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结婚有什么风俗?

海南结婚有什么风俗?,第1张

一、前奏

结婚的时间肯定要选一个良辰吉日,双方家长把儿女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请童子(各路神仙在凡间的代言人)或是德高望重的先生帮忙选个好日子,然后就开始操办婚事了。结婚的前一段时间,大概是提前一星期,男方就要往女方送一些订金,算是彩礼,数目一定是双数,视家境情况而定,不过现在这笔钱实际上是用在双方购买物品之上了。

举行婚事就要大肆购物,买各种各样的东西,小到香皂、牙膏,大到床、柜子,总之新房里面的东西都要重新置办,当然还少不了结婚要用的桔子、男娃娃、红线等等。采购这一过程是十分累人的,每天都要记得今天要购买的东西,免得到时候会弄得手忙脚乱。新郎新娘还一起去拍结婚纪念艺术照,留下美好的记忆,并要抽空购买或订做自己的结婚礼服。

二、准备

到了结婚的前一天,新娘家请三位有喜气(家庭和好、生育过男孩)的大婶送嫁妆到新郎家,俗称“抬嫁”,在这三位大婶中,两位是抬嫁妆的,一位是充当媒婆带路的。

嫁妆中一定要有两盏媒油灯、两条莲藕、地瓜、喜桃、两个热水瓶、还有一个夹有桔子、莲子、花生、红枣、大米的大红包,可能意在“早生贵子”的意思,其他视新娘家的经济状况及新郎家送来的彩礼数目多少而定,有时会是电视机、洗衣机什么的,如果新娘的家境不好,新郎就会事先购买送到新娘家,在那一天再送到新房即可。

当大婶们“抬嫁”到新房后,新郎家的长辈还会把一个红包托媒婆带回去给新娘的父母,表示“还福”也祝福你们家的意思,红包的金额也一定是双数当然这三位送嫁妆的大婶每人还会得到一个红包。

这一天还将对新房进行最后的整理,新郎家让家里的小男孩,十二岁以下,在床上玩耍俗称“滚床”,并在一个事先准备好的脸盆(现在一般都用痰盂)里撒一泡尿,表示将来会添男丁的意思,还请一有喜气的巧妇缝被子,并把床上的毛毯扎成一朵荷花的模样,再把预备好的一个男娃娃放在中间,表示“观音送子”的意思。当然还别忘了在床头上挂一串桔子,然后在每个房间的门口也挂上一串,就连狗屋也不放过,大概是表示大吉大利的意思,当然喜联是忘不了要贴的。

夜晚十二点左右,新郎家还要拜祖宗、地主神位,供品非常的丰富,有全只烤乳猪、猪头、鱼、五花肉还有一些斋菜,如粉丝、腐竹、花生、水芹、豆腐干,还供上新娘家送来的莲藕,喜桃等等。

三、仪式

结婚当天是是最辛苦的,在当天上午,把花生、红枣、莲子、米等东西撒在新床上,表示早生贵子,然后点两盏媒油灯(现在一般用台灯),连点三天三夜,火不能灭,否则不吉利。

在以前,住平房的人比较多,结婚宴席就摆在新郎家的院子里,所以中午要摆宴席,一般中午宴请的是女亲友和小孩,不如晚上的菜式丰富,主要是吃海南粉,俗称“吃粉”;晚上才是重头戏,招待的主要是男亲友,也没有了海南粉,俗称“吃酒”。不过现在大多都住楼房了,大多选择在酒店摆喜宴,所以也就没有“吃粉”和“吃酒”的分别了。

到了十点种左右,这时亲友都陆续赶到,新郎的朋友也都来了,他们这么早来的任务是陪新郎一道去接新娘,称之为“兄弟”,在他们当中还要选挑出一个能言善道、与新郎关系比较好的充当“兄弟头”。同时,新娘家那边也忙活起来,新娘要梳妆打扮,并等待朋友的到来,一般为八个,俗称“姐妹”,当然,她们当中也要选出一位“姐妹头”与新郎的“兄弟头”唱对台戏。这天新娘家只摆中午的宴席,晚上亲友都会集中到新郎家去吃酒,兄弟们用过简单的午饭,良辰就到了,一般是中午十二点,兄弟们就要拥着新郎一起去接新娘了,新郎是不能随便进新娘家的,必须要由新娘家的小舅子接进门,如果没有小舅子,家里别的小男孩也可以,不过新郎要给红包。

