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现存的《孙膑兵法》由出土的竹简整理而成,分上下两编共三十篇。学术界认为上编是在孙膑著作和言论的基础上由其弟子辑录、整理而成;下编在内容上虽与上编类似,但在编撰体例上存在不同,是否为孙膑及其弟子所著尚无充分的证据。
当齐国使者出使至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时,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齐国使者,用言辞打动了他。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逃奔到齐国的孙膑得到了田忌的赏识,于是他寄居于田忌门下担任门客。 田忌赛马 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作为赌注。孙膑发现比赛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建议田忌加大赌注,并且向他保证必能取胜。田忌于是与齐威王和诸公子设千金作为赌注,比试赛马。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替换上等马,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赛,首场大败;随后孙膑又让田忌用上等马替换中等马、中等马替换下等马,分别与齐威王的中等马及下等马比赛。
孙膑说:“将军最好不要解除武装返回齐国,而是让那些疲惫老弱的士兵来把守住主地(今山东省淄博市西南)。主地的道路狭窄,车辆只能依次通行,碰撞摩擦而过。如果让那些疲惫老弱的士兵把守住主地,定能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以百当千。然后将军背靠泰山,左有济水,右有高唐,辎重可直达高宛(今山东省桓台县境内),只需轻车战马就可以直冲齐国首都临淄的雍门。如此,齐国的大权就可以由将军掌握决定了,那时候邹忌必定出逃,否则将军有可能不能安全的返回齐国。”但田忌没有听从孙膑的劝告。
重庆建川博物馆还是在重庆当地蛮受欢迎的一个博物馆,很多朋友都很喜欢这里,本篇小编要跟大家说一说关于这个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快来看看吧。
重庆建川博物馆开放时间:6月份开馆
重庆建川博物馆地点:重庆建川博物馆位于谢家湾付家沟片区
重庆建川博物馆简介
重庆建川博物馆位于谢家湾付家沟片区,是一个由24个防空洞打造的8个博物馆组成的博物馆聚落。包括兵器发展史博物馆、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旧址(汉阳兵工厂)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重庆故事博物馆、民间祈福文化博物馆、中国_文化博物馆、票证生活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8个主题博物馆。
重庆建川博物馆所在的位置现存有51个防空洞。这里是洋务运动时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西迁重庆时的旧址,也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一兵工厂的所在地。
因此,重庆建川博物馆特别设置了兵工署第一工厂旧址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由三个防空洞组成,洞洞相通。布展的众多展品中,包括不少“汉阳造”步枪。博物馆通过实景还原,展示了重庆在抗战时期制造兵器的场景。
在重庆建川博物馆,随处可见重庆元素。尤其是在重庆故事博物馆,老重庆的一些街市场景、招牌老店,都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重现。
重庆建川博物馆展出的主题内容很丰富,既有抗战文化、兵工文化,又有重庆故事、民间文化等。这些文化之间,既有冲突性,又有互补性,丰富了参观者的观感。
已经完成布展的中国_文化博物馆,整体色调都以金色和红色为主。初入展厅,映入眼帘的便是红墙上各种字体的金色“喜”字,天花板上则是一张张泛黄的老结婚照,给人一种喜庆的氛围。
各个时代的结婚照是展厅当中的一大亮点。在博物馆的出口处,特意摆放着一面金婚照片墙,上面已经展示了不少金婚夫妇身着婚服的照片。樊建川说,他还会继续征集金婚照,填满这面墙。
票证生活博物馆展示的物件,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满满的回忆。展出的上万张真实票证,除了常见的粮油票、肉票、布票之外,还有自行车票、尿壶票等。
藏宝贝有60件国家一级文物
据了解,重庆建川博物馆将要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了毛泽东在1937年颁布的红军改编成八路军的改编令;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七周年而制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彩瓷墨盒;129师司令部作战参谋、冀南军区参谋长陈明义的工作笔记本
有不少国家一级文物也与重庆有关。比如,博物馆将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冯玉祥的花盆,就是1939年8月冯玉祥在重庆亲手用泥塑的一个花盆,然后拿到在歌乐山的瓦罐厂去烧制,并在花盆上烧刻了“胜利第一”几个大字。
丰子恺的代表画作——《胜利之夜》描绘了日本宣布投降的那天晚上重庆的一个画面:因为防空管制取消,可以开灯了,爸爸把娃娃抱起,去摸那个灯泡,一家人欢呼,象征抗战胜利。
文 图 大觉
这是一个特立独行而匪夷所思的人的故事,发生地是罗永浩的故乡延边。
当年,在金镇庆总长创办的大学开校及入学典礼上,州委领导莅临祝贺,其中包括州委副书记罗家珍。
多年以后,他的儿子罗永浩以一个理想主义的创业故事被广为熟知并受到追捧。
1、以为是屌丝,没想到竟这么牛逼!
