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身材婀娜,五官端正,眉目如画,气质高雅,清丽而不俗,特别清丽。看到她的人都惊为天人,和她一起跳舞的都是小心翼翼逃出来的美女。当她没有出现时,整个舞台充满了盈盈闫妍。她们都美得令人眩晕。当她到达刘家时,她出现了。婉转迷人的嗓音,圆润的唱腔,和她演过的昆凌人比起来,都成了一种肥俗粉。在舞台上,刘的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充满期待和深情,让观众眼前一亮。她不禁看得如痴如醉,陶醉在她的笑容里,举起手,伸出脚。所以没多久她就出道了,成为著名的“第一红梨园”。连世界之王都说:“男有梅兰芳,女有刘,我就休息!”
她比梅兰芳小一岁。她于1895年出生在河北。她从小学习河北梆子,后来学习京剧。梅兰芳排练了很多新戏,刘烨在天津演出了很多新戏,比如《官海之潮》,《黑衣人的悲哀之魂》,《新茶花》等。
在北京、天津和上海成为著名歌手后,刘受到了各方的赞扬,报纸和杂志对他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媒体甚至评论说,谭鑫培和梅兰芳不如Xi奎。刘并没有因为这种势不可挡的美而飘飘然,也从来没有迷失过自己。在剧团里,她还是很认真的和别人一起表演,认真的演好每一个角色,从不突出自己,从不摆架子,和大家同甘共苦,而别人却错过了表演。她总是尽力补救。姐妹们可以穿自己的衣服。在民国艺术明星中,刘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她着迷于有权势的人,包括绅士和名人,下至小贩和小卒,许多人支持她。偶像崇拜就像一条鲫鱼,她的忠实粉丝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下面举两个她的铁杆粉丝的例子来说明刘的受欢迎程度。
段是侄子。刘的迷恋是疯狂的。有人跟他打赌,看他敢不敢当众捉刘。当晚,刘在广德府《西厢记》室扮演红娘,令观众沉醉,而段的侄子则视之为出窍。演出结束后,众目睽睽之下,他上前抱住刘,疯狂地亲吻他,并说:“亲爱的,我好想你!”刘一惊,华黯然失色。人们立即把他带到警察局,问他的名字。他拒绝回答,所以被罚了50大洋。离开派出所的时候,他喊了一声“开心!开心!值得!值得。”当时报上登了一件大事,一位好心人写了一首诗:“冰雪聪明,戏中第一女子是仙女;你为什么这么焦虑?这是50元的心脏和灵魂。”
著名戏曲专家张伯驹在他的名著《红楼梦诗札记》中记录了这一事件,伯举先生为此写了一首诗,说:“欲使梅花称霸三清园,难如登天。”我这辈子真的得到了一个吻,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50块钱。易师傅是广东青莲路的名人。他以为自己是满族老人,思维敏捷,著述丰富。他写了许多赞美刘的诗,并向天许了七个愿望:一个愿望是熔蚕吐丝,另一个愿望是每月骑在他的胯下。第二,用棉花织成布,然后裁剪成夔裆裤。三个愿望把草变成纸。当我喜欢换衣服的时候,我经常弄脏我的手。第四,我们喜欢在锅里煎炸,洗完澡后享受温泉。5我希望把你的身体变成一支笔。相信你的手,把它们搓直。第六,我希望快乐,但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七个愿望Xi奎的父母有特权接受他们为女婿、丈夫和母亲。
这样露骨的说法极其猥琐。据说,无论晴雨,每天都去刘家一次,而且兴致勃勃。每当他开始的时候,他就大喊:“我亲爱的妈妈!我又来了!”疯了,闹成一场笑,《洪体质纪事诗》曾经专门谈到过这件事:“刘二家在骡街南,在白石有诗人生涯。”一开始脱下帽子对着妈妈尖叫,女神绽放。“刘的名望和风华,使当时的军阀和政客对达官贵人垂涎三尺。袁世凯、李、冯、徐世昌、曹锟等北洋军阀的总统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其垂涎三尺。袁世凯和李湘被邀请参加会议,但刘拒绝了。
有一次,袁世凯以大总统的名义“邀请”她去中南海唱厅剧。刘正在后台化妆,这时一个听差走过来对她说:“来人啊。”她跟着那一页来到一个装饰华丽的房间。她见屋里没人,就觉得气氛不对,问他:“谁找我?怎么了?”这时,袁世凯从门后走出来,对刘说:“没什么事。请随时过来聊聊。”见刘渊心怀恶意,毫不谦虚,便说:“既然没什么事,那我就化妆吧。”说完就回去了。后来袁世凯对人说:“那个女演员真讨厌。”曹锟早就想收刘威为妾了。他发动了攻势,把的白花送到了骡街刘家。刘的父母早就同意了曹洪的求婚,娶了刘做妾。
但是刘不肯死。1921年,曹刚60岁时,一位著名的女演员上演了一出舞台剧。为了躲避两年没有在曹锟演出的刘,经不起卢勉的再三保证和鼓励,勉强参加了演出。但是一旦节目结束。曹锟露出狰狞面目,逼得刘露出兽欲。好在刘的“三陪”崔,恳切地找到曹锟的正房,苦苦哀求。曹锟主室嫉妒自大,吓不倒以怕老婆出名的曹锟。
历史上著名的“辫子帅”张勋,粗鲁、无知、贪美。2002年,张勋在北京江西会馆庆生,京城名媛齐聚一堂。在演技上,张勋对刘的小妾垂涎三尺,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不久,他被任命为江苏省省长,并带兵南下。他在秦淮娶了一个叫小孺子的名妓。升任长汀巡抚后坐镇徐州,以天津人王克勤为妾,终于弥补了没有得到刘的遗憾。民国六年,张勋率“定武军”入京,与康有为一起支持恢复溥仪。他在大厅里目睹了刘的奇特风俗,不禁心花怒放,神往不已。丑剧复辟,皇帝让他做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还得娶刘。刘灵机一动,在谈婚论嫁前剪了辫子。张迅爱辫子,爱生活。那一年,“北虎”科派人到徐州劝张勋剪辫子。张文文大怒:“头可以断,辫子绝对不能剪!”没想到,这一次张勋爽快地答应了刘的要求,毫不犹豫地赶走了自己的妃子,讨好刘。由于段在天津马厂的许诺,组织了一支“起义军”直捣京师,逼迫张勋下台,张勋陷入困境,就这么算了。刘最终逃脱了张边帅的逼婚抢劫。