总算进了新娘的大门,但是还有一道房门把新娘和姐妹们关在里面,按惯例,姐妹们是不那么容易就让新郎把新娘接走的,想尽一切办法刁难新郎,甚至于学狗叫什么的,这时新娘可不能心疼新郎,否则就会把战火引向自己了。刁难一般会持续到出门的良辰到来。

出门还要做一些仪式,首先新娘和新郎要给父母敬茶,并拜别父母,女方的父母在喝完茶后就给新郎一个装有桔子、莲子、花生、红枣、大米的大红包,称为“槟榔钱”,表示这是给新郎买槟榔的钱,以前是要给新郎槟榔的,现在吃槟榔的的人不多了,表达一下意思吧,而红包里的钱是新娘家的长辈们集中一起给的,表示长辈们对新郎的认可与祝福;新娘得到的是普通的红包,表示父母对女儿的祝福。

做完仪式后,新郎就可以把新娘接走了,以前是要坐花轿的,现在都坐车,花车要事先准备好,一般为八辆。这一天,大家的心情都是喜盈盈的,父母们终于盼到了儿女长大成人结婚嫁人了,新郎想象着自己的新娘多么的娇美如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兄弟们则可以与姐妹们逗乐,说不定也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笑容始终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四、回娘家、蹲房角

结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家的弟弟或是妹妹就会到新房接新娘回娘家,直到晚上,新郎就去新娘家把新娘接回来。第三天,新娘就整天都不能出门了,俗称“蹲房角”,这天,新娘的要好朋友就会来和新娘聊聊天,而那些没有见过新娘的,有好奇心的就会在今天来看新娘,反正今天新娘是要当展览品的。

摘要:结婚风俗就是结婚的礼节。在黑龙江这个地方举办婚礼,讲究风风火火,不管是接新娘还是宴请宾客,都会非常讲究面子,闹洞房就更加是如此,越多人闹就代表着兆头越好,所以不少黑龙江人在结婚的时候都会请来众多朋友。那么黑龙江的结婚习俗除了这些,还有哪些讲究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黑龙江的结婚风俗流程吧!

一黑龙江传统结婚习俗

1、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时用。

2、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时用。

3、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4、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5、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6、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7、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8、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9、换庚谱: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为订亲的最初凭据。

10、过文定:为“过大礼”之前奏,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备三牲酒礼至女家,正式奉上聘书。

11、过大礼:订亲之最隆重仪式,约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12、安床:在婚礼前数天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婚礼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安床后任何人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13、结婚当晚,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14、嫁妆:收到大礼后,女家的妆套须最迟于结婚前一天送到男家。这批大箱小箱的嫁妆,为女家身份与财富之象征。嫁妆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

15、上头:一对新人均要穿上睡衣,女方应选择一个看见月亮的窗口案上,燃起龙凤烛,点起清香一炷,连同莲子、红枣、汤丸三碗向天参拜。男女双方并要准备尺、镜、剪刀,取其光明继后之意,让“好命佬”及“好命婆”替新人梳头,一面梳,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16、迎亲:新娘应由大姐或伴娘带领出来交给其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新人再向双亲奉茶跪拜,新娘准备两封利是,分别为威旺金及满堂利是,过门后交予家姑。

17、出门:吉时,女子出门时须由大姐背着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足是不可沾地的,否则便会带来麻烦。但现时即使有大姐陪同,也是自行步上花车的。最后上花车前,新娘子应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18、过门: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它长辈。

19、三朝回门:三朝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

二黑龙江现代结婚流程

(一)出发前准备

1、四彩礼:离娘肉(2根肋条),鱼2条,大葱4棵,粉条4把。

2、新房楼前楼后的大井用红纸盖上。

3、接亲人员佩戴嘉宾花,新郎新娘胸花、主婚人胸花暂时不戴。

4、接送亲人员不算新郎新娘应为双数(一般8人、10人、12人)。

5、接亲车队总数(录像车除外)应为双(一般6台、8台、10台)。

6、新郎由长辈、童男、童女等相关接亲人员乘车出发,一般来说,去时人员是单数,回来则是双数。

(二)到娘家

1、敲门:新郎敲门喊妈开门、爸开门(娘家人在屋内可难郎一下,不给开门,但时间不宜过长)。

2、认亲:新娘父母站在门口迎接男方接亲人员,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绍接亲亲属(从长辈开始),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娘家亲属招待男方接亲人员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或甜甜嘴)。

