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候举行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候举行,第1张

1、古时男家去女家迎亲时,均是在傍晚。

2、据史料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

3、也就是说,晚上举行婚礼才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因此,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刘刚教授介绍说,古代一直有“上午接亲,晚上拜堂”的说法,中国古代迎娶新娘都是在黄昏以后。“结婚与黄昏”中“婚、昏”同音,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结婚的例证,说明女人在黄昏结婚后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在《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婚礼是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身穿"凤冠霞帔、状元服"的中式婚礼,"追寻文化根源、重视传统民俗"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这就是中式婚礼。

(一)婚礼起源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二)三书六礼

三书

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

聘书 聘书是订婚用的书,于“纳吉”(过文定) 时男家交给女家。

礼书 礼书是“纳征”(过大礼) 时使用的书,礼书内会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迎亲书 顾名思义,迎亲书即迎娶新娘时的书,即在“亲迎”时使用。

六礼

纳采 又称“采择”,相当于后世所称之“提亲”、“说媒”。表示男方曾审慎考虑之后所做的决定。 《文公家礼》说:“纳其采择之礼,及今世所谓言定也。”而古代较为朴实简单,具《仪礼士昏礼》记载,士大夫阶层所执的见面礼,即称“贽”或“挚”,仅“用雁”。其原应执雉而已,但雉不易活捉,多为死雉,婚时不宜,且婚礼为人生大事,故特许新人得越其身分等级穿戴与使用衣着行头。

仪式流程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中式婚礼中没有此环节,此环节为西为中用)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母亲盖上盖头,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0、摸橘:新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1、牵新: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新娘进门前应从炭火盆上跨过去,表示洗去进门前的晦气和不祥

13、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15、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参考资料:

-中式婚礼

首先,晚上举行婚礼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据大量的史料记载,在古代,中国迎娶花轿娶婚都是在黄昏以后,就连《白虎通》都说:“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意思就是说在黄昏时昼夜交替,阴阳相合之刻,是结婚的最佳时间。

另外,傍晚结婚比较接近洞房花烛夜,尤其是在清朝,在洞房之前,新郎一般都要先去向宾客敬酒,而且去接新娘也要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在傍晚举行婚礼,是最好不过了!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上午接亲,晚上拜堂”,而“婚与昏”同音,这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结婚的最好的例证,这表明在黄昏举行婚礼以后,女人要改变自己的姓氏!

而直到清代以后,因为政治等原因,后来开始实行的“宵禁”,就迫使后人将婚礼改在白天进行。之后一直延续,所以现在成了白天举行婚礼!

古人婚礼在傍晚举办。

晚上举行婚礼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据大量的史料记载,在古代,中国迎娶花轿娶婚都是在黄昏以后,就连《白虎通》都说:“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意思就是说在黄昏时昼夜交替,阴阳相合之刻,是结婚的最佳时间。

从结婚的“婚”字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古人的结婚时间。“婚”字是“女”加“昏”,古人写结婚的“婚”是写成黄昏的“昏”的。在上古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期间,流行抢婚这一习俗。所谓的抢婚就是男子叫上自己的伙伴,趁着黄昏出去抢夺妇女,并逼迫她们和自己成婚。

在《周易•屯》爻辞中记载道:“屯如遭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意思是说一帮貌似强盗的马队过来抢夺妇女,不愿服从的妇女泣泪涟涟,拼命呼喊。后来这种抢夺妇女逼迫其结婚的习俗被人们抛弃,但是其中的某些仪式却保留了下来,比如我国云南的某些少数民族和国外的一些地区仍然有抢婚的习俗,只不过“抢婚”变成了结婚的仪式。

而在黄昏这个时间结婚的习俗也流传了下来。为了将结婚的“婚”和黄昏的“昏”区分开来,所以在其旁边加了个“女”字,就成了现在的“婚”。

傍晚结婚的意义

另外,傍晚结婚比较接近洞房花烛夜,尤其是在清朝,在洞房之前,新郎一般都要先去向宾客敬酒,而且去接新娘也要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在傍晚举行婚礼,是最好不过了。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上午接亲,晚上拜堂”,而“婚与昏”同音,这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结婚的最好的例证,这表明在黄昏举行婚礼以后,女人要改变自己的姓氏。

拜堂,也叫拜天地,是我国传统婚礼习俗之一并流传至今。现代化的婚姻中也有拜堂仪式,并且程序更多变,花样也更多。结婚拜堂仪式一套程序下来,婚礼也就算结束了。具体的仪式会包含很多内容,比如拜天地、入洞房等。

结婚拜堂仪式程序(一):

支持人先开场白,然后把新郎新娘请过来。新郎新娘入门后,就要开始拜天地,也就是拜堂。拜堂的地方一般需要设一张供桌,上面放置天地君亲师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后,开始三拜九叩,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是夫妻对拜。迎娶之日,新郎新娘举行拜堂仪式,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身份出现。引赞:新郎伫立于花轿前。通赞:起轿,新人起。引赞:新郎拱手延请新娘。引赞:新郎新娘直花堂前。引赞:新郎新娘就位。通赞:新郎新娘进香。引赞:跪,献香。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结婚拜堂仪式程序(二):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是XX先生和XX**结婚的大喜日。XX先生和XX**一路走来,相亲相爱,今天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正是才子配佳人,织女配牛郎,花好月圆,地久天长。下面开始拜天地。一拜天地,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二拜高堂,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夫妻对拜,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朋友们,让我们衷心地祝福新郎新娘,祝福他们喜结连理,祝愿他们拥有美好的未来、感谢大家的到来,同时也祝福我们在场的所有好朋友们家庭幸福,生活美满。现在,请新郎新娘入洞房。

