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礼、定礼都要成双成对,忌讳单数?

为什么过礼、定礼都要成双成对,忌讳单数?,第1张

定聘时的定金忌单数,必须是偶数,外边包上红纸,俗称“红包”、“喜钱”或“定钱”。定礼也要 成双成对,忌单数,如果出现单数,那就意味着结婚后会失去一方,造成丧偶的灾难,至少会使人产 生“孤单”、“丧偶”的联想。  一些讲究的人家,还要把礼物的名称也补单成双。

如“一头猪”要写成 “全猪成头”;“一盘菜”要写成“喜菜成盘”等等。    这些,都是为取意“双双对对,万年富贵”,以象 征新婚夫妻婚姻美满的。还有一些定聘中的禁忌是出于礼节方面的考虑。比如台湾民间纳吉送定时有忌将聘礼全收 下的习俗。男方送来的猪肉,女方要将带骨的部分退回男方,当地的俗语说是:“食你的肉,不吃你 的骨”。

若女方疏忽了此项禁忌,男方会很生气的。女家只受一部分聘礼,并备6件或12件礼品及台帖回赠,然后将所受礼品奉于神位祖先案前,燃烛焚香供拜。民间俗定小聘的定金必须是偶数,定礼也要成双成对,忌讳单数。定金要用红纸包上,称之为“红包”、“喜钱”或“定钱”。礼单、礼帖也要用红纸,忌用白纸,以示吉祥。

定亲之后,男女双方要改口,分别和对方一样称呼亲友。其中有关定聘的定金、定礼等事宜,先由女家提出,再经双方协商。定亲要择黄道吉日,到时男家双亲或其亲戚随同,把定亲财礼,如簪珥指环、衣服布帛,附以礼饼、礼烛、礼香,以及定金、求允礼帖送到女家。

1一开始玉隐稳占上风,尤静娴病好之后应该是平分秋色,尤静娴怀孕后应该是她占了上风,不过玉隐手中掌管王府。个人认为玉隐跟随甄嬛多年宫斗应该更厉害,但从尤静娴能发现甄嬛和允礼的关系并成功怀上允礼的孩子心计应该也不差吧毕竟是国公府出身也算个小后宫?(笑)

2说不好。允礼在原著里也说过,他对尤静娴是怜爱,对玉隐是同情敬重。允礼一直爱甄嬛,其他人算不上宠爱吧应该吧

3不是,原著里是赤芍,也就是华妃的妹妹要害甄嬛母子,不过尤静娴喂甄嬛儿子的时候先尝了尝,中了鹤顶红,提前生下了予澈,但也不至死。玉隐嫉妒,找到了赤芍剩下的鹤顶红,给尤静娴下了毒。

4= =没看过电视剧不太清楚,不过小说里允礼为尤静娴伤心好像是因为他是予澈的母亲= =

5尤静娴发现允礼和甄嬛的关系,在某次酒醉后穿上和甄嬛相似的衣服学习甄嬛的姿态成功引诱了允礼?原著里就那一次嗯

PS:纯元皇后早就死了没看过电视剧不知道出没出现过= =

以上。

其实,这跟当时的礼俗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在当时,满人出嫁都是选在黑夜,玉娆是正妻,自然按照礼仪来,而浣碧是妾室,才会选择在白天出嫁,婚礼古代记载为昏礼,我们祖先结婚都在黄昏,而且婚礼只有正室才有的权利,娶妻需要的东西很多,三书六礼明媒正娶,入门走正门,夫妻结发。纳妾就简单多了,随便找个时间由侧门抬入就可以了。

玉娆虽然性格娇纵,但是对姐姐,是十分的乖巧听话。而甄嬛的另一个妹妹浣碧,对她的感情,则是有着感激畏惧,也有着仇恨嫉妒。但是甄嬛是一视同仁的,对她也是十分的照顾,当做自己的亲妹妹对待的。可是即便是甄嬛公平对待,她们二人的差距还是有的。