3、求婚:新郎向新娘单腿跪地献花求婚并说几句能打动新娘的浪漫话语,新娘可为难新郎一下,但时间不宜过长。

4、互戴胸花:新郎新娘互戴新郎新娘胸花,并合影留念。

5、新郎改口: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郎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郎改口钱(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女婿),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证待新娘,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

6、吃面条: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新郎新娘相互夹给对方吃。

7、换踩堂鞋: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没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新郎将新娘抱上车,新鞋下面铺一块红布,妹妹给新娘穿完鞋后把旧鞋收起新郎赏妹妹换鞋钱。

8、双方亲属上喜车,娘家亲属先上车,男方亲属后上,不许空车。(四彩礼除离娘肉外,其他物品带回一半)。

(三)喜车返回新房

1、喜车在前,新娘的父母、亲属、宾客按顺序坐随后车,沿另一条行车路线开往新房。

2、新郎、新娘下“喜车”后,燃放礼宾花、踩响球等。

3、新郎母亲将新娘手中的鲜花或“喜盆”接过(俗称聚宝盆)。

4、新娘向男方父、母鞠躬、改口、佩带胸花。

5、新郎、新娘在“喜车”前与男方父母合影。

6、新郎、新娘在“喜车”前与双方父母合影。

(四)新房

1、认亲:新郎父母站在门口迎接娘家贵宾,新娘把娘家送亲亲属一一向公公、婆婆介绍,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坐,新郎父母及男方亲属负责招待娘家贵宾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

2、新娘改口:新郎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娘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娘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娘改口钱(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儿媳),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娘向公公婆婆保证夫妻和睦相处,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

3、挂钟:一般由新娘弟弟完成(没有弟弟其他同辈或晚辈代替完成),挂钟后新郎赏弟弟挂钟钱,钟盒由弟弟负责带回娘家(钟盒不能空,放一个红包或喜烟喜糖均可)。

4、装箱:一般由新娘哥哥完成(没有哥哥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也可),准备一元、五角硬币若干,由主持人安排怎样装箱。

