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在结婚前,拨通了一个烂熟于心的号码,朝着对面轻轻地说:“我爱你。”
接听电话的那个人是法国 时尚 的传奇,世界顶级奢侈品缔造者,也就是纪梵希。
纪梵希旗下的口红化身为烈焰之吻,吻了无数个女孩子的嘴唇,但他真正倾尽自己一生去守护的,却只有赫本一人。
他们相识42年,从意气风发的俊男美女,到白发苍苍的老妇老头。
1953年,赫本需要拍**《龙凤配》,在这部**里面,需要做很多高级时装的造型,24岁的赫本想让纪梵希借她几条衣服,在**里面穿。
但是当时的纪梵希却婉拒了赫本的请求,嫌弃她太瘦 ,他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男子,没有打算为了别人而降低自己的标准和要求。
没想到,赫本也是一个执着的美人, 她对纪梵希好言好语,还说如果没有新的衣服,借给她几条旧的衣服也行。
纪梵希禁不住她的请求,让她挑选了三套衣服,没想到赫本的审美品味真的很好,选出来的三条衣服都很有味道,特别契合**本身。
到了后来《龙凤配》上映之后,反响很好。
纪梵希也领教到了赫本巨大的广告效应,对他的品牌是一个很好的助力, 于是在此之后,两人开始长期合作,他们对彼此都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欣赏。
这种欣赏仅仅止于欣赏,在相识第2年,赫本就结婚了,只是娶她的人并不是纪梵希。
赫本是一个美人,相对于同期的好莱坞女星,她的感情经历却并不是很丰富,只有两段婚姻。
奥黛丽嫁给梅尔·费勒的时候,很多人都很不解, 因为梅尔是一个35岁的老男人 ,在遍地大牌的好莱坞里面,只能排到二三线。
他们合作的第一部戏是在1953年,很多人都认为, 梅尔的出现,让赫本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父爱的缺失。
她在自传里曾经说自己出生不久就“死亡”了,她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还是因为 她的父亲在她童年的时候就选择离开了她。
父亲 对自己的抛弃,让赫本一直患得患失,心里面缺失了一种坚强的支撑,而那种支撑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本来是弥足珍贵的。
梅尔比赫本年长,所以他带给赫本的爱可以说是一种类似于父爱的爱。
这种爱给了赫本精神支撑,让她在1954年,不顾一切地奔赴婚姻。 直到他们有了小孩之后的某一天,梅尔却突然出轨了,奥黛丽经历三次流产后,最终对丈夫失望了。
她的第二个结婚对象,是在游艇上认识的安德烈·多蒂。
1968年,两人结婚, 赫本是安德烈少年时代的一个美梦,当他看到自己年少时的梦变成现实,情不自禁,无比快乐。
然而**明星嫁给自己当了妻子,到最后还是回归于柴米油盐,安德烈开始失望,镜花水月的一场梦被戳穿之后,他开始出轨,流连于情场。
奥黛丽在饱尝心酸坎坷之后,跟灵魂伴侣罗伯特·沃德斯同居。
这是一段姐弟恋,赫本把罗伯特当成自己的弟弟, 他们一个饱尝情场之路,一个饱尝妻子亡故之痛, 就这样走到一起,他陪伴她直到1993年。
纪梵希对赫本的爱有多深?难道真的是那句“我爱你,你随意”吗?
世人皆知, 纪梵希身高1米98,出身名门,长相帅气,才华横溢 。
众多名流女士都青睐他,也愿意跟他携手走一辈子,但纪梵希偏偏把自己所有的时光都留给了赫本,哪怕这42年的时间,赫本已经和3个男人谈情说爱。
每次赫本拍**的时候,纪梵希都会给她设计一套新的行头。
无论是多情的公主还是爱美的平民女孩,这些角色她都是演得十分传神,而这背后也是得益于纪梵希对她的帮助,给她设计如此贴合角色的时装。
每次赫本婚礼的时候,纪梵希都不是男主角,但是他送了她太多的新婚礼物,一套一套为她做嫁衣,他的时装和她的气质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优雅无比的“赫本风格”。
曾经为了欢迎赫本,纪梵希为她准备了满满一飞机的鲜花,赫本不解其意,她开口询问纪梵希,为何给她准备这么多的鲜花?
而纪梵希只有这样一句话,力重千钧,坦荡磊落, 他说,她是自己这辈子最重要的人。
赫本拥有了过这样一款香水作为礼物,这是他特别为她调制的香水,名叫禁忌 。
三年后这一香水被引入了市场,生产规模也随之扩大。之所以之前一直没有进入市场,是因为纪梵希立下规矩: 这款香水是他为赫本精心调制的,所以前三年只能赫本一个人用。
1993年,赫本离开了世界,她在最后重病缠身的时候,是纪梵希用私人飞机带着她去治病,陪着这样一个拥有美丽灵魂的女子,走完最后一程。
在赫本的葬礼上,纪梵希跟着罗伯特一起,当了抬棺人,就这样送别了自己一生的最爱。
很多人都不明白,赫本为何一直忽视纪梵希,而去外界寻求其他人给予的爱,难道真的是 “越容易得到则越不珍惜”?
