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南部和西部,属长江三角洲的古代沙嘴区,成陆年代约在7000年以上。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以前,就有人类活动。世世代代,生息繁衍,构成了沙洲悠久的文化历史,留下了吴王夫差、鉴真大师、韩世忠、苏东坡、徐霞客等名人的遗迹,出现了古庙、古桥、古园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物。沙洲的土壤养育造就了明清御史、大学士,民国时期的音乐家、篆刻家,近代和现代的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一大批人才。沙洲的人民是勇于战斗、敢于胜利的人民,从明代抗倭、清代抵御外来侵略,到近现代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志士,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人生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永载史册的光辉业绩。文明的历史激励着后人的奋发向前,先烈们的英勇业绩,后人将永远铭刻在心,古今文明历史的发展,将继续在这块土地上延伸。 东渡苑位于塘桥镇区域二0四国道和338省道交汇处,是公元753年唐代高僧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启航处,古称黄泗浦。《沙洲县志》载:“唐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连续五次失败后,第六次于黄泗浦口启航东渡成功。”1963年,鉴真大师逝世1200周年纪念委员会在黄泗浦口设石质经幢一座,以志纪念。常有日本友人前来瞻仰。1994年市政府决定扩建东渡苑和鉴真东渡纪念馆。东渡苑规划面积15公顷,总投资2000万元,由东渡纪念馆、东渡桥、碑亭和经幢等建筑组成景区。全园突出水景,体现江南水乡田园风光。2001年,东渡苑一期建成。苑内主体建筑“鉴真东渡纪念馆”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70平方米;匾额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仆初题写。正殿大厅内,安放了鉴真大师铜像一尊,高206米,重380公斤。殿内有7幅壁画,记录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的艰难行程和鉴真生平简介及东渡路线。正殿后面墙壁上挂有6块木刻书屏,内容为《东征传》节选,计1342字,记载了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的经历。正殿两侧,展出了鹿苑徐家湾及许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红烧土等实物,同时还展出有关鉴真的一些资料、书籍、照片及日本友人赠送的纪念品。
走出正殿,后面是一座唐代风格的拱形石桥“东渡桥”,横跨在黄泗浦两岸,桥长18米、宽48米、高52米,单孔直径6米,东西各21级台阶。桥东西两侧,各有1座碑亭:一块碑上刻着郭沫若在1963年3月书写的“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另一块刻着日本诗人阿倍麻吕在陪伴鉴真第六次东渡时,在船上创作的“万里长空色绀青,举头一望起乡情。遥怀今夕春日野,叁笠山巅皓月升。”黄泗浦上还建有石质经幢1座、古码头、遣唐使船等。全苑种有雪松林、桂花林、红枫林、樱花林、翠竹林等,并植有龙柏等50多个品种,把东渡苑装扮得一片生机。 1999至今,共接待各界人士30多万人次,其中日本友好代表团50多个。仅2001年就有21批日本代表团226人前来瞻仰和膜拜鉴真大师。东渡苑已成了连接中日友好往来的江南名胜景点。 徐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鹿苑镇南、204国道21公里里程碑东侧100米处。遗址处于较高的台地上,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85年4月和8月进行了发掘,共发掘425平方米,遗址遗存有墓葬13座、灰坑18处、房基3座以及水井、水沟、烧灶、红烧土、兽骨、稻谷等。出土文物280多件,其中墓葬出土文物166件,探方出土文物103件,采集文物20多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地层古生物研究室分别进行了C14测定和孢粉化验分析。经C14测定,该遗址距今5500年,属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
出土稻谷经浙江农业大学游修龄教授化验分析,14颗稻谷中籼稻5颗,占3572%,粳稻9颗,占6428%。这种籼粳型稻谷并存的现象,同崧泽、罗家角等遗址相似。由于徐家湾遗址的发现,原定的5000年前的海岸线要重新划定,即由原来划定的南岸在顾山一带向北推移10多公里。该遗址对研究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塘桥镇李王村。庙朝北,为硬山式建筑,具北宋风格,现存二进,房高558米,进深10米;有七柱,为小八角石柱。柱础为青石八角莲花覆盆形。正殿后为两厢房。院内尚存石香炉一只。1984年经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鉴定小组确认,该庙建于南宋,是境内保留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
李王庙南宋初建于李王村香花桥,原有房屋8间,1992年被拆除,现在原址前的两棵银杏树尚存。现在在它的东南方向又重建的李王庙一座,内供李禄神像。
李王宫中的神像已经不见,但三间安放神像的房子仍在,内有重建的石碑一块砌在墙中,还留存着,房子的椽子上写着的捐赠者的姓氏清晰可见。
农历正月十八李王庙会以塘桥镇镇区为中心,向周边乡镇延伸。西张、凤凰、港口、妙桥、鹿苑、乘航均有域内居民前来赶集、观看庙会或走亲访友。波及区域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万。
农历正月十八李王庙会始于宋代,北宋尚书李邦彦年近十六岁的儿子李禄为救康王,违背父命,放走了被软禁的康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救了皇帝,违了父命,李禄陷入了尽忠不尽孝的境地,于是就舍身殉难,自刎而死。靖康三年(1128年),康王建都临安后,思念李禄救命之恩,特命萧大臣觅地建造庙堂,以王弟供奉之。在塘桥镇南一里许,萧大臣发现有一块龙形地,于是就在那里动工兴建李王堂,并仿照李禄的面容塑像。李禄的塑像一共有三个,放在李王堂里的叫中天地,放在塘桥李王宫里的叫忠正王李,俗称大李太,还有一个称小李太,放在塘桥东郊的陶家宕(由百姓轮流供奉)。这三个神像其实是一个,虽然李禄没有结婚,但百姓却把神像塑成大、中、小三个,分成三个地方,说他们是祖孙三代,以作纪念。每年正月十八为李禄的殉难日,于是就在每年的这天,塘桥镇就要举行规模宏大的迎神赛会,并由萧姓长辈主持。正月十七晚上,先有一个灯会,在塘桥李王宫内举行。在那天晚上,李王宫内张灯结彩,神像衣冠更换一新,呈现一派节日气氛,大李太、中天地、小李太,还有塘桥西南周神庙里的忠孝王,镇南村的安乐王,一起聚集在李王宫,接受善男信女的膜拜。四周灯火通明,香烟缭绕,还有“徽班吹打”,第二天举行迎神赛会。解放以后,迎神赛会已被淘汰,但它变成了商品交易会的形式,一直延续之今。
李王庙会以载歌载舞的祭祀礼仪来纪念李王和祈求他的保佑。李王庙会的队伍很长。最前面一人骑马扛一块“起马牌”,后面4名“马头鼓手”吹着弯喇叭开道,接着有10余人组成的丧师队,一色武士打扮,红黑花脸,左手叉腰,右执钢叉,在举行斩牲祭酒仪式后,把鸡头戳在钢叉头上。丧师队后面有“臂锣、臂香社”,紧接着有华丽的“太保轿”数十顶,每顶有两人扛着,里面坐着还愿的儿童,他们的前面堆满水果和糕点,再后面是“杠头”和“高脚社”,装扮成故事里的人物边走边表演,最后是由“头行牌”、彩旗队、“銮驾队”和侍者簇拥着八台大轿中坐着的李王老爷出堂。
庙会期间,沿街设摊的商贩极多,来自全国各地,除了卖日用物品以外,还卖水果、零食;有卖伤膏药和祖传秘方的,还有马戏团演出。塘桥街市的热闹从正月十七下午开始,要到正月二十的下午才结束,其中最热闹的是十八这一天。各地亲戚也会乘着庙会来走亲戚,既观看庙会的盛况,适当购买一些自己喜爱的物品,又和亲戚联络了感情。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像过节一样,准备很多的美味佳肴和瓜子水果来招待四方宾朋,所以,塘桥地区民间素有“正月十八重过年”的说发。唱春的朋友也会趁着家家户户大开正门迎接客人的机会,利用庙会时间走家串户,来到各家唱几句,说几句好话,挣几个钱。
庙会因政府明令禁止而停办,而李王庙里的香火一年到头不绝。特别是每月的初一、月半,都有不少善男信女前去烧香拜佛,尤其以大年初一为最旺。每年还不定期做佛事,参加者以中老年妇女为多,往往达到几百人。
我凭我打过无数次群架的经历,很负责任地告诉你,真的没事,不过是骨裂嘛,又没死人,他们的罪行不过是故意伤人罪,而且不是特别严重,而且又是群殴,主犯又不是你姐夫,我给你说,他们中的主犯也不过判个一两年,其余的次犯差不多就是拘留个把月,但主要还是要赔钱,按你所说的情况,我分析你姐夫也就是给一万左右,没啥事,真的,只要给上钱就没啥事,该怎么过还继续怎么过,兄弟安心过你的!就算警察找也不要怕,只要不是主犯,怕啥嘛!
