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农村举办婚宴很简单。客人简单吃完饭就可以回家了。没有复杂的仪式,也能体现国与国之间传统文化的痛苦。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婚礼只能代表一种仪式。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不办婚礼也可以走下去。新人会邀请亲戚朋友参加婚礼。韩国有一个特别的婚礼场所,是一个很大的写字楼,每一层楼都可以举行婚礼。时间大多选在中午,那里有一排排的椅子,男方的朋友坐在左边,女方的朋友坐在右边。
新人会穿着西式的衣服和婚纱出现,走在白色的地毯上(韩国本来因为抵制中国不喜欢红色)。朋友送的红包也是白色的,里面的钱不超过5万元,否则会被认为涉嫌行贿。仪式和这里一样,不再啰嗦。然后,新婚夫妇要换上韩国传统服装,新娘要跪在婆婆面前,婆婆要抓一把红枣撒在上面,新娘要用衣服的正面带在身上,然后开始数红枣的数量,一定要数成偶数,这样才吉利,如果是奇数,偷偷摘下一个。
然后夫妻俩家会给每位客人一张饭票,客人拿着饭票去指定的餐厅吃饭。没有类似中国的敬酒过程。饭也就一碗面,一碟咸菜,一杯水。这是韩国人的习惯。毕竟不像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他们认为面条最珍贵(电视《大长今》里有提到),所以韩国人问结婚不像“什么时候吃喜糖?”而是“你什么时候请我吃面?”。在一段视频中,博主受邀参加一个韩国村庄的婚礼。
视频开头是给新人发红包,但封面其实是白色的,和中国人喜欢红色的想法完全不一样。进了一家小饭馆后,我坐在椅子上,发现桌子上只有几块咸菜,没有任何硬菜。年糕在韩国随处可见,在中国也常有。但是这些菜一点都不丰富,真的很震撼。和中式婚礼完全不一样。我们非常重视硬菜,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地区,我们经常为每个人准备一些海鲜。
韩国传统婚礼习俗和礼仪
1婚谈
在韩国的传统婚礼举办前,男女双方家人都要通过媒人互相了解对方的家庭状况、学识以及人品等。如果互相有好感的话就先要父母们相见,所以有的时候本人结婚前并没有看到过对方。互相同意结婚后,一般男方先把“请婚书”送给女方。女方如果有结婚的想法就把“许婚书”送给男方,然后议婚成立。
2纳采
收到许婚书,男方家会写上“纳采文”和“四柱”,用红布裹装送给新娘家。收到“四柱”的新娘家就会认真参考将要举办婚礼的新郎和新娘的出生年月,选择婚礼的日期和时间,然后在白纸上写出“涓吉”再送给新郎家。
注:
——四柱:按着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录出生年月和出生时间的信。
——纳采文:对许婚的感谢文章和让对方选出结婚日期和时间的问候。
——涓吉:在传统婚礼上接受四柱单子的新娘家把择日单子送给新郎家的事,并请男方告诉女方在举行婚礼时新郎要穿的服装号码(大小)的信。
3纳币
新郎家从新娘家收到信(涓吉)后,把新娘在婚礼时要穿的“采缎”和“婚书”用婚书箱送到新娘家。其中,采缎一般是在婚礼前一个月送。举行婚礼之前把“币物”和 “婚书”以及“封采”装在一起跟“物品目录”一起送去,这叫做“函”。 新娘把和结婚时需要的物品以及费用一起收到的“婚书”、“纳采”和“四柱”会一辈子诚心的保管,表示自己对丈夫的一片丹心,直到人生走到尽头时,这些东西会陪伴她进棺材。
注:
——纳币:婚姻时四柱单子交换结束后,证明订婚的聘礼,新郎家把礼物送给新娘家。
——采缎:在纳币时新郎家送给新娘家的礼物,主要装有蓝色和红色的绸缎,因此叫采缎。
——封采:一般家庭条件富裕的话多装一些别的衣料,这叫封采。
——币物:送给新娘的礼物。
——婚书:婚姻时新郎家跟礼单一起送给新娘家的信。
——函:婚书和礼单装在箱子里送给新娘家。各地风俗各有不同,大部分叫纳币或者封采。背上函(箱子)去新娘家的人一般是年纪较大、有子有女的多福之人。收到函(箱子)的新娘母亲要先保管婚书,直到出嫁的女儿生了孩子,恭敬公公和婆婆,觉得女儿不会回到娘家时才会把婚书送给女儿。
