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一人比黄花瘦,命比黄连苦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一人比黄花瘦,命比黄连苦,第1张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著名女词人,她的词时而婉转,时而激昂,她的才华胜过千万个男儿。

可是李清照的一生过得很不如意,可以说是半生甜蜜,半生凄凉。

公元 1084 年,李清照出生于济南。父亲李格非师从大词人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老夫子。

岀生在书香门第的李清照家中藏有大量的书籍,幼年时的李清照就饱读诗书,过目不忘。

李格非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很有些开明思想,他不反对女儿读书写诗,经常和她探讨文学。

李清照在父亲的栽培下,博古通今,下笔千言。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把小儿女的百转千折的心思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可谓天资聪颖,字字珠玑。

李清照的才名引来了众多的文人雅士,他们都想见一下这个才华了得的奇女子。

可李清照心气极高,她不喜欢刻意讨好谁,她只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男人。

公元 1101 年,李清照如愿地嫁给了心爱的赵明诚。

这是李清照在新婚燕尔的时候,写给丈夫赵明诚的词,她希望能和自己心爱的人比冀双飞,白头偕老。

结婚两年后,赵明诚学业结束,进入了仕途,他有了自己的俸禄。

赵明诚虽然进入仕途,但他性格恬静,不喜功名,只爱古董。

李清照也喜爱古董收藏,只要丈夫看中的古董,哪怕一掷千金,也要搞到手。

赵明诚并非富豪之家,有时候卖家岀价过高,李清照就算是当了首饰,也要完成丈夫的心愿。

李清照是一个生活非常精致的女人,但她为了收集古董,常常过年不添新衣,与丈夫节俭度日。

除了收藏喜欢的古董外,李清照还经常与丈夫赵明诚斗词,谁输了,谁就要饮上一大碗茶。

结果常常是赵明诚把肚子都快要撑破了,李清照则在一旁咯咯地笑着。

自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赵明诚也对妻子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是李清照最快乐,最幸福的岁月了。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长不了,此时的北宋内有党争,外有金兵。

终于有一天,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

就在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

在这次新旧党争中被获罪者17人,李格非名在第5,因此被除去提点京东路刑狱之职。

同年9月,宋徽宗亲书元祐党人名单,李格非名列第26位,失去了所有的官职。

就在李清照父亲遭难之际,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升任尚书右丞,继而又升为尚书左丞。

李清照为了救助自己的父亲,她曾经写诗给公公赵挺之,可是此信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自古官场无亲情,李格非是皇上点名的罪臣,谁敢为他出头,就算是亲家也只能䄂手旁观。

李清照才学出众,词写得好,但她不懂官场,在这方面,她太幼稚了。

被罢免官职的李格非只好携家眷回到老家。

可是事情还没有结束……

随着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李格非作为元祐党人,其罪名株连到女儿李清照的身上。

崇宁二年(1103年)九月,朝廷禁止元祐党人的子弟居在京都。

过了不久,朝廷又禁止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

崇宁三年(1104年),尚书省勘查元祐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皆令在外居住。

在朝廷的逼迫下,李清照不得不离开京都,回到了原籍,一对恩爱夫妻忍痛作别。

这是在崇宁二年(1103年),赵明诚不在家时,寂寞的李清照写下的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丈夫只是小别,李清照就思念不己,而今却要长期分离,李清照心中的苦涩化为了千古绝唱。

身在原籍,思念丈夫的李清照写下了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一一

思念无穷无尽,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李清照在寂寞中等待着夫妻重逢的那一刻……

崇宁四年(1105年)暮春,赵挺之官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赵挺之素来与蔡京不和,他屡次谴责蔡京的奸恶之行,想要辞职回避。

为了躲避是非,赵挺之称病请求辞去右仆射之职。

谁知道,过了半年多之后,在崇宁五年(1106年)二月,蔡京被罢相,赵挺之又复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而且,此时的朝廷毁去 《元祐党人碑》 ,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也除去了罪名,成了“监庙差遣”,李清照随之结束了她与丈夫分离的日子,返回汴京,与赵明诚团聚。

夫妻团聚自然喜极而泣,但是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大观元年(1107年)正月,蔡京复相,这一次赵家倒霉了。

