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土藩大臣唐朝求婚时怎样机智地用线穿九曲珠、走迷宫吗?请讲一讲并续写故事。

你知道土藩大臣唐朝求婚时怎样机智地用线穿九曲珠、走迷宫吗?请讲一讲并续写故事。,第1张

吐蕃[tǔ bō]

赞普松赞干布掌握吐蕃政权以后,派大臣噶尔东赞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出了五个难题,对各国前来求婚的使节进行考试,谁能智胜,公主便嫁给该国君王。

第一道题是用丝线穿九曲璁玉。其他国家使臣都穿不过去,噶尔东赞用丝线缚住蚂蚁的腰,放在珠的孔口,慢慢吹气,让它爬过去,线也就穿成了。

宇文氏取代西魏并于公元557年建立北周政权,与北齐为争夺黄河流域的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在这样战乱的国情下千金公主出生了,她是北周武帝的侄女,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幼时的千金公主生活是富贵安逸的,宇文招喜欢写诗作文,公主自小聪明机敏,受父亲的影响,也博览群书,写得一手好诗和好字,是当时名副其实的才女

北周武帝在南北朝众多的君主中算是较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他即位不久,就集中精力攘外安内,打算平定江南,一统华夏

经过一系列战争,北周终于在公元577年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公元578年,武帝出兵攻打突厥,但是因为劳累过度,不幸病死。武帝的死,使北周由盛转衰,千金公主的命运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而且直接导致了她悲惨的一生

公元579年,突厥他钵可汗派使节向北周求婚,宣帝是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他根本不懂带兵打仗,当然求之不得,于是很快就选中堂妹千金公主,让她下嫁突厥。千金公主没有想到她一个弱女子,居然要承受这么大的苦难,真是祸从天降,她十万分的不情愿,但是君命难违,她只得含泪接受

但是,谁也没想到,不久后,一个好消息传来:他钵可汗病死了。这样千金公主下嫁的事也就暂时被搁置起来,然而没等公主一家高兴多长时间。公元580年,新即位的沙钵略可汗派使节前来迎亲,这一次千金公主只能离开自己的父母和家乡,泪流满面地踏上了北去的茫茫之路,由此她的悲剧也开始正式上演

幸运的是,沙钵略可汗很宠爱这位娇弱美丽的小妻子,于是在丈夫的帮助下,公主的心情平静下来,并慢慢适应了新环境。与可汗的生活也算幸福美满。但是,就在千金公主下嫁的第二年,宣帝病死,辅政大臣、国丈杨坚以禅让的形式废掉并毒死了年仅七岁的北周静帝,于公元581年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北周的宗室诸王被斩杀殆尽,千金公主的父亲赵王宇文招起兵反对杨坚,被诛灭九族。而这对于远在他乡的千金公主将是一个怎样的打击谁也不得而知

这一天也如期而至,噩耗传到千金公主的耳朵里,她为此悲痛欲绝,并发誓要为父母报仇。而此时的杨坚因忙于内战,忽略了与突厥的往来,双方关系也开始日益紧张,沙钵略可汗还为此愤恨地对隋朝使节说:我本是北周家的亲戚,如今杨坚灭了北周,自己当上皇帝,如果我袖手旁观,不是太无能了么?让我以后有何脸面再见我的王后?于是,在公元582年,突厥正式向隋朝宣战,四十万大军势如破竹,先后攻下延安、天水等六个城市,长安也由此被震动。杨坚积极迎战,他还采取长孙晟的建议,以离间计挑动突厥各部落。隋朝的离间计取得了圆满成功,沙钵略可汗的叔侄纷纷反叛,沙钵略腹背受敌,陷入重重困境之中,无法解脱

作为沙钵略可汗王后的千金公主此时还不到二十岁,然而自身的悲惨经历早已经使她认识到命运的残酷与无奈,她也就过早地成熟了。她明白杨坚最希望看到突厥内部自相残杀,万般无奈下,千金公主决定暂时将自己的国恨家仇放在一边,先把帮助丈夫走出绝境作为当务之急

于是,她以公主的身份,给杨坚写去亲笔信,表示自己虽是北周公主,却十分钦佩杨坚的圣明,请求做大隋皇帝的女儿。杨坚此时也没有足够精力打败突厥,于是顺水推舟,赐公主杨姓,收为养女,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希望她深明大义,为隋和突厥安定作出贡献。由此,沙钵略可汗也从困境中解脱了出来,两国开始来往不断,取得暂时的安宁与稳定

