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晋时期名将大司马

中国东晋时期名将大司马,第1张

陶侃,字士行,汉族,本为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中国东晋时期名将,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是我国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

陶侃

个人简介

陶侃是一代名将,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他颇有建树。他出身贫寒,在西晋风云变幻中,竟冲破门阀政治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当上东晋炙手可热的荆州刺史,而颇有治绩。他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晋书、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遗闻逸事。他还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赞扬的,贬斥的,以及为他辩诬的人都有。

家境贫寒,仕途艰难

原籍都昌,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陶侃的先辈,史书上记载不详。其父陶丹,孙吴时曾当过边将,官至扬武将军。扬武,系杂号,地位不高。陶侃先世无显赫仕宦可以溯记,年轻时又当过寻阳的鱼梁吏,说明其家属于寒门这类社会地位很低的阶层。西晋灭吴后,中原人称江南人为亡国之余,江东士族在政治上也受到中原士族的排斥。

陶侃少年时因父早亡,家境竟至酷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湛氏是位很坚强的女性。她立志要使儿子出人头地。在这种环境下,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湛氏对陶侃管教很严,并通过自己纺织资助儿子去结交朋友。后来,陶侃在县功曹周访的荐引下当上县主簿,才开始摆脱充当贱役的地位。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湛氏截发换得酒肴,陶侃斫诸屋柱为薪柴,终于备得一桌精食。次日,范逵上路,陶侃又追送百余里。范逵遂向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有能名,迁主簿。陶侃也倾心报答张夔的知遇之恩。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众僚属皆面有难色。陶侃独请行,众咸服其义。有了这样的关系,陶侃即被张夔举为孝廉。靠这种身份,陶侃可以进入洛阳与上层名流结识,去实现他的大志。

陶侃幼年勤奋学习

元康元年,惠帝后贾南风发动政变,独掌大权。这是八王之乱的开始。由于执政的贾模、张华尽心尽力,此后的七、八年间朝野安静,没有什么大的动乱。大约在296年,陶侃来到了洛阳。当时的洛阳,经过几十年的修复、重建,又变得十分繁华、热闹起来。但是,京城的繁华却没有给陶侃带来什么锦绣前程。实行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已使西晋在选官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世族子弟凭玛古克的宝箱借自己的父、祖余荫即可身居要津,并不为今后升迁而费神。自惠帝即位后,更是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凌物。忠贤绝路,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这种情况下,名流士族们谁还去理睬被中原人瞧不起的江南小人物陶侃呢?

陶侃也深知像他这种身份的人,没有权门当靠山,是根本不可能在洛阳官场上站住脚的。因此,他去求见性好人物的司空张华。但张华却初以远人,不甚接遇。陶侃对张华的轻视并不灰心。几次求见,每往,神无忤色。终于在张华的推荐下当上郎中。郎中有资格入选各类官职,但像陶侃这样的穷贱之士是根本挤不进那些显要的官位。伏波将军孙秀以亡国之庶,府望不显,中华人士耻为掾属,以侃寒官,召为舍人。陶侃虽然得到一介官职,他的出身,以及与汉人不同的相貌,依然为洛阳的达官贵人所轻视。有一次,他与同州里的豫章国郎中令杨同车去见中书郎南人顾荣。途中与吏部郎温雅相遇。温雅问杨:奈何与小人同载?名士乐广欲会荆扬士人,有人推荐陶侃,竟然也遭到非议。

陶侃在洛阳呆了五、六年,但前途依然渺茫得很。在这期间,西晋的内乱愈演愈烈。

永康元年,赵王伦废贾后。第二年又废惠帝自己称帝。动乱就由宫廷内发展到宫廷外。洛阳内外已成为诸王军队冲突、争夺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寓居洛阳的江东士族纷纷返家避乱。此时陶侃已经认识到,在洛阳的这种门阀政治下,他是难于出人头地的。又因受到江东士族纷纷返回家乡气氛的影响,他也准备南下了。适经朋友推荐,他得补任武冈县令。武冈是荆州南部的一个县。陶侃打点行装,匆匆上路了。这时的陶侃已经四十多岁。他想起自己奋斗经营多年,竟然只落得到距政治中心远而又远的小县当县令的地步,其心情可想而知。