招儿是娘唯一的妹妹,也是我唯一的姨姨。
招儿是姨姨的名字。听听,多接地气,多么具有时代特征!
家乡人叫人名字有个铁定的习惯,爱给名字后面有意无意加一“子”字,如果不加,好像别扭着叫不出口。姨姨的名字本来就很土,加上“子”字后,简直尘土飞扬,土雾漫漫。每听一次,宛如耳窝里被人扬进一把沙土。
娘有好听且雅的官名,不知道姨姨有没有?我想应该有,至于叫什么,却不曾打听过。在老家,作为晚辈,不能直呼长辈名字,否则被视为不尊,不去打听,有尊敬姨姨的成分,但不全是,重点是打问清楚,也没什么用。小时候老师教过,不要为无意义的事费神,或许打听姨姨的名字就属于无意义的一类。
娘告诉我,姥姥拢共生过十一个子女,活下来四个,娘是老大,下面有个弟弟,也就是我大舅,姨姨排在大舅下面,姨姨还有个弟弟,就是我碎舅。我不知道姥姥生姨姨前,到底有几个儿子,也不知道生下姨姨后,又生过几个儿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姥姥和姥爷是极其希望有儿子或者多有几个儿子的。不然不会给姨姨取个寄托无限希望的名字。
在老家,取名招弟、引弟的人有不少,姨姨的名字却是唯一的。
娘和姨姨像姥姥养大的两只家雀儿,娘成年后经媒人牵线搭桥,向东飞去,飞进距离姥姥家二十里外的深山老林;姨姨和娘情况类似,也经媒人介绍,向南飞去,落在一个叫徐家湾的村庄,村庄坐落在一道山梁上,背后是山,前面虽然有川,但隔着十里长的山梁。
徐家湾虽没有老林,但深山总是有的,姨姨嫁过去后,在后山种地、放牛、背柴、割草、挖药,度过了大半生时光。
姨姨嫁到徐家湾的事实,颇有戏剧性。娘官这种方式叫"三顶棍",在我看来,姨姨找婆家的方式和旧 社会 的物质交换差不多。
真巧,大舅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却苦于找不到结婚对象。姥爷为此愁苦着脸,没事时整日坐在门前土埂上拿着老烟锅抽烟,不忘一遍又一遍捋自己灰白的胡须。一天,有一位和姥爷年纪差不多的老汉从姥爷身后走过,可能是赶路赶乏了,张口向姥爷讨一锅烟抽,两人抽着抽着就抽出了好多事,老者不仅去姥爷家喝了水、吃了饭,还撮合成了两对新人。
此老汉就是姨姨的媒人、后来的邻居,也是大舅后来挑担(一担挑)的父亲。
老汉听闻姥爷想找儿媳妇,就想到自家儿媳妇娘家有三个妹妹,当即答应给大舅做媒。没过多久,老汉托人给姥爷捎话,让姥爷来集上一趟,要要事商量。姥爷攥上烟锅,背搭手,急匆匆赶到十五里外的集市。
老汉说,大舅的女人没麻搭(问题),包在他身上,但有一个条件,姥爷得答应将姨姨嫁到徐家湾,这样大舅的亲事准成!
择日。放牛娃的姨姨放牛回来,在两家大人的操办下,三下五除二把婚订了。
姨夫个子很高,现在和他在一起,聊天时我都得仰着头。姨夫仰仗着自己离集市近,误把自己当成川道里人,从骨子里透着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我和姐姐去赶集,常看见姨夫仰着头走在赶集的人群当中,特别像一只走在鸭子群里的大鹅,高傲,无视一切。开始,以为他没看见我和姐姐。但经历的次数一多,才渐渐明白,他一旦和我打招呼后,就会降低他川里人的身份。
父亲听后,倒不以为然,笑着说,看把他能地!
在集市上,姨夫虽然不拿我们姐弟当回事,但姨夫的老娘偏偏是个病罐罐,常年以药为伴,这时候,姨夫就会气喘吁吁前来,不是找父亲抓药就是请父亲出诊。姨夫进我家房门的一刹那,发现他也会低头。
姨夫有两大爱好,打猎和当官。他打飞枪的本领闻名乡里,落在地面的山鸡从来不打,发现后先掷块石头,受到惊吓起飞的山鸡,就成了姨夫眼中逃不脱的猎物,一打一个准。小时候不懂姨夫在村里当的什么官、什么职务,稍微长大一些才弄懂,他一直戴着队长的官帽舍不得摘。直到后来,移民搬迁开始,村里好多人相继搬走后,留下不足十户人家的村庄,才轮到姨夫当了村支书。
天晴时,姨夫顾不上打理庄稼,在村部忙工作;下雨天,丢下工作,背着猎枪去山里寻找猎物。由于姨夫的不作为,逼出了最强大的姨姨,耕田、犁地、驮庄稼、摞麦垛……没有姨姨不会干的。
有年夏天,我随娘去姨姨家走亲戚,姨姨家四间土坯房塌了一间、两间外墙用杨树枝顶着,只有姨姨老婆婆住的上房勉强过得去,但下雨时漏水是难免的。
姨姨和姨夫住的偏房完全塌了,姨姨和两个娃娃搬进了厨房,厨房前墙摇摇欲拽,姨姨找来木板和檩子用以支撑,骡子圈山墙也向外倾斜……
做为丈夫,姨夫不称职,但做为儿子,他是个孝子,任何时候,姨姨都不能慢待婆婆,否则会招来拳头。有年正月,我照例去给姨姨拜年,还没跨进姨姨家大门,就听见婆婆骂姨姨的声音:
"你能干啥,炕都填不热!"
再看姨姨,跪在晒不到太阳的屋檐下,埋头给婆婆填炕,婆婆头搭在窗眼上,面目狰狞。见有亲戚进来,老婆婆立马停止污言秽语,向我们赔着笑脸,无论说话的语气还是神情,完全变了个人。
姨姨听见我打招呼,放下推耙子,艰难地从台子上倒退着溜下来,像个生怕从高处摔落下来的小孩。那会儿就听娘说,姨姨得了妇科病。年纪尚小的我,不知道妇科病是什么病,长大后才知道,姨姨当年得的子宫肌瘤。遗憾的是,我知道时,姨姨已经做了子宫切除手术!
