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带给我的第一个启示是不同社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水平是不一样的,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当然风土人情也会有着很大的不同,基于这种差异下的文化差异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和美国的婚姻观念就有着非常多的不同之处。这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着婚姻观念的不同,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受到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影响,而最主要的也会受到固有观念的影响,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或许是需要打破一些固有观念。
所以带给我的第二个启示就是这样子差异的不同,或许就能够在一程度上证明经济状况和传统文化,传统观念在后辈的发展过程中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我们中国的传统婚姻当中,讲究者是门当户对,双方都有自由恋爱的意思,但是中国可能普遍更加注重门当户对,注重男女双方条件一致,并不是单纯的男女双方有感情,有爱情就可以了,但是相对之下,美国人对于这方面的观念就不会那么的明显,他们可能更加注重的是男女双方两个人的三观是否一致,有没有爱情,一般是不会去看对方的工作,学历和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的因素等。但是在中国看对方的工作,学历和经济状况是最为基本的,而在中国,婚姻很多是由父母决定的,父母在儿女的婚姻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美国,美国的父母几乎不会去管儿女们的婚姻,而他们也不会太去注重双方条件的符合,他们更注重的是双方有没有爱情。
最后一个启示是对于婚姻文化的差异,我认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他们的关键都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毕竟我们中国人主要看中的是一个稳字,但是美国人可能更加看重的是自由吧,所以在结婚之后,双方也不会去束缚对方太多。但是在中国的婚姻当中却有一定的束缚在其中。
中国:
1年:纸婚;2年:棉婚;3年:皮婚;4年:花果婚;5年:木婚;6年:糖婚;7年:手婚;8年:古铜婚;9年:陶器婚;10年:锡婚;11年:钢婚;12年:丝婚;13年:花边婚;14年:象牙婚;15年:水晶婚;18年:石榴石婚;20年:瓷婚;25年:银婚;30年:珍珠婚;35年:珊瑚婚;
40年:红宝石婚;45年:蓝宝石婚;50年:金婚;55年:绿宝石婚;60年:金钢钻婚;70年:白金婚;80年:钻石婚。
美国:
1年:纸婚;2年:布婚;3年:皮婚;4年:丝婚;5年:木婚;6年:铁婚;7年:铜婚;8年:电婚;9年:陶婚;10年:锡婚;11年:钢婚;12年:亚麻婚;13年:花边婚;14年:象牙婚;15年:水晶婚;20年:瓷婚;25年:银婚;30年:珍珠婚;35年:玉婚;
40年:红宝石婚;45年:蓝宝石婚;50年:金婚;60年:钻石婚。
中国传统的结婚信物
1、红双喜
中国人的婚礼上,到处可见大红的双喜字。双喜字由两个“喜”字组成,代表喜事加倍,不同一般的高兴和喜庆,也表示给新人带来好运气和幸福生活。
2、龙凤呈祥
在中式婚礼上,还经常看到龙和凤凰的图案,这是因为在中国,龙和凤凰都是吉祥的象征,代表高贵、华丽、祥瑞,以及夫妻和谐美满的关系。
这个传统来自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据说虞舜时天下大治,乐官夔谱成了《九招》之曲呈献,虞舜演奏过程中金龙彩凤同时现身。《诗经·文王之什》中也有龙氏族王季娶凤氏族鸷仲氏的记载,认为这是龙凤呈祥,“天作之合”。
3、中式婚礼服装
传统的中国婚礼上,新娘子要穿非常漂亮的汉服,汉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服装,具有历史意义和严肃的婚姻寓意。
4、花朵
与西方人的观念恰恰相反的是,白色是死亡的象征,一般只用在丧事上,因此结婚时不能使用白花作为装饰。传统的中国婚礼上喜欢用牡丹,兰花,荷花和水仙来作为装饰。因为牡丹代表富贵,水仙代表春天和新生活,兰花芬芳美丽,荷花代表爱情。而荷花在中国佛教中是圣洁的象征。
5、鞭炮