陶侃到任后,与太守吕岳的关系很紧张。他遂弃官回家。以后又当过郡小中正。如果不是晋末江南的动乱给他以侪身戎旅的机会,恐怕他终生也只能当个县令之类的小官。

司马官名。西周始置,与司徒、司工并称“三有司”。军政与军赋,为朝廷大臣,常统率六师或八师出征。《诗·大雅·常武》:“王(周宣王)谓尹氏(太史),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准浦,省此徐士。”毛传:“程伯休父始命为大司马”》诸侯国与卿大夫也都设有“三有司”。春秋时诸侯多设置,宋有大司马、少司马。楚有大司马、左右司马,其职位仅次于令尹。卿大夫亦有司马或马正,为武职。战国时魏、燕有司马、楚有左右司马。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司徒

官名。西周始置。西周前期金文都作“司土”,后期“司土”与“司徒”并用,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他劳役。《□鼎》:“令女(汝)作司土,官司籍田”。《曶壶》:“作冢司土于成周八堆”。《免簋》:‘作司土,司奠还(苑)、林□吴(虞)、牧。“三有司”在西周王朝为朝廷大臣,诸侯国与卿大夫也都有设置。春秋时,卫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期任司徒,其后也称司徒氏。司徒是上古官名,相传尧、舜时已经设置,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夏、商、周时期,朝廷都设有司徒官,为六卿之一,称为地官大司徒,职位相当于宰相。春秋时列国也多设有这个职位,有以官职命氏的,就成为司徒氏。

司空

官名。

西周始置。金文都作司工。现存《周礼》已失去“冬官司空”部分,仅存《考工记》一篇,故司空之职守未详。《后汉书·百官志》在“司空”条下,原注说:“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这虽是东汉的制度,但也可大体了解司空之职掌。春秋战国时各国亦多置之,用以掌管工程。宋国因武公名司空,曾改名为“司城”,西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性质已与前司空不同。哀帝恢复御史大夫之名,不久又复为大司空。东汉光武帝置大司空,旋去“大”字称司空。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罢司空,改设御史大夫,其职掌一如司空。晋有司空,为“八公”之一,地位特高,但往往作为权臣之加官。南北朝沿设。隋唐虽设司空,为三公之一,但仅是一种崇高的虚衔。宋代亦以司空为大官之加衔。辽、金相沿,元以后废。又习惯常以大司空之衔尊称工部尚书。

其实霍去病暗箭射杀李敢起源于两代人的恩怨,确切地说是两段报仇的故事。

李广自尽之后,李敢最初并不知道父亲为何而死,直到后来回到长安,他才从李广的部下处听闻李广受到卫青针对,被卫青逼死了,于是李敢愤怒了,他要替父亲李广报仇。

因此后来愤怒地李敢跑到了大将军府,将大将军卫青殴打了一顿,这可是不得了的事,卫青当时是大将军,百官之首,李敢打了他,那就是犯了死罪,如果李敢杀了卫青,那就是满门抄斩的罪名了。

某日,霍去病去拜访舅舅卫青,结果从卫青府中的下人处听说了自己的部下李敢殴打卫青的事,这一下霍去病就生气了。在漠北之战后,年仅23岁的霍去病就被汉武帝加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此时霍去病的地位在朝廷中已经和舅舅卫青不相上下。

