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胶东是指烟台、威海、青岛三地区吗?

请问胶东是指烟台、威海、青岛三地区吗?,第1张

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胶莱河以东,是山东半岛的一部分,包括山东省的文登市、荣成市、威海市、烟台市、乳山市、海阳市、莱阳市、栖霞市、蓬莱市、长岛县、龙口市、招远市、莱州市、莱西市、即墨市、青岛市、胶州市、胶南市、平度市,共19县市。东、南、北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区,气候良好,四季分明,由于受海洋的影响,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温变幅较小,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无酷暑,1月均温在0℃以上,7月均温25℃左右,全年无霜期约165~250天,年平均降水量约600~700毫米。胶东半岛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在温度方面,半岛西部高于东部,北部高于南部,沿海高于内陆,其中包括威海、烟台、莱州、平度、蓬莱、龙口、青岛,年平均气温120-126℃。其降水量在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大泽山、莱州、龙口、招远、蓬莱的降水量较小,在6764mm左右。日照时间从半岛东部沿海向西北丘陵山地呈递减状态,西北的大泽山、龙口、蓬莱等地多达283443小时。然而在半岛近2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又分为几个不同的小区。半岛上丘陵起伏,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由花岗岩组成,最高峰崂山海拔1130米。农作物可一年两熟,主产冬小麦、大豆、玉米等。盛产梨、苹果、葡萄等水果。海岸线曲折,多深水港湾,如青岛等。

地质与地貌

[编辑本段]

胶东半岛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古代片麻岩和片岩等深变质结晶岩广泛出露,白垩纪末有广泛的火山岩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中新世以后,渤海总体大幅度下陷,成为华北—下辽河沉降带拗陷最深的大型新生代断裂—拗陷盆地。上新世末,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渤海海峡断裂下陷,山东半岛形成。全区被北北东—北东和北北西—北西两组断裂分割,形成大小不一的断块,经长期剥蚀分割,形成较破碎的低缓丘陵。少数山岭突出丘陵之上。半岛南部的崂山主峰崂顶海拔1133米,为半岛最高峰。中北部的牙山、昆嵛山、伟德山以及罗山、大泽山、艾山等,多为近北东走向。山地丘陵间有桃村地堑盆地、莱阳断陷盆地和胶莱凹陷平原等。沿海有宽窄不等的带状平原,以蓬(莱)黄(县)掖(县)平原面积最大。

胶东半岛海岸蜿蜒曲折,港湾岬角交错,岛屿罗列,是华北沿海良港集中地区。胶州湾的青岛、芝罘湾的烟台、威海湾的威海、石岛湾的石岛和龙口等均为中国著名港口。半岛沙嘴沙滩发育。沙洲发育之地,岛陆相连形成陆连岛,如烟台附近的芝罘岛、龙口附近的屺�岛。沿海岛屿除渤海海峡的庙岛群岛外,均分布于近陆地带,较大者有象岛、莫邪岛、杜家岛、田横岛、刘公岛、鸡鸣岛、崆峒岛、褚岛、苏山岛和南黄岛等。

气候

[编辑本段]

胶东半岛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1月均温-3~-1℃,8月(最热月)均温约25℃,极端最高温约38℃。10℃以上活动积温为3 800~4 100℃。年降水量650~850毫米,半岛南侧在800毫米以上;西北侧滨海平原约600毫米。年降水量约60%集中于夏季,且强度大,常出现暴雨。降水年均相对变率约20%。年均相对湿度在70%以上。半岛东侧南部沿海4~7月多海雾,年均雾日30~50天。

水系半岛水系发源于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独流入海,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河川径流洪枯悬殊,汛期集中全年径流量的70~80%,水位、流量过程线随降水变化而迅速涨落,但一般不致为害。如遇暴雨则山洪暴发,加以河口受海潮顶托,往往加重了洪水危害;枯水季节河床暴露,甚至发生河水断流和枯涸现象。

植被与土壤 天然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有栎类,如麻栎、檞、枹等树,以麻栎最多,但常因放养柞蚕而伐去主干呈灌木状,构成山地丘陵特殊的“柞岚”景观。针叶树以日本赤松为代表。植物区系中有亚热带成分,如苦木、山胡椒、三桠乌药等;还有东北区系成分,如蒙古栎、辽东栎、赤杨等。20世纪初引种了黑松、日本落叶松等树种。山东半岛开发历史悠久,原生植物破坏殆尽。

地带性土壤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称山东棕壤),一般分布在缓坡地和排水良好的平地,多已辟为农田和果园,发育成熟化的耕作土。低山丘陵中上部残积、坡积物上的粗骨棕壤土层浅薄,质地较粗,多种植花生、甘薯等作物。半岛的果树栽培以苹果、梨、葡萄为主,著名者有烟台苹果、莱阳茌梨、平度大泽山葡萄。

经济概况

[编辑本段]

胶东半岛经济开发较早。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时代,渔盐业已逐步发展。战国时代,冶铁业和丝麻纺织已有较高水平。汉代成为著名的东方谷仓。唐代登州、莱州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港口。鸦片战争以后经济畸形发展,青岛,威海先后被德国和英国割占。1949年以后,半岛地区优势条件才得以发挥,成为全国著名的花生、果品、水产品和柞蚕丝生产基地。青岛和烟台现正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

饮食文化

[编辑本段]

(一)日常食品

鱼,渔家人离不开鱼,旧时的渔村在青黄不接之时,家家粮食断了顿,鱼则成为渔家的主食。老人们常说“那时候来了个讨饭的人,咱拿鱼打发他,哪有饭给他吃鱼是不值钱的东西,要出嫁的姑娘拿一篓鱼换几根丝线做绣鞋,渔家过年船帮上贴的对联是用几十只大螃蟹换来的。

渔家人喜食刀鱼。在捕刀鱼的旺季,小舢舨刚上岸,妇女们便涌到海边挑捡,把细小的刀鱼和小虾捡出来,扔在大场上晾晒,叫作晒“腥粪”,“腥粪”是用来做庄稼肥的(现在用来做饲料)。把宽厚的刀鱼剖净后,搁在大铁锅的箅子上。顺着大铁锅的边缘竖着盘放,一条接一条,条条首尾相接,密密地盘放满满一锅后,只撒点盐盖上锅盖去蒸,待烧熟后,招呼孩子们过来,每人一条,孩子们象啃青玉米棒子一样,拿在手里。在沙滩上又跑又跳,边走边吃,渔家孩子自小剔刺就十分麻利,仅一会儿功夫,一条鱼就进了肚,于是高喊着“还要一条!还要一条!”而再仅吃半条,肚子就饱了。这种宽厚的大刀鱼味道鲜美,而且越吃越香。一方面是因为是在旺季捕获的,渔家人都喜食旺季捕获的鱼,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鱼在产量多的旺季临近产卵期,体内积蓄了很多脂肪和营养。产卵前的鱼味鲜美,使人吃起来感到很香。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鱼是刚从海上捕上来的,鲜度好。

下过海的渔民都有这种体会,在海里吃刚捕上来的鲜鱼味道最鲜美。渔民在海上捕了鱼放在小船上的铁锅里,加点自制的豆瓣酱,再不加任何佐料,煎熟后,吃起来口齿留香,味鲜无比,欲罢不能,是任何大馆子名厨精心烹调都无法比拟的。渔民们说:那鱼要是上了岸,即使还是活的,吃起来味道可差多了。

旧时海边人吃鱼种类很多,但只吃海鱼,不吃河鱼,嫌河鱼有股“泥腥味”,70年代有一次大旱,塘里的水干涸了,大大小小的河鱼白花花地死在塘里,无人理睬,如今,鱼市上卖的河鱼还蛮贵的,有的人居然花钱买回来“尝鲜”。当然,渔家人现在吃海鱼也不象过去那样视鱼如草,鱼成了金贵的东西。

胶东沿海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麦、大豆、地瓜等。

玉米饼子、又称“大饼子”、“粑粑”、渔民们常说:玉米是个贱东西,产量高,给点腥肥它就长。由于其产量高,分布十分广泛。

玉米饼子的做法很简单,将玉米面加点凉水调和,放在手里抟抟,待大铁锅烧热后,贴在锅边上,家里人口多的,黄灿灿的饼子围着铁锅贴一圈,十分好看,如果锅底正煎着鲜鱼,则更加诱人。

饼子是粗粮,没有刺激性的副食和着一起吃往往感到难以下咽,渔家妇女赶海时总愿揣着块饼子,在海边就着饼子吃生蛎子肉。平时,吃饼子就大葱蘸酱,这种酱,有自己磨制的豆瓣酱,但更多的是鱼酱或虾酱,有牙扁鱼酱、虾头酱、蟹酱、鲐巴拐子酱……这些鱼虾酱和着饼子吃,极其下饭,正是“臭鱼烂虾、下饭的冤家。”

饼子就咸菜也很下饭,海边人腌莱不用盐,而用“鱼卤油”。每逢秋天,妇女们把大萝卜切成厚厚的长条儿,放在腌咸菜的陈汤里(有的人家里有几十年前的老陈汤,越陈越香),放它一年半载,拿出来吃时,萝卜条腌成了橙红的颜色,吃时只能啃一点点,很咸,却不是单纯的咸,而是又香又鲜,余味无穷,拿一块啃半天却不舍得放下,这时候冷饼子、烧焦了的饼子,全吃得下,再喝两碗温开水,肚子就撑圆了。

馒头,又称“饽饽”,形方的叫卷子,“饽饽”一般比“卷子”更精致,以前“饽饽”一般拿来馈赠亲友,“卷子”是家里盖新房,管人家吃饭时才蒸的,自家人只有年节时才能吃上白面馒头。

包子,又名“莱饽饽”或“大菜饺子”,主要有发面、烫面、冷水面几种,渔家常用海白菜(又称海青)和肉包包子,还有蟹黄包,青岛一带有对虾小笼包、大鸡包等。

饺子,又名“水包”,渔村饺子皮薄馅多,肉馅饺子与其他地方相同,海边人喜欢鲅鱼饺子和蛎馅饺子。鲅鱼饺子,取新鲜鲅鱼,去内脏、头、皮、洗净后,平切两半取出鱼刺,将鱼肉与韭莱、油、盐、味精等加水搅和调制成馅,皮要又大又薄,包好后,有的形如拳头大小,每碗只盛二、三个,一般人吃八、九个尽饱,这种水饺以长岛最有名,吃起来又嫩又鲜,极为酣畅。