方与方可以说是20世纪初中国歌剧舞台上的一对黄金搭档。当时出版的书籍评论说,刘和梅郎都有使人长生不老的目的。他们的地位是崇高的,他们的魅力是独特的,就像两颗闪亮的星星。1918年《顺天时报》主持音乐之王评选。结果,梅兰芳以232865票获得男乐之王徽章,刘以238606票获得昆曲之王徽章。
两人从互相尊重到互相欣赏,彼此相爱,但这对恋人没能组成一个家庭。刘为什么不想和梅兰芳结婚?后来,她在回忆录中透露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那时候,我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时候也在艺术上有所成就,那些军阀和年轻人一个个攻击我。刘意识到中国京剧的发展离不开梅兰芳,这是个人爱情的小小牺牲,断送了中国京剧的前途。所以她不得不停止对梅兰芳的爱,以消除某些权贵借机陷害梅兰芳的借口,让他继续在京剧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后来,刘和崔这两个对自己很有感情的人越走越近,终于同居了。民国十三年,孙宝坻被任命为宰相,另一位心爱的吕冕被任命为陆军总长。崔的职务随即被取消。崔没敢留在北京。当天晚上,他带刘到天津租界定居,靠刘的一些私房钱生活。一年后,刘生了一个儿子。不久,崔病死,谣言四起,说是刘冕做的手脚。
陆眠多次托人向刘示爱。刘斩钉截铁地说:“鲁大师让我做他的二奶,还教他不要做梦,更不要做他的二奶。明媒要娶二奶,我鄙视。”我们家以前很穷,但也很无辜。他怎么样?哼,那只是衙门口吹喇叭的。他要是硬推我,死了就打他。伤害别人还不够!你还想要什么?从此,她洗去了刘所有的主角,触摸到了自己的孤独,离开了自己深爱的舞台。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发现了刘的隐居生活,遂收买他引诱刘赴日演出。她为河北省的灾民进行了许多慈善演出,并获得了报酬和所有捐款。得知安徽发生水灾后,奎用自己的积蓄捐了2000元银元和救灾物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总理委托田汉寻找刘的下落。周一,总理说,“你应该把你的技能传给后代。”1950年,在文化部的一次宴会上,周总理亲自为她斟酒,称赞是“中国戏曲的明珠”。在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周总理对大家说:“刘**不贪财,也不贪图富贵,所以在旧社会能这么强。”
建校后,增设了地方戏剧系。刘被聘为该校教师,并成为该校十佳教授之一。1964年,中国著名的音乐女王安详辞世,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义勇军进行曲》、《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等。
1、《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2、《军队进行曲》
《军队进行曲》作于1822年前后,是钢琴联弹曲《军队进行曲》中的第一首。用复三部曲式写成,描写了士兵行进时的雄姿和人们在街头欢迎士兵的场面。舒伯特所作的许多钢琴联弹曲中,包括三个进行曲集。
3、《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
4、《婚礼进行曲》
有两首著名的《婚礼进行曲》。一为门德尔松所作歌剧《仲夏夜之梦》的第五幕前奏曲,一为瓦格纳所作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开始时的一段混声合唱《婚礼大合唱》,因常用作婚礼音乐而得名《婚礼进行曲》,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
5、《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爱一个人,不是一辈子的事。爱一个人,是一个阶段的事。 她出身官宦世家,却在18岁背弃婚约与穷画家徐悲鸿私奔。 爱一个人只想一生一世,可终会有人中途下车。 46岁时,她面对悲鸿决绝的分居声明未有一丝妥协,转身投入有妇之夫张道藩怀抱。 可十年最美陪伴终抵不过倦鸟思归之意,她选择了放手成全,余生孑然一身独看夕阳。 她晚年执笔追忆一生,《我与悲鸿》和《我与道蕃》写尽一生恨与爱。 曾有人诟病她一生两段感情连名分都没有,晚景凄凉纯属自作。 其实她有时用力过猛看似一身傲骨,却是内心易碎只想追求心中的爱,纯粹跟着感觉走罢了。 她就是民国奇女子~蒋碧微。 01 爱得勇敢炽烈。 蒋碧微本名棠珍,只因出生时院中海棠花开正盛,祖父为其取名棠珍,希望她一生如海棠般绚烂,谁料她却如秋海棠般一生苦恋颇多坎坷。 蒋家世代诗书传家,父亲蒋梅笙学识渊博,棠珍在父亲教导之下,自幼就通读了除《红楼梦》外的其它经典名著,潜移默化养成了没有脂粉气却有豪侠义的天性。也许这就是其日后敢于漂洋过海私奔的底气。 棠珍13岁时被许给苏州豪族查家公子,可当她遇到儒雅多才的徐悲鸿,却结成了一段传奇孽缘。 悲鸿出身民间画师之家,家境与蒋家有着云泥之别,可其惊人的绘画天赋却深得蒋父看重,遂得以经常出入蒋家,邂逅了正值豆蔻年华的棠珍。 