霍去病简介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二十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东周战国时,有战国七雄,其中有一个燕国。五个多世纪后,在北中国又出现了四个燕国,不过,这些燕国有燕国之名,却是鲜卑人所建。鲜卑人一部发源于大兴安岭,为拓跋鲜卑,又称北部鲜卑,另一部分发源于位于今内蒙的鲜卑山,为东部鲜卑,包括慕容鲜卑,段鲜卑和宇文鲜卑。 鲜卑人历史悠久,世代相传,传到曹魏时代,慕容鲜卑的酋长莫护跋,在魏国随司马懿攻打辽东公孙渊,立下战功,学汉人戴上步摇冠,迈着方步走路,被称为“步摇”,后转音为“慕容”,慕容鲜卑以此得姓。  说起这慕容家族,深受汉文化影响,又保留了北方民族的骁勇,那真是英雄辈出。为了大家看得清楚,先把这英雄家族几代人排列如下:  燕国第一代***:慕容廆(实际缔造者,燕国是在第二代手中建立的)  第二代:慕容翰,慕容皝,慕容仁,慕容昭  第三代:慕容儁,慕容恪,慕容霸,慕容德  第四代:慕容暐,慕容泓,慕容冲,慕容保,慕容熙,慕容超  第五代:慕容会,慕容盛,慕容策。  西晋时,慕容廆被封为鲜卑都督,是晋国的一个军官,他率本部人马居辽东境,与段鲜卑和宇文鲜卑为邻。慕容廆与段鲜卑结为婚姻,同时大破宇文鲜卑,声势曰益壮大。  晋八王之乱,慕容廆称大单于,拥兵自立。他的长子慕容翰,勇力绝伦,是著名的虎将。趁辽东大乱,辽东晋军不能控制局面,慕容翰率兵击破叛乱的鲜卑部落,将叛乱部落劫去的晋民夺回,送归晋国。  中原大乱,很多晋国官民纷纷投奔慕容部。慕容廆设立郡县,开办学校,使世子慕容皝等入学读书。辽东竟成为乱世中保存汉文化的一块净土。  晋室南渡,在辽东飞地方面,对慕容部颇为重视,但晋国留在辽东的官员却十分嫉妒慕容部,他们发动段鲜卑,宇文鲜卑和围攻慕容部根据地棘城。宇文部酋长宇文悉独官派重兵猛攻镇守徒河城的慕容翰。勇将慕容翰设伏兵,大破宇文部。慕容翰趁势与慕容皝前后夹击围攻棘城的宇文部,大破宇文悉独官主力。三部吓破了胆,纷纷向慕容部求和,晋官逃走,辽东全归慕容。慕容廆派使到建康报捷,晋元帝大喜,封之为平州刺史,辽东郡公。慕容廆写信劝晋将陶侃率晋军北伐,消灭匈奴人的赵国,他愿为接应。但不久,陶侃和老英雄慕容廆先后去世。 老英雄既去,世子慕容皝接掌大权,是为第二代***。慕容皝也是位豪杰,但慕容家族的问题就出在豪杰太多,谁都不服谁。慕容皝的庶长兄慕容翰,前面已说过,是位勇将。慕容皝对这位虎将大哥最为嫉妒。所以他一上台,慕容翰就知道不好,立即逃往段鲜卑。慕容皝的两位同胞兄弟慕容仁慕容昭,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好汉,都想干掉慕容皝,自己当老大,结果还是慕容皝棋高一招,将二弟杀死。 慕容皝再攻段鲜卑,段部大败,慕容翰再逃往宇文部。慕容皝劝他回来,后终于找借口命他自杀,一代豪杰终于死在自己兄弟手里。337年,慕容皝自称燕王,建立燕国。后赵石虎见前燕崛起,遂发大兵来攻,被燕军奋力击退。348年,五十二岁的慕容皝去世,他的儿子们继承了慕容家的传统,个个是了不起的英雄人物。慕容皝去世前,对他的世子慕容儁说:“你兄弟慕容恪可以做你的好帮手。”慕容恪是慕容皝的四儿子,智勇双全,但慕容儁最为嫉恨的是他的五弟慕容霸(大军按:俺以后就一直称之为霸,不用其他名字了,因为觉得只有这个名字才配得起 这位英雄),后来燕国复兴,慕容霸在历史舞台上称雄一时。这时石赵已灭,前燕帝国成为北方大国,经常与东晋交战,并且势头压过前秦。燕军南侵,连连获胜。  360年,慕容儁去世,年四十二岁,世子慕容暐即位,年十一岁,慕容儁临死前将他托付给慕容恪。慕容恪为太宰,慕容霸为河南大都督,荆州刺史,这哥俩皆前燕名将,龙兄虎弟,于364年发兵南侵,一举攻占洛阳。慕容霸封为吴王。367年,慕容恪去世,临死前对少主说:“吴王才能胜我十倍,推举他做大司马,号令全国军队,我国必能统一天下。”不过,慕容家的好汉实在是太多了,层出不穷。少主慕容暐的兄弟,白袍小将慕容冲,既是小帅哥,又是一员杀手小将,慕容暐让白袍小将慕容冲做了大司马,一帮鲜卑贵族憋着要害慕容霸,慕容霸在老家站脚不住,只好带着儿子慕容保(军按:一般写做“宝”)慕容令,投奔前秦去者。  在慕容霸逃跑之前,他还最后为祖国出了一把力。369年,东晋桓温率五万晋军北伐,慕容霸领兵迎战,派少弟慕容德劫断晋军粮道,晋军被迫退兵,慕容霸率军追击,杀晋军三万。就在前燕自毁长城之际,北方另一大国前秦则度过危机,苻坚大帝上台,得王猛相助,国势蒸蒸曰上。370年,苻坚派王猛率大兵伐燕,燕军三十万迎敌。但没了慕容霸,燕军不是王猛的对手,潞川之战,王猛指挥秦军杀燕军五万,俘虏十余万。秦兵包围燕都邺城,城破,秦兵将慕容暐追捕擒获,前燕亡。前秦再灭前凉,一统北中国。慕容家族全部落入前秦手中,苻坚对这些鲜卑贵族一个不杀,全部优待,先期投奔的慕容霸还得到重用。