暂时的含义也就是无法长久,只能艰难地维持一段时间,虽然杨坚表面上对千金公主恩宠有加,但是他心中对她却无法信任。尽管千金公主忍辱负重,为两国的友好交往也确实做了一些事,但对杨坚灭其宗族的仇恨始终无法忘记,双方都只是利用对方,各藏心机,只要有机会必将对方一口咬死。这一点,他们双方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

不幸再次降临到了这个年轻的公主头上,公元587年,沙钵略病死,他的儿子即位。大义公主按照突厥的风俗,又嫁给沙钵略的儿子都蓝可汗。公元589年,杨坚灭掉南朝陈国,为表示恩宠,将后主陈叔宝的一面华贵屏风赐给大义公主。公主久居塞外,许久没有见过如此华丽的东西了,睹物思人,国恨家仇一起涌上大义公主的心头,激愤之余,她没有忍下自己的悲愤,挥笔在屏风上题诗一首: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

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

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

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

唯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由于千金公主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她不仅吟得一手好诗,而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所以这首诗笔力不俗,也就流传了下来。诗中有一句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不知道公主诗中的虏廷指的是突厥还是隋朝,或者两个都指,但杨坚却认为指的是隋朝。大义公主居然敢把隋朝形容得如此不堪,她的国恨家仇是如此强烈。杨坚为此义愤填膺,他怀疑千金公主随时都有可能挑动都蓝可汗与隋朝宣战,于是他决定除掉这个隐患,以得安心

公元593年,有个流浪到突厥的汉人杨钦张扬地说自己是千金公主的姑母西河公主派来的心腹,西河公主与丈夫打算与突厥联合发兵,灭隋复国。报仇心切的千金公主信以为真,并说服都蓝可汗同意发兵。其实杨钦很可能是隋朝派出的间谍,因为杨坚不久便得知此事,并派长孙晟前往突厥捉拿杨钦,虽然都蓝可汗拒不承认,千金公主也怒骂隋使,但杨坚还是借机下诏废除了千金公主的公主封号。失去了封号的千金公主犹如断了线的风筝陷入困境,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与此同时,统治突厥北方的突利可汗为争取隋朝的支持,偷偷向隋求婚。隋文帝派人告诉来使说:如果你们能够杀死千金公主。隋朝就立即许婚

但是,千金公主毕竟在突厥生活了很多年,即使没了公主的身份,却依然是都蓝可汗的王后。她既然有能力挑动都蓝可汗与隋朝开战,说明她和都蓝可汗关系还是很好的,在突厥军国大事中也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人物,所以,要让都蓝可汗杀掉她,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但是,所谓的事在人为,一个弱女子怎么也无法抗拒命运对她的安排。千金公主在突厥虽然贵为王后又先后有两位丈夫,但都是利益关系,很难说有爱情与幸福,在极度的苦闷与寂寞中,她与一个叫安遂家的小官慢慢有了很深厚的感情。突利可汗买通千金公主手下的人,知道此事后,他非常高兴,因为他终于抓到了千金公主的把柄。于是,他派人四处散布千金公主与安遂家私通的谣言,国人得知后非常地惊讶,因为突厥一向禁止通奸,公主所为已经构成了死罪。之后,都蓝可汗知道了,他为此大为恼怒,也得到安遂家的供词,再加上突利可汗等人的挑唆和鼓噪,他就变得几近疯狂,于是他冲入牙帐,一剑将公主刺死。千金公主这时也只有三十三岁

在历史上,被送去和亲的公主有很多个,但是千金公主是命运最为悲惨者之一。其他的公主,虽然有离开家乡与父母的不幸,但背后至少还有个国家在支撑着,保证了她们在域外的地位,但是千金公主不仅国破而且家亡,一桩桩的遭遇都降临到了她柔弱的肩膀上。虽然她聪明机智,性格坚毅,还颇有谋略,她的个人能力在浩浩荡荡的和亲公主队伍中,也是非常出色的,但是她仍然逃脱不了凄惨的命运。后世人一提起她,就会不断地惋惜和叹息。

从唐朝嫁到西藏的公主是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臣向唐朝皇帝求婚,使臣通过了皇帝的考验,皇帝允婚后文成公主踏上进藏之路。

文成公主带着唐朝先进的技术出发了,一路上遇到很多困难,文成公主造桥,铺路,背山,还遇到了乌鸦和天鹅,最终来到了西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向西藏传播唐朝先进的技术,受到藏族人民的厚爱。

扩展资料

文成公主,祖籍山东济宁(今任城),汉名无记载,其父史书也未记载,多猜测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他的女儿就生在任城  。史书中没有记载文成公主的祖籍、出生地、名字、父母,而记载她为宗(室)女。 

