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的流域概况

椒江的流域概况,第1张

流域内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南面以雁荡山为屏,有括苍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苍山主峰米筛浪高达13824米,是浙东最高峰。椒江水系由西向东流经市区入台州湾。沿海区有椒北平原等三大平原为台州主要产粮区。

源头至上游仙居县内,永安溪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境内全长116公里。两岸支流平行排列,自南、北向主流汇集。全县地形从外向内倾斜,略向东倾。各支脉斜交、层叠,构成多级梯状平台。平台上缓丘起伏,围限成大小不等、错落相间的谷地和盆地,适宜农耕。其中下各、城关、田市、横溪等4个河谷平原面积较大。其河谷底部大多在海拔100米以下,地面略有起伏,是本县水稻和经济作物的重要地区。丘陵山地多由火山岩和碎屑岩组成,全为中生代和新生代产物。受构造运动的影响,断裂和节理较为发育,相变强烈,岩性复杂。在漫长的地壳演变中,形成多变的山岳景观。奇峰幽洞,比比皆是。著名的仙居八景:“南峰钓艇”、“东岭晓钟”、“石龙霖雨”、“水帘瀑布”、“景星望月”、“锦凤冲霄”、“麻姑积雪”、“苍岭丹枫”,各领风姿,令人神往,骚人墨客,游迹遍至。清翰林院编修潘耒记道:“天台深幽,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72C°,1月份平均气温为56C°,7月份平均气温为285C°。由于地形复杂,位置不同,各地气温略有差异。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3768毫米,呈双峰型分布,前峰为梅雨,后峰为秋雨。6月是全年降水最多的月份,达233毫米;11月是全年降水最少的月份,只有759毫米。降水的空间分布也不均匀,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温暖湿润的气候,不仅有利于双季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也有利于发展茶、桑、油茶、柑桔等经济作物。但盛夏伏旱,梅雨季与台风季的暴雨以及冷空气带来的低温霜冻,对农业有严重影响。

仙居历史悠久。4000多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两岸的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着仙居人的祖先——瓯越族人。  战国时,仙居为越国领土。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鄞县回浦乡。东汉时,仙居已是国内高僧名道涉足之地,兴平元年(194)建造的“石头禅院”,遗址尚存。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仙居立县,名乐安。隋、唐间几经废置,至吴越宝正五年(930),改名永安。宋时,仙居是国内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诏改今名。

上游天台县境内,天台山脉由县西向东北蜿蜒,西南绵亘大雷山脉,形成四面环山中部较为平坦的丘陵盆地。东部最高的苍山顶海拔1113米,北部华顶山海拔1110米。始丰溪两岸河谷平原海拔50-120米。天台盆地呈三角形,低山和丘陵占全县总面积81%,河谷平原和台地占19%。溪流分属椒江、曹娥江、白溪、清溪、珠游溪5个水系。始丰溪贯穿天台盆地,全长1327公里(境内长685公里),流域面积1610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11154平方公里)。天台县,以境内天台山得名,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地处北纬28°57′02″-29°20′39″、东经120°41′24″-121°15′46″之间。东西长547公里,南北宽335公里,总面积142070平方公里。

天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适中,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168℃,降雨量1320mm,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县地处台州、宁波、绍兴、金华等四地区的交接地带,国、省道和县、乡公路纵横交错,“上三线”(上虞至三门)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天台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降水丰富、热量充足的气候特征。又因四周山体环绕,中间低平,小区域气候特征显著,带有一定的盆地气候色彩。

汉晋之际,高道葛玄、名僧昙猷先后来天台山建筑庵传法。陈隋高僧智居天台22年,建12刹,开创佛教天台宗,成为影响海内外的一代创教大师,于是天台山就成为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唐朝,僧一行抵国清寺学算编写《大衍历》;诗僧寒山子隐居天台70余年,晚年曾来苏锡一带,有《寒山集》传世。(现在,欧美等国已掀起一股寒山研究热。)最澄等90多位日本僧人来山求法,使天台山名声远播。此后,日本、高丽(朝鲜半岛)僧人来山求法礼佛者不绝于途,国清寺被日韩等国奉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宋朝,张百端开创道教紫阳仙派,后世尊为道教南宗始祖,桐柏山遂成为中国道教南宗的本山。赤城山玉京洞和灵墟、司马悔山也分别载入道书成为天下第六洞天和第十四、六十福地。禅僧济公降生于天台城关,他擅长诗文,戏佞济贫,被民间尊为“活佛”。现在,济公出生地石墙头建有济公亭,济公少年读书处赤城山建有“济公佛院”。梵宫道院既为胜境增彩添色,又使天台山获得了“佛宗道源”的美誉。天台山文化不愧为中华民族传说文化的集中体现的一个缩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一个典范。“佛国仙山”还造就了无数神奇的传说。千古流传的汉朝刘晨、阮肇采药遇仙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中游临海市境内,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浙江省第三大水系——灵江,由西向东横贯本市中间掠过。从仙居县而下永安溪,从天台县而下的始丰溪,在临海西边的版图上,成“Y”形,在永丰镇三江汇合,进入灵江。括苍山、大雷山、桐峙山等3支山脉,逶延盘踞在境内西部、南部和北部。西部有大雷、赤峰、羊岩诸山环立,海拔在700~1200米之间。中部是断陷盆地,东部为滨海平原,地势平坦。境内峰峦层叠,山丘延绵,河流阡陌纵横。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全年积温5370℃,无霜期241天,平均蒸发量12314毫米,属湿润地区。1月平均气温58℃,7月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550毫米,5~6月为梅雨季节,7~9月以晴天为主,夏秋之交台风活动较频繁。

