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宿迁的婚嫁习俗.

关于宿迁的婚嫁习俗.,第1张

谈恋爱的时候不好说,彩礼有多有少,反正最少得两三万,结婚当天会先让小舅子换鸡腿得两三千,然后新娘子上头得两千,新娘子从屋里走到车上穿的过路鞋里还要放几百块钱,最后就是新娘字的上车费几百块钱,就OK了,人你就可以接走了,反正结婚要花不少钱

祝你幸福

结婚的前一天,新郎新娘不可以见面。结婚当天,新郎家会在早上开着婚车去新娘家,进村时要放鞭炮,有的地方,在新娘家门口,迎娶的人马要吃新娘家拿来的点心或酒!在新年家吃完午饭,在下午3-4点回新郎家,新娘家的哥哥要把婚车送过桥,才可以让婚车开走。

在新娘到新郎家,不能主动下车,要新郎家的婶婶或者姐姐之类的人,来拉她下车,或者给下车费(8880-9990等吉祥数字的钱数),然后就是抡门,就是上面那位说的。晚上在睡觉前放个送个鞭炮。

葬礼一般就是要在死者死亡的三天内埋葬,前一天把尸体放在大儿子家的厅堂,旁边还要烧纸,点灯。晚上还要有人守夜,第二天等所有的亲人回来的时候,去火化,火化是要孙子提着灯,还要带白色帽子(死者的儿子还要扎白腰带,孙子要带红色帽子),火化归来,放在外面搭好的棚子里,供别人祭祀!死者的女儿或者侄女,孙女结婚的,还要摆猪头祭,死者家人要抬着八仙桌去迎回来,还要吹喇叭!晚上就所有的亲朋好友吃饭,吃玩饭去埋葬,儿子要摔佬盆(就是死者的大儿子摔,象征谁摔死者的财产就是谁的,但是女人不可以摔),埋葬时,死者的孙子孙女要在墓地的一百米左右吃饺子(饺子里不能放调味品,相传吃了可以考上名牌大学,呵呵,本人认为很迷信)。埋完就回去,看吹喇叭(就是主家请的唱歌和表演的人)。唱到夜里一俩点就结束了!

这个就是基本的过程

--------------------------------------------------------------------------------

结婚要轮门(一般是表兄弟、同学、朋友,不能是长辈),就是用张大桌子(八仙桌)把堂屋(主房)堵起来,不让新娘子进去,要喜烟喜糖,也有的要红包,给了后就可以进去了,然后闹洞房,有撒花歌,就是一撒富贵满银堂,二撒什么的,然后是戳窗户(也是新郎同辈份的兄弟),戳的时候也要唱歌,一戳什么,二戳什么,具体忘记了,还是以前经常参加几个表哥的婚礼,大概就是这样了

--------------------------------------------------------------------------------

O(∩_∩)O~,我是土生土长的宿迁人,家里面也有不少在农村的亲戚。

我记得他们结婚的话,女方(外地的)是可以来男方家的,也有不来的。还有的来了,结婚那天在外面旅馆住,然后男方家的车去旅馆接新娘。

宿迁风俗也没什么特别的,而且只要双方家长通融的话,也没什么必要大操大办。我们那(市区)的话,有的家里面请司仪的,女方家长(本地)全到的,主要图个热闹!~

对了,酒席的话要看人数决定啊,但要是双数比较好哦!

结婚当天,男方接新娘的队伍到女方家的时候,要带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的,用绳子把它们的一只腿系在一起,然后女方家的弟弟(表弟堂弟也可以),把母鸡腿上的绳子解下来,扣到另一条腿上。新郎这时候要给他一个红包(金额不确定,视男方家经济和女方家要求决定)哦!这在宿迁叫“换鸡腿”!

然后还有楼上说的“回门”。

各镇都不一定一样的。

结婚前一天抄要下礼就是催妆,一般情况下半头或一头猪,烟酒看情况自己给百。还有冰糖白糖,四种茶食、新娘正日子要穿的衣服。

结婚当天要带被、度粉丝、篾篮、米、面、糖、烟随身带着。带钱,有的地方要上车礼,红包从几百到上万不等,新娘问哥哥或者弟弟给新娘洗脚要给红包,背新娘上车的时候也要给红包。包答钱尾数最好是八或者六。

扩展资料:

中国婚礼变革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婚礼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婚礼的元素日渐消失。19世纪末20世纪初,婚礼从形式到内容明显的接受了西式风俗。一般采取了中西合璧的婚礼形式。新娘一般身穿旗袍或长裙。

新郎服有西服、有便服、有满清马褂。民国初期,因为国内没有制作婚纱的厂家,有些政府大吏或大商人、大资本家为了赶时髦,托人重金从国外购得婚纱备其子女婚礼。

这种风潮源于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基督教婚礼,蒋介石着黑燕尾服,白色衬衣,条纹西裤,银色领带,雪白手套;宋美龄穿白色婚纱,拖着银线绣花的白色长沙,令国内无数青年女子仰慕不已。

此后,婚纱便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了。而此前,只有思想进步且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家庭行西式婚礼时才着婚纱。

1935年后,民国政府倡导新生活运动,集团婚礼成为时尚,又让婚纱进一步深入人心。1935年上海社会局策划组织的集团婚礼中新郎穿黑马褂和蓝袍,胸前戴花。新娘穿粉色软缎旗袍,头披白色婚纱。后来的集团婚礼进一步西化,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白裙白纱。

民国元年通过的民国服饰制度也是以西服为大礼服和常礼服,中式礼服则为满清马褂。

现代中国的婚礼结合了中国传统以及受西方影响的元素。公民结婚仪式实际上只是到地方政府进行结婚登记,并没有太多的程序,然而喜酒就会举办得非常盛大。现代中国婚礼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会拍摄婚纱照。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颁行,废除旧婚俗,男女青年婚姻自主,嫁妆、婚礼从简,新娘过门以步代轿。

60年代,需一二百元聘礼,盛行用手表、缝纫机陪嫁。70年代,青年干部、职工结婚,许多机关单位举办集体婚礼。80年代,有的旅行结婚。

男方须送女家一定数量的聘金,迎娶以车代轿。盘担、婚宴日益丰厚。90年代,城区流行新郎到女家亲迎,女家以彩电、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自行车、金项链、戒指、高档布料等陪嫁。

-结婚风俗

我本人是宿迁泗阳的。

我们那里一般男的在22左右就结婚,女的在21左右。

呵呵~这很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哦。但早婚的也常有,就是结婚后等到年龄到

了再去拿结婚证(我表姐就是啊,这在我们家乡也不算希奇)!

我有两个姐姐都出嫁了,在结婚的时候就是办几桌酒席,亲戚朋友乡亲多来聚聚,

还需要出“礼”(就是钱)!然后男方请人开车接女方!新郎一般穿着打扮就

是弄一个新娘头 穿个红旗袍什么的(我二姐当时是穿红旗袍,还是我帮她背

上车上的)!新郎很西式,穿一身西装就OK了!到了男方,新郎的兄弟朋友和

处的好的会拦门(这里必须要说的新郎亲兄弟拦门他必须没结婚,表兄 姨兄

的就无所谓了)拦门当然图个热闹不让新娘进去,新郎会通过各种手段——

“武力(凭自己的力气把拦门的桌子和桌子上的人掀了,这种比较热闹,但基

本上不会成功的)”“香烟(贿赂嘛,拿了新郎的好处自然让新娘进去了!所

以拦门的人会狮子大开口”。到了晚上还要戳窗户纸(这种习俗已经快要淡去

了)

随着社会发展,有的习俗都慢慢的简单化了西式化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57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