两人也分别嫁给皇上的兄弟,只不过一个是白天出嫁,一个夜晚嫁人,这时间的不同,也说明了两个人的差距。

在玉娆出嫁的时候,可以说是比较的风光虽然说没有古装剧那么夸张,十里红妆,但也算是敲锣打鼓,八抬大轿,也是相当的有面子,在出嫁的时间是晚上。

要知道在古代,白天是农耕的时候,只有晚上才会休息,没有太多的娱乐节目,而皇家的一些琐事更是百姓茶余饭后打趣的话题,王府选择晚上和玉娆举行婚礼,是对玉娆重视,也表示与民同乐,让百姓们见证他们的婚姻生活幸福,所以说黑夜出嫁是夫家对新娘子最大的尊重。

可浣碧并不是个知足的人,很贪心

就算甄嬛多方面照顾她,依然满足不了浣碧,不仅如此,浣碧还几次还甄嬛,还想勾引皇上,最后失败,竟然设计得到了果郡王,对姐姐甄嬛如此报恩法,小编也是震惊了,从开始,我们就知道浣碧喜欢果郡王,但果郡王心里只有甄嬛一人,是个人都知道,强扭的瓜不甜,而且这颗瓜还差点成为自己姐夫。

可浣碧是个非常自私的人,即便果郡王允礼不爱她,她依旧要得到他,于是就设计殿前香囊掉出,并要求皇上赐婚,浣碧一次次对甄嬛背叛,甄嬛早就对她信任全无,只是心中始终记得父亲甄远道的嘱托,才留着浣碧,当然甄嬛也为她以甄家二**的身份准备了嫁妆,浣碧如愿出嫁,但她是在白天嫁与果郡王的。

妻子和妾室的区别

玉娆是嫁给了慎贝勒,她是作为福晋出嫁的,身份上来说是慎贝勒的正妻,后院地位最高的女人,而玉娆的好命不仅是地位最高,而且是地位唯一的高,因为慎贝勒对她的真心相待,一辈子只跟她相好,在没有别的女人,这二人婚后是和和美美,幸福一生,相比浣碧,玉娆的结局要美好太多了。

浣碧被皇上赐婚嫁给果郡王,但是却只能做侧福晋,那时候的规定就是,侧福晋只能白天成亲。浣碧虽然是被甄嬛重视,以义妹的身份从宫中嫁出去。可是归根结底还是不被重视,最后也没有得到果郡王的爱,还要被同为果郡王的女人的孟静娴争宠!

清朝明确规定了“旗民不通婚”,而对于“满汉不通婚”这种说法,清朝时期,满族和汉族之间不联姻是有传统习惯的,但是这种说法只是传统习惯而已,清王朝并没有明确下令说“满汉不通婚”。如果满族的人和汉族的人想要联姻的话,没有特别的原因双方是可以结为连理的。但是由于”旗民不通婚“的规定,如果一方为旗人,一方为普通人,那么两个人是不可以在一起的,只能旗人和旗人在一起,平民和平民在一起。

其实朝皇室对我们汉人的文化,从来没有采取抵制的措施,反而是进行吸取和采纳,吸收我们汉族文化,直到最后,融入汉文化。清朝的皇帝在很多方面都沿用了明朝旧制,很多的习俗也都保留了明朝的形式,也许是因为汉人文化博大精深,包容万物,清朝皇帝对汉人没有了抵制心理,也就多纳了很多汉人妃子。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安抚汉人官员,巩固统治。清王朝虽然是满族统治,但也有不少的汉人官员,为了”满汉一家亲“,为了满人官员能和汉人官员平衡,自然会纳很多汉人妃子。

