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婚礼风俗都不一样,每个地方都独具特色。而福建泉州婚礼的风俗是什么?很多人甚至于快要结婚了都还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婚姻风俗是什么?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泉州婚礼风俗是什么?泉州婚俗古有六礼,历久相承,屡有变异。
旧式婚姻,首先男女互换庚帖,3日平安无事,即举行订盟。届时,男家女尊长赴女家为将嫁女子戴订婚戒指。订盟后,男家择吉日具手镯、彩仪、鲜花、喜包等礼品送女家,称戴圈;婚期将届,复具彩花、圆饼、绸缎、聘金送女家,称送花;婚前3天,再具婚书、吉课、凤冠、霞帔、裙袄、全猪、全羊等送女家,称轿前盘。此3次大礼为缙绅巨商效行,而普通人家常合三为一于轿前盘一次举行。女家应备冠履巾带、蛋糕、通枣、喜糖、芋苗、生姜、韭菜回礼。婚前一二天,女家以喜乐迎嫁妆往男家,嫁妆中有红肚裙,兜内置泥孩儿、五谷种子,寓意生男育女、繁衍后代。
婚日,男家派花轿赴女家迎亲。新娘拜别父母上轿,丢下折扇,女家急忙拾起并紧闭大门。花轿抵达男家,鼓乐鞭炮齐鸣,新郎倒步踢轿门,再由福命大女尊长牵新娘走岀轿。送嫁娘手捧米筛为新娘掩面跨火炉走入洞房。在房中由牵新娘出轿的女尊长作陪,送嫁娘斟酒,新夫妇合卺交杯。当日或翌日办婚宴招待亲友。
成亲第三天,新娘由送嫁娘引带、新郎陪同下厨房,做拨灶膛、摸著笼、摸笊篱、淘米喂鸡、搅泔水呼猪等象征性操作,称落灶。同日,女家遣新娘幼弟或侄辈两人,随带鲜花、礼品到男家,拜见亲家公(母)、姐(姑)夫和姐(姑),称换花。新婚第五天,新娘乘红呢轿回娘家,娘家设午宴款待,称会亲。当日中午或傍晚,新郎乘蓝呢大轿往岳家,叩拜岳家祖先和岳父母,岳家设午(晚)宴款待,称请囝婿。散席后,新夫妇随带引路鸡和长尾蔗,双双回男家。
惠安东部沿海一带,旧时妇女婚后有长住娘家之俗。新娘过门依新婚十日内俗例,分别在第三天至第五六天每日早回娘家,晚由夫家派人邀回。以后,出嫁妇女每年除除夕、大年初一日必回夫家过夜,或因农事大忙、重大节庆由夫家催回住一两天外,均长年居住娘家,直到生男育女才到夫家居住,夫妻共同生活在一起。解放后进行社会改革,此俗渐废。
民国时期,泉州市区出现文明结婚新形式,中西合璧,仪丛式简约,渐在社会上流行。解放后的5060年代,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婚礼开茶会,不办酒席、不送礼,简朴成风。80年代后,泉州婚事大操大办之风又起,喜宴设于酒家,多达数十席以上;各种电器、珠宝首饰、汽车、楼房别墅、银行存折等等,都成了新娘陪嫁之物。
福建泉州婚礼风俗注意事项 闽南泉州地区的婚嫁,风俗繁多,并极具特色。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探家风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找日子,送日头担盘,上头,举行结婚典礼回娘家,请女婿,请亲家。
探家风,即由女方的父母、叔伯、嫂婶组成的的亲友团在媒人的带领下到男方家,了解男方及其家庭基本情况,或托朋友亲戚询问其背景及情况。
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据说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在18000元左右,意取吉祥,其中包括给女孩子买首饰的钱。聘金和衫裤钱谈拢后,接着男方约定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先送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三带。
新娘子出门前需哭,表达对父母的不舍和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母亲及嫂婶也需哭着为其送行,俗称哭缘。
三日回门,即新娘回娘家,向长辈行礼请安。娘家人于中午设宴款待。会亲当日傍晚,还要宴请新女婿,并有妻舅或姻叔等款待,若是午宴,则与会亲一起举行。
不得不说,要准备结婚的小伙伴们可有点折腾了。不过一辈子就这一回,也是值得的,累就累吧。以上的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仅为大家提供参考和阅读。
根据泉州市民政局《今冬明春泉州市婚姻登记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导则》要求,泉港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实行登记总量控制和预约登记制度,“214”正值春节长假,春节长假期间婚姻登记窗口停止办理一切业务,同时暂停结婚颁证等延伸服务。
群众如确需办理婚姻登记的,请提前电话预约并于节前或节后错峰登记。为缩短办件时间,预约成功的群众可携带身份证,先在泉港区行政服务中心多功能政务自助机婚姻登记栏目,打印结婚登记声明书,随后在窗口现场签字确认。
预约方式:
1电话预约:0595—87781314
2APP预约:闽政通APP
在此呼吁,为减少登记场所和传统婚礼人员聚集带来疫情传播风险、威胁群众生命健康,倡导新人理性选择登记时间,不要热衷于所谓的“好日子”,毕竟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关键在于用心经营,同时也倡导亲友不要陪同前往登记,新人延办、不办或举办简约适度时尚的结婚仪式代替人群聚集的结婚宴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