同年3月,赵挺之被罢去右仆射后,不久后郁郁而终。

赵挺之死了,蔡京依然不肯放过赵家人,在他的诬陷下,赵家大小亲眷都下了狱。

后来,赵家人等虽然得到了释免,但家道败落,主心骨赵挺之死了,赵明诚的官也没了。

这下子赵家无法再在京都呆下去了,李清照也跟随她丈夫一家,回到了青州的赵氏的私宅中生活。

在青州,李清照将其居室命名为 “归来堂” ,自号 “易安居士” 。

青州虽然没有京都繁华,但夫妻二人你浓我浓,一起探讨金石古董,写词作赋,倒也其乐融融。

经历过官场黑暗的赵明诚不想再入仕途,李清照也不想让丈夫再陷泥潭。

他们愿意一生一世生活在青州,做一对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然而,赵明诚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十年之后,朝廷又让他调任外地为官。

赵明诚无奈地又与李清照两地分居,算算他们夫妻二人自婚后聚少离多,悲大于喜。

由于宋徽宗长期放任自流,不理政事,朝廷上奸臣当道,朝廷外金兵入侵。

在这个危难时刻,李清照为了保护古董,千里迢迢追寻丈夫赵明诚。

不曾想到,李清照引以为荣的丈夫赵明诚竟然弃城而逃。

李清照找到赵明诚的时候,赵明诚已经昏迷,等他醒来之后,解释说是自己舍不得多年收藏的古董,这才乘着夜色弃城而逃。

为了那些身外之物居然弃城中百姓不顾,李清照心中很失望,也很伤感。

赵明诚只是一个书呆子,他没有大局观念,根本不能做官。

在赵明诚心中古董就是他的命,他为了它们什么都顾不得了。

纵然赵明诚弃城而逃,让李清照很失望,但她还是爱着这个男人的。

当时有些人别有用心地污蔑赵明诚,说他用收藏古董通敌卖国。

李清照听到后怒不可遏,她决心把多年珍藏之物,全部上交给朝廷。

可是当时的高宗皇帝四处躲避金兵追杀,朝廷上下自顾不瑕,谁有心思查明真相,接见李清照。

李清照一个弱女子到处寻找朝廷重臣,可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公元1129年,赵明诚患病卒于建康(今南京) ,无人无女的李清照欲哭无泪。

孤苦无依的李清照生处乱世,夫家,娘家皆败落,她累了,累的想找个人靠一靠。

凄苦的李清照投奔了她的弟弟,可弟弟的处境也不好,贫病交加的李清照遇到了一个叫张汝舟的男人。

张汝舟没有什么才华,甚至可以说是俗气的,但他对李清照细心体贴,好语安慰。

李清照毕竟是个女人,她饱受离乱之苦,现在有个男人来关心她,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

李清照决定再嫁张汝舟,这个决定让她后悔一生。

张汝舟之所以接近李清照不是爱慕她的才华,也不是怜惜她的孤苦,而是为了她手中的古董。

李清照历经战乱之苦,身边的古董己所剩无几,再说她要把古董献给朝廷,还赵明诚清白,又怎能交给张汝舟。

张汝舟见骗取古董无望,逐渐露出了真面目,他对李清照辱骂讽刺,甚至家暴。

李清照看清了张汝舟的丑恶嘴脸,她恨自己有眼无珠。

若是换成别的女人只能认命,可李清照不甘就此一生,她在寻找机会扳倒张汝舟,脱离苦海。

后来,李清照偶尔得知张汝舟假冒功名骗得官位,李清照决定向官府告发自己丈夫。

在宋代,朝廷规定“妻子只要检举丈夫,不论真假,都要入狱2年。”

这是一个男权社会,女人地位低下,很多女人因为不想做牢,而对丈夫的恶行听之任之。

李清照不是普通的女人,她宁愿入狱2年,也要控告张汝舟。

宁可粉身碎骨,也决不忍辱偷生!

