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5日,一场在香港举行的婚礼引起了全中国的热议,甚至连香港政府都特别发文,向婚礼的男女主角表示祝贺。
这场堪称世纪婚礼的男主角名叫梁锦松,女主角名叫伏明霞。
伏明霞,一个在世界跳水界堪称传奇的名字,未退役前她以极其强悍且近乎无敌的实力统治了一个时代。
她是世界上年龄最小的世界冠军,13岁在佩思 世界游泳锦标赛上以领先第二名米罗申娜20多分的优势取得金牌;
她是奥运 历史 上最年轻的冠军,13岁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以46143高分夺得了女子10米跳台金牌;
她是中国奥运跳水史上第一个板台双冠王,17岁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同时获得女子10米跳台和3米板金牌。
13年的跳水生涯(伏明霞曾于1997年全运会结束后宣告退役,次年7月宣告复出),仅仅只是在世界级的比赛上,伏明霞便先后2次夺得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10米跳台金牌(1991年佩思世界游泳锦标赛、1994年罗马世界游泳锦标赛);
2次夺得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金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次夺得奥运会女子3米板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
伏明霞就是女子10米跳台和3米板当之无愧的王者,被称为统治了一个时代的“跳水皇后”。
谁能想到,现在的王者曾经却是一位被淘汰的体操队员。
伏明霞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且身体又不好,她的父亲伏宜军便想着将她送去练体操,这样既能锻炼她的身体,日后若学有所成也能减轻家中负担并也能为她谋一条出路。
然而,由于那时的伏明霞实在太淘气,武汉市业余体校便没有收她,只收了她的姐姐伏明艳。直到伏明霞一年级的时候,她才被选入业余体校的体操队。
由于伏明霞天生关节硬、柔韧性也不好,所以教练对她并不看重,认定她今后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如此当省队来挑人的时候,伏明霞自然而然被淘汰。
直到一个人的到来,伏明霞一生的命运被改变。
9岁那年,伏明霞被湖北省跳水队的教练于芬选中,进入专业跳水队,自此改变了伏明霞的一生,也让中国跳水队在之后迎来了一位统治了一个时代的跳水王者。
伏明霞刚到省队时,很多体操队的教练都表示很惊讶并对于芬说:她是我们淘汰的队员,我们这里有很多比她更好的苗子,于芬你怎么会找她?
在她的心里,伏明霞虽不是资质最好的,也不是最有天赋的,但却是最能吃苦的,也是最勤奋的,最重要的是悟性最强,跟教练员的配合也很默契。
为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跳水队员,伏明霞吃尽了苦头,每天可以说都是在痛苦之中度过。
作为跳水运动员,伏明霞的 体形 有个比较致命的缺陷,就是膝盖头大。
为克服这个缺陷从而能够有更好的成绩,每天晚上她的母亲都要坐在她腿上帮着压膝盖,对于还只是十一二岁的伏明霞来说,这很是痛苦。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伏明霞的付出最终没有白费。
1990年4月,伏明霞一战成名,出战加拿大、美国两场世界级的跳水比赛,并先后获得亚军、冠军。次年,刚刚13岁的伏明霞在 佩思 世界游泳锦标赛上获得金牌,成为当时最小的世界冠军,并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自此,伏明霞便一发不可收拾,逐渐成为统治了一个时代的王者,无能可与之匹敌。
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夺得女子10米跳台和3米板金牌后,18岁的伏明霞宣布退役。
次年,伏明霞进入清华大学深造,成为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本科生。
1998年,伏明霞宣布复出,以大学生身份成为清华跳水队的一员。
至于为什么要复出,在于当时国家跳水队的成绩严重下滑,且处于青黄不接的境地,所以急需有实力且还未真正到退役时间的老将出山稳住跳水队,如此伏明霞复出也就成为必然。
伏明霞不愧是统治了一个时代的跳水王者,一复出便卫冕悉尼奥运会3米板跳水冠军。
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之后,因为身体、学习、家庭等多方面因素,伏明霞正式宣布退役。
与伏明霞相比,婚礼男主角梁锦松的人生经历更是不凡,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的“经典案例”。
梁锦松自幼清贫,家中共有兄弟姐妹9人,他排行老三,一家生计全靠父亲在酒店做服务员为生,日子过得很是艰苦,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好在,梁家虽清贫,梁父却明白要想改变一家贫穷的命运,唯一的选择只有让孩子接受教育,只有知识才能改变未来。
1965年,13岁梁锦松小学毕业后考入香港英华书院。
