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迁移到老家湘乡

户口迁移到老家湘乡,第1张

请你先读有关文件:

《 湖南省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档案及户口管理办法(试行)》

为适应“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或已就业但所在单位不负责档案、户口管理的毕业生的档案、户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19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湘政办[2003]3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毕业生是指: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或已就业但所在单位不负责档案、户口管理的毕业生。

第二条 第三条 离校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必须在离校前填写《湖南省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档案、户口保管、转递申请表》(见附件1)。可申请将档案、户口留原就读学校管理两年,学校免收档案管理服务费用;也可申请将档案、户口关系转至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或生源地市州、县市区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上述机构以下统称为就业服务机构),择业期内免收档案管理服务费用,各级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应认真为毕业生做好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三条 第四条 申请交档案、户口留校管理的毕业生应与学校签订《湖南省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档案、户口留校托管协议书》(见附件2),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四条 第五条 档案、户口留校托管的毕业生,在托管期间落实了就业单位的,由学校负责为其办理就业报到证,并凭报到证及时办理档案、户口迁转手续。

第五条 第六条 托管期满的毕业生应主动到学校办理档案、户口转出手续。否则,学校有权按托管协议书的约定将档案、户口转至有关就业服务机构。

第六条 第七条 档案、户口留校托管的毕业生不等同于在校学生,不能享受在校生的待遇。

第七条 第八条 各学校应明确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负责管理毕业生留校托管的档案、户口,并安排专项管理经费。

第八条 第九条 毕业生在不负责档案、户口管理的单位就业的,可由单位或毕业生本人申请将档案、户口关系委托有关就业服务机构代管。

第九条 第十条 申请将档案、户口委托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和生源所在地市州、县市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代管的毕业生,学校依据其申请为其办理就业报到证,毕业生凭报到证办理档案、户口迁转和接收手续。

第十条 第十一条 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和学校,要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管理和转递档案,不得将毕业生档案交由本人自带或管理。对已办理就业报到证的毕业生,凭报到证(蓝色联)转寄毕业生档案和办理户口迁转,并将就业通知书(白色联)装入毕业生档案。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湖南省教育厅委托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解释。

湖南户籍管理改革年底前完成 迁户口网上可办妥

--------------------------------------------------------------------------------

2004年09月29日 10:42

倪志刚 苏芬 刘珊

居民只要符合迁移条件,凭有关证件或资料可直接到迁入地派出所一次性办结户口迁移手续,不必去户口迁出地办手续,目前这项改革正在衡阳和邵阳试点。这是记者从27日召开的全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的。副省长许云昭在会上强调,2004年底以前必须全面完成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任务。

户籍改革年底前完成

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湖南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部署和启动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在今年底以前全面付诸实施。

目前,郴州、常德、永州等市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已经完成,岳阳市的改革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正在组织实施,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益阳、自治州、张家界等市州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的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专门人员开始着手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

衡阳、邵阳两地先试点

据省公安厅副厅长王东贵介绍,省公安厅利用全省人口信息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优势,在衡阳、邵阳等市开展了网上户口迁移的试点。这个做法是,将过去居民迁户口先到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迁移证、再到迁入地派出所上户的户口迁移模式改革为:居民只要符合迁移条件,即凭有关证件或资料可直接到迁入地派出所一次性办结户口迁移手续,这样省略了到迁出地开具迁移证这一大环节,比过去大大方便。

户改同步配套政策出台

记者在会上获悉,湖南省一元化户籍改革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外省市如江苏、广东、重庆等省市的户改方法不同,这些省市的户改是公安部门先行,其他部门再跟进,即先改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再改与户口密切相关的配套政策。

由于两者不同步,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而湖南省户改则是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配套改革,即改革不仅涉及户籍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涉及相关配套政策同步。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影响最大的是优待抚恤、退伍安置、城市低保和社区建设工作。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民政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完善有关的配套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部分农民有望享受低保

据省民政厅唐白玉厅长表示,民政部门将加强配套工作的改革。户籍改革后,失去土地的部分农民将有一部分符合低保条件的将享受低保待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后,对那些登记在居民委员会、未承包农村土地的居民,只要经有关部门出据未承包土地的证明,其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可向当地居委会提出低保申请,经民政部门审核批准后,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保障新入社区居民权利

唐白玉厅长说,户籍改革后,居民户口由户籍所在地管理为主改为以常住地管理为主。各社区要及时将新迁入居民编入居民小组,按规定建立好居民档案,及时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凡户口迁入社区的原农村居民,都依法享有参加社区居委会的选举权利,都有权当选为居民代表和居委会成员。

来源:东方新报

结论:

一《 湖南省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档案及户口管理办法(试行)》上没有说学校必须将你的户口转回生源地(你没毕业也同样参考本文件),所以学校不会自动帮你迁户口。

二。你不需要两地跑,只要回家到湘乡去办就可以了。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72 彩色片(宽银幕) 171分钟

苏联高尔基少年儿童**制片厂摄制

导演:斯塔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编剧:鲍里斯·瓦西里耶夫斯塔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根据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改编)摄影:维亚切斯拉夫·舒姆斯基 主要演员: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饰瓦斯柯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饰丽达) 奥尔迦·奥斯特洛乌莫娃(饰冉妮娅) 依莉娜·道尔戛诺娃(饰索妮娅) 叶列娜·德拉别柯(饰丽萨) 叶卡捷莉娜·玛尔柯娃(饰迦尔卡)

