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传统习俗

结婚的传统习俗,第1张

一般婚俗

   (一)提 亲

  在民间,子女到了适婚之龄,做父母的就得着手托媒牵线搭桥,为他们提亲择偶。婚龄因时代而异。

  在中国古代,西周以前和西周时期,以男30岁,女20岁作为合适的结婚年龄,唐朝以后,法定婚龄降低许多,据文献记载,唐贞观年间诏令:男20岁,女15岁;唐开元令:男15岁,女13岁;宋天圣令:男15岁,女13岁;宋嘉定年间诏令:男16岁,女14岁,;明洪武年间诏令:男16岁,女14岁;大清通礼规定:男16岁,女14岁。福建民间婚龄基本在官府规定范围内,出入不大。清代,福州一带,男17岁、女15岁以上便可婚配。福建也有少数地区早婚现象严重,情形特殊。以惠安最为典型。在惠安东部一些乡村,孩子于襁褓之中就要订亲,十二三岁即完婚成家。若女孩子到了3岁仍未“有主”,父母亲便会忧心忡忡,唯恐女儿找不到男人。此等陋俗,弊窦丛生,为害非浅。

  自民国以来,法定婚龄有所提高。《中华民国民法》规定为男18岁、女16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婚姻法规定婚龄为男20、女18岁以上;1980年又改为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与此相适应,民间婚龄也增大一些。但是,城镇与农村略有差异,一般农村偏低,城镇偏高。农村习尚早婚,城市则普遍晚婚。在城市里,男30、女25岁左右结婚比较多见。农村往往男20、女18岁左右就开始提亲,一到规定年龄,立即结婚;有的还虚报年龄,或未领取结婚证,就提前结婚。惠东一带早婚劣习仍然存在。

  旧时,男女授受不亲,婚姻大事身不由己,“男不亲求,女不亲许”,悉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成为缔结婚姻所不可缺少的中介。据史志记载,在厦门,男婚女嫁“先由媒妁介绍”,(民国《厦门市志》卷20《礼俗志》)在政和,“凡男女缔姻,先听媒妁说合”,(清·道光《政和县志》卷1《风俗》)在崇安,“清以前均凭媒妁之言,互通庚帖”,(民国《崇安县新志》卷6《礼俗》)才算正统和合法。这种现象是普遍的。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父母国人皆贱之”。故有俗谚:“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

  旧时媒人有官媒、私媒两种,以私媒为多见。官媒是由地方政府设置的。私媒则有职业为媒与临时作媒之分。专职者依此为生,她(他)们消息灵通,经验丰富,常主动上门找当事者说亲;非职业者乃临时为亲朋好友所托而奔走说亲。媒人几乎全由上了年纪的女性充当,所以民间俗称“媒婆”。媒婆大多能说会道,善于左右逢源。一些原本并不相配的婚事,经媒婆摇唇鼓舌、瞒天过海,居然得以说合成功。如果哪一方得罪了媒婆,她们从中作梗,三言二语,也可能把一桩好姻缘给搅散。于是求媒说亲者都不敢怠慢媒人,对媒人的招待都很周到和丰厚。每当媒人光临,无论男女双方,都要按例煮点心款待,甚至置酒犒劳。泉州有句俗语:“要成不成,媒人饭先走。”惠安人则说:“吃成吃成,无吃不成”,“新娘过门算圆满,媒人点心三十六碗”。婚成之日,无论何等媒人,男女双方都要给予一定谢礼,一般男方所馈较多。非职业性媒人,与两家皆系熟人,各自心中有数,花工省,口舌少,不甚计较酬谢。送给媒人谢礼一般是猪脚、线面、糖果、糕饼以及小红包等,俗称“媒人礼”。日后分娩生产时,再给媒人送上一份“抱生饭”。职业媒人的谢礼除上述诸色之外,还得付给媒人钱,其数额未有定规,多依聘金数抽成,由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不等,泰宁一些地方甚至高达百分之十;也有面议“花红”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专制时代婚姻包办的产物。1949年后,大力提倡移风易俗,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人际交往广泛,男女青年结识机会增加,恋爱自由、婚姻自由蔚然成风。然而,由于封建残余的影响,传统观念的流长,婚姻自主尚未完全实现,旧俗遗风在某种程度上仍继续存在。许多以自由恋爱结下情愫的青年男女,最后都得征求父母的意见。双方父母都赞同、支持固然皆大欢喜,但只要有一方家长表示异议,事情就比较棘手。遇此难题者,经抗争、通融,有的终成眷属;但因此半途而废的也不少,特别在农村更为常见。有的男方父母在了解儿子的恋情并感觉满意后,便会托人出面到女方家中投石问路,洽谈联络、议定婚事。在旧式媒婆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介绍人、婚姻介绍所、征婚启事之类的新型“媒人”纷纷出现,颇为活跃。城镇多数青年男女是借助这些渠道而寻得配偶。当然,这些新型“媒人”都只是为男女相识和交往牵线搭桥,提供方便手段。如介绍人,或者是出于对亲朋知交中大龄未婚者的关怀而为之奔走引荐,或者是热心地为同事、友人中的比较般配者创造机会和条件,进行撮合,或者只是因为与男女双方及其家长皆有交情而充当信使的角色。

