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下我结婚的场景,最值得不理解的习俗有那么几个,应该算不算奇怪呢,我家是农村的,就是稍微有点迷信吧。
第一,我在我奶奶家发的嫁,原因是我哥哥第二年结婚,我不应该在我们家发嫁,因为在一个家里,办过喜事之后三年不能再办喜事,所以我就去了奶奶家。
第二,结婚那天早上,中午不能吃馒头,只能吃点包子和面条,说什么吃馒头将来日子苦什么的,不懂。
第三,结婚那天,家里的卫生,不能乱动,等到明天再收拾,再打扫。
第四,结婚那天晚上新娘不能出门,好想能碰到什么东西,看到黑天就赶紧上屋里,不能在出去了。
第五,在新娘未过门时婆婆会从门口抱一块事先准备好的墩子,抱回家。希望到时候儿子和儿媳生个大胖孙子。
第六,我们这结婚从那新娘从什么方向上车,到什么方向下车都是有规定的,拉新娘的车子不能随便停车,可以慢点,就是不能停车。在迎完亲回去的路上,新娘要在每个桥头和拐弯处要洒喜钱,是事前用红纸抱起来的硬币。
第七,那天新娘和新朗上床时必须踩着糕上床,表示步步登高。
还有一点最令人生气,从准备结婚到结婚所要准备的东西,和结婚当天参加帮忙的主要人员,只让有儿有女的,或者是两个儿子的已婚妇女参加,而只生女儿的已婚妇女是不让参加的,这点我觉着很是奇怪,并且一点也不赞同。
结婚每个地方的风俗是不一样的,但是从古到今,所有的习俗都只是图个祝福,愿望。
中国婚礼习俗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传统的婚礼习俗之三书六礼
传统的结婚仪式中,主要包含了三书六礼的说法,三书主要指的是“聘书”、“礼书”、“迎书”,分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里的三书六礼其实指的就是整个婚礼过程中的大致环节,类似现在婚姻中,确定婚姻关系的证明、聘礼、仪式等等事宜,在古时候会分为几个步骤,让过程看起来更为严谨一些,显得大家对婚姻的一种重视与虔诚
在婚礼前一天,我们还需要安排一位好命人为新人安床和铺床,一边叨念着一些吉祥如意的好话,一边为新人铺上崭新的被褥、床单、换上新的鸳鸯枕、盖上新的龙凤被,然后准备一些干果物品铺在床上,主要是以“早生贵子”为主,就是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之类的干果,祝福新人可以早日家庭圆满,早点生个孩子,主人为了表示对好命人的感谢,也需要准备好一个红包给人家,表示感激,当然这个好命人不是谁都可以做的,需要家庭完整、幸福和睦、无病顽疾、精神良好、有儿有女的人才适合这样的角色
在婚礼当日,仪式正式开启之后,还有当天的一些婚礼习俗,小编也给大家整理了一下:
1、女方提前为女儿准备好陪嫁的嫁妆,在婚礼前一日送去男方家,一般会准备一个陪嫁箱,里面放上一些双数的吉利物品,生活用品,还有一些钱财,祝愿女儿嫁过去会过上更好的日子。
2、接亲仪式,燃放炮竹,表示庆祝,男方携带亲友团千万女方家接亲。
3、敬茶仪式,表示对双方父母的感恩,感谢养育之恩,表示成亲之后会好好建立新家庭,并且孝顺父母。
4、甜汤仪式,主要是让新人食用甜汤,表示婚后生活多子多福,甜甜蜜蜜。
5、新娘出嫁要有姐妹团陪同,并且要为新娘打红伞撒米,表示开枝散叶的好兆头。
6、正式结婚仪式,邀请宾客观礼,拜天地,宣誓结婚诺言,交换戒指,这才是结婚礼成。
7、敬酒仪式,两位喜人表示对亲友到来的感恩,夫妻携手回馈大家的祝福。
8、新婚洞房,新婚之日,洞房花烛夜,以前有闹洞房的仪式,主要图个喜庆热闹。
9、新人要为宾客准备好喜糖、喜饼表示对大家的感谢,也祝愿大家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10、回门,三朝回门是指新婚夫妇婚后携手回到女方娘家,要穿新衣,准备好礼品在上午抵达女方家中感谢女方的父母与长辈,与宾客一起用餐团聚。
中国婚礼的传统习俗其实还是比较讲究的,细节也较多,大家在结婚之前可以事先了解一下,特别是一些计划准
结婚是必须的所以逐渐的,结婚变得尤其的重要。"结婚"这两个字是严肃的、神圣的、它代表了恋人之间感情的结果,同时也是责任与担当的开始。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结婚“的根本意义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而结婚的风俗也各种各样丰富极了,下面就是农村的一些结婚风俗来看一下吧。在结婚当天早上差不多5点多钟吧,新郎就要大声的放一些喜庆的音乐,还会请一些人来帮忙敲锣打鼓可热闹了,以此来迎接幸福的到来,而新郎父母就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把香火、蜡烛点上,而且要注意香火或者蜡烛快要着没了的时候就要及时的更换新的。