从夏朝开始,临海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和属地演变情况。夏、商、周时,临海属瓯地,春秋时属越地;战国时属楚;秦统一六国后,属闽中郡;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为东部都尉治,属会稽郡,县治于章安,属会稽郡。公元222年,分章安北部置始平县,分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公元257年,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郡治在章安;公元323年,临海郡辖章安;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废郡,章安、始丰、宁海、乐安并入临海县,属处州,十一年(591年)移县治于大固山;公元1227年,设台州路总管府;公元1368年,台州路改为台州府,隶属浙江省。自唐至清,临海历来为台州的州、郡、路、府治所。1949年5月,临海解放,同年10月,成立台州专区,驻地在临海。1994年台州撤地设市,临海一直为台州地区行政公署驻地。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临海撤县设市。

下游黄岩区境内,东部属于温黄平原,为丰饶的鱼米之乡;西部为丘陵山地,主要山脉有括苍山支脉和北雁荡山余脉,自西向东延伸,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铅、锌及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境内百条溪流纵横,第一大川永宁江干流全长77公里。大型水利工程长潭水库设计总库容为691亿立方米,灌溉黄岩、椒江、路桥、临海、温岭5市(区)百万亩农田,解决三百多万人民生活用水。城区永宁江、南官河、西江河、东官河“一江三河”穿城而过,方山、翠屏山、松岩山众山环绕;西部山区是台州城市的后花园和生态屏障。境内大寺基森林公园总面积241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73%,长潭水库总面积42平方公里、总库容达732亿立方米。著名风景区有划岩山、黄岩大瀑布群、富山大裂谷、浙东十八潭、船山大峡谷、松岩山、黄岩石窟、九峰公园、永宁公园、院桥鉴洋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其中九峰山和松岩山旅游风景区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划岩山被评为省级风景区。

黄岩故地在夏、商、周为东瓯地,春秋战国为东瓯王国,秦代属闽中郡,汉代属回浦县、章安县、永宁县,三国、两晋至南朝属临海县,唐代上元二年(657)始设永宁县,唐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名为黄岩县,因中国道教名人王方平隐居之山顶有黄石而得名。1980年析东部以工业重镇海门为主的海门区、海门镇、大陈镇和东山公社,成立海门特区(过二年撤海门特区设椒江市)。1982-1984年,划归椒江市。198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黄岩市(县级市)。1994年12月,台州地区撤地易地设市,黄岩撤市设区(县级),所辖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路桥、金清、新桥、横街、蓬街、下梁、峰江、桐屿、黄琅、螺洋共8镇2乡划出设立路桥区,同为台州市的主体城区之一。自此,原黄岩县全境一分为三(三区:黄岩、椒江、路桥)成为台州市市区,撤市分区后的黄岩,总人口5673万,面积988平方公里。

黄岩历史悠久。自古有“小邹鲁”之美誉,史有“十八进士共一家”之盛,曾产生“南宋第一相”杜范、诗人戴复古、文史学家陶宗仪等一大批俊杰贤人。近代以来更是人才辈出,涌现了“两弹一星”功勋陈芳允、中国植物生理学创始人之一罗宗洛等8位黄岩籍“两院”院士,以及革命家、艺术家陈叔亮等。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拥有五代沙埠青瓷窑址、北宋始建瑞隆感应塔、瑞岩净土寺塔、五洞桥、孔庙等5处省级文保单位,以及委羽山中国道教“第二洞天”、佛教日本曹洞宗祖庭瑞岩寺、翠屏山朱熹讲学堂遗址等名胜古迹。博物馆馆藏文物达8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5件,拥有量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5部馆藏古籍善本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黄岩翻簧竹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盛产“黄岩蜜橘”、“东魁杨梅”驰名中外,早在1700年前的三国时代就开始种植柑橘,是世界宽皮柑橘和东魁杨梅的始祖地,获得“中国蜜橘之乡”和“中国东魁杨梅之乡”的美誉。被誉为“中国茭白之乡”、“中国紫莳药之乡”。