清王朝几个比较著名的汉人妃子,第一个就是康熙的纯裕勤妃陈氏,她是二等侍卫陈希阂的女儿。她也是《甄嬛传》中果郡王允礼的生母的原型。第二个是雍正皇帝的年妃,她是大将军年羹尧的妹妹,是《甄嬛传》里华妃娘娘的历史原型。第三个就是乾隆皇帝的令妃了。

满蒙通婚始于努尔哈赤时期,并且大多数均为政治联姻。

努尔哈赤时期,曾带领建州女真三征蒙古科尔沁部落,皆大败而归,于是努尔哈赤便改变了对于蒙古部落的政策,用联姻的方式建立与蒙古部落,特别是科尔沁蒙古的联盟关系。不仅仅是努尔哈赤自己,就连努尔哈赤的儿子们也是纷纷迎娶蒙古的贵族子女,而也有不少女真贵族的女儿们嫁到了蒙古。

与蒙古部落的政治联姻在皇太极和顺治时期达到了巅峰。皇太极后宫中,地位最为尊崇的五宫后妃,即即正宫皇后哲哲、关雎宫宸妃海兰珠、麟趾宫贵妃娜木钟、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以及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均来自于蒙古;并且这五位后妃也仅仅出自与两家,一家是姑姑哲哲带着自己的两个亲侄女海兰珠和布木布泰嫁给了皇太极,另一家是皇太极打败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后,迎纳了林丹汗的两位遗孀,娜木钟和巴特玛璪。皇太极死后顺治皇帝继位,也在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的主持下,先后迎娶了两位科尔沁蒙古部落的贵族女子为皇后,第一位皇后还是顺治母亲孝庄的亲侄女,舅舅吴克善的女儿。

满蒙同为少数民族,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口数量上,相较于汉族人处于绝对的劣势,因而更容易建立相互认同的同理心。况且满洲与蒙古的联姻和联盟是自努尔哈赤时期开始,清朝历代帝王所遵循的“国策”,为的就是团结蒙古部落的势力,在加强对于蒙古部落的统治的同时,稳定边疆安宁,所以对于满蒙通婚并没有限制。

满汉不通婚起源于努尔哈赤对于汉族人的“仇视”态度,而在多尔衮专政时期,已经从“满汉不通婚”变为了“旗民不通婚”。

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对于汉族人口采取了极为仇视的态度,因而也制定了激化满汉矛盾、降低汉族地位、压榨汉民族百姓的政策,“满汉不通婚”就是其中之一。

而皇太极继位之后,逐步改变了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对于汉民族的政策,开始接纳汉民族,并且不断尝试用各种政策缓和满汉矛盾,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并没有就“满汉不通婚”的政策作出调整。

在皇太极死后,顺治皇帝继位,多尔衮开始专权摄政。定都北京的多尔衮为了进一步消弭满汉矛盾之间的矛盾,但是也为了遵照皇太极一贯要求的保持满洲人传统的旨意,同时也是出于对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的敬重,多尔衮没有完全的都否定“满汉不通婚”的政策,而是改为了“旗民不通婚”,也就是说,满洲人和汉族人可以结婚,但是汉族人必须是在旗的,也就是必须要隶属于汉军八旗的序列,才能与满洲人进行通婚。

但是可以说这个通婚的范围是非常小,毕竟当年多尔衮带领着关外几乎所有的八旗子弟入关,军队人数也就只有不到二十万,满、蒙、汉各族在旗人口相加就一百万左右。可即便如此,相较于之前努尔哈赤时期的政策,也算是一种进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满汉不通婚”的政策最终为慈禧所废黜。

由于清朝末年内忧外患不断,再加上国民的整体认知有了提高,最终,由清朝末年掌控朝政的慈禧太后主持废黜了“满汉不通婚”的政策。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发布懿旨:

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清朝正式允许了满汉通婚,废黜了“满汉不通婚”这一自努尔哈赤时期开始,持续了近三百年的政策。