中间是不能断的,放在老天爷的祭灶台上,很多农村盖房子时都要留一个专门过年贴老天爷神像的地方,而且还要给神佛们烧香,预示祈求神佛们能给新人带来幸福与健康,希望结婚的过程能够圆满完成。上面还要放上平时照的镜子,意思是寓意娶的媳妇心境好,希望像镜子一样透明清澈,而秤杆就寓意为称心如意的意思,能够万事称心顺顺利利,然后呢在贴老天爷神像的地方要贴一张毛主席的挂相,拜毛主席就是拜老天爷。
新郎的家人还要准备一大锅的肉丸子汤准备招待即将来帮忙的村里人。当这天早上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村上帮忙的人陆陆续续也就起床来新郎家帮忙了,首先先吃饭,吃过饭之后,就会开始分配任务,年轻的就要跟新郎一会去迎接新娘,年龄大的一会准备帮忙抬嫁妆,而嫁妆里的东西也很有讲究的。
例如在其中放入的一些莲子,表示的是子孙满堂的意思,龙凤毛巾不仅是烘托气氛用的,更是父母辈对这对新人的祝福和希冀,还有厚厚的棉被,棉被叠的越厚就寓意着婚后越幸福,轻飘飘的棉被装不下沉甸甸的幸福。
每一样嫁妆都是一份对结婚后的幸福的寓意,所以都是格外的讲究的,还有就是请的本村的厨子,吃过饭就要忙活做招待客人的饭菜了,也就是要准备好饭席。新郎的父母还要包红包,备用,看时间出不多九点多钟了,新郎就要去迎接他的新娘子了,新郎家人要找两个女的当娶女婆,娶女婆拿着红伞,新郎在手捧鲜花离开家门之前要放一挂鞭炮,坐上花车。
花车出村还有讲究,就是“出东进西”,出村时要往东走,进村时要在村的西边开过来。还有就是只要是在本村花车经过的地方,如果大有石头或庙,都要用红纸压在上面,图个吉利。花车的两个后车门也要分别挂一幅红纸。在花车走后,新娘的新床上要用红枣、花生、桂圆、瓜子,摆出“早生贵子”的字样。花车进新娘子家村时也要遵循”出东进西“的规矩。
见花车快到家了,娘家的嫁妆车要开始启动了,直奔新郎家。进了新娘家也要放鞭炮,新郎手捧的鲜花交给新娘,新娘的脚上没穿鞋,新郎还要负责给新娘穿鞋跟着新郎来的一群小伙们拿着”彩条喷雾“对着新娘一阵乱喷、吹呼哨。娶女婆紧跟新娘背后替其打伞,一对新人拜过岳父母后,就要上花车回家了。
有几个小伙会带着鞭炮和喜糖爬上新郎房顶,一对新人到家后,彩条雪花喷雾器、彩色丝带、礼花筒一顿朝向新人乱喷,鞭炮响起,喜糖撒给看热闹的人,然后拜天地,改口,入洞房。闹过洞房后,也快坐席(吃饭)的时间也快到了,新娘换上一身红色旗袍,和家人一块吃饭,然后吃一半时就要和新郎去敬酒,新娘的娘家人新郎敬,新郎的亲戚新娘敬,相互认识一下。亲戚都走了后,一对新人要开始吃喜面了。一人喂一口,代表长长久久。
湖南婚嫁习俗之汉族:
旧俗有说媒、相亲、换庚、定庚、过门、拜堂、闹房、回门等成套仪式。将儿女生辰八字写于红纸内,由媒人转交对方称“换庚”或“发红庚”,如合庚顺利,则互送信物,称“定庚”。男方送衣布,女方多为送布鞋、袜底、鞋垫各一双。择吉迎亲谓之“过门”,互索彩礼、嫁妆。拜堂合卺,行礼为仪,进入洞房还有闹房的习俗,闹房形式不一而足。在湘西、湘南一带,还流行哭嫁之风。出嫁前一两天,甚至半个月,就开始唱“哭嫁歌”。
在湘南嘉禾县,更发展成一整套“伴嫁歌舞”,有安席歌、哭嫁歌、怨娘歌、骂媒歌、分离歌、送别歌、射歌(历歌)、耍歌、媒婆苦歌、童养媳歌等,采取坐唱、轮唱、合唱、长歌等形式,还有载歌载舞的《伴嫁舞》(包括把盏、香火、走马、划船、卖酒、推磨、娘喊女等舞),舞时所遇之物皆可作舞具。在少数民族中,青年男女的择偶、定亲和婚礼比汉族要丰富多彩,有许多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色。
少数民族青年互相结识、物色对象常在喜庆节日或赶集赴会的途中。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的歌会活动,侗族的“玩山赶坳”,都是青年男女聚会交友的极好机会。湘西苗族还有跳月之风,童男处女于清风月夜,到林中山巅,对歌跳舞。情投意合者,虽不相识,亦可相约订婚。
扩展资料:
关于回门:
在湖南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门,称为“归宁”、“三朝回门”、“头转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而新女婿去拜见岳父母,则有向他们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亲之谊。通常由新娘的弟妹到新郎家,请新郎新娘相偕回娘家。大多上午接受邀请,中午聚餐,日落前回家为宜。北部习俗,女方于订婚日宴客;南部习俗,女方于归宁日宴客。
归宁时,新郎要带礼品,如橘子、苹果(甜蜜)、香蕉(招呼)、饼或柑、酒等礼品,赠予岳家。女方应准备回礼:米香、糯米糕、桃饼、六件蜜饯、两枝有根叶的甘蔗、种子鸡一或二对(约二、三个月大的公鸡、母鸡各一只,准备新娘生产时进补用)、橘子、香蕉,供新人带回男方。
新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称“头转客”;第六天或第十二天回娘家,称“二转客”;满月回娘家,称“三转客”;满四个月也有再回娘家的习俗。回娘家时,新人均需携礼品致赠女方,而女方亦需备礼品回赠。新人带水果,女方回赠礼品:“满月”备红圆、米糕等,“四个月”备红色面桃及其他糕类等。
婚礼习俗有:
1,上门赠礼 新人双方正式确定结婚意愿之后,一定会按照惯例拜访双方父母。这时候备上精心挑选的礼物,既关乎面子,又表示诚意。保养品、首饰、洋酒……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妥当的选择是能根据父母喜好购买。
2、长辈敬礼 婚礼中,新人常会邀请亲戚朋友中的长辈作为婚礼的证婚人或嘉宾。如果只是口头邀请难免有失礼数,邀请长辈到外小聚,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方面体现诚意,一方面也可以让对方更了解你们“两个人”。
3、朋友回礼 相信您邀请来做婚礼后援团的朋友应该都是死党,彼此之前的交情可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细心的新人一定会从朋友的立场出发来送礼品。直接赠送当天的部分服饰就是不错的主意,既可以和自己的礼服配合,也可以免去朋友不必要的花费。
4 、收礼之礼 接受来宾礼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节,一般由新娘双手接收,道谢之后交由身旁的伴娘保管,再和来宾来个礼貌的合影作纪念。千万不要出现手拿红包和来宾入镜头的尴尬画面,伴娘用来装红包的手袋也要大方得体才行。
5、迎亲之礼 婚礼当天上午,新郎要带着伴郎们一起到新娘家中接亲,此时免不了被新娘的姐妹们一阵“拷问刁难”,巧妙回答问题之余,发红包是免不了的,但这个环节只是习俗,只是为了讨个好彩头,无须花费太多。
6、待人之礼 摄影师、摄像师、化妆师、司仪……婚礼当天有许多婚庆专业人员在现场为新人服务,最好事先为他们安排好相应的席位,或者购买好食品请他们提前就餐,体现对他们服务的尊重的同时,您也能得到更好的回报。
7、拜谢之礼 婚礼当天,新郎到新娘家迎亲,需要向新娘父母行拜谢之礼;而后新人一起到新郎家中,同样要向新郎父母行拜谢之礼。一般流程为,新人向父母奉茶、鞠躬道谢,其后新人要吃一些加入花生、莲子、蜜枣等带有好寓意食品的甜羹等。
8、问候之礼 如果您婚礼结束后不是立即赶赴蜜月,就一定要注意在婚礼后第二天感谢一些重要人物:向双方父母打电话或是登门请安,向前一天辛苦的伴郎伴娘们表示感谢,对前来证婚的长辈也要表示感谢。
9、蜜月回礼 蜜月之行,可不止是甜蜜游记,还需要购买些当地的特色礼物赠送给父母和比较亲密的朋友,以表明蜜月的甜蜜和他们在你们心中特殊的地位。
青岛结婚风俗:旧时权势人家结婚兴“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日、亲迎。寻常百姓家礼仪虽从简,但也要经过说媒、定亲(下媒柬)、送日子、送嫁妆、迎娶等多道程序。
送嫁妆、迎娶往往成为有钱人炫耀门庭的时机,大操大办助长了铺张浪费风气。在婚俗中,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如合婚批生辰八字、看男女属相是否相克等。旧时“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金鸡怕玉犬,鸡猴不到头”等说法。
建国后,实行新的婚姻法,过去的许多婚姻陋俗,如指腹婚、娃娃亲、童养媳、结阴亲、纳妆、一夫娶二房等已绝迹。