由于证据确凿,张汝舟只有低头认罪,而李清照则进了牢房。

幸而朝中有人相救,李清照只关不久就释放了,可此时的她满面苍桑,身体抱恙。

但是李清照的心中还是喜悦的,她摆脱了卑鄙的张汝舟,她重新获得了自由。

有一天,李清照遇到了一个邻家女孩,此女极其聪慧,诗词听过一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李清照对这个小女孩极为喜爱,她想要收小女孩做学生,教她读书写词。

小女孩说完,一溜烟跑了。

李清照眼神暗淡下去了,是啊,女子无才便是德,她的才华无人认可,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

公元1155年,一代才女李清照,孤独地在西湖边死去了,这时候的她家徒四壁,无人守候在旁。

李清照一生无儿无女,颠簸流离,无枝可依,真是人比黄花瘦。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摘  要:苏轼在“四川十大历史名人”中最负盛名,这不仅因为他在仕途、文学、美学、书法、绘画、烹饪诸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完全是大师级的人物,更重要的是,无论在任何岗位上,他的心中都装有老百姓,都勤政廉政,努力做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情。

 关键词:苏轼;仕途多舛;坚持说真话;做利民之事;自强不息;拒贿反贪

 苏轼,四川眉山人。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文学家的身份为中国人民所熟识,而他其实还有着另一个身份——政治家。他的父亲为他取名“轼”,是企望他像“轼”(古代车前用做乘车人扶手的横木 ,可确保安稳)那样处世圆通。然而,苏东坡做不了这样的人。他太有棱角,是非分明,因而不容于污浊的封建官场。虽然他一生仕途多舛,屡遭贬逐,但是,他的心中装有老百姓,在任何位置上,他都勤政廉政,努力做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情。

 一、苏轼一生都坚持说真话

 苏轼从政为官40年,曾历过三次大的贬谪,但一直坚持为官以民为本,坚持做人以廉为首,理政以廉为上。他的一生都坚持说真话。

 据《宋史·苏轼列传》,苏轼刚做官时,朝廷为了庆祝宋军在北方边疆取得的胜利,由宋仁宗下诏,宫中要多悬红灯。宫中红灯不够,负责去民间买灯的官吏强行要求老百姓减价卖灯,弄得京城内外怨声载道。苏轼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在朝堂上当面批评仁宗,说:“战争胜利固然可喜可贺,但是庆祝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如果像现在这种搞法,就会把好事办成坏事,失去民心。请陛下收回成命,减少悬挂红灯的数目,给老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苏轼的话虽然很尖锐,直接驳了皇帝的面子,但仁宗仔细想过后,认为说得有道理,就下令禁止低价从民间购买红灯,在小范围内搞个庆祝就行了。

 宋神宗在位时期,特别宠信王安石,准备任用王安石进行改革。王安石也为遇到这样一位明主而高兴,言谈之间难免流露出赞扬神宗独断专任的话。苏轼听到后,马上予以反击,说:“晋武帝因独断而统一了全国,而苻坚因独断攻晋却败亡,齐桓公任管仲而称霸,而燕哙专任子之却丧身。”王安石一听点到了自己的痛处,就再也不提这些话了。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苏轼就向神宗表示反对让王安石主持大政,认为:“王安石就像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等人一样,是急功近利之人,他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拿国家大事进行赌博。希望陛下能聚合文武官员的人心,注重千百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保持固定的政治体系。否则的话陛下就会失去人心。”但是,神宗没有听进苏轼的话,坚持任用王安石对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进行全面改革。

 王安石变法在当时就受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官员的反对。朝廷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最后,由神宗皇帝支持的改革派占了上风,而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被调出京城,贬到地方上去做官。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本来就不满意,这会儿又看到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反对者都排挤出了朝廷,不满的情绪更为强烈。同时,他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政策脱离实际,在执行中又有恶吏因缘为奸,利民之法变成扰民之法。苏轼遂提出批评,议论激烈,为此他被外贬。宋神宗死,王安石闲居,守旧派废止新法,要将免役法重新改为差役。而苏轼深知,差役“法久多弊”,且官吏恣虐,百姓因差役而多破产。已回朝任中书舍人的他,站起来坚决反对,力主“免役不可改,差役不可复”。于是,守旧派又把他贬逐出朝。