准确的来说,清朝并没有满汉不通婚的规定,甚至清朝很多皇帝的生母、嫔妃都是汉人。比如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雍正帝的贵妃年氏、齐妃李氏、裕妃耿氏、乾隆帝贵妃高氏、嘉庆帝生母魏佳氏、全都是汉人。 不过这些人并非是单纯的汉人,在清朝她们还有着另一个身份“旗人”。

满蒙联姻:

在清朝,满蒙联姻远非一般的习俗可以相比,清朝统治者鉴于蒙古的重要地位,因此将满蒙联姻上升为国策,并且该项政策作为清王朝的国策,在整个清朝一直实行。 从努尔哈赤起,一直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的十二位皇帝都曾迎娶过蒙古族的后妃,尤其是清朝前期,刚刚兴起的满洲人由于要联合蒙古各部共同进攻明朝,所以,清初的几位皇帝以及亲王贝勒都曾迎娶了大量蒙古族女子作为后妃福晋,皇太极后宫中地为最高的五宫后妃都出自蒙古,并且都是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特氏在清初曾连出三位皇后。 有清一代,清朝皇帝都十分注重蒙古的作用,清朝始终将蒙古作为王朝北方的长城。

“满汉不婚” :

在清朝旗人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八旗汉军以及各地的驻防军等等,民人则是不在旗籍的汉人以及回民、藏民等。当然这仅仅是民间习俗,而不是官方的规定。可想而知这种习俗不会严格执行, 还是有一部分旗人娶汉民为妻的,而且“不通婚”仅指娶为正妻,纳妾并不在“不通婚”之列 。

清王朝在入关之前就设立了八旗制度,除了满洲、蒙古之外,还有大量的汉人和归顺的朝鲜、达斡尔、 锡伯、赫哲、斡罗斯等,他们也被清政府编入旗籍,成为了旗人。 在清朝,旗人之间是能够互相通婚的,不能与满人通婚的是没有旗籍的汉人,而不是所有的汉人 ,清朝统治者将不在旗籍者称之为“民”,而加入旗籍者则称为“旗人”。 所以,所谓的“满汉不通婚”实际上指的是“旗民不通婚”。而不是满汉不婚。

清王朝从来没有所谓“满汉不通婚”这一条,举个例子——曹雪芹家族。曹雪芹的亲姑姑、曹寅的女儿曹氏嫁给了铁帽平郡王(克勤郡王)讷尔苏,而且曹氏所生的儿子、也就是曹雪芹的表哥福彭后来还承袭了铁帽子平郡王爵位!曹氏家族是内务府包衣汉姓,祖上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又怎么能说“满汉不通婚”呢?

克勤郡王府

如果说曹氏家族还不具备典型性,那就再说一位,清仁宗嘉庆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魏佳氏本姓魏,同样是内务府包衣汉姓出身,她的父亲魏清泰祖上也是如假包换的汉人。魏佳氏这个姓氏,乾隆年间是魏氏家族举族抬入镶黄旗满洲之后才改的姓氏,在此之前他们就姓魏!连皇帝的亲妈都是汉人,就更别说是其他人了。清王朝从来没有所谓“满汉不通婚”之说,不通婚的是旗民——旗民不通婚。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所谓旗人,不仅仅只有满洲人,还有汉人、蒙古人、朝鲜人……等等等等。比如清高宗的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即仪慎亲王永璇和成哲亲王永瑆的生母,她的祖上就是早年间归附满洲的李氏朝鲜人。八旗每旗下辖满洲牛录、蒙古牛录、汉军牛录和包衣牛录多少不等,只要是隶属于这些牛录的一众人等,都算是旗人,包括祖上是汉人的汉军和包衣汉姓,他们之间都是可以相互通婚的,比如前面提到的曹氏与讷尔苏、魏佳氏与乾隆帝。