本片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节纪念奖,全苏**节大奖;1975年列宁奖金

剧情简介

1942年夏天。在一个小车站旁的村子里,笼罩着阴沉抑郁的气氛:这里只剩下12户人家了,而且都是妇女和儿童,男人全都上了前线。

负责守卫车站的瓦斯柯夫准尉带着两个高射机枪班驻扎在村里,这个车站早已不停火车了,但周围是战略要地,敌机经常来轰炸,即使不扔炸弹,也要每天在上空盘旋,因而,守卫住这个车站仍然是驻军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在这里设了两门四管的高射机枪。

一天,上级派一名少校来这里视察,瓦斯柯夫准尉就跟在他后面絮絮叨叨地说开了。他说战士们由于没有战斗任务,闲着没事,就到老乡家里去买私酒喝,喝醉了又惹事生非,他们根本不遵守战斗条令。他希望少校把他们撤回去,另外给他派一些能遵守战斗条令的人来,最好是派一些不喝酒的战士来。少校表示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

瓦斯柯夫准尉中等身材,大约30多岁,留着两撇八字胡子,带点土气,看来像个大老粗,却是个淳朴、敦厚的人。他把战斗条令奉作金科玉律,视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并希望他手下的那些战士也遵行不怠。

他满怀希望等待着少校派一些遵纪守法的士兵来,但好几天过去了,一点动静也没有。瓦斯柯夫开始向女房东玛丽娅发牢骚,埋怨少校办事不地道,说话不算数。玛丽娅30多岁,丈夫到前线去了,家里就剩她一个人,没有孩子。她家的条件是比较好的:典型的俄罗斯农村木屋很宽敞,伙食也是过得去的。玛丽娅对瓦斯柯夫体贴入微,村里有些风言风语,认为她与瓦斯柯夫的关系非同一般。

一天早上,瓦斯柯夫正坐在门边抽烟,玛丽娅听到外面有卡车的声音,走出去一望,面带喜色地回来告诉瓦斯柯夫:高射机枪手们来了。瓦斯柯夫赶紧问有没有指挥官,玛丽娅说不像有。瓦斯柯夫一听,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就担心派个指挥官来取代自己。这下子,他的小小的宝座看来是坐定了,于是他整整衣领,抹了一下八字胡子,端起了一副架子就往外走。他没想到向他报到的是一个女副排长基梁诺娃中士,她带领了两个班的女战士来到了这里。瓦斯柯夫终于明白了这就是少校给他派来的“不喝酒”的士兵。

基梁诺娃提出她们不愿意像男高射机枪手那样,住在老乡家里,她们要自己单住。瓦斯柯夫只好把消防棚拨给她们当营房。姑娘们叽叽喳喳地把自己的行李往消防棚里搬。那些双层铺的木床还是现钉起来的。一个姑娘拿着锤子在钉床架子,她的熟练的动作引起了瓦斯柯夫的注意。原来这个姑娘叫丽萨,在家时曾帮父亲干过农活和木工活。瓦斯柯夫首先向女战士们宣布纪律:没有瓦斯柯夫本人的命令,她们不能擅自离开驻地一步,一切行动都要遵照战斗条令。一个姑娘问能去采野果子吃吗瓦斯柯夫说野果子还没熟。基梁诺娃说能摘点酸模草吗要是不吃这类东西,她们会瘦的,瓦斯柯夫只好表示同意。

现在,瓦斯柯夫感到行动很不自由,去找自己的部下还得敲门;说话走路都拘拘束束;女战士们把胸罩、裤衩挂得满院子都是;村子里的妇女们又闲言闲语,有的还说些酸溜溜的话,嫉妒女战士们会把瓦斯柯夫包围了。瓦斯柯夫烦恼之余,去向房东玛丽娅买私酒喝,玛丽娅惊讶得把手中的盘子都摔碎了,因为瓦斯柯夫向来最反对战士们买私酒的。

一天夜里,姑娘们睡得正香甜,基梁诺娃大喊“战斗警报!”女战士们连滚带爬地从床上起来,分头站到两门高射机枪跟前,瞄准着敌机射击。敌机被打中了,这是班长丽达的功劳。紧接着丽达又向那个跳伞的德寇瞄准,敌人中弹落下地来。丽达把胳膊肘靠在高射机枪上,盯着被她击毙的德寇,呆呆地发楞……她想起了丈夫的牺牲:战争刚爆发不久,她丈夫奥夏宁就阵亡了。丽达是在学校的晚会上认识这位边防军中尉的。多么令人陶醉而又短暂的幸福啊!她和奥夏宁结婚的时候还不满18岁,第二年生了一个儿子伊果尔。再过一年,战争就像一幅黑色的幕帘笼罩了下来。丈夫死后,她到炮校去学习,这次分配她到这个小车站来的时候,她不太愿意。后来看了地图,发现这个地方离她母亲家不远,她的小伊果尔正寄养在那里,她立即改变了主意。为了经常能见到妈妈和儿子,她同意了。