这所中学是香港一所久负盛名的男校,曾培养出不少闻名香港,甚至享誉世界的 社会 精英,比如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被誉为现代粤语流行歌曲鼻祖许冠杰,前香港民航处处长乐巩南,前香港规划环境地政局局长萧炯柱,香港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香港立法会议员潘佩璆,资深大律师廖长城等等,当然也包括后来功成名就的梁锦松。
中学期间,梁锦松虽然很聪明,只要肯学往往就是一点就通,可是他却没有将这个聪明用来读书上,而是用在贪玩上,始终不肯用功读书, 以至 在中五考试时仅得13分,依据英华书院校规,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将被留级,无法进入下一个年级学习。
一旦留级对于梁锦松自身和家庭来说,这都是一个灾难,梁家的生活本就捉襟见肘,梁父费了好大的劲才供他在英华书院读书,梁锦松若留级则无疑增添了梁父的负担,要知道当时梁家可不仅仅只有在梁锦松在读书,还有他的兄弟姐妹。因此,梁锦松很有可能会失学。
幸运的是,梁锦松的语文老师陈耀南和校长艾礼士慧眼识珠,他们从梁锦松平时的表现及临场反应看出他绝非是池中之物,他很聪明只是天性爱玩,因为贪玩的缘故才致使成绩下降,并断定如果他能静下心来用功读书,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本着爱才之心,陈耀南和艾礼士决定给梁锦松一个机会,力保他升任中六。
陈耀南和艾礼士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差点留级这件事使梁锦松幡然醒悟,从此不再沉迷玩乐,一门心思将精力放在学习上,连吃饭上厕所都拿着一本书,经常在学校饭堂通宵苦读。
梁锦松本就是一个聪明绝顶之人,以前学习不好只是将精力过多放在玩乐上,现在他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凭借着其聪明的头脑,学业自然是突飞猛进。
除此,此时的梁锦松不仅全身心 投入到 学习当中,还将目光投向了爱国运动之中,他曾经在1970年参与“认中关社”活动,心怀中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国青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1年后,他以香港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上了香港最高学府——香港大学。前1年还是一位差点留级的差生,仅仅只是过去1年时间便成为文科状元,可见其聪明。
考进香港大学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从此他彻底摆脱了穷苦的命运,成为了香港 社会 精英,前途不可限量。
在香港大学读书期间,梁锦松主修经济学及统计学,学习能力十分突出,即使是在人才济济的港大,他也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
除了学习好,他也表现出了非凡的组织和领袖才能,担任香港大学生会会长。
作为从中学就参加爱国活动的热血青年,梁锦松在港大期间也积极筹划参加爱国活动,曾在校园倡导发起寻根运动,并利用暑假率同学赴内地追寻香港和祖国母亲的文化血脉。
谈及自己最喜欢读什么书,梁锦松曾说自己最喜欢读《毛泽东选集》和伟大领袖毛泽东所著的《矛盾论》、《实践论》,并说到这些书籍使自己受益匪浅。
受到毛泽东的影响,梁锦松曾赴井冈山考察,在茨坪毛泽东旧居、黄洋界哨口和龙潭风景区等驻足缅怀毛泽东和革命功勋的丰功伟绩,并立志要干一番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大事业。
梁锦松在港大读二年级时,还以优异的成绩、非凡的组织和领袖才能被选中参加董建华父亲董浩云创办的“海上学府”,乘坐邮轮开启世界游学之路并持续整个学期。
就在这时,他与日后的香港特首董建华结识,并被董建华所赏识,董建华对梁锦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这份赏识为他后来进入政途埋下了伏笔。
1973年,梁锦松从香港大学毕业,获 社会 科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他以极其优异的面试成绩加入美国花旗银行香港区分行,成为这家世界著名大银行聘用的第一批香港本地大学生。
进入花旗银行后,梁锦松很快便以其惊人的才华得到了花旗银行高层的看重,入行仅仅两年就被公司委托到菲律宾接受外汇买卖培训。
回国后,梁锦松成为了香港第一代精于外汇买卖的高手,并依靠着其强悍的能力,为花旗银行赚得大笔的利润,因此深得花旗银行高层倚重,成为花旗银行重点培养对象,从此平步青云, 社会 地位与日俱增。
1982年,梁锦松再次被派到美国学习,攻读哈佛大学管理发展课程及高级管理课程。
学成归来后,梁锦松先后被花旗银行先后派往纽约、新加坡、马尼拉等地区担任银行管理要职,掌管企业、地产及贸易融资、外汇及股票买卖、私人银行业务、项目贷款及基金管理等诸多业务,涉猎范围几乎包括银行业所有业务。
因此他也成为当时香港金融界为数不多的全才。
1992年,仅仅只用了19年的时间,梁锦松便升任花旗银行香港区行长。
4年后,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大馅儿饼掉到了梁锦松的面前,花旗银行邀请他前往纽约担任花旗银行总行副主席,条件是他移民美国,成为美国籍华人。