扩展资料
结婚信物:
1,龙凤呈祥
在中式婚礼上,还经常看到龙和凤凰的图案,这是因为在中国,龙和凤凰都是吉祥的象征,代表高贵、华丽、祥瑞,以及夫妻和谐美满的关系。这个传统来自古代中国神话传说。
2,鞭炮
中国人喜欢在节庆日放鞭炮来增加喜庆气氛。在重大节日,如春节,元宵节,都会放鞭炮和烟花,用来表达人们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因为中国人认为放鞭炮可以驱邪。在传统的中式婚礼上,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鞭炮放的越多,越响就越能带来好运气。
-青岛民俗
-结婚风俗
大喜之日
结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
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结婚当天
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燃炮: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表示别离,大家要说吉祥话。
请新郎:礼车至女家时,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新郎下车后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家。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好之后,应持捧花给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姐妹或好友应刻意阻扰,经新郎哀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喻长长久久。
盖头纱:新郎予捧花后,将新娘头纱放下并挽出大厅。
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新郎行鞠躬礼即可。
出门: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走,进入礼车。
礼车:应悬挂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著萝卜,意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
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于茶盘给新娘回赠红包礼。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时,绝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泼水: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谓弃坏性子;掷扇后应哭几声,且在礼车后盖竹筛象征繁荣。
迎娶队伍以竹筛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应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轻摸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牵新娘:新娘下礼车时,由男方一福气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入厅。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
新娘入厅后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进洞房:以竹筛覆床,桌上置铜镜压惊,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观礼喜宴: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闹洞房。
《中式婚礼礼仪》婚俗玩法。
一、中式婚礼专统习俗