5、叠被:一般由双方嫂子完成(没有嫂子其他同辈或长辈亲属代替也可),男方被口朝外,女方被口朝里,交替叠好,叠完被双方嫂子握手合影留念。

6、坐福:准备坐福垫或红布一块,放在床中间由主持人安排怎样坐福。

7、合影:新郎新娘同双方亲属在新房合影留念。

(五)喜车抵达酒店

1、新郎亲朋在酒店门前迎候,再次放礼宾花、踩响球等。

2、新郎、新娘在宴厅门前迎宾

3、主持人选择吉时主持典礼。

(六)结婚典礼

1、主持人开场白,奏婚礼进行曲,新郎新娘入场。

2、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一般安排介绍人或单位领导完成)。

3、拜父母,拜来宾,夫妻对拜。

4、男方主婚人讲话(新郎的父亲或母亲)。

5、交杯酒。

6、娘家贵宾代表讲话。

7、交换信物。

8、来宾代表讲话(单位领导)。

9、新郎新娘代表讲话。

10、结束语。

(七)宴席

1、新郎、新娘,在“拜”席时按照先娘家席,后婆家席,先亲属,再领导、再同志、再邻居,后同学、朋友之顺序进行敬烟或献花

2、敬娘家烟时,由新娘持烟,新郎点火,新娘要加以介绍。给婆家花敬烟时,新人角色互换

3、新郎父母或兄长在新郎、新娘“拜”席一段时间后,向客人敬酒,顺序同上

4、宴席中,有客人离开时,新郎、新娘相送至酒店门口

5、男方父母适时给女方来宾中的小孩赏钱

6、如果酒店给老丈人桌加菜时,新娘父亲要给厨师赏钱

7、新娘父母要离开时,新郎父母应为其送上四彩礼:离娘肉一块(要带皮、带两根肋骨);鱼品一份;粉条一把;大葱数棵,用红丝线系活结。

8、团圆饭:父母及亲属每人送新郎新娘几句祝福,新娘为父母亲属倒酒夹菜,全家举杯合影(具体由摄像师、摄影师安排)。

黑龙江传统习俗文化知识大全约你看冰雪大世界赏二人转识黑龙江文化

黑龙江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黑龙江结婚风俗文化介绍

黑龙江文化黑龙江文化特色黑龙江民俗文化

黑龙江饮食文化特点独具特色的黑龙江饮食文化介绍

黑龙江方言有哪些特点黑龙江方言特色介绍黑龙江地方言概述

一、入场准备

1、仪式开始前,新郎、新娘将随身物品交由专人保管

如果随身携带手机等物品,不仅容易造成分神而且影响美观哦。

2、仪式进行的前三分钟,由专人(婚礼督导或伴郎伴娘)负责把住宴会厅大门

新郎正在入场,这时如果有迟到的宾客赶来,应请宾客稍等片刻。因为开门会影响入场的专注氛围。

二、新娘入场

1、不要音乐一响起就入场,应等待15到30秒钟

要给宾客一定的准备时间,当宾客的眼光全神贯注聚焦在你们身上时,就可以入场啦。

2、新娘右手挎父亲(长辈)左胳膊,两人保持约15cm的距离

新人行走时的步调要缓慢一些,新娘跟着新郎,要大约慢新郎半步。

3、目视前方,仪态自然,不要东张西望

新娘不要总看裙摆,新郎不能东张西望,一定要拿出新人该有的自信和优雅。

4、伴娘适时为新娘整理裙摆

新娘穿着婚纱,特别是长拖尾时,单独行走很不方便,所以伴娘应适时帮新娘整理裙摆。

5、为了防止踩到婚纱,走路时用脚尖向前踢出去

走路的姿态一定要美美的,即使不小心踩到婚纱,也要若无其事地进行调整。毕竟今天全场的焦点都是你呀。

6、用手提婚纱时不宜提得过高,不要露出脚尖

新娘自己拖着裙子行走的时候,最优美的动作是轻轻提起裙纱的前中部或者两手一起提婚纱两边,但不要提得过高,以不影响走路且不露出脚尖为宜。

三、交接仪式

1、新郎走到新娘和新娘父亲的面前,距离30公分,父亲把新娘的手交给新郎,父亲

会说一下祝福或者嘱托的话,也可以不说,然后父亲退场。新郎下跪鲜花,新娘别马上接,也要等个三秒。新娘挽着新娘慢慢的走这段T台,要提醒新郎在走路时,用挽着你的那只手帮忙提一下你的婚纱。(不建议小花童在新人前面引路撒花瓣,小孩子不可控因素太多)

2、新人走上舞台站定后,新郎应该握住新娘的手

婚礼的当天你们可以说是宇宙最强IP了,除了手牵手黏在一起,还有更好的恩爱方式吗?

3、新人站立时,新郎应在新娘的右边

这大概是源自古代欧洲的传统,传说新娘站在新郎的左边,方便新郎必要时用右手拔剑与敌人对决,可以更好地保护新娘。

4、俩人站在一起时,都向内稍稍侧立,成"八"字形

这样站的好处是,既不过分腻歪又不失甜蜜。

5、时刻不能忘记:抬头、直背、收腹、挺胸

要让头部、臀部和脚后跟成一条直线,这样站立会显得特别有精神,且完美地展示出礼服的轮廓。总之,不能给人懒懒的没精神的感觉。

6、转身幅度要轻缓,动作要利索

新娘在婚礼中要体现高贵的气质,应避免任何大动作。需要转身时,身体应该随着脚步同时转动,幅度要轻缓,动作要利索。如果婚纱或礼服裙摆较大,在转身时可以用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手轻轻抓住裙边和裙撑稍微向上提。

四、交换戒指

1、新人交换戒指时,伴娘应避免出现在镜头里

当新郎从戒枕上取下戒指后,伴娘应该接过新娘的手捧花迅速地让到一边,新郎为新娘佩戴完后,伴娘再走过来让新娘从戒枕上取戒指。伴娘上台送上戒指的时候要绕到新人的后面,面向观众将戒指送上。

2、结婚对戒应戴在左手无名指

戴戒指的动作一定要慢慢的,手背呈45度面向观众,一来是为了让在场的来宾有机会欣赏见证到整个过程,二来也能方便摄影、摄像的取景。这样会显得很优雅哦。

3、如果新娘佩戴手套,在彩排时应先试戴一下婚戒

目的是为了看婚戒是否能戴进去,如果戴不进去,应该在仪式开始前将手套脱掉。

4、新娘的头纱是在戴完戒指后才由新郎掀开的

仪式上的头纱适合长的,又高贵又神秘,掀开之后一般就是接吻了。想必陈晓这一波头纱撩,很多女孩都还没回过神吧。

五、新人接吻

1、接吻环节,新人要大大方方,不要扭扭捏捏

新人亲吻是在仪式中宣布两人正式成为夫妇之后进行的,亲吻时可以自然大方地深情投入以表达幸福的感受,但要避免过分忘情。如果不会,可以学习一下吴奇隆的做法。也可以是夸张的大胆的拥吻。