再比如清世宗雍正帝的敦肃皇贵妃年氏、也就是年羹尧的亲妹妹,她出身汉军,祖上同样是汉人,甚至连姓氏也一直沿用了汉姓!但她依然属于旗人,是可以与满洲人通婚的。

敦肃皇贵妃年氏

清王朝的所谓民人并不是汉人的代名词,是有特定指向的、专指不在八旗编制之内的汉人,也就是原明王朝统治区域的汉人。当然,也不全包括,比如像洪承畴之类的汉奸及其后代,后来也被编入了八旗序列。起初洪承畴被编在了包衣牛录中,后来为了照顾他的脸面、被改成了汉军……

洪承畴

按照清王朝的规定,只有满洲人只是不能与民人通婚,并不是所有汉人。其他人则没有任何限制,比如蒙古人,无论是八旗蒙古还是外藩蒙古,都可以与满洲人通婚、甚至与宗室和觉罗通婚。再比如回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维吾尔族),也同样是可以与满洲人通婚的,乾隆帝的容妃和卓氏就来自于回部。

容妃和卓氏

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旗籍并不是血统、生来就无法改变。比如前面提到的洪承畴, 他本是地地道道明臣,后来不照样成了旗人?还有一些汉军、包衣之类,经过所谓抬旗之后便堂而皇之成为了满洲人,比如前面提到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家族。换言之,只要皇帝愿意,理论上任何人都是可以成为旗人、甚至满洲人的,这只是操作层面的问题罢了。或者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如果皇帝真的想要纳哪位民人女子为妃嫔,给她一个旗人身份就是了,对于一言九鼎、朕即天下的皇帝而言,这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无非编点材料、找点理由罢了……据说乾隆帝的纯惠皇贵妃苏氏原本就是民人女子,至于她到底是怎么成为乾隆帝妃嫔的,史籍大多讳莫如深,很可能就是乾隆帝在旗籍上动了手脚。

纯惠皇贵妃苏氏

旗籍这东西,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很难改变的,民人想要成为旗人,难于登天。可对于皇帝而言,那不过就是一个工具、甚至一句话罢了……清王朝之所以要求旗民不通婚,无非是在刻意强调自身的血统纯正、强调满洲人“高人一等”,说白了和传说中元王朝把人分成四等并没有本质区别。一来是为了打压人数众多的民人群体,便于统治;二来也是为了避免自身被庞大的民人群体所同化。而这一切。都是针对老百姓的,从来也管不住皇帝!

清高宗乾隆帝弘历

其实,在民间这种所谓旗民不通婚执行得也没那么绝对。除清初的一段时期之外,清王朝的一些旗人贵族、大户人家纳民人女子为妾的不在少数,只要不是娶回家做正室,清王朝官方基本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至于什么外室之类,那就更加没人管了,甚至包括一些宗室、觉罗,也有不少养民人女子为外室的,只要不给名分,根本没谁会去较这个真儿。到了晚清时期,所谓“旗民不通婚”几乎成了一纸空文,民不举、官不究,除了宗室、觉罗不能娶民人女子为正室之外,其他人爱咋地咋地……

首先我们说说为何满蒙能通婚。

1、满族婚姻是从“旗人”这个整体发出的,只要是“旗人”就可以结婚,而“旗人”包含了的满人、蒙古人。

2、后金为入主中原,从努尔哈赤时期,就联合蒙古势力,与蒙古进行政治联姻。

那么满汉为何不能通婚呢?

