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为何这么讨厌刘兰芝?

《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为何这么讨厌刘兰芝?,第1张

‍‍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不能生育,焦仲卿在调节矛盾时说「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我想就是替刘兰芝进行辩护,意思是嫁过来时间还短,未必是不能生育,希望母亲不要着急。而后面刘兰芝有说「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则表明刘兰芝嫁过来时间不短了。因无子而被休是极有可能的,比如在另一首诗《上山采蘼芜》中表现的就是这种情况: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诗中说「新人不如故」,可仍要被休,便是因为无子。这从题目中「蘼芜」可以看出,因为古人相信蘼芜可使妇人多子,主人公被休后,去采蘼芜,自然是因为自己无子。而刘兰芝最终死于焦刘两家的压力,另一个罪魁祸首焦仲卿殉情,老百姓看不到真相,也不愿意相信一个长情的读书人害死了自己的妻子。于是刘兄就成了替罪羊,所谓“暴如雷”很可能出于他对焦家弃妇的愤怒,却并非此人本性。作者的很多文字出于个人好恶的杜撰和根据一些现象脑补出来的情境,而此人很可能文化程度不高。《孔》是民歌,因此包含底层民众的噫测和偏见,这很正常。

‍‍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在兄长的劝逼下,假意答应了太守家的婚姻。从兰芝的角度看,“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是被逼迫的。且“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在看不到与仲卿再续前缘的希望的情况下,才“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答应下这门婚事的。随后,在太守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举行了结婚仪式后,刘兰芝却在“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投水殉情了。对于这种做法历来的评论家都是予以充分的肯定的。如唐弢在其《〈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一文中分析:“最后她哥哥说出了‘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所以‘仰头’回答,很快应允了”①。陈友冰在《谈〈孔雀东南飞〉的思想价值》一文中则认为:“兰芝认清了这个社会环境滋长出来的封建家长宗法制度,她如再嫁,无非是从这一‘焦’家改到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059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