面对着这样几乎让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梁锦松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却似乎又是合情合理的决定,那就是拒绝花旗银行的邀请,并离开花旗银行。
梁锦松这般不惜离开花旗银行,离开自己奋斗了20余年的事业,也不愿意背弃自己的祖国,让所有人都为之敬佩,对其交口称赞。
当然,回想起他从中学开始便参加爱国活动并将伟大领袖毛泽东视为人生导师的行为,这样看似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却让人觉得不再惊讶,反而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作为金融才俊,梁锦松离开花旗银行的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在香港银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快一场人才争夺战便迅速围绕着梁锦松展开。
经过反复斟酌,梁锦松最终选择加入美国大通银行,担任大通银行大中华区及菲律宾区董事总经理。
2000年,大通和摩根合并,改称摩根大通银行,合并一事对梁锦松没有任何影响,作为银行业不可多得的全才,除非梁锦松自己想离开,否则没有一家银行会主动放弃这个人才。
摩根大通银行成立后,梁锦松继续被委以重任,成为摩根大通银行亚太区主席,是当时香港外资银行界最高职级的华籍管理人员。
2001年5月29日,梁锦松步入了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经香港特首董建华的提名,他出任了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成为继曾荫权后来的香港新一任“财爷”。
因为出任财政司司长的缘故,梁锦松便不能再担任摩根大通银行亚太区主席的职务,而当时梁锦松未辞职前的年薪已高达2400余万元,可担任财政司司长后他的年薪只有约245万元,较此前减少了近九成,对此很多人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放弃高薪弃商从政,他回答说:
“大家都知道政府高层同商界高层的薪酬相差甚远,但一个人用钱有限。我相信一句话,赚的钱不是你的,用的钱才是你的,一个人用钱不需要好多。”
也就是在这一年,梁锦松在一次颁奖晚会上认识了来香港参加晚会的伏明霞,并很快被伏明霞的魅力所吸引,伏明霞也被梁锦松的体贴入微所感动,就这样两人虽然年龄相差悬殊,梁锦松49岁,伏明霞才23岁,但这并妨碍两个人走到一起,他们很快便陷入热恋之中。
在伏明霞眼里,梁锦松温文尔雅,散发着成熟男性的魅力,与他在一起,不但有着极度让人舒适的安全感,更有着一种被呵护的感觉;
而在梁锦松看来,伏明霞单纯、质朴、低调且很是活泼、健谈,她虽然是世界闻名的跳水冠军,可是却没有一丝名人的张狂和冷傲,这让他很是欣赏,也很是喜爱。
因为彼此之间互相喜欢,所以就算恋情公布后受到很多的阻拦,两人之间也从未想过放弃对彼此的爱,他们紧紧地将对方握在自己手心,心中满满都是对方,眼中满满是对方的身影。
最开始,梁锦松也担心自己年龄太大会让自己与伏明霞之间有代沟,可是当伏明霞明确表示年龄不是问题,更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只要真心相爱就可以 ,梁锦松便再也没有任何的犹豫,当即表示此生唯伏明霞不娶。
此后的一年时间,梁锦松经常穿梭于京港两地,总是在百忙之中探望伏明霞,就算只有一两天的休息时间也要飞赴北京看望佳人。
很快,两人便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为了以示自己的诚意,梁锦松亲自拜会伏明霞的家人,在其真诚地请求下,加上伏明霞真的很爱他,伏明霞的家人最终同意其结婚。
起初,梁锦松是准备等伏明霞完成清华大学的学业后再登记结婚,可是随着伏明霞在不久被查出怀孕后,梁锦松便准备将婚礼提前,给伏明霞和即将出生的孩子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2002年7月15日,梁锦松专门请假,陪着伏明霞前往夏威夷注册结婚,后在香港举行婚礼。
香港政府获悉梁锦松与伏明霞的婚讯后特别发文,向这对在各自领域都取得非凡成就的新婚夫妇表示祝贺。而当时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的媒体,他们也都争相报道梁锦松和伏明霞的婚事,并都对他们表示由衷的祝福。
婚后的生活,伏明霞和梁锦松恩爱有加,日子过得很是让人羡慕。
伏明霞曾这样说过: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我和他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我们都是通过个人的不断努力,才获得了后来的成就。”
梁锦松和伏明霞都出自贫穷人家,都是靠着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才有了现如今这般的成就,因为相同的境遇,两人有着说不完的话,彼此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着,日子过得很是温馨,也很是幸福。