实际上,纪梵希和赫本的这种爱, 应该是一种知己之间惺惺相惜、互相欣赏的爱 ,也是一种可以直言不讳表达出来的爱,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男女之爱。
纪梵希在遇到赫本前就已经有了一位男友,名叫Philippe Venet,他们两人相遇相知,共同创业,是彼此最为坚实的伴侣和事业伙伴。
当然,无论真相如何,纪梵希对赫本的爱同样感人,这种爱连续多年岁月,也已经沉淀成一种 时尚 符号,永远不朽。
导语:该影片讲述在拥有近八十年地铁运营历史的莫斯科市,一段地铁隧道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引发了莫斯科河水倒灌,整个城市陷入毁城危机的故事,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夺命地铁观后感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夺命地铁观后感1“夺命地铁”是一部典型的灾难片,于此不仅让人与“泰坦尼克号”联系起来。两部影片都全面呈现了人们的逃生过程。求生的本能,人性的自私,亲情,爱情,总能让人无限遐思。“夺命地铁”和“泰坦尼克号”比起来,虽然在剧情的设计和影片质量上洗尽铅华,没有了大片的奢侈,但是“夺命地铁”比“泰坦尼克号”融入了更多的亲情元素,和对爱情对婚姻的思考,宛如一部亲情与爱情的交响乐。也使我对亲情,友情和爱情萌生了更多的想法。 还记得那个抱着孩子拼命奔跑的母亲,到了站台也要恳求路人先把孩子抱上去。母性作为一种本能老生常谈。而本片的亲情,不仅局限于对父母与子女之间,更延伸到了结婚多年的夫妻之间。虽然女主伊莎与丈夫安德烈之前的感情早已消耗殆尽,但当一行数人从下水道钻出来,女主伊莎依旧选择了丈夫安德烈,选择了家庭。在此我突然迷惑了。
一方面,我深深的怀疑,女主伊莎是否是因为道德的谴责,因为要在女儿喀秋莎喀秋莎面前维护一个母亲的伟岸形象,只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得选择丈夫安德烈放弃情夫康斯坦丁诺夫。如果真的是这样本无可厚非,不过是一个女人的风流史。但我想,女主伊莎和情夫康斯坦丁诺夫已经没有可能了。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情夫康斯坦丁诺夫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硬汉形象,理性、威猛、血性、强势,诚如他们的总统普京。在地道里,情夫康斯坦丁诺夫与丈夫安德烈打架后,我们可以看出,他后悔和女主伊莎的风流韵事,他甚至发现不够了解女主伊莎。是的,在爱情里,总是有太多的一厢情愿。这也映射了现今社会,仿佛我们开始一段感情太过容易,结束一段感情,太过容易!铺天盖地的心灵鸡汤侵蚀着我们的内心,一味的蒙蔽着我们的世界观,一味的美化我们的想象,一味的摧残着爱情本来的面目。我们对彼此可能并不了解,我们对爱情总是那样的一厢情愿,恋人仿佛永远活在我们的想象里,我们对爱情早已没有了先人的敬畏和尊重,甚至我们爱的不是伴侣,我们爱的是爱情。 另一方面,当文章出轨,和马伊俐离婚时,有人曾问: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道德了,然而没有爱情的婚姻就真的道德吗!但是在本片中,或许女主伊莎和丈夫安德烈之间爱情已经淡忘,但迷失的爱情在时光的陈酿里融化成了亲情。而女儿喀秋莎的存在已如同一条纽带,将来个人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当爱情渐渐逝去,亲情成为两个人至今的唯一,不,还有愧疚。从片头女主伊莎带情夫康斯坦丁诺夫来家里时,女主伊莎的内心是狰狞的,她极力的想要婉拒情夫康斯坦丁诺夫,我们可以看出,妻子对于出轨是十分愧疚的。当丈夫安德烈、女儿喀秋莎、情夫康斯坦丁诺夫同时困在地道里,女主伊莎的彷徨、女主伊莎的心急如焚我们感同身受。或许我们无法看出那脆弱的眼泪为谁而流。另外,在下水道里,丈夫安德烈那唯一的手机成功的发出信号,女主伊莎回拨却听到的情夫康斯坦丁诺夫的声音时,她仿佛疯了般的失落。那是一种很复杂的忧伤,但我希望那没有理性的疯狂是残存爱情浮出水面的曙光。是的,女主伊莎还爱着她的丈夫安德烈,在时光的压迫下很淡很淡,而当丈夫安德烈被困时,那内心深处的爱情突然迸发出来。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方知珍惜。而对于妻子的出轨,丈夫安德烈什么都没做也什么都做不了,我们看到了他的懦弱。然而我们却也可以把他看成一个男人的胸怀和对家庭的珍视。其实无论是在婚姻中还是在爱情中,我们对伴侣多一些体贴多一些谅解,也许形同陌路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影片中的胖子,着实令人感动。虽然不记得他的名字,但是他那颗温情的心却久久萦绕在脑海党。当喀秋莎说饿了,他从包里掏出三明治,尤其强调了" 这是我老婆做的" ;
当安德烈用他的领带为他包扎,他再次强调" 这是我老婆给我买的" ;当列车在水流的冲击下极速飘来,他心心念的还是他的妻子。影片虽然没有表现他的妻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在胖子的描述下,可以看出,他的妻子很爱他,他也很爱他的妻子。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不是漂亮;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不是温柔;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不是贤惠;不知道他的妻子会不会在意他挣得多少。三明治、领带、点滴的关心,他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文件快递员,有着一个挺起来贤惠体贴的妻子,有着一份淡淡的爱情、淡淡的生活。这是再多的钱都买不来的,他是多么的幸福。不禁让人联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真挚的`祝福他们。
最后还想吐槽一下患哮喘的女孩爱丽丝和詹尼斯的爱情。詹尼斯对爱丽丝在地铁上一见钟情,在逃生过程中,詹尼斯与爱丽丝因共患难而在一起。是的,看起来非常浪漫,仿佛是公主和王子童话故事。然而我深深的质疑,一见钟情的爱情可靠吗?我并不排斥这是个看脸的世界,也并不鄙夷以色侍人,追求" 美" 是人的天性。这让我想起了民国大才女林徽因,她没有嫁给最爱她的徐志摩,没有嫁给她最爱的金岳霖,却和最合适梁思成携手终老。因为两个人家庭背景、身世经历都很相近,两个人情投意合,情趣素质都很贴近,为人处事上也很磨合。大概古代所谓" 门当户对,长久夫妻" ,就是这个道理吧!但詹尼斯和爱丽丝的一见钟情就说不好了。我想,对于爱情对于是可以在意外在的,但是不应该只有外在而盲目的在一起。是不是合适,在一起能不能有共同语言,为人处事能不能达成共识都是构筑爱情的基石,否则盲目的在一起,爱错了人,相爱相杀也不乏是一种悲哀吧。
夺命地铁观后感2飞机飞着飞着就丢了,轮船开着开着就沉了,房子住着住着就塌了,地铁坐着坐着……命就没了。有朋友可能要诘问了,飞机、轮船、房子人尽皆知,地铁在哪?我怎么不知道?呵呵,诸位别见怪,虽然只是我刚刚看过的一部**《夺命地铁》,还未成事实,但谁知又会哪一天落到人类头上呢?