六、证婚环节

1、证婚词等讲话稿可事先卷起来,用红丝带系好

这样卷起来的好处,一来是美观喜庆,二来也增添了满满的仪式感。证婚人、父母致辞时缓缓打开,是不是显得特别庄重。

2、证婚人讲话时,新人应该认真聆听

千万不要两个人腻腻歪歪,在一边讲悄悄话哦。证婚人一般都是比较有威望的长辈,他的致辞也是对你们婚姻的莫大肯定。

七、感恩父母

1、父母隆重入场

感恩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大,他们值得成为婚礼上的Superstar!婚礼不仅是我们的仪式,也是他们的高光时刻。为父母设计一个隆重的入场,并且邀请他们上台,上台之后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何尝不是一家人的一次成人礼呢?

八、敬酒环节

1、新人站在舞台敬酒时应走到舞台的中间(可让双方父母一起站在台上向来宾敬酒,婚礼督导将酒杯端上来之后,新人及父母右手端酒杯从左到右示意敬酒,如特殊情况只需新人敬酒就好)一来你们是婚礼当天的主角,主角当然应该站在舞台中央;二来是为了便于照顾各方宾客的感受。

2、新人喝交杯酒时统一用右手拿酒杯

如果一个用左手拿酒杯一个用右手拿酒杯,是无法进行交杯这样一个仪式的,拿酒杯的时候就该统一好,都用右手持杯。当然都用左手也可以。

3、婚宴超过40桌,敬酒换装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内

这个时候真的就是在争分夺秒抢时间啊!生怕宾客吃完饭就离席了。

写法如下:

一、结婚礼薄开头范文:

正规的结婚礼单其实开头并不是直接写名字,然后是礼品等,首先写的是表达自己的诚意。

二、格式技巧:

结婚礼簿的封面一般都是印刷好的,因此,新娘新郎名字等都是写在扉页上面的。而一般来说结婚礼簿的封面页上要写上新人姓名、新人父母姓名以及结婚日期等。

相关传统:

家有喜庆,贺客临门,由专人负责掌管收礼事宜,登记来礼的簿子称“挂礼簿”。依次将来宾所赠礼物代主收纳,逐一登记入簿,散客后,向主人交账。

在湖南,礼簿编号,按惯例:第一号不记,为主人自己所有,礼簿上只写“天字第一号”或“天长地久”(红喜用)等吉庆话。第三十六号、第五十一号均非吉祥数字,略去不写。对第一百号来宾,除将其所赠礼物全部退还并仍照数登记入簿外,还要奉送一定数量的喜钱。

 婚礼属于嘉礼之一,嘉礼以亲万民。周制婚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 文化 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古代结婚的 礼仪 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古代结婚礼仪

 一、古代婚礼基本流程:

 主要分为婚前礼和正婚礼。

 婚前礼:

 1 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媒人还被称为“红娘”。

 2 看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3过礼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

 正婚礼:

 中国古代讲究三书六礼

 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结婚当晚新人进房为止。

 结婚流程:

 婚礼前准备:

 一、古代结婚祭拜

 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二、古代结婚安庆礼

 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

 婚礼基本流程:

 花轿: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古代结婚箭定乾坤:

 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末来和生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传统中式婚礼用品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喜悦的寓典礼,所以称为庆典。结婚礼全部使用体现吉祥的婚礼 物品 来装饰。如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上红盖头,穿上大红袄,新郎胸前佩上大红绸等等。这些

 红钯的吉祥物品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火。 一些传统婚礼元素:

 花轿。旗锣伞扇:鞭炮:凤冠霞帔:盖头:马鞍: 火盆:秤秆:花烛:

 天地桌:

 婚服的演变

 唐朝婚礼服饰:梁冠礼服——钗钿礼衣

 唐朝婚礼服饰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唐制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所谓红男绿女是也。

 钗钿礼服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钗钿礼服。层数繁多。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日本的著名古代宫廷和服“十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过来的。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钿钗礼衣常作为为唐代通用的归嫁礼服。唐以后,繁复的钗钿礼衣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

 明朝婚礼服饰: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庶民女子出嫁时可享属于命妇衣装凤冠霞帔的殊荣,如同庶人男子亲迎可着九品官服一样。

 据说红色婚礼服饰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大概在唐代左右;但实际直到宋代,宫廷命妇的婚服还是青色。“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出现在明代比较肯定,这种起源很晚的婚服样式目前是国人心中理解的华夏婚礼服饰,而且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 历史 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457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