 二、苏轼一生坚持做利民之事

 苏轼一生虽然仕途坎坷,宦海沉浮,却始终常怀爱民之心,常谋利民之事。即使是在被贬后,仍然专注于为民办实事。在徐州,他亲自带领官员防洪、筑堤、引洪入黄;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创办医院,赈济灾民;在密州,他捕蝗抗灾,常山祈雨,收养弃儿,检敛饿殍;在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此外,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惠州的东坡孤儿院,海南的东坡医所……也都是苏轼为民创下的实绩。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和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先后两次来杭,分任杭州通判(监州)和知州,可谓与杭州有不解之缘。杭州气候湿润,河流密布,由于贫困和医药匮乏,古代瘟疫频发。元祐五年(1090年)春季,就突发一次疫情,适逢苏东坡任知州。他吩咐多做些稠粥和药剂,并派出官员和医生,在多处为病人医治,被救活的人不计其数。但此时杭州贫病之人实在太多,他于是筹集公款白银2000两,又将自己50两黄金捐出,以供城中病坊运转。这所名为安乐坊的免费医院,明显带有民助性质。

 离任杭州后,苏轼因高升回京,一位挚友送来黄金5两、白银150两作为礼物。盛情难却,勤政廉洁的苏轼就将这笔礼金转赠安乐坊。而此时的安乐坊,每年以千斛租米作为基金,运转正常,故而苏轼用礼金购买田地,获利后再添助安乐坊。

 值得一提的是,安乐坊及其运作模式引起朝廷的极大关注。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朝廷开始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不久,安乐坊也被朝廷赐名安济,遂为官办。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出任密州(治今山东诸城)知州。第二年春天,密州发生了严重的蝗灾。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受灾百姓纷纷外出逃荒,有些人甚至把婴儿抛弃在道旁。面对如此惨烈的灾情,苏轼一面积极组织灭蝗救灾,一面上书朝廷要求免去密州百姓的赋税。发现弃婴现象后,他又千方百计从府库中调拨粮食,救助这些弃婴,总共救活了几千人。在苏轼的领导下,密州百姓终于战胜了蝗灾,重新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知徐州后仅3个月,就遇到一场巨大的水患。七月十七日,黄河决堤,洪水八月二十一日到达徐州城下,在一个月内就先后淹了45个县,毁坏粮田农舍无数。这期间徐州城的富人开始外逃躲避水灾,苏轼获知后认为:“富民一出,民心动摇,城也难守了!”于是亲自带衙役守城门,将富人强行劝回城中,稳定了民心。当洪水到达徐州城时,因被南面的大山挡住,水位迅速升高,水面已高于城中平地一丈零九寸。眼看徐州城危在旦夕。苏轼“遇险不乱”,冷静理智,除立即安排官吏衙役想法堵好城门外,又亲自踏着泥泞小路到武卫营动员士兵。他诚挚深情地对卒长说:“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听后也感动地对部下讲:“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士兵们同样义不容辞地上城墙护守。而苏轼本人更是以身作责,一直坚守城墙上。他与军民一起在东南一带城墙上风餐露宿,吃住都在城墙上的小棚内,太困了就闭眼养一会神。他到处查看,不分昼夜地指挥加高加厚城墙的工程,拼死护城,终于将继续上涨的洪水挡在了城外。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十月十五日,洪水最终回归黄河故道,徐州城保住了!全城官兵百姓欣喜欲狂,张灯结彩共庆抗洪胜利,更一致赞颂爱民抗洪的好太守。但苏轼并未满足现状,而是考虑今后如何更好抗洪保城的事。他及时写好奏章上报朝廷,请求拨款修建防洪外墙。次年二月,皇帝不仅下旨表彰他抗洪保城的大功劳,还拨款3万贯、1800石粮食和7200名民工,批准在城东南修建防洪外墙。

 苏轼在徐州除了治水抗旱、劝农耕桑等成就外,还首次成功地开发煤田。徐州蕴藏丰富煤炭,但历来无人知晓。苏轼到任后,为了解决冶铸用煤问题,派人四处寻矿,终于在徐州西南50里的白土镇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为此,苏轼特作《石炭》诗歌颂徐州人民自力更生、开发煤矿的壮举。他在是诗引言中写道:“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三、苏轼一生自强不息

 苏轼一生,始终戒奢崇俭,清廉自持,所以他虽在多地为官,却每到一地,留下清廉、勤政、爱民的美名,被当地百姓世代传颂。他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无论是在升官,还是遭降职贬官期间,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尤其是在降职贬官时,也能做到乐观随和,自强不息。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一度过着“向人乞米何曾得”的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城东弄到一片坡地。苏轼便开荒种田,以解决吃饭问题。由于经常辛勤耕作,时间一长,苏轼就像乡间老农一样,又黑又瘦。寄情于劳作和诗词的苏轼,便像他景仰的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东坡种花二首》等诗多次唱咏他种花栽树的忠州城外的东坡)那样,将自己耕种的这块地也取名“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苏轼因此又被后人敬称为“苏东坡”。