因为伏明霞第一次怀孕的缘故,妊娠反应十分严重,常常剧烈呕吐,夜里因此常睡不好觉。
梁锦松因为公务繁忙,没有多少时间能陪在伏明霞身边,于是他便亲自飞到武汉,将伏明霞的父母和姐姐一起接到香港,这样既能照顾伏明霞,也能让她们一家团聚。
几个月后,伏明霞的身体逐渐适应怀孕并慢慢恢复过来,为了让妻子能够心情舒缓,梁锦松只要一有时间,就会陪着她去她喜欢去的地方。
不得不说,梁锦松是一个好老公,伏明霞没有选错人。
梁锦松疼爱伏明霞,伏明霞也很体谅梁锦松。
梁锦松常常因为公务繁忙不能陪伴妻子左右而深感愧疚,这时伏明霞总是会安慰梁锦松:
“不要因为我怀孕而影响了你的工作,我是运动员出身,能挺得住。再说,有父母和姐姐照顾我,你不用担心。” 伏明霞很是体谅丈夫,从未有过抱怨。
2003年2月27日,伏明霞在香港玛丽医院产下了一个女婴,取名梁司渝。
女儿的诞生,让年过半百才初为人父的梁锦松很是高兴,出生的那一天,他当即就一脸喜悦地向香港媒体宣布了这一喜悦,很是兴奋地说道:
“我的太太已经顺利生下一女孩,现在母女平安,我非常高兴。”
同年,梁锦松因为个人原因宣布辞去财政司司 长一职 。
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梁锦松和伏明霞都把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儿女的身上。
2004年12月12日,伏明霞再次为梁锦松诞下一子,取名梁司渝。2008年5月初,伏明霞生下第三个孩子,也是一个儿子,取名梁家玮。
直至今日,梁锦松和伏明霞的三个孩子都继承了父亲聪明的头脑和母亲坚韧不拔的品格,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日后成就可以说不可限量。
伏明霞则专心做起了家庭主妇,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一家五口的生活,日子过得很幸福。
梁锦松则继续在商界驰骋且事业越做越大,早已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大富豪,现任香港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新风天域集团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
谈及现在的生活,伏明霞表示自己很是满足,她说:
“女孩子到了二十几岁,从单身变成有家庭,然后有了家庭又有了孩子,其实已经是很完美的啦!我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遗憾,因为其实你不管曾经有多辉煌,你最终还是要有一个归宿,这就是大家都需要的。现在我已经有了好归宿,所以我很满足。”
不得不说,伏明霞最精彩,最成功的一跳不是在奥运跳水台上冠军一跳,而是在婚姻上的一跳。在婚姻上的这一跳,她的入水堪称满分,完美的让人羡慕。
●第一百回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宋江同奏捷 叶清、张清、琼英于襄垣城外计捉田虎。 琼英假作保护田虎进威胜城,又遇张清助战,卢俊义领兵来到,踏平威胜城。宋江进驻。 ●第一百一回 谋坟地阴险产逆 蹈春阳妖艳生奸 宋江接圣旨离威胜向淮西征王庆。田虎被凌迟碎剐,琼英祭奠父母已毕,往宛州来助宋江。 王庆父亲为了一块坟地逼得人家倾家荡产,弃地而走,于是生王庆。王庆作为副排军,是个好色之徒,与童贯养女,蔡京孙媳妇勾搭。 ●第一百二回 王庆因奸吃官司 龚瑞被打师军犯 童贯兄弟借故把王庆刺配陕州。王庆在北邙山东一市镇使棒赢了庞元。 龚端拜王庆为师,学使枪棒,欲了被黄达所打之仇。 ●第一百三回 张和营因妾弟丧身 范节级为表兄医脸 王庆助龚瑞、龚正两弟兄打了黄达,张管营为了妾弟庞元被王庆所打报复王庆。王庆初更杀了张管营并庞元,逃出陕州,被母姨表兄范金领往房州,藏于城外定山堡以东范金所买农田种地躲避。百余日后,范金用安道全的办法治好了脸上金印,官司之事也慢了。 ●第一百四回 段家庄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双并旧强人 王庆与段三娘相扑,后结婚。打黄达事发经李助介绍,到房山寨找寨主廖立入伙。廖立怕丢了寨主,拒绝了。王庆杀死廖立,占了房山寨。 ●第一百五回 宋公明避暑冶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王庆与房州叛军一处,占了房州,又得南丰府。从李助计,得荆南城池。李助为军师,王庆为楚王。又得宋八座军州,僭号改元。宋江遵君命前来,打败王庆军 ●第一百六回 书生谈笑却强敌 水军汩没破坚城 萧让给陈安抚出主意,使空城计却敌。 ●第一百七回 宋江大胜纪山军 朱武打破六花阵 宋江战胜纪山军,卢俊义攻打西京。 ●第一百八回 乔道清兴雾取城 小旋风藏炮击贼 肖嘉穗在荆南城反叛,杀掉守将梁永,迎吴用入城,城破之后,宋江感谢,肖嘉穗不辞而别 ●第一百九回 王庆渡口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内容如题 ●第一百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 燕青秋林渡射雁,宋江赞扬雁为仁义智信五德俱备之禽,不该射之,并因此而郁郁不乐,深有所感。 公孙胜相辞,回见罗真人。宋江朝主回来不乐。黑旋风要上梁山,被宋江唾骂。皇上不准入城,众人皆有反意。水军头领与吴用商议欲反,宋江不允,表示自己的忠心。 琼英夫被杀后,其子张节和吴[]大败金兀术。 