  说媒过程,通常先由男家请媒人到自认为中意的女家攀亲,女方家长若无异议,便会应媒人所求,开具女儿出生的年月日时,俗称“开庚帖”,或称“开生庚”、“开生月”、“出婚头”、“起帖”等。“庚帖”用长方形红纸竖写而成,字数得为偶数,忌单数,上边的出生日期时辰或以生辰八字代之,或直接载以年、月、日、时,其纪年和计时皆以阴历和十二时辰为限。例如,公元1958年戊戌年(肖狗)6月15日9时出生的女子,就写成:“坤造戊戌己未已酉戊辰瑞生”,或者“坤造戊戌年六月十五日辰时瑞生”(男式庚帖在文字上略有改动,将“坤造”改为“乾造”,“瑞生”改为“健生”。)。直接写上年、月、日、时的庚帖,字数可能成单,若出现这种情况,便省去“瑞”字或“健”字,以使字数成双。例如:公元1961年辛丑年(肖牛)12月15日23时出生的女子,就写成:“坤造辛丑年十二月十五日子时生”。

  在福建民间,提亲议婚时还要考虑到下面一些因素。

  男女之间的年龄差距无严格标准,一般情形男比女大二三岁,最忌大六岁,俗信六岁属“正冲”,不宜结合。也不宜相差十岁以上,“年老不娶少妻”,否则会招致舆论谴责或人言非议。在平和,俗传男女双方年龄相加为五十岁者不宜结亲,因“五十”乃“一百”之半,合而为半,恐难百年偕老,非吉兆也。

  说媒的基本条件除了年岁相当之外,还讲究门当户对、财产相若,两家的社会地位和财富不能相去太远,尤其对男家的门第、财产要求比较高。福建旧时尽管“有少年颖异善读书者,家虽贫穷,富贵之人亦乐择为婿”(民国《闽清县志》卷5《礼俗》、民国《沙县志》卷8《礼俗志》),但这毕竟是少数现象。辛亥革命后,男女匹配重门第之风逐渐转变。1949年以后,这种变革更加显著。不过,迄今为止,婚配要“门当户对”的旧观念仍有一定市场,某些家长对于子女择偶不符合“门当户对”条件的,仍会横加干涉和阻拦。

  “婚姻者合二姓之好”,议亲之际对同姓联姻也有所禁忌。德化旧时禁止同姓结婚,即使有少数同姓结婚者亦不准载入族谱。但总的看,福建人对同姓联姻的禁忌并不苛严。宁化县石碧村群众反而看重同姓通婚。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反映,石碧村张姓人家,夫妻同姓的占96%;同时,他们也明确反对近亲结婚。

  福建部分地区还有某些特别的异姓婚姻禁忌。在泰宁,卢姓与谢姓、张姓与李姓被认为不宜联姻结亲。因为“卢”与“炉”同音,“谢”泰宁土语作“熄灭”之意,俗信如果“卢”、“谢”结合,将似炉火熄灭,不能兴旺发达,故忌讳联亲。“张”和“李”也有类似之意,俗语“有张没李”,是说用具不全,办事困难,有这没那的,土俗引伸为象征有姓张的就没有姓李的,联姻有一方失利,会断子绝孙,故不可通婚。

  (二)合 婚

  女方庚帖由媒人带回男家,进行“合婚”,这相当于“六礼”的“问名”。合婚包括“问神祖”和“合八字”两个部分。具体程序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男家先将女方庚帖压在家中供奉菩萨或祖先的香炉下,有的则置于灶王爷的牌位前,须存放三日或更长一些时间,以聆听神祖示意。在这一段日子里,若合家诸事顺利,六畜平安,甚至连一块碗、一双筷子都无破损,即为不冲不破之吉兆,算是神祖认可,婚事就能继续。否则要立即退还庚帖,婚事告吹。闽南一些地方俗称这道手续为“压圆”或“三日圆”。在漳平,男家除了将女方庚帖(当地称“婚头”)压在神龛前的香炉下之外,还得盛半碗新汲的井水置于“婚头”之上。三天后家里如未发生任何不吉利或不如意之事,且碗中水也保持清净,便认为兆示吉祥,姑娘贞洁无瑕,成婚有望。反之则婚事中止。在建阳,把男女二人的生辰八字各用一张黄纸书写,压于香炉下,上面各点燃一支香或一支蜡烛。若两支香或蜡烛点完的速度基本相同,就意味着双方般配;若点完的速度相差太大或有一支中途熄灭,则这两人结合将不会和谐美满,婚事便不成功。在崇安,庚帖要放置祖先香位前7天,点燃香烛,不让停熄。如果烛尽香残或杯盘破损,出生年月上又有些抵触,这起婚事就要告吹。

  通过“问神祖”程序后,便要请算命先生对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合算”,看是否相合,有无相冲。八字相合则算男女般配,婚姻初现眉目,如相冲相克,则该门亲事只好作罢。八字相合与否,主要根据五行和生肖。在福建,生肖禁忌流行甚广。普遍忌讳女方属虎,又因老虎总是夜间出山觅食,所以对于夜间出生的属虎女子,忌之尤甚。此外,象“白马畏青牛”、“猪猴不到头”、“两虎不同山”、“龙虎两相斗”、“女子属羊守空房”之类的禁忌在许多地方都有讲究。惠安县流传“杀鸡儆猴”、“蛇不同穴”、“马不同房”、“虎会咬猪”的说法。有些方家术士还将生肖与五行联系起来,编排成列:虎、兔属木,蛇、马属火,龙、羊、狗、牛属土,猴、鸡属金,猪、鼠属水。尔后再凭相生相克之道进行推算。