海蛎子饺子是用海蛎子肉和新鲜烫熟萝卜丝调制成馅,味道清新而鲜美。

面条,最好吃的要属鱼面,以水煮鲜鱼块,待开锅,加面条、青菜再煮,饭熟,鱼面、菜、汤混在一起,即连汤带面吃下。

饼,有发面饼、烫面饼、油饼、家常饼、单饼、馅饼、火烧、蒸饼等等。

地瓜。在山东沿海,地瓜的栽种也十分广泛。灾荒年间,地瓜是渔村老百姓的救命粮,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很多人因饥饿而死,一些身体强壮的,饿得全身浮肿,举步维艰,仍硬撑着去山上开荒,栽几棵地瓜苗,到了秋上,那些地瓜喝着海风疯长,刨出来的地瓜个个象“小娃娃”大,很多老人都感慨地说:地瓜救了咱的命,咱这辈子再没吃过那年秋天那么好吃的地瓜。

地瓜除了煮食外,还有许多吃法:煮熟,搓之为“泥”,用以和面粉作饼,和玉米面贴饼子,和豇豆蒸成豆包。擦地瓜成丝,加水煮成稀粥,以前在稀粥熟后加糖精,现在有的加白糖,喝起来甘甜润滑,俗称“地瓜稀的”。将熟地瓜剥皮、切片、晾大半干,封存缸中使生粉状白醭,用作零食,也是旧时海上渔民必不可少的“干粮”。如今城里商城的食品玻璃橱里也摆放了红薯脯、红萝条,但不及乡下老百姓自己做的软和、甜爽。在文登、荣成,有一种食物称为“起糕”,做起来比较复杂,将地瓜面放入盆中,细细洒水,反复调和,令其潮湿而不粘湿,在锅中设筚子,铺笼布,用细罗将和好的地瓜面筛在笼布上,加水蒸熟,切方分食,甜软而有“咬劲”,配稀饭食用,风味独特。

豆面粑粑,用新玉米和新黄豆三比二混合,在石磨上磨出新面,即用以下锅,此面非常讲究,粮不新不佳,在机磨上磨面不佳,玉米与黄豆分别磨出后再行混合的不佳,磨出的面存放太久不佳。做饼子时,以温水和面,反复以拳捣杵,不时添加冷水,使面中生出泡沫,如果泡沫满盆,掐少许面,以碗盛水,放面于水上,倘若面马上散沉,仍欠火侯,需要再捣杵,直到面与泡沫充分混合,取面放水上飘而不沉时才为合格。这时,贴至锅边,(如贴玉米饼子类似),如同时焖鱼,鱼与粑粑一起出锅,比玉米饼子就鱼吃还香,有谚语“鱼就豆子粑粑,一下子撑死仨”。

以菜代粮,方法很多。切菜为馅,以玉米面包成饼子状,叫作“菜饼子”,海边人常剁海菜为末,掺玉米面,贴海菜饼子。最常见的还是“渣”,又称“豆沫子”、“菜豆沫”即古之谓“半菽”,是以少量豆面和大量野菜煮成。做渣的野菜很多,牟平、乳山一带用野芹菜,荣成,文登一带用萝卜缨子,海阳县用沙里沙,俗语“沙里沙,好擦渣,大人吃,孩子抓。”公认的“渣”中佳品,是芋头叶子,夏秋间锄芋头时,取嫩叶,挂在檐头下晾干,擦渣时用水泡软剁碎即可。这种“渣”香味别致,极受欢迎,民间有俗语:“芋头渣炒三遍,鱼肉都不换。”

海边山区的野菜种类极多,不仅可用来擦渣,还可煮食、凉拌、腌咸菜。几十年前,由于口粮不足,渔村人经常挖野菜充饥,令他们十分不解的是,常年吃不饱肚子而野菜度日的许多人竟意外长寿,而且身体硬朗,很少生病。其实,千姿百态的野生蔬菜,屈身于山泽泥淖,栖息在山边岩缝,练就了一身傲霜斗雪,抗虫驱病的本领,又不经任何培育,土生土长,无污染,是全天然的绿色食品。它具有很高药用价值,而且能够提供大量的氨基酸和种类齐全的优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比许多种植蔬菜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目前,许多国家都把野菜誉为“健康食品”、“天然食品”,野菜不仅进入渔家人的莱蓝子,而且摆上了豪华宾馆的席面。

(二)节日食品

过年在渔家十分隆重,年前杀猪宰羊,蒸各种各样的枣饽饽、大饽饽、莱饽饽,准备过年。年三十的晚饭是团圆饭,作为年饭,一般要有十碗莱,叫“十大碗”,谓之十全大福之彩,有鱼、鸡、猪、羊肉等。吃饭时忌讳很多,不许说“不够”、不许骂人,不许把筷子横放碗上等等。

除夕之夜,是一年之中最为忙碌的一晚,除了与其他地方一样敬天地祖先以外,有的渔家过去都要在海滩岙口进行祭祀海神的仪式,俗称“谢年”。谢年要准备猪头、羔羊等五牲和极丰盛的肴馔,表示渔民对海神的还愿。祭祀仪式极其隆重,海口上,鞭炮不熄,香烟缭绕。

除夕夜要吃饺子,饺子里包红枣、硬币等,吃到枣的认为有喜事,吃到钱的认为能发财,因而,那些熬不住困的孩子也被叫起来吃饺子,以图吉利。初一早晨,有的地方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红烛,掀起炕席照照,然后把各个角落都照一遍,意思是用光明驱走黑暗,把邪恶之气赶出去。而后是贴春花,把剪制精美的龙、凤、老虎等贴在门上、窗上、墙上。初一早晨也要吃水饺,初一的饺子非得煮破几个不可,但不可说“破了”,而要说“挣了”,意为发财挣钱。从初一到初二,连续不断鸣放鞭炮,到初二日落后山送年。送年时也要摆供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

正月初七为“人七日”,吃糕,吃面条。

正月十五,元霄节,在胶东吃元霄不很多,通常还是摆酒席,吃水饺。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家家早起蒸糕,以祝春龙起蛰,糕一般有黍米糕和高梁米糕,又叫黄米糕和红米糕,有的地方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龙,谓之神虫,放在粮囤和面缸里,祝愿粮面用之不尽。

清明节。荣成、文登一带蒸面燕,即把面做成燕子状,蒸熟后用高梁秆吊起,燕子尾下系上彩色布条,挂在家里。长岛地方又说这天是“驴生日”,此日必吃高梁米稠粥。饭熟时先盛一碗饷驴,故有歌唱道:“打一千骂一万,忘不了清明这碗饭。”

五月端午,包粽子、煮鸡蛋,渔村一大早起来吃安康鱼,文登、乳山一带习惯早起用多种鲜花浸泡的水洗脸。长岛在端午早晨拉过露水后,又到海滩的礁石下去摸鲍鱼,谓之“摸房檐”,据说这天鲍鱼爬上来特别多。

晒衣节,六月六为晒衣节,即墨人说是海蜇生日,这天天落一雨星就生一海蜇。即墨吃凉面,长岛、荣成等地吃包子,俗话说:“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

伏日,渔村在伏日都吃面条,这时海上蛤正肥,妇女拿着刨子、篓子去赶海,早早地赶回去,用它下面条。 。

七月七日,乞巧节,胶东家家户户烙“巧果子”,即以木模磕小饼烙食,小饼式样各异,其中有面剪刀、面小篓、面果、茄、瓜、石榴、小猴、小鸡、小鸟、金鱼、虾、蟹、狮子狗……烙好后用线穿起,给小孩挂在脖子上边吃边玩,亲友之间也互相馈送。

八月十五,吃月饼,包饺子,渔村有的地方做面箭,吃芋头、花生、萝卜、地瓜。

冬至,渔村在冬至都吃饺子,还要喝酒,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

小年,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小年”,祀灶多用甜和粘的食品,威海一带用糯米饼和小糖瓜,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向玉帝汇报这一年人的善恶情况。因此,用糖瓜和糕粘在灶王爷的嘴上,他上天“会多说好话,少说坏话。小年这一天,渔家孩子都围坐在村里制作糖瓜的大屋里,吃着糖瓜,听老人们讲灶王爷的故事。过小年家家户户吃水饺,因此,供品除了糕和糖瓜外,还有水饺。

(三)礼仪往来食品

礼仪往来食品有特色的主要有结婚、女儿回娘家、生孩子“看喜”等互相馈赠的食品。

旧时渔家女远嫁,正月初三回娘家,有钱人家的姑爷赶一匹骡子,骡背上驮着一左一右两个大筐篓,一头坐着媳妇,一头装着回丈母娘家的礼物,有女儿亲手为自己父母做的里表一新的鞋,有单的,也有棉的;有婆家送给亲家的礼物:两瓶老烧是亲家爹最喜欢的,还有各种面点,当地特产等。女儿回娘家,娘家回礼不甘示弱,回送的大饽饽一定要更白、更精、更好吃,面要用头面(精粉)而且发面要恰到好处,发好后,拚命揉,揉得时间越长越好吃,当雪白的石榴状的饽饽出笼,一家人才松了一口气,点上红点,做为女儿带回婆家的回礼。除此之外,还必备“海腥”、干鱼片、卤的和腌的咸鱼、干螃蟹肉、虾虎仔、鱼仔、乌鱼干、鱿鱼干、海螺肉、虾米、虾皮、虾酱……足够女儿大半年吃的。这是几十年前的习俗,如今女儿回娘家多了些时兴食品,也没有人骑毛驴了,大都骑上“电驴子”(摩托车)。

在掖县等地,婚前男家向女家送面粉,女家用此面做“富贵”、“鱼”、“鸳鸯”,所有这些面食“主件”件上,又插满凤凰、燕子、荷花种种小面食,还做一种面塑,大鱼背上插一个小面人,叫做“王小摸鱼”。所有这些总名“早花”,意为“富贵有余”、“早生贵子”。结婚之日,所有陪嫁品的“盛器”(箱、盆等)上都需做印红印的大红火烧压着。另做面鱼,佛手等油炸食品放置“席头盒子’’中,随身携带,留以饷新郎者,名为“体己干粮”。新娘三日归宁,由娘家再回婆家时,需做包子数十个,炸面鱼、翻白果、“荷叶”各数十个。

乳山、文登、荣成等地,新娘归宁,娘家要准备“媳妇饼”,这种饼要用上等好的白面、鸡蛋、花生油、白糖精制而成,烙饼时,家里要揭开席子,(烧炕太热,以免烧焦)请邻居中揉面能手,烙饼高手,忙碌大半天,很是辛苦。荣成有些地方要烙几千张小饼,几十几百张大饼,烙得越多越说明娘家人大方。烙得好吃,说明娘家人手巧能干。

