的劳动号子,一类为表现青年男女爱慕之情的情歌,另一类为咏唱生活情趣和表现人民爱憎之情的歌谣。

  号子类以“黄河号子”为代表,多为劳动人民与黄水作斗争修堤筑埝时使用的硪歌。流传至今的有高夯用的《咳咳呀》、平夯用的《平续调》、《梅花落子》等36首。其内容感情饱满,用词铿锵有力,比如,《一号下去二号来》的全部内容是:一号下去二号来,好一个鲤鱼戏莲台。鲤鱼戏莲莲不在,莲戏鲤鱼不再来。鲤鱼窜到案板上,钢刀下去血出来。二妮见血抿嘴笑,好似三月杏花开。樱桃小口来吃鱼,两边红腮鼓起来。左鼓鳃,右鼓腮,好似奴家身孕来。“船夫号子”有《拉蓬号》、《摇橹号》、《拉纤号》等21首,今已不常使用。乡间筑路建房时打夯时用的号子有《喜夯落梅花》、《一路风顺起》、《梧桐叶上落凤凰》等9首,至今流传甚广。

  爱情类歌谣共23首,其中以大布乡土山寺一带流传的《十二月盼情人》、寿张镇南台传唱的《送情郎》、阿城镇的《四伯上土》、县北部流传的《小放牛》较为出名。

  生活情趣类歌谣共有31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本县南部传唱的《一百忍》、《画扇面》、《塔上鸡鸣小唱》,阳谷镇北街的《小秃闹房》,以及歌颂水浒英雄武松的《大实话》、《武二爷除害》,赞扬人民军队的《八路军到这边》、《打得鬼子可不轻》等。

  运河文化风情宴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繁荣的商业经济孕育了阳谷久负盛名的饮食文化。沿运河两岸的张秋、阿城、七级三镇都有着风格鲜明的饮食特点。尤其是历史上康熙、乾隆数次南巡途经阳谷,为当地留下了许多饮食方面的美谈。

  近年来,阳谷宾馆对运河两岸饮食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开发研制出了一批精美菜品,形成了独具运河特色的文化风情宴。该宴有一凉菜、八大菜、两小吃、一汤、一果盘。八道大菜包括“御液一品翅”、“洪福齐天”、“八珍妙龄鸽”、“玉带龙骨”、“一品夫人”、“挂剑台”、“运河滋补甲鱼”和“古阿贡梨”。每道菜品都匠心独具,精雕细琢而成。如“八珍妙龄鸽”选用六两重家庭饲养的雏鸽,以阳谷布袋鸡的工艺去骨后,辅以鹿筋、干尤、瑶柱、虾仁、肉元、鸽蛋和香菇,再配以名贵冬虫夏草和枸杞,加入高汤调好味,长时间蒸制而成,具有启坛香味扑鼻、鸽肉软烂、馅料糯香、回味绵长的特点。

  婚嫁习俗

  建国前,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经过通媒、定亲、送婚帖、贺喜、迎亲、住日子等程序。

  通媒

  男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由父母央媒求亲,也有在儿童年龄即定婚的,俗称“娃娃亲”。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亲,名曰“倒提媒”,如女方要求男方条件高,习称“攀亲”。双方父母在对彼方年貌、人品及家庭财产情况探听了解后,认为基本可以,即行“允婚”。允婚时必男家先允,女方后允,互相允婚后即委托媒人换“小启”(俗称换小字),载明属相年庚及生辰日月。双方央人(多为算命先生)“合八字”,无冲克和不中意处方可成亲。再另择吉日交换正式婚约,称“大启”。也有到男家亲自看的,叫“相亲”,若相不中,则不吃男家饭告辞。男女通婚年龄以女大为贵,俗称“女大一,穿金衣”、“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

  定亲

  多称“传柬”或“换贴”。男家写好柬贴(即定婚书)附彩礼送女家,女家回贴,作为定亲的依据。换柬后,亲友邻居送物送钱祝贺,男家备酒席答谢媒人和亲友。

  送婚帖

  又叫“送年命帖”。男女到结婚年龄(一般女在十八岁以上,男小则十二三岁、大则二十几岁),男方根据女方的命相,请人择定吉期(俗称“选日子”、“看日子”),并将吉期通知女方,女方若同意,便选择吉日良辰,正式向女方送婚帖。帖上写明迎亲日期、新妇冠带、坐帐、开面、梳妆、上下轿的方向及禁忌等事宜。女方家中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置办被褥、衣物、首饰、家具等陪嫁,做婚嫁准备。

  贺喜

  婚前,男方的亲友领导都备礼品祝贺,称“贺喜”。向待嫁的女方送喜礼,称作“填箱”或“添箱”。男方在结婚前一天备席庆贺。

  迎亲

  俗称“办喜事”。迎亲的前一日,女方即将嫁妆送至男家。男方贴喜联、挂喜幛、铺炕、填枕头做好迎娶准备。晚上,新郎给近处的亲友长辈“行礼”。迎亲这天,按既定时辰,男方排列仪仗,吹鼓手奏乐,用轿(较贫者用车)到女方家迎娶。娶亲有“大娶”与“小娶”之分。一乘轿为小娶,即备花轿一乘将新娘抬来,谓之“不迎亲”;大娶用两乘轿,新郎乘官轿到女家迎亲,另一花轿为新娘所备,去时由幼童乘坐,俗称“压轿童子”;轿内还安放一只大红公鸡,回时女方压回一只母鸡。不论大娶或小娶,其习俗大致相同。嫁女开脸、上头后便开始少吃少喝、坐炕待嫁的“禁闭”生活。男方到女家迎亲必须带红袄、红毡、红头巾等。