唐贞观8年(634),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唐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出使吐蕃。松赞干布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绝。由于当时吐谷浑王诺曷钵入唐朝见,吐蕃特使回来后便告诉松赞干布,声称唐朝拒绝这个婚约是由于吐谷浑王从中作梗。

唐贞观12年(638),松赞干布遂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今四川松潘),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

牛进达率领唐军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在唐将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主力到达前,退出吐谷浑、党项、白兰羌,遣使谢罪,再次请婚,派大论薛禄东赞携黄金五千两及相等数量的其他珍宝来正式下聘礼 。唐太宗将一宗室女封为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宫还保存着他俩结婚房间的遗迹,大昭寺前的唐柳传说是公主亲手所栽。藏族的史书用大量篇幅来记载公主的事迹。

文成公主来的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协助松赞干布设计建造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

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带来的。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

文成公主还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松赞干布专门为文成公主修筑了宫室。汉文献中所述“为公主别筑城敦宫室”,系指松赞干布特为文成公主修筑于西藏拉萨红山之巅的三座堡式宫楼“布达拉宫”,以及后来由文成公主亲自主持所修筑的吐蕃式殿宇“大昭寺”与汉式庙宇“小昭寺”。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宫还保存着他俩结婚房间的遗迹,大昭寺前的唐柳传说是公主亲手所栽。

藏族的史书用大量篇幅来记载公主的事迹。文成公主来的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协助松赞干布设计建造了大昭寺。

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

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带来的。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

文成公主还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文成公主

唐朝时期有两位公主远嫁西藏和亲,她们分别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赞赞普,唐中宗将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得总赞。

两位公主和亲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是巩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当时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唐和吐蕃并不总是相安无事,两国之间征战不断。松赞干布曾两次求娶公主,但第一次派使臣求娶时被唐太宗拒绝了。于是松赞干部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但是唐军将领击败了他,松赞干部遣使谢罪,再次派使节求婚。文成公主入藏后,唐和吐蕃迎来了和平稳定的新局面。

金城公主入藏后,唐和吐蕃之间虽有征战,但总体上和大于战,而且最后玄宗遣使像赞普和金城公主宣旨,订立盟约,互不侵扰。

二是促进了文化交流,使汉文化传入藏地。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的书籍、医药及文士、匠人乐伎等。随同文成公主入藏的文士帮忙整理吐蕃史料、记载君臣之间的谈话;松赞干部仰慕汉文化,排遣使节到长安学习,极大的促进了藏地文化发展。

两位公主在吐蕃地位尊贵,受到尊重和爱戴,松赞干部专为文成公主修建布达拉宫。金城公主入藏时,赞普也修建宫室供其居住。除公主本身贤淑多才外,唐朝强盛的国力也是其坚实的支撑和后盾,从而公主入藏和亲成为了一段历史佳话。

大概需要经历有首先派遣使者求亲,接下来经历军队震慑,然后求婚使者带着礼物求亲,最后还有一个“比武招亲”,通过五道难题,所有关卡全部通过才能赢取唐朝的公主。

松赞干布他羡慕唐朝的礼乐文化,又闻听突厥、吐谷浑都娶了唐公主为妻,于是在贞观十二年遣使携带珍宝向唐朝求婚,想迎娶唐朝公主,唐太宗觉得他还不够资格,就没有应允他们的请求。吐蕃的使者求亲不成,回去没法交代,于是谎称吐谷浑挑拨婚事才不成。松赞干布一看有人来搅和自己的好事,顿时火冒三丈,发兵攻吐谷浑。吐谷浑抵挡不了,逃到青海之上。

打完吐谷浑,又再次遣使入唐献贡,扬言婚事不成就率兵攻唐,随后便挥兵进攻。唐太宗也不示弱于是马上派兵反击。松赞干布见唐军来势凶猛,吓得连忙引兵撤退,并派使者到长安谢罪,再次恳请娶唐公主。唐太宗一看帝国的军队起到了威慑作用,也就见好就收。这才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求婚的使臣禄东赞带着礼物到了唐朝国都长安,同时唐朝周边还有突厥、波斯、霍尔、格萨几个国家也派出使臣,向才貌双全的文成公主求婚。唐太宗决定按照汉族的习惯,来个“比武招亲”。他亲自出了五道题,全部答对的才能被许婚。第一道难题:母子相认,第二道难题:穿孔引线,第三道题:鉴别首尾,第四道难题:老马识途,第五道难题:慧眼识真人。最后松赞干布通过了所有关卡,最终迎娶了唐朝公主。

文成公主进藏后将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儒家书籍、历法、医药等带了过去,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29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