  合婚之举是属迷信,但却事关婚姻的成败。因此,那些生肖“不佳”,或所谓年、月、日、时相冲,或八字带有凶煞的女子,往往要把岁数重新安排,虚报生肖属相,如属虎者,上半年出生的就改虎为牛,下半年出生的便虚报成兔;生辰年、月、日、时也得伪造,不祥的时日更改为良辰吉日。目的在于应付合婚,同时也为了能改变自己不好的“命运”。

  在安溪一带,合婚时尚有“破月”之忌。男子蛇年出生破正月,鼠年破二月,牛年破三月,猴年破四月,兔年破五月,狗年破六月,猪年破七月,马年破八月,羊年破九月,虎年破十月,鸡年破十一月,龙年破十二月;女子猪、兔、羊年出生破正月,虎、马、狗年破三月,蛇、鸡、牛年破四月,猴、鼠、龙年破六月。俗信男子破月无关紧要,女子破月则危害巨大,娶破月女子为妻者将终生穷困潦倒、家境不顺。因此有关父母一般都虚报女子出生年月,若能瞒过男方,女子本身也浑然不知,那么成婚以后便无甚危害。

  莆田、仙游、福清、长乐的一些地方,在媒人说亲的三天里,两家都平安无恙,便是符合神祖之意。随后,男女双方交换庚帖,合对八字。合婚礼仪多由男家进行。在华安、沙县以及三明的洋溪、碧湖等地,男家遣媒议婚时就将男方庚帖交给媒人带至女家,由女家来合婚。

  现在,所谓“合婚”对大多数青年来说已很陌生。有些青年男女相恋之后,其父母会在暗中为他们合对八字,基本上是属心理安慰形式,对婚姻的成败一般不起制约作用。在少数乡村,旧式“合婚”做法依然存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因“合婚”不吉,拆散有情人而造成悲剧的。

  (三)相 亲

  八字既合,接着便要相亲。相亲是在媒人介绍的基础上,男女双方通过会面走访,互相审视人品,察看家况,俗称“看新人”及“看厝”、“看人家”。

  福建民间古时少有这一习俗,男女之间的彼此了解主要依靠媒妁之言。若男方欲对女方进一步探个究竟,往往采用“偷看”方式。偷看多由父母、尊长出面,或趁女子外出之机,悄悄跟踪窥视;或隐瞒真实身份,借口买猪、买牛等,前往女方家中暗暗观察,旁敲侧击。一般人都忌讳自己的女儿被对方看到,如果男方偷看被发觉,女方认为很失体面,婚事可能产生麻烦,甚至陷于破裂。

  民国以后,相亲之风逐渐普及,但婚姻当事人基本上还无权自己作主,多由父母、尊长越俎代庖。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由男方父母或婶婶、姑姑等出面,择日走访女家。女方家长一般都会让女儿出来露露面,如倒茶、点烟,男方家人乘势打量女子的容貌、身材、体态、举止等。在泉州、连城等地,还有看女子手掌的习俗。相亲时的观手掌不象算命看相者那样考究、玄乎,通常只是根据女子手掌的软硬和皮肤的粗细来判断她是否有福气。手掌柔软、皮肤细嫩的就是好相,而骨骼突出、肌肉僵硬、皮肤粗糙的就是没有福气的恶相。福建民间还普遍忌讳女子“断掌”(亦称“横掌”,即掌上有一条粗深的纹路自左而右横贯正中,如将手掌从中横断),认为这种女子“命硬”,注定要克死丈夫(男子断掌,则被视为当大官之命)。

  另一种是男子本人由媒婆或尊长带着到女家相亲,在观察女方的同时,也接受女方的审视。但男女两人并没有长坐倾谈,女子只是稍微现身一下,就又躲入内室。在漳平,相亲俗称“看新娘”,一般是男子站在大坪(天井)内,闺女经过打扮后从左巷头(偏厅)行过大厅进入右巷头,仅此短暂一现而已。与此同时,女方的父母及其他亲属也在观看男子。在建宁,男方登门相亲时,女子先隐蔽窥视,若无异议,便出门倒茶,男子乘机瞥上一眼,若表示同意,就接过茶水。

  无论何种形式的相亲,男方如果感到满意,都会有所表示。一般是送给女子一个小红包,俗称“见面礼”,或者连女方家庭其他成员也得搭上一份。在清流等地,男方家人还会留下来吃顿饭再走。在莆仙一带,相亲者若吃下对方煮的点心——鸡蛋、线面,即表示中意。在建阳,男青年临走前,姑娘会亲自泡一碗糖开水端给男青年喝,若男青年喝完这碗糖水,就算是表示满意;若喝下半碗,表示尚须请媒人中介磋商,留有进退周旋的余地;若只是象征性地沾一沾嘴唇,乃出于礼貌,表示不同意该门亲事。

  在龙海,相亲时男方送“见面礼”的情形有所不同。男方来到女家,女家即让女儿出厅捧茶,同时也邀亲眷来相男方。男方需将预备好的见面礼——“红包”按亲疏大小一一奉上。一次相亲往往得花千把元的红包钱。相亲后,男女双方中有一方不满意,则可中止议婚。无论议婚成否,男方相亲的红包照样要付给。