  是日,新娘早起梳妆打扮,蒙上头红,吹鼓手高奏喜乐,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辞岳父母,例行“谢亲”等礼,然后新郎先上轿,新娘由自家亲人用椅子抬入轿内,俗称“发轿”、“升轿”,宾客坐车随行。新娘升轿离家时必洒泪而泣,以示依恋。路上,大红纱灯开道,笙箫唢呐齐奏,车马轿夫前簇后拥,轿面四闭,新郎不得与外界接触,若路人相遇,即躲避让道。来到男家村头和门首,鞭炮齐鸣,并按规定的时辰和方向落轿。即有人点燃草束绕新娘所乘彩轿一周,称之“燎轿”,传说此举是为了驱除邪气与不祥。在鼓乐及鞭炮声中,由娶女婆和陪女扶驾新娘进入大门,脚踏红毡(曰倒毡),至院内摆设的香案前,与新郎并立,行拜天地之礼,礼毕,新娘入洞房。有的地方入洞房时,男家长辈则在院子里撒大枣、栗子、花生(有的地方缝在被角内或装入枕头内),亦取谐音“早得贵子”,“男女花着生”之意。洞房花烛高照,新郎揭去新娘的蒙头红,同吃“宽心面”、共饮“交杯酒”,并例行填枕等仪式,新娘开始“坐帐”,亦称“坐床”,多为一天。是日,不论辈份大小,好事者大闹洞房,直至深夜。新婚夫妇睡下后,有青年男女窗下“听房”(听悄悄话)的旧俗。新婚日,男家张灯结彩,贴红喜联,杀猪宰羊,盛宴款待亲友。境内还有抢娶的风俗。即同时同村若有多家娶亲者,则认为谁抢在前头谁家吉祥。故迎娶的时辰多在黎明之前。

  住日子、会亲家

  婚后第三天,新娘回娘家住两日,曰“住对日”,或女家下贴接闺女请女婿。新郎携新娘双方同去岳母家,此谓“回门”或“认亲”(俗说“接三天”)。女家设宴款待女婿,俗称“请女婿”。接三天回来,新娘拜见公婆及近族长辈,并祭告于祖祠或去祖茔祭奠,然后下厨房做饭。至第六日,男家复设宴“会亲家”,同时宴请至亲好友。同时还有“住对月”的风俗,即新婚后一个月,娘家人把新娘接回去住几天,然后送回婆家。这种风俗至今存在。至此,整个婚礼程序结束。

结婚台灯是很多新人必备的,据说台灯也可以用作陪嫁,女方在嫁进男方后,会带上一对台灯放在新房里,有着很美好的寓意。那么,结婚台灯买一个还是一对?具体可以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绍。

结婚台灯是男方买还是女方买 

这个无所谓,没有规矩,一般新房都会添置台灯,结婚前布置一下就可以了。

婚礼永恒的光通常意味着成对地准备两个红色的光,这意味着已婚生活是繁荣和吉祥的。 结婚灯也用作长寿命灯。 这也意味着为长寿祈祷。 按照传统习惯,除夕夜点亮的那种灯即使整夜都可以长寿。 妻子嫁妆的灯,两个通常是红色的灯放在嫁妆的橱柜里。 

在婚礼当天,当您点亮灯时,您必须说一组公式。 一般来说,女人买灯。 该女子的弟弟在接全家时,将其从女子房屋搬到新屋,然后将灯泡安装在新屋中并打开。 还有一个地方,您可以找到男人身边的妻子在床头点亮灯。 婚礼灯笼打开后,请勿将其熄灭。 灯应一直亮到第二天早晨。

结婚台灯买一个还是一对

一对。

1结婚时购买台灯时,必须购买一对,因为配对很好。 另外,它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实用。 由于现在通常将台灯用于放置床头,因此婚礼床的每一侧都看起来更漂亮。

2选择婚庆台灯时,不能只选择欢快的台灯,而应根据婚房的装饰风格进行选择。 如果您的婚礼房间以中国风格装饰,您可以为台灯选择喜庆和吉祥的外观。

3但是,如果是北欧简约的婚房装饰,则台灯的选择不应过于华丽和复杂。 就实用性而言,最好避免使用强烈的颜色,例如红色,黑色和紫色。 浅色(例如米色,蓝色和粉红色)更有利于睡眠质量。

结婚台灯坏了有什么影响吗

如果你不去纠结的话,那真心没有什么的,如果你很在意,这才会变成一根刺。

结婚需要点两盏台灯是某些地方的讲究,没有普遍意义。其实点与不点都无所谓。不是旧社会没有电灯点蜡烛或煤油灯,蜡烛被风吹灭或油灯里没灯油熄灭了就说不好,都是迷信的说辞,没有一点道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9695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1
下一篇2023-10-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