4醮子礼
准新郎按着传统对两家的礼节活动结束后,在举行婚礼的当天,新郎要早起床,如果有祠堂的话要先到那儿,如果没有的话要让父母坐定,郑重地给他们磕头。磕头结束后,新郎要跪在父母面前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并说要迎接新人(妻子)好好的认真生活,向父母的恩惠表示感谢,然后来到婚礼厅。
准新娘也要在举行结婚的当天早晨向父母磕头表示感谢,然后去婚礼厅。
5奠雁礼
新郎打理结束后,在家人的指引下前往新娘家举办婚礼仪式。“娶媳妇”时一般是步行前往新娘家,但也会有人让新郎乘坐马匹去新娘家。新郎到达新娘家的大门前时,新娘家的代表出来迎接客人,把他们引入家里。
新郎进了大门时要跨越在院子里放着的“火”盆,这意味着赶走恶鬼的意思。
新郎把带来的大雁放在桌上,然后磕头两次。这时丈母娘出来端着大雁桌走进屋里。
大雁象征着白头偕老,表示一次结缘终生不变。过去用的是活的雁,现在使用的是木头做的雁。
注:
——奠雁礼:婚姻仪式的第一个程序,新郎送大雁的仪式叫奠雁礼。让人们学习大雁拥有的三种德:
第一:大雁代表一旦约定爱情就永远遵守。活着的时候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伙伴,决不会再找另一个伙伴。
第二:大雁飞的时候排着行列遵守上下的规矩,前面飞的大雁叫出声后面的大雁也会回应,表示尊重礼仪。
第三:大雁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借鉴大雁的这种习性,表示要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优秀的业绩,永远多福的生活。
6交拜礼
新郎奠雁礼结束后,站在新娘家的大厅或者院子里已经准备好的大礼桌的婚礼厅东边。在屋里等待的新娘,从新郎进大门后开始在头上戴簇儿(也叫簇冠),为了喜庆的日子不让恶鬼接近新娘,新娘的左右脸上还要贴上用红纸做的胭脂,眉心也要贴上一个,然后准备去婚礼厅。新郎和新娘在婚礼厅见面,相见结束后新郎和新娘对拜,按着东方哲学宇宙观的阴阳原理,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新郎为阳,新娘为阴,尤其是在“冠婚祭礼”的大礼时,要用双倍的数量磕头,因此新娘向新郎拜两次,新郎回拜一次,新娘新郎再重复一次。
7合卺礼
交拜礼结束后合卺礼开始,新郎跪下新娘坐着,旁人在绕青丝、绕红丝的酒盏上斟酒,新娘弯腰揖礼。旁人把酒盏先端到大礼桌左边,再端到右边,然后才端到大礼桌上面给新郎,这时新郎要舔一舔酒再给新娘,最后把酒盏拿开。这时候的酒叫合欢酒,合卺礼结束后,客人们把放在大礼桌上的大枣、栗子都装在新郎的兜里,预示让小夫妻早生孩子。
8新婚之夜
在新娘家结束婚礼仪式后,到了晚上安排他们住的房间叫“新房”。他们过初夜时有一种风俗就是偷看新房。偷看新房的由来很多,其中一个是说:过去为了早点传宗接代,存在早婚的风俗,平时单相思新娘的人或者偷偷有交往的青年,在初夜时把新娘抢走,所以开始守护新房;还有一个说法是“好事多魔”,喜庆时怕恶鬼接近,因此守护新房。
9于归新行
在新娘家的婚姻仪式结束后,要留在新娘家逗留3天,然后新郎跟新娘一起回家,这叫于归或者新行。于归日之前,新娘家准备送给婆家的大枣和肉之类的币帛饮食。新行时几乎所有的新娘都要坐上轿子去新郎家。到了新郎家后,人们出来撒大豆、小红豆、棉籽、盐等,并在大门里面燃起柴火,让新娘跨过去,这表示赶走杂鬼的意思,这些风俗现在也能看到。
——币帛饮食:新娘首次相见公公婆婆时在桌上摆的大枣等的饮食。
10币帛礼
从新娘家带来的饮食放在桌上,夫妻在公公婆婆面前行礼,并介绍家人和亲戚的顺序。这时只有新娘给家人磕头,新郎则站在桌子旁边给新娘介绍家人。如果祖父祖母在的话会给他们另准备一桌,先给父母磕头后再给祖父祖母磕头,在给直系兄弟磕头后才会给叔叔以及家人磕头。
前段几天撒贝宁与女朋友李白结婚的事情可以说是刷满了整个网络,平常以为是个没什么名气的明星,可却在关键时刻收到了很多人的祝福,在北京这个地方结婚也是有着很多风俗的哦!