  男方上门相亲后,女方也会到男家走走。但女子本人不能去,而由尊长出面。主要是察看男方的家庭情况,如家庭成员、环境、房屋、摆设等,也得看看男子的相貌,男家要设宴款待来宾并赠予礼品。在莆田,女方有意于此门亲事的,才留下吃饭。

  如今,在城市青年的婚姻礼仪中,旧式相亲已是罕见。自由恋爱者毋须相亲,尽管他们一般都会把恋爱对象带回家中让父母、家人审议,但最后主意基本上还是由自己拿。经介绍人等撮合的,其首次见面则含有一定的相亲意味。若第一次见面印象不错,便有了良好的开端,否则就很难再谈下去。

  在农村,相亲习俗依然流行,但其形式和内容已发生较大变化。相亲不全是互访家门,有的是由媒人或介绍人另择地点会面;去相亲时不单由父母、亲戚、媒人等陪同,也有只邀好友知交为伴、甚至独自前往的;相亲过程中,当事人本身接触的时间比较长,彼此观察会相对详细一些,而且通过交谈,也能进一步了解对方的素质、修养。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亲的花费也有所增加。不过,在少数地区,相亲时你来我往、新旧杂揉,礼节更繁,耗资更大。在连城,过去男方给女方的“见面礼”一般为2块银元。现在,男青年到女家“看新人”,若同意的话,就得送给姑娘一个红包,约人民币120元。这只是“小看”。另外还有“大看”,主要由父母尊长出面。既为“大看”,红包份量自然加重,且名目增多。除了要给女子本人一个240元左右的大红包外,女家老少、至亲也都得兼顾。给女方父母的红包各为42元,叔伯、婶婶之类各12元,兄嫂弟妹也各12元,其子女各22元。这时,女家会招待男方吃点心(蛋、酒、面)。80年代以来,连女家点心的开销也得由男方出120元。男相女后,接着是“看人家”、“看女婿”,即女方家长前往男家察看。男子本人要先在大门口等候,女方家人到时,放炮仗迎接,并得接过女方母亲手中的雨伞,女方接着回送未来女婿一个红包,俗称“接伞礼”。“看人家”时,男方须设宴款待。

1 关于结婚的诗句

关于结婚的诗句 1 有关于结婚的古诗文

1、天成佳耦是知音,共苦同甘不变心,花烛洞房亲结吻,春宵一刻胜千金。

2、嘉偶天成拜玉堂,争看娇女配仙郎,尊前合成调鹦鹉,台上吹箫引凤凰; 华月团圆除宝扇,香云袅娜斗新妆,因风传语张京兆,日画春山几许长。3、筵开吉席醉琼觞,华国楼头鸾凤翔,印证同心临绮阁,影传笑吻粲兰房; 吹箫恰喜追萧史,举案堪欣媲孟光,诗咏关雎今夕祝,三生石上契情长。

4、燕尔新婚正妙年,亲朋争说好姻缘,珠联璧合情如蜜,海警山盟石比坚; 妯娌融和娴姆训,姑嫜待奉见心虔,无边哲理曾研透,再习人伦第一篇。

2 求一首结婚的诗词

金鸡昂首祝婚好,喜鹊登梅报佳音。

举案齐眉多恩爱,琴瑟和鸣永同心。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香掩芙蓉帐,烛辉绵绣帏。 清风入蜜月,喜气来洞房。