1、后金满族,为了维持其民族的传统性和血统的纯正性,所以才制定了这样的婚姻制度——满汉不通婚。这个制度,在努尔哈赤时期就被定下了,被称为祖制。

2、后金入主中原之后,生怕皇权旁落于汉族,为维护其在中原的统治,清朝实行了民族隔离政策,并且推行了八旗制度,规定满蒙八旗子弟可相互通婚,而满汉之间不能通婚。

3、满族与汉族,民族风俗、生活习惯不同,如果和亲,就会被汉化。

满汉不通婚这项政策,是在努尔哈赤时期制定的,在清末时被慈禧太后废除,历经三百年左右。1902年2月1日,清政府选派八旗子弟出洋留学,再次宣布了允许满汉通婚。

简单来说,是政治需要。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内外因素干预,不同民族的人通婚没有太大障碍,毕竟大家都是人,又没有生殖隔离。不过在外界的强力干预下,比如政治规范,通婚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受影响的时间长了,内部也会产生不能跟某族通婚的习俗。

满族作为渔猎民族,早期肯定大多数都是在本民族内部的不同氏族或血缘较远的部族中通婚,跟同居一处的其他民族交流较多,也有通婚,比如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在后金崛起之前,女真人(满人)跟蒙古族、汉族的交流都比较少,通婚只是偶尔的小概率事件。

当努尔哈赤造反并连战连捷建立后金后,情况大不相同了,后金一方面有联合蒙古共同对付明朝的需求,另一方面有进攻明朝掳掠奴隶的需求,于是后金内部的民族成分就变得很杂。

对蒙古方面,政治联盟的一大保障自然是联姻,努尔哈赤时期,能够接触最多的就是漠南蒙古,其中跟科尔沁部联姻最多,努尔哈赤曾进攻科尔沁失败,于是转为联姻结盟。

联姻说来简单,就是后金高层娶蒙古女儿同时把公主嫁给科尔沁王公,之后的后金(清朝)皇帝都延续了这种联姻方式,把满蒙结盟当作清朝的重中之重,只不过联姻对象不再局限于科尔沁部,而是扩展到了蒙古其他部落,皇帝因此获得蒙古大汗的称号,一举解决蒙古对中原的威胁。

满蒙联姻是非常普遍的,最多的时候,皇宫中最尊贵的妃嫔全都是蒙古人,那就是皇太极称帝后册封的 五宫后妃,他们全都是蒙古人,其中三位来自科尔沁部,两位来自察哈尔部。

清朝很注重平衡跟蒙古的关系,毕竟这个游牧民族对于中原的威胁是巨大的,清朝已经入主中原,对蒙古王公要既加大棒又扔萝卜,才能保证自己的北部安稳。

对汉族方面,通婚只能算 正妻,毕竟从努尔哈赤掳掠开始, 被掳掠的汉民肯定有不少女性,你不能指望后金统治者都让她们去做苦力,收为侍妾肯定是有的,这种情况跟通婚根本不搭边。

之后清朝入主中原,所做到的也只是禁止旗民不通婚,此时的八旗远不止满族人,还有蒙八旗、汉八旗等,中间也有鄂温克族等其他民族的,他们统称为 “旗人”,算是清朝军事力量及家属,“旗人”之外,就是 “民人”。

旗民不通婚除了朝廷对于旗民相混的考虑,还有旗民自身对财产的需求,因为旗人 都是军人,高级军官可以有私产,普通旗人就指望着朝廷发的救济过活, 旗人与非旗人通婚会有嫁装彩礼等问题,可能造成财产流失,所以旗民通婚一般都是当小妾,不会是正妻,小妾可就不涉及财产流动了。

大家都误解了,不是满汉不通婚,是旗汉不通婚。清朝八旗包括满族八旗、蒙古八旗、汉族八旗等三大旗族。只要带旗,不论满蒙汉都能通婚,但存在一个资格,比如正黄旗包衣,这个包括满蒙汉三族,他们主要服侍服从皇帝等皇族,所以能自由翻身晋升的机会很少,并且高级旗族往往不会娶正黄旗包衣女子为嫡妻,只能纳为妾。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丈夫与妻子才是婚姻关系,与妾不是婚姻关系,是不认妾的娘家为娘家的。