方腊出身樵夫,起事后占据八州二十五县。 ●第一百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吴用计破润州,宋万等三人阵亡。 ●第一百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常州守将金节和宋江联系,献了城。 ●第一百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俊于榆柳庄结义四个好汉,计取苏州。武松斩了三大王方貌。 ●第一百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丧 涌金门张顺归神 军折将徐宁、郝思文。张顺于杭州涌金门身丧。 ●第一百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江与戴宗在西陵桥祭奠张顺,方天定派将来捉。宋兵屡战皆败,后扮做艄公进得城去,里应外合,方才得胜。张顺借张横驱壳杀了方天定,杭州破。 ●第一百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柴进入清溪帝都,招为驸马,解珍解宝身死乌龙岭。 ●第一百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一老人指给宋江去乌龙岭小路,宋江得睦州。童贯亲领兵将赏军。 ●第一百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关胜与童贯,里应外合,占了乌龙岭。李俊、二阮、二童假意投降献粮取得方腊信任,里应外合,攻占了清溪县,方腊逃至邦源洞。 ●第一百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柯引(柴进)驸马佯赢宋兵,二次交锋,反戈一击,南兵大败,方腊逃走。阮小七穿腊衣冠,童贯部将指骂他要学方腊,和阮小七大闹一场。 方腊于楹林中被鲁智深所捉。鲁智深闻潮汛,于六和寺坐化;武松善终。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四奸臣用水银杀害卢俊义于庐州。宋江喝了放有毒药的御酒死于楚州。死前还药死润州李逵,怕其造反,坏了清名。
未婚先孕女方傻还是男方阴险?我觉得都在吧。还有可能是两个孩子的心甘情愿。有的嗯男方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有女朋友之后会促使自己的孩子而且让自己的女朋友怀孕,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和她儿子结婚了。站在男方父母的角度,又就有可能感觉。担心你跑了,或者是少拿些彩礼什么的。总之这种感觉给人非常不好,因为我也遇过遇到过这样的男朋友。女方还是要提防一点儿。如果你决定要把一辈子交给那个男人了,你可以那样。但是你如果没有想好的话,你就别怀孕。一定不能怀。
1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的原文和翻译(71~~~100)
71 王坦直言惊益王 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儿子,叫赵元杰。
曾经修建了一座假山,召集僚属饮酒,众人都夸赞假山,而姚坦却独自低着头。益王强迫他看(假山),他说:“我(在这里)只看到血山,根本没看到什么假山。”
益王很惊讶,问他(只看到血山的)原因,姚坦说:“我在田间时,看见州县的官吏督促交税,上下一起逼迫,父子兄弟被鞭打痛苦不堪,血流满身。这座假山都是用百姓租税筑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时(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没完成,听到姚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砸毁(假山)。
72饿死不吃“嗟来之食”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
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 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
73“殿上虎”刘安世 安世身材魁伟,容貌端庄,声如洪钟。起初任命为谏官,还未受命,回到家里对母亲说:“朝廷不因为我安世不贤,让我任谏官。
倘若就任这个官职,那就要有胆识也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以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起职责。如果冒犯了皇上,灾祸贬官就会立刻到来。
皇上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如果说我以母亲年老为托辞,应当可以避免任此官职。”母亲说:“这就不对了。
我听说谏官是皇上面前的敢于直言诤谏的重臣,你父亲一生都想做这样的官却未能做到,而你有幸任此官职,你应当献出生命来报效国家的大恩。纵使遭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一定会随你去的。”