在传统的中式婚礼上,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鞭炮放的越多,越响就越能带来好运气。但是由于放鞭炮也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所以在现代婚礼中,一些人发明了新的庆祝方式,用踩气球来代替放鞭炮,也同样为婚礼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6、红豆
中国传统结婚信物红豆通常是被用来作为一种甜品,红豆沙。象征两人结婚后缠缠绵绵,甜甜蜜蜜。
7、祝福食物
中国传统结婚信物红枣、桂圆、花生、莲子都象征子孙延续,年生贵子、团团圆圆、富贵吉祥。
8、合髻
“合髻”也称“结发”,是中国传统结婚信物。“合髻”其象征意义就是夫妻和睦,永结同心。“结发”的具体操作方式历代不同。先秦、秦汉时的“结发”,就是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许婚之缨,即系头发的彩带,重新梳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
隋唐以后的“结发”,是男女双方各剪下少许头发,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马上交给新娘保存起来。唐代女诗人晁采的《子夜歌》云:“依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问无人处,绾作同心结。”正是这一做法的描述。
世人常用“结发”、“合髻”作为夫妻结合的代称,甚至特指为“原配”(亦称“元配”)夫妇,表示夫妻间互敬互爱的意义重大。
中国的婚礼仪式现在比较混乱,一会穿婚纱一会穿旗袍的。
美国的就很单纯,穿个婚纱,在主面前问对方愿意不愿意,对方很高兴说愿意,然后礼仪完成。
中国的可就要折腾许多了,各种礼节到位,还要吃喝,完了要回礼等等。而且不同富裕程度的人的婚礼不一样,有钱的豪车显摆大街,没钱的也会搞几辆车走一走。最有个性的开个拖拉机。还有瞎折腾集体婚礼的,如此种种,无不显示中国的婚礼仪式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吹锣打鼓,新娘盖着头巾在宗祠里坐到晚上,然后后面一系列十分有纪念意义的事,这已经不是一两句能描述完的。
婚礼是一种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防止重婚,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要求,准备承担社会责任。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有其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其民俗文化的继承途径,也是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仪式。婚礼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世界上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婚礼是儒教婚礼、印度教婚礼、基督教婚礼,即三大文明圈的婚礼。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通常都会发展出一些结婚上的传统与习俗,其中有许多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其原始所象征的意义,逐渐演变为世俗婚礼。
中国的传统婚姻观,一般都讲百年好合,一定终身。中国人在婚恋上具有传统观念,讲求门当户对,西方则更注重情感层面的随心所欲;中国人婚姻一旦出现裂缝,双方仍会尽力修补努力挽回,西方则认为爱情逝去便爽快分手;中国人不擅长情感表达,相对含蓄。
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 ;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 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美国民众把婚外情视为最不道德的事似乎有点令人意外,因为长期以来美国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在性上很开放。的确,美国人对性是很开放、也较少有什么处女情节。但美国人在性关系上有个分水岭。也就是未婚男女如何恋、怎么来没多少人在乎。美国少男少女换朋友也很痛快,就如同换衣服一样简单。
这就是中美婚姻的不同和差异。