 在黄州,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在困境、逆境中,苏轼就这样以勤俭节约来维持生活,渡过难关。

 生活虽然艰苦,但苏轼却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寄托和乐趣。他在黄州先后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80多首流传千古的诗词散文。在《前赤壁赋》中苏轼这样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苏轼看来,天下万物,如果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元祐六年(1092年),苏轼被贬到惠阳(今广东惠州市)以后,家里没了收入,衣食不继,仍采用老办法,自己动手种山芋,住茅屋。居无定所是他当时最大的麻烦。他有一阵子借住在官府的一处房子里,叫合江楼,在江边上,风景较好;后来不许住了,他又搬出去住在半山腰的一个亭子里,这个亭子叫松风亭。当时朝廷形势危险,返朝无望,自己年纪又大了,要是一般人都忧愁得睡不着觉,可苏东坡却太能睡了。他在松风亭里写了一首关于睡觉的诗,后面两句是“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就是说,告诉你们啊,东坡先生正睡得好,道人打钟的时候轻点打,不要吵醒了他。

 苏轼从广东北回后,选择住在阳羡(今江苏宜兴)。当地一位崇拜他的读书人邵民瞻陪他去看一套房子。苏轼用完了身上所有的钱刚能买下,后来挑了个吉日住入新家。他与邵民瞻在月下散步时,听到有个妇人哭得很伤心,便推门进去。妇人向苏轼说:“我有一套房子传了百年,而我的儿子不成材,卖给了别人,住了百年的旧房子永远没了,我只能住这样的小屋了,怎能不痛心?”问她房子在哪儿,原来就是苏轼刚买的那套。苏轼再三安慰她说:“你的房子是我买的,不用悲伤,今天把房子还给你。”说完,他从身上掏出房契,就着油灯点燃,房契顿时化为灰烬。第二天,苏轼叫来妇人的儿子,接他母亲回到原来住所,竟然不索回他买房子的钱。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之地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但苏轼却把儋州当成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兴学风。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开国后的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中过举。但苏轼北归不久,他的学生姜唐佐就举乡贡。此前苏轼曾赠诗给他:“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姜唐佐果然没有辜负先生的殷切希望。海南人民一直把苏轼看作是海南文化的一位开拓者、播种人。在海南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正因为苏轼心中装有人民,所以能够勉力为人民办实事,同时亦不畏奸佞,执法严明。在杭州,富豪颜巽及其子颜章、颜益共为奸凶,枉法贪赃,还集众惊扰一方。苏轼依法逮捕颜氏父子,刺配牢城,为当地除了一害。在定州,他对吏治严加整饬,将贪污不法者刺配远恶之地,赌博成性者处于杖笞,并加强纪律,训练士兵,使北部边防得以巩固。

 四、苏轼一生坚持拒贿反贪

 苏轼在京城做官时,一次,他的老乡带着厚礼想求他或他的弟弟苏辙帮忙谋个官职。同乡之情不便明伤,苏轼就讲了个寓言,说是有个很穷的人,去掘伯夷的墓。心里想:伯夷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墓里一定有很多金银财宝,去掘这墓定能发个大财。未成想伯夷在墓里说:“我是在首阳山饿死的,除了一把枯骨,别无一物,又岂能如你所愿?”盗墓人就说:“那我就去挖你弟弟叔齐的墓。”伯夷接着说道:“连我也不过如此,我弟弟叔齐就更帮不上忙了!”那个穷人听后很失望,于是悻悻地回去了。苏轼的弦外之音是:您的苦衷我知道,但我们兄弟都无法徇私帮您啊!老乡听后便知趣地告辞了。苏轼善用寓言既保全了老乡的面子,又巧妙地回绝了老乡的请求,一时传为佳话。