姨姨作为农村妇女,不会做布鞋,最后总算在娘的细心教导下学会,但针脚细密程度远比不上娘。即便学会做针线,姨姨只给两个娃娃做鞋,自己永远穿着黄布鞋,娘有时给姨姨做,姨姨说穿不惯布鞋,假的,其实是姨姨心疼娘。黄胶鞋是农村男人必备,上山、下地都不用换。姨姨的黄胶鞋何止这些,就连走亲戚都不换,我亲眼目睹过她来我家时穿的黄胶鞋,一只有鞋带一只没有,没有鞋带的那只用麻绳代替。由于常年不换洗,鞋窠里装满泥土和草屑,姨姨闲了坐在台子上磕出凝结成一块的泥巴,像个残缺的鞋垫——臭不可闻。
姥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一生爱干净,即便卧病在床,也见不得桌面上落满积灰,一旦有,他会冲姥姥大发雷霆,气急了会掷枕头砸人。姥爷病危的那年暑假,子女、儿孙相继去探望,我刚进门不久,姨姨后脚也来了,穿着干活时的衣裳和黄胶鞋,头发凌乱,发丝间沾满草屑。她刚脱下胶鞋,准备上炕凑到姥爷跟前去,就被毛躁的姥爷骂下来了:
"滚,你把人熏死了!"
原来姥爷嫌弃姨姨脚太臭。
姨姨被姥爷训出来,坐在外面台子上洗脚,边洗边流泪。她的泪水里不仅仅有发涩的盐分,应该还有委屈、苦难,或者其他。当时的我很难理解姨姨泪水背后的艰难,时隔多年,再回头凝望那个遥远的夏天,无论换做谁,心里都不好受。由于姨姨有脚臭,姥爷对她总是很凶,姨姨根本不敢靠近,姥爷不但骂她,还会抡起蒜钵大小的拳头打她。病中的老人,下手没个轻重。
据我分析,姥爷打骂姨姨,有多层意思,一则是对吃苦耐劳的姨姨不满,恨她不成钢,不争气,受婆婆气不说,还要受自个儿男人的气;重点是对姨夫不满和看不惯。一次,姨姨挨过姨夫的打,躲到娘家不肯回去,姨夫来请时当着姥爷面发誓,以后再也不欺负姨姨,但回去没几天,手又痒痒。由此,我想起美国作家欧亨利小说《钟摆》里的主人公约翰。
姥爷活着时,姨姨没有靠近过。姥爷去世,姨姨才有机会把头伏在他跟前放声悲哭,眼睛哭麻了,眼皮哭肿了,夜里外出上茅厕时一头栽倒在当院,吓得众亲戚又一阵手忙脚乱。娘给姨姨灌完半碗浆水,她才醒过来,醒过来接着哭,一边哭一边用手压着腰。应该是把腰哭疼了。
听说姨姨能干,亲眼没见过。有一年秋天,也就是割完麦子犁秋田的时节,作为赤脚医生的父亲,又要去县上培训一段时间。于是,娘给人捎话把姨姨叫来,让她扶犁帮着把二亩地犁了,等父亲回来地都板结成钢板了——这是娘的原话。
犁地开始,只见姨姨挽起裤管,露出小腿和没穿袜子的脚踝,上身穿件褂子,光着胳膊,手执半截杨树枝,往手心一口唾沫,吆喝一声,嗷——秋——逮,得到指令的黑骡子和大黄马在犁沟里奋蹄前行,黑黝黝的软土在姨姨脚下浪花一样翻滚。那一刻,姨姨的步伐是轻盈的,那是她最擅长的步调,也是她最熟悉的节奏。
姨姨犁地犁的正起劲,黑骡子头顶倏忽飞过一只喜鹊,可能是它认生,耳朵敏捷地动了一下,随之尥起蹶子,突然出现的惊吓,让毫无防备的姨姨丢掉犁和树梢,看着黑骡子带着黄马一齐向田野奔逃而去。没来及卸掉的犁,在套绳的牵制下,在牲口后面翻滚,犁铧过处,火星四溅。姨姨完全吓傻了。从那以后,姨姨不再帮我家犁地,不过每年农忙时节,照来不误。
如果不是村里有人说姨姨会唱秦腔,我这一生也不知道姨姨还有爱好文艺的一面。娘虽然不识字,多少还在学堂待过几天,姨姨呢,一天书也没念过,大概也认不出儿子的名字,但娘能从花名册的众多名字里,找出我,因为我的名字里有个“小”字,娘便刻意记住了它。作为女性,姨姨唯独喜欢唱老生,一个邻居说,姨姨的《下河东》唱的太好了,惹得她半天没挖药,光在远处听姨姨唱戏了。
此邻居向来说话夸张,我持怀疑态度。有一回,姨姨要进山折蕨菜,在我家小住几天,我有幸跟随姨姨进山,山林里,我嚷着要听姨姨唱戏,为了满足我,姨姨清了清嗓子,唱了一板《下河东》。年幼的我,认为所有秦腔一个调调,除了《拾黄金》《夜救》等丑角戏吸引我一些,其他戏一听就想睡觉。小时候爱往戏场里跑,还不是图个热闹。对于姨姨唱的什么完全不记得了,但我记住了她浑厚的嗓音和有板有眼的唱腔。
一进入角色,姨姨的悲伤和愁苦,全在戏里。她忘了自己在山林里,大概也忘了我这个观众。
多年后,我了解了姨姨当年的唱词,搞清楚主人公的身份和处境,原来戏文里有姨姨的写照:
河东城困住了宋王太祖……
姨姨不是戏里的角色,也不是什么王,她只是一个被生活所困受生活所累的农村妇女,但从没听她倾诉过,或许唱戏是她缓解压力、宣泄委屈的方式,只有在戏里,她才能短暂忘记生活的琐碎,找到安静一隅,卸下疲惫。
姨姨有两个娃,老大是女孩,打小调皮,人们叫她马猴;老二是儿子,从小爱哭,我唤他叫唤虫,他哭时不怎么泪,眼睛闭得实实的,嘴呲的像半啦烂碗,扬起头,哭起来没完没了。姥爷和姥姥以及舅舅都骂姨姨养了两个"窝里狫"(没出息的人)。
女子早早不上学,在家待了些日子,就去兰州打工,第二年自找了个女婿。开始姨夫和姨姨不同意,但女子执意要嫁。那会私奔正盛行,为了不鸡飞蛋打,姨夫要了四万彩礼,匆匆嫁了。
表弟读到中学毕业,就跟人去新疆干装潢去了,几年下来没挣来一分钱。眼瞅着快三十岁的人,找不上媳妇,姨夫和姨姨急得茶饭不思,到处托人说媒。在两年前,表弟和一位小学同学结婚了,而且是作为备胎,和表妹一样,姨夫和姨姨不是很满意,但没有办法,如果错过,将意味着什么,四处借钱,总算把儿媳妇娶进门。
表弟读到中学毕业,就跟人去新疆了,几年下来没挣来一个子儿。三十岁的人,找不上媳妇。姨夫和姨姨急得茶饭不思,到处托人说媒。三年前,表弟终于和一位小学同学结婚了,和表妹一样,姨夫和姨姨不是很满意,但没有办法,如果错过,将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碎舅四十几的人,还单着!姨夫四处借钱,筹够八万彩礼,总算把儿媳妇娶进门。
为了迎娶媳妇,姨夫答应女方,在我所在的城市买下一套楼房。娶媳妇,买房,榨干了姨姨身上所有油水,卖光家畜,撇下两座烂塌房,老两口踏上去往新疆的打工之路。年过半百,背井离乡,人生中的悲伤大抵不过如此。
表弟走上 社会 ,没学到什么手艺,在我所在的小城待了半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表弟媳妇眼高手低,把在商场卖服装、餐厅当服务员的工作不放在眼里,一心想找份坐办公室的工作。夫妻俩寻寻觅觅,终究没找到称心工作,去年夏天,锁上门,像两只幸福的燕子,双双飞新疆去了。
一家人在他乡团聚,怎么说也算好事一件。但新的麻烦随之而来,媳妇有身孕,在出租屋躺着也就罢了,表弟陪着一起躺,没有找工作的意思。
姨夫在一小区当门卫,姨姨在餐厅打扫卫生。表弟媳妇有习惯性流产的毛病,肚子第三次渐渐隆起。姨姨和姨夫把儿媳当熊猫一般伺候。姨姨下班回来做的粗茶淡饭儿媳妇吃不惯,以怀孕忌口为由,常去外面下馆子。表弟手头没钱的时候,要钱的手一次次伸向二老,尽管姨姨把每月工资一分交给儿子,也换不来他的好,动不动冲姨姨发脾气。多少次,姨姨和娘通话电话时,泪水盈盈。
疫情期间,娘和姨姨每天要通视频电话,视频里,当着家人面,姨姨说话吞吞吐吐,娘看出姨姨的作难,一再说宽心话,媳妇身子不好好好伺候啦,上班辛苦注意身体啦,等等。
一个月前,表弟媳妇顺利产下一千金。表弟在外上班,姨姨掉工作,专门伺候月子。做了大半辈子家常饭的姨姨,最拿手的饭菜无非是擀长面、雀儿舌头,或者炒洋芋菜、烧拌汤啥的,哪像城里人会炒那么多花样的菜品,更别说什么月子餐了。表弟媳妇吃不到可口饭菜,成天拉着脸,搞得姨姨左右为难。表弟偶尔从工地回来,媳妇一阵耳边风吹过,一顿数落又在等着姨姨。
隔三差五,姨姨借买菜的机会,给娘打一通电话,倒倒苦水。娘老这样安慰:看一人不看一人,孙女有了,有气也得忍着,好吃好喝伺候着。
挂断电话,娘难免叹息一声说:“没媳妇时难心,有了也难心。”
我不知道娘的话是说给自己听,还是说给远方的姨姨听,但这句话里面,蕴藏着多少婆媳之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娘是文盲,没听她讲过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唯独这句话,触动了我。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里面有她对婆媳之道的理解。
前几天,表弟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姨姨怀抱孙女的,姨姨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难得看见姨姨如此开心,此刻,她一定是满足而踏实的。
祝姨姨,笑口常开!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已投票
锁定
同义词贺丙炎一般指贺炳炎