悲鸿昔日曾有一段痛苦的包办婚姻,只是妻儿早逝,他才得脱牢笼还原自由身。他初见棠珍只觉一股清风拂面,自与小脚前妻不同颇觉心仪。 而棠珍亦受父母对悲鸿赞不绝口的夸奖传染,对勤奋上进的悲鸿,产生了一种钦佩喜爱兼而有之的复杂情愫。 尤其尚在求学的查公子考试舞弊丑闻,更成了悲鸿加分项,棠珍内心愈发抗拒包办婚约。 恰在棠珍为婚期渐近日夜焦灼之时,悲鸿遇到留学机会欲邀其同行。 棠珍闻讯犹如拨云见日,一迭连声的喊着「 ”我愿意”。她为筹集资金甚至鼓足勇气第一次走进当铺。 游轮上悲鸿将刻有「 ”碧微”字样的戒指,套上棠珍的手指,轻轻的说:「 ”以后你就改名碧微吧”。她只觉新鲜莫名一切都那么美好。 蒋家父母发觉女儿私奔,只得谎称其猝逝了事。自此世上再无蒋棠珍,只有蒋碧微。那年碧微18岁,悲鸿22岁。 有时候,爱情是一股冲动,只凭着一腔孤勇。 其实碧微与悲鸿私奔前只有倾慕之情,并未有稳固的感情基础,彼此之间甚至连话都未说过。 可碧微性如高山巨瀑,为心中爱之自由,义无反顾与极其熟悉却又陌生的男人私奔。她爱的勇敢炽烈却很盲目,她不知现实生活除了理想与浪漫,还有更多艰辛。 02 爱得隐忍 碧微随悲鸿辗转日本、法国长达八年时间。初次欣赏异国风情,兴奋中的他们度过了一段缱绻缠绵的蜜月期。 碧微试着学过一段小提琴,悲鸿曾以此为模特为碧微画了一幅油画《琴课》。画中碧微的神情那么祥和优雅,令人直呼「 ”悲鸿笔下有烟霞”。 悲鸿留学法国虽是官费,可战乱年代官费经常无法按时寄达,以致两人经常囊中羞涩,可沉浸在爱情中的两人并不以为意。 悲鸿曾用卖画积攒的1000块钱,为碧微买了心仪的礼服。而碧微则用节省下的生活费,为悲鸿买了昂贵的怀表。也许那是两人婚姻中最难得的美好时光。 如烟花转瞬即逝,琐碎的柴米油盐消磨着彼此的耐心。 悲鸿心中画比天大,每天或画画或去观摩世界大师画展,将所有家务事一股脑皆抛给了碧微。 他们租住的公寓在六楼没有电梯,碧微有时为了一根火柴就要上下爬一百多阶楼梯。甚至有时家中实在揭不开锅了,碧微只得鼓足勇气找人借钱,却又张不开口。 生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碧微,何曾受过如此苦楚,可悲鸿对此视而不见依旧自顾自忙着画画。 生活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彼此之间的冷漠。 碧微虽是民国新女性,可她只醉心于名媛生活,对自己未来并没有清晰规划。 碧微在法国期间,只在语言学校短暂求学,基本在家赋闲。随着悲鸿画技突飞猛进,两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交流越来越少。 就如每次两人一起外出,悲鸿总是走的很快,把碧微远远抛在后面。虽然曾有朋友善意提醒,可两人同行时,悲鸿依旧健步如飞。也许这是两人感情生活最真实写照。 「 ”在巴黎的那些年,我始终没有进过什么学校,一方面固然由于生活困难,我要做家务;另一面方面也因为我一向是个不思进取的人,……徐先生对我的学业 更是不闻不问,一切听任我自己作主。” 生活窘困、悲鸿不懂体贴的冷漠,尤其是被悲鸿落下的时刻,碧微内心的失落、寂寞可想而知了。只是不知她可曾有些许后悔过? 爱情是奔跑速度最快的,却又是生长最慢的,多少人在爱情生长过程暴露出彼此差异,只是靠短暂的 掩盖隐忍。如果两人不为彼此改变自己,隐忍终将败给时间而爆发。 03 爱得硬核。 1927年,悲鸿与碧微结婚十年终于载誉归来。悲鸿回国后在多所高校任教,有了固定收入,碧微也诞下儿子伯阳。 社会声望、金钱、儿子都有了,可碧微并未感觉到苦尽甘来的幸福,两人早露端倪的矛盾却集中迸发。 碧微搬进了豪宅开始在家开Party办沙龙,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交优势为悲鸿广结人脉。可悲鸿一心只在艺术对此并不感冒,每每回家看到觥筹交错场景只有厌倦。 也许源于原生环境影响,碧微希望丈夫踏足仕途。她眼见悲鸿加入了田汉组织的南国社,深怕悲鸿被其左翼冒险行为连累,竟然私自跑到南国社拿回了悲鸿所有物品。 碧微爱悲鸿想控制悲鸿按自己路走,可不知她给的不是他想要的。 尤其是她强势控制行为抹杀了女人的可爱,所有的风华绝代都没有了意义,终致两人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渐行渐远。 等碧微察觉悲鸿异样为时已晚,他已和女学生孙多慈陷入狂热爱恋中。 悲鸿为真爱不顾世人眼光任性的如孩童,他不只帮多慈筹集资金办画展,甚至还多方运作为多慈争取官费留学名额。这些都是碧微未曾体验过的温情关爱。 一个女人可以为爱忍受贫穷,忍受孤独寂寞,但绝不能容忍丈夫背叛,那是女人最后底线。 碧微怒了,不但烧毁了多慈赠予徐家的枫树苗,搅黄了多慈留学机会,甚至还给孙家父母写信要他们管教女儿。 碧微上演了一场民国版原配手撕小三,却使悲鸿更加厌倦其强势与挑剔,一气之下追随多慈远走广西,并登报发表了分居声明。 悲鸿与蒋碧微女士,因意志不合断绝同居关系,此后悲鸿一切与蒋女士毫无干涉。兹恐社会未尽深知,特此声明。 18岁弃家追随,20年相伴只换的一句同居关系。碧微顿觉心灰意冷,愤把分居声明挂在墙上,并命名为「 ”碧微座右铭”。 也许就像她说的「 ”我一生了无所长,只有祖宗遗传给我的一生傲骨。”,她哪怕硬碰硬碎成一地粉末,也不再有一丝妥协与宽容。 当多慈嫁人,悲鸿无奈回归寻求复合时,碧微宁可将婚姻打破,也不愿有假的完整。 八年后悲鸿为娶廖静文,再次登报声明与碧微脱离关系。这次碧微未有一丝退让,狮子大开口直接要了一百万元赡养费,还有一百幅悲鸿画作。 二十八年婚姻就此画上句号,为爱私奔的美好早已烟消云散,唯留下抱怨与愤恨。 