(安世)于是接受了官职。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立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
他当面指斥,在朝廷上谏争,有时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着手板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气稍解,再上前争辩。旁边陪侍的人在远观看,缩着头害怕得身上冒汗,把他称作“殿上虎”,一时间没有人不敬仰他。
74 娄师德与狄仁杰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作相国。狄仁杰一直排斥娄师德,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 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
过了一会,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作了高官,全仗娄师德提拔。”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
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容忍!而娄公从来没有骄矜的表现。”
75 司马迁赞李广 《论语》讲:“一个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为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自己行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这正好用来说明李将军。
我看李将军诚诚恳恳严肃认真,像一个质朴的乡下人,不善于讲漂亮话。但是当他死的时候,普天下的人,不论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全都沉痛地哀悼他。
这是因为他那忠诚朴实的品德,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士大夫面前啊。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话讲的虽是平常小事,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76何岳得金不昧 秀才何岳曾经在夜间走路时,捡到银子二百多两,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
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 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何岳问他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
那个人要分一些银子给他来感谢他,何岳就说:“我拾到银子而别人又不知道,银子全都可以成为我的财物啊,我为什么要贪图这几两银子的好处呢?”那个人感谢了他才就离去。何岳曾在当官的人家教书的时候,那个当官的人有时要去京城,寄存一个箱子给何岳,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
告诉何岳等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他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
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就把箱子交给那官员的侄子托他带回给那位去京城官员了。何岳是一位穷秀才,他捡到银子就还给别人,短时期内不起贪心还可以勉励:但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77 钱金玉做松江县的千总官,性情刚毅果敢,崇尚廉洁的气节。
道光壬寅年间(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
他的亲友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在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到了东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
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却毫不后退。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
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左胸,他于是倒下了。
在临死的时候,他还大呼“卖国贼害了国家”而不停。 78 郑玄想注《春秋传》,还没有完成。
有事外出,与服子慎(虔)不期而遇,同住一个客店。
2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182篇完整翻译全部应该是250篇。你需要可以给我邮箱,我直接发给你全部的250篇!