贺炳炎(1913年2月5日-1960年7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市第九区刘家场[1-3]。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连长、大队长、团长、师长,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第120师独立第3支队司令员、358旅副旅长,江汉军区司令员,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1军军长。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过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失去右臂,被称为“独臂将军”。[4]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 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 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0年7月1日病逝。
中文名
贺炳炎
别名
向从炎、贺明炎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省松滋市第九区刘家场[2]
出生日期
1913年(癸丑年)2月5日
逝世日期
1960年(庚子年)7月1日
职业
中国人民 著名将领
毕业院校
湘鄂西红军学校、军事学院、 中央党校
信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参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参加长征
指挥雁门关伏击战,参加百团大战
率部参加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榆林、沙家店、岔口、延清等战役
参加宜川战役、荔北战役展开
主要成就
参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参加长征
指挥雁门关伏击战,参加百团大战
率部参加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榆林、沙家店、岔口、延清等战役
参加宜川战役、荔北战役
率部解放青海收起
民国二年(1913年)2月5日,贺炳炎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市第九区刘家场一个农家[2-3][5]。9岁丧母,11岁就给人家放牛,先后学过篾匠、杀猪、打铁等多种手艺。他秉性刚烈,每遇贫家小孩受欺,他总要挥拳相助,打抱不平。[3][6]
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追随父亲参加贺龙领导的中国
贺炳炎
工农红军第4军,6月加入中国 。[7]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入湘鄂西红军学校学习并任区队长,毕业后任红3军手枪大队区队长、大队长。在湘鄂西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中,曾主动率部冲入敌包围圈,接应红8师突出重围,受到总指挥部嘉奖,所部被授予“模范大队”称号。10月,随红3军从洪湖苏区突围,向湘鄂边转移。途中受命组建襄北独立团并任团长,负责护送洪湖地方干部和灾民,并掩护主力转移。他在极端艰险的情况下,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在运动中打击敌人,不但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壮大了队伍,使独立团由200余人发展到1700余人。同年底率部与红3军主力会合,先后任第22、第25、第19团团长。[7]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肃反”扩大化时,曾被诬为“改组派”而遭关押。获释后任新兵大队大队长。[7]
1937年3月贺炳炎在红二方面军(前排左二)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起,任沿河独立团团长、黔东独立师师长、红6师第18团团长等职。[7]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参加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在后坪战斗中曾只身突破敌阵地,在板栗园战斗中率先冲入敌阵,被誉为“孤胆英雄”。同年11月,任红2军团第5师师长,率部参加长征。12月在瓦屋塘战斗中第6次负伤,在无麻药和止痛药的情况下,被用伐木的锔子锯掉右臂。[7]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成立后,改任第6师师长,担任全军后卫。在过草地时,野菜被前面的部队挖光了,他亲尝百草,寻找能充饥的草根,终于带领全师走出草地。[7]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第716团团长,
贺炳炎在延安
率部挺进同蒲铁路北段的宁武、神池、朔县一带,在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7]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指挥所部取得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歼日军500余人贺炳炎简介,获国民 通令嘉奖。[7]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起,任第120师独立第3支队支队长、第3支队司令员、第358旅副旅长等职,率部转战冀中、冀南、冀鲁豫等地,开辟了大清河北抗日根据地。[7]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参加百团大战,在米峪战斗中歼灭日军一个中队。[7]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赴延安,入军事学院和 中央党校学习。[7]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1月,奉命率数百名干部南下,到洪湖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7]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组建江汉军区并任司令员。[7]
贺炳炎1949年任一野一军军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任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晋绥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兼第5旅旅长。[7]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29日[2],任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10月,任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2]。率部参加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榆林、沙家店、岔口、延清等战役。[7]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在宜川战役中,果断指挥所部攻占瓦子街,及时堵住了友邻部队未能封闭的缺口,保证了战役的全胜,受到西北野战军司令部通令嘉奖。尔后出击黄龙,挺进西府,转战陇东。同年10月在荔北战役中,率部楔入 军防御纵深,大胆穿插分割,对战役胜利起了重要作用。[7]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任中国人民 第1野战军第1军军长,率部参加全国性战略反攻贺炳炎简介,连克三原、岐山、陇县、秦安等地。尔后进军青海,9月解放西宁后,兼任青海军区司令员。[7]
新中国建立后,因伤病缠身,长期接受治疗。
建国之后的贺炳炎(5张)
他有伤16处,并患有高血压、关节炎、支气管哮喘和肾脏疾病,但仍带病坚持工作。[7]
1952年,调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军区司令员、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7]
1955年5月,任 司令员。[7]
1959年4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是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7]