亡国之君慕容暐也没事,好端端地。不过,白袍小将慕容冲可算是万幸中的不幸,估计长得和张国荣有点象,被符坚弄到宫里做了“哥哥”了。把燕国统领全国兵马的大司马当“哥哥”,苻坚这就干得过分了,后来败亡,可能也是天意吧,所以,做什么事都不能太过分。后来王猛看不下去,极力劝说,苻坚这才将慕容冲放出宫去,出任位于今山西境的平阳太守,慕容冲那俊美的姐姐清河公主仍被苻坚霸占。  虽然亡了国,但是,慕容家族毕竟是英雄家族,不要说慕容霸,连亡国之君慕荣暐,都暗藏着变天帐,做梦都想有翻身的那一天。肥水之战,前秦大败,慕容家族终于等到了那一天。慕容霸随苻坚南征,肥水兵败,他的部队是秦军唯一完整的部队,慕容霸不愧为男子汉大丈夫,把这支部队交给苻坚,自己来到河南,另起炉灶。384年,慕容霸在荥阳称燕王,建立后燕帝国,招兵买马,一下子部队发展到二十万。  是年三月,慕容暐的另一个兄弟慕容泓,起兵华阴,白袍小将慕容冲,起兵平阳,与慕容泓合兵,与前秦在关中展开血战。慕容泓待下严苛,被部下所杀,将士们拥立慕容冲,建立了西燕帝国,与前秦帝国展开血战。慕容冲连破秦军,率兵一路杀到长安 城下,苻坚气得半死。城里的慕容暐也不闲着,以儿子结婚为名,请苻坚赴宴,准备在席间将他干掉。太过疏阔的苻坚还就真的要去,幸亏天降大雨,没有去成。后来慕容暐计谋暴露,气伤了心的苻坚将城中鲜卑人全部杀掉。385年,慕容冲猛攻长安,苻坚身中数箭,前秦眼看敌不过西燕。苻坚留太子苻宏守长安,自己率部逃往五将山(今陕西岐山一带,诸葛亮死的五丈原也在那一带),结果被后秦姚苌所杀。苻宏哪里是慕容冲的对手?他守不住长安,也弃城而逃,最后向东晋投降。西燕皇帝慕容冲杀进长安,想起以前被苻坚当做“哥哥”的奇耻大辱,慕容冲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大喝一声:“杀鸡给给!统统死啦死啦地有!”也不知鲜卑语和日语是否有联系,反正就是这意思,干的事和鬼子差不多。慕容冲一声令下,西燕军立刻在长安城里展开一场大屠杀。长安城又遭到一场浩劫。  慕容冲占了长安,打算以此为都城,把关中作为西燕帝国的地盘,但他手下的鲜卑人都想回河北去,都对慕容冲怨声载道。慕容冲只顾花天酒地,没想到386年二月,手下兵变,杀了慕容冲,西燕帝国全体四十万军民大举东归。先是慕容冲的儿子慕容遥被立为皇帝,后又被杀,西燕军民又立慕容泓的儿子慕容忠为皇帝,后也被杀。西燕军民东归途中,得知慕容霸已建立后燕帝国,不敢再往东走,乃拥立慕容永,慕容永击败前秦在山西的余部,西燕帝国就占据了今山西一带。 慕容霸的后燕帝国,是当时北中国最强大的国家。慕容永是慕容英雄家族的疏族。393年,慕容霸以势不两立之态对西燕发动进攻。次年攻破西燕都城长子,杀慕容永,西燕亡。这时,北国雄鹰拓跋珪已经崛起,他派兵来救西燕,已来不及了,从此与后燕结下了梁子。395年,后燕太子慕容保为元帅,率大兵攻魏。拓跋珪佯败,诱敌深入,十一月,魏兵于参合坡偷袭燕军,燕军大败,四五万人被俘,慕容保仅以身免。被俘燕军全部被魏兵活埋。次年三月,已是七十一岁的老英雄慕容霸,率重兵前来复仇,力斩魏国勇将拓跋虔,掳其部落三万余户。燕兵过参合坡,见去年燕兵尸骨累累,全军哭声震天,老英雄慕容霸气恨难当,吐血而亡。  慕容霸一死,拓跋珪再也无所顾忌,起兵攻燕,夺取晋阳。十月,慕容保率步骑十六万,偷袭拓跋珪。拓跋珪死里逃生,立即组织反攻,将后燕重镇中山和邺城包围。慕容保离开中山,打算逃回辽东龙城,据守祖宗故地。中山剩余的燕兵坚持了大半年,最终被魏军攻克。坚守邺城的是慕容霸的兄弟墓容德,失了中山,他也坚持不住了,遂带了四万户出逃。  慕容保逃回辽东的途中,他的长子慕容会又和他父子相残。慕容会也是一员勇将,甚得祖父慕容霸的喜爱,但慕容保却立小儿子慕容策为太子,慕容会向老子发起进攻,兵败被杀。而慕容保也被他的亲家杀死,他的另一个儿子慕容盛杀死岳父,报了杀父之仇,自立为后燕主,在位三年,也被手下杀死。慕容保的幼弟慕容熙即位。这位慕容熙是位典型的花花大少,干了不少荒唐事,407年,被他迫害的燕将冯跋潜入龙城,攻杀慕容熙,建立北燕,后燕亡。  当年慕容德率部逃出邺城后,辗转夺取了青州(今山东境),建立了南燕帝国。慕容德死后,其侄慕容超即位。409年,东晋大将刘裕起兵北伐南晋,大破南燕军。慕容超逃回都城广固,晋兵将城围得水泄不通。南燕向后秦求援,但后秦正被刘勃勃的赫连夏国打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410年,虽然血管里流淌着慕容家族英雄血液的慕容超决不投降,但被围困大半年的南燕军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开城迎接晋军,慕容超突围被擒,南燕亡,山东半岛归于东晋。自337年起,至410年止,慕容鲜卑的四个燕国先后崛起,纵横北中国,叱咤风云七十余年,至此这出连台英雄大戏才算拉下大幕,慕容英雄家族的四个燕国全部了结。