但愿情长久,何须语蜜甜。 房内新郎附凤,洞中淑女攀龙。

同心同德同志,知暖知寒知音。 教以和谐度日,期之勤俭持家。

驶向光辉彼岸,张开理想风帆。 画眉喜仿张京兆,点额欣谐宁寿阳。

意似鸳鸯飞比翼,情同鸾鸟宿同林。 花灿银灯鸾对舞,春归画栋燕双栖。

方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 水面鸳鸯同戏水,心头伉俪互交心。

雀屏射目奇男幸,绣幕牵丝淑女缘。 芳春喜泳鸳鸯鸟,碧树欣栖鸾凤俦。

亮丽华堂飞彩凤,温馨锦帐舞蛟龙。 鸳鸯夜月铺金帐,孔雀春风软玉屏。

鸾凤双栖桃花岸,莺燕对舞艳阳天。 文窗绣户垂帘幕,银烛金杯映翠眉。

帐前叠绾鸳鸯带,堂上新开孔雀屏。 吉祥草茁深闺暖,宝贵花开满室春。

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沼花开并蒂莲。 昔日同窗歌大治,今霄共枕话中兴。

柳色映眉妆镜晓,桃花照面洞房春。 昔日同窗谈理想,今宵共枕话知心。

银镜台前人似玉,金莺枕侧语如花。 文窗绣户垂帘幕,银烛金杯映翠眉。

灯下一对幸福侣,洞房两朵爱情花。 文鸾对舞合欢树,俊鸟双栖连理枝。

意似鸳鸯飞比翼,情如鸾凤宿同林。 柳色润梅妆镜晓,桃花映面洞房春。

洞房春暖花并蒂,鱼水情深月常圆。 情深意切洞中侣,道合志同房中人。

凤鸾共饮合欢酒,鸳鸯同栖不老松。 鱼水合欢成伴侣,夫妻同乐度良宵。

吉日堂前同握手,良宵帐内互倾心。 洞房不坠凌云志,蜜月常怀创业心。

暑水绣枕垂罗帐,月照牙床透夜光。 花前倩女观郎貌,月下俊男赏妇容。

红烛夜深观博议,绿窗风静咏周南。 芙蓉帐里春风暖,梅柳人试海南春。

房中月朗圆一梦,洞中花香乐百年。 春满洞房双被暖,花盈绣枕并头香。

桂枕鸳鸯情切切,绫衾鸾凤意绵绵。 海阔天空欣比翼,月圆花好共知心。

恋爱真诚晚婚育,姻缘美满耀福星。 今夕交杯传蜜意,来朝跃马寒风流。

琴瑟同奏和谐曲,夫妻共描兴家图。 对对情人绵绵语,联联爱侣脉脉情。

柳色映眉妆镜晓,桃花点面没房春。 喜鹊喜期报喜讯,新春新燕闹新房。

红花并蒂相辉美,紫燕双飞试比高。 柳暗花明春作伴,珠联璧合影成双, 互敬互帮春永驻,同心民德乐无穷。

爱貌爱才尤爱志,知人知面更知心。 花月新妆宜学柳,共窗好友早栽兰。

爱海并游互鼓劲,征途同步齐攀登。 诗题红叶同心句,酒饮黄花合卺杯。

文窗绣户垂帘幕,银烛金杯映翠眉。 梧桐枝上栖双凤,菡萏花间立并鸳。

花灿银灯鸾对舞,春归画栋燕双栖。 同驰千时跨骏马,齐度百年植秀花。

一朝喜结千年爱,百岁不移半寸心。 缔百年事业伴侣,结一对恩爱夫妻。

鸳鸯相戏水色美,琴瑟偕弹福音多。和美吉祥 好鸟双栖时时好,红花并蒂日日红。

吉庆新婚 热吻百回犹觉少,优生一个不需多。情投意合 嘱金鸡迟点报晓,愿玉燕早些投怀。

新婚蜜月 花径未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乐从今始 眼角眉梢都是爱,花前月下最知情。

爱情永固 新婚之夜都是爱,阳和以后更辉煌。爱情春光 绣枕早酣飞熊梦,洞房试听雏凤声。

丰收在望 青云舒展蓝天上,美凤爱栖碧梧中。温情脉脉 玉镜人间传合璧,银河天上渡双星。

情投意合 鸾凤和鸣昌百世,鸳鸯合唱庆三多。宜室宜家 与君信守百年约,伴我同唱一曲歌。

永结同心 夺取中心新据点,开展全面大进军。酣战达旦 云汉桥成牛女渡,春台箫引凤凰飞。

天生姻缘 互敬互爱好伴侣,同德同心美姻缘。相敬如宾 柳叶映眉妆镜晓,桃花照面洞房春。

洞房春暖 洞房花烛先兆庆,庭院兰桂早腾芳。甜蜜好梦 玉种兰田千秋庆,丝牵绣暮百载缘。

六合姻缘 鸳鸯比翼新婚乐,龙凤呈祥花烛辉。洞房花烛 携手同心描彩凤,并肩合力育新苗。

优生优育 刻竟珍爱方寸地,细心栽培栋梁材。不负春宵 诗题红叶心花放,玉种蓝田困实香。

丰收在望 笙箫共奏齐天乐,琴瑟同调满庭芳。钟鼓友之 陷阵冲锋真闯将,怡情快慰似神仙。

几多快乐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快乐在心中。良宵共乐 黄鹤楼上无俗客,青萝帐里有佳人。

金屋储娇 湘衷欣欣花烛乐,雅室婷婷兰桂芳。刘湘兴结婚 好鸟双栖嘉鱼比目,仙花并蒂瑞木连枝。

红荷绿叶节节佳藕,白鹤紫兰朵朵相依。 珠联璧合洞房春暖,月圆花好鱼水情深。

花烛光中莲开并蒂,笙簧声中带结同心。 云拥妆台和风正暖,花迎宝扇丽日方长。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麦浪芳菲莺花共艳,桃潭秾郁鱼水合欢。

秋桂香浓月圆花好,洞房情怡志同道合。

3 关于对结婚新人祝福的古诗词

1、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出自: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译文:百年恩爱并且俩人的心结在一起,千里的姻缘被牵线。2、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译文:在天愿作比翼鸟双宿双飞,在地上我们甘为永不分离连理枝。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处:周代·无名氏《诗经·邶风·击鼓》译文:生离死别好凄苦,先前与你有誓言。

紧紧拉着你的手,与你偕老到白头。4、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出自:周代·无名氏《诗经·周南·桃夭》译文:桃树含苞满枝头,果实累累坠树丫。

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5、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

出自:清·陈遇乾《义妖传》译文:十年可以修得在同一艘船渡过,百年可以修得共枕同睡。

4 关于新婚的句子

1、愿你们真诚的相爱之火,如初升的太阳,越久越旺;让众水也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2、愿你们二人和睦同居,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全身;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彼此相爱、相顾,互相体谅、理解,共同努力、向前,建造幸福的基督化之家!3、愿你们的人生,像《诗篇》般地优美,像《箴言书》般地智慧,像《传道书》般地虔诚,像《雅歌书》般地和睦!4、愿你们的爱情生活,如同无花果树的果子渐渐成熟;又如葡萄树开花放香,作基督馨香的见证,与诸天穹苍一同地每日每夜述说着神的作为与荣耀!5、愿你们的爱情,比美洒更美;比膏油更加馨香;比蜂房下滴的蜜更甜;且比极贵的珍宝更加宝贵!6、愿你俩用爱去绾着对方,彼此互相体谅和关怀,共同分享今后的苦与乐。