入海口椒江区境内,东濒大海,西接黄岩,北界临海。海域面积600平方公里,椒江水域16.89平方公里,内河水域面积59.24平方公里。椒江区域属浙东最大的温黄平原北部。地貌主要类型为沿海海积平原,占土地总面积的65%。余为低山丘陵、滩涂和海岛。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受海洋水体调节,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水丰沛,热量充裕且雨热同季,夏鲜酷暑而冬无祁寒。椒江将辖区分为椒北水系和椒南水系,有主干河道82条,总长度359.24公里。除椒江系自然河流外,平原河流大多由人工开凿而成,呈纵横经纬格局,灌溉方便,一派江南鱼米之乡景象。

椒江就有古人类居住,在山麓带从事原始渔猎生活。 先秦时期,统称越地,属闽中郡。 公元前85年,即西汉始元二年,在章安设立回浦县,同时为东部都尉治所。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此后的温州、台州、处州三府。 东汉建武(25~56)年间,改回浦县为章安县。阳嘉元年(132)农民起义军曾旌攻克章安,朝廷下令浙南各县驻兵防守,为中国历史上沿海地区始有地方驻防军队的最早记载。 章安历史上作为浙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港埠兴旺,人文荟萃。佛教文化始传入境内,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之一灌顶和尚,即为章安无碍寺出家的僧人。高宗赵构从舟山移驻章安,并游览枫山清修寺。此外,宋代的著名女词家李清照、民族英雄文天祥等,都曾至椒江。 元至正八年(1348),黄岩方国珍起事,义军出入椒江沿海,在中国东南率先揭起反抗元王朝的大旗。 明嘉靖(1522~1566)间,连年倭寇入侵,参将戚继光率戚家军数次驰援,驻守海门,终于荡平剧寇。座落东山西麓的戚继光庙,是全国著名的抗倭纪念古建筑遗存之一,也是椒江最具历史人文教育意义的古迹。 清代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解除海禁以来,沿海经济迅速恢复。时在葭沚设立海关机构,后迁海门,称台大关。并加强海防建设,大力兴修水利,筑塘围垦,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又从18世纪中叶起,葭沚商埠渐兴,一度形成闽货的主要集散地。同时,台州列岛得到进一步开发,大陈形成浙东沿海岛屿最兴旺的渔业集镇,居民最多时达万余人。清末,海门港正式辟为商埠,于光绪二十七年(1910)建立最早三安川码头,开通椒江至上海、宁波、温州等客货航线,并创办各类实业。货商毕集,市场兴旺,成为台州最繁荣的港埠。至民国间,遂有小上海之称。

今天要说的地方,在浙江台州。温州以北,宁波以南,夹在浙江两个“最富”的城市之间,台州却有着“同根不同命”的身世。这里,在历史上是个流放犯人的地方。

1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诗人杜甫有一个朋友叫做郑虔,被贬官之后,流放到了台州这个“不毛之地”。古人若有在天之灵,想必无论如何也料不到此地在千余年之后会成为一个房价动辄数万一平米、不可小觑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台州人很能吃苦,这大抵也不是标榜美德来的,而是在过往的那些岁月中,这里有太多的“苦”需要吃。且看临海的传统美食糟羹便可知道了。旧时,物质实在匮乏,草根百姓食不果腹,只在过节时,方把各家能拿得出的食材均切碎了做成一锅“糊糊”,奉为美味,成了台州的传统名吃。

为了糊口,台州人自古远走他乡谋求生路。作为北方人,自小我便知温州人精明会做生意,其实台州人在这一点上,完全不输。台州海洋面积极大,8万平方公里;陆地稀少,只有不到一万平方公里,可是这里,却是浙江最重要的一个粮食产地。此外这里还盛产水果,论杨梅的品鉴,全国上下无第二处可及……说来惭愧,我一介走南闯北之人,也是在近两年才知晓,台州……不属于温州。中国太大,大到经常闹些个“地理笑话”,这个“唐诗之路”的终点城市,如今也早已不是“云水长和岛屿青”的荒凉样子。

2

今次我们要说的小众景点,在台州的一个县级市,临海。

临海一直以来都是台州的首府所在地,在以往人们说起台州,其实很大意义上说的都是临海。“临海郡”比“台州市”还要早设立个300多年,数千年以来,这里一直都是整个台州市的“中心”。走遍整个台州的9个县市区,明显能感觉到,临海这个县级市的气质和其他的几个县区全然不同。临海,仿佛“大家闺秀”列于江湖市井中。