黄龙元年,汉宣帝只活到43岁就害病死了。大臣们拥立太子刘_即位,这就是汉元帝。那还是在做太子的时候,他已经娶了廷尉史王禁的女儿王政君做妃子,生了个儿子叫刘骜。他做了皇帝,马上立刘骜为太子,立王政君为皇后。汉元帝死后,太子刘骜继位,就是汉成帝。他马上尊王皇后为皇太后,拜他的大舅父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请他执掌朝政。到河平二年,汉成帝又封他的舅父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这么一来,朝廷上又都换成王家的人了。

王太后的二弟王曼死得早,没有能赶上封侯。王曼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刚结婚就死了。小儿子就是王莽。当王莽长大后,他的叔伯弟兄因为都是将军列侯的儿子,一个比一个骄横,一个比一个腐化。王莽没了父亲和哥哥,天天伺候着寡母、寡嫂过日子。他喜欢读书,很有学问,对他的伯父、叔父也很孝顺。阳朔三年,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害病的时候,王莽亲自替伯父煎药,不分白日黑夜地伺候了一个多月。王凤很受感动,临死前把王莽托付给王太后和汉成帝,让他做了一名郎官。他的叔父成都侯王商,还向汉成帝上书,情愿把自己的一部分封地分给他。少府戴崇、中郎陈汤等大臣,也纷纷向汉成帝推荐王莽。永始元年,汉成帝便提拔王莽为光禄大夫,并封他为新都侯。到绥和元年,也就是王莽38岁的那一年,汉成帝又拜王莽为大司马,让他主持朝政。

王莽做了大司马,更加注意谦恭下士、收买人心。他经常把自己的俸禄和皇帝赏赐的财物分给他的宾客。凡是找上门来游说的人,都跟他们亲亲热热地交谈。有的人,他还给安排了官职。有一次,他母亲病了,大臣们都打发自己的夫人来探望。这些贵妇穿的是绫罗绸缎,戴的是翡翠珍珠,一个比一个打扮得漂亮。而王莽的妻子出来迎接时,穿的却是普普通通的布衣服,裙子的下摆也不拖到地上。大家瞧她的打扮,还以为她是大司马府上的奴仆呢。这么一来,大臣们都说王莽谦虚朴素,就更加尊重他了。