敬祝百年好合永结同心!7、愿你俩恩恩爱爱,意笃情深,此生爱情永恒,爱心与日俱增!8、愿快乐的歌声永远伴你们同行,愿你们婚后的生活洋溢着喜悦与欢快,永浴于无穷的快乐年华。谨祝新婚快乐。

9、愿爱洋溢在你甜蜜的生活中,让以后的每一个日子,都像今日这般辉煌喜悦!10、由相知而相爱,由相爱而更加相知。人们常说的神仙眷侣就是你们了,祝相爱年年岁岁,相知岁岁年年!11、洋溢在喜悦的天堂,披着闪闪月光,堪叹:只羡鸳鸯不羡仙。

12、新婚快乐,早生贵子。天作之合,鸾凤和鸣。

13、相亲相爱好伴侣,同德同心美姻缘。花烛笑迎比翼鸟,洞房喜开并头梅。

14、托清风捎去衷心的祝福,让流云奉上真挚的情意;今夕何夕,空气里都充满了醉人的甜蜜。谨祝我最亲爱的朋友,从今后,爱河永浴!15、伸出爱的手,接接盈盈的祝福,让幸福绽放灿烂的花朵,迎向你们未来的日子,祝福新婚愉快!16、人生三大喜,亲爱的朋友,在你新婚的日子,让我诚挚地祝你新婚快乐!17、仟僖年结千年缘,百年身伴百年眠。

天生才子佳人配,只羡鸳鸯不羡仙。18、两情相悦的最高境界是相对两无厌,祝福一对新人真心相爱,相约永久恭贺新婚之禧!19、莲花并蒂开,情心相印;梧枝连理栽,灵犀互通!祝你们百年好合,比翼双飞!20、今天是你们喜结良缘的日子,我代表我家人祝贺你们,祝你俩幸福美满,永俦偕老!21、恭喜你!告别单身了,也表示你真的找到真爱了,身为你的朋友,也真的很高兴,祝福你们甜蜜美满!22、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相亲相爱幸福永,同德同心幸福长。

23、祝福你们新婚愉快,幸福美满,激-情永在,白头偕老!24、真爱的你们,用心去呵护这份缘吧。

5 关于祝贺结婚的古诗词~~

祝贺结婚的古诗词可以参考一下古诗:祝贺结婚的古诗词一:樛木朝代:先秦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祝贺结婚的古诗词二:桃夭朝代:先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祝贺结婚的古诗词三:关雎朝代:先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结婚祝福语,是指在结婚时对结婚人祝福的话语,具体指对结婚双方的祝福和祈愿(如: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等)。

结婚祝福语的方式包括口语祝福、托物言志、网络祝福等。

6 关于成亲的诗词

关雎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这是一首中国古代著名的从恋爱到结婚的诗作,其中鼓乐之”即描写了隆重的结婚场面。

桃夭 《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是自古流传的贺新婚诗。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 婚礼如何挑起气氛

不必太过有负担,调动气氛主要是为了现场气氛热烈,你需要做的只是:

1、再找几个同学朋友,在你的指挥下,进行配合,比如带动大家鼓掌、欢呼、适当的时候小小的起个哄,让大家笑一下,但一定要适可而止,高兴一下就好;

2、各个环节中都配合主持人,有任何需要都积极踊跃参加,比如鼓掌、上台发言、参加游戏等;

3、如果需要在现场发言或临时调动大家情绪,可以对新人进行爱情大揭秘,说出你知道他俩的爱情小插曲,或者是给你哥哥揭个短,比如哥哥平时不爱干净,袜子放在桌子上,问嫂子能不能接受……

让大家开心一笑,又无伤大雅就行了。

2 在婚礼现场,主持人一般是如何调动气氛的

结婚主持人的幽默语言可以带动我们婚礼现场的气氛:

1:首先是主持人向大家问好:尊贵的现场嘉宾们大家中午好,今天是我们这对新人的大喜之日,我受两位新人的邀请来这里当司仪,很荣幸我能主持今天这场庞大的婚礼。首先我代表新人以及他们的父母感谢亲朋好友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祝福。

2:主持人入场: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接下来我们隆重的邀请今天的大东家,新娘和新郎的父母入场。有请亲家们互相拥抱联络感情,从现在起,你们就是一个大家庭了,让我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3:新人入场:两位新人的爱情长跑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落幕,他们在爱情路上有过争吵,有苦也有甜,但是,甜蜜占据了他们的绝大部分。接下来,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闪亮登场!祝福他们永浴爱河。

4:爱情誓言:看看我们的新娘,手上捧着红艳艳的玫瑰,中间还有几朵盛开的百合,正应了我们的那句古语百年好合。新娘被新郎英俊潇洒的外表所吸引,朋友们,举起你们的双手,用狂风暴雨般的掌声热烈的祝福他们吧!