《夺命地铁》虽说是一部落入俗套的灾难片,三角恋加灾难的狗血剧情大家并不陌生。但纵观影片,许多细节上体现出来的人性冷暖还是颇为打动人的。灾难刚刚发生时,车厢里满是尸体,交错重叠。此时,有人自顾夺路逃命,拼命挤啊拉啊,完全不顾别人的性命。也有人竟然将钱财看得比性命还重,在别人纷纷夺路而逃时,却不顾一切地从尸体上摘下项链、手链甚至手表,从包里翻找钱物。男主角加林医生则改变不了他治病救人的天性,根本不考虑如何逃命要紧,而是耐心医治那个胖子的手臂……
影片感情线贯穿始终。男主角,一个窝囊的医生,明知妻子在外偷情,却无能为力,默默容忍着。情人则催逼妻子尽快提出离婚,而妻子始终在爱情与亲情之间纠结着。或许,要一个女人真正抛夫别女,还是难以下这个决心的。又或许,妻子在偷情的刺激过后,心底其实还是留存着对丈夫的爱意的。正当她下定决心欲与丈夫提离婚时,电话却打不通了。“他竟然让我等一个小时!”这是破天荒从没有过的事,妻子百思不得其解……而后,亲人的生死安危折磨着她,让她深深体会到了对于丈夫及女儿的深爱,以至于最终选择了回归丈夫、回归家庭。
还有一个痴情男与哮喘女之间的生死恋。灾难发生后,一见钟情的男孩不顾自己一个人逃命,拼命在尸体中翻找女孩。当女孩说要她的包时,又竭尽全力为其寻找。被车厢夹住的生死关头,又叫女孩一个人赶快逃跑。好在女孩感动之余,并没放弃他。逃生途中,当女孩丢了那个哮喘病的救急药呼吸器时(没有那个呼吸器女孩便如毒瘾发作一般恐怖,动弹不得),男孩又冒死潜水回去找药。谁知在回程途中,照明灯丢了,一片漆黑,男孩怎么也找不到回来的地方,好在女孩拚命打着的一个打火机终于闪了一下火焰。就在大家都绝望的那一刻,男孩终于冒出了头。此时此刻,高傲的女孩终于肯将名字告诉他了,而他也鼓起勇气说出自己并非导游,只是一个被退了学的侍应生。生死相依,两颗心终于紧紧地连结在一起了。
生死之间,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情,暴露出人性的善恶与冷暖来。我觉得,这是这部影片最值得回味,也是最成功之处。
主要内容:
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 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通过此书,龙应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叙述了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叙述了安德烈如何捍卫自己喜欢的摇滚乐,喜欢**,并且如何从60年代的嬉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
在叙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中国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子的辈分关系。通过两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增强了两代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从而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赏析:
在这本书信集中,儿子是初生牛犊,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文笔尖锐,时而正经,时而戏谑,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坦率的话语着实把严肃、认真的母亲吓了一大跳。面对青春叛逆的儿子,龙应台首先接纳了他的认识,然后才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他进行具体话语的探讨。话语中蕴涵着慧智、平等、尊重的思想和人文关怀。
感悟: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扩展资料:
《亲爱的安德烈》的主题思想:
《亲爱的安德烈》包含着多重“复调”。作为观念冲撞的展示,它的第一重是母亲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的对话——细读开去可感受到,这有往有来大致对称的文本,既展示了对话的可能,又证实了对话的虚妄,也就是对话之间的各自孤立——在母亲寻求沟通的努力之下,更加彰显出思想统一的不可能。第二重,是读者来信与母子俩通信之间的“复调”。
正是从读者来信中,可以读到一种观念的交锋,既是对龙应台单一话语立场的一种挑战、对于大男孩安德烈有待完成的思想观念的一种修正,也是对书中人物置身的这个斑斓而多义的当代文化语境,做了一个粗略而鲜明的写真。
--亲爱的安德烈
活泼可爱的娜塔莎也会犯错误,也许这只是由于她太年轻的缘故。
父亲的好友——也是娜塔莎的教母 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 去拜访了尼古拉公爵(安德烈的父亲),带回了安德烈的妹妹——玛丽亚公爵**写给娜塔莎的信,信中玛丽亚对娜塔莎说,她不能不爱娜塔莎,因为她是哥哥选中的人,为了哥哥的幸福她可以牺牲一切,同时,她称她的父亲一定会爱给予他的儿子幸福的人的,请娜塔莎原谅他的父亲,因为他只是一个有病的老人而已。
与此同时,娜塔莎也收到了阿纳托利的密信,信中传递了一个可怕的讯息——他约娜塔莎私奔,要带娜塔莎秘密地逃往国外。
陷入阿纳托利 蛊惑 中的娜塔莎居然答应了他,答应与他一起私奔,她给玛丽亚**写了回信,回绝了与安德烈的婚约,决意与阿纳托利私奔。
幸好表妹索尼娅看到了阿纳托利写给娜塔莎的信,得知了他们疯狂的计划,告知了强势的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她们在晚上十点钟关住娜塔莎,还试图抓住前来拐骗娜塔莎的阿纳托利,阿纳托利发觉事情不对,逃跑了。
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皮埃尔,皮埃尔找到大舅子阿纳托利,严厉地斥责他,将他赶出了莫斯科。
安德烈回到莫斯科,得知娜塔莎退掉了婚约,心里恼怒,并未怎么伤心,尊严受到冒犯的恼怒更多一些。