1960年7月1日,在成都病逝。[7]
雁门关大捷
1937年10月16日,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贺炳炎率部经过3天急行军,直插到达雁门关西南10多里的才窝村,伏击日军。经过激战,716团共歼灭日军3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20多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载入了八路军英勇抗战的光荣史册。[2]
试制新武器
1946年11月,贺炳炎建议改造迫击炮,加长迫击炮弹身子,炮弹头露在炮口外面,然后把炸药包绑在炮弹头外侧,用迫击炮弹来投递炸药包,迫击炮威力就增大了。为了让迫击炮既能平射又能高射,贺炳炎向炮兵排提出,看能否将击针改为扣动扳机。炮兵排在贺炳炎的督促下很快试验成功,改造了新的迫击炮:平射时可采取拉动击发,高射时又可撞击。贺炳炎的这一改变,使迫击炮的整个作战功能,得到了根本性的拓展,被载入军事教程。在贺炳炎的关心和领导下,部队又制作了“爆炸杆”、“爆破桶”、“坑道爆破绳”等新式武器。数月内连克朔县、宁武、崞县诸城。这些新式武器,对以后的蟠龙、清涧等地攻坚都起了很大作用,并成为后来西北战场攻坚作战中的有力武器。[2]
沙家店大捷
1947年8月20日,贺炳炎率领1纵和2纵在沙家店阻击 军前往榆林增援。到黄昏前,歼灭了胡宗南最精锐的3大主力之一的整编36师,成为西北战场的转折点,是西北战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被军史家称为“沙家店大捷”。[2]
忍痛锯右臂
1935年12月21日,贺炳炎在瓦屋塘战斗中,
忍痛锯右臂 绘画
整个右臂被炸成肉泥状,骨头全碎了,只留下一点皮连着肩膀。只有锯掉胳膊才能保住性命。在无医疗器械和麻药的情况下,用锯木头的锯子锯右臂。贺炳炎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医生的手在发抖,怎么也不敢使劲,贺炳炎鼓励医生说:“我自己都不怕,你还怕什么?来吧!”手术前后共用了2小时16分钟。贺炳炎嘴里的毛巾被咬得稀烂。[2-3][8]
1955年,贺炳炎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7]
父亲:贺学文[2],生于1878年[5],在大革命兴起
亲属成员(7张)
后参加农会。大革命失败后,他被迫背井离乡,在湘鄂交界四处躲藏。1928年秋,红军到达石门、宜都边境一带,贺学文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2]1933年春,转战鹤峰,不幸牺牲。[9]
母亲:晏兰儿[10],生于1882年,坟墓位于湖北省宜都市松木坪镇江家湾村1组柳林河向家茔山。[5]
姐姐(同母异父):向从秀,1903年1月4日出生,1980年去世。[5]
哥哥(同母异父):向从新,1905年4月18日出生,1959年去世。[5]
原配:兰良秀,1909年11月2日出生,乳名花儿,生有一个女儿,名叫庚秀,后取名贺雷珍。1935年,因生活没有着落而改嫁。[5]
夫人:姜平[5],开国少将姜齐贤的女儿。1942年在延安,贺炳炎和姜平结婚。
长子:贺雷生[10],转业后经商。[11]
次子:贺陵生[10],武警特警学院副院长。[11]
三子:贺京生[10],在国资委下属一家企业工作。
长女:贺北生[10], 某干休所干部。[11]
次女:贺燕生[10]
新华社:贺炳炎是中国人民 久经考验的优秀指挥员。在战争年代里,艰苦奋斗,英勇顽强,历次战胜艰险,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12](贺炳炎上将逝世《人民日报》1960年07月03日)
元帅彭德怀:贺炳炎是个直性子人,执行命令从来都是不打一点折扣的。[2]
元帅贺龙:烧火棍到贺炳炎手上也能当机关枪使。[13]他从不怕死,冲锋在前,撤退在后。[14]
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贺炳炎被打成改组派,在他被怀疑、被冤枉的时候,革命信念仍然毫不动摇,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奋勇拼杀。只有真正的 人才能做到这一点。[14]他心里时刻装着革命、装着党、装着人民,偏偏没有装上他自己![15]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贺炳炎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你错整了他,他心里有气,有气就要发出来,他才不管你是谁呢!但是一旦你给他讲清楚,一旦党需要他站出来,他会把个人的冤屈统统抛到一边,坚决、勇敢地完成党的任务,就是掉脑袋他都干。[14]
人物墓址
贺炳炎墓位于四川省成
后世纪念(18张)
都市磨盘山公墓。[16-17]
百年诞辰
北京举行开国上将贺炳炎诞辰100周年纪念会。[18]
宜都市举行贺炳炎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19-20]
松滋市举行贺炳炎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21-22]
人物雕塑
雕像位于湖北省宜都市松木坪镇贺炳炎广场。[10][20]
铜像位于松滋市贺炳炎广场。[23]
校从将名
贺炳炎中学位于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1995年12月18日松滋县第五中学更名为贺炳炎中学,省长蒋祝平亲自题写校名。[24]
贺炳炎红军小学位于湖北省宜都市松木坪镇徐家湾村三组。[25]
建馆纪念
贺炳炎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松滋市博物馆,由聂荣臻元帅题写馆名“贺炳炎同志纪念馆”。[26]
《上将贺炳炎》[10][20]
《独臂将军》:传记文学,1985年5月, 武汉军区政治部
艺术形象(5张)
创作组梁立真等人撰写,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6万余字。[5]
《满江红·纪念独臂上将贺炳炎》:独臂将军,打铁匠,英雄年少。擒敌虏,菜刀神勇,小龙绰号。锯臂撼天一把手,长征血染红旗俏。雁门关,日寇赴黄泉,传捷报。跟党走,救国道。除黑暗,求温饱。踏大江南北,劲敌横扫。戎马一生图解放,丹心一片谋私少。为人民,纵使断肝肠,依然笑。(贺彩作)[27]
《太行山上》,香港**演员梁家辉扮演贺炳炎将军。[28]
《独臂上将贺炳炎》,中央电视台文献纪录片。[10][29-30]
《传奇上将贺炳炎》,凤凰卫视电视纪录片。[30-3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张家港民俗文化特色及其成因探析
张家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南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西晋太康二年(281),境内设置暨阳县,县治杨舍镇。在千年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张家港人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包括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从笔者所了解的相关资料和社会实际看,择其要者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
一、重教兴学
自古以来,张家港民间就有重教兴学、读书上进之风。《杨舍堡城志》曰:“步趋圣贤,砥砺名节,士之上者也;修身好学,士之次者也;能文知名,士之下者也。” 境内名门望族无不以知书达礼、耕读传家为立身之本,纷纷办私塾,设义学,建书院,以儒家经典教育子孙。普通老百姓也以家有“读书声、织布声、小孩哭声”为评判家庭兴旺的表象依据。较为典型的,以妙桥金家村为例,明清期间即有“二十余井井井流甘,一百余家家家识字”之说,翁同和有诗赞金村“马队文人集,牛行旧德多。笘毕家家墨,机丝处处梭”,其重教兴学之风可见一斑
重教兴学之风孕育了一大批跻身仕途的达官贵人。唐宋至清末,境内共出了2名状元、1名榜眼、4名探花、数百名进士。其中,章卿赵氏自宋至清出了37名进士,鹿苑钱氏明代有“一门九进士”之誉,清代康乾年间港口蒋氏出了父子宰相。境内官至大学士、尚书、御史、巡抚、总督者代不乏人。重教兴学之风还造就了一大批擅长经史文学、工于书画篆刻、精通医学音乐的名彦硕儒,事迹载于国史或方志,这里不再赘述