3 怎样让婚礼现场更有气氛

婚礼现场有气氛主要来自三大点。口才好的婚礼司仪、节目、游戏设计。这三个在婚礼上把握和设计好是非常营造现场氛围的。

平时我们看大型的节目现场,就知道好口才的主持人是多么重要。跳动大家积极性,融入到现场氛围。所以建议首先找一个有感染能力的婚庆司仪。

然后就是设计婚礼过程有意思的环节。现在都说没有才能都不好意思结婚了!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的,想要婚礼有气氛。新人必须自己表演节目来带动。然后可以婚礼上用一些互动性比较强的游戏和来宾们一起hi。

4 司仪如何调动现场气氛呢

结婚乃人生中一件大事,所以大多数人结婚时都举行婚礼。婚礼能否圆满成功,固然与环境各方面准备等因素有关,但其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看有没有一个善于随机应变,口才出众的司仪。

妙语生花的司仪能使婚礼分外红火热闹,使来宾在笑声中得到乐趣。

一妙语开场渲染气氛

司仪在婚礼开始时,应尽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来宾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借以渲染热烈气氛,为下面各项节目的进行做好铺垫。

妙语其实很多,可以取于生活,也可取于文学作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要有针对性,要适合新郎新娘及来宾的特点,既要考虑他们的文化程度还要考虑他们的生活习惯等。

一次,一位当司仪的给一对有文学修养的青年主持婚礼,典礼开始,他说了一段这样的开场白:”今天,承容沙士比亚派遣,我不远万里来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主持婚礼,感到十二分荣幸………,话音刚落来宾们开怀大笑,活跃气氛

二借题发挥

有了良好的开端,事情就成功一半,接下去在每个节目中司仪都要即兴发挥,这样才能推波助澜,使婚礼气氛益趋活泼。

有一次,结婚的小两口,一位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一位是学历史,参加婚礼的大部分都是新闻工作记者,司仪也是临时客串的记者,他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现场发挥: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引来现场嘉宾的一片掌声。

另外还见过这样的一位司,当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时,他发现新娘的名字中有燕字,正好与新郎的名”英”字能匹配,于是,他索性吟诗一首:爆竹声中比翼,莺歌燕舞紧相随,四化征程互勉励,双双捷得捷报日顿时会场掌声一片

总之,在婚礼中,林场借题发挥的机会很多,只要注意寻找便可捕捉到

三幽默风趣意味深长

既要逗趣,又要耐人寻味,这是司仪语言的主要特点,但幽默不等于无聊地插科打诨,更不等于庸俗地耍贫嘴。所以司仪的语言要含蓄、文雅,切记低级趣味。有口无才的司仪,都长于幽默携勇的语言取代低级、无聊的玩笑,使婚礼在欢声笑语中充满高尚情趣。

四婚礼司仪的地域文化

下面是一位在《东方家庭》上发表的文章片段:

俗话说五里不通风,十里不同俗,如果将这句话用在当代婚礼上,特别是婚礼司仪方面,就在合适不过,开封是一个历史文化非常厚重的古城,那里的司仪提前半个月,就开始为新人忙前忙后,做的非常周密。到了当天,一大早安排乐队、布置花车、人员分工。出发前手拿喇叭从头到尾喊前喊后,十分卖力,可是唯一有一点不适应的是他们还多以开封本地话主持,而且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表演状态,新人并不搭话,也不突出,很容易喧宾夺主。

洛阳是中原婚礼司仪发源地,但由于发展过快,使得市面有些混乱,使得大部分优秀司仪的价位也跟着往下走,婚礼上,洛阳当地习惯先请父母,因为父母最大,而且一上就是男女双方父母,然后在证婚人。

但是,在郑州如果这样做,就要引起新人以及嘉宾的不满了,因为没有通过证婚人的证明怎么是合法夫妻?没有主婚人的祝福,又怎么能开始正式的婚礼仪式呢?所以,一个城市的司仪到令外一个城市做,一定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经验,不能死背一条台词

5 婚礼现场如何调整心情 婚礼现场超紧张怎么办

婚礼当天最累的是新人、最忙的是新人、最容易出错的也是新人。忙、累都是快乐,但碰坏杯子、忘记道具、讲话冷场不免给喜庆的日子带来一丝遗憾。针对种种婚礼中可能遇到的小问题、大麻烦,久久结婚网我支招让你速成天衣无缝、八面玲珑的完美新娘。

婚礼现场超紧张怎么办

尴尬一:遗忘道具

服装、饰品、甚至捧花、抛花,这些物品随时可能在百般忙碌中不知所踪。虽然新娘身边有伴娘和婚庆公司的服务人员,但繁杂的人员流动往往造成管理不细、分工不明,如何防止财产、道具丢失、遗忘?

确认清单必不可少

事先确定婚礼当日需用物品清单,由专人负责保管。这个人员必须负责在婚宴每个环节之前、之后,针对需要的物品和已用的物品,仔细检查。而对于新人来说,婚礼不是赶集,不需要慌慌张张、忙忙,从容应对才能避免忙中出漏。

重要物品备份

为了避免偶尔发生的疏忽与遗漏,可以将重要的物品在婚宴现场进行备份,婚礼结束后收回即可。

司仪、伴郎、伴娘通力合作

如果等仪式开始或者环节进行时才发现忘记了必要的物品,必须立刻请身边的伴郎、伴娘或者司仪帮忙,及时对环节做出改变,以免出了洋相。

尴尬二:现场意外事故

切蛋糕、倒香槟是婚礼的常见仪式,象征着新郎新娘甜蜜醉人生活的开始,但如果不小心碰坏蛋糕、倒翻香槟,人人心里都有一丝不快。

应对婚礼各个环节中出现的意外,及早预防、灵活应变才能化险为夷。

首先,新人要熟悉婚礼的各个环节和仪式。对于感觉有困难的环节,甚至可以事先进行练习;