按照传统的方式北京地区人士说亲时,要先托媒人往女家问名,将男女生年属相相合,只要双方生肖并无相冲,即可合婚。婚约确定后,男家便要择吉日,带备红柬(婚书)举行订婚礼,男家要给女家送上衣物,首饰,洋酒及果饼等礼物,叫“过礼”,但这只是“小定礼”。
婚期前一个月,得送“大定礼”,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鹅,样样俱全。至吉日临近,男家还要给女家送上“催妆”礼,计有猪羊肉,干面,年糕等。女家在男家“催妆”后,便要立即将嫁妆送往男家,以装设新房。
新娘到达男家进门前,新郎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之后新娘跨过火盆,方可进门。然后,新郎新娘双双拜天地,入新房“坐帐”,并一起吃“子孙饽饽”(饺子)及长寿面,并饮交杯酒等。婚后第三天,新姑爷陪伴新媳妇回门,叩拜岳父母。
北京结婚习俗之聘礼
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送彩礼往女家,表明聘定女方为妻。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聘”是婚礼前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北京结婚习俗之陪嫁
女方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一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中等人家陪嫁一般为24抬、32抬,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嫁个女儿也不容易啊!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电器,这个比较实用)
北京结婚习俗之娶亲
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算给双方的家境来了一场大展示。“娶亲太太”扮演着重要角色,随喜轿执事上门迎亲,引导行礼。她主持婚礼仪式,另有傧相指导新郎新娘完成婚礼礼节。
北京结婚习俗之洞房坐帐
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拜堂后要“闹新房”。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仪式。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发达兴旺的主题。
北京结婚习俗之回门
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
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新婚夫妇喝酒。饭后,新郎独自回家,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回来。到了此时,一场富有戏剧色彩的婚礼才告闭幕。虽然现在这年代已经很少有媒人拉红线也没有人信什么八字之合了,但是精简了的传统还是被流传了下来!
福建周宁的婚嫁习俗 姑娘出嫁叫“做新妇”,其习俗开始男女双方家庭先经过媒人互相草帖,两家同意后,先由女方的“生庚”开送男方,进行“乾坤两造配合”,而后进行定礼。女方定礼
金,男方定迎取。一般是女方十七、十九、二十一岁……,不逢双岁出嫁。迎亲时,男方下财礼,女方送嫁妆。 古时迎亲,相当热闹。女方亲友家家户户要办“出门酒”宴请出嫁姑娘。要出嫁
的姑娘最难的是学“啼娘奶”(即哭嫁),哭嫁分“迎亲人”、“斥礼”、“骂媒人”、“谢恩”、“分家计”、“送姐妹”等项啼哭调子有高有低,有悲痛伤心的,也有柔和甜美的。旧社会的姑娘
,为了“做新妇”的时候,大显身手常在少年时,在山上采茶拔猪草或在家绣花纳鞋底时,三五成群的,背着大人学“啼娘奶”。出嫁前一天女方家里先是客人到来,新娘分别对母舅等不同的客人,
一一啼“迎客调”,啼到那个人,他就得准备“红包”,尔后男方请来“哨呐班”,携带礼物吹吹打打,到女方迎亲。新娘见到礼薄不满意时就啼起“斥礼”调,指斥迎亲象“乞丐班”,之话,这时