重教兴学的社会风尚在境内代代相传,从未断绝。延至当代,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沙洲沿江地区。解放前,这一地区长江洪灾频发,百姓生活困苦;五六十年代,普通农民生活水平仅在温饱线上下徘徊,但人民群众笃信读书,渴望“书包翻身”,宁愿“住草房、吃麦粞、喝腌菜豆瓣汤”,勒紧裤带也要千方百计供子女读书。一批贫寒子弟通过勤奋苦学,成为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张家港6名中科院院士中,合兴曹楚南、三兴章申、兆丰薛永祺,都来自贫穷的沙洲地区。在张家港籍正教授级的知识分子中,沙洲片的子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二、忠勇报国
张家港地处江尾海头,系由海入江之咽喉,兵家必争之要冲。频繁的战乱给境内百姓带来巨大灾难,也造就了港城人民抗御外侮、不畏权奸、忠勇报国的一代民风。面对强敌险境,无论士大夫还是老百姓,均同仇敌忾,前赴后继,在悲壮激烈的战斗中,“慷慨捐躯者有之,从容赴义者有之,若男怀屈子之诚、女抱蟂姬之烈者,更不胜屈指”。
南宋建炎三年(1129),韩世忠率兵驻防江阴、常熟一线,深得境内百姓拥戴,军民和衷共济,合力抗金,留下了马嘶桥、茯苓山、庆韩镇、弄里芹菜等古迹和传说。开僖年间(1205~1207)权臣韩侂胄兵败师溃,引得金兵自涡口直逼江淮。我市南沙丘家埭人丘崇时任江淮宣抚使,率部奋力抗敌,亲自督阵,终于使金兵未能越江淮防线一步,成为一代抗金名将,乡人引以为自豪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屡犯江南,我市河阳桥人钱泮(官江西参政)、邵舍人徐察(官太医院吏目)在三丈浦与倭寇血战,壮烈牺牲,参与战斗的数十名乡亲均慷慨捐躯,无一人苟且偷生。杨舍人许蓉率家丁乡兵,在杨舍一带同倭寇多次决战,虽家园被毁而斗志不减。在建造抗倭工程杨舍堡城的过程中,江阴县令为经费严重匮乏而一筹莫展,又是在许蓉首倡下,杨舍及其周围的士民百姓慷慨捐资、义务出工,仅90天即完成这一旷世工程,显示了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抗御外敌的民意民心和爱国爱乡、精忠报国的传统意识。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阉党专权,杨舍及其周围地区在朝为官的东林党人缪昌期、李应升、黄昭、贡安甫拍案而起,以死抗争,最终青史留名,成为乡里先贤忠勇报国又一典范。清代学者叶廷甲赞曰:“吾江清淑所钟,蔚为人文,如前朝名贤焯著寰宇内,贡公生华士,黄公生杨舍,李公生赤岸,缪公生白鹿,百余年中贤豪挺生,都在杨舍二十里而近,可谓盛矣。"
清代顺治乙酉(1645),江阴典史阎应元抗清,守城81日,城内外殉难14万余人。张家港境内挺身参战、城破死义者不计其数,仅白鹿乡东兴里缪氏一门,就有17人同时捐躯,“子死父、妇死夫、弟死兄、仆死主,无不视死如归”。
三、务实兴业
张家港境内著姓大族,大多自晋唐以来从外乡迁入。考其家谱,除章卿赵氏、杨舍郭氏等少数几家是先祖来此当官任职而占籍外,其他均因政局动荡、流离辗转,或为养家糊口、四处谋生,最后定居到此。正因为如此,这些家庭都安分守己,勤勉持家,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由此形成务实兴业之风
以庞氏为例,其始迁祖百源公于元末明初从吴江来到塘桥,仅是背井离乡、身无余资的一介平民。初在潘姓豆腐店帮佣,入赘为婿,后靠几代经商,家业大振,至清代中叶始登科夺魁,遂成望族。叶氏始迁祖爱山公,于明代万历年间从浙江寿昌挑了一付草药担子到杨舍定居,靠广结善缘,耕读传家,其后裔始兴旺发达,江阴最大的藏书楼叶氏静观楼和叶氏所修《杨舍堡城志》得以名留青史。南沙张氏始迁祖南山公,于明代万历年间从靖江来到江南,卜居香山北麓,合族子孙围垦江滩,又开凿河道,发展灌溉运输,此河即为今日张家港河之前身。像这样先祖艰苦创业、率先垂范,子孙谨遵祖训、薪火传承的事例,在张家港境内可谓不胜枚举
这种务实兴业之风发展到近代,造就了一批工商实业家。解放前,杨舍的焦氏布厂、赵氏铁厂,后塍的汤氏酒厂、祝氏帽厂,塘桥的庞氏油厂,塘市的徐氏米厂等,以及境内各镇著名商号的经营者,无不靠惨淡经营、务实创业而发家致富
解放以后,港城人民务实兴业的习俗一直未有改变。50年代末,境内即有社办工业,60年代曲折发展,70年代后期提出“聚精会神想富、理直气壮抓钱”,并以“四千四万”精神大办乡镇工业,以“泥腿子闯世界”气概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践中,务实兴业的民俗民风升华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造就了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县级市前列的辉煌业绩
四、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样是张家港人自古以来的民间习俗和传统理念。历代志书对境内先人衣、食、住有如下记述:“民居尚俭朴,三间五架,制甚狭小。服布素,老者穿紫花布、长衫,戴平头巾。少者出游于市,见一华衣,市人怪而哗之。”“邑中治家多从朴素,衣冠、筵宴恒不轻举。惟家有喜庆及入泮乡举,乃具柬邀客,以八盘八碟为上筵。”,先人节俭持家之风可见一斑。
古人深知“勤俭持家”重点在“勤”。不勤则难以寻觅生计、养家糊口。故务农者“仰事俯畜,勤动三时,不敢游惰”;泥瓦木工成衣者四时外出打工,“勤作不苟”;作经纪者“谨小慎微,唯恐亏折”。 由于懒惰奢靡必导致家业颓败,故境内所有家谱的“祖训”篇均不乏“勤以持家、俭以养廉”之类的谆谆教诲。以《章卿赵氏宗谱》为例,其“祖训”篇载:“我赵氏江常子姓数以千计,贵在各守职业,各安本分。若有习于游惰、耽于博饮、荡废家业者,则传通族于祠堂,惩以家法。”
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是勤俭持家的又一要义。张家港民间有谚语:“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生活大多拮据,在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之余,便起早带晚从事小手工业和家庭种养业,即使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月,仍痴心不改。当时有句顺口溜“春秧夏瓜秋白菜,冬杀羊肉捞外快”⑽,就是农民利用自留地和冬闲时间从事家庭种养业的真实写照。直至现代,许多家庭在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的同时,考虑日后买房、子女读书、赡养老人等项支出,常节衣缩食,存款防后,很少超前消费,更无挥霍无度,力求收支平衡,稳步提高生活质量
孔孟之道在中国沿袭数千年,反映到民俗民风方面,表现之一就是老百姓普遍认同和践行的敬宗睦族事象。古训谓“两间有大伦,曰君曰亲;人生有大节,曰忠曰孝。为人臣而不鞠躬尽瘁者即非忠臣;为人子而不慎终追远者即非孝子”, 至今仍是张家港境内老百姓笃信无疑的传统理念
从《杨舍堡城志》记载的岁时节庆习俗看,其主要内容就是虔诚地祭祀祖宗。如,大年初一晨起煮糕圆、点香烛,供奉家堂祖像;“四立”日、冬至日拈香拜宗祠;清明节合家上坟祭扫祖墓,谓之“飘山”;中元(农历七月十五)食茄饼、祭先祖,合家会餐;十月朔(初一)祭扫祖墓如清明节。时至今日,张家港农村大部分家庭尚延续保留这些习俗,希望祖宗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幸福。有的人即使住在城里,如逢上述节庆,还要专程回到乡下折锭烧纸,祭拜祖先,礼仪不稍减
敬宗睦族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编修家谱。老百姓认为家谱是寻根问祖、联络宗亲的重要依据,所谓“天下事莫大乎敬宗,敬宗莫大乎收族。收族者,千子万孙皆祖宗之所由出也;敬宗者,水源木本皆子孙之所当崇也。其载之而不朽者惟谱。”“文化大革命”中,家谱被视作封建“四旧”而大多付之一炬。改革开放以后拨乱反正,张家港境内目前已有56部家谱浮出水面,其中后塍镇在2003年编修地名志过程中,就收集到24部家谱。这些家谱大多始修于唐宋时期,一般经过七八次甚至十几次续修或重修,体例完备,支系清晰,凝聚了几十代人的心血,谱序、像赞、传状不乏名人手笔,具有极其珍贵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进入新世纪以来,境内民间续修家谱之风方兴未艾,村支书、企业家出资倡修,花几十万、上百万都在所不惜。有的家族无大老板支撑资金,即采取各户集资方法,由热心人义务纂修,四出采访,逐户笔录,化二三年时间倒也水到渠成。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境内在修家谱大约不下20部,其中德积一地就已修成陈氏、丁氏、潘氏3部家谱,有的还由出版社正式出版,装帧考究