他不是富豪,只是一个游走于世界的平民,却创造了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看了延边科技大学创办人金镇庆总长的评传《真爱无疆》后,情绪是,牛逼!竟比老罗牛逼!
我曾与这所大学一墙之隔。却对这所学校无感,因为建筑与环境远远看起来远不如的以首尔知名住宅为样板克隆的小区逼格高,因此近在咫尺却不屑一顾。
以为是职高,即使是大学也是屌丝大学,延边地处边陲与朝鲜接壤,属五线城市,会有多少人才?又不是省会。
但在雨天或者烈日炎炎时,我有点小羡慕,感觉这里的学生好幸福,避免了风吹日晒。
因为建筑有特色,学区所有的建筑,均由红砖砌成的回廊连接,回廊近2公里,蜿蜒交错如迷宫,长廊四通八达,通往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 甚至还能走到金总长几十平方的家。
空中俯瞰地处高地的校区,如科幻**里的飞船登陆设施。当年火葬场火化炉的烟冲烟囱早已经爬满青藤,远远的,凉飕飕,诡异矗立。
延边科技大学是国内第一家由外资兴建的大学,本科四年,实行全学分制和三学期制(春季、夏季和秋季)。
来自10多个国家的260多名教职员工和他们的家属工500多外籍人士,在这里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着。
来这里教书的人多是在美国、德国、英国、韩国国等取得博士学位的精英中的佼佼者,而领取的工资不过是基本生活费,因此,他们实际是志愿者,甘愿“做学生的朋友,视学生为自己的儿女”。
这里没有其他大学那样的退休离职的不安全感,只要你想干,能干的,就可以不受年龄限制的继续工作,因此教授们的中间产生了这样流行语:“我们延科大,退休那天就是上天堂的那天。”
2、公共墓地的神话
延边科技大学原址是延吉老火葬场,昔日火化炉改造成今天的学校教堂。
本是忌讳之地的地方,选择在这里建校并非迫不得已。
当年,政府最先给延科大的校址是离市中心约两公里地方,后面就是延吉河,交通便利,前后开阔,一马平川,风水上佳。可是却被金镇庆摇头给否了,婉拒。
好端端的农田干嘛要毁呢,不能破坏农田,这便是他拒绝的理由。
他固执,继续勘察,且特别偏好地势高的地方。学校嘛,就要视野开阔,空气好,还要安静。
几经周折,发现了新大陆。但陪同人员众口一词大摇其头。因为那是公共墓地!不仅是公共墓地,还是火葬场,又是处死死刑犯的刑场!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城。
墓地怎么了?人死了,最后的归宿不就是风水宝地吗?
在公共墓地的制高点,俯瞰山脚,金镇庆欣喜万分。这就是建校的地方!。
站在这里俯瞰整个城市,市区尽收眼底。大学就坐落在视野开阔的地方,才能让学生心怀梦想,放眼世界。
站在荒凉的高坡上,他眼前仿佛依然矗立着雄伟壮观的大学教学楼,耳畔仿佛想起未来的时代栋梁,年轻学子生机勃勃的呐喊
公共墓地的神话从此拉开了序幕。
3、靠夫人收废品建成的民俗博物馆
到延科大,我喜欢看走廊里摆放的各种民俗品。
这里有昔日老爷爷用的背架、锄头、烟嘴儿,有老奶奶用的手炉,木盆、木柜、坛坛罐罐、淘米盆,有大妈大神用过的织布机、熨斗、屏风、梳妆台。
早年延边人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这些都是当年金镇庆夫人朴玉姬走街串巷、早出晚归、跟收破烂似的收集购买的。
金玉姬从前一直生活在美国,94年来到延边后本想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教美术,但学校没有美术系。如果就此打发日子,也莫免太早,很苦闷。
直到有一天,金总长打电话说:“我派拍你个差事吧。”
“什么差事啊?”