婚姻需要用心经营,两人应互相尊重理解。原生环境赋予两人不同的价值观,可悲鸿不懂碧微内心需求,碧微也不懂越强势的女人越抓不到喜欢的男人。 两人只抱怨对方,却从未想过为对方改变自己,也许他们的开始就是错误。 04 爱的笨拙。 碧微在悲鸿眼中是泼辣强势不可理喻的女人,可在另一个男人眼中却是优雅知性的女神。这个男人就是张道藩。 道蕃曾是悲鸿留学法国时的密友,他初见碧微惊为天人,也曾偷偷给碧微写信表达爱意。 只是那时的碧微已为 ,婉拒了道蕃情义,无奈之下道蕃只得娶了法国女孩苏珊,以驱散心中爱而不得的苦闷。 那年悲鸿弃家远遁广西,独留碧微带着两个孩子应对抗战爆发后的恐惧。这时道蕃来到碧微身边,陪她一起跑防空洞躲避日机轰炸。 道蕃生死关头的陪伴与悲鸿的冷漠,在碧微心中形成强大反差。强势的女人不一定强大,有时女人表面强势可能掩盖着内心脆弱的一面。碧微同样需要男人的安全感,她终选择与道蕃在一起了。 可当时两人都未脱离婚姻,道蕃给了碧微四种选择。 一、双方离婚后再公开结合;二、放弃一切,双双逃向远方;三、忍痛割爱,做精神上的恋人;四、与徐悲鸿离婚,暗地做张道藩的情人。 碧微选择了最后一条看似很笨很傻的路,可是她不想影响道蕃前程,当时道蕃已是 宣传部长,只要是对他最好的就是她的幸福。 碧微离婚后,道蕃也将妻女送到澳洲生活,碧微做了道蕃的情人,那是他们身心交融最幸福的时光。 他们年近五旬,却依然如青葱少年用几近肉麻的情书,倾诉浓情蜜意。他称她为「 ”雪”,她唤他「 ”宗”,两千封情书成了碧微余生爱的支撑。 廖一梅说:我们遇到性、遇到爱都不稀奇,我们要遇到了解。 碧微后随道蕃迁居台湾,道蕃体弱多病,碧微不辞辛苦亲侍在侧。道蕃病中性情多变,碧微也是颇多隐忍,她为爱甘愿成为小妇人,我们不得不为爱情的魔力叹服。 幸福时光终有尽头,毕竟他们之间还隔着苏珊。 苏珊曾给碧微来信,"道藩有一种浪漫想法,就是平两地之情,各安一室,你也是一个女人,明白一个妻子,要用多大的毅力和宽容,方能克服心里的不平。" 碧微看罢感同身受只有愧疚,她偷偷借道蕃名义给苏珊母女汇钱。当她听闻道蕃要去澳洲探望妻女时,她知道缘分已尽该离开了。 道蕃曾说等六十岁时,定娶碧微为妻,可六十岁时两人却分手了。碧微面对道蕃失约没吵没闹,安静离开只与姨侄相伴度余生。 曾有人说碧微太笨,不该对悲鸿强硬时寸步不让,该逼道蕃离婚时却又软弱无力。 其实碧微历尽沧桑,懂得了何为爱。也许对于爱情,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于审美,中年归向求知。碧微对悲鸿只是年少的一时情起,她对道蕃才是真爱。 碧微最后为成全道蕃,宁肯委屈自己,只想将他的躯体关闭在门外,而把他的影子铭刻在心中。 世间的爱没有绝对的非黑即白,更多的是黑白混杂的灰色地带。 简单如碧微一生只想跟着感觉走,硬核的铜豌豆化身懂得爱要轻拿轻放的小妇人,是非对错无需愧悔。也许真挚的爱无需形体相连,能得道蕃十年全身心的爱恋足矣。 我是岁月静好一世晴天,我手写我心,用笔书梦想,用笔连接你和我。
郁达夫(1895-1945),浙江富阳人,自幼聪颖,留学于日本,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这是郁达夫光辉的一面,但是我知道,郁达夫也是性情中人,他在日本的时候,一边手*一边大喊:祖国啊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强大。
前日读《南方周末》,言及抗战烽火连天时,郁达夫的老婆跟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私奔,郁达夫作有《贺新郎》:
忧患余生矣!纵齐倾钱塘湖水,奇羞难洗。欲返江东无面目,尾途中当死。耻说与,衡门墙茨。亲见桑中遗芍药,学青盲,假作痴聋耳。姑忍辱,毋多事。
匈奴未灭家何恃?且由他,莺莺燕燕,私欢弥子。留取吴钩拼大敌,宝剑岂能轻试?歼小丑,自然容易。别有戴天仇恨在,国倘亡,妻妾宁非妓?先逐寇,再驱雉。
郁达夫的生活放荡不羁,然而他却从不讳言,在日本的时候就是个嫖客,回国从母命娶孙荃为妻,婚后不断爆出婚外恋,其中轰动一时的共有3次:一是在安庆时与妓女海棠的荒唐恋情,二是在北京与银娣的交往,三是三十多岁时抛妻离子,追逐十九岁的杭州名花王映霞。
1927年1月28日,郁达夫为了阻止王映霞嫁为人妇,给王映霞写了一封情书,信中说:“我也不愿意打散这件喜事。可是王女士,人生只有一次的婚姻,结婚与情爱,有微妙的关系,但你须想想当你结婚年余之后,就不得不日日作家庭的主妇,或拖了小孩,袒胸哺乳等情形,我想你必能决定你现在所考虑的路。”为了说服王映霞,郁达夫还极尽劝服的能事:“你情愿做一个家庭的奴隶吗?你还是情愿做一个自由的女王?你的生活尽可以独立,你的自由,绝不应该就这样的轻轻抛弃……”
王映霞终于为郁达夫的一片痴情所感动,于1928年2月与郁达夫在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婚礼,据说两人的婚事还轰动杭州全城。当时柳亚子并赠诗郁达夫,其中“富春江上神仙侣”一句传诵一时。
李伯清说,老婆不能太漂亮。此话有道理,郁达夫的漂亮老婆格外吸引人,军统头子戴笠就是郁达夫的情敌,两人关系暧昧,情敌势大,郁达夫不得不易地发展,然后最后还是出事了,1936年,郁达夫南下福州做官,曾风闻自己的好友许绍棣"新借得一夫人",却也并没有成为心事,直到传来具体消息后,才一再发信请王映霞来闽,却了无音讯。
1938年,郁达夫携着许绍棣不愿与之结婚的王映霞赶赴武汉。此时的王映霞不断与许绍棣联络,以期还个"说法"给肚子里的孩子。而此时的许绍棣,却与王映霞为他介绍的用来续弦的**打得火热。此时的郁达夫发现了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三封情书。