娜塔莎通过皮埃尔得知阿纳托利已结过婚,是在无耻地欺骗自己,伤心又屈辱,请皮埃尔向安德烈转达她的愧疚和歉意,不敢奢望与安德烈结婚,她受此打击,大病一场。
面对楚楚可怜的娜塔莎,皮埃尔心里涌起一股怜悯而爱慕的感情,他温柔地劝慰娜塔莎,称她以后的道路很长,并且对她说,如果自己是自由之身,一定会向她求婚和求爱。
备受打击的娜塔莎许多时日里第一次得到爱慰,分别时向皮埃尔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小说《战争与和平》以库拉根、罗斯托夫、鲍尔康斯基和别祖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线索,叙述了在战争与和平的年代里,经历生活中无数的苦痛后,终于体验出人生真谛的故事。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9世纪初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间战争一触即发。彼得堡上层社会,舞会却照常举行。达官贵人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帕夫洛夫娜举办的家宴上。赴宴的有宫廷权臣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爱伦。彼埃尔是贵族别祖霍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学成回国,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退职老总司令鲍尔康斯基的长子。安德烈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任传令官,出国跟拿破仑军队作战,他期望战功与荣耀。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彼埃尔继承了别祖霍夫伯爵的遗产,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有钱人。他的亲戚伐西里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爱伦嫁给他,以图钱财。彼埃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勃赫夫决斗,随之与妻子分居。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打响,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康复。妻子莉沙产下一名男婴,她却在分娩中死去。安德烈孤独、绝望,决定终老领地。
1807年6月,俄法言和。1809年春,安德烈·拜会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被充满年轻的娜达莎吸引。后安德烈出国,娜达莎经不起彼埃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私奔。她与安德烈婚约即告无效。1812,俄法再度交战,安德烈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去运送伤兵,娜达莎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她向他谢罪并热忱看护他,但安德烈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彼埃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被法军逮捕成为俘虏。其妻爱伦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死亡。几番奋战,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埃尔在莫斯科巧遇娜塔莎,两人便结为夫妇,娜塔莎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安德烈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战争与和平》的四大家族
库拉根家族是宫廷贵族的典型。代表上流社会的贪婪和无耻,对国家、民族没有半点责任感。当俄国陷入困境,拿破仑逼近莫斯科的时候,他们只是想升官发财。库拉根的女儿爱仑是个“美丽的动物”,祖国处于危难之际,还以美色勾引人,过着*荡的生活。库拉根的两个儿子伊包里特和阿那托尔,都卑鄙堕落。放荡、闲逸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
罗斯托夫家族是作者美化的宗法制庄园贵族的典型。作者笔下富于诗情画意的一个家族。罗斯托夫一家接近人民,保持着淳朴、热情的特点,具有温情脉脉的庄园贵族的品质。拿破仑入侵,他们都为祖国的命运焦急不安。尼古拉回到军队与敌人作战,娜塔莎自动为伤兵服务。15岁的彼恰,放弃了入大学的愿望参军,最后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鲍尔康斯基家族具有爱国、正直、孤傲的特点,保持了忠贞为国的老贵族的“古风”。老公爵以严厉为名,退居庄园,一直和朝廷疏远,对宫廷保持批判态度。1812年的战争触动了他,他召集民兵与敌人进行斗争。他中风了,临死前还关心着祖国的命运。他的儿子安德烈、女儿玛利亚都是爱国者。
别祖霍夫家族是莫斯科最富裕的家族,关于这个家族,作者着墨不多。这是一个爱国的家族。彼埃尔是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
第一任丈夫:梅尔·费勒
梅尔·费勒是一个国际知名人士和影坛巨星,两人初识于《罗马假日》的首映式上,年轻青涩的赫本对梅尔·费勒一见钟情,而他也同样钟情于美丽迷人的赫本,尽管两人相差14岁,但是成熟有魅力的梅尔·费勒对赫本总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所以很快两人就举办了婚礼。