这次敌机夜袭,有一些伤亡。少校又带来两名女战士补充这支队伍。一个身材苗条修长、美丽热情的姑娘叫冉妮娅,还有一个瘦小纤弱、羞怯腼腆的犹太血统的姑娘叫索妮娅。原来,冉妮娅和丽达早就认识。冉妮娅羡慕丽达还有亲人,而她,什么人都没有了。冉妮娅的弟弟、妹妹、妈妈,作为苏军高级将领的家属都被敌人用机枪扫射死了。她穿过封锁线,到军队里去找与她热恋的上校,这位上校是她父亲的下属,他是一位英姿勃勃的青年军官,他教冉妮娅骑马、射击,他们相爱了。这位上校有妻子,冉妮娅的父亲提醒过她,可她无法控制自己的强烈感情,她不能不爱他。上校所在部队的领导认为她与上校的关系不宜继续下去,就把她调到这个小车站来了。冉妮娅成了丽达的好朋友,另一个在值班时偶然听到她们互诉身世的女战士迦尔卡也进入了她们的小圈子。每次发口粮的时候,冉妮娅和迦尔卡只留下面包和白糖,把饼干、肉罐头等都交给丽达,好让她夜晚偷偷溜出驻地,搭上过路的卡车,悄悄地把食品送到她母亲和儿子那里去,天快亮的时候,她又熟睡在自己的床上了。

一天,少校来驻地视察,顺便参观了女战士们的营房,对她们的整洁颇为赞扬。他让瓦斯柯夫安排她们洗一次澡,瓦斯柯夫又向少校诉苦,说自己的父亲是猎人,苦了一辈子,最后被一头熊压死了, 自己才上过四年学,领导不了这批十年制学校毕业的女战士。基梁诺娃从玛丽娅那里知道,瓦斯柯夫也和她一样,参加过苏芬战争,得的勋章比她还多,后来他的当护士的妻子扔下他和儿子,跟人跑了,他只好把儿子送到乡下他妈妈那里。一年后,儿子死了,从此,他脸上很少有笑容。女战士们到来的那一天,瓦斯柯夫见到丽萨能熟练地钉床架子,就对她产生了好感,丽萨对瓦斯柯夫身上的那种庄稼汉的憨厚耿直发生兴趣。姑娘们对此有所察觉。有一个姑娘当着丽萨的面说瓦斯柯夫与女房东关系暖昧,丽萨为瓦斯柯夫辩白说:“没那回事儿!”随即遭到了姑娘们的奚落与嘲笑。丽达为她抱不平,把她带到院子里去劝慰,她向丽达谈了自己的经历:她的父亲是个老游击队员,后来当了守林人,丽萨是在树林子里长大的。母亲经常患病,父亲又喜欢借酒浇愁,家务事就都落到了她身上。因此,她感到寂寞,生活中没有欢乐。一天,她父亲领回一个不打猎的年轻“猎人”到家里来寄住。丽萨很希望和这个年轻人发生一段罗曼蒂克的爱情,可这位“猎人”很严肃,拒她于千里之外。没过几天,他走了。第二年春天,他给丽萨寄来一张明信片,让丽萨暑假进城去找他,他可以设法送她到技工学校去学习。从此,丽萨天天盼望着这渺茫的幸福的到来。

姑娘们像盼节日那样地盼来了洗澡的日子,瓦斯柯夫亲自给她们烧水,还到附近的河里划着小船为她们放哨,吆喝岸上的孩子们别往那边去。望着冉妮娅健美的形体,姑娘们感叹军装遮住了她的柔美的线条。冉妮娅建议洗完澡举行一次晚会,痛痛快快地乐一乐,她用火钳子给迦尔卡烫了头发,迦尔卡愉快地跳着舞,旋转着……她回忆起了她的辛酸的童年:她是个弃婴,在孤儿院里长大,连个姓也没有。后来她像童话故事里的灰姑娘那样,偶然与一位王子般英俊潇洒的年轻人邂逅了,但战争的突然爆发又使这闪烁可望的幸福也变成了梦幻。

冉妮娅自己弹着吉他,为大家唱起了一支抒情的歌曲。在她的婉转的歌声中,犹太血统的姑娘索妮娅回想起了学校生活的黄金时代:索妮娅在学校里一直是个优等生,她酷爱文艺,最喜欢念诗写诗。命运使他认识了一个和她一样喜爱读书的青年人米沙。他们在一起像孩子般天真地嬉戏、滑雪,在雪地里翻滚。战争把米沙这样的近视眼也征召入伍了。临行前,他给了索妮娅一本勃洛克诗集。索妮娅忧虑地告诉他:德寇占领了明斯克,她的父母都在那里,谁能料到他们的遭遇呢

丽达急于要去给妈妈和儿子送食品,冉妮娅提早宣布晚会结束。丽达赶回驻地的时候,意外地在树林子里发现两个带自动步枪的德寇,看样子,他们是空降的。丽达气喘吁吁地跑回驻地向瓦斯柯夫报告敌情。瓦斯柯夫请示少校后,决定带领一支小分队到树林里去搜捕德寇。小分队由丽达、冉妮娅、迦尔卡、丽萨、索妮娅组成,瓦斯柯夫亲自率领。瓦斯柯夫决定从沼泽地的小路穿过去阻击德寇。他砍了几根又长又粗的树枝,发给她们每人一根,好让她们在水深齐腰的沼泽中行走时有个可依赖的支柱。冉妮娅的一只靴子掉在泥沼中了,瓦斯柯夫用树皮给她做了一只尺寸非常合适的鞋。