1989年台州府城搬迁至椒江之后,台州的“精华古迹”基本上都遗留在了临海。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临海。大多数游客到了临海,多侧重于游览人文古迹:

始建于晋代的江南长城,被誉为“北京明长城的参考蓝本”;

始建于北宋的东湖,被誉为“临海小西湖”;

商气清淡、民俗厚重的紫阳古街,更是百年老字号云集……

而这一次,我却在临海城中发现了这样一座清雅园林,透过仙里仙气的湖面,还有连片的浙东传统民居,依水错落而立。

3

临海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其中新城区的城中心,是这样一片湖,据说它是台州最大的生态人工湖。虽非古迹,占地面积却十分大,仅一个湖水面积,就已有1200亩。

它的名字,叫灵湖景区。

灵湖景区路线呈不规则圆形,沿湖有9个景点,我花了一天的时间,也仅仅游览了其中两三个。这里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城市里的度假区”的样子。

中式的亭台、西式的楼宇,湖边有商肆、湖心有小岛,赏月桥、拂柳堤……早上七八点悠游其中,间或还有穿着清薄的年轻人沿着林间小径健步练跑。见我举着相机拍照,他们会好奇地看我一眼,这时我才发现,是我闯入了别人的“家里”。

这灵湖,不能算是一个“旅游胜地”,而是临海市民时常经过的地方,是城市里的大公园,是这个城市里的人业余的赏景休闲地。

4

灵湖有9个小景点,我去到的这一个是“临湖邀月”。

这是一片古典园林区,建筑样式以传统民居风格为主,亭台廊榭有着山水画一般的墨色线条,掩映在葱翠的松榆绿荫中。

正是红叶微染时,三三两两的汉服女孩雀跃着在湖边的路上取景,这里有一个“摄影基地”可以提供汉服租赁。得月园里古色古香的戏台、文津别院雕梁画栋的亭落,是一个个良好的拍照打卡之处。