 北宋都城开封,房地产业也很发达。当时开封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员往来密集,居住问题突出。一些达官贵人为了促成利益的最大化,纷纷在开封买地建房广置产业,除了自家居住外,多余部分还用来出租。《资治通鉴》披露,不少皇亲国戚兼营房产开发,连权高位重的三朝元老夏竦也投资建造商铺,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古代的房地产开发与今日不同之处在于一般只出租,不出售。但朝廷专属的建设机构除外。他们在修建宫殿、城墙之后,就转型为中央财政“搞创收”,由朝廷划拨给他们大片地皮,盖住宅建商铺,盖好后卖给或赁给市民。当然,由于“僧多粥少”的缘故,寸土寸金的开封房价自然贵得出奇,不但普通人望而却步,连一些名人雅士都难以承受得起,只好当起“房奴”。

 苏轼在都城算得上是当了多年的高官,应该不差钱,可却无缘在京城拥有自己的“不动产”,更甭说有花园别墅式的“豪宅”了。他儿子在开封结婚时,他也没钱为其购置新房,最后还是借一位好友的房子才把喜事办了。当然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苏轼是廉洁自律的“清官”。苏轼胞弟苏辙,同样是从政多年的“官员作家”,也买不起房,有他的自嘲诗为证:“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

 苏轼始终坚持“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操守,对贪污非常痛恨。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讲他在杭州做客时,朋友做寿请他吃饭,当地知府杨贵和县令王笔也是座上客。宴席上,有人提议,谁作诗作得好,谁就是首席上宾。 县令王笔抢先吟诗一首:“一个朋字两个月,一样颜色霜和雪。不知哪个月下霜,不知哪个月下雪。”王笔吟诗以后,沾沾自喜,等待赞扬。 这时,有位宾客也赋诗一首:“一个出字两重山,一样颜色煤和炭。不知哪座山出煤,不知哪座山出炭。”知府杨贵夸两首诗作得好,然后也吟诗一首:“一个吕字两个口,一样颜色茶和酒。不知哪张口喝茶,不知哪张口喝酒。”知府的诗,当然赢得了几个人的赞赏之声。

 苏轼早就听说杨贵和王笔都是行贿买官、贪赃枉法、见利忘义、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贪官 ,便想借此机会痛骂他们一顿,于是吟诗一首:“一个二字两个一,一样颜色龟和鳖。不知哪一个是龟,不知哪一个是鳖。”苏轼吟诗完毕,引起众宾客齐声喝彩。县令王笔在羡慕之后,仔细一想,觉得不是滋味——这“龟”和“贵”,“鳖”和“笔”都是谐音,这分明是骂他和杨贵!他气急败坏地斥责苏轼:“大胆狂徒!竟敢辱骂知府大人和本县令!”

        苏轼不慌不忙地回答:“王县令何出此言,要说骂么,你们的诗才是骂!因为霜雪怕见阳光,煤炭可烧成灰,茶酒进肚排出来的是尿。至于我的诗嘛,这龟和鳖乃是象征长寿之物,我是为祝寿而作的,何见得是骂呢?”对方听完这番话,顿时哑口无言。

 苏轼之所以生前受到百姓爱戴,死后受到人民纪念,究其原因在于他为官清廉、吏治风清,在于他心怀百姓、务实为民。他怀有强国富民的宏伟抱负,关心民间疾苦,竭尽全力为百姓谋福利、办实事。他不计荣辱得失,不顾困难压力,不作空论清谈。正直、干练、为民造福的苏轼,正是以其实干家卓有建树的政绩,以其两袖清风的廉洁,赢得了当时民众的衷心拥戴,也赢得千百年后人民对他的敬重和热爱。

罗康妮

罗康妮(Connie),女,出生于1984年,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系。曾因演出毕业展作品《一夜台北》,细腻的演技被《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大赞,认为她将是明日之星。2010年12月,罗康妮因为和周杰伦及“周妈”叶惠美共进晚餐,被指是新任“J女郎”,一夕间爆红,她的名字更成为网络搜寻榜上第一名。

中文名:罗康妮

外文名:Connie

国籍:中国

出生地:台湾台北

出生日期:1984年

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台湾艺术大学

代表作品:《一夜台北》

个人信息

罗康妮:LoKang-Ni

英文名:Connie

出生年份:1984年

身高:160cm

体重:45kg

星座:水瓶座

血型:B型

出生地:台湾台北

三围:32C、25、36

专长:美术、设计、乐团

明日之星

罗康妮在《一夜台北》中细腻的眼神,演活了悲伤的女主角。25岁的罗康妮被《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点名,将是明日之星。其大学专业是建筑系,但却十分热爱戏剧演出,过去拍过20多支广告的她,有着巴掌脸,细致五官和辣妈李倩蓉几乎一个样,相似度80%。她也坦言已经有接到戏剧演出,积极为演出做准备。