婚后的赫本确实很幸福,而且事业更是如日中天,可是她的丈夫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他不愿生活在赫本的光芒之下,于是事业暗淡的他总是在生活里对赫本发脾气,甚至是控制着赫本,而且还有出轨的行径。
尽管赫本为了挽救他们的婚姻做了所能做的一切,可是最终还是离婚了。这段相差14岁的婚姻也维持了14年之久。
第二任丈夫:安德烈·多蒂
多蒂是热情的意大利人,而且年少时期就非常喜欢赫本,虽然赫本比多蒂大9岁,但是他们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很快便举行了婚礼。赫本甚至还吸收上一段婚姻的失败教训,完完全全息影了。
可是让赫本没有想到的是,在意大利人的观念里,一个男人就算结婚了也还可以有多个女人,婚后的多蒂常常跟别的女人搞在一起,弄出了很多丑闻。赫本深受打击,最终选择了与多蒂离婚。
第三任丈夫:罗伯特·沃特斯
罗伯特·沃特斯实际上与赫本并未登记结婚,但罗伯特·沃特斯是赫本的“灵魂伴侣”两人当时都是心灵受伤之人,也是因为如此,所以两人都十分珍惜对方,此后在赫本病逝之前,罗伯特都在赫本身边陪伴着她,也是他让赫本的晚年过得平静又美好。
扩展资料:
奥黛丽·赫本早年经历
1929年,赫本出生在比利时,她的母亲是比利时的贵族后裔,父亲却从不工作,依赖着妻子生活,在她六岁的时候,父亲抛弃了她们母女。原生家庭的不幸,使赫本的性格非常内向、自闭。母亲为了让她变得快乐、开朗一些,就送她去跳芭蕾舞了。
不幸的是,很快二战爆发了,荷兰被纳粹占领,她们的财产被全部没收,母女俩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但是,赫本非常勇敢,在战争期间,她甚至曾经装作采野花的小姑娘,给反抗军在山里的同伴通风报信。
然而,战争依然使数以万计的平民命丧黄泉,赫本与母亲住在乡下,只能靠着吃郁金香的鳞茎和大量喝水来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造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赫本患上了抑郁症,还有间歇性暴饮暴食的习惯。
或许正因如此,她才真切的体会了饥饿的滋味,待到垂暮之年,倾尽心血拯救受苦的儿童。战争结束后,赫本的身高已经长到一米七了,学芭蕾的年龄也超了,她非常热爱芭蕾舞,但她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芭蕾舞台上最闪耀的明星了。
可即便如此,赫本的母亲仍然靠整理垃圾和清洗楼道供赫本学习舞蹈。赫本的母亲坚信赫本一定可以出人头地,因此,她不留余地、全心全意的供赫本学习。也许,正是由于母亲的坚持,世人才会亲眼目睹这位“坠入人间的天使”的风采。
1954年,她在影片《罗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凭借这部影片,赫本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此后赫本就成为了影视世、时尚界的瑰宝。
参考资料:
她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没有父亲,并不是早亡,只是单纯的抛妻弃子。她本来生活在一个殷实之家,却因为纳粹入侵,家中被洗劫一空,至亲流离失散,甚至亲眼目睹亲人被枪杀。
成年后,她在银幕上闪闪发光,成为观众心中的女神,但因为感情生活不顺,也一度沦为票房毒药。
她结过三次婚,其中两任丈夫是渣男,多次背叛她,她两度怀孕均流产,身心都蒙受过巨大的伤害。
以上的种种经历,如果不说名字,你一定猜不到主人公是谁,因为她一直以来在世人面前,都是堪称天使的存在。但我们不知道,原来天使也曾经历过地狱。
她就是史上最美最优雅的女演员,奥黛丽·赫本。
01
1929年,赫本在比利时出生。仅仅来到世上六周,她就险些离开这个世界,小赫本染上了百日咳,几乎抢救不回来。
也许她的确是降落人间的天使,因为正当她呼吸停止,大家都以为她撑不住的时候,她却奇迹般复活。
因着这段奇遇,她这一生都在告诉自己一件事,世间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可能。
可尽管有着这样的心态,也无法改变她悲惨的童年和遭遇。
在赫本6岁的时候,她就失去了父亲,父亲并不是去世了,只不过是提着他的行李离开了家,从此没有再回来。
赫本的父亲叫罗斯顿,是个英国贵族,她是母亲艾拉的第二任丈夫。母亲第一次婚姻同样嫁给了一位贵公子,还生下两个儿子,但由于一些原因,这段婚姻持续了5年,就以母亲提出离婚结束。
离婚后的母亲到国外度假,就遇见了父亲罗斯顿。 年轻时的父亲风流倜傥,有富裕的家族背景,父亲本人还是多国混血,会13国语言,还会开滑翔机,是社交场上的明星。
罗斯顿很有魅力,很快就吸引住了艾拉,尽管当时罗斯顿还是有妇之夫,两人还是不可避免地坠入爱河。回到英国后,罗斯顿就和妻子离了婚,娶了艾拉。
可是这段婚姻并不美满,自从父母结婚后,经常争吵不断,小赫本也很多次目睹过两人在争执。到了最后,父亲决定离开。而母亲第二次向自己的丈夫提出了离婚,并且带着孩子返回荷兰。
不过,赫本也并不是再也没见过父亲,他曾经去探望过赫本,但次数少得可怜。见了几面以后,父亲再次消失。又过了20年才再次见面,可是父亲却对赫本更为冷淡,似乎在自己面前的只是一个陌生人。
清楚自己无法从父亲身上感受到父爱的赫本,彻底放弃亲近父亲。1981年,罗斯顿去世,赫本也没有去见他最后一面。
02
母亲和父亲离婚后,赫本随着母亲回到荷兰,但不久后,二战爆发了。纳粹德国入侵荷兰,赫本家族被洗劫,所有产业和财物都被纳粹没收。
赫本家一夜之间,遭逢巨变,原本的富裕家境,变成一贫如洗。然而,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杀戮。
赫本的舅舅和表哥被纳粹捉走,绑到中心广场公开处决,赫本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倒在枪口之下。
她的两位哥哥也在战争中失踪,一直生死未卜。而赫本自己,也和死神擦肩而过。
有一回她在街上走着,就被经过的纳粹捉到卡车上,准备送到集中营。所幸纳粹中间停了车,赫本趁机跳车躲了起来,才逃过一劫。
战争仍在继续,赫本目睹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为了活命,她和母亲常年躲在地下室里。那里暗无天日,她们忍受着黑暗和饥饿。