这位准尉的战斗部署是:在主阵地阻挡敌人,不放一枪一弹地劝敌人投降,如敌人顽抗,就将两人中的一名击毙,一名活捉。他命令女战士们要善于隐蔽自己,别让敌人发现这儿都是些姑娘。瓦斯柯夫夸奖丽萨熟悉树林子的情况,他们俩谈起了各自家乡的民歌,准尉忽然说:“等战斗任务完成之后,我们一起唱歌吧!”这句话点燃了丽萨心中的希望。在行军途中,索妮娅抽空就朗读米沙送她的那本勃洛克诗集,准尉唯恐声音会随风传到敌人耳朵中去,叫她别大声朗读。迦尔卡发烧了,瓦斯柯夫命令她喝酒解寒。

将近黎明的时候,他们发现敌人不是两个,而是16个。瓦斯柯夫决定派丽萨回驻地要求增援,他嘱咐她过沼泽地时一定要小心。谁知丽萨果真陷在沼泽地里了。被泥浆吞没之前,她还向往着以后要和瓦斯柯夫“一起唱歌”。

瓦斯柯夫和丽达侦察敌情回来,带领小分队在树林子里转移了一个地方,姑娘们忘了把瓦斯柯夫晾在一块大石头上的烟袋带过来,瓦斯柯夫心疼祖国人民送他的这个纪念品,索妮娅立即返回去替准尉取烟袋。突然,传来一声微弱的尖叫,索妮娅被德寇杀害了,心口一片血迹。瓦斯柯夫和冉妮娅替她报了仇,结果了那两个残害索妮娅的德寇。冉妮娅由于第一次打死了人,感到很不舒服,直呕吐。埋葬索妮娅的时候,瓦斯柯夫惋惜地说:“在人类传宗接代的连绵不断的线上,她的这根细纱断了。”

瓦斯柯夫带领剩下的三名女战士,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战斗,丽达与冉妮娅都勇敢地射击了,只有迦尔卡吓得两手捂着耳朵,一枪也没放。事后,丽达和冉妮娅要求谴责她的“胆小鬼行为”,瓦斯柯夫为她辩护,说她第一次参加战斗,难免有些惊慌失措。

敌人忽然不知去向,他们兵分两路去侦察,瓦斯柯夫带着迦尔卡,他们发现了几个德寇,瓦斯柯夫叫迦尔卡躲在树丛里, 自己闪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射击,谁知迦尔卡见到两具德寇尸体,吓得两手抱着头、嘴里喊着“妈妈”从树丛里跑了出来,一下子就被德国鬼子打死了。瓦斯柯夫的左手也受了伤。当他与丽达、冉妮娅会合的时候,他谎称迦尔卡是英勇战死的。瓦斯柯夫估计丽萨凶多吉少,因为他见到了沼泽地近旁的小树上挂着她的衣物。他知道援兵不会来了,就让丽达、冉妮娅回驻地,不必作无谓的牺牲,但两位女战士坚决要求留在树林里战斗到底。激烈的战斗开始了,丽达受了重伤,她的肠子被敌人的手榴弹打了出来,冉妮娅满怀仇恨地拿着自动步枪与敌人搏斗,终于壮烈牺牲。

丽达委托准尉一定去找她的儿子,因为她的妈妈已病得很重。准尉为没有保护好这五个女兵而感到痛苦,他无法向下一代作出回答。他留了一支手枪给丽达, 自己又去侦察敌情。他刚走开没几步,忽然听到砰的一声,丽达自杀身亡。瓦斯柯夫收集起所有剩下的武器,直捣德寇的扎营地,缴了敌人的械,押着四个德国俘虏走回驻地去。途中,他见到少校和基梁诺娃等大批援兵迎面而来,他欣慰地微笑了,随即因负伤后流血过多而晕倒。

许多年以后, 白发苍苍、左手截肢后装上假手的瓦斯柯夫带着已成长为青年军官的丽达的儿子来到当年战斗过的树林里,找到了当年这五个女兵的坟墓,给她们立了一块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到这里来旅游的欢乐的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对着墓碑肃立致哀。

黎明静悄悄、静悄悄……

鉴赏

本片是一部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因而改编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影片的叙事结构问题。影片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过去的这次战争,从而对今天的现实进行思考。小说对主人公们的战前和战斗生活进行了平铺直叙的客观叙述,影片则采用了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在影片的上集中,改编者分别用两组镜头来表现女机枪手们战前梦幻般美好的爱情和在残酷的现实中的战斗生活,并且把小说中对女主人公的往事的客观叙述变成了她们的主观回忆。这样就使影片的叙事结构成为多视角的,既有影片作者的客观展现,又有主人公的主观回忆。为了不使往事的穿插把影片割裂得零零散散,改编者让姑娘们都集中回忆在她们战前的生活中象征着美好青春的爱情或她们对爱情的憧憬,并且把五个姑娘的回忆都集中在影片的上集中。