押礼先生就得另作加礼准备,否则会有一连串的麻烦事。是夜女方排酒席宴请亲友,媒人是坐明厅厝左边的大位上,出嫁新娘邀来伴睡女友登上楼用竹竿钩出一个粽子,粽子上捶两支红蜡烛(作犬头
)啼“骂媒”调,“媒人!会做媒人哪吃猪头咧媒人噢!不会做媒,吃犬头咧媒人噢!……,边啼边往媒人身上滴蜡油,使媒人几番退席,不得安宁。可见,这是对封建社会包办婚姻习俗的一种控诉
。 次日早上,新娘啼到自家亲人,眼看就要出嫁,不知有多少话要说,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啼以往的辛酸事和日后盼望之类的东西,这时新娘一直注意父
母及他人的动向,一见到就迎去跪,边啼“谢恩”调,诉养育之恩。这时,你就得给脚膝头包“粉仪”。中午吃过“起轿宴”后,由一个德高福大的“伴娘妈”,把新娘的头发梳起来打扮好,穿上冠
帔,头戴珠冠,而后在厅堂桌上排放烛台、米饭、公鸡、红蛋、线面、宝圆、年糕、猪肉、鲤鱼、蛏干、红糖等等,请来兄弟,新娘边夹边哭:一双牙箸挟宝圆噢!兄弟读书中状元啊!……,啼哭到
十二双牙箸挟通卓噢!兄弟讨酒百八桌啊!样样东西用牙箸挟到兄弟嘴边,见什么哭什么,自由发挥,十分动听,催人泪下。啼的有声有色的,人们就夸她是“才女”。 毕后,当母舅的就抱着新娘
到村外上轿,上轿时,先敞开轿顶,新娘站在座位上,半身露出,脸朝后面,眼望乡亲,高声啼“送姐妹”调,召唤一群兄弟姐妹尾随村外,盖轿顶后,由嫁女方发给每人一个“送路钱”。 到
了男家,先迎嫁妆,再接新娘,新娘下轿就撤“红蛋”,说是求吉利太平。尔后,由伴娘妈扶着新娘入门,“拜堂”,先拜天地,后拜祖先,夫妻相拜。新娘进入新房,这时小伙子为了换取糖糕果品
,争夺新郎的礼帽,并有打新郎头的习俗。 婚家欣喜,贺者热闹。亲友献上礼物,入席饮喜酒,席后闹房至半夜兴尽而散,而行洞房。 姑娘做新妇,还有一个雅号,就是叫“做大人”,
新娘三日后就得下厨接替婆婆(妈妈)或大母(嫂嫂)煮饭,担负起家务事。因此,未婚前,当母亲的得教女儿学会煮饭抄菜,孝敬公婆、妯娌和睦以及怎样为人等,称为“家教”。这是祖先的传统美德。
在韩国农村办一场婚宴,非常的简单,宾客简单吃个饭,唠会嗑就可以回家了。没有复杂的仪式,也能够反映国家之间的传统文化不痛之处。在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婚礼只能够代表一个仪式,只要两个人真心的相爱,就算不办婚礼也可以走下去。
一、与中国婚礼的不同之处在一段视频当中,博主被邀请参加一个韩国农村的婚礼。在视频开头,给新人包了一个红包,但是封面竟然是白色的,和中国人喜欢红色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在进入一个小饭店之后,便坐在椅子上,结果发现桌子上摆的只是几样泡菜,并没有任何的硬菜。在韩国随处可见年糕,中国也经常可以看到年糕的身影。但是这些菜品一点都不丰富,也着实让人震惊。和中国办婚礼完全不一样,非常的重视硬菜,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地区,经常会给大家准备一些海鲜。
二、入乡随俗虽然第1次经历韩国农村的婚宴,感觉非常的震惊,和中国的农村一点都不一样。但是视频中的女子吃的也非常的开心,毕竟入乡随俗,来到了韩国,不可能按照中国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宾客们吃的都非常的开心,也感谢新人的招待,给他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希望可以携手走完这一辈子。
如果生活在韩国农村的话,很多人都会感觉这种习俗非常的常见。并不像中国人在举办大型的宴会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大鱼大肉,这样才能够表达自己的感谢。但是韩国的婚宴有一定的好处,一定不会浪费,虽然看起来有一些寒酸,但是也不用花更多的时间放在办酒席上面。但是如果准备的饭不够宾客吃的话,一定会非常的尴尬,可能要饿着肚子回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