如今,年轻人嫌麻烦,姑娘结婚时携带的“媳妇饼”数量少了,老人们对这种变化也能够接受。渔家人富了,一些古老的习俗改变了,然而,那些最能热辣辣代表海边风味的饮食习惯却永远不会改变。那些离开故乡几十年的,甚至是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游子至今都念念不忘故乡的饼子就臭虾、豆子粑粑,想念儿时坐在船头嚼着鱼头喝口酒的旧时光。

1

有一年6月份我带孩子在老家度假,当时孩子小,加上农村里瓜果梨桃比较多,所以就多呆了几天。

一天早晨,一觉醒来7点多,发现父母都不在家,摸摸锅盖,热的,心想,他们又上山干活了。

从我记事起,父母就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做饭,上山干活。农忙的时候,趁着早,去地里先干一阵儿活了;农闲的时候,到山上去溜一圈,看一看地里的果树,庄稼,瓜果蔬菜。约摸七八点钟的时候,回家吃早餐,那时,我和姐姐也就刚好睡醒了。

小的时候不懂事,我和姐姐经常睡懒觉,父母每次出门,都把我们反锁在家,有时醒来,害怕,还会哭闹,埋怨他们。

如今,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却依然保留了这样的习惯,一年四季,风雨不误,哪怕就是到地里看一看,心里也踏实。

我带着孩子,洗漱利索以后,见父母还没回来,便登上台阶,来到平房上,只见街上陆陆续续走过几位神色慌张的人,都朝着村东头儿去了。

恰巧,母亲从北街过来,也是脸色紧绷。进门儿后,转身把门关上,只听母亲喊我:“起来啦?喂孩子了吗?”

“还没有呢,一起吃饭吧。”我回答。

“行,不用等你爸吃饭,他一早儿帮大光家拾掇房子去了。”母亲边说着,边洗了洗手,之后,端桌子上炕,摆好饭菜,碗筷,自己也上炕坐下,准备吃饭。

“今天街上怎么那么多人啊?”我好奇地问。

“高胜老师走了,上吊了。”母亲低头,假装不经意,小声地说。

“啊,真的假的?”我咬的那口馒头,差点没从嘴里掉出来。

“我刚路过他们家门口,好多人,已经咽气了。”,母亲面色沉重。“我上山的时候,还看见他嘞,弄个铁锨撅着搂子,从家里出来,看见我,还笑呵呵地打招呼,问他,说是去果园溜达溜达去。结果这一会儿的功夫,哎……

我回来路上,老远就听见有人哭,一打听才知道,是高盛老师,在村后面的一棵柿子树上吊死了。”

“天哪,怎么这样啊?他有什么想不开的?”我除了惊讶,脑袋一片空白,事情太突然了。

2

说起高盛老师,他们这一大家子,在村里都是有头有脸有文化的人,兄弟四人,两位老师,一位村书记,还有一位自己做生意,风生水起。

在那么小的一个小山村里,他们是榜样一样的存在,让人羡慕不已。所以小时读书的时候,母亲经常会拿高盛兄弟的故事,鼓励和鞭策我们。

在那个土里土气的小山村,有知识有文化的教师,倍受人们尊重。特别是戴着眼镜,话不多,和颜又悦色,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教师,不管男女老少,碰见他们,都会尊称一声“老师”。

但是,除了中一位,他比我父亲还大几岁,教过我初中数学。因为平时大大咧咧,嘻嘻哈哈,他家老婆又好热闹,爱攒局打个牌,所以,村里的人见面,不但不叫他老师,还挨着辈分叫,比如我父亲就叫他“大侄子”。

我父亲“大侄子”老早就退休了,看看孙子孙女,打打牌,不时轮流到三个孩子家住住,烦了,就回老家种种地,现在生活惬意,引来不少人羡慕。

“退休了,不就应该这样吗?高盛老师这是怎么了,怎么选择了这条路呢?”我心里一团疑问。

3

“你说,他这辛辛苦苦教了半辈子书,好容易熬到退休,一个月七八千的退休金,老婆跟着享点福不好吗?这才几天呀,就这么走了,咋想的,要不说,这男人就是太自私了。”

母亲边儿吃着饭,边唠叨着,从惋惜,到愤怒,为高盛媳妇抱起不平,恐怕只有像她们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操劳了半辈子的女人们才懂吧。

“就是哈,他家婶子这怎么活呀!”我也附和着,“毕竟男人是女人的天,高盛婶子的天塌了。”

“他俩结婚时,高盛家里穷得叮当响,小媳妇比他小好几岁,不嫌弃他,就看好高盛脾气好,有文化。熬了半辈子,这不正好时候嘛,退休了,爱动弹,看看孩子,不爱动弹,两口子自己吃吃喝喝,图个乐呵,不好吗?说走就走,没想想活着的人怎么过呀!”母亲说着,抽过一张纸巾,转身擦了擦眼睛。

“女人啊,就是命,嫁人就像赌博,凭运气。平时高盛老师去上课,家里里里外外的事儿,都得他媳妇儿自己打理着,小媳妇要强,也能干,从来不闲着。即便高盛在家,她也抢着干活了,说她家高盛是读书人,没干过重活。

这下,高盛甩手一走,又把媳妇一个人给撂下了,这女人一辈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那他为啥呀?是不是两口子吵架了?”我问。

“吵啥架啊,年前那会儿,高盛媳妇身体不好,做了个小手术,高盛天天照顾,洗衣,做饭,挺细心的,夫妻俩感情好着呢。

刚听说,高盛早晨出门的时候,还把地扫了,院子也收拾了一下,就说上山溜达去,跟平时一样。

不过,话又说回来,夫妻俩,哪有一辈子不吵架的,即便是吵架,也不能说走就走啊。更何况高盛媳妇那么好的脾气,有啥可吵的?”

“真是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知道为啥呢?肯定有想不开的事儿吧。”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努力让气氛缓和,平静下来。

4

正吃着饭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在门口喊:“在家吗?”

这时院子里的狗也狂叫起来。

“进来吧,狗拴着呢。”母亲透过开着的窗户,朝门外喊去。

只见五婶儿推开门,进来了,响亮叮当的声音,穿过不大的院子,传过来,“你家胖胖越长越俊哈,毛儿铮亮,一看就是我哥喂得好。”

“快进来吧,吃饭了没?我们这刚吃饭,一起吃点儿吧。”母亲说着下地去拿了一双筷子。

“五婶来了,一块吃点饭吧。”我也忙着打招呼,不忘逗着身边不满3岁的女儿,“快问五姥姥好。”

“不吃啦,刚吃过饭过来的。老二家闺女像妈妈哈,没白忙活,哈哈”五婶儿说着,抬头看向我母亲,问:“我哥呢?”

“一早帮大光家收拾房子了,你找他有事儿?”我母亲说着,把筷子放到了桌边。

“不吃了。我来找我哥帮忙拾掇兔子去,昨天傍晚儿,我弟让孩子骑摩托车送了一只兔子,是他们在山上套的。”

“行啊,那不着急的话,等你哥回来我告诉他。”母亲说着,夹起一口菜放到嘴里,再看看旁边吃饭的孩子,又说:“我们老大要生二胎了,“打算衫”帮我们做好了吗?”

“不是还有两三个月吗?来得及,就差扣子了。”

五婶是村里有名的巧手,缝衣做饭,样样在行,什么神虫,燕子,灯碗,寿桃, 各种各样的面食,花样百出,美不胜收,谁家里要办个喜事,都喜欢请她帮忙。

五婶儿天性乐呵热情,别人只要委托她帮忙,她从不拒绝,哪怕自己熬夜拉黑,也得给人把活儿干好。

这不,我姐要生二胎,母亲委托她给孩子做一个“打算衫”,我们那边的风俗说,孩子出生后穿过 “打算衫”,一辈子都会打算日子,过日子。

“你说说,高盛怎么想的,好容易退休了,好日子来了,这把老婆一撇,自己走了。”五婶儿心直口快,终于没忍住,跟我母亲聊起这个轰动全村的事件。

“是呢,他家老婆以后这日子怎么过呀?”

不说还好,一说,我母亲鼻子就酸了。她就是这样的人,眼泪浅,看个电视剧也会忍不住跟着角色一起掉眼泪,以前我奶奶总说她,就是心太软。

“刚刚我看到他儿子回来了,没带老婆和孩子。”

“这么大的事儿,怎么没带老婆孩子呢?”母亲问。

“你不知道吧,他家儿子初中没毕业就跟着出去打工,这么些年也没混出个什么名堂来。娶了个城里媳妇,要不是看上高盛的老师身份,工资高,以后帮衬着,人家也不同意这门亲。”

“哦,是吗?”

“听说,去年初生孩子了,让高盛夫妻俩去看孩子,儿媳妇时不时地说点儿闹心的话,无非就是嫌弃高盛儿子不中用,赚不了钱,还游手好闲之类的。老两口儿为了儿子,贴了不少钱。前两个月,好像又去看孩子了,听说,儿媳妇跟儿子吵架,说的话挺难听,两口子终于脸上挂不住,灰溜溜地回来了。”

“这都说养儿防老,听听都气得慌。”母亲附和着。

“按道理,高盛这么有知识有文化,两个孩子可没让他省心。女儿还好一些,好歹嫁了人。但是,他儿子天天转转悠悠的,重活不想干,轻活儿又嫌挣钱少,到现在也没个正儿八经的工作,这么些年,不都指着高盛的那点工资嘛。

结婚之前给买房子,结婚以后给看孩子,换车子,小夫妻俩不上班,指望父母养,现在都颠倒了,老子成孙子了。”五婶儿消息灵通,跟母亲唠叨着。

“是吗?还真没听说,我去年没怎么在家,帮老二看孩子,过年时才回来。这一天到晚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哈。”母亲对听到的这些话,惊讶不已。

“要我说,这养孩子吧,从小,该让他们吃苦就让他们吃苦,不能宠着疼着不舍得使唤,不然根本不知道疼父母。

还有啊,这当父母的,帮忙,那是情分,不帮,那是本分。孩子不能总指望着父母帮你过日子吧。老二,你说我说的对不对?”五婶儿说得有点激动,转向我,问道。

“对,对,那当然对啦,父母能把子女辛辛苦苦养大,很不容易了。做子女的,有本事,就好好孝敬父母;没有本事,也尽量不拖累父母。这不就是儿女应该做的吗?”