“延边正刮着住楼房的风呢?”
金总长有点喜不自胜,你想,搬到楼房还能用旧家具吗?老古董都要扔掉吧?可是他们要扔的东西会有不少值钱的民俗用品。你何不趁这个机会收集收集怎么样?
但学校财政有点紧,购买民俗用品的经费就从你生活费中挤吧。
自此,朴玉姬就像个收废品的。走遍了延边每个角落, 风尘朴朴朝出晚归,最后收集到的物品竟然达到数千件,后来延边大学建立图书馆,他们还捐赠了一部分。
但博物馆不是**院,没人会频频光顾,而过来人大多都是有目的的。要么研究关注一次,也许就不会再来了。
如果学校花巨款建一家博物馆,说不定成为甩不掉的包袱,没人光顾,有什么意义呢?
朴玉姬苦苦思索多日茅塞顿开。
一个崭新的博物馆模式让人拍案叫绝!她利用师生每天来来往往走多次的走廊摆放展品,这样就不用另找场所,也不用聘用专门的管理人员,不用花钱又能收到教育效果的最佳方法。
20年来,学校建筑了连在一起共计17公里的回廊,摆放展品,来学校的,不想看也来看,而且一看就是四年。
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是它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每逢放假过后,就有不少同学主动拿了一两件民族用品,使走廊博物馆的展品越来越丰富。
过去显得那么漫长的走廊,因为有民俗品相伴而变得饶有兴趣,一下变短了。
当年,朴玉姬女士走街串巷淘宝时,国内民间收藏还处在萌芽期,大觉却只知集邮不知“破烂”的价值,如果有金总长的远见卓识,我就成了马未都、樊建川、王世襄。起码,当年家里的老物件不会轻易当废品丢掉。
今天,因风水和管理问题,我已卖掉了这里的房子,但仍留恋隔壁这所大学,一有时间,仍会来这里去回廊逛逛。在延边值得反复逛的地方,也就这了。
金镇庆简介:
1935年9月16日
出生于韩国庆南宜宁郡
1960-1963年
考入英国克林夫大学院
1974年10月23日
与朴玉姬结婚
1974年10月23日
在美国柏里恩基督教学院攻读博士,并以《孔子哲学的社会学研究》取得博士学位
1976年
举家迁移美国佛罗里达州
1986年
首次访问中国
1992年9月16
就任为延边科技大学技术大学总长
2001年3月1日
被任为平壤信息科学技术大学总长。
2011年8月25日
获得朝鲜政府颁发平壤名誉市民证书及教育学名誉博士证书。
斑驳生锈的刀鞘,闪着寒光的刺刀、指挥刀,狰狞丑陋的防毒面具,冰冷坚硬的钢盔,上面还有一个个被洞穿的枪眼,残破褴褛的血衣,成堆成捆的、报纸、书籍、传单、布告、战时良民证、选票,质脆且泛黄,还有各种军用器皿:水壶、碗、饭盒、挂盘、望远镜、披帘帽、救护包、徽章、证书、货币,甚至烟盒、烟标、信函、邮票、结婚证、收据、扇子、弹壳、皮带扣、留声机、花瓶、笔筒、陶罐、床帷子、戒指、日本造彩瓷地球仪、协和牌蜡笔……
在常人看来,这是只有博物馆才有的景观,但这是樊建川2003年时的家。
在樊建川家里有这样一个黑乎乎的生铁做成的东西,它弯曲的样子很像是农民打水用的辘轳井的摇把。当手放在这个东西的把手上,立刻就会响起一种奇怪的声音。这声音从老式的黑白**上听见过,早已遥远得失真了。这是一只日本军队的警报器。它是那场血腥战争的序曲,那个声音之后,中国历史上演了最惨痛最惊心动魄的一幕。
每一件收藏品背后都有一串串故事,惊心动魄,刀光剑影,血泪交迸。
——姬力
勿忘过往,开拓明天
历史,一直是一个厚重的话题,不是指史料文物的厚重,更是人们心情的厚重。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纤绳在一代人有一代人手中传递,然后,勒进那些稚嫩的肩膀,拉动着历史之船,向前,向前……