六、积德行善
广结善缘、广种福田是佛门教义,在张家港民间却有广阔市场。明代杨舍乡绅许庄著《虑远集》,其序即引司马光名言:“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子孙必有受其报者。” 这种把积德行善作为做人准则、门庭之福的民俗理念及其生动事例,在张家港的历史上俯拾皆是。
举办义庄、义塾、义学、义冢,是境内士绅富户积德行善的主要形式。明清年间,境内各乡镇基本上都设有义庄,用于扶贫济困,其中规模较大的数恬庄杨氏敦本义庄,有义田2000多亩;塘桥庞氏裕后义庄近800亩。凤凰西徐市有周氏、缪氏、王氏、陆氏4处义庄,总田亩超过2000亩。 义塾、义学则是资助族内贫寒子弟读书上进的办学形式。清代乾隆年间恬庄杨氏义塾就有两处教学点,各延请塾师1~2人,招里中清寒子弟入学。 义冢是地方上收葬无主尸体的公共坟地。1937年11月20日,日寇在港口、恬庄境内烧杀抢掠,数百名无辜群众和国军士兵遇害,其中108具无主尸体就安葬在义冢。
敬神拜佛是积德行善又一重要民俗事象。千百年来,张家港民间敬神拜佛之风经久不衰,善男信女渴求佛祖神仙消灾赐福,甘心情愿捐款助缘,如鲁迅笔下祥林嫂苦捐门槛者不在少数。至明清年间,由祭祀、烧香发展到庙会、节场,神像由室内供奉发展到出外巡游,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搞越大,成为地方上民俗风情中的亮丽风景线。以杨舍河南庙“二月十九”庙会为例,从初一至十九日,方圆百里组织的拜香队赴庙进香者每天不下千人,十八、十九两天更是人山人海、鼓乐喧天。更有甚者,杨舍地方乡绅组织的大型拜香队沿街表演“扎肉香”、“大盘香”,均有青年男女用钢钩扎进手臂,以示“报答娘恩”,后面紧跟彩灯、彩轿队伍,白天晚上巡回表演,一年一度的“二月十九”庙会竟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盛大节日
七、习武健身
张家港民间素有习武健身的风俗习惯,此风在南部地区尤甚。农民在耕作之余,举石担、掷石锁、扛石鼎、顶石臼、推石滚、捏石笋,有的还舞刀弄枪、击剑练棍,乐此不疲
习武健身之风孕育了一批武将、武举人。宋、明、清三个朝代,载入《杨舍堡城志》的武将就有25人,其中杨舍蔡氏一门在清代咸丰年间连出6名千总或把总。 另外,泗港邵巷村清代乾嘉年间出了邵永福等5名武举人,邵氏被史学家缪荃孙誉为“武世家”。 还有不少人练就一身功夫,虽未中举为官,却在地方志书中留下许多动人传说。明代顾玉川、清代郭敬明等杨舍人均生性侠义,身怀绝技,喜抑强扶弱,惩治恶少奸猾。其中顾玉川还擅长神行轻功,当年钱牧斋考中探花的泥金函就是他在三日之内从北京徒步送回家乡鹿苑报喜,钱牧斋专门写有《题玉川画像歌》附在顾玉川传略之后
解放以后,张家港民间习武健身之风未减。1957年,江阴县在后塍镇举办武术汇演,各乡均派代表队踊跃参加,其中素有习武传统的南沙乡代表队在半数以上表演项目中拔得头筹。1983年至1992年,连续10年举办“张家港(沙洲)之春”大型文体表演活动,每届都有民间武术表演,表演者激情投入,观看者喝彩叫好,其中南沙武术队的节目还被江苏电视台拍摄播放。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张家港为使习武健身之风后继有人,命名具有练武习俗的乡镇为“武术之乡”,并在中小学生中倡导武术训练,其中后塍中心小学武术队训练成效卓著,多次在各种公开场合亮相,并在苏州市和全省的群众体育比赛中屡获大奖。
八、绿化造园
张家港地处江南水乡,风景秀丽,环境幽雅,与此相应的民俗之一,就是自古以来植树、栽竹、养花、造园的良好风尚。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张家港的香山种梅栽竹,并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内有“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他年酒醉竹成林,分向瑶池配丹阙” 等百读不厌的诗句。
绿化习俗突出反映在境内自然村落的环境方面。南部地区的自然村,一般都是四面或三面绕河,河旁绿树葱笼,浓荫蔽日,村民房屋掩映于绿树怀抱之中,外界只见树木,不见房屋。农民住宅为前场后园,场边种植果树花木,幽香袭人;园内栽种修篁绿竹,四季常青。北部沿江地区自然村,座北朝南,少数座西朝东,均一字排开,有的长达数里,村民住宅也是屋前为场,场前有河;屋后为园,园后有溪。河溪边种有杨、柳、榆、槐,场园内栽有果木竹林。
由于境内市民喜爱植树栽花,因而自古以来境内不乏私家园林。据记载,境内最早的园林是鹿苑的陈陆园,建于宋代,内有读书台、待潮馆等景点。 明代杨舍有姜园、息园、沧江别墅、许氏前园,清代有赵氏、叶氏寓斋小园。其中以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的沧江别墅规模最大,“广袤数十亩,杂艺百卉,植梅三百余株,中有沧江书舍、鸣鹤轩、香雪窝诸胜。园有八景,曰段山浮翠、令节乔林、月浦渔歌、烟村牧笛、谷渎潮声、海门帆影、斜桥鹤唳、沙渚鸥眠”。
延至当代,境内城乡居民均以植树栽竹、种养花卉为高雅生活情趣。改革开放以后,绿化造林成为政府行为,每年都投入巨资,全市生态环境明显优化,质量水平跃居省内外前列。
以上所述,仅是从张家港民俗民风中采撷的几处亮色。同长江流域各兄弟城市的民俗文化一样,张家港民俗文化可谓异彩纷呈、仪态万千,既同属于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系列,又因地而异,各有特色,有源有流,自成体系。
一、绵延千年的传承积淀,是其重要的历史原因。
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它是随着生产的发展、意识的深化、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而从少到多、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积累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深刻的社会历史的烙印。
张家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为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土壤。如前所述,早在距今8000年前,境内南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这就是闻名长三角地区的东山村遗址。境内的徐家湾遗址距今5500多年,蔡墩遗址距今4000多年,均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从考古挖掘的文物看,张家港的先民当时使用石刀、石斧、石纺轮等生产工具和陶罐、陶壶、陶鼎等生活器具,同时也孕育出原始社会中境内较为简陋的生产、生活习俗,其中包括各种图腾和已经流传几千年的“河阳山歌”。
到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境内设置暨阳县,以后又设置梁丰县,县治均在杨舍镇,这一历史延续了345年,至唐代武德九年(626)张家港才分属江阴、常熟两县管辖。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境内的民俗文化得到很大发展。以编修家谱这一民俗事象而言,唐宋之前境内家谱很少,如有也仅是残本断简,内容十分简单。发展到唐宋以后,尤其是明清年间,修谱之风日盛。由于历经几十代人的资料积累,谱本内容也由简到繁,乃至出现了囊括方圆数百里的宗族大统谱。其中徐氏大统谱多达94册,涉及苏、锡、常和上海地区以及部分外省的所有徐姓宗亲。再以祭祖敬神这一事象为例,秦汉时期先人祭祀仪式一般仅在家庙举行,较为简单,人数也少。发展到明清时期,境内工商业发展,庙宇剧增,仅南沙乡就有30多座,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座多。 宗教场所的祭祀活动发展成为商业贸易、娱乐游玩、热闹繁华的庙会,境内每个集镇不分大小均有庙会,有的每年1次,有的几次,最早的在农历正月半,迟者农历九月半。庙会之日,“族族行而观者六,贸迁者三,拜谒庙者一”。 也就是说,在人山人海的参与者中,90%是游玩贸易者,仅10%是祭祀拜佛的善男信女。
正是由于历史的演化、传承与积淀,使得张家港境内的民俗文化发展成为形式丰富多彩、内容纷繁复杂的地方风俗时尚。
二、吴地文化的熏陶化育,是其重要的思想原因。