在回忆镜头中,影片作者充分调动了视觉艺术的手段,用一组虚无飘渺、像肥皂泡那样捉摸不住的彩色画面来表现女机枪手们曾经有过或可能会有的幸福。在那组画面中,一切都是玫瑰色的、蔚蓝色的、金光闪闪的,像仙境般美丽诱人和虚幻。摄制者们用另一组严峻的黑白画面来表现女战士们的现实战斗生活。这两组画面交替出现,使观众认识到:如果没有法西斯的侵略战争,这些姑娘们的生活该是多么美好,而残酷的德寇使她们的生活完全变了样子。她们是在对战争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接受战争的考验的。这样就更显现出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残酷。影片是把战争本身作为谴责的对象来表现的,观众从影片中看到:战争是和人类文明、个人幸福决不相容的。影片中,回忆与现实这两组画面的汇合,既表现了女主人公们对生活的热爱,又歌颂了她们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一组彩色的回忆画面,运用了假定性的、虚拟的手法,容量很大,表现力也很强。影片摄制者们力图用为数不多的几个画面和稀稀落落的三两句对话来勾勒姑娘们各自不同的往事,并且为每一个姑娘的回忆找到了独特的、与内容相贴切的艺术处理手法。五个姑娘的回忆构成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和生命活力的和平的美好世界。

准尉瓦斯柯夫的经历在小说中也是作者的客观叙述,在银幕上则一部分由瓦斯柯夫本人对少校讲述,一部分通过女房东玛丽娅向女排长基梁诺娃作了介绍。影片没有直接用画面来表现瓦斯柯夫的过去,因为,他是个军人,战争本来就是他份内的事。对他来说,战前战后的生活并没有形成鲜明的对比。战争带给他的新考验倒是和这样一批上过十年制学校、从来没有打过仗、根本不懂战斗条令的姑娘们打交道。战争使瓦斯柯夫这样一个农村出身的军人和一群像女学生那样叽叽喳喳的女战士走到一起来了。影片没有专门去刻画瓦斯柯夫的形象,而是通过他和女战士们前后关系的变化来展现他的独特而并不单一的性格。在瓦斯柯夫和五个姑娘到林中去搜捕德寇之前,他和这些女兵的关系表现为格格不入,各方面的差距都很大。正是这一突如其来的战斗任务,促使瓦斯柯夫和姑娘们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距离逐渐在缩短。对于瓦斯柯夫来说,使他最痛心的是眼看着这些姑娘们一个个牺牲了,而他对此却无能为力。姑娘们正沉浸在幸福的爱情中时遇到了战争,又在自以为必胜的情况下意外地牺牲了。这样的处理不同于以往的许多战争题材影片。例如,在《青年近卫军》等影片中,主人公是喊着口号、英勇地为国捐躯的。在这部影片中则是强调:战争是在人们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像灾祸和瘟疫那样突然降临到人们头上的。

影片的又一个重要主题思想是:战争本来不该是这些姑娘们的事,姑娘们应该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是,可诅咒的法西斯逼着这些姑娘在战争中失去了青春和生命。丽萨在沼泽地牺牲这场戏中,她的身子陷入了泥浆,迅速地往下陷,她大声地呼救,可没有人听见,只听得她惨叫一声,头埋入了泥浆,这时,露在沼泽地上的一根小树枝摇曳了几下停了下来,沼泽地的水面也凝然不动了。这使人感到:似乎一切生命都停止了,观众为丽萨的惨死蓦然觉得喘不过气来。影片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震撼人心。

影片的感人力量主要是来自它的真实性,它就像生活本身那样朴实自然。影片既表现了主人公们的英勇牺牲,更突出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例如,姑娘们在洗澡时,大家都夸奖冉妮娅的形体简直像雕塑一般精美。有个姑娘说了一句:“可惜这样美丽的形体穿上了军装!”影片作者们意在表明:是法西斯逼得她们穿上了军装,而且,这样美丽的、没有防御力量的身体,有朝一日子弹会打中它们。这更突出了德国法西斯发动的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它不仅打断了姑娘们美好的和平生活,还夺去了她们的青春和生命。

观众看完影片以后,也许没有流泪,但心头却像堵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半晌说不出话来,仿佛他们熟知的一批老朋友突然离开人世,而她们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令人感到无限的惆怅……

通过本片,导影罗斯托茨基发掘了一批新演员,这些青年女演员虽然未曾参加过卫国战争,但在亲自经历过战争的原作者兼编剧、导演和摄影师的启发帮助下,她们感受到了卫国战争的气氛,从而真实地再现了她们上一辈人的形象。

瑞典女作家、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于1858年11月20日出生于瑞典中部韦姆兰省的一个军官的小庄园——莫尔巴卡庄园,并且在那里度过了童年、青年和晚年。拉格洛夫出生后不久左脚不幸成了残废,3岁半时,两脚完全麻痹不能行动,从此以后她总是坐在椅子上听祖母、姑妈和其他许多人讲传说和故事。7岁以后开始大量阅读,书籍给她病残的身体带来莫大的精神安慰。一天,她读到一本关于美国印第安人的冒险传说,激发起将来要从事写作的欲望。她的麻痹的双腿经过多次治疗后能像健康人一样行走,但是走起路来脚仍然有一点儿跛。她的父亲是位陆军中尉,结婚后一直居住在莫尔巴卡庄园,从事农业劳动。劳动之余,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朗读诗歌和小说。父亲酷爱文学这一特点以及热爱韦姆兰家乡风俗习惯的传统是拉格洛夫从她父亲那里获得的两项极为宝贵的遗产,对她的文学生涯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她的作品中,尤其是描写童年和青年时代的作品中,父亲往往成了她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她在世时,每年父亲生日,8月17日,她总是要邀请庄园里和附近的乡亲们来庄园聚会庆祝,以示对父亲的怀念。