第182篇翻译如下:
182刺股
苏秦……向秦王上书有十次,但他的主张终未被采纳,最后黑貂皮袍破了,带的钱花光了,以至用度缺乏,只得离秦归家。他绑裹腿,穿草鞋,背书担囊,形容憔悴,脸色黑黄,面带羞愧。回到家里,妻子见到他,依然织布不睬。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也不与他说话。苏秦见此情状,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不好啊!”于是他连夜清检书籍,把几十个书箱打开,找到一部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经》,立即伏案诵读,反复研习揣摩,深入领会。有时读书读得昏昏欲睡,他就取过铁锥,照着自己的大腿刺去,以至血流到脚跟,他发狠说:“哪有游说君主而不能使其拿出金玉锦缎,并以卿相之尊位给我的呢?”一年以后,他捉摸已经学成,便道:“这次真可用所学的去游说当今的君主了。” 于是他出发了,经过赵国的燕乌集阙,在华丽的殿堂进见赵肃侯,和赵肃侯抵掌而谈,十分投机。赵王很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任命他为赵国的相国,并赐给兵车百辆,锦缎千匹,白壁百双,黄金万镒,让他带着这些财物去游说各国诸侯,推行合从散横的计谋,以打击强大的秦国。
3 急寻《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1~25以及40~50的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的字是元干,南阳涅阳人。
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
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
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
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故而默默无闻。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每次都让他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是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
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
赵广毅然拒绝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赵广不屈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
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收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
4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135——145,如果有翻译更好135、白圭经商有道
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悝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著率岁倍。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136、避风行船
江湖间唯畏大风冬月风作有渐,船行可以为备,唯盛夏风起于顾盼间,往往罹难曾闻江国贾人有一术,可免此患大凡夏月风景须作于午后,欲行船者五鼓初起,视星月明洁,四际至地,皆无云气,便可行,至于巳时即止如此,无复与暴风遇矣国子博士李元规曰:"生平有江湖,未尝遇风,用此术"
137、裴旻射虎
裴旻为龙华军使,守北平。北平多虎。裴旻善射。尝一日毙虎三十有一,既而于山下四顾自若。有父老至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将军若遇真虎,无能为也。”旻曰:“真虎安在?”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里,往往有之。”旻跃马而往,次丛薄中。果有一虎腾出,状小而势猛,据地一吼,山石震裂。旻马辟易,弓矢皆坠,殆不得免。自此惭惧,不复射虎。
138、李泰伯指瑕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南丰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乃似趢趚,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
139、王安石改诗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祗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140、王充论文与道
繁文之人,人之杰也。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
141一轴鼠画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142农评《斗牛图》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牛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143指头画