其次,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新人要对可能出现的状况了然于心,同时不必把仪式的寓意太放在心上,婚礼本身就是幸福的开始,仪式上的意外就像婚后的小矛盾,应该携手克服;

第三,对可能出现意外的环节做应急准备,如备用蛋糕(甚至可以用道具蛋糕)、将香槟塔逐一固定、实现预点每根蜡烛等等;

第四,挑选有经验的司仪。好的司仪能够让意外变成惊喜,把事故变成美谈,司仪经历的场合越多就越能控制场面、调动气氛。

尴尬三:词不达意紧张冷场

在人生的大日子里,即使准备再充分,也很难做到临场不乱、泰然自若。一旦站到婚礼的舞台上,热闹的气氛直让人感到心脏剧烈跳动,手脚开始不住颤抖,思维陷入一片混乱。特别是当几百双眼睛注视你时,事先背好的说词早忘得一干二净了。

其实在结婚当天新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所紧张,只要大家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计划好自己要做的事情就不会有所差错,在这里我衷心的祝福各位新人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

朝鲜族婚礼

中国的朝鲜族是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陆续从邻国朝鲜迁来。在吉林省延边和东北各地定居。由于历史上朝鲜族和汉族长期友好往来,所以朝鲜族的风俗习惯,除保持了原有的文化传统外,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甚至在婚俗方面汉族有些早巳废止了的婚俗,在朝鲜族近代婚俗中仍然保留着。如汉族原来实行的“六礼”习俗,在朝鲜族中常常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严格认真地执行。

朝鲜族十分重视人生仪礼中的冠、婚、丧、葬四大仪礼。青年男女只有举行过冠笄之礼后,才可以选择配偶。托媒说亲也严格按纳彩、问名、纳吉、纳币(纳征)、请期、亲迎六礼程序进行。亲迎时的仪礼先在女家举行。

朝鲜族举行婚礼时,新郎要身穿礼服,接受嘱咐,辞别父母,亲自骑马到女方家去迎亲。一路上,有一位手捧双雁的“雁使”,走在迎亲队伍的最前边。迎亲者到了新娘家,要举行一系列仪式。其中有一项仪式是在“新郎房”前举行的。

通往“新郎房”的路上铺着毯子,伴郎交给新郎一把系有白绸子的扇子,雁夫将木雁放在毯子上,要求新郎用扇子把木雁推向台阶。如果不小心推翻了木雁,就会受到人们的讥笑。朝鲜族的推雁仪式和六礼习俗一样,是一种古俗。它用象征仪式,祝新郎新娘像大雁一样白头偕老。

中国朝鲜族中向来有“南婚北丧”的说法。南,指“南道人”。即从朝鲜南部迁来的人;北,指“北道人”,即从朝鲜北方迁来的人。南道人多居住在中国的辽宁省和黑龙江一带,北道人多居住在吉林省延边一带。南婚,是指南送人注重婚礼,仪式繁杂而隆重。现在朝鲜族婚礼中,女嫁男娶同时进行。但在过去则不然。在男道人的婚裕中,新郎要先嫁到新娘家,等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把新娘娶回家。朝鲜语称这种婚份为“罕孔纳得里”《三国志)载:“高句丽人,其俗做婚姻,言语已定,女家做小屋于大屋后,名‘婚室’。昏暮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傍顿钱帛。至生子已大,乃将妇归家。”这就是说,“罕孔纳得里”是一种“两次婚”婚俗。即先过“从妻居”生活,后过“从夫居”生活。但它和云南省布朗族的“两次婚”不同。布朗族的两次婚,是古老的“不落夫家”习俗的一种表现,即婚礼后新娘返回母家长期居住,等过了几年或生了第一个孩子后再回婆家居住,回来时要举行婚礼。而朝鲜族的“罕孔纳得里”则是“从妻居”和“从夫居”婚俗的一种复合形式。

“罕孔纳得里”婚礼要举行两次。

第一次是“男家嫁儿,女家迎婿”。婚礼主要在女方家举行。届时新郎穿礼服骑马前往女家,下马后在临时安排的婚室休息。举行婚礼时,新郎脚踏凉席步入礼厅,新娘则由她的哥哥抱入礼厅。新郎新娘会齐后,互相对拜。婚后第三天,新郎返回自己家中。过半个月,新娘家派人将新郎接回,从此长期和妻子生活。

第二次是过几个月或一年之后,新郎要把新娘娶回家去。这次只设大席而不举行婚礼。新娘拜见公婆、叔母及大小叔姑、从此常住婆家。

中国的朝鲜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婚礼礼节往往十分烦琐。定婚时,双方父母在女家见面,相互发表意见。最后由双方父母确定婚姻关系。否则不管青年男女之间关系多好,也不于承认。定婚后,接着举行“小婚礼”。男家准备丰盛的食品,并带着送给未来儿媳妇的衣物到女家。女方家也准备食物招待。男女双方的近亲们都欢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在这种场合,双方父母都要对自己的子女说些谦虚的话。如女方父母说:“我家的姑娘还小,不懂事,今后就拜托你们了。”男方父母则在女方父母面前发誓,要好好照顾儿媳妇。在这样的小婚礼上,双方父母高兴地确定婚礼日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5963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