我一阵脸红,忙着回答五婶儿,也不忘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心里却在反思,想想父母一路走来,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心酸血汗,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不免惭愧不已。

“好了,我得走了,你要不要一块儿出去看看去?”五婶说着,站起身来。

“行,那你等等我。”母亲说着,放下筷子,下地穿鞋,回头对我说:“一会儿你收拾一下,碗筷放在盆儿里就行,我回来刷。”

说完,母亲跟着五婶儿,一起出了门。

5

收拾完家务,洗刷完碗筷,我陪着孩子在院子里玩水,洗衣服。过了好半天,一切收拾利索之后,我正打算到街上走走,这时,电话铃响了起来,

“喂,妹啊,咱妈在家吗?”姐姐清脆的声音,从电话中传出来。

“出去有一会儿了,你啥时候回来呀?”

“我下午吧,上午带着孩子看奶奶去,之后再回来。”

“好的,那我告诉妈妈一声。”说完,我并没有急着挂电话,继续说:“你知道吗?高盛老师走了。”

“知道,听说了。”

“天哪,这消息传得也太快了吧!”我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讶,“前前后后也就不过半天的时间而已。”

“市教委先知道的,为此,我们还开了个紧急会议,这么刚散会嘛。”

“你们开什么紧急会议啊,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关于退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接下来,我们要加紧这方面的知识普及,和健康管理了。”

“哦哦,那也是,你们教委是得多关心一下老教师们,退休后,心理上突然放空,也挺难受的。”说到心理问题,我倒是产生了些共鸣。

“是的呢,尤其像高盛老师这样,自尊心强,教学成绩好,学生口碑也好,平时待人又和善,肯定受人尊重啊。退休后,难免有落差,失去了生活的重点,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时间久了,可能心理会抑郁。”同为教育工作者,我姐感同身受,情绪有些低落,痛惜失去一位优秀前辈。

“我不跟你多说了,下午回来再说吧。”

“好的。”

5

街上的人少了许多,可能是临近中午,各自回家准备午饭;又或者,好奇心过去,人也四散回家了。

不一会儿,父亲从后街上走过来,

“姥爷,姥爷来了。”孩子兴奋地喊着,忙不迭地朝我父亲跑过去,被他那双有力的大手一把抱起,举得高高。

孩子的笑声,稍微淡化了一上午的阴郁气息。

“你妈呢?”父亲边问我,边推门进院子。

“跟我五婶儿一块儿出去了,说是去高盛家看看。”

“噢,”我爸没再说什么,进屋后,端起桌上的水杯,猛猛地喝了两口水。

“爸,大光家房子收拾好了吗?”我问。

“哪儿那么快,还得一天。我中午不在家吃饭,趁你妈不在,我先喝两口。”我爸咧咧嘴,做了个鬼脸,转身给自己倒了小半杯酒,仰脖,一饮而尽。

“姥爷,这是什么?”女儿好奇地盯着透明的大酒罐。

“好东西。”父亲神秘兮兮地逗着孩子。

“好东西是什么?”女儿继续问。

“蝎子,蛇,鹿茸,药材根儿,"父亲认真地显摆着自己的酒罐子,而一旁蹲着的小外孙女,也一本正经地点着头,回应,胡诌:“哦,还有大妖怪”

这场景,肯定不能用“对牛弹琴”形容,应该是“驴唇不对马嘴。”

“高盛老师这一走,算是解脱了。”我爸终于,叹了一口气,打开了这个话题。

“他妈还不知道呢,幸亏眼睛看不见,刚才摸着墙根儿上了后街,问过路的人,谁家在哭?是不是有丧事?”

“真是可怜,这么大岁数了,谁敢告诉她呀。”我脑海中立刻闪现出了老人的模样:白发苍苍,两眼盲;形单影只,侧扶墙。“不过,她眼睛看不见,怎么还自己住啊?”

“老太太犟,硬要自己住呗,平时都是高盛老师给她送一日三餐,听说今天早晨没去送,所以她摸索着,出门来看看。”父亲继续说着。

“这老太太,也是个能人,一辈子吃了不少苦,老爷子走那会儿了,老四还读书呢,老太太愣是咬着牙,供着孩子把书读完,把婚结了。

但是吧,老了以后,糊涂了,脾气古怪了,天天骂人。对儿子和媳妇们,横挑鼻子,竖挑眼儿,媳妇们受不了,儿子们可逃不掉。

现在老家里,就俩儿子,老二还经常不在家,只能指望着高盛老师伺候,拾掇。”

“这天天跑上跑下,端水送饭,打扫收拾,高盛老师也够忙的,退休的生活比不退休还累。”我忍不住也唠叨了几句,替别人操起心来。

6

正说着话,母亲从外面回来,看见我父亲在家,忙问:“中午在家吃饭吗?”

“不在家吃,就回来看看。”

“那我不着急做饭了,我刚刚从高盛家回来,唉,帮不上啥忙,就陪着宽慰了几句。”我妈边说着,边开始摘菜,洗菜,“他们女儿带着孩子也回来了。”

“女婿没来?那么说,到底还是离了。”我爸拿了个小板凳坐下,点起一支烟,抽起来。

“啊?他家闺女离婚啦,什么时候的事儿?”我忙问。

“具体也不知道,闹了好长时间了,女婿总打人,特别是喝了酒,就撒风,往死里打老婆,离了也好,不然早晚出人命。”我妈接过话茬。

“哎呀,这一家,听着就脑袋大,估计高盛老师也是被堵心地难受,过不下去了。”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信息压抑得有点烦躁。

“听说换衣服时,袜子破着洞,秋衣裤也都打着补丁。都知道他们两口子平时节俭,但是这年头,穿补丁衣服也不多见了。赚那么多钱,都没舍得花自己身上,一辈子也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哦,对了,我姐今天下午回来。”我实在承受不了这事件的冲击,更感受到了生命之重,重得让人窒息。连忙打断母亲的话,转移话题。

这一天,感觉整个村子的云都是灰色的。

写在最后:

尼采说过:“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

有的人坚若磐石,可以为了孩子,为了父母,为了爱人,奋起抵挡住生活中的风雨坎坷;可是,当他们老了,肩膀脆弱了,谁又能为他们挡风遮雨呢?

儿女?父母?爱人?还是自己?

压倒骆驼的,是主人给放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人的,是亲人给添置的各种生活琐事。

生而为人,注定苦难重重,好好爱自己,也好好爱最亲的人吧。

龙抬头节,阴历二月初二。

龙抬头节,也叫春龙节、春花节,郑州民间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无雨,人间河干沟竭,树枯苗死,人们难以过活。司管天河的龙王心中不忍,在二月初二这天私自给人间降雨,因而受到责罚。人们用炒熟的玉米花、豆子供献龙王,报答其救命之恩,因此感动了玉皇大帝,允许龙王继续为人间降雨。以后二月二祭龙王,相沿下来成为节日。

节日简介

二月二,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中国多数地区,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此节风俗活动较多,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此俗唐代已有记载,白居易《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新雨暗,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当时及其后民间以刀尺、百谷、瓜果种籽、迎富贵果子等相问遗,并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动。元费著《岁华纪丽谱》 :“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又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 :“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朗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明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清咸丰《武定府志 》 :“……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此外尚有上工、试犁、炒蝎豆、戴蓬草、祭龙王 、敬土地、谒高禖、嫁女住春、童子开笔等节俗活动。布依族二月二要进行三天,主要祭祀土地神。节日当天,家家杀鸡敬祖,吃两色(黑、白)糯米饭,祈求土地神保佑全寨安宁。

是日有许多关于龙的活动,故称龙抬头日。二月二龙抬头之俗,早见于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二月二日,曰龙抬头,放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清代仍沿其俗。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 :“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令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又,古以为龙为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蜇、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民间传说

明代已见此俗。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 回。”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中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农谚“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二月二”还有一种说法叫春龙节。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这一天,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中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节日形成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时在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的前后。“惊蛰地气通”,自此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蛰伏的昆虫开始出土,各种动物恢复了活力,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就要抬头升天,布云兴雨了,民谚有曰“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龙抬头节形成于何时呢?

据考证,早在唐代,农历二月初二就已经具有了令节的性质。这一天,人们相邀结伴,至野外踏青,谓之“迎富”;顺便再挖些野菜,带回家尝鲜儿,叫做“挑菜”。到宋代,二月二逐渐演变为正式的令节,称为挑菜节、踏青节。这在当时的一些诗词和文献中都有反映和记载,如,北宋张耒就题有《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一诗,南宋陈元靓所撰《岁时广记》引《壶中赘录》亦云:“蜀中风俗,旧以二月二为踏青节。”

然而,在唐宋时的二月二及其活动中,我们还看不到 “龙抬头”的影子,将二月二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是在元代。元末熊梦祥撰写的《析津志》一书在描述京畿地区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 迄今为止,这是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记录“二月二,龙抬头”的文字材料,根据这条材料,可以断定,龙抬头节形成于元代。

一些民俗学者推测,龙抬头节最初形成于黄河流域地区,而后逐渐向其它地区传播开来,以至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个节日,就连一些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从节日的名称看,各地区之间存有较大差异。除龙抬头节这一名称以外,我们所知的还有龙抬头日、龙抬头、春龙节、青龙节、龙头节等等,而通常,许多地区的人们都习惯以节期作为节日名称,直接称之为二月二。二月二这一天,民间也有不少禁忌,比如,“晨忌汲水”,怕触了“龙头”,惹龙王爷发怒;还有,妇女也不许动用针线,以防不小心扎伤“龙目”、刺穿“龙头”。

随着社会的发展,龙抬头节作为一个形成于农业时代的传统节日,已经逐渐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淡化出去了,其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深厚的文化涵义,也已经鲜为人知。

节日习俗

各地龙抬头节的民俗活动很多,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

祭龙:在过去,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不过,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人们也把二月初二作为“土地公生日”,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撒灰:这一节俗,由来已久,直到今天,许多乡村地区仍然流行。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具体做法,各地不同,大致为:将灰撒在门前,谓之“拦门辟灾”;将灰撒在墙角,意在“辟除百虫”;将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圆圈,并象征性地放置一些五谷杂粮,称做“围仓”或“打灰囤”,以祝丰年;将灰撒在井边,呼曰“引龙回”,以求风调雨顺。撒法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从井边开始,一路逶迤撒来,步入宅厨,环绕水缸,灰线蜿蜒不断,甚为有趣。