和风拂面的春日,我校志愿工作服务站和思政部共同组织了建川博物馆的主题参观活动,让我们这群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得以有机会重温历史。
驱车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建川博物馆。站在建川博物馆的正门口,虽然不似想象中那般气势恢宏,却也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势,令人忘记了嬉笑追打,以郑重之心、肃穆之情倾听历史的声音。
建川博物馆多是展现近代历史,尤其是以二战前后的历史为主。
远离了金戈铁马的战场,黯淡了刀光剑影的锋芒,远逝了马嘶鼓鸣的砍杀,吹散了狼烟滚滚的尘埃。那曾经惊天动地的抗争,已化为无声的图像,化为冰冷的文字,定格于展览窗口中,融化于残剑折戟中,静静的呈现于我们的眼前,重现着历史的恢宏和残忍。一遭走过,就仿佛经历了那一段艰苦的岁月,体验了那如火如荼的抗争。
我想,不论哪一个民族,定然都有过那么一段血和泪融成的不堪回首的过往。在危难面前,那些奋起抗争、众志成城的民族一举击溃了来犯的敌人,逐渐崛起、强大,载入了历史的华章。而那些畏惧不前、临难自保的民族,怕早已销声匿迹,被历史所遗忘。
在中流砥柱馆,在川军抗战馆,在飞虎奇兵馆……一张张定格了那时的艰苦环境,一段段文字诉说了那时的不屈抗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从来都不缺乏英雄,正是有了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有了这些柔韧坚强的女子,那刻板而又艰涩的历史才变得如此鲜活,如此生机勃勃。岁月苍老了他们的容颜,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群雕广场,200多位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群体形象昂首挺立于天地之间,纵贯九州,气宇轩昂,仿佛建立了历史的他们,仍然守护在他们曾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
曾几何时,我们也进入了历史的画卷中。依然记得那一日的天旋地转,记得那惊天动地的哭喊,眨眼间,天翻地覆,生命的家园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高楼大厦夷为平地,鲜活的生命在废墟之中残喘。那里有母亲,有孩子,有丈夫,有妻子,有鹤发童颜的老夫妻,也有刚刚步入结婚殿堂的新人……在汶川地震馆的展区中,生命从未向那时那样脆弱,也从未向那时那样顽强。生的意志支持者灾民奋力自救,也为搜救人员赢来了时间。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不断的上演着,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多难兴邦,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再一次展现了民族的力量,向世界宣告着,灾难压不垮我们,更打不倒我们!
澎湃的热血在静心池边得以沉淀。历史不仅是要向我们展示它曾经的艰难困苦,更是要我们在这幸福的时代铭记先辈们曾经的苦难,勿忘过往,开拓明天!