1889年第一部作品《古斯泰·贝林的故事》以强烈的怀旧感记录了庄园传统和生活习惯,抒发了自己的恋乡情。1891年,塞尔玛·拉格洛夫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古斯泰·贝林的故事》出版,这部以19世纪20年代一位年轻的牧师的遭遇为主要情节的小说立刻成为了畅销书。使塞尔玛·拉格洛夫一跃成为瑞典的著名小说家。

1894年出版《无形的锁链》获得空前成功,这极大地鼓舞了拉格洛夫的创作热情,她辞掉教员工作,走上了专心从事写作的职业作家之路。这一时期她的主要作品还有《假基督的故事》,故事集《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集》和以巴勒斯坦的瑞典移民的生活为题材的史诗小说《耶路撒冷》,后一部作品被认为是她艺术才华发展到完美的表现。

1894、1899、1901她又出版四本短篇小说集,出版长篇游记《假基督的奇迹》、《一座贵族庄园的传说》、《孔阿海拉皇后》、《耶路撒冷》。其中以《一座贵族园的传说》艺术性最高, 《耶路撒冷》成功地刻画了人物。拉格洛夫据《基督传说》而进行的传说创作《在拿撒勒》、《红胸脯的鸟》,和用民间口头传说形式创作的《阿尔纳先生的钱》,是优秀的儿童文学读物。1902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受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为孩子们编写一部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的教科书。4年后《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出版了。

1906至1907年,《骑鹅旅行记》被作为历史、地理教科书出版。这部童话巨著使她成为蜚声世界的文豪,赢得了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齐名的声誉。她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声望也不断提高,1907年5月当选为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荣誉博士,19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14年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挪威、芬兰、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还把本国最高勋章授予她。她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她有能力买回童年时代住过的莫尔巴卡庄园。从1915年起到她去世,她一直居住在这座庄园里。她一面辛勤地经营庄园,一面积极创作,接下来的日子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利尔耶克鲁纳之家》、《车夫》、《普初加里的皇帝》、《被开除教籍的人》,回忆录《莫尔巴卡》和《罗文舍尔德》三部曲。即使到了晚年,她仍然孜孜不倦地创作着,出版了回忆录《一个孩子的回忆》和《日记》。她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是《秋天》。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圣诞节的故事》出版于1938年,表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

二战爆发后,塞尔玛·拉格洛夫把自己的诺贝尔奖章送给芬兰政府,为后者筹钱进行苏芬战争。芬兰政府非常感动,但把奖章归还了她。

晚年,她为和平、团结及各种人道主义要求而发表许多热情讲话的同时,完成了小说三部曲,其中以第二部《沙劳德·罗文舍尔德》为最出色。1940年2月,82岁高龄的拉格洛夫计划为她的好友苏菲·埃尔康撰写一本传记小说,可惜只写了两章,她自己不幸于3月8日患脑溢血。3月16日,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庄园去世。在去世前不久,这位女作家还以她个人的影响力,通过瑞典皇室,向德国纳粹政权交涉,从集中营里救出了犹太女作家,后来于196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奈莉·萨克斯女士及她的母亲。

这位在瑞典享有崇高地位和声誉的女作家一生没有结婚,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文学事业。她逝世时正值芬兰冬战爆发,德国法西斯攻占邻国丹麦和挪威,对她的悼念很快被隆隆的炮声所淹没。

从1991年开始,她的肖像出现在瑞典货币20克朗钞票上。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1880-1959),美国陆军上将,战略家。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一战中任作战处长、军参谋长。战后曾任潘兴将军的副官、本宁堡步兵学校副校长。二战期间任陆军参谋长,主持制定和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美军和美英联军的重大战役计划。1944年12月晋升五星上将。战后曾任国务卿和国防部长。

  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后在步兵团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参与坦克部队的训练工作。战后,毕业于指挥参谋学校、陆军军事学院,1933年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副官,1935年随麦克阿瑟去菲律宾任助理军事顾问。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任陆军参谋部战争计划处长、作战处长,主张美国应以欧洲、大西洋为主要战略方向,主力应集中使用于欧洲战场。1942年任欧洲战区美军司令,同年11月起先后任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指挥盟军在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登陆。1943年12月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1944年6月指挥美英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诺曼底登陆战役。随后向德国本土进军,12月晋升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善于把多国的庞大武装力量合为一体,协同行动。德国投降后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司令。1945年11月任陆军参谋长。1948年2月退役后,一度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1952年出任北大西洋条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1953~1961年任总统,任内大力扩大核武器生产,加速发展战略空军,推行“大规模报复战略”。著有《远征欧陆》(1948)、《受命变革》(1963)等书。

  乔治·巴顿(1885年——1945年),美国著名将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北非、地中海和欧洲战场屡建战功,被誉为“血胆将军”。