熏虫: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纷纷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击房梁: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毋使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击炕沿,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理发:民间有种说法,曰:正月剃头(理发)死舅舅。此说虽无根据,也很荒谬,但影响却极深,因此,在春节前无论多忙,人们都要抽出空来理一次发,然后就要一直等到 “龙抬头”的日子了。二月二理发,俗称“剃龙头”,据说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因此,“是日,多剃发”。

现在这天比较盛行的风俗是炒蝎豆。潍县、莱州等地称作“报捷”,谐音爆蜇,据说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郓城等地称作“炒蝎子爪”,孩子们边吃边唱道:“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还有的把面棋子和蝎豆一块炒,花样甚多。吃蝎豆不仅可以辟蝎,还有人说谁要是吃了七家的蝎子爪,谁就能长命百岁。现在除胶东部分地区外,其他各地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过,在蝎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二月二日,俗谓龙抬头,原济南府所属地区,称为青龙节或春龙节、龙头节。山东其他地区多称为二月二,梁山称龙头节。唐代之前,二月二不算令节,中唐时此日始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动在川陕之地流行,时称“挑菜节”、“迎富日”。宋末元初,北方的二月二又联系惊蛰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并逐渐演变成以驱虫害和祈丰收风俗为主的节日。明清以来,山东此日有引龙、打囤、煎饼熏虫、击梁辟鼠、炒豆报捷等风俗活动,挑菜、迎富等已不多见。

二月二日的节日风俗,许多都与龙抬头有关。郓城等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石磨的上扇支起来,这就叫作龙抬头,据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祀春龙起蛰。滕州等地这天蒸馍馍,名为“蒸龙蛋”;吃面条,名为“龙须面”。有的地方吃饼,名为“龙鳞饼”;吃菜团子,名为“龙蛋”。但也有的地方这天不吃面条、不喝小米饭,因为面条叫龙须,小米叫龙籽,吃了怕影响龙的健康。旧时多在龙抬头这天理发,小孩子这天入学谓占鳌头,以图吉利。海阳等地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龙,谓神虫,放在粮囤和面缸里,祝愿粮面用之不尽。威海、龙口等地,以成串的圆形色布挂在小孩的帽子上,称小龙尾;有些地方还有耍龙灯等娱乐活动,以应节序。

农历二月初二,大小算是个节日,但说到为什么定今天为节,这节日还有什么官名、来由之类,是统统不清楚地。老家的人根据日子称呼,把今天就叫“二月二”,所以“二月二”便是节名。从我能理解节日为何等神奇东东的时候,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今天就是“二月二”节。

农村不给节日排三六九等,凡是有传统的节日都得走走过场,奶奶信奉鬼神,对此类有明码标识为节日的日子由为看中,因此我们家是逢节必过。

过了二十来年的节日,也揣摩出了点门道,节日不论大小,必定与吃食多多少少有些联系。“二月二”也是如此。

在这天,玉米除了给人吃,还得拿去喂乌鸦。一般家里有小孩子的才会这样做。给孩子一碗煮熟的玉米粒,让他们插在房子附近的树枝、圪针上待乌鸦吃。这一做法的由头是乌鸦吃了谁的玉米谁就聪明,日后是能做状元的。

中午大部分人家都吃饺子,我们这地方,饺子就是节日主食,凡过节,其必不能少。观晋东南一区,大多也是这一习俗。恐怕晋菜未能跽身中国八大菜系多少与这个传统有点关系吧。

“二月二”这个节日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没什么活动,节日的主要内容就是吃点与平常不同的食物,晚饭还是煎饼加米粥,吃过以后节日就算顺利过完了。所以这节过的有些莫名其妙。

节日食俗

春饼:北京民俗食品,一种烙得很薄的面饼,又称薄饼。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古谚所说龙抬头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饼,名曰“吃龙鳞”。

春饼比吃烤鸭的薄饼要大,并且有韧性(北京人称为要有“骨立劲儿”),因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佐料有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黄酱(烤鸭配甜面酱)。

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若在二月二这一天吃春饼,北京人还讲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驴打滚:一种豆面糕,北京清真风味小吃。用蒸熟的黄米(或糯米)揉成团,撒炒熟的黄豆面,再加入赤豆馅心,卷成长条,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于清代经营食摊现制现售“驴打滚”时,随制随撒豆面,犹如郊野毛驴就地打滚粘满黄土似的,故得此诙谐之名。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买“驴打滚”品尝,因而经营这种食品摊贩和推车小贩很多,以天桥市场白姓食摊和“年糕虎”

二月二的节日饮食,各地不尽相同。除上述的煎饼、面条、馍馍外,有的吃花糕,意味着步步登高。龙口等地则是把年下蒸的糕留一块这天吃。有的吃烙饼,郓城等地认为烙饼可铺囤底,盖囤尖,防鼠防蛀,确保粮仓。枣庄、单县的人们这天休息,改善生活,说:“二月二,不干活,坐下来,吃大馍。”

过去人们一般把春龙节作为年节系列的终止,从此停止各种娱乐活动,开始恢复常业。扛活的长工开始上工,谓之上工日;一般农家开始试犁。海阳等地习俗,扶犁人先拜犁具,并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丰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然后牵牛到田间象征性地耕一耕。龙口的风俗是二月二日起农作,事先择毋仓试犁。传说二月二日是土地神的生日,有些地方这天要祭土地神,大约也与春季生产即日开始有关。鲁西北地区还有二月一日接太阳的习惯。

龙头节又称“青龙节”、“春龙节”。相传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时期,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也相继效仿。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与文武百官一起亲耕。在唐宋时期百姓把二月二作为“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的点心类食物。宋人周密曾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在南宋时二月初二这天宫中要举行“挑菜”御宴猜谜的娱乐活动,在宴会上摆着的小斛中插入生菜等新鲜蔬菜,让大臣们竞猜菜的名称,根据猜的结果进行赏罚。相传二月初二在宋朝时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的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很多人都在踏青回家时,沿途采摘些花叶,拿回自家在门前拜祭,以表示祈求“迎富”之意。

在明清时有“二月初二龙抬头”之说,明清的皇帝在每年的二月初二都要到先农坛或圆明园举行隆重的“御驾亲耕”的仪式,皇帝象征性的在那“一亩三分地”或“一亩园”上扶犁耕田,以祈福这一年农业大丰收,百姓能丰衣足食。

二月初二龙头节也是老北京时较大的民间节日,那时民间有吃面条、吃春饼、炸油糕、引龙熏虫、扒猪脸、爆玉米花等很多习俗。

俗话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北京的农家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掉。二月二这天有“引龙熏虫”之习俗,古人认为,龙出则百虫伏藏,农作物可获得丰收。所以清《帝京岁时纪胜》云:“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那熏虫也是防止害虫破坏捣乱,确保五谷丰登,明《酌中志》一书云:“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习俗还有这天妇女忌动针线,为的是免伤龙的眼睛;太阳出来前不许到井台打水,以免水桶砸伤了龙头;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意味着龙抬头走好运,给小孩理发叫“剃龙头”;这一天出生的男孩大多取名大龙、宝龙、金龙。老北京的习俗,在这一天还要接回已经出嫁的“姑奶奶”,俗话说:“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跟别的节日习俗一样,二月二这天也有很多在饮食方面的习俗,且还有以龙为名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吃春饼叫吃“龙皮”,蒸饼也要在饼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吃面条称为“龙须面”。

老北京人嗜好吃猪头肉,尤其必在二月二这天吃猪头肉。在农村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要杀猪宰羊准备年菜,炖猪肉时留下猪头在二月二这天祭祀佛祖。城内四合院里的百姓也在除夕、二月二这两天有用猪头供佛祭祖的民俗。

过去,北京街巷胡同里经常有砰砰的爆玉米花的声浪,这爆玉米花跟“二月二”还有联系呢。据说它源于神话传说。传说武则天“立周”称帝后,惹得玉皇大帝震怒,便传谕四海龙王,三年之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但司管天河的龙王看到人间因干旱而饿殍遍野的惨状,他偷偷为人间降雨。百姓得救了,而龙王却被玉帝打下凡间压在山底下受刑,并立石碑曰:“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返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报龙王救命之恩,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可哪里都找不到呀!到了二月初一这天,正逢赶集之日,有一个老婆婆赶集去卖包谷,袋口松开金黄金黄的包谷籽撒了一地。人们看到后心想,这包谷籽不就是金豆吗,炒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大家在二月二那天各家各户都爆炒起了玉米花,并在院中设案焚香,供奉龙王。玉帝一见金豆真的开花了,遂将龙王免罪释放,让他重掌风雨大权,不久人间普降春雨、农业丰收。打这以后每年二月初二,老百姓都爆炒玉米花吃,边吃口里还唱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以企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相关诗词

农历二月二日感怀(刘小烽)

此日龙抬头

抬头龙见喜

南屏借东风

万里波涛起

注: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为民问龙抬头节。南屏借东风:《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诸葛亮在南屏山筑七星坛作法,借来东风,因此而使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火烧赤壁,大胜曹军。

冀中地区,农历二月初二,又称二节二,有“龙抬头”之说。是日清晨,村民争先恐后担水引龙。有谁家先把龙引到家,谁家庄稼长得好之说。另外,还有拍炕头、打旮旯、忌早饭吃粥之习俗。

传承发展

中国远古对龙的崇拜信仰一直延续下来,把龙视为管雨水的动物神越来越明确,所以《左传》桓公五年说:“龙现而雩”,是说惊蛰以后龙就要出现了,这时要举行祈求降雨的祭祀。战国时的地理、神话著作《山海经》中也说,应龙居处在南方,“故南方多雨”,而烛龙“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也就是经常招来风雨。由于想象中的龙能腾云驾雾,于是迷信龙能给人带来祥瑞,来到人间便可以化身为帝王天子,以致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

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书中提到舞龙求雨的活动。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这些都可以看作后世耍龙灯的滥觞。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到了元朝,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 《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相关禁忌