隔着湖水隐约可见对面2万多平米的灵湖广场,乘坐观光车半程便是儿童乐园。相隔5公里之外,那里现代化设施齐备,仿佛另一个天地。

5

离开的时候,华灯已起,灵湖安静优雅地换了一件“彩色的衣裳”。

据说夏夜的灵湖广场上会有百米的音乐喷泉,湖心岛的灯光秀需荡舟过去才可以一观。只可惜我的相机不给力,只好草草拍一张夜景,标记下地理位置,想着待到下次来时,再好好欣赏。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自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问世后,于百年来寒山寺的钟声不绝于历代文人学士的篇章诗文。相传寺因著名诗僧寒山曾来此住持而得名,因而寒山子的名字亦不胫而走。至今苏州寒山寺内还保存有寒山和他的朋友拾得的石刻象呢。 寒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创作的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下面就现存的资料作一介绍。 寒山大约生活在七世纪末至八世纪末,其事迹最早见于宋代初期编纂的《太平广纪》卷五十五引《仙传拾遗》(此书已佚),但极其简略,只说「 ”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十余年忽不复见…。「 ” 而现在流传的《寒山子诗集》前那篇相传是唐初台州刺史闾丘胤所作的序(实际系后人伪托),则把寒山子描绘成一个富有神奇色彩的人物。闾序说他「 ”状如贫子,形貌枯悴”,「 ”桦皮为冠,布裘破敝,木屐履地”;吃的是寺庙里的「 ”残余菜滓”,经常「 ”于村墅与牧牛子而歌笑,或逆或顺,自乐其性”,是「 ”在国清寺库院走使,厨中着火”的烧火打杂僧人,地位当是很低下的。 序作者曾「 ”亲往寺院,躬问禅宿”有关寒山子事迹,但寒山子并不理会,并「 ”连声喝胤”,最后「 ”入穴而去,其穴自合,莫可追之”,没办法,闾丘胤「 ”乃令僧道翘等,寻其往日行状,唯于竹木石壁书诗,并村墅人家厅壁上所书文句三百余首,及拾得(寒山子的友僧)于土地堂壁上书言偈,并纂集成卷”。 寒山子隐居出家前的情况,据明代白珽说,「 ”唐之士人,尝应举不利,不群于俗”(《湛渊静语》),即年轻时亦曾想获取功名利禄,想有一番作为。 这些在他的诗歌中有较多反映,如说「 ”去家一万里,提剑击匈奴”。为此,他「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一为书剑客》),「 ”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寻思少年日》),要求自己「 ”努力莫端坐「 ”。 当他读了「 ”满卷才子书”后,认为自己已是「 ”手笔太纵横。身才极瓖玮「 ”(《手笔太纵横》),具有「 ”才艺百般能”的本事,与他人相比,自是「 ”三端自孤立,六艺越诸君。神气卓然异,精彩起众群”(《世有聪明士》)。 正当他「 ”文武各自备,托身为得所”,要「 ”梦去游金阙”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忽然「 ”根遭陵谷变,叶被风霜改”(《有树先林生》),使自己落到「 ”缘遭他辈责,剩被自妻疏”(《少小带经锄》)的地步,不仅政治上遭到同辈的责难,家庭也被拆散了,不得已而隐沦寒岩,过着「 ”细草作卧褥,青天为被盖,快活枕石头,长伴白云闲”的隐士生活。最后竟沦为国清寺的着火僧人。 他真算得是一个「 ”不得志而逃于禅者”(王宗沐序)。出家入释后,他仅过着「 ”一瓶一钵”的云水生涯,常常是「 ”瓮里长无饭,甑中屡生尘”,「 ”累日空思饭,终冬不识襦”,「 ”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吃”,住的则是「 ”左倒复右倾”的「 ”百年屋”,最后在困厄中「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寒山诗植根于下层劳苦人民的土壤,又是在深山野庙里长成,自然带有它特有的野气。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历史的转折点,此后便是藩镇割据,战乱频仍,国势日衰,各种矛盾复杂混乱,人民饱受动乱之苦,这些在寒山诗中都有反映。 他的诗讥讽时态,毫不容情。如《常闻汉武帝》诗说:「 ”常闻汉武帝,爱及秦始皇。俱好神仙术,延年竟不长。金台既摧折,沙丘遂灭亡。茂陵与骊岳,今日草茫茫。” 借咏史以讽刺最高统治者追慕神仙,以求长生不死的荒唐。在《我见百十狗》中,他说:「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鬇鬡。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良面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经常演出狗咬狗的丑剧。在阶级社会里,贫富不均,为富不仁,贪得无厌,在青黄不接时,富人虽已是「 ”仓米巳赫赤”,仍然「 ”不贷人斗升”,过着「 ”吃鱼犹未止,食肉更无厌”的生活。 他讽刺道:多少般数人,百计求名利。心贪觅荣华,经营图富贵。心未片时歇,奔突如烟气。家眷实团圆,一呼百诺至。不过七十年,冰消瓦解置。死了万事休,谁人承后嗣水浸泥弹丸,方知无意智。 他的诗也劝善戒恶,富於哲理。在《我见瞒人汉》中说: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我见被人瞒,一似园中韭。日日被刀伤,无生还自有。 他对那种「 ”护即敝成好,毁即是成非”的社会丑态深恶痛绝,要求人们做到「 ”心真出语直,真心无背面”,「 ”未能端似箭,且莫曲如钩”,「 ”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 程德全在《寒山子诗集跋》中指出,唐王朝「 ”传未数纪,遂螗沸云扰,天下乱作,故寒山子凛霜冰之履,抱杞人之忧,托迹方外,伴狂徽世,自放于山巅水涯间”。虽然如此,疾苦亦不能忘怀。 在《出身既扰扰》中他说:出身既扰扰,世事非一状。未能舍流俗,所以相追访。昨吊徐五死,今送刘三葬。终日不得闲,为此心凄怆。 战乱中,尸骨遍野,大地几乎成了坟场!「 ”我行经古坟,泪尽嗟存没。冢破压黄肠,棺穿露白骨”。(《我行经古坟》) 贫苦人民则是「 ”新谷尚未熟,旧谷今已无,就贷一斗许,门外立踟蹰。”(《新谷尚未熟》)真是「 ”月尽愁难尽,年新愁更新”(闻道愁难遣》) 寒山诗属白话诗,虽明白如话,但「 ”俚语俱趣,拙语俱巧”(沈德潜《古诗源·例言》),耐人寻味。 有的则表现清幽冷淡,如《茅栋野人居》诗说:茅栋野人居,门前车马疏。林幽偏聚鸟,溪阔本藏鱼。山果携儿摘,皋田共妇锄。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书。 寒山诗中还有比喻生动的句子,如「 ”土牛耕石田,未有得稻日”;「 ”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 ”;「 ”似聚沙一处,成团也大难”;「 ”黄连揾蒜酱,计是苦辛”等等。 对仗工整的诗句,如「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 ”无风萝自动,不雾竹长昏”;「 ”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等等。 叠字连用更是寒山诗的一大特点,如《杳杳寒山道》诗: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碛碛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有时则情景交融,都如「 ”信手拈弄”,「 ”机趣横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九),如《相唤采芙蓉》诗:相唤采芙蓉,可怜清江里。游戏不觉暮,屡见狂风起。浪捧鸳鸯儿,波摇㶉鶒子。此时居舟楫,浩荡情无已。 总之,寒山诗以「 ”诙谐谩骂之辞,寓其牢愁悲愤之慨,发为诗歌,不名一格,莫可端倪”(程德全跋),「 ”如空谷传声,乾坤间一段真韵天籁也”(王宗沐序),在唐代已广为流传。 他自己说「 ”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虽经唐末大乱,世事更迭,到南宋刊刻时,仍存诗三百一十一首。目前国内所存寒山诗版本尚有十多种。元代已传入朝鲜、日本,并被译成日、英、法等国文字。 《义门读书志》载:「 ”寒山诗乐天多效之,荆公(王安石)集中有拟寒山诗十二首”,继而有南宋《慈受深和尚拟寒山诗一百四十八首》,而历代拟作则屡见文人学士集中,被称作「 ”寒山体”。 有的佛弟子对之还顶礼膜拜呢(程德全跋引甘尔翼语说:「 ”亟亟焚香盥手,讽咏寒山子,敬礼寒山子”)。应该说,诗僧寒山子及寒山的诗在文学史上,特别是在白话文学史上是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 声明 此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一书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平台只提供文章参考交流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往期系列: 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之一丨智顗与天台宗(朱封鳌) 台州历史文化名人之二丨台州文化教育的启蒙者郑虔(杨叔威) 莫道本土无文化,用心发掘鸣天下! 「 ”椒江文艺志愿者协会”招会员 -END- 文字:钟文 载自《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一书 : 整理:里长 里长整理 若要转载请找「 ”里长”授权 「 ”道台里20000+”爆文 一、万济池的真正来历 二、东山头有家神奇医院,五代行医,有留学博士,也有赤脚医生 三、日本飞机堕葭沚,大将命丧椒江 四、送大暑船出海全过程(视频) 五、「 ”里长”方言配音「 ”一江两岸宣传片” 六、里长栅浦游记 七、椒江的同学们,你还记得25前母校的模样吗?