愤怒的郁达夫在居然在报上登广告:王映霞女士鉴:乱世男女离合,本属寻常,汝与某君之关系,及搬去细软衣饰、现银款项、契据等,都不成问题,惟汝母及小孩等想念甚殷,乞告一地址。郁达夫启。
一时间弄得满城风雨,在郭沫若、田汉等人的劝说下,郁达夫登出致歉启事,两人重修旧好,奔赴南洋。在新加坡,没想通的郁达夫再次发表了《毁家诗纪》,极力地批判王映霞是毁家的罪人。王映霞知道后,立即写了答辩文及长信,同样寄给《大风》主编,对郁达夫进行了批判。
最终两人离婚了,王映霞走后,郁达夫非常懊悔,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大堤杨柳记依依,此去离多会自稀;
秋雨茂陵人独宿,凯风棘野雉双飞。
纵无七子为衷社,尚有三春各恋晖;
愁听灯前儿辈语,阿娘真个几时归。
郁达夫希望以母子之情去打动王映霞,妄想她幡然悔悟,重回他的怀抱,但是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呢。
后来郁达夫在新加坡与广播电台工作的李筱英同居,稍后,战火迫近新加坡。郁达夫辗转逃到印尼,娶了华侨少 女何丽有为妻。
而王映霞回到重庆,在昔日相好戴笠帮助下出入高层,最终与钟贤道结婚。
几十年过去,人们仍谈论郁达夫与王映霞的关系。郁达夫曾当面骂王映霞为*妇。 王映霞直到八十岁的高龄,笔下仍称郁达夫是“疯子”。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达夫,性情中人也。
镜头想要捕捉的袁泉,却只想活在舞台上
黄渤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个女演员:转身一秒钟就可以切换情绪的演员,每个动作都有六个方面、七层角度。八种表演。
任何一个真正打磨演技的演员,是可以演到观众心坎里去的。
黄渤所欣赏的这个女演员,是袁泉。
1、
她仿佛是一个眼里有星星的人,在这个繁复世间,遵从内心,年入四十人淡如菊。镜头之外的平凡岁月当中不断的沉淀自我。
她说,契诃夫的一些话剧只有过了四十岁的女人才可以演出其中的韵味。
她对喜欢自己的粉丝说:我们都是认真地年轻过的,也期待我们一切认真的老去。眼神恳切而恬淡。
她从未想过去争什么,可是好多东西却争着抢她。
不动声色的人,往往有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提起她,总免不了提起文艺,可是镜头下的她,却总是习惯于做配角,被问到为什么不去做主角的时候,她只是淡淡的说:因为这一次我终于可以不再文艺了。
她饰演过太多深入人心的角色,她的每一次亮相都好像是惊鸿一瞥。
她是《小鱼儿与花无缺》里果敢机智的苏樱。
她是《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用一个眼神就将绝望心境表现出来的吴**。
她是《黄金时代》中孤傲和坚韧的梅志。
她是身上自带文艺气质的袁泉。
2、
有人说,袁泉凭借着《我的前半生》爆红。
可是对于袁泉来说,这样的爆红她也根本不在乎,她的厉害,不是一个爆红可以概括的。她只不过是安静的坚守着自己的舞台。
袁泉的前半生一直过的很文艺,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说的话,怕是灿烂。
1977年出生的袁泉已经四十岁了,四十岁的她成为了人人羡慕的高级脸。
四十年前,袁泉出生在湖北一个普通家庭,11岁那年,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老师破格录取这个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姑娘。
外出上学的生活并没有那么轻松,袁泉是那种内向而隐忍的女孩子,她不哭不闹,永远都是让人放心的懂事的样子。可是,她却仍会晚上一个人的时候哭,当然,是那种不出声音哭。
小小年纪和父母打电话从来不说想回家,永远都是过的好。
仿佛那些夜晚的泪水都没有流过一样。
她坚强到让人心疼,可就是这样的一段经历让瘦弱的袁泉看起来总是有一股子力量。
袁泉的安静,有种水滴石穿般的力量。
不能在突然间抓住你的心,但能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让人动容。
姚谦在书里说她:沉静并不是她的全部,当需要表达的时候,她总有股力量,而且是很狠的力量。就像窗外看似安静却下得大地苍茫的大雪。
她这一辈子过的不算荡气回肠,作为一个女演员,知名度并不高。
但总有些珍贵的东西缓慢沉淀了下来,被时间如琥珀一般包裹,比如她的话剧和舞台。
3、
还没有毕业的时候袁泉就已经凭借《春天的狂想》斩获了金鸡**节最佳女配角,对于一个还没有毕业的女大学生来说,这个奖项仿佛意味着前途的光明。
之后有一年半的时间她没有接戏,呆在学校里安心上课。她每天早上都坚持“出晨功”,站在中戏小花园欧阳予倩的铜像后面念“八百标兵奔北坡”,练习吐字发音。
中戏的同学田征说袁泉,就连坐姿都是一成不变,总是腰打的笔直,腿并拢放在膝上。“她会是一个非常非常讲规矩的人。”
然而,她没有选择镜头,她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舞台,把精力投放到了话剧表演。
毕业之后袁泉成为班里唯一一个直接被分配到国家话剧院的女演员。
她在话剧舞台上不断打磨自己的演技,对于表演,她一直都是认真的。
2007年,袁泉被选入中国戏剧名人堂,和她一起入选的是老舍、曹禺、田汉等戏剧界的大师级人物。
那一年,她30岁,是所有入选者中最年轻的。
她凭什么可以获此殊荣?