1、女子结婚后,忌在娘家过二月二。

2、妇女不得在娘家分娩。

3、女子结婚选女送客和嫁娘忌用孕妇、“回头”和寡妇。

4、从春节到二月二不得空锅。

5、走亲访友、看望病人忌初一、十五,下午不探望病人。

6、商店忌说“关门”,晚上关门叫“靠门”。

7、造房木材忌用桑木(“桑”谐音“丧”)、槐木(“槐”谐音“坏”)。

8、为人贺喜忌穿白鞋,忌扎白腿带或白腰带。父母死后,一月之内不能为人贺喜。

9、渔民或船户忌说“翻过来”,称“滑过来”。

10、忌说“吃醋”,叫“用忌讳”。

11、春节下饺子忌说“破哩”,叫“挣哩”。

12、到茶馆打水忌说“白开”,叫“白水”。

13、肩挑小贩忌迈扁担(因“迈”谐音“卖”)。

14、借用水桶送还主人时,不得担空桶入门,应一手提空桶,一手拿扁担,或挑担水送去。

15、借用熬中草药的铫子,送还时须押上点食品。有的地区不准送还,等用者来取。

16、给客人倒茶、斟酒,壶嘴不能朝向客人。

17、向陌生人问路,不得尊称“大哥”。

18、进行交易忌说“买相应”。

19、中年人忌说41岁,百岁老人忌说“百岁”。

20、兄与娣忌诙谐,忌以别人的姐妹为笑料。

21、结婚忌遇出殡。

22、吃饭忌面向人背,忌背朝锅台、饭桌。

23、有舅父在世,忌正月剃头。

梁辰、郭涛、冯子昂 整理

2022

年5月19日,武汉大学晏昌贵教授受邀,在华大古史开展题为《日书中的神世界》的学术讲座。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楚史楚文化、近代史等方向的诸位老师参加,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郭涛。

讲座伊始,晏昌贵教授介绍了本次的讲座内容

于几年前在德国与夏德安、马克合编的《早期中国的命书与文化》中的一章,该书的英文版大概前两年已经出版,而中文版也不日将会出版。晏昌贵教授指出《日书》并不见于文献记载,是一个新发现的知识门类,最早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者发现有一枚简的背面写着“日书”两个字。1981年考古报告公布《日书》,直到1991年才完成系统性的整理工作,目前已发现20-30批日书,时代跨越楚秦汉,地域上南北西东均有分布,主要集中于今湖北湖南地区。

晏昌贵教授认为,日书类似于古代的类书或者丛书,是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实用文本。用一个更晚的概念,日书类似于明清时期的通书或者通胜,现今中国港台地区、日本仍存。通书每年一本,也叫老黄历。但日书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时间选择范畴的“看日子”,还有一些更丰富

,其中包括神世界。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晏昌贵教授采取了比较的方式进行说明。和神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自然界的称之,人死了之后就变成,这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对立。人死之后有和魄,的部分是无形的,像气一样,在人死之时飘走,这叫神,随着一起下葬的魄,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被看作是高级的、善的和阳的力量,被看成是比较低下的、恶的和阴的力量。所有超自然的、超人的、人文的力量,都可以看成是神。按照神在日书中的分布,通常把比较完整的《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建除”“丛辰”等具有总纲性质的典型《日书》,第二个部分是以具体的占卜为中心的占书,第三部分是杂抄。杂抄与占卜无关,但是有些是跟早期的风水关。

讲座现场

一、日书的形象与分类

晏昌贵教授谈到,

神的形象,中国的古典文献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无形说和有形说。《日书》采取有形说。《日书》中的神和《山海经》中的神是一样的,《汉书`艺文志》所收术数类书籍,仅《山海经》留存至今。研究《山海经》,把神看作复合型的神,实际上把不同的动物(如马的头、牛在身子、狐狸的尾巴)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复合型的形象。可惜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山海经》中比较原始的图了。那么日书里面的神形象是怎么样的?《日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室人皆毋气以息,不能动作,是状神在其室”。即如果一屋子的人不能呼吸了,还不能动,那是因为有一个状神在他家里面。“掘遝泉,有赤豕,马尾犬首,烹而食之,美气”,意思是挖了一个红色的猪,马的尾巴,狗的头,能够把它煮了吃,非常美味。

晏昌贵教授特别强调,在神的分类问题上,文献一般把神分为“”“地祇”“人”三个部分,而为了研究之便,现代学者则采用了三分或两分的处理方式。三分就是天人地,即、人、地祇;两分的就把和地祇放在一起,统称自然。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分类的目的只是为了今天的学者研究方便,这未必合古人的观念。除了“掌建邦之、人、地祇”之外,还有其他情况,比如说“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昊天上帝应该是至上神;“以实柴祀日月星辰”,日月星辰是星空神;“以有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雨师是自;“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是地祇这一类;“以狸沈祭省山林川泽,以赚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献裸享先王”。前面三个是指天的部分,随后的两个则是指地的部分,最后一个是指先王,是人的部分。三大类中实际上存在7种小类。

二、天帝、群神、百:在日书中的等级结构

晏昌贵教授表示,在中国传统的神里面,天或帝往往是作为至上者出现的,高位者或者至上者,是中的第一个层级。在《日书》里面看到了很多有

“天”的记载,比如“春三月甲乙,不可以杀,天所以张生时”。此处的“杀”是指,春天的时候甲、乙这两天是不能的,因为这两天是天使万物生长的时候。在这篇文献中,尚且不能确定这个天是自然的天还是具有神性的天,但是在库帛书里就非常清楚,“惟天作福,神则格之;惟天作夭,神则惠之”。此处的“天”,一定是有神性的天,它不纯粹是自然界的天。

“帝”在《日书》里也有很多,多见于孔家坡汉简。帝一般有两种,据文献,一种叫五人帝,一种叫五色帝。五色帝就是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分别配五行:东边配青色,南边配赤色,中间配,西边配白色,北方配黑色。五人帝是指祖先神死了之后变成帝。太昊是东边。少昊是西边,炎帝是南边,黄帝在、北边是颛顼,然后配五丞: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有趣的是,《日书》中的五色帝,有青帝、有赤帝、有黄帝、有白帝,没有黑帝。熟悉秦汉史的话,我们很容易想起一个故事,刘邦到了关中去了之后,他问周边的博士,问秦人哪几个帝,那些博士告诉大家说秦人祭青帝、赤帝、白帝、黄帝,那刘邦说我不是听说有五帝吗,为什么没有黑帝呢?博士没办法回答他。刘邦说我知道,我是来代替黑帝的。

第二个层级是群神。群神这个概念在《日书》中直接出现,比如,睡虎地甲种《日书》里面说“以祭上下,群神飨之”。在中国古代神的观念中,和神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的《诘》就专门讲驱术的,但是在这里面,除了之外也有神,比如“,其所不可过也,善害人,以犬矢为丸,操以过之,见其神以投之,不害人矣”。“”就是一种神,所以神没有严格的区分,也是、里面的一个特征。尤其在秦墓里面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屈肢葬,东方六国墓葬中,人都是仰卧,腿是伸直的。大家原来都以为是少数的一个特征,后来王子今看了《日书》之后,认为这是驱的一种。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诘篇》说:“之所恶,彼屈卧、箕坐、连行,奇立。”他不喜欢这4种动作,它既然不喜欢,就可以用这4种动作来驱。而屈卧就和秦人屈肢葬有关。

第三大部分就是百,就是这个层级。孔家坡日书里面说:“五子不可以祀百”,然后还有一条解文说:“寅不可行,出入不至五里,人必见兵。不可祷祀,归以礼伤,百不飨。”百就是指很多。《日书诘篇》中,还有名字。因为你要驱的话,一定要知道他的名字,你不知道它的名字就不能够他。

在日书中,跟有感情纠葛。“女子不狂痴,歌以生商,是阳乐从之。”女子发狂后唱歌,这就是阳了。说:“恒夜入人室,执丈夫,戏女子,不可得也,是神狗伪。”“恒从人女与居,曰:上帝子下游。”来了之后,跟女子说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来下游人间。还有说:“恒谓人:予我而女,不可辞,是上神下娶妻。”“人若鸟兽及六畜恒行人宫,是上神相好下,乐于男女未入宫者。”男女未入宫者,就是没有成婚的,没有体验这种男女关系的,这种女子,要娶她怎么办?说“击鼓奋铎噪之,则不来矣。”敲锣打鼓,就把他赶跑了。还有:“恒诏人曰:尔必以某月。”他这样叫你,你不能答应他,答应了就有麻烦。

三、软硬兼施:战国秦汉时期的老百姓如何驱?

晏昌贵教授明确指出,古人对这些神的态度和方法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求祷,就是哄他,给他好吃的好喝的。软的不行,就用硬手段,用攻除禳解。在楚的卜祀祭祷简里面,我们看到的都是第一种软的手段,就是来他。此外在《日书》里面广泛见到的是另外一种,就是各种各样驱除神的硬手段。神有专篇,比如说九店楚简《告武夷》,他是以“聂币芳粮”告祷于武夷之所,让他给他好吃好喝的,然后按时来吃了之后,你好好待着,不要来危害。还有睡虎地秦简里面,日书的《马篇》就是马神,希望马神让他的马肥豚、清酒、美白粱用这个马谋神,希望马谋神使得马“驱,去其不祥”。

如何治?第一步要知道神的名字。《日书·诘篇》就记载了很多的,比如说凶、暴、厉、饿、阳、阴、、孕等等,这些都以类别相称。除了类名,还有具体的名字成为专名,比如云梦睡虎地秦简45号背面记:“恒为人恶梦,觉而弗占,是图夫。”经常让人做噩梦的,叫图夫,图夫就是的专名。除了要知道的名字之外,还要知道的来路和他身的地方。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出土的木简说:“乙巳者,明天光。”乙巳的,名叫天光。“天帝神师已知汝名”,知道他的名字,然后“疾去三千里,汝不即去,南山穷奇令来食汝”。南山就是的身地。此外,在日书《诘》里经常讲到各种各样的怪,必须要知道未知的怪在居室哪个方位,然后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驱除这些怪。

此外,晏昌贵教授还讲到了驱的道具。植物中,以桃木居多,还有棘,雄性的棘就是荆条。除了植物之外,还有一些动物,主要是猪和狗的是可以除的。有一条简讲说:“恒从人女与居,曰:上帝子下游。”想戏弄女孩子还美其名曰上帝的儿子下到人间来了,你怎么样把它赶跑呢,说:“自浴以犬屎,击以苇,则死。”你自己用,用苇打这个,就会把打死。除此之外,还有、古书。除了用桃木或者棘木做成剑做成矢,还有真的。“恒从男女,见它人而去,是神虫伪人。以良剑刺其颈,则不来矣。”这是用真来刺探。治的手段还有投掷(白石头、鞋子等)、、水灌、挖掘、敲锣打鼓等。