——彭清容
民族魂
——参观建川博物馆有感
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年,有苏武牧羊铸就的一心向国,有岳飞练就的岳家军,有谭嗣同在菜市口从容慷慨唤醒国人觉醒……代代华夏儿女以生命铸就了我们的民族魂。
在那个战火遍地的年代,那个死亡的阴霾不散的年代,那个华夏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一代代的中国人用血肉之躯抵挡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已成为繁华的都市,滚滚长江带走了南京30万不安的灵魂,徒留江河呜咽。血染九州,遍地的殷红谱写了历史的颂歌。
在抗日救亡中,大多数的人牺牲后没能留下一个名字,他们心甘情愿的做了历史的尘埃,但是就是有他们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繁荣安定。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唯一的念头就是:保家卫国。那个年代没有地域差别,有的只是一颗爱国心、一份救国意。
历史转个弯,我仿佛又回到了2008年。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年,中国让世界见识到何谓众志成城,何谓大爱无疆。那些感动了13亿的人,那些动容了世界的故事在眼前一次次的回放,那幅稚嫩的蜡笔画你看到它后面曾经的笑容了吗?大灾面前,平民、总理、主席还有千千万万个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在这场灾难中我们还看到生命的不屈,生命的奇迹不断上演。
汶川,别哭
请允许我跪在你的身旁
用生命之吻
对你做最有效的人工呼吸
总理,别哭
请允许我递上一盒润喉片
润润你沙哑的喉咙
雪灾、洪灾、旱灾、水灾
多少灾难,我们都从死亡地带闯出
多少年来,我们都用龙的精神
在大地残酷的夹缝中求生存
四川别哭
都江堰别哭
北川别哭
茂县别哭
中国别哭
哪里有死亡
哪里就有迎风而长的生命!
网络上流传的故事、诗歌,曾经见证了这个古老民族在灾难中的意志。我们相信:多难兴邦。每次灾难都市以进步作为补偿,而我也愿意相信,中华民族积淀了五千年的民族魂将更加坚强。
民族魂,不衰!民族魂,将引领我们走下去。
-----杨肖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当坐上返校的班车时,我们这一次的外地实地考察—参观民间最大的私人博物馆建川博物馆也就结束了,回想这一天的参观,感想还是很多…清晨,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期盼已久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比馆由樊建川先生创建,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安仁古镇,已建成抗战,红色年代,汶川大地震,民俗四大系列十三座博物馆,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
第一站是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抗战系列,在这里,我们参观了中流砥柱馆,顾名思义,中流砥柱馆所展示的是一些关于人民顽强抗战的文物,一根高达十来米的红色柱子笔直地立在馆中央,标志着比馆的意义,凸显了此馆的特征,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参观了不屈战俘馆,陈列的是一些当时在抗日战争中,面对日本的侵略,仍面不改色,誓死捍卫祖国尊严的人物塑像及画面。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在日本军手拿刺刀,另一只手拍自己肩膀,并且满脸凶神恶煞的情况下,他仍然可以面不改色,一点也不害怕,极力无言地反抗;还有一个十五岁的小男孩,在其他俘虏都倒下的时候,他还可以笔直挺立地站着中国军人的姿势,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这些俘虏,她们受尽了屈辱与折磨,更多的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可是,她们依然不屈不挠,致死都还维护着祖国的尊严,国人的精神面貌,这是多么地感人啊!在对日本的愤怒中,走出了不屈战俘馆,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个小湖,这是一个死湖,水面是很平静的,导游说这座湖是专门用来平静参观完不屈战俘馆后人们愤愤不平的心。后来,我们还参观了国防兵器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川军抗战馆,这些馆都真实全面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卫国战争,参观以后不禁让我对那些在战争种牺牲的,伤残的,做出过贡献的国人肃然起敬。
第二站是红色年代系列。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一个两边高高的围墙,围墙上放着各种各样的钟的巷道。原来,这里已经是红色年代章、钟、印馆。在这里,映入眼帘的最多的便是毛主席的头像。无论是那些壁画还是徽章,都是毛主席的头像,连同红色年代瓷器陈列馆和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馆,那些瓷器之类的,均是毛主席的头像。这几个馆,真实再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说明了那时大家对毛主席的崇拜,以至于床尾也印着毛主席,用来监督,暗示自己要向毛主席学习,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我们的人民是多么的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是多么地高!
第三站便是民俗系列。这里,三寸金莲文物陈列馆和老公馆家具陈列馆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百年变革。一双双三寸绣花鞋,不禁让我们想起以前女人的悲哀,一个女孩生下来不久便要在正在发育的脚上裹上绷带,让脚不能再长,其结果必然是脚严重变形,而且相当痛苦,那时,大脚女人是很没有地位的。再看看现在,男女平等,女人再也不用裹脚,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多好呀!不过那些小脚女人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益的刺绣,也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她们也是中华民族不可缺的一部分。所以,为了族魂,我们收藏传统。
第四站,也是本次参观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距今最近的一站,地震系列。那里,地震似镜,映出一个对灾情反应快速的政府,一个以开放姿态反对灾难的国家,一个与中国同舟共济的世界,汶川大地震博物馆收集了地震中各种被砸坏了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代表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地震撼天动地,人性,撼天动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刚强撼天动地。这里展现了灾难,是为了让我们吸取经验,为了未来的平安!