结婚拜堂仪式程序上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摆放天地桌有讲究。一般来说,天地桌的形状最好是正方形,摆放平稳,象征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天地桌上要铺红布,表示吉利。

二是桌子上布置。天地桌上要有红蜡烛,拜之前要把蜡烛点着。另外,天地桌上还要放上天地爷牌位,牌位前面放一斗粮食,斗要装满,斗外侧要贴上“金玉满斗”四个字。斗外侧要用红纸封口。斗内插秤杆,寓意吉星高照,称心如意。称上面要挂镜子,辟邪,也寓意明白入境。桌子上放一把尺子,寓意公平,品行端正。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会在桌子上摆放大枣、花生等,有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俗,结婚拜堂仪式程序上也会有差别,但是大体上相似,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流程。

如今办婚礼都在中午,为什么古人结婚却选在晚上?在现如今这个社会,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老话:婚姻是终身大事,不能儿戏!我们中国人结婚一向都非常讲究良辰吉日,我们现代人在结婚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会选择在上午举办婚礼,所以一大早就要赶着去娶亲。其实古代人也是非常看重婚姻的,但是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发现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古代人的婚礼都是在傍晚举行的。白天明明有那么多的时间,古代的婚礼为什么会选择在晚上呢?

1晚上举行婚礼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习俗

首先,晚上举行婚礼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习俗。婚礼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很漫长的历史时期。根据很多的历史记载,都说“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在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昼夜交替的时候,古人认为男子属阳,女子属阴,男女结合正暗合了阴阳交替之义,晚上属于阴阳相合之刻,男人和女人在晚上结合,暗合了阴阳交替的含义,所以晚上也就成为了古人举办婚礼的最佳时刻。

2源于上古时期抢婚的这一习俗

其次,源于上古时期抢婚的这一习俗。在上古时期,那时候的婚姻制度并不是很完善,更没有明媒正娶一说。在当时的母系社会,男人是需要去女方家里生活的,但是到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父系社会代表着女方要到男方家里住,当时的女子自然是不愿意的,所以就非常流行一种习俗——抢婚,抢婚就是男人看上哪个漂亮的女人,就会叫上自己的亲朋好友,趁着黄昏时刻,天色渐暗,把这个女人抢过来强行和自己结婚,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父系社会,女从夫居得制度也沿袭了下来,虽然后来这样的陋习被废除了,但是时间和仪式都保留了下来,所以也叫做结“昏”。

3时间恰到好处

最后,时间恰到好处。通常古代男女结婚的场景,一般都是新郎和新娘先拜堂,然后再由新郎官陪伴亲朋好友吃酒席,最后待到亲朋好友都吃好喝好,酒席散了,这时候喝的醉醺醺的新郎官才会走向房间与新娘洞房,而时间卡的刚刚好,和在傍晚结婚的时间点也相吻合。所以说,古代人在晚上举办婚礼也就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了。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在晚上举行婚礼是华夏民族几千年一直以来的传统婚礼习俗。有很多生活在南方的人,现如今还遵守着晚上结婚的传统婚俗。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我们对婚礼重视的心都是一样的。

古人结婚为什么要在傍晚举行,这其实和最初的婚礼形式、和《周易》中的一些阴阳学说有关系。

根据《白虎通义》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

结婚的“婚”字,最初是没有女字旁的,这里的“昏“”其实并不是因为头昏才结婚,而是指时间是黄昏。

为什么结婚要黄昏呢?第一:和结婚习俗有关。

《周易·屯卦》:“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这段话的意思是指,一对新人结婚时,男的骑马而来,他不是强盗,却是来抢婚的,这应该算是现代的抢亲习俗的起点了。毕竟抢亲这种事,还是不太好看的,所以干坏事,不能在白天,通常都是趁着夜色,因此抢婚这个习俗被留下后,便有了晚上结婚的习俗。

第二:和阴阳学说有关。

东汉著名礼学大家——郑玄在给《仪礼·士昏礼》作注这样说道:

“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

郑玄认为,夫为阳,妇为阴,夫妻结合就是阴阳结合,而黄昏正是阳往阴来的时间,这正和“夫往迎、而妇来归”的状态一样。因此,古人就将黄昏作为结婚的婚了。

这一点上,也和《周易》的阴阳观念一致。

除了时间点外,古人还会看结婚的日子,即使是现代人结婚,还会有人结合夫妻双方的八字,算一个好日子结婚。

而古人也是如此,他们通常会将结婚的日子选在“阴阳不将”之日。那么,什么是“阴阳不将”之日?

“阴阳不将”指的是阴阳没有冲突,古人说“干为阳当居于前,支为阴当从其后,是夫唱妇随之理”,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如果是“阴阳不将”,那就意味着这二人成亲后,将会出现关系不和谐,相互为敌的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5508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5
下一篇2023-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