四、从神煞:五行学说的流行与日书世界的消失

晏昌贵教授强调,日书是古人进行时间选择的依据,类似于“老黄历”。一个日子的吉凶,与其背后的神有很大关系。九店楚简日书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日书,说:“凡五卯,不可以作大事。”为什么不可以做大事呢?因为这一天“帝以命益贲禹之火”。这里的帝,按照古史,可能是指舜,也可能是禹。帝对秦人的祖先益,给了一个大雨,给了火一天,所以就不能够做大事。死者忌日那天,被视为看不宜干某事,我们把它叫做日同为占。《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为什么把子日和卯日看作成不好的日子呢?因为根据古史,子日是商纣灭亡的日子,而乙卯日是夏桀灭亡的日子,所以把子日和卯日看作忌日,但吉事,以示戒惧。根据日同为占的原则,我们把古代的、英雄王去世的日子看成忌日。把自己祖先去世的日子,看成忌日。因此忌日是很重要的特别日子。

早期离日的规定都是有神话背景的, 最有名的就是牵牛以取织女的例子。《史记·天官书》里面讲,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它因为跟天牛星隔着银河相对,在就把它复位成一种美好的爱情故事,所以牵牛织女神话本来是一种星空神话,后来演变为一个牛郎织女神话,为中国古代神话之一。从日书里看牵牛取织女为妻,这一段婚姻没有维持很久,不到三年织女就抛弃了牵牛,离他而去。牵牛、织女的爱情悲剧,在当时的看来,是婚姻不吉祥的预兆,所以把这一神话故事作为在戊申、己酉日作为不适合结婚嫁娶的背景和依据。早期日书中类似牵牛织女的神话故事往往是确定日子好坏的依据和原理。但是后来在类似于日书的文献里面,就没有这样一种神话故事了。

日书的产生时间,晏昌贵教授认为,日书的成立有赖于成熟的历法,所以日书的产生应该是比较晚的事情,不会早到商代。虽然现如今我们对商代历法还没有很透彻的研究,但商代历法所认为的日期之吉凶,就可能与日书当中的日同为占有一定关系。从亡人、祖先、本英雄的忌日,衍生到具有吉凶性质的不同日子,再逐步扩展开来,这是日书当中,从神向神煞转变的一个渊源。这一转变发生在战国秦汉时期,汉代以后,这一转变告终。从年代上看,越是早期,日书里面的神越多,越到晚期,神就慢慢的消失了,就变成煞。

神煞是什么东西呢?现在讲神煞的时候,很难对它做出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查阅古书,神煞该如何解释,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神煞跟神之间的区别是清晰可辨的。前面讲到,神是具体的,人死为,有具体的形象。神煞是完据五行推导出来的虚拟化产物,和神是不一样的,神是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神的背后一定有物,有一个具象和形貌。日书的择日体系,从神到五行,这是日书原理的一大变化,即所谓从神煞,这一重大转变见于孔家坡汉简日书。

日书的主体部分是记录时日的吉凶,以供人们日常生活中趋吉避凶择日的需要。这些时日之所以具有吉凶的含义,最初可能是出于实际生活的经验总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

于祖先亡灵的死日禁忌和神话中的忌日。换句话说,时日的吉凶乃是由所支配的。战国秦汉时期,五行学说兴起,时日的吉凶被赋予了新的解释,支配时日吉凶的,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而是五行的生克变化。原来作为择日背景和依据而出现的神,逐渐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在五行系统解释背景下的神煞,五行学说流行之后导致日书中的神世界从神煞的变化。

(文稿经过主讲人审阅)

责任编辑:于淑娟

校对:徐亦嘉

饽饽的来源,是从祭祀开始的,主要是祭天、祭地、黑白喜事的祭奠,祭品以枣饽饽为主。在明朝时饽饽已经在全国普及开来,家家户户都会做,都能做。

1、现在的胶东地区春节仍用于祭祖摆供,多产于山东的胶东半岛,流行地域为烟台、威海、日照等地,又称大枣饽饽。

2、大枣饽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麦子种植,历史来源悠久,从有麦子开始,就开始有了祭祀。公元前6世纪,当开天辟地的时期,轩辕开辟了农业,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了麦子,但是没有在全国普及起来。

历史的演变与战争时期,麦子开始在全国普及。最后,农民为了纪念轩辕,就开始有了饽饽,以做出来又香又大的花饽饽来表达自己对轩辕的感激与崇敬。

3、在胶东,过年最有年味的莫过于吃那白白胖胖的大饽饽。从大年三十晚上起,各家都要祭祀灶神、财神、天地神、家堂(亦称菩萨)和老祖宗(亦称老爹老母)等,这祭祀的供品中,少不了大饽饽。

胶东人家过年做大枣饽饽,为的是讨吉利。饽饽是发面做的,寓意“大发”。“枣”与“早”谐音,故大枣饽饽蕴含“早发”、“大发”之意。不管是期盼事业蒸蒸日上,还是渴求生意发达,总之,这“发”字着实包含了胶东人家祁求过上好日子的美好心愿。

4、大枣饽饽还是喜事的主角。做饽饽有一个最高境界,做出的饽饽能“笑”,就是饽饽出锅时裂开个口子,这也是有好的寓意,但要达到这种程度却不是一般的水平能实现,饽饽“笑”与调面的手艺有关,调面的时候发酵的面要加上生面这样就比较容易裂开,正常的发面是不笑的。

5、办喜事的时候这个是非常讲究的,大家往往以比赛的形式看谁把饽饽做的好,结婚的时候做饽饽的数量也是有讲究的,四个饽饽为一喜,八个就是双喜。之前婚庆的时候不摆菜,就放一对蜡烛,还有八个饽饽。

扩展资料:

1、胶东花饽饽习俗历史悠久,至今仍然流传于烟台市区、莱州、蓬莱、龙口、招远、栖霞、牟平及周边地区。

聪明、勤劳的胶东农村妇女在各种传统节日期间,用面团做出鸳鸯、鲤鱼、龙、凤、寿桃等寓意造型,蒸熟凉透,再点染五彩缤纷的颜色,便成了一件件非常生动的艺术品,用以祭祀、观赏、食用或馈赠亲友等。

2、胶东花饽饽可塑性强,有很好的表现力,捏制风格古朴自然,造型或敦厚或灵巧,是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和心理意识的综合载体。

制作流程为:和面——发面——揉面——捏型——雕刻——锅蒸——上色等。它以刀、剪、笔等工具进行创作,有“圣虫”(“神虫”)、“花馍”、“巧饽饽”等名称,是民间托物寄情、喜庆丰收、祈福长寿的生活艺术品。

在技法上,不同地域各有特色,风格迥异。按人生礼仪、岁时节物和各地习俗,通常分为“结婚”、“送三”、“百岁”、“过年”等几个大类别。

3、婚礼是人生中一件大事,对花饽饽的要求自然也高。特别是放在脸盆中的花饽饽“龙凤呈祥”(俗称脸盆花饽饽),上面精塑十二生肖,造型生动有趣,色彩鲜艳明快。

线与面、点与块、塑与画、拙与巧的结合与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喜庆的气氛,丰富了民间婚俗的内容,更为民间艺术增添了俏枝葩蕾。除此之外,结婚花饽饽还有“八大件”:一对鸳鸯表示爱情;一对鲤鱼表示生活富裕;一对肥猪表示五谷丰登;一对寿桃表示长寿百年。

4、“送三”是姑娘出嫁后的第一年农历三月初三,由娘家做一筐篓“春燕”带回婆家,表示燕子归巢,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百岁”是婴儿出生后满百天,由姥姥家送的贺岁花饽饽,莱州一带称送“月豉”,主要制作“长穗(岁)”、“糖包”、“糖帽”、“挂花”、“虎头”、“月豉”等小品,盼望他们健康成长。

5、还有,在每年春节前几天,为使正月里不用再做主食,家家户户都会蒸花饽饽,同时要做四个“圣虫”、八个大枣饽饽等。大枣饽饽等用来供奉先人;“圣虫”则放在馒头缸里,可保当年丰收,不会断粮,表达民众一种向往生活富足的思想。

胶东花饽饽习俗是胶东妇女根据地域特色、节日和生活习俗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淳朴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坐卯向酉好不好

梁辰、郭涛、冯子昂 整理

2022 年5月19日,武汉大学晏昌贵教授受邀,在华大古史开展题为《日书中的神世界》的学术讲座。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楚史楚文化、近代史等方向的诸位老师参加,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郭涛。

讲座伊始,晏昌贵教授介绍了本次的讲座内容 于几年前在德国与夏德安、马克合编的《早期中国的命书与文化》中的一章,该书的英文版大概前两年已经出版,而中文版也不日将会出版。晏昌贵教授指出《日书》并不见于文献记载,是一个新发现的知识门类,最早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者发现有一枚简的背面写着“日书”两个字。1981年考古报告之一次公布《日书》,直到1991年才完成系统性的整理工作,目前已发现20-30批日书,时代跨越楚秦汉,地域上南北西东均有分布,主要集中于今湖北湖南地区。

晏昌贵教授认为,日书类似于古代的类书或者丛书,是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实用文本。用一个更晚的概念,日书类似于明清时期的通书或者通胜,现今中国港台地区、日本仍存。通书每年一本,也叫老黄历。但日书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时间选择范畴的“看日子”,还有一些更丰富 ,其中包括神世界。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晏昌贵教授采取了比较的方式进行说明。和神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自然界的称之,人死了之后就变成,这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对立。人死之后有和魄,的部分是无形的,像气一样,在人死之时飘走,这叫神,随着一起下葬的魄,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被看作是高级的、善的和阳的力量,被看成是比较低下的、恶的和阴的力量。所有超自然的、超人的、人文的力量,都可以看成是神。按照神在日书中的分布,通常把比较完整的《日书》分为三个部分:之一个部分是“建除”“丛辰”等具有总纲性质的典型《日书》,第二个部分是以具体的占卜为中心的占书,第三部分是杂抄。杂抄与占卜无关,但是有些是跟早期的风水关。

讲座现场

一、日书的形象与分类

晏昌贵教授谈到, 神的形象,中国的古典文献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无形说和有形说。《日书》采取有形说。《日书》中的神和《山海经》中的神是一样的,《汉书`艺文志》所收术数类书籍,仅《山海经》留存至今。研究《山海经》,把神看作复合型的神,实际上把不同的动物(如马的头、牛在身子、狐狸的尾巴)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复合型的形象。可惜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山海经》中比较原始的图了。那么日书里面的神形象是怎么样的?《日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室人皆毋气以息,不能动作,是状神在其室”。即如果一屋子的人不能呼吸了,还不能动,那是因为有一个状神在他家里面。“掘遝泉,有赤豕,马尾犬首,烹而食之,美气”,意思是挖了一个红色的猪,马的尾巴,狗的头,能够把它煮了吃,非常美味。