博主电子邮件为:lleiqiao@yahoocom 中国女人常说,要抓住丈夫的心,先抓住丈夫的胃。在家中给老公吃好、喝好,这男人的心就不会跑了。同样,美国女人认为,要抓住男人的心,先抓住男人的性,只要女人性感就能抓住老公的心。不少美国女人认为,男人对婚姻生活的满意度体现在多久和老婆做一次爱,做爱越频繁,说明男人对婚姻越满意。这是中美两国普通民众对婚姻或是如何维持婚姻最明了也是最直接的回答。 什么是婚姻?《礼记-昏义》中写道:“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美国现代家庭法学者认为,“从法律观点来看,婚姻是一男一女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自愿终身结合、互为伴侣、彼此提供性的满足和经济上的帮助以及生男育女的契约。讲婚姻的大道理,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婚姻观一般先要说传宗接代、而男女要百年好合,一定终身。西方人的婚姻观念则认为:婚姻是男女间的契约关系,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不可否认,今日国人对婚姻的看法已经非常的“开放”,对婚外情的包容度也大大提升。甚至在某婚姻登记处的展板上大笔写着“对于男人的偶尔出轨,有时候不必看得过重”,“优秀的人,不管男女,都会是一个萝卜好几个坑”如此雷人之语。在如此婚戒下,如果刚登完记的新娘,在明天就可能成为他人的老三,这婚姻是否还有意义? 婚姻是一种民俗也是一个民族对男女关系最直接的定位,从择偶到维系良好的婚姻是男男女女一辈子要打交道的事。很多人在经历了十年二十年的婚姻生活后,都会有个什么X年之痒,而大多数人最后已把婚姻看成是过日子,凑合过是很真实的写照。笔者不是婚姻专家,对中美婚姻文化只能是谈谈简单的观察和看法。 中国人的婚姻往往成为买卖,而美国人则将婚姻视为卖买。在中国的婚姻中,人们较多的说法是男人娶老婆,而很少有人会讲女人娶老公。所以男女婚姻更多地像是做一桩买卖,既然是买卖那就离不开钱。有人算了一下时下中国一个男人娶个老婆的费用,结果呢?男人不吃不喝工作12年=讨一个北京中等条件的老婆,而在哈尔滨娶一个条件在中上等(学历大专以上、身材相貌较好、有稳定的工作)的老婆需要70万元。40年前的结婚三大件如今那只能是小儿科,如今没房子的男人在有些女性眼里根本算不上男人,有人说房子成了女人的催情药,房子成了男人的伟哥。也有人说,在这个时代里,爱情不值一套房子。更有甚者,在一些女人心里,一套房子顶得上一百个白马王子。 美国人的婚姻是将买卖两个字颠倒过来,称之为卖买,男男女女即是卖家也是买家。女人要找个如意郎君,首先得把自己卖出去,不论是聪明的大脑、杰出的才华、漂亮的脸蛋、姣好的身材还是贤淑之女,这些都是资本,男人若买帐,那就是对婚姻下了订金。在美国文化中,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娶媳妇,父母大多没有什么陪嫁的嫁妆或是为儿子准备好洞房。嫁女儿的父母会为婚礼买单,而男方则不用花钱。婚礼结束,小两口立马到外地过蜜月。美国人男女结婚不会将房子或其他财物看成是最重要的事,只要男女两人情投意合,想结婚就昏吧。没房子不要紧,租个公寓先住着,然后两人同力打拼,再拥有属于自己的住宅。在物质这一点上美国人很看得开,不怕结婚时啥都没有,只要夫妻能同甘共苦,面包会有的、汽车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 中国人对婚姻的理解多为过日子,男人娶女人除了生理需要外,主要是能传宗接代,而且最好是白头偕老。中国不少人认为,感情、家庭和子女是维持婚姻最主要的因素。天津妇联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817%的人把感情作为维持婚姻的最主要因素,121%的人认为子女是维持婚姻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的仅占15%。过去男人是家中的爷,女人只有服伺男人的份,如今是女人成了家中的奶,男人只有是“妻管严”才是标准的好丈夫。现在男人花心的多了,女人则信奉要留住老公的心,先抓住男人的胃。 美国人对婚姻是看法是承诺,能否过一辈子谁也不知道,但过一天就要对得起对方一天。美国很多人认为维持婚姻最主要的因素是忠诚,男女只有相互忠诚婚姻才能稳固,否则男人包二奶、女人找二爷,这样的婚姻能维持下去那就有点奇怪了。美国人比较重视家庭价值,不论官做到多大,即使是当上总统,也把同家人在一起吃晚饭当作天大的事来看。同时也有不少美国人认为,好的婚姻要靠性来维持,做爱次数多少成了婚姻是否稳定的指标,要不然美国人干吗要搞出个伟哥来。 如何维系婚姻,在一项民调中美国人将夫妻共同分担家务列为第三重要的事,62%的受访者认为,共同分担家务是婚姻成功很重要的事,30%的人认为比较重要,只有7%的人认为不是太重要。而排在首位的是夫妻间相互的忠诚,93%的受访者认为这是维系婚姻最重要的事。排在第二位的是夫妻间快乐的性关系,70%的人认为维系婚姻关系这点很重要。 