苏虚谷工指头画,每以巨擘为大笔,食指中指为中笔,无名指小指为细笔,相其机宜,运以神气,高古之致,超出恒蹊,似管成君反让一头也。前于白门相晤,见示短幅,上自题识,书法苍劲可爱,洵称双绝。近约庵亦善此法。东桥有题指墨《渔翁》云:“本朝高侍郎专长指头画,人物花鸟,信手而成,皆有奇趣。如《初平叱石成羊》,如《海神吐雾成市》,奇奇怪怪,有笔墨所不能到者。然苍莽无余,细润不足,未若此《渔翁》,须眉隐约,有江湖散人趣。而浓柳垂阴,微波生浪,钓竿鱼具,蒻笠蓑衣, 精巧。使俗手为之,恐鼠须细笔,未必若此生动也。”因叹天地一指,生出如此奇巧,而我十指如铁,且不能握管作画,奈何。俗传:“一人遇吕师,指石成金。师问汝欲金否?其人曰:‘不要师金,只要师一指’”我亦不愿得约庵画,只愿得约庵一指。
144林之栋画兰
林之栋善画兰,好游,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樵者或告:某山大壑中,常闻兰花气特多,茅棘虎豹,不可行。林乃募壮士执刀矢火攻,具裹粮,鸣金入深谷中,若当劲敌者。至则兰叶长丈许,花大如掌。自是,所画兰益奇变。
145逸马杀犬于道
曾巩字子固,公元1019年生于江西南丰,公元1083年卒于江苏南京,终年六十五岁。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然而,这位文学家曾经历了长达二十一年的科考历程,一个个困难与坎坷始终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跟随父亲进京,却遇父亲暴亡。他两次参加科考,却两次名落孙山。他直到三十二岁才结婚,三十九岁才中进士。
景祐三年(1036年),十八岁的曾巩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本想登高望远,却不想竟名落孙山。这对于他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次年,他任县令的父亲遭人诬陷被罢官,全家十余口人的生计一下子落到了他的肩上。
曾巩只好放下书本下田干活,操持家务,甚至做起了生意,在东南沿海一带终日奔走。
虽然生活不易,但毕竟靠着殷实的家底支撑过了这次难关。
庆历元年(1041年),二十三岁的曾巩再次进京,入太学,拜访欧阳修,撰写《上欧阳学士第一书》,还献杂文时务策两编。在向欧阳修请教的同时,他还诚心要拜欧阳修为师。
当欧阳修读到他的文章时,不禁赞叹“昆仑倾黄河,渺漫盈百川”,说道:“过吾门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
这一期间,曾巩还结识了王安石,还成为了好朋友。
对于王安石的才学,曾巩十分佩服,赞其文章“大匠谢刀尺”之境。
可是,庆历二年,曾巩与其弟弟都名落孙山,而王安石却中了进士。
庆历四年(1044年),曾巩为了推荐王安石,撰写了《上欧阳舍人书》,认为:“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此不可失也。”
庆历七年,其父客死在流放途中,但是曾巩没有心灰意冷,此后十余年,他闭门授书,承担起养家之责。
当曾巩再次落榜,欧阳修为他作《送曾巩秀才序》,认为:“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夫不咎岁而菑播是勤,其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
回到老家后,曾巩始终与自己的老师欧阳修保持着联系联系,常常受到勉励。王安石等人也一直和他保持书信往来,这使他在困境中得以安慰。
尽管勤学苦读,但由于身体有病、生活困难等,曾巩几次不能赴京应试。
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嘉祐二年(1057年),三十九岁的曾巩第三次赴京参加科举考试,而考官正是其恩师欧阳修。
果然,最后不但曾巩,以及其两个弟弟曾弁、曾布,还有两个妹婿王无咎、王彦深,一门五人都高中进士。
与此同时,来自眉州的苏轼、苏辙两兄弟也一起同登进士第。曾巩从此步入政坛、文坛。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文学思想博学多才,文学成就斗量车载,文学造诣被后人赞叹“前续孟学于不传,后开程学于未显”。
将曾巩看作前承孟子、后启二程的圣人,或许赞美有些过分,可也不是没有道理。
欧阳修曾这样评价曾巩:自己门下的弟子成百上千,但天赋最高、成就最大的当数曾巩。甚至有一次考试中,欧阳修还把苏东坡的文章记在了曾巩的名下。
一次,欧阳修组织省试知举,读到一篇堪称奇文的文章,十分惊喜。由于他知道自己爱徒曾巩也参加这次考试,于是就认为此文是曾巩写的,想给此文打满分,列为第一,可是一想到曾巩是自己的爱徒,将他作为榜首会遭到旁人的诟病,说他徇私枉法,偏袒亲友,就把此文列为第二。
可见,在欧阳修心目中,曾巩占有无可比拟的地位。
生前名声隆盛,死后一样被人推崇。陈师道、曾肇等曾门弟子对自己的老师恭敬有加,而朱熹这样儒门圣人,对曾巩也是赞赏不已:“余年二十余时,偶读曾子之文,窃喜而效之,但才力浅短,难以遂愿。今六十有余,读其遗文,仍觉简严静重,盖其文如其人也。”
至明清,明代著名文学家朱右甚十分喜欢唐宋古文。他选编三苏、欧阳修、柳宗元、韩愈、曾巩、王安石的文章,名为《八先生文集》。
此后,曾巩的文学造诣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可、推崇,最终成为青史留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