电视作品

公视《危险心灵》

八大电视《十岁迪娜的愿望》

超视偶像剧《33故事馆》第三话“鱼干变凤凰”

MV参演:《公主病》(周杰伦)(服装店那个)

拍摄广告

机车广告(KiwimeetsKTR赔我篇)

机车广告(Kiwi想我啦篇)

网络购物广告《鱼干女又怎样》。

综艺节目

110624新生代正妹女演员来了!嘉宾:立威廉、戴君竹、赵正平、张静之、陈语安、罗康妮、李依瑾、蔡颐榛宝咖咖

110212天天才冲冲冲

现主持巴哈姆特电玩疯

绯闻曝光

新"J女郎"罗康妮爆红周杰伦带其见家长。罗康妮行“婆婆政策,”与周董妈妈饭聚上位

保护恋情突然发难

用餐完毕后,周董即戴上口罩掩人耳目闪身离开现场,女友罗康妮更乖巧地拖着周母紧随其后,犹如初归新抱一样。虽然周董离开时十分低调,但因他驾驶价值125万新台币的红色V-REX电单车太过耀眼,所以即时被一名来自新西兰的女粉丝Angie力邀合照,周董也礼貌地答允。未知是否要保护初萌芽的恋情,所以当周董发现记者时即时发难,被问到是否带女朋友见家长时,他即诈傻反问所指何人,之后即急急澄清说:“是我妈干女儿,我妈的干女儿”

探朋友班一擦即着

记者追问周董何时会结婚时,他忽然回敬说:“等你结婚再说!”记者表示将来结婚要邀请周董来饮喜宴。周董一行人之后到其国中同学开设的服饰店PHANTACi,并从后门离开。

对于是否有新女友,周董昨日透过公司杰威尔代回应说:“大家不要太多联想!”而周董好友兼PHANTACi负责人蒋先威即证实,坐在周董旁边的女生是其公司的员工罗康妮。而罗康妮的经纪人Monica则透露罗康妮因探朋友班而认识周董,后来周董介绍她到潮店工作,两人经常一大班人相约吃饭。

踢爆虚报年龄,她曾接受访问声称于1984年出生,其经理人则指她是1985年出生,不过有声称是罗康妮学长的网友却爆料,称罗康妮真实是1982年出生,已经28岁,而她已很久没有更新的博客上也填写了自己的出生年份为1982年;除了年龄被起底,罗康妮的陈年旧照也惨被曝光,原来她跟小S一样,当年是牙套妹一名

新J女郎

2010年12月,罗康妮因为和周杰伦及“周妈”叶惠美共进晚餐,被指是新任“J女郎”,一夕间爆红,她的名字更成为网络搜寻榜上第一名。2010年26岁的罗康妮大眼睛、长头发长相甜美,拥有32D好身材,外型酷似李倩蓉。回顾周董历任绯闻女友,每一个都是长发、大眼,罗康妮刚好符合这些特质。

关于罗康妮被拍到和周董共进晚餐,还和叶惠美互动亲密,因而成为新任“J女郎”,周董大呼冤枉,指罗康妮只是妈妈的干女儿。而经纪公司杰威尔随后称,罗康妮是潮店的员工,叶惠美的干女儿另有其人。但潮店店长又称,没有罗康妮这个员工。罗康妮的经纪人则表示,因为同公司的女艺人帮周董拍MV,罗康妮去探班,和周董因此结识,后来一群人常一同出游。

2011年3月27日据台湾媒体报道,周杰伦(周董)上周六已从约旦拍片返台,他昨晚悄悄现身台北松山高中室内体育馆,参加他潮牌举办的东西区5对5篮球联谊赛。媒体直击他身边有1位美女拉拉队,但不是17岁混血嫩妹昆凌,而是曾勾着周妈叶惠美的罗康妮,她也成了唯一传出绯闻后还能让周董不避嫌坐在身旁的女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2854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