在1990年,美国人中只有47%的人认为夫妻共同分担家务对维系婚姻很重要,但20年后,美国人看中夫妻共同分担家务的人快速上升,而且不论男女、新婚的、老婚的都越来越看重这一点。马里兰大学的一项研究曾显示,美国的家庭主男一周平均有96个小时用来做家务,而1965年他们做家务的时间是44个小时。同时家庭主男一周平均照看小孩的时间为7个小时,1965年则为25个小时。当然家庭主妇仍是操持家务和照看孩子的主力军,美国家庭主妇一周平均用于做家务的时间是181个小时,1965年是319个小时。家庭主妇一周用于照看孩子的时间为141小时,1965年为102个小时。美国家庭主妇从事最常见的家务是洗衣服、打扫房间、装饰房间、准备餐点、照看孩子、上街买菜。而家庭主男从事最常见的家务则是保养汽车、整理院子、洗碗、照看孩子。 中国的女人怕当剩女和离婚,美国的女人当光棍无所谓而且敢离婚。中国女性当剩女的人往往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高学历、有头脑、收入不低的女性反而是高不成、低不就。而男人对女人往往多是看重女人脸蛋的漂亮、却不大欣赏女人的聪明大脑。看完“中国式结婚”,再看“中国式离婚”,不懂中国人婚姻观的人也会成为中式婚姻专家。面对婚姻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中国人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凑合”,中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婚姻出现问题时,441%的人表示暂时不离婚,311%的人表示要看问题的严重性。当然时代变了,人们对婚姻的看法也与国际接轨。如今女性怕当剩女的人多,怕离婚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把婚姻当作穿鞋,一是舒不舒服只有己知道,二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有人说,婚姻对现代的中国人来说不再是一种承诺,不再是一种保障,不再是一种患难与共、贫富同渡的生命归宿,而是一种非常洒脱的旅伴关系。合则来,不合则离,这种趋势在高文化,高收入的人群中占的比例最高。 如今美国女性当剩女的人是越来越多,2006年,美国未婚女性的人数是2499万,占成年女性人数的22%。大学以上学历的女性未婚率远低于只有高中毕业的女性。根据2000年的数据,美国高中学历的女性,未婚率是355%。大学以上学历的女性,未婚率是168%。低收入女性的未婚率远高于高收入女性,618%未婚女性的年收入是在3万美元以下。 美国女性对待花心的丈夫有点烈女的味道,在一项民调中,6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原谅自己的另一半出轨,38%的人表示会坚决不原谅。
在我居住的旧金山湾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中国女人和一个美国男人在一起,而这个中国女人往往是其貌不扬,属于被中国男人贬为“黄脸婆”的那一类,于是中国男人就得出结论:只有丑女人才会去嫁美国男人。
这个结论不无道理:一个中国女人在中国长大,首先受到中国男人的挑选,中国男人挑剩下的,才会落到美国男人的手中。
而中国男人的择偶标准不外乎一条:长相。他们挑剩下的,自然都是丑女。
使我感动的是,那些被中国男人忽略的“丑女”,在美国男人那里找到了爱。并不是美国男人看不到那女人脸上的皱纹和斑点,好莱坞和百老汇对女人的审美观,与中国男人并无二致,但很多美国男人能够超越长相,去发现一个人的特点和内心,这使我身为女人十分感动。
对于那些握着中国丑女的手的美国男人,中国男人爱批评他们没有眼光。
美国男人真的没有眼光吗?这个结论就如同前段时间一篇文章里说西方人“傻”,中国人“精明”的论点一样简单草率。前面已经提到了好莱坞,美国中小学里崇尚的青春偶像与中国男人崇尚的女人外表的标准几乎相同。美国男人在青少年时期受生物本能的驱使,同样会去追求漂亮的外表。等他们长大以后,尤其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后,就不再仅仅追求漂亮的外表,而更看重心灵的撞击,思想的交流,这是他们在生物本能之上的一个超越。中国男人不能接受丑女,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基于生物本能的生存竞争阶段——一个人在最基本的生物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是不会考虑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的。美女能激发中国男人的性欲,而丑女则不能,这反过来也说明了中国男人还停留在满足性欲的阶段。福塞尔在《格调》中提到新贵们开着闪闪发亮的奔驰招摇过市,而“老钱”们反而低调地坐在一辆落满灰尘的普利茅斯中。你让一位富有的中国男人开一辆又破又旧的普利茅斯上路,他会断然拒绝。你让一位成功的中国男人去娶一位丑女,那简直是要他的命。这两者之间是相通的。