椒江名盛汽修店。

根据大众点评网资料,椒江名盛汽修店是椒江大众点评最高分的汽修店,店内工作人员态度很好,修理速度也快,因此椒江名盛汽修店好。

椒江名盛汽修店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白云街道东环大道237-1号。

台州椒江好玩的地方:蛇蟠岛、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漩门湾观光农业园、大鹿岛、长屿硐天。

1、蛇蟠岛:

蛇蟠岛位于三门湾内,距县城19、9千米,面积17、4平方千米。有“千洞岛”之美称,岛内有历代采石留下的大小岩洞1300多个,岩洞纵横交错、连环套迭、怪石嶙峋、风光奇异。洞内四季似春,洞外波光帆影,是不可多得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水产养殖业颇为发达,有水产养殖面积8300亩,浅海滩涂12000亩。盛产蛇蟠石,色泽棕红,宜雕琢。交通:从台州椒江、黄岩、路桥可坐车到三门县。

2、天台山风景名胜区:

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观悠久灿烂。这里即有汉末高道葛玄炼丹的“仙山”桃溪,碧玉连环的“仙都”琼台,道教“南宗”圣地桐柏,天下第六洞天玉京;又有佛教“五百罗汉道场”石梁方广寺,隋代古刹国清寺,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宋禅宗“五山十刹”之一万年寺和全国重点寺院高明寺;还有那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因而获得“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美称。

3、漩门湾观光农业园:

园区总占地面积近万亩,分为三大功能区。一个是以当地特色果树品种“玉环柚”成片种植为基础的绿色果品生产和果园生态旅游观光区,面积八千余亩。主要建设浙东南沿海适生果树新品种示范园,建设温室和各类大棚设施,生产玉环柚脱毒苗和耐盐植物、花卉、黑色经济作物等种苗,建设玉环柚节水灌溉项目和避雨栽培设施。在发展农业生产与示范项目的同时,核心区内还将建设水景园、认知园、童趣园、日月园、垂钓园、鸟类园、中心广场等休闲度假项目和建设具有接待、会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的星级酒店等项目。

4、大鹿岛:

国家4A级旅游景点。大鹿岛孤悬在烟波浩瀚的东海,距玉环坎门港6海里。常年被绿色所覆盖,山海风情并茂,如万顷碧波长缀的翡翠。相传古时天庭有只神鹿,因偷衔仙果撒于人间而被坠入东海,遂成块状鹿形的孤岛,故名大鹿岛。

5、长屿硐天:

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距市区12公里的长屿镇,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是系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观,历经1500余年,共凿出了28个硐群,1314个硐体,组成一幅雄、险、奇、巧、幽的壮丽画卷。长屿硐天以其在世界同类风景旅游区中开采年代久远、规模宏大、内涵丰富,而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第一洞”。1998年4月荣获世界基尼斯之最,并获1998年度“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佳项目奖。

台州是江南“水”乡,水穿城过。历史上台州“河网密布、港汊交纵”,水乡风韵不亚于苏杭,有“走遍苏杭、不如温黄”之说。来看看台州有哪些特产吧!