终于有一天,战争终于结束,世界恢复和平与自由,赫本感觉一切都将好起来。
事实也的确如此,赫本家收回被夺走的家业,哥哥们也从战场上回到了家。赫本一家团圆,唯独缺了父亲。
正是父亲的缺失,赫本一生都缺少了父爱,这就使她在寻找伴侣的时候,更为热衷于找成熟的男子。 因此,赫本的第一任丈夫,是比她年长12岁的梅尔。
梅尔也是一个演员,为了追求赫本,和当时的妻子离了婚。而和赫本结了婚以后,他才逐渐暴露自己的本性——他是个极端的控制狂。
梅尔控制着赫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必须在他的掌控之中。尽管赫本全都听他的,他还是背叛了赫本。
有人曾问赫本为什么会喜欢上像梅尔这样的人,赫本没有回答,但众人猜测,那是因为赫本在他面前,可以好好地当一个孩子,可以随意撒娇,可以任性地去爱。就连控制在赫本的心里,也成了保护。
只可惜,她选错了人。在赫本嫁给梅尔之前,母亲就曾以自己的前车之鉴告诫赫本,但赫本却不听。
梅尔继续控制着赫本,连她接拍的**剧本也要干涉,而且为她接下来很多工作。因为压力过大,赫本开始患上了厌食症。
更让人难过的是,赫本遭遇了两次流产。
第一次是在赫本凭借《龙凤配》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以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可谓是双喜临门。结果三个月后,因为一次腹痛,赫本流产了。
还有一次,赫本已经怀孕,但有片约在身,去到墨西哥拍摄。期间有一场骑马戏,拍摄过程中发生意外,马匹受了惊,赫本重重地从马上摔了下来。
这一摔,赫本再次失去了孩子,而且还几乎瘫痪。半年以后,赫本恢复了,并且再次怀孕,后来生下了长子肖恩。
而梅尔在赫本两次流产时,却对她不管不问,让赫本寒了心。
但是让赫本彻底心灰意冷,是她终于感受到了梅尔的控制欲给她带来的不适,他竟然去找纪梵希追讨自己拍摄广告的代言费。
03
纪梵希是赫本的好友,一直以来只设计服装的他,破天荒地为赫本设计了一款名叫“禁忌”的香水。赫本自然要为自己的专属香水拍一则广告,并且分文不收。
而梅尔却找到赫本的经纪人,怂恿他去收取赫本的“劳务费”。纪梵希没有拒绝,但赫本却因此大哭了一场,甚至解雇了经纪人。
要知道,纪梵希实则对于赫本来说,是超越好友的存在。
纪梵希也同样爱慕了赫本一辈子。
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其实纪梵希对赫本看不上眼,他以为自己要见的是另一位赫本,凯瑟·赫本,没想到来的竟是奥黛丽。
她是来找纪梵希为《龙凤配》定制戏服的,但纪梵希却推脱了,只让她挑几件高定作为戏服。而出乎纪梵希意料之外的是,赫本穿上以后,简直将他的设计再次升华。
之后,纪梵希开始为赫本设计**戏服。
纪梵希觉得,赫本的气质非常符合自己的设计,而赫本也觉得,纪梵希一定是很懂自己,才能为自己设计出如此贴合的礼服。
事实上,纪梵希已经爱上了赫本,但赫本身边有梅尔。尽管赫本之后离婚又结婚,两人始终没有在一起。
而和梅尔离婚后不久,赫本几乎复制了母亲二婚的经历,出国散心时,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安德烈·多迪。
安德烈比赫本小9岁,是罗马大学精神临床学科副主任。为人很有魅力,重点是他是心理学大师,很容易就捉摸到赫本的心理,他不断接近赫本,在度假结束以后,就成功收获了赫本的芳心。
两人从轮船上下来后不久就结了婚。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婚纱是纪梵希亲手为赫本打造的,他知道赫本身材的不足之后,而这些不足全被他掩盖了。
然而结婚后,安德烈也开始展现自己的花心本性。他经常在交际场合上出入,毫不遮掩地和其他女子搂搂抱抱。 而那时,赫本已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卢卡。
赫本假装不知道丈夫的绯闻,容忍着他的风流,却没想到他变本加厉,甚至将第三者带到了家里偷欢。
她再也无法忍受,于是向安德烈提出了离婚。情场失意,工作也遭到巨大的打击,那时的赫本接了一部不入流的R级**,观众们纷纷对她表示失望。
直到1979年,她遇到了第三任丈夫,罗伯特·沃尔德斯。赫本将他称为“心灵伴侣”。
遇见罗伯特的时候,赫本还在和安德烈处于离婚纠纷中,而罗伯特刚好丧妻。罗伯特同样来自荷兰,也经历过二战,两人的人生经历非常相似,这是让他们走近的一大原因。
交往两年后,两人正式同居,罗伯特一直陪着赫本,直到生命尽头,两人成为了永久的人生伴侣。
04
晚年的赫本,一直在罗伯特的陪伴下,致力于公益事业,他们走遍世界各地做慈善,做募捐。 虽然身体虚弱,但赫本仍会辗转10多个小时,去到拉丁美洲和非洲去帮助贫困的孩子。
赫本希望可以以自己的知名度,倡导全世界更多的人重视儿童问题。她曾经在美国国会演讲,为贫困儿童争取到6000万慈善拨款。
因为赫本在慈善事业上的努力,她还获得了1988年的吉恩·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这是学院对为给**事业带来信誉而做出人道主义努力的**事业人士设置的奖项。
为善时的赫本早已青春不再,脸上也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我们却不觉得她变老了,反而,她显得愈发高贵和优雅。
1992年,赫本被医生告知患上了结肠癌。在那以后,她一直和病魔作斗争,但她也很清楚,一切都于事无补,自己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993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医院离世,天使重回天堂,她的一生,最终成为了一个传奇。
赫本在大银幕上为观众创造了无数经典的角色,但最美的就是她自己,那个最原始的她。
她在人们心中也如同定格在胶片上的形象一样,心灵和人格永远都是那么高尚、美丽。
安德烈·纪德
安德烈·纪德(法语:AndréGide,1869年11月22日-1951年2月19日),法国作家。纪德一生著有小说、剧本、论文、散文、日记、书信多种,主要作品有小说《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戏剧《康多尔王》、《扫罗》、《俄狄浦斯》,散文诗集《人间食粮》,自传《如果种子不死》,游记《刚果之行》、《乍得归来》等。