她是《梁祝》里的祝英台。
她是《琥珀》里的沈小优。
她是《暗恋桃花源》里的云之凡。
她是《简爱》里的简爱。
她是《活着》里的家珍。
她是《青蛇》里的白素贞。
这些都是话剧界响当当的优秀名作,而这些也都是袁泉的代表作。
赖声川说:袁泉是继林青霞之后最优秀的女演员。
她自己说过:舞台是我毕生所爱,每天除了读书上课,我想24小时住在剧院。
直到现在,,她每次登台之前都会认真洗手、刷牙、喷香水。在别人看来这或许是不必要的讲究,但对她来说,这正说明她对这一行业的热爱和重视,她把每次演出都当做第一次来认真对待。
袁泉的好,要慢性子的人才咂的出。
虽然时间让袁泉的胶原蛋白都消失殆尽,眼窝渐渐凹陷,然而,就是那双欧式双眼皮和立体的轮廓,她整个人才是高级的气质。
她的气质独特,在一堆玻尿酸脸里杀出来,让人倍感清新。
她不是第一眼看上去就让人惊艳的大美人,但就是越来越耐看。
她的气质不是靠着奢侈品营造出来的,她的质感,来自每一个不经意。
中戏96级的班主任常莉这样评价袁泉:她不会突然红,她是属于那种逐渐红起来的演员。
4、
娱乐圈的爱情支撑着八卦新闻的发展,而袁泉这个娱乐圈的女演员,却和初恋结了婚。
袁泉来自中戏96级,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班级,所以七朵金花,无论是谁都得被贴上这个标签。
梅婷与大导演鄢颇闪婚又离婚,嫁给了摄影师;胡静嫁给了马来西亚富商朱兆祥;章子怡几起几落嫁给了汪峰;秦海璐恋过富商李厚霖,后来嫁给了演员王新军;曾黎谈过几次恋爱,但一直未婚。
仿佛这才是娱乐圈的女演员应该有的爱情的样子。
可袁泉是个例外,12年的爱情长跑,她嫁给了初恋,仿佛嫁给爱情最初的样子。
他们的爱情,在一场雨中开始。夏雨的告白在淅淅沥沥的雨声当中格外动人。
2007年,两人曾被传言爱情长跑中断。
然而在当年的金鹰**节闭幕式,夏雨拉起了袁泉的手,这一拉,就是一辈子。
2009年,他们结婚。
没有举办隆重的婚礼,甚至连婚纱照都足够随性。
地点在母校。
就像袁泉的安静一样简约,但他们的幸福透过照片由内而外散发出来。
今年是他们在一起的第18个年头。
他们相识在彼此对于爱情的憧憬,淌过这岁月之后更加握紧彼此的手。
常莉说: “袁泉表演夏雨来看,夏雨表演的时候袁泉来看,这种关系也真的是不容易。他们也不张扬我和谁谁好,就一直这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的过来了。”
他们在这静好的岁月当中,仔细的经营着自己的小幸福。
庆山说:愿过去、今生、来世,都曾互相馈赠、成全,以此成为相认的一个微笑,不改初心。愿我们清凉、自在,得到不枯竭的源泉,不熄灭的灯。
5、
袁泉被媒体拍到的照片大多随意而自然,素颜,但是简单的服饰却盖不住她优雅的气质。
恐怕美人在骨不在皮说的就是袁泉这样的女人。
她高且瘦,所以整个人更加的显出那股子清冷。
她的优雅源自她那一种舒服不刻意的自然状态,她可以把旗袍穿的没有一丝的风尘味。
她不争不抢,专心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也在不断的挑战自己,塑造着不同的角色。
在成为母亲之后,变的更加柔软,在岁月面前,依旧从容优雅,
12岁的时候,袁泉唱《霸王别姬》,唱到虞姬与霸王帐中别离的那一段,她哭了。
小孩子并不能懂得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袁泉的善感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
袁泉深爱廖一梅的那句:所有的爱情都是悲哀的,可尽管悲哀,依然是我们知道的最美好的。
愿她可以在接下来的岁月当中,依旧生活的从容不迫。
“新凤霞去世之后,他已不再能说话了,是唐瑜米寿,在“夜上海”。吃饭之后,唐瑜的夫人叫我,说:“吴祖光要和你照张相。”我当时愣了一下。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他当时不怎么说话,只吃饭。就这样他拉着我的手和他照了一张相。”
多年以后,再回忆起这段场景时,吕恩自言自语:“吴祖光对我还是有感情的。”
吕恩
因一张合影而念兹在兹,我想,大抵是因为,吕恩和吴祖光自相识到结婚,从未有过一张合影吧。
只是,这一张合影距离他们离婚,整整迟到了50年。
1938年,因家乡沦陷,吕恩被迫走上逃亡之路,从江苏常熟逃到重庆后,她考上了同样从南京迁往重庆的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由此开启了她漫长的演艺生涯。
彼时,未来誉满全国的戏剧家曹禺和吴祖光,一个在这里任教务主任,另一个则给校长当秘书。他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走进吕恩的人生。
曹禺后来成为了吕恩的挚友,一生联络有亲。而吴祖光,则成为了她短暂的爱人,一生都在耿耿于怀。
吴祖光
吴祖光出身书香世家,自幼浸润于书香翰墨中,中学时便在文学方面显山露水,可贵的是,这位公子不仅才华横溢,还颇具宋公明之风,生平一大喜好,便是交游请客。因乐善好施、仗义疏财,为此还获得“散财童子”的雅号。
吕恩进入学校不久,就被吴祖光列入了请客名单。
这一年,话剧《凤凰城》刚演出,吴祖光便大请其客,其中不乏一些文艺界名流,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吕恩竟然也在其中。
彼时的吕恩,初到戏剧学校不久,还没开过课,不过住在宿舍而已。与这位校长秘书并没有多少交集,起码在吕恩看来,他们甚至连普通朋友都算不上。
两人熟悉后,吕恩想起这次饭局时表示疑惑:
“我刚刚进学校,你怎么把我也请去?”
“我喜欢你呀!”