台州特产一:天台山云雾茶

天台山云雾茶是浙江台州的特色名茶,天台山云雾茶历史悠久,为浙江历史名茶之一,天台山云雾茶树大都种植于海拔800~900米山处。四季浓雾笼罩,冬季经常积雪,年降水量1900毫米,茶地终年保持湿润。所产出的云雾茶外形细紧绿润披毫,香气高锐浓郁持久,滋味浓厚鲜爽清冽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冲泡数次而不减真味。

台州特产二:临海杨梅

临海杨梅生产因气候地理条件优越,生态条件良好,生产的杨梅外观好品质优。栽培的品种有东魁、荸荠种、临海早大梅、水梅等,每年在6月中旬~7月中旬成熟上市,其中以临海早大梅和东魁杨梅盛名,多次获省农博会金奖;临海早大梅是临海本地水梅的变异良种,早熟、果形大、耐贮藏、品质优。东魁杨梅果形特大、色泽艳丽、甜酸适口、风味浓郁。

台州特产三:临海蟠毫

临海蟠毫是浙江台州的特色名茶,是浙江新开发的名茶,1979年开始试制,经过不断改进提高,于1982年定型。临海位于海拔1382米的浙东第一高峰括苍山西南面,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形成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天然屏障,构成温暖、湿润的良好气候条件,极适宜于茶树生长。所产出的蟠毫茶外形蟠曲,芽叶肥嫩,满披银毫,叶色隐翠,

茶香浓郁,汤色嫩绿,叶底明亮,色、香、味、形俱佳。

台州特产四:仙居杨梅

仙居杨梅是浙江台州的特色水果,仙居栽培杨梅有1000多年的历史,三百多年前的杨梅树如今依然生长在仙居的土地上。在低山、低丘上发展早熟的荸荠种杨梅,6月中旬就成熟上市。所产出的杨梅色美、味甜、个大、核小,大的比乒乓球还要大。

台州特产五:温岭嵌糕

温岭嵌糕是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的特色小吃。温岭的美食有很多,嵌糕算得上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了。没听说过别处有这种嵌糕,也没听说过有哪个温岭人不爱吃这种嵌糕。温岭嵌糕,也可以叫温岭夹糕,是温岭特有的汉族糕类小吃。(方言版本为:“gie

gao)温岭城南习俗,在农历十月十五这天农村还有做“嵌糕”的习俗,这天是古老的“下元节”。

台州特产六:张家渡烧饼

张家渡的烧饼形状也随之改变,外圆内方,老百姓称它为“铜钱饼”,有的称此饼为“肚脐饼”。在此同时,张家渡还生产火烧饼。火烧饼有两种,一种是咸的,饼里包有腋过的切成小碎块的肥猪肉、大葱;一种是甜的,饼里包有豆沙、白糖。这两种火烧饼都是在烧饼炉中,用白炭火烤熟的。至于吃起来是否会脆口,关键是:“酥”的分量,“酥”的分量多,烧饼则好吃。

台州地处浙江省甬台温沿海中部,经济发达的港口城市,陆海联动的经济发展。

东濒东海,南连温州,北连宁波 ,西连丽水、金华。

陆地总面积941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万平方公里,

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平原丘陵相间,自有一派江南“海上仙子国”的明媚秀色。

台州旅游以“佛、山、海、城、洞”五景最具特色,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长屿硐天,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

有雁荡山、括苍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苍山主峰米筛浪高达13824米,是浙东第一高峰。

浙江第二大水系“椒江水系”向东经市区流入东海。

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百强出炉 浙江51家入选台州独占4席[2],台州市启动中国首个"无线数字专网产业集群基地"项目

气候简述

台州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

受海洋水体调节和西北高山对寒流的阻滞,境内夏少酷热,冬无邪寒,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水热资源适宜柑桔、枇杷、杨梅等喜温果木和稻、麦、油菜等三熟制作物生长。

风光景址

台州自然风光雄奇秀丽、古朴庄严、玄远清幽;人文景观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独放异彩。

名山古刹时掩时映,碧海蓝天云卷云舒,自有一派江南“海上仙子国”的明媚秀色。

台州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A级旅游区[点]天台山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还有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

气候温和,物产丰饶。

游人来台州,既可以游历名山,观览沧海,寻访古迹,栖息田园,充分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情趣,又可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台州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称。

海岸曲折,山奇水秀,风光旖旎。

台州共有自然景观62处,人文景观62处,其中有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10多个,具有较高的旅游经济开发价值。