参观完了,我们在蒙蒙细雨中离开了!留下的不仅仅只是脚印,很多的是对中华民族英雄们的深深敬意与对死去国民的哀悼!
------罗蔡玲
嗨,你好,那段历史
我出生于1989年,一个太平盛世的时代。我的二十年与历史长河中如微尘一粒。所以对于祖国曾经的劫难与复兴都略感生疏。
有幸于2010年4月25日跟随学校政治部到建川博物馆进行参观。尽管只是跟随导游匆匆一瞥,却感慨万千。从参观一开始到结束,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和内心的情感都丰富无比。
有过骄傲:
“眼因多流泪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沧桑”,中国,这条东方的巨龙委实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在参观红色战争系列馆时,我们看到在日军的铁蹄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但我们用小米加步枪,用磕掷出去才能爆炸的手雷,用因钢铁缺乏而用陶泥烧制的头盔,还有笨拙的大刀,打败了那个装备先进不可一世的强盗。我们骄傲啊,骄傲于我们有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毛 席,有英明神武决策的中国***率领我们脱离水生火热,有铁骨铮铮的中国军民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地拯救苍生于风口浪尖之上。
有过愤恨:
曾听闻过战争的残忍,却不曾料到如此令人发指。原来,赵一曼受的酷刑中有电击,她死去的时候已经被烧得半焦,她还是一位母亲,临死前曾给儿子写过那样一封让人心酸的信。原来,侵华日军进行杀戮时表情不仅仅是残忍,更多的是狰狞与猥亵:他们活埋手无寸铁的民众,或当取乐的射击活靶子抑或是生物细菌的实验品,他们虐待战俘,更为不齿的是将中国妇女当作慰 妇,摧残身心。浏览了一下观众留言的小册子,对于那群衣冠禽兽我们都饱含了难以自持的愤懑。
也有过“惊”:
惊讶于二战期间美国飞虎奇兵的军装放于当下依然潮流无比,惊叹于那个美国士兵在中国于女友失散后终生未娶,也惊异于三寸金莲馆里的金莲鞋如此的短小精美。
还有过不忍:
地震纪念馆的参观被放到了最后,虽然此馆尚未完全竣工,但就目前呈现于馆中的物品仍能对2008年的地震可见一斑。
还未进馆,便见到了传闻中的猪坚强。可以说,这是参观此馆时唯一有笑声的一个环节,此后便一直是沉寂。仔细一点会发现我们参观时显得步履匆匆,不是因为漫不经心,也非敷衍了事,只是一切都让我们像回到了那个夏天,那个夏天,我们正独占鳌头五月天,却痛不欲生。在救灾中牺牲军人的血衣、遗物,还有失事飞机的残骸……
不想看了,不忍看了。唯想记得,我们是铁质的蒲公英。
记得有人评价我们这一代人缺少历史厚重感,是去政治化的一代,将无所作为。请将这样的词句收回。我们不曾忘记历史,也并非无能。或许,我们没有一代代伟人的雄才伟略,但至少我们懂得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至少我们秉承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仰做人。
嗨,你好,那段历史,和你打了一个照面,亲切了很多。你已渐行渐远,但请放心,对于你,我们不会忘,也不敢忘。
--- -
杨文宏
学号:200808020118
院系:商学院市场营销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
对于建川博物馆,我的态度是矛盾的,用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说,叫“纠结”。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因为它让我那么亲近的感受历史,触摸历史,体会历史演绎的兴衰成败。而我又是如此的怕它,历史太厚重,那一段段不堪回首却又无法抹去的史实,压着我,让我透不气来。时间,可以洗刷记忆,洗刷感情,却永远不能洗刷事实。
2010年4月25日,作为理工大学思想政治课题参观的服务人员,我有幸参加建川博物馆的参观活动。早就久闻大名,此次能亲自前往,自是十分激动。到达博物馆群,天空忽然飘起小雨。这样的天气,跟今天的主题很符,毕竟,这是一次沉重的旅行。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红色年代章·钟印馆”“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不屈战俘馆”“飞虎奇兵馆”“国防兵器馆”“川军抗战馆”“红色年代瓷器陈列馆”“三寸金莲馆”“汶川大地震馆”“红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陈列馆”。每个馆的内容我就不一一说了,说起来恐怕十篇纸也记录不完。况且,历史的内容哪是几句话,几个字就能表达的。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才能了解。