彼时的吕恩,年方17岁,而吴祖光,不过21岁。
吴祖光性情爽朗,尤爱玩笑。按当时的情形和吴祖光慷慨大方的性情,即便说“喜欢”,也不过是单纯的朋友间的喜爱而已,与男女之情大抵是没有关系的。
事实上,他真正追求吕恩时,已经是五年以后的事了。
吕恩自戏剧学校毕业后,进入中央青年剧社当起了职业演员。而吴祖光亦离开学校做起了编导委员,两人从师生关系变为了同事关系。
1943年,话剧《牛郎织女》在成都演出,作为创作者和演员,两人双双赶赴成都,在这一段时间的相处中,两人的关系的愈渐密切。
《牛郎织女》完美落幕后,吕恩回到了重庆,被朋友带进了“二流堂”,这里是文艺青年聚集地,演员赵丹、秦怡、张瑞芳,作家郁风、丁聪、张乐平等等,一度在这里挥毫泼墨、畅谈理想。
至于吴祖光,则留在了峨眉山再创新作。
而在这一段分别的日子,他们鸿雁传书,确立了关系。
有意思的是,在那几个月里,每每吴祖光的来信,除了吕恩,同住“二流堂”的秦怡也会收到一封。久而久之,“二流堂”的成员都知道,吴祖光不仅和吕恩谈恋爱,还屡屡对秦怡发出爱的攻势,情书不断。
更有意思的是,吴祖光与秦怡通信,吕恩也心知肚明,但她却毫无感觉,更谈不上嫉妒和吃醋,多年以后再回忆这种感觉,吕恩尤不得其解:
“我很奇怪我的感情,很有意思,他对别人说,:‘要是吕恩嫉妒,她就有爱我的意思了’,可我就是不嫉妒。”
1944年冬,吴祖光回到重庆后,住进了“二流堂”,并与吕恩同居一处。
秦怡
这一年,17岁的新凤霞跟随剧团,从天津一路闯荡至山东青岛,开始被捧到主演。彼时距离她到达吴祖光的人生现场,还有6年。
而作为飞行员的胡业祥则在前方作战,彼时的他亦想不到会跟一个叫吕恩的女子产生纠葛,而且这个女子和他的堂姐胡蝶同事演艺事业。
自确立关系至同居,吴祖光和吕恩都未曾提过结婚一事。直到抗战结束,吕恩与“二流堂”一众青年一样返回家乡时,发生了一件事。
吕恩有一同乡的表兄,大学毕业后至印度某基地工作,此地荒无人烟,表兄难忍孤独时,会给识字的吕恩写信。
这表兄家里,有一女子是他找来照顾母亲的,久而久之,母亲便视其为儿媳,命令表兄与其订婚,表兄远在天边,又思及战乱时期,能有个人宽慰母怀也不错,答应了。
吕恩
可抗战一结束,这表兄就反悔了,要放女子出去嫁人,女子死活不肯,还闹着要自尽。与此同时,她还听说自己心上人爱上了表妹吕恩,两人甚至在外面有了孩子。
所以一听闻吕恩回家,便马不停蹄赶来探消息。吕母心知肚明,告诉了女儿,吕恩听后又气又怕。
很巧的,吴祖光事先没与吕恩沟通,当天就来到了吕家。是夜,吕母与其畅谈一夜,甚为满意,当下就命吕恩与吴祖光结婚。
三天后,两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叶圣陶和夏衍为主婚人。而两人连一张结婚照都来不及拍。
纵观吕恩和吴祖光的感情发展,从一开始吴祖光同时给吕恩和秦怡写信,到后来一夜决定结婚,这种情感里,爱情的成分极少,更多的应该是一对性情直爽随和的年轻男女相互的仰慕而已。相较于恋人,他们更像是朋友。
是以,一旦步入婚姻,有了责任和约束,各种矛盾便开始显现出来。
吕恩英气十足,活泼好动,每每于舞池和赵丹等人翩翩起舞,吴祖光则成了背景板。
而一到了让吴祖光沉迷其中的梨园之中,吕恩就只有歪头大睡的份。
他们的工作作息时间、生活饮食习惯,亦是南辕北辙。
两人似乎变成两条平行线,各自走着自己的轨道,难再交集。与此同时,吴祖光渐渐名闻孤岛,吕恩渐渐被人称呼为“吴太太”,这在清高孤傲的吕恩看来,有种不被尊重的意思,颇觉不适应。
这一段婚姻,维持了五年后,于1949年和平结束。
也是这一年,吴祖光从香港回到北京,收入大幅度下降,一度拮据,吕恩便将房子抵押,所得几千元悉数交给了吴祖光,外加一个新买的莱卡相机和一套辅助设备。“你是当导演的,回去后拍戏采景用。”
吴祖光与新凤霞
相较于诸如叶浅予、田汉、章含之这些大师名媛们离婚后的鸡飞狗跳,吕恩和吴祖光的分手,实在是体面到极致。由此亦见,当初两人走到一起,更多是被对方的人品和才华所吸引,反而令人自私和疯狂的爱情是极少的,所以离开时才会那么地敬重。
只是,后来,吕恩到底也因一事耿耿于怀了几十年。
我常在想,吕恩当初送吴祖光莱卡相机,除了她所说的理由,或许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她与吴祖光自相识到离婚,一张合影都没有。即便英豪阔大,到底是个女孩儿,多少会有些遗憾吧,所以用一个相机作为心理上的补偿。
那个时代,一个相机的价格,可以与一辆汽车比肩。谁曾想,几个月后,吴祖光便将这份心意糟蹋了。
回北京后,吴祖光在老舍先生的介绍下,与新凤霞谈起了恋爱,1951年两人成婚,因为经济紧张,吴祖光将莱卡相机卖出换钱请客。
吕恩听说后,如鲠在喉,又不知与何人说。
再后来,吕恩与郁风提起,在郁风的开解下才释怀。直至晚年受访,她说起此事,仍难免落寞:
“想想也是,我送他了怎么能限制他呢?所以现在也觉得没什么。”
吴祖光找到了他的挚爱新凤霞,共普了一曲“霞光之恋”,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纵然其中波折不断,磨难连连,但吴祖光仍认为自己“生正逢时”,我想,很大原因在他遇到了新凤霞吧。
而吕恩的运气也不差,在吴祖光与新凤霞婚后不久,飞行员胡业祥便走进了她的生命,胡业祥是“**皇后”胡蝶的堂弟,倒是让吕恩近距离接触了这位偶像一番。
而后两人琴瑟和鸣,所育之子考取清华大学水利系,这等成绩在艺术界子弟中,大约是不多见的。
或许因为分开后各自太过精彩,互不相扰。让人愈加坚信,吕恩和吴祖光是没有爱情的。恐怕连吕恩都这么认为,所以在被患有语言障碍的吴祖光邀请合影时,才会心有戚戚焉:“吴祖光对我还是有感情的。”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这是一个为大多数人认可的结论,当然也是一个符合戏剧艺术的基本风貌的认识。一部剧作的演出,总是一次集体劳动的成果:剧作家提供演出脚本即戏剧文学文本,美术家、化妆师、灯光师通力合作完成舞台布景的设计、人物的造型等,音乐家(乐师)完成戏剧音乐、唱腔的创作,而演员则通过自己的形体表演来展示整个剧情。在这里,文学、美术、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类型相互融汇,既取消了各自的独立性,又通过它们自身具有的不可为其它艺术所替代的独特作用的发挥,综合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艺术的综合性是在"外在的综合"和"内在的综合"两个层面上发生的。无论从"外在的综合"来看,还是从"内在的综合"来看,戏剧无论如何不能缺少的是演员和观众,以及一个可供演员表演的空间即舞台。戏剧是一个通过舞台空间发生在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事件"。它的核心因素是演员在舞台空间中的表演。
戏剧作为一个通过舞台空间发生在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事件",使它必然地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它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由连续的"动作"构成的戏剧事件,即剧情,同时,它必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即舞台上完成对于剧情的展示。从具体文本的实际形态来看,一篇小说和一首歌也都有一定的长度,因此也包含一个相对明晰的时间段落,但是,从理论上说,小说和诗歌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只要可能,它们的篇幅甚至可以无限度地延长。但一出戏却不能没有时间限度地无休止地演下去,它必须考虑到观众的耐性和演员的承受力,因此它必须被限定在一个人为的、被硬性规定的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长度之内。同时,虽然戏剧展示的剧情于小说叙述的"故事"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它们都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过一定的社会生活事件的艺术化的表现,但由于不受时空的限制,小说的艺术空间的开放性与现实生活空间的开放性是大体一致的。而戏剧则永远必须面对生活空间的无限开放性和演出空间的有限封闭性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戏剧只能展示宜于被直观展示的内容。