现在提起“婚俗”,人们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一个混乱、低俗的印象,很多人会想到新闻报道的各种恶俗整蛊恶俗游戏。但其实,这些恶俗只是传统婚俗中的糟粕,有很多特别有趣的传统婚礼习俗很多人都不知道。
古时对婚俗十分注重,繁复的六礼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迎亲按全部都有特定的流程仪式,一丝不苟。不过每个地方又会有些特别的传统风俗…
二、北京特别婚礼习俗
男女双方认可这门亲事后,先是“小定”礼,“小定”礼的多少由男方的财力决定。在婚礼的日子选定之后,就是“大定”“大定”除“龙凤帖”之外,以前男方还要送上衣料首饰、酒肉、面食和水果等四包礼物。
龙凤贴,就是很多地方所说的“生辰八字”或婚书。用印有龙凤图案的红纸,写上姓名、门弟和生辰八字等,换贴后,就表示婚姻关系即成立。
新娘到达新郎门前后,新栉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现在会用弓箭的除了中式婚礼,已经很少了。之后新娘再跨过门前的火盆,才能进门。
新郎新娘进门后,向父母敬茶。新人新房”坐帐”,并一起吃”子孙饽饽”(也就是饺子)及长寿面,喝交杯酒等。结婚后第三天,新郎陪伴新媳妇儿回门,叩拜岳父母。
三、上海特别婚礼习俗
新娘出门前,都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从莲子、百合煮成的甜粥或者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儿出嫁后能过甜蜜无忧生活。在送嫁的过程中,女家一位属全福之人(即父母双全,与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按以前的话是:保护新娘不受妖邪入侵。
新娘出门前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鞋,待新娘登上轿子后,便要立即更换新鞋,表示新娘离家嫁作人妇,便不会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手上。
四、广东特别婚礼习俗
定亲也会很隆重,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
男方送聘礼叫“过大礼”,女方也需要“回礼”其中一些重要的礼品,尽量要亲自找来,比如:龙凤饼一对、唐饼数个(约八个)、龙凤烛一对、对联一幅及生果等。聘礼中物品寓意吉祥,数量则必须成双成对,忌用单数。女家收到男家的聘礼并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属于男家的物品,则需要回礼;礼品中不可以送手帕,因为有分手之意。
五、四川特别婚礼习俗
婚礼前一天要举行过礼酒,男方家要请大厨准备一些丰盛的酒席,并邀清一些好友组成礼品队。礼品队将给女方家的物品送到新娘家,这就叫过礼。
婚礼当天,俗称正酒。按照习俗,女方家将所有的嫁妆都送至男方家里,以前主要是一些家具或者是生活用品,女方母亲还要在箱子的面上放些翻箱的礼钱。在新娘还距离男方家中还有一段距离时,厨子会抓一只红公鸡现场放血并围绕新娘转一圈,同时也会在附近燃放爆竹。
新郎家由家人站在高楼向宾客扔红蛋,以此传递幸福。红蛋就是将煮熟的鸡蛋)用红纸包表使鸡蛋壳被染红,也叫喜蛋。
在婚礼也就是正酒的第二天,又叫做散客酒,一般亲友吃过早饭后就各自回家。新郎、新娘就送些礼物给“红娘”,叫谢媒人。再后,男方婆婆就翻新娘嫁妆箱子的四个角,若女方母亲将箱子四个角放了钱,男方婆婆也要成倍再添上些钱。婚礼后的第三天(包括婚礼当天),女方家又办回门酒,招待亲近的亲戚好友,新娘新郎仅仅中午在父母家中吃过饭后使要返回家中。
六、重庆特别婚礼习俗
新婚前夜,要找一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这是由于传统认为“睡空床,不死夫也死妻”。当然,现在很多也没有了。婚嫁忌生肖虎的人观礼,新娘的镜子也忌借给他人。
结婚之日新娘出门时姑姑嫂嫂不能相送。新娘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家财运。结婚后的四个月内,新娘不可叁加任何婚丧喜庆的仪式,以免冲喜。新婚四个月内,除非必要(如蜜月旅行),新娘也忌在外过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