汉成帝因为酒色过度,只活到45岁就死了。他没有儿子,王莽和大臣们就拥立他的侄子刘欣即位。这就是汉哀帝。汉哀帝只做了六年皇帝也害病死了。同汉成帝一样,汉哀帝也没有儿子。王莽跟姑母太皇太后一商量,就派人把汉成帝的另一个侄子中山王刘_接到长安来,立为皇帝。这就是汉平帝。那时候,汉平帝刚刚九岁,还是一个小孩子,只好由太皇太后代替他临朝。可是,太皇太后已经七十多岁了,也管不了多少事。这么一来,朝政大权就完全落在王莽手里了。

为了篡夺西汉政权,王莽极力培植亲信、排除异己。他首先废黜了汉成帝的赵皇后和汉哀帝的傅皇后,逼迫她们自杀。然后,他又罢免了汉哀帝的庞臣大司马董贤和前将军何武、后将军公孙禄等大臣的职务。他的叔父红阳侯王立因为跟他合不来,也被轰出了京城。他的同党孔光、王舜、王邑、甄邯、甄丰、刘歆,还有甄丰的儿子甄寻、刘歆的儿子刘菜,全都在朝廷上担任了重要职务。王莽有什么要求,总是先让他的同党向太皇太后提出来。每当太皇太后批准了,他总是装模作样地推辞一番,然后再接受。这样一来,不但太皇太后对他非常满意,就是别的大臣也都说他办事公道,甘愿听从他的命令。

汉平帝即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元始元年。这年正月里,南方的越裳氏派使者来朝贡,献上了一只白野鸡和两只黑野鸡。白野鸡是当地独有的特产,格外珍贵。据说,一千多年前周公辅助周成王的时候,越裳氏也曾经向周朝送过一只白野鸡。这会儿越裳氏又送来白野鸡,岂不是说王莽是汉朝的周公吗?于是,王莽就暗中指派他的同党向太皇太后上书,要求加封他为安汉公。太皇太后同意了,王莽又再三推让,说:臣下和孔光、王舜、甄丰、甄邯等人共同安定了天下,这会儿要是加封的话,请先加封他们几个吧!太皇太后不答应,王莽就装病不上朝。太皇太后没有办法,只好先封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甄邯为承安侯,然后再下诏封王莽为太傅,尊他为安汉公,并给他加封了二万八千户。王莽又假惺惺地推让了一番,只接受了封号,把加封的封户退还了。

元始二年,全国人口已经增加到五千九百多万人。那一年,中原各地普遍发生了旱灾和蝗灾,老百姓纷纷流亡,死了不少人。为了骗取老百姓的信任,王莽向太皇太后上书,一下子献出自己的三十顷土地和一百万钱,让朝廷救济贫民。在王莽的带动下,二百三十多个官员和贵族,也纷纷拿自己的钱财救灾。王莽还派了许多使者,到各地去督促老百姓捕捉蝗虫。老百姓把捕得的蝗虫交给官府,官府就按数量发放赏钱。他还让汉平帝下诏书,免除贫民和灾民的租税。凡是死了人的灾民都发给安葬费,死亡六人以上的,每家发给五千钱;死亡四人以上的,每家发给四千钱;死亡二人以上的,每家发给二千钱。这么一来,王莽的声望就更大了。

第二年,汉平帝才长到12岁,王莽就决定为他立皇后。有关官员推荐了王莽的女儿和许多贵族的女儿,请太皇太后挑选。王莽本来想立自己的女儿,却假惺惺地拒绝说:我没有什么德行,我女儿也没有什么才貌,不应该选她入宫。

太皇太后认为王莽出于真心,便下诏书说:安汉公的女儿是我娘家的人,不必再选她入宫了。

那些公卿大臣见王莽这么谦虚,反而更认准了他的女儿,一定要立她做皇后。王莽越推让,上书的就越多。太皇太后没有办法,只好答应大臣们的要求,让王莽的女儿跟汉平帝定了亲。

元始四年春天,太皇太后正式下了诏书,立王莽的女儿为皇后。因此,王莽又被加封为宰衡,位在诸侯王之上。他的两个儿子,王安被封为褒新侯,王临被封为赏都侯。为了笼络人心,王莽又花钱修整太学,给老师和太学生新建了一万间房子。他还向各郡国发布命令,把通晓某一种专门学问的人都推荐到长安来。没过多少日子,就有几千名学者来投奔他。王莽安排他们在京城里住下来,让他们分别研习经学、礼学、音乐、天文、历法、兵法、古文字等。这些人得到王莽的好处,都打心眼儿里感激他。