民俗文化是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的反映,更是思想文化意识的反映。张家港地属江南吴地,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太伯、仲雍、季扎、言游等古代先哲高尚德行和传统思想的教化熏陶。晋代诗人陆机在《吴趋行》诗中有“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太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我市梁丰中学在清末民初的校歌中有“三吴文化起春秋,季扎言游,遗泽故乡留”等句,说明这些先哲在民间的影响是何等深远。可以这样说,太伯仲雍让贤避国的美德,培育了境内敬宗睦族、积德行善之习俗;季扎言游以儒学教化乡民的举措,造就了境内重教兴学、处处弦歌的风尚。
民俗文化和思想理念的传承,固然要有为政者的倡导,而士大夫和老百姓的普遍认同和践行也十分重要。从张家港的历史看,地方官吏、文人学者在弘扬传统文化、造就良好民俗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杨舍自晋代置县,迄于唐初为县令者,仅有二人可考,其中一人就是梁代名宦司马筠。此人“孤贫好学,博通经术,尤明三礼”,在任时以儒家礼仪道德之说治理地方,政绩卓著,影响深远,被本地崇祀为名宦。 北宋江阴军学教授郭庭坚,受任之初,因学校狭小破败,就把自己的俸禄捐献出来扩充学校,并“招延治中俊髦,开筵讲学,阐绎先儒性分之理,陶育人才,一时称盛。” 明代,后塍以南曾名“化成乡”,就是为政者在传扬先贤美德中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德治民、化民成俗,因而称化成乡。境内著名的文人学者,如北宋经学家陆绾、元代文学家陈基、明代大学者钱牧斋、清代经学家庞大坤等,无不精通儒家经学,著述宏富,也无不以重教兴学、提携后学、感化一地民风为己任。较为突出的有清代杨舍学者叶廷甲,弃举业而习经学,建静观楼藏书5万余卷,“乡里有利益事率倡为之,镇多博徒又随所聚而力禁之,俗以大革,市无犯者数十年。”
在如此浓郁的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下,境内老百姓的伦理观、价值观、民俗观得到规范和优化,一般人家均以读书上进、勤俭节约、敬宗睦族、积德行善等传统理念教育子女,有的还在住宅大门的对联中、或者客厅堂额上,写上先哲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劝学箴言、治家格言。这种对传统文化理念的普遍认同和践行,是境内民俗民风的形成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和重要助推力。
三、江尾海头的特殊位置,是其重要的地域原因。
民风习俗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因地而异。自然环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生存条件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尚。吴地自古以来就称作断发文身的荆蛮之族,以民风强悍、尚武轻死而著称。《汉书》“地理志”:“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晋代左思在《吴都赋》中说:“士有陷坚之锐,俗有节概之风。”
张家港民间习俗中的“节概之风”比起吴地其他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如前所述,张家港居长江之尾、大海之口,素称金陵锁钥、江海门户。《杨舍堡城志》谓杨舍乃“由海入江之咽喉,自狼(山)福(山)西达江(阴)靖(江),我镇适扼二三两重门户之中。”自明代“筑倭城,设参戎,列巨炮,经武制胜者盖已三百年于兹矣”。 因此,尽管境内属鱼米之乡,山水秀美,物阜民丰,但战乱不断,屡遭兵燹,由此造就了市民百姓不畏强暴、刚烈忠勇、习武健身、保家卫国的习俗。
据清代光绪《江阴县志》记载,自前宋元嘉二十七年(450)起,到明代朱元璋亲率大军在巫子门大败张士诚止,境内有文字记载的江防兵事就有20多起,其中南宋建炎三年(1129)至淳佑中(约1245)的110多年中,就发生9起重大兵事。面对如此频繁的战事,境内百姓惟有奋起抗争,以鲜血和生命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以明代嘉靖年间抗倭斗争为例,杨舍乡民为抗倭而自发参加习武训练者有2000多人,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这支乡民武装成为抗倭战斗中的重要力量。但是,乡民武装毕竟缺乏严格正规的训练,在虎狼般凶狠的倭寇面前,其弱点暴露无遗,先后有数百名乡兵在杨舍、港口、凤凰、鹿苑、南沙等地的血战中壮烈牺牲。
血的历史事实告诉人们,在抗御外侮、保卫家园的斗争中,畏缩后退没有出路,不掌握杀敌本领、不练就高强武艺也没有出路。此后,境内习武健身之风有增无减,民谚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意思就是要练实战真功,不练花拳绣腿。明清时期,仅南沙香山周围地区民间习武健身的拳场就有几十家,专聘武艺高强者传授指点。这些拳场的徒子徒孙在明末江阴抗清守城、清代咸丰庚申之变、1927年农暴斗争中,均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实战本领。
四、锦绣水乡的富庶产出,其重要的经济原因。
经济状况是支配人们生存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基础,也是决定民俗文化和思想理念的基础。张家港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经济实力作为依托和支撑。[/size]
在远古时代,“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虽无蓄积之资,然而亦无饥馁。” 至唐宋年间,“吴中四郊无旷土,随高下悉为田,人无贵贱,往往皆有常产。”到明清时期,自给自足农本经济逐渐向工商业发展,带来境内经济的兴盛繁华,棉纺织业、五金铁业、油米加工业、酿酒制酱业陆续出现,商贸服务业日趋昌盛。以后塍镇为例,晚清时期的雷沟杜布远销海外,抗战以前“商业一条街,南北三华里”,大小店面数百家,从业人员逾千人,其中米行就有32家半,人称“盘篮升斗满天飞,车载肩挑尽是米”,街头巷尾运输货物的手推车之多如“周庄潵墩梅子”。
古训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是在这种经济基础的支撑下,境内民俗文化这一上层建筑的发展获得坚实而丰富的物质条件,民间才得以重教办学,培养出众多达官贵人、儒家学子;行善积德、敬宗睦族之风才得以代代相传;讲究礼仪、祭神拜佛之风才会延绵流传。以绿化造园习俗为例,贵族大户人家建造私家园林固然不足为奇,而一般老百姓在衣食无忧之余,也习惯于在场前屋后设置花坛、花圃,甚至在农田中建小型花园,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明代后塍之东、蔡港之滨,徐姓农家在耕作之余,共计辟出30余亩田栽种四时名花异卉,此村由此得名“徐家花园”。 明代塘市古泾村农民以种花为业,连畦接壤,品种繁多,尤以牡丹、芍药为最,此村后由顾鼎臣改名为“花泾”。 如果农民在饥寒交迫、衣食无着之中苦度光阴,是决不会有此养花种草、侍弄园艺之雅兴的。
民俗文化是方志编修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地方民俗民风特色及其成因是方志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民俗学大师钟敬文先生指出:“民俗学在现代社会科学中,无疑是一种‘现在的’学问,而不是‘历史的’学问。”研究张家港民俗文化的特色和成因,目的是从传统民俗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服务当今,传承后代,以更好地存史育人。我相信,民俗文化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培育下,一定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弘扬,成为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瑰丽无比的奇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