全市现有星级旅游饭店66家,各类旅行社118家。

临海国际大酒店、凤凰山庄、椒江大酒店成为浙江省首批“绿色饭店”,台州华夏旅行社、东亚旅行社进入全省50强旅行社行列。

台州已形成了佛教圣迹游、海上名山游、股份经济考察游、新江南秀丽山水游、新天仙配—长城作证等旅游线。

地理

土地资源适宜农林手副渔业各业综合经营。

中东部丘陵盆地为亚热带常绿果区,尤宜种植柑桔、枇杷、杨梅等水果。

地下矿藏资源,已发现金属与非金属矿30种。

铅锌矿及其伴生的银、镉矿储量居全省首位。

花岗石、沸石、萤石、地开石、珍珠岩等储量可观。

旅游资源山海兼备,景区众多。

天台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于世。

国清寺为佛教天台宗祖庭。

临海市桃渚一带,集岩峰、洞穴、海滩、古城于一地,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温岭县长屿石洞丛列,雄奇壮观,正在开发。

美食特产

麦油脂:把各种美味佳肴用纸样薄的麦焦皮(也有用米浆烙的米筒)包成筒状,它是台州著名的一种小吃。

俗称“麦焦”,也有称麦饼筒和锡饼的。

说是小吃,其实家家户户都把它当作主食的,因为在面皮里面已包罗了餐桌上所有的菜肴。

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必吃这道小吃的,再喝上一点雄黄酒,门上插一两支用菖蒲做成的避邪剑,那端午浓浓的味道就出来了。

黄岩蜜橘

黄岩本地早:又名天台山蜜柑,属芸香科,为浙江优良宽皮柑桔品种,原产黄岩市。

本地早果实较小,扁圆形,果皮较粗糙,果顶部常有瘤状突起,皮橙**,果肉柔软多汁,甜多酸少,化渣,品质上乘。

宜鲜食或加工成全去囊糖水桔片罐头,去络容易,加工利用率高,汤汁清晰,桔片色泽鲜艳,瓣形美观,组织紧密,质地脆嫩,风味良好。

本地早集中产于黄岩、临海、椒江等县(市),栽培面积约14千公顷,占全省柑桔总面积的12%。

天台乌药:天台山峰峦重叠,郁郁苍苍,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著名的药材产地。

其中以天台乌药、三七参、白术、芍药、茯苓最为著名。

临海麦虾:一斤面粉、一只鸡蛋、一匙菜油、一匙盐,加适量水,放入大碗内调成面粉糊浆备用。

旺火起油锅,放入白萝卜丝炒,再放入卤牛肉丝、香菇、黄酒,尔后加入高汤,猛火烧开,用菜刀沿大碗口将面粉糊浆切成一条条面状下锅,大火烧开放入适量盐(亦可再加虾、蛏、蛤蜊、油煎蛋等),烧熟后加少许酱油、味精、葱或大蒜叶,起锅盛入碗中。

其口味特点:清香鲜美。

橘花蜜:蜂蜜是台州传统特产。

清康熙十年(1671年)已有蜂蜜外销。

民国时期,仙居、临海、黄岩、温岭一带,养蜂已较兴盛。

1988年,全地区蜂蜜产量4199吨,为历史产量最高年份。

台州蜂蜜多样,以春季采酿的橘花蜜和冬季采酿枇杷蜜品质最佳。

橘乡黄岩以盛产橘花蜜著称。

1966年外贸出口37吨,1979年出口856吨,畅销日本、美国、联邦德国、荷兰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温岭草鸡:温岭草鸡是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肉质好的优质黄羽鸡。

温岭草鸡皮薄肉厚而嫩,耐粗饲,适应性强。

体形中等,体态匀称,小巧清秀。

全身羽毛紧密,背平直,尾羽高翘,单冠直立,呈鲜红色,肉髯中等大呈鲜红色,公鸡冠又高又红,羽毛鲜艳,外观漂亮。

肌肉中富含蛋氨酸、赖氨酸,具有较高的蛋白含量。

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比较低,口味鲜美。

仙居杨梅:“ 仙梅”产于浙江省仙居县镜内风光秀丽的步路乡西炉村。

这里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适中,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日夜温差大,是发展生态 农业、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的最佳区域之一,为杨梅生产提供了绝佳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

三门青蟹:三门位于东海之滨,风光秀丽,资源丰富,其特产青蟹肉嫩味美,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鲟,海底爬行类,其肉鲜白,具有健肾壮腰、养心补脾之功。

三门有青蟹之乡的美誉。

为止名声最响。

仙居三黄鸡(梅林鸡)[6]:

产地(或分布):浙江省仙居及邻近的临海、天台、黄岩等地。

数量:1981年饲养量50万只以上。

主要特性:属小型蛋用鸡品种。

仙居鸡分黄、花、白等毛色

其他小吃:鸡蛋麻糍、十四日凤凰蛋、姜汤面、面结粉丝、嵌糕、炊圆、仙居八大碗 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195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