第二年五月,以富平侯张纯为代表的九百零二个公卿大夫、博士、列侯、议郎等又联名向太皇太后上书,吹捧王莽的功德跟古代的伊尹和周公差不多,请求给他加九锡。所谓九锡,是古代的帝王赏赐给有大功或有权势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包括车马、衣服、朱门、弓矢、斧钺等。太皇太后心里虽然不乐意,但也不好再劝阻,只好把这九种最贵重的物品赏赐给他。

王莽为了替他篡夺朝政制造舆论,还分派王恽等八个大臣到各地去观察民情,收集民间的意见。他们回来后,编写了各种各样称颂王莽功德的歌谣,并说这些都是从民间采集的。他们还说,从王莽主持朝政以来,市无二价,邑无盗贼,野无饥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到处都是一片升平景象。皇室中有个贵族叫刘庆的,为了向王莽讨好,又向太皇太后上书说:周成王年幼的时候,称为孺子,由周公替他摄政。如今皇上的年龄也不大,应该请安汉公代行天子的职权,跟从前的周公那样。

那些惯于看风使舵的大臣也顺水推舟,纷纷向太皇太后给王莽求情。

在这一年的腊月里,王莽感到准备得差不多了,就找机会让汉平帝喝了一杯毒酒,把他害死了。那些刘家的皇亲贵族明明知道王莽害了汉平帝,也不敢说什么。有个大臣叫谢嚣的,趁机会向太皇太后上书说:武功有人在打井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白石,上面刻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于是,王莽就唆使他的同党向太皇太后上书,要求让他像从前的周公那样代替天子临朝。太皇太后没有办法,只好顺从大臣们的要求,叫王莽摄政,称他为摄皇帝。

第二年,王莽改年号为居摄元年。到三月里,王莽又从汉宣帝的玄孙中挑选了一个只有三岁的小孩儿叫刘婴的,立他为皇太子;号称孺子婴。那些刘家的后代和刘家的大臣,眼看着王莽要夺去汉朝的天下,纷纷起兵反抗。当年四月里,皇族里面有个安众侯叫刘崇的,首先在南阳起兵;第二年九月,东郡太守翟义自称大司马柱天大将军,立皇族中的严乡侯刘信为天子,发动了十几万人马讨伐王莽,声势十分浩大;与此同时,槐里人赵明、霍鸿也发动了十几万人马,攻占了京师附近的许多县城。但是,没有多少日子,他们先后都被王莽镇压下去了。

这时候,王莽再也不谦让了。他决定改汉朝为新朝,自己做新朝的皇帝,就派他的叔伯兄弟安阳侯王舜去向太皇太后索取传国玉玺。太皇太后又生气又悲伤,不由得指着王舜的鼻子破口大骂道:你们王家依靠朝廷的恩赐,才得到儿代人的荣华富贵。你们不但不报恩,反而趁刘家孤儿寡母没有依靠篡夺皇位。像你们这种忘恩负义的人,连猪狗也不如。你们既然要做新皇帝,就应该自个儿做一个玉玺,何必要我这一个不吉祥的亡国玉玺呢?我这个刘家的老寡妇眼看就要死了,打算把这个玉玺带到棺材里去,你们休想从我手里拿过去!说完,太皇太后就放声痛哭起来。王舜瞧着老姑母那种悲恸欲绝的样子,也不由得流了眼泪说: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们做臣下的还有什么办法呢?王莽一定要这颗传国玺,你难道能老守着不给他吗?太皇太后知道也守不住了,只好把那颗传国玉玺拿出来,狠狠地扔到地上,啪的一下,这颗玉玺摔坏了一个角儿。

公元9年正月,王莽正式即位做了皇帝,取消了汉朝的称号,改称为新朝。他废孺子婴为定安公,改称太皇太后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改称他的女儿、也就是汉平帝的皇后为定安太后。西汉政权就这样被王莽篡夺了。

男风从春秋开始盛行,到了汉朝,自从刘邦开了一个坏头,天子宠爱男色成风,在两汉25个皇帝中,记载上就有多达10个皇帝有男宠。

当然了,大部分皇帝和男宠之间都是走肾不走心的,大多皇帝们更喜欢的还是妃嫔。但是 河水趟多了总会湿鞋,夜路赶得急早晚见鬼。

汉哀帝刘欣,就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绝世痴情种,他和董贤的爱情故事,甚至入选了世界十大悲剧爱情之一,令人感动也令人惋惜。

刘欣对董贤的爱,在那个时代堪称惊天动地,直接导致了年仅22岁的董贤官至大司马!