综上所述,戏剧艺术的特点我们可以概括为艺术的综合性、演员在舞台空间中的直观表演性和由此而来的时空限制性。
相应的,戏剧文学文本具有的戏剧价值,也集中在有效地突出戏剧的表演性和处理好时空关系这一层面上体现出来。
戏剧文学文本的特征
戏剧文学文本以"语言"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这一点当然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与诗歌、小说、散文等其它语言艺术形式相比,戏剧文学文本却受到更多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看,诗人可以仅仅为了自娱或自我宣泄而写诗,因而他甚至可以完全不考虑读者的因素。但剧作家不能这样。剧作家在创作剧本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演员的表演,要考虑舞台的限制,而且更要考虑观众,他必须能够激发并保持观众"看戏"的兴趣。因此,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剧本,首先必须有强有力的戏剧情境的设置和由特定戏剧情境引发的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必须包含连锁的、不断上升的戏剧动作。换句话说,剧作家必须善于在有限的戏剧场景的展示中,充分揭示不同戏剧人物(角色)之间、戏剧人物与环境之间,或者戏剧人物内心诸般欲望、意念之间等的矛盾冲突,形成一系列强有力的动作与反动作,从而将剧情推向高潮。没有戏剧冲突,因而也不具备动性的剧本,是无法用于演出的,同时,它也不可能吸引观众。
戏剧文学文本当然也是一种语言艺术作品。但是,与其它文学文本样式,特别是小说比较,戏剧文学文本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构成剧本主体的是对于戏剧人物语言的"模仿"。作为剧本存在形式的语言只有两种,即人物语言和必须用括号"括"起来的舞台指示语。语言在小说中主要承担的是叙事的功能,叙述人语言和人物语言交并在一起,共同完成故事的叙述。而在剧本中,放在括号里的舞台指示语虽然也可以是描述性的,但它不能被看成是小说中的叙述人语言,因为它不承担故事的叙述,而只是戏剧演出的"此刻"关于舞台场景或戏剧人物动作的一种提示和说明,而且,一般来说,它们也必须是展示性的,而不能成为一种"讲述"。构成戏剧文本主体的戏剧人物语言,即对白、独白、旁白以及唱词等,则已经成为一种展示人物性格和推动剧情发展的言语动作,它本身就是戏剧动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使戏剧人物语言必须具有两个同等重要的功能:其一,它必须能够充分显示人物意愿、意图或意志,必须能够揭示出人物与人物之间以及人物内心各种隐秘的欲望、意念之间的矛盾冲突,即它必须承担其推动剧情发展的功能。剧本中有关戏剧情境的设置、戏剧冲突的展开、戏剧情节的展示等,都是依靠人物行动以及体现人物行动的人物语言(台词)完成的。只有具有充分动作性因而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语言,才能被看成是一种戏剧动作或者戏剧动作的组成部分。其二,戏剧人物语言必须能够充分展示人物性格,即承担起显示人物个性塑造人物的功能。剧本不可能像小说文本那样通过其它艺术手段来刻划人物性格,通过戏剧人物语言来展示人物个性,是剧本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手段,上面关于戏剧艺术以及与戏剧艺术相关的剧本特定的讨论,可以给我们提供解读戏剧文本的大致的途径。和其它类型文学文本的解读一样,戏剧文学文本的解读当然也是在语言的层面上展开的。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剧本包含的一切都是依靠而且只能依靠戏剧人物语言加以展示,剧作家不可能像小说家那样借助一个叙述者的讲述,来解释人物行为和事件并暗示读者必须怎样理解他们。因此,比较而言,剧本阅读中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语感能力、艺术推想能力去感受、体验并作出理解的内容更多。比如我们必须能够通过人物语言准确把握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体察特定情境中人物的心理、愿望,我们必须能够通过人物语言把握戏剧冲突以及冲突中的人物动作,同时,当然也是更重要的,我们还要能够通过人物语言的体味准确理解人物性格。
与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文本的解读有所区别的,由于剧本文学的和戏剧的双重价值,在剧本解读中,解读者的"舞台感"的建立也是必要的。所谓"舞台感",即要能够通过戏剧人物语言及人物动作的把握,结合舞台指示语,建构起舞台演出的视听形象。好的剧本终归应该是可以共戏剧演出的"脚本"。剧作家在创作剧本时,正象他必须顾及观众一样,也必须考虑舞台,剧作家的"舞台感"会影响到他对于包括舞台分割在内的戏剧场景的处理、戏剧技巧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对人物语言的锤炼。因此,读者相应的"舞台感"的建立,对于深入理解剧情、人物以及剧作家的艺术匠心,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至少,这种"舞台感"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对于剧作的艺术效果、剧本的戏剧价值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在结束这一个概述的时候,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我们这里谈到的问题,只涉及到戏剧艺术戏剧文学文本以及戏剧文学文本解读的一些突出的特点,而不是有关这些问题的全面的理论化的论述。戏剧发展到今天,众多的戏剧流派、众多的戏剧品种、以及众多的实验性的戏剧艺术表现技巧的探索,使戏剧文学文本与其它类型的文学文本一样,呈现出复杂的景观。要想在有限的篇幅中对与戏剧及戏剧文学文本有关的问题作全面的论述,既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也只能有待我们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去完成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