晏昌贵教授特别强调,在神的分类问题上,文献一般把神分为“”“地祇”“人”三个部分,而为了研究之便,现代学者则采用了三分或两分的处理方式。三分就是天人地,即、人、地祇;两分的就把和地祇放在一起,统称自然。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分类的目的只是为了今天的学者研究方便,这未必合古人的观念。除了“掌建邦之、人、地祇”之外,还有其他情况,比如说“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昊天上帝应该是至上神;“以实柴祀日月星辰”,日月星辰是星空神;“以有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雨师是自;“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是地祇这一类;“以狸沈祭省山林川泽,以赚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献裸享先王”。前面三个是指天的部分,随后的两个则是指地的部分,最后一个是指先王,是人的部分。三大类中实际上存在7种小类。

二、天帝、群神、百:在日书中的等级结构

晏昌贵教授表示,在中国传统的神里面,天或帝往往是作为至上者出现的,高位者或者至上者,是中的之一个层级。在《日书》里面看到了很多有 “天”的记载,比如“春三月甲乙,不可以杀,天所以张生时”。此处的“杀”是指,春天的时候甲、乙这两天是不能的,因为这两天是天使万物生长的时候。在这篇文献中,尚且不能确定这个天是自然的天还是具有神性的天,但是在库帛书里就非常清楚,“惟天作福,神则格之;惟天作夭,神则惠之”。此处的“天”,一定是有神性的天,它不纯粹是自然界的天。

“帝”在《日书》里也有很多,多见于孔家坡汉简。帝一般有两种,据文献,一种叫五人帝,一种叫五色帝。五色帝就是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分别配五行:东边配青色,南边配赤色,中间配,西边配白色,北方配黑色。五人帝是指祖先神死了之后变成帝。太昊是东边。少昊是西边,炎帝是南边,黄帝在、北边是颛顼,然后配五丞: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有趣的是,《日书》中的五色帝,有青帝、有赤帝、有黄帝、有白帝,没有黑帝。熟悉秦汉史的话,我们很容易想起一个故事,刘邦到了关中去了之后,他问周边的博士,问秦人哪几个帝,那些博士告诉大家说秦人祭青帝、赤帝、白帝、黄帝,那刘邦说我不是听说有五帝吗,为什么没有黑帝呢?博士没办法回答他。刘邦说我知道,我是来代替黑帝的。

第二个层级是群神。群神这个概念在《日书》中直接出现,比如,睡虎地甲种《日书》里面说“以祭上下,群神飨之”。在中国古代神的观念中,和神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的《诘》就专门讲驱术的,但是在这里面,除了之外也有神,比如“,其所不可过也,善害人,以犬矢为丸,操以过之,见其神以投之,不害人矣”。“”就是一种神,所以神没有严格的区分,也是、里面的一个特征。尤其在秦墓里面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屈肢葬,东方六国墓葬中,人都是仰卧,腿是伸直的。大家原来都以为是少数的一个特征,后来王子今看了《日书》之后,认为这是驱的一种。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诘篇》说:“之所恶,彼屈卧、箕坐、连行,奇立。”他不喜欢这4种动作,它既然不喜欢,就可以用这4种动作来驱。而屈卧就和秦人屈肢葬有关。

第三大部分就是百,就是这个层级。孔家坡日书里面说:“五子不可以祀百”,然后还有一条解文说:“寅不可行,出入不至五里,人必见兵。不可祷祀,归以礼伤,百不飨。”百就是指很多。《日书诘篇》中,还有名字。因为你要驱的话,一定要知道他的名字,你不知道它的名字就不能够他。

在日书中,跟有感情纠葛。“女子不狂痴,歌以生商,是阳乐从之。”女子发狂后唱歌,这就是阳了。说:“恒夜入人室,执丈夫,戏女子,不可得也,是神狗伪。”“恒从人女与居,曰:上帝子下游。”来了之后,跟女子说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来下游人间。还有说:“恒谓人:予我而女,不可辞,是上神下娶妻。”“人若鸟兽及六畜恒行人宫,是上神相好下,乐于男女未入宫者。”男女未入宫者,就是没有成婚的,没有体验这种男女关系的,这种女子,要娶她怎么办?说“击鼓奋铎噪之,则不来矣。”敲锣打鼓,就把他赶跑了。还有:“恒诏人曰:尔必以某月。”他这样叫你,你不能答应他,答应了就有麻烦。

三、软硬兼施:战国秦汉时期的老百姓如何驱?

晏昌贵教授明确指出,古人对这些神的态度和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求祷,就是哄他,给他好吃的好喝的。软的不行,就用硬手段,用攻除禳解。在楚的卜祀祭祷简里面,我们看到的都是之一种软的手段,就是来他。此外在《日书》里面广泛见到的是另外一种,就是各种各样驱除神的硬手段。神有专篇,比如说九店楚简《告武夷》,他是以“聂币芳粮”告祷于武夷之所,让他给他好吃好喝的,然后按时来吃了之后,你好好待着,不要来危害。还有睡虎地秦简里面,日书的《马篇》就是马神,希望马神让他的马肥豚、清酒、美白粱用这个马谋神,希望马谋神使得马“驱,去其不祥”。

如何治?之一步要知道神的名字。《日书·诘篇》就记载了很多的,比如说凶、暴、厉、饿、阳、阴、、孕等等,这些都以类别相称。除了类名,还有具体的名字成为专名,比如云梦睡虎地秦简45号背面记:“恒为人恶梦,觉而弗占,是图夫。”经常让人做噩梦的,叫图夫,图夫就是的专名。除了要知道的名字之外,还要知道的来路和他身的地方。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出土的木简说:“乙巳者,明天光。”乙巳的,名叫天光。“天帝神师已知汝名”,知道他的名字,然后“疾去三千里,汝不即去,南山穷奇令来食汝”。南山就是的身地。此外,在日书《诘》里经常讲到各种各样的怪,必须要知道未知的怪在居室哪个方位,然后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驱除这些怪。

此外,晏昌贵教授还讲到了驱的道具。植物中,以桃木居多,还有棘,雄性的棘就是荆条。除了植物之外,还有一些动物,主要是猪和狗的是可以除的。有一条简讲说:“恒从人女与居,曰:上帝子下游。”想戏弄女孩子还美其名曰上帝的儿子下到人间来了,你怎么样把它赶跑呢,说:“自浴以犬屎,击以苇,则死。”你自己用,用苇打这个,就会把打死。除此之外,还有、古书。除了用桃木或者棘木做成剑做成矢,还有真的。“恒从男女,见它人而去,是神虫伪人。以良剑刺其颈,则不来矣。”这是用真来刺探。治的手段还有投掷(白石头、鞋子等)、、水灌、挖掘、敲锣打鼓等。

四、从神煞:五行学说的流行与日书世界的消失

晏昌贵教授强调,日书是古人进行时间选择的依据,类似于“老黄历”。一个日子的吉凶,与其背后的神有很大关系。九店楚简日书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日书,说:“凡五卯,不可以作大事。”为什么不可以做大事呢?因为这一天“帝以命益贲禹之火”。这里的帝,按照古史,可能是指舜,也可能是禹。帝对秦人的祖先益,给了一个大雨,给了火一天,所以就不能够做大事。死者忌日那天,被视为看不宜干某事,我们把它叫做日同为占。《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为什么把子日和卯日看作成不好的日子呢?因为根据古史,子日是商纣灭亡的日子,而乙卯日是夏桀灭亡的日子,所以把子日和卯日看作忌日,但吉事,以示戒惧。根据日同为占的原则,我们把古代的、英雄王去世的日子看成忌日。把自己祖先去世的日子,看成忌日。因此忌日是很重要的特别日子。

早期离日的规定都是有神话背景的, 最有名的就是牵牛以取织女的例子。《史记·天官书》里面讲,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它因为跟天牛星隔着银河相对,在就把它复位成一种美好的爱情故事,所以牵牛织女神话本来是一种星空神话,后来演变为一个牛郎织女神话,为中国古代神话之一。从日书里看牵牛取织女为妻,这一段婚姻没有维持很久,不到三年织女就抛弃了牵牛,离他而去。牵牛、织女的爱情悲剧,在当时的看来,是婚姻不吉祥的预兆,所以把这一神话故事作为在戊申、己酉日作为不适合结婚嫁娶的背景和依据。早期日书中类似牵牛织女的神话故事往往是确定日子好坏的依据和原理。但是后来在类似于日书的文献里面,就没有这样一种神话故事了。

日书的产生时间,晏昌贵教授认为,日书的成立有赖于成熟的历法,所以日书的产生应该是比较晚的事情,不会早到商代。虽然现如今我们对商代历法还没有很透彻的研究,但商代历法所认为的日期之吉凶,就可能与日书当中的日同为占有一定关系。从亡人、祖先、本英雄的忌日,衍生到具有吉凶性质的不同日子,再逐步扩展开来,这是日书当中,从神向神煞转变的一个渊源。这一转变发生在战国秦汉时期,汉代以后,这一转变告终。从年代上看,越是早期,日书里面的神越多,越到晚期,神就慢慢的消失了,就变成煞。

神煞是什么东西呢?现在讲神煞的时候,很难对它做出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查阅古书,神煞该如何解释,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神煞跟神之间的区别是清晰可辨的。前面讲到,神是具体的,人死为,有具体的形象。神煞是完据五行推导出来的虚拟化产物,和神是不一样的,神是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神的背后一定有物,有一个具象和形貌。日书的择日体系,从神到五行,这是日书原理的一大变化,即所谓从神煞,这一重大转变见于孔家坡汉简日书。

日书的主体部分是记录时日的吉凶,以供人们日常生活中趋吉避凶择日的需要。这些时日之所以具有吉凶的含义,最初可能是出于实际生活的经验总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 于祖先亡灵的死日禁忌和神话中的忌日。换句话说,时日的吉凶乃是由所支配的。战国秦汉时期,五行学说兴起,时日的吉凶被赋予了新的解释,支配时日吉凶的,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而是五行的生克变化。原来作为择日背景和依据而出现的神,逐渐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在五行系统解释背景下的神煞,五行学说流行之后导致日书中的神世界从神煞的变化。

(文稿经过主讲人审阅)

责任编辑:于淑娟

校对:徐亦嘉

以上就是与坐卯向酉好不好相关内容,是关煞的分享。看完坐酉向卯兼辛乙阳宅风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5707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6
下一篇2023-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