中国男人也不是不需要交流思想,只是他们更愿意和男性朋友去交流,而女人只有听他们“侃”的份儿。中国男人不能容忍一个女人跟他平起平坐。一个女人稍有能力,便被大家讥为“女强人”。女强人是什么人?那是大家都敬而远之的一种人。
女强人使女人感到不如,使男人受到威胁。中国男人需要在女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强大,需要受到女人的尊敬,因此这女人必须比他低。中国男人在失败的时候,则需要女人的安慰。一个中国男人要找的,实际上是他母亲的翻版——一个爱他的人,满足他的人,而不是一个他爱的人。只听说过为朋友两肋插刀,除了传说里的梁山伯,你什么时候听说过一个中国男人为他所爱的女人献身?当一个中国男人因为被女人拒绝而悲伤时,他的朋友会劝他,为一个女人,不值得。
对了,为一个女人,不值得。女人低男人一等。这种局面事出有因。一个中国女人,往往因为她的性别,首先就得不到父亲的爱。这就造成了她对男性的敬畏感,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阴茎崇拜。后来她长大了,嫁了一个丈夫,同样也得不到丈夫的尊敬。这更加深了她对男性的敬畏感,因此,当她有了一个儿子,她不可避免地把她对男性的崇拜敬畏之感移到儿子身上。她给儿子以的注意力,把的食物留给他,而不是女孩子们。她的儿子长大了,带着她赋予的在女性面前的优越感。
这个儿子又生了一个女儿,同样,这女人也带着对男性的敬畏感长大。
中国男人对女人的歧视,正是中国女人自己一手造成的。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女人精心喂大一个男人,这男人反而看不起她。即便是从回报的角度看,母亲也应该对女儿更好一点儿,事实证明,父母老了以后,往往更多地得到女儿的照顾。我曾听到很多中国女人说,她们喜欢和美国男人在一起,因为“感觉好”。
美国男人从不吝啬夸奖别人。他们还给了中国女人应有的尊重。我也曾听到不止一个中国男人说,如果你想追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首先要打掉她的骄傲。中国男人对自己的妻子,往往是“批判,批判,再批评”,还美其名曰“为你好”。
中国男人还拒绝给女人送花,理由是“我给你更实际的东西”。现在有了美国男人做比较,中国女人怎能不弃暗投明!
在美国的中国男人都在抱怨,现在“有爱心”,“贤惠”的妻子越来越难找了。“有爱心”就是无私奉献。“贤惠”者,逆来顺受也。的确,无私奉献者是少了,中国男人只好回大陆去找新娘,用绿卡来换取暂时的顺从和一点居高临下带来的快感。可怜的中国男人,为什么不能以自己的爱,去赢得别人的爱呢?
除了长相,中国男人的另一条求偶标准是年龄。浏览报纸上和网上的征婚启事,你会发现,所有中国男人都要求女方年龄比他小。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男人往往要求对方比他小一到五岁。三十到四十的男人则要求对方比他小五到十五岁。过了四十岁的中国男人,就必须在他女儿甚至孙女年龄的女人中找对象了。而美国男人给出的年龄段通常是他自己的年龄加上和减去五岁。我曾遇到一位大陆来的女留学生,嫁了一个比她小九岁的美国男人。她说当这位二十五岁的美国同学向三十四岁的她求爱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娶一个比自己大九岁的女人,在中国男人是不可想象的,几乎等同于失败。
中美征婚启事的另一不同是,中国男人罗列的是他们的成就:学位,职业,经济状况,等等。美国男人罗列的是他们的个人爱好和特点。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受朋友之托,帮她的姐姐在网上浏览征婚启事。
我把适合她年龄的征婚启事一条一条的翻译给这位女士听。听了四五条后,这位女士不耐烦了。怎么他们都不提提他们的经济情况,有什么学位这些重要的,都是罗里罗索讲他爱看什么电视节目,爱玩什么球这些废话,这些于我有何相干?
这个问题问出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求偶标准上的根本不同:中国人是在进行一种排序活动,正如考大学,什么分数,就决定了你上什么大学。
一个萝卜一个坑,劣质萝卜休想混到高等坑里去。而美国人是在找一个伴侣,一个能兴趣相投,心心相映的人。也许正是这样严格的求偶过程,才造就了一批高智商的中国人,我们才有幸被《The Bell Curve》的作者们列为优等民族。而上帝也给了那些出生于中国的不幸的丑女们一条出路:嫁美国男人。多么仁慈的上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