纪德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富裕的新教家庭,他的童年是在孤独寂寞中度过的。纪德8岁就读于以新教教育为主的阿尔萨斯小学,后来在蒙彼利埃中学和亨利四世中学哲学班学习过,醉心于文学和音乐。20岁时,纪德写出了自传小说《安德烈·瓦尔特手册》,随即开始了自己倾心的文学创作道路。在创作的道路上,纪德先后结识了法国诗人瓦雷里、马拉美、雷尼埃和英国作家王尔德及法国画家阿尔贝·洛朗。1947年,纪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文名:安德烈·纪德
外文名:AndréGide(法语)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巴黎
出生日期:1869年11月22日
逝世日期:1951年2月19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巴黎大学
主要成就: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田园交响曲》、《人间食粮》
人物经历
1869年11月22日,安德烈·纪德出生于巴黎。1877年,就读于阿尔萨斯学校,几个月后因“不良习惯”被开除。1880年,父亲保尔·纪德去世。
1881年,与表姐玛德莱娜恋爱。1883年,开始写日记。1887年,就读于阿尔萨斯学校;结识皮埃尔·路易。1888年,就读于亨利四世中学。
1889年,与皮埃尔·路易和马塞尔·德鲁安等创办《中学生杂志》。1890年,玛德莱娜的父亲去世,结识保尔·瓦莱里。1891年,出版《安德烈·瓦尔特手记》《论那喀索斯》;成为马拉美“星期二聚会”中的常客;结识奥斯卡·王尔德。
1893年,出版《爱的尝试》《于安里游记》;结识弗朗西斯·雅姆;在北非旅行;首次同性恋体验。1895年,出版《沼泽》;母亲朱丽叶·纪德去世;与表姐玛德莱娜结婚;到瑞士、意大利、北非等地旅行;结识保尔·克洛代尔。
1896年,担任拉洛克——柏纳豪市的市长。1897年,《地上的粮食》《途中散页》出版;结识亨利·热昂。1898年,在支持“德雷福斯”的作家名单上签名。1899年,与妻子北非旅行;与保尔·克洛代尔开始通信联系;出版《锁不住的普罗米修斯》《菲罗克特脱》《埃尔·哈吉》。
1900年,与亨利·热昂到阿尔及尔旅行。1901年,上演《冈多尔王》。1902年,出版《背德者》。1903年,出版《遁词》《扫罗》;去魏玛、阿尔及尔旅行;与雅克·科波开始交往。1904年,成为《隐修》杂志编委。
1906年,出版《阿曼达》;搬入奥依特新居。1907年,出版《浪子归来》;与画家莫里斯·德尼去柏林。1908年,创办《新法兰西评论》。
1909年,《窄门》出版;参加“十日谈”。1911年,出版《伊莎贝尔》;与加斯东·伽里马共同创办《新法兰西评论》。1912年,与亨利·热昂去意大利旅行。1913年,到意大利旅行;结识罗杰·马丁·杜加尔。《梵蒂冈地窖》出版。
1914年,与克洛代尔绝交;出版《梵蒂冈地窖》《重罪法庭备忘录》。1915年,开始陷入长达两年的宗教信仰危机。1916年,开始了与马克·阿莱格雷的恋情;玛德莱娜开始知晓纪德的真实性取向。1917年,与马克·阿莱格雷到瑞士度假。
1918年,与马克、阿莱格雷去英国,回来后得知玛德莱娜烧毁了两人间的所有信件。1919年,《田园交响曲》出版。1821年,出版《纪德选集》。1822年,翻译《天堂与地狱的婚礼》。1923年,女儿卡特琳娜出生。1924年,《科里同》出版。
1925年,成为伦敦皇家文学院的院士;与马克一起前往非洲内陆旅行。1926年,《伪币制造者》《如果种子不死》出版。1927年,《刚果之行》出版。1928年,《乍得归来》出版。1929年,《妇女学校》《蒙田评论》出版;到阿尔及尔旅行。
1930年,《罗贝尔》出版;到德国旅行。1931年,《俄狄浦斯》出版。1932年,《纪德全集》开始出版;开始成为共产主义的“同路人”。
1933年,前往洛桑旅行。1934年,与安德烈·马尔洛到柏林呼吁释放***人。1935年,《新粮》出版;参加第一届国际作家保卫文化大战。1936年,《热纳维埃芙》《访苏联归来》出版;应邀前往苏联访问。
1937年,《之补充》;与苏联正式决裂。1938年,到西非旅行;玛德莱娜去世。1939年,到埃及、希腊旅行等地旅行;出版《1889--1939年的日记》。
1940年,离开巴黎。1941年,与《新法兰西评论》划清界限。1942年,前往突尼斯。1943年,《想象的采访》出版;由突尼斯前往阿尔及尔,在阿尔及尔与戴高乐将军见面。
1944年,创立《方舟》杂志;在纽约出版1939—1942年的日记。1945年,回到巴黎;到意大利、黎巴嫩和埃及旅行。
1946年,出版《忒休斯》;《田园交响曲》被拍成**;卡特琳娜与朗贝尔结婚。1947年,到慕尼黑旅行;获得牛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8年,为女儿购置了住所。1949年,《秋天的散页》出版。1950年,出版《1942--1949日记》;到意大利旅行;三幕喜剧《梵蒂冈地窖》首演。
1951年2月19日逝于巴黎瓦诺大街寓所,随后葬于居韦维尔玛德莱娜的墓地旁边。
个人生活
安德烈·纪德的父亲名叫保尔·纪德(PaulGide),任巴黎大学法学院教授。死于1880年其时他仅十一岁。他叔叔是政治经济学者查尔斯·纪德(CharlesGide)。纪德在诺曼底孤独地长大,在早期已成为多产作家。1877年入达萨街的阿尔萨斯学校读书,数月后因“不良习惯”被学校除名。纪德从小接受两种矛盾的教育:母亲认为“孩子应当顺从,而不需要明白为什么”;父亲则倾向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向我解释清楚”。1880年他的父亲去世后,纪德随母亲离开巴黎,来到外祖父家。纪德早年体弱多病,异常敏感,在母亲的抚养下接受了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1889年通过学士学位考试之后,纪德向表姐玛德莱娜求婚,但遭到拒绝。1895年他母亲死后,他与他的表姐玛德莱娜(Madeleine,1867年-1938年)结婚,但一直都只是名义上的夫妻。母亲名叫朱莉叶·隆多,是位天主教教徒。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在纪德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禁欲与享乐、灵魂与肉体、个人幸福与社会规约、信守道德与蔑视戒律、寻求信仰与悲观焦虑的深刻矛盾。