这里,我想说的只是一些令我难忘的细节和片段。
首先,是博物馆群的布局和设计。建川博物馆聚落建在大邑县一个古镇旁。周围没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没有大型现代化工业基地。是一个清净的地方。这正好符合了博物馆的气质“博物明志,宁静致远”。让我能如此清晰的嗅到历史的味道。还有一个是中流砥柱馆的地面,有黄铜铺就而成。导游解释道,之所以用黄铜做地面,越磨越亮,暗示着“历史越来越清晰,公正的展现。”诸如此类的设计还有很多,例如“不屈战俘馆”出口处的静心湖,“三寸金莲馆”凹凸不平的地面等等,每一处均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令人惊叹。
其次,我想说说“汶川大地震馆”。这个馆是我最想去,也是我最怕去的。如果说抗战,红色年代离我们太远,感触不深刻,那么汶川大地震给我的就是刻骨铭心的记忆,特别是在我们这些80,90后的心中。我现在仍然无法找到一个词形容我在看到那些曾经出现在抗震救灾现场中的东西时的感受。它们就那么近,那么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脑海里不断闪现当初只在电视上看到的情景。当初我是多么渴望能前往汶川,参与救灾活动,现在它们就摆在我面前,我却有些怕了·····这种震撼,无法用言语形容。我看到那些在废墟中找到的书包,和杂物。看到那辆曾载过“亡妻”的摩托车······如今,他们只是静静的陈列在博物馆里,但它们的曾今,却是如此的悲壮,惊天地,泣鬼神。心痛,悲伤,震撼。也许我能表达的只有这些。因为任何言语在这些东西面前都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
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慨,只愿,天下平安。
------苏靖
建川博物馆观感
今年生日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建川博物馆,一个期待了很久的地方,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见到了它。那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一下车见到的“中流砥柱”四个金色的大字,让我有一种肃穆的感觉。是的,中流砥柱,是对革命先烈,壮士英雄一种最高的称谓。当然,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不仅要作社会的中流砥柱,还要做自己亲人,朋友,爱人的中流砥柱,一个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
然后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战俘馆”。那一具具堆砌的中国人民的尸体,不仅是尸体,也堆砌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耻辱。但伟大的中国人民不是永远怀着仇恨,而是以一种最为崇高的姿态“以德报怨”来对待伤害过我们的侵略者。当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日本侵略者遣返回国的时候,中国人表现出一种崇高的民族气节:不仅为他们提供各种生活所需物资还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我想,那时的日本侵略者心中涌起的必定是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这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伟大之所在!
还有就是“汶川大地震物资收藏馆”在馆外,我们见到了“猪坚强”一只极具生命力的猪,如今在政府的照顾之下已经长得相当“结实”!
当然,一入馆,伤感就颇多了。作为一个四川人,我深切的体会到四川人民经历了怎样的悲壮和灾难。“国旗为平民降,汽笛为逝者鸣,蜡烛为同胞燃,泪水为生灵洒。眼泪汹涌,眼光坚强。”多么深刻的感受和触动心灵的字句。
还有很多的感受埋在心里,不急于表达。比如又重新燃起了对伟大的毛主席的无限崇拜之情,对中国自古以来的伟大的女性的敬佩和崇拜之情。等等。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还增长了我多方面的知识。对我来说很有价值。
----外国语学院08日语专业熊思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