大司马可是当年汉武帝为了表彰霍去病和卫青特创的!哀帝毫无节制的炽热和痴迷,在那种特殊背景下,注定了他和董贤的结局将成为悲剧。

有一天晚上刘欣和董贤同榻而眠,刘欣醒了,董贤还没醒但是压住了刘欣的衣袖,刘欣为了不吵醒董贤用短剑砍断了自己的衣袖,这就是断袖之癖的来源。

作为一个皇帝,三宫六院万千佳丽,却对董贤呵护至此,如胶似漆至此,不要说感动了现代人,古代人也被感动的不行。

就是因为这样,本是宫闱私事却极快的传遍了大街小巷,刘欣和董贤都燥的不行,皇帝的面子全都丢干净了

刘欣在尴尬不久后反而变得坦然,索性就把董贤留在了后宫里,每日里耳鬓厮磨,赏赐不断。

他对董贤的喜爱也迅速的辐射其亲属,把董贤的老婆接到后宫常住,封董贤的妹妹为昭仪,每日里赏赐给这几个人的钱各以千、万计。

董贤的父亲董恭早已被封为光禄大夫,但是刘欣觉得还是不够,于是提拔其为少府,赐爵关内侯,可食封邑。

任命董贤的老丈人为将作大匠,管理国家的重要工程项目,封董贤的小舅子为执金吾等等。

本来这些都算了,连董贤家的仆人都不放过,赏赐各种珍宝。

总之,但凡能和董贤扯上一毛钱关系,稍微沾点边的,不论能力几何,素质几何,全都加官进爵!

自从刘欣对董贤一见钟情开始,后面一切的一切,朝臣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刘欣刚登基时,外祖母派的傅氏,母后派的丁氏个个都以为终于有出头之日了,拼命的打压王氏外戚,把王氏搞得差不多了之后又互相掐起架来,就是想给自己多揽一些好处。

最后的最后,谁又能想到姓董的横插一杠,不费吹乎之力就摘走了所有的果实?

刘欣想给董贤封侯所遭遇的各种阻力,未尝不是外戚势力难以甘心的反击。

王家式微,却因为太皇太后王昭君而不至于衰败,火星是小了点,好歹也烧了那么久,没那么容易灭掉。所以王家还是有一定的势力的,比如平阿侯王谭的儿子王去疾和王闳。

董恭大概挺羡慕王氏的高门大户,很想和王家攀亲戚,王家玩儿了这么久的党争,可不是什么傻逼,很委婉的拒绝了董恭。

这已经是一个信号,哪怕董贤再得宠,董家也没有一个真正聪明绝顶,能够一直保障董氏荣光的人。只要刘欣一驾崩,董家就全完了。

而当是时刘欣对董贤真爱到,恨不得把皇位都传给他!

历史上有一天汉哀帝在麒麟殿摆酒,在场的有董贤父子亲属和王氏兄弟。刘欣酒精上脑居然说:“我欲效法尧禅让舜,传位给董贤如何?”

王闳头都要磕破了:“天下是高皇帝打下的天下,不归陛下所私有。陛下继承祖宗的事业,应传给刘姓子孙以至于无穷。继承权至关重大,天子无戏言!”

刘欣和董贤,他们悲剧的直接原因,就是刘欣的身体太差了,早亡加上无子,甚至直接导致了后面王莽的篡权。

汉成帝刘骜终年玩乐,荒于酒色,40岁了还没有儿子!国无太子还得了?眼看着刘骜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他自己也急了,于是在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立自己的侄子刘欣为太子,绥和二年成帝病逝,19岁的刘欣登基。

谁知道刘欣比他还惨,年仅25岁就驾崩了,还没有给汉室江山留个后。刘欣刚即位时其实也还好,也曾勤于政事,节俭礼让,后来就

刘欣身体不好,他自己也知道,于是在临死之前安排好了董贤的后事,先是封董贤为高安候,食邑一千户,后增至两千户,然后干脆封董贤为大司马,甚至连玉玺都给了他!

说来,当刘欣自我感觉身体要完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续命,居然是用自己疲弱的身体为董贤撑起一片天。

刘欣觉得给董贤权势,财富,地位,他就可以安然的去世,董贤自然会高枕无忧。

但是刘欣却低估了朝堂的明争暗斗、低估了董贤在脱离羽翼后的脆弱无能,皇帝疲弱都会被架空,更何况董贤无德无才,再高的官职也保不住他,没有刘欣的世界,就只剩下了董贤的敌人。

后董贤自杀身亡,王莽复辟后甚至开馆侮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0835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