纪德通过宗教和性这两个主题,表达了他在追求自由和真理的道路上,面对灵与肉、社会道德规范和自由信仰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了解决内心的矛盾,他选择了写作和旅行,试图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平静和谐。纪德在旅行中尝试每一种可能,在写作中让人物展现他内心的冲突,并且让他们践行他自己内心的每一种可能性的选择。他尝试通过东西方文明的探索和自我书写的方式,让人们去了解他的一切,进而展示人的复杂性,这是作者自己内心矛盾的折射,是作者对人生、对社会思考后的感受书写。这不仅扩展了作品含义的多重性,展示了人们性格的复杂性,也增强了作品的生命力。
在纪德的作品中,反叛与赎罪两个主题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纪德具有空前强烈的反叛意识,同时又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教意识,母亲的宗教传统对他产生了刻骨铭心的重大影响,因而他在每一次反叛之后,都会带来难以言尽的心灵忏悔。
纪德毫不犹豫地让自己的行为和作品介入到时代的斗争中,他激烈地反对殖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谴责极权统治,为同性恋辩护,主张打破禁锢人性的清规戒律。
纪德的创作兼容并蓄,表现出异彩纷呈的多种文学流派的风格,他有的作品是自然主义的,有的作品是象征主义的,有的作品是惟美主义的,甚至有的作品还是荒诞主义的。
艺术特色
风格
纪德一生所接受的思想是杂驳的,混乱的,自相矛盾的。他先后接受了惟美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甚至还多多少少有一点存在主义意识。他极力寻找艺术之美,同时又强调美与道德无关,这显然来自于惟美主义者王尔德和象征主义者马拉美的影响。写作成为了纪德发自内心的根本需要,至少从他一生的艺术追求来看,纪德人生价值的主导倾向还是他早年所接受的惟美主义。同时,纪德的道德观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既包括对旧道德的批判,又包括对电气化时代新道德的困惑,因而他才会如此地自相矛盾。事实上,由于母亲的强烈影响,宗教从幼年时代就植根于纪德的内心深处,所以他内心冲突异常激烈,而纪德的许多作品都是对自己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描写。或者说,写作构成了他基本的生活形态。于是纪德就不断写作,不断体验,不断思索,并且根据内心情感和思想变化来进行创作。更为重要的是,纪德深爱着福楼拜,他探索的重要主题就是个体的自然人如何使得天性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不是社会人应该具备何种伦理道德。也正由于他对自然人的关注,所以他也就被道德君子们斥责为道德危险分子。或者说,纪德关注的焦点仅仅只是人的道德、人的本性和人的命运,他提出了问题却默然不作解答。有时他也喋喋不休地阐释自己对人的见解,目的却不是为了教化引导读者,而仅仅只是用来透彻地理解自己。他的作品是对人的生存经历的各种可能性的展示,而不是对人作出评价,这种公正客观的艺术姿态也就使得他的小说非常接近于新闻类体裁。
人物形象
纪德笔下的人物几乎总是陷入一种预设的欲望与道德的两难境地而无法解脱,在人格上也表现出二元对立的结构,这似乎演绎了纪德自身的内在困境,“无论说什么或者干什么,我好像总是被分成两半,一半在后面看着另一半在前面犯错误,在看笑话,无动于衷,或者煽耳光,喝倒彩。当一个人是这样地被撕成两半,他是无论如何不能有一颗诚实之心的,甚至无法理解诚实二字为何物”,确实如此,纪德一生就像米歇尔一样在道德责任与真诚自我之间,努力寻求一个平衡的支点。所以,纪德笔下的人物,某种意义上讲是作家自我内在困境的想象物,它以一个相似的灵魂,用来否定作家自身内在的分裂,以找回人性失却的天堂。
获奖记录
人物影响
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纪德第一个把荒诞大量地运用于法国文学,更为重要的是,荒诞在他眼里远不止是一种文学技巧,而且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正是由于纪德把荒诞提升到了文学创作方法论的高度,于是他也就开创了荒诞派文学的先河。从法国文学发展史的历史轨迹来看,纪德就是一座联接古典与现代的桥梁,他既是19世纪巴尔扎克、雨果、福楼拜和波德莱尔、马拉美的文学传统的忠实传承者,又是新一代文风的伟大开创者。
纪德的思想影响了西方整整3代人,成为西方在现实的压抑下痛苦地追求真诚和自由的心灵树立了榜样。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萨特、加缪等众多思想家、文学家,他们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人物评价
“为了他广包性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瑞典文学院评)
“他为我们活过的一生。我们只要读他的作品便能再活一次。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因为他选择了变成他自身的真理。”(法国哲学家、作家萨特评)
纪德的复杂性在于他的一生都在“人”的问题与“神”的问题之间摇摆。他是个绝对的个人主义者,只相信自身的感受,同时,他又相信,人是必须超越于自身的。他深知人性的弱点,又看到了人身上的神性。他在艺术、神话、古典中徜徉,同时又关注现实,面向未来。他的身体扎根于大地,头脑却一直在天空中,在太阳的边上。(法语文学专家董强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