嘉庆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延禧攻略女主原型),是清朝唯一一个汉族皇后,虽然是追封的。魏佳氏生前最高嫔位是皇贵妃,皇贵妃是副后,只有在不册立皇后情况下才会册立皇贵妃,当时已经是后宫之主。魏佳氏原来就是正黄旗包衣,按理只能当到贵妃或皇贵妃已经是破天荒,但魏佳氏备受乾隆喜爱,也是乾隆所有妃嫔中为乾隆生养孩子最多的妃子,所以在古代追封某种程度是承认的。

满族人经过千辛万苦灭掉明朝,建立清朝政权后,为了巩固其统治,推行八旗制度。将满人都编入八旗,后来又将归顺的蒙古骑兵也编入八旗,称为蒙古八旗;还将一部分最早归降的汉军也编入八旗。

旗人与非旗人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别。称所有不在旗的人被称为“民人”,于是在旗人与民人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旗民不结亲的风俗。这种风俗在满族内部又被称为满汉不通婚。所以这所谓的满汉不通婚并不是说满人和汉人不能结婚,八旗内部的满人与汉人是可以通婚的,只是旗人与不在旗的汉人不能结婚。

不过这满汉不通婚,只是满族人的一种旗制或祖训,在大清朝的律令里并没有做出明文规定,但满族人能够遵循几百年不变,其族内部之团结可见一斑,看来能够灭掉明朝是有原因的。不过这一习俗,在清末时被废除了。

至于原因嘛,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是族训,要遵守,要尊重老祖宗。

第二,避免满族人被汉化。如果和汉族人通婚,那后代的血脉就不纯正,时间久了肯定会被汉化,毕竟汉族文化的影响力可不是一般的。

第三,为了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要是满汉通婚了,那大清王朝的高层肯定会有汉人出现,要是哪一天高层里全都是汉人的话,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满汉不通婚,这句话有一定的误区,应该是旗民不通婚才对,所谓的民是指没有入八旗的百姓。八旗制度建立以后所有的满族人都编制入内,满清打败蒙古以后把蒙古人也全部按八旗制度编练在册。除此以外北方的几个少数民族都全族编入八旗,如鄂温克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满清入关之前被劫掠来的汉民和投降的兵民也被编成汉八旗,这部分的汉人是可以与满族人结婚的。

清朝皇帝立汉族皇后的就只有顺治帝的妃子佟佳氏,因为儿子玄烨被立为康熙皇帝,被策立为皇后。(佟佳氏的民族是有疑问的,佟家远祖应该是满族人,但是后来定居抚顺成为当地巨富,此时基本已被同化为汉族人,佟家被编入汉军旗,佟氏也改成佟佳氏。)

清朝皇帝的妃子属于汉军旗的就比较多了,康熙帝的十七皇子允礼的母亲是汉军旗;雍正皇帝纳了年羹尧的妹妹为妃,年羹尧家是雍正的包衣奴才;嘉庆皇帝的母亲就是汉军旗不胜枚举。

旗民不通婚实际上执行的并不是很严厉,主要是宗室弟子和满族上层人士,底层的满族八旗和汉人一起生活了二百多年,怎么不会有交集婚配。本来女真人生活在东北苦寒之地,和汉族通婚的情况不多,逐渐有了满汉不通婚的习俗。入关以后满族人少,保持不通婚也是防止被汉人同化,而且入旗也是一种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经常能看到某个汉族官僚因为有功被赐予入旗籍作为奖励,比如施琅从台湾投奔清朝,就被赐予正红旗身份。

光绪帝时期(实际操作是慈禧)正式下令废除旗民不通婚政策。也是因为与八国联军开战在即,与西洋各国矛盾大于满汉民族矛盾的结果,也是清廷笼络汉族人心的手段。

满汉可以通婚,没有满汉不能通婚一说,只有在电视剧**等文学作品中满汉不能通婚,如果查一下清朝皇帝和各大臣身上百分之九十多都有汉族血统,所谓满汉不能通婚是无稽之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5228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4
下一篇2023-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