  1885年11月11日,巴顿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毕业于私立维吉尼亚军事学院,从事军人职业。巴顿在少年时就学会了骑术,19岁被保送进入西点军校接受高等教育。因数学成绩欠佳,多读了一次一年级,但巴顿依然雄心勃勃,相信自己是命中注定的伟大人物,所以,他经常鞭策自己:要变成要人,受人赏识,受人喝彩。他热爱体育运动,对足球、田经、击剑等都很擅长,特别是击剑方面颇有盛名,并认为“这是最好的宣传。”在这种出人头地的心理和目的的指导下,他不断发奋图强,从不懈怠。他曾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只要今天我能伟大则明天受苦而死我也甘心。”

  巴顿把杰克逊的一道训诫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让恐惧左右自己”,他认为这是军人能够勇猛无畏的根本因素。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虽然勇敢,但在危险面前并非毫无顾虑。于是他经常有意地锻炼自己,向恐惧心理挑战。

  1909年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后,被派往芝加哥附近的萨里州堡的一个骑兵部队服务,任命为少尉。1910年,他与比阿特丽丝结婚,比阿特丽丝是麻省富商之女。婚后生活幸福美满,生有一男一女。1911年,巴顿被调到华盛顿附近的梅叶堡服务,这是他一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在这里可以使他和政府中的要人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他曾临时充任过陆军总参谋长伍德和陆军部长史汀生的侍从官。

  1912年,奥林匹克项目中增加了一项叫做现代五项全能运动的军事项目。1915年,巴顿自费到斯德哥尔摩去参加比赛,拼命去夺取胜利,凭借顽强的毅力,他终于在43名竞赛者中获得了第5名,成为美国正规军中表现最出色的一个。随即,他到法国去旅行,按其夫人比阿特丽丝的说法是度第二次蜜月,而巴顿却以几个星期的时间在骑兵学校深造剑道。这种努力使他获得“剑道大师”的头衔。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顿要去法国参战的请求未被批准,便调往布里斯堡,在潘兴指挥下的第八骑兵团任职。在这里,他的军事生涯达到了第一个高峰。1916年,他随潘兴到墨西哥干涉农民革命,颇出风头,得到潘兴的赏识,成了潘兴的副官和亲信。1917年4月17日,巴顿随潘兴到了法国。他感到在将军的参谋部里工作虽然很荣幸,但这里却与墨西哥大小相同,在美国远征军庞大而复杂的机构中,巴顿不仅干不成大事,还显得十分拘束。9月初,巴顿去见潘兴,请求调到战斗岗位上去。此时,正值潘兴要设法组织美国第一支坦克部队之际。他对巴顿说:“我提出两个职位供你选择,一个是去指挥一个步兵营,一个是去组织坦克部队。”巴顿选择了后者。

  巴顿作为第一个奉派参加坦克兵种的美国军官,首先去参观了英法两国的坦克训练中心,以便使自己熟悉此种武器的性能和用法,然后写出一份详细的报告,他当时的主要思想还是用坦克支援步兵,以便突破对方防线。1918年初,巴顿在南格里斯开办了一所训练坦克、战车人员的学校,并用当时法国的轻型坦克将其所训练的人员编成一个旅,他本人也由少校升为中校。在圣耶布尔会战中,巴顿率领两个坦克营参加,表现出勇往直前的精神。战后获得勋奖,由中校晋升为上校。1919年,巴顿凯旋回国,被派往米德堡坦克训练中心。在那里,他结识了西点后期同学艾森豪威尔,两人对任何将装甲兵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机动兵种,进行了见解一致的讨论,然而1920年的国防法案改组了美国陆军,把装甲兵的位置摆在步兵之下,并降低了正规军官的军阶。巴顿被降到少校,回到骑兵部队任职。之后的20年间,巴顿在夏威夷和美国本土担任过十几个不同的职务,并被送入骑兵学校,指挥学校和陆军大学深造。

  1940年7月,55岁的巴顿回到装甲兵,出任第2装甲师的装甲旅长,不久升任第2装甲师的少将师长。1942年初,美国宣布正式参战,巴顿便升任为第1装甲军军长。由于他熟读兵书,精通战史,对富勒、利德尔·哈特、吉德里安等提出的新的作战理论也还比较了解,所以,他对装甲兵在作战中的运用有独特见解。随着战争的发展,巴顿预见到美国军队有被派往北非和中东作战的可能,便在美国南部开办了一个沙漠战地训练中心,对其人员进行严格的训练。7月间,在决定执行“火炬”作战时,巴顿被选派充任美军战役集群司令,率部在卡萨布兰卡地域登陆,占领了法属摩洛哥,并担任了驻摩洛哥的总督。1943年2月,在突尼斯战场上,轴心国军队在隆美尔的指挥下发动反攻,美国第2军溃败,艾森豪威尔立刻调巴顿接管第2军,挽救突尼斯败局,并授予恢复美军士气的重任。巴顿到任后,即下令整顿军风军纪,规定每个军人必须随时戴钢盔、扎绑腿,连护士也不例外。不到一周,即把他的战斗精神贯注到部队之中,在他的指挥下,该军在以后的作战中勇猛顽强,战绩卓著,与英军配合歼灭德意北非军队25万人。巴顿被士兵称为“顶呱呱的鼓气人”。不久,他升任中将,把军长的职务交给了副手布莱德雷。7月调任美国第7集团军司令官,在英国亚历山大将军的指挥下,配合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登陆,攻占了巴勒莫等地。巴顿作风粗鲁,曾因两次殴打士兵引起美国军内和国内舆论的反对,在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的保护下才幸免撤职。

  1944年1月,巴顿乘飞机离开非洲,前往英国接受第3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在这之前,因为殴打士兵的事件,许多人是反对把一个集团军交给巴顿的,但艾森豪威尔深知巴顿的战术天才,还是选择了他。巴顿到任后,便进行“大君主”作战的一系列计划准备工作。战役开始,联军地面部队在蒙哥马利统一指挥下,布莱德雷的部队于6月6日登陆并确保了滩头阵地。盟军在这次战略性战役中共出动各型舰艇9000余艘,飞机1.37万余架,总兵力达287万余人。巴顿的部队于7月集结在柯腾丁半岛上。为了打破在灌木墙地区的战争“静态”,7月25日开始发动“眼镜蛇”作战。这个突破性的作战,很适合巴顿的军事天才。其实,这个突破性的作战计划正是受到巴顿1944年设计的一系列大胆计划的影响而做出的。这个计划的实施,导致了“霸王”作战名垂青史的胜利。

  “霸王”计划开始执行,巴顿的任务本身是向西攻占不列坦尼地区,但是,他的进攻精神和运动战速度终于把局部的突破变成了全面性运动战,迫使德军全面撤退。到8月4日,巴顿指挥的部队已经向鲁昂进击,占领了雷恩,抵达富热尔,并继续向瓦恩挺进。但是艾森豪威尔对巴顿的战绩和创造的良机并不兴奋,认为这只不过是早熟的果子。他感兴趣的是果断而持续地进攻地维尔周围的中央战区的陆军,并将其消灭,使之无法退却到齐格菲防线。巴顿理解最高统帅的意图,拼命地进攻。经布莱维雷同意,8月13日进攻到阿金坦一线,三天之后向东进至寒纳河,堵住了残余德军的退路。随即,联军再次发动进攻,巴顿趋向巴黎与奥尔良之间的缺口。他用半个装甲师作矛头,一路不停,8月底到达缪斯河上。9月间,在补给和燃料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渡过莫斯里河并攻占南锡。10月停止进攻一个月,11月8日,再度进攻,不久即进至齐格菲防线。12月22日,他带领三个军向巴斯通进攻,与被困的美国伞兵师会合。接着,又经过一个月的进击,抢先渡过莱茵河,长驱直入德境。此时,德军已全面崩溃,不久,联军便与苏联军队会师。这时,巴顿已是四星上将。

  欧洲战场结束后,巴顿由于反对肃清纳粹余孽政策而引起轩然大波,被免去第3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到有名无实的15集团军充当司令官。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战史写作任务。

  1945年12月9日,也就是巴顿预定退休返回美国的前夕,突然在一次车祸中负伤,经医治无效,于 12月22日死去。

  巴顿是美国历史上颇具个性的一位将领。他热衷战争,为此熟读兵书,钻研军事历史;他思想敏锐,对新技术和兵器及其在战斗中的运用刻意探求;但由于在战略特别是政治战略上的浅见,作风的粗暴与骄浮,他备受非议,即使在战时也是几经沉浮。尽管如此,他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年生于斯特列尔科夫卡村(在今卡卢加州朱可夫卡区)农民家庭,俄罗斯人。

  1918年参加红军,在骑兵服役,先后任排长和连长,参加过察里津保卫战。

  1919年加入***。

  1920年毕业于骑兵训练班。历任骑兵营长、副团长、团长和政治委员。

  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指挥员训练班。

  1930年任骑兵旅旅长。

  1931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

  1933—1940年先后任顿河哥萨克第四骑兵师师长、第三骑兵军军长、第六骑兵军军长、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远东第一集团军司令。曾在哈勒欣河指挥对日军作战。

  1940年6-12月任基辅军区司令,参加了苏芬战争,同年升为大将。

  1941年1-7月任苏联国防委员会副人民委员兼苏军总参谋长。

  1941年6月起为苏军统帅部成员。同年10月任西方面军司令,指挥保卫莫斯科战役。

  1942年8月任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人民委员和副最高统帅,10月任最高统帅部代表,统一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指挥沃尔霍夫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困。

  1943-1944年先指挥乌克兰第一和第二方面军进行科尔松-谢甫琴科战役,后又指挥白俄罗斯第一和第二方面军在白俄罗斯作战,把德国法西斯军队逐出苏联国土。

  1944年11月起指挥白俄罗斯第一、第二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追击德军,于1945年5月攻克柏林,5月8日代表最高统帅部接受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1945年6月至1946年3月任驻德苏军总司令和德国苏军占领区最高行政长官。

  1946年-1955年先后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敖德萨军区和乌拉尔军区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

  1955年2月至1957年10月继布尔加宁任苏联国防部长。

  1941年-1946年为联共(布)中央候补委员。

  1952年10月至1953年7月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

  1953年7月起为苏共中央委员。

  1956年2月至1957年6月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

  1957年6月-10月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

  1957年10月因他企图“取消党、党中央和苏联政府对武装部队的领导和监督”,被解除党、政、军一切领导职务。

  1937年12月至1958年3月为第1-4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1958年3月退休,1974年6月18